1 前言
由表一的數據來看,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的核定招生名額逐年上升,108年度兩種入學管道合 計佔招生總額的74.23%,考試入學只剩下25.77%。雖然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的報到缺額會回流到 指考入學管道,但是學測的重要性已經是不言而喻,除了選擇不繼續升學外,應該沒有高中生會放 棄學測的入學考試方式。
表一、103~108年教育部核定三種入學管道的名額統計表 近6年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入學核定名額統計表 年度 三管道
招生總額
繁星推薦 個人申請 考試入學 名額 比例 名額 比例 名額 比例 108 96107 16371 17.03% 54978 57.20% 24758 25.76%
107 98519 16993 17.25% 56060 56.91% 25466 25.84%
106 100304 17589 17.54% 55954 55.78% 26761 26.68%
105 102477 15735 15.35% 55732 54.38% 31010 30.26%
104 103496 13357 12.91% 54322 52.49% 35817 34.61%
103 103462 11270 10.89% 49733 48.07% 42459 41.04%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QgmG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決議從108年的學測開始,大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及考試分發等管道
,大學校系最多採計學測4考科,不得再使用5科總級分。108年大學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各大學 學系的使用科目如表二所示,不論是申請入學或是繁星推薦,六成以上的大學科系大多採計3~4 科。再由表三來分析,偏自然組的科系主要是以國英數自或是英數自為使用科目,偏社會組的科系 主要是以國英數社、國英數及國英社為使用科目。但值得注意的是,兩種入學方式都有2%左右的 科系同時採計社會及自然為使用科目,若考生對這些科系有興趣的話,在高二分組後仍然需要認真 準備社會科及自然科。到截稿為止,109年大學繁星推薦及申請入學各大學學系的使用科目尚未公 布,雖然應該跟108年差異不大,公布後還是應該要留意相關的訊息,才能幫助學生做最好的建議 與輔導。
年學測 趨 勢 預 測
109 生 物 科
文/自然科編撰團隊
表二、108年大學各學系使用科目數
入學方式 使用科目數 系組數 所占百分比(%)
申請入學
1 171 8.7
2 360 18.3
3 744 37.9
4 688 35.1
繁星推薦
1 333 18.7
2 313 17.6
3 554 31.1
4 581 32.6
資料來源: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表三、108年各學系使用科目組合(僅列出部分組合)
入學方式 科目組合 系組數 所占百分比(%)
申請入學
國英數自 411 20.9 國英數社 234 11.9
國英數 276 14.1
國英社 268 13.7
英數自 126 6.4 國英 153 7.8 國社 103 5.2 採計2科以上,且同時採計社自 45 2.3
繁星推薦
國英數自 365 20.5 國英數社 185 10.4
國英數 210 11.8
國英社 199 11.2
英數自 103 5.8 國英 114 6.4
國社 67 3.8
採計2科以上,且同時採計社自 32 1.8 資料來源: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將來選考自然科的考生大多是自然組的學生,或許出題的教授們會將出題 的難度加深,畢竟這些年的學測自然科試題,對社會組學生而言太難,但對自然組學生又缺少足夠 的鑑別度。另一個思考的問題是:將來高二社會組的自然科課程已經不是考科了,老師在課程的準 備上就可以跳脫考試的框架,自行設計科學素養導向的課程,當然這對多數的老師勢必是一大挑戰
,以現在學生的學習心態而言,大考不考的科目就是副科中的副科,如何讓學生能樂在學習,又能
傳達學科知識的內容,生物老師們可能要開始傷腦筋了。
109學測的生物科內容仍然是依據103年微調的課綱,將原本基礎生物(上)占約七成的主要 命題範圍:細胞、遺傳、演化,調整成細胞、植物、動物。原本課綱委員的考量是認為遺傳及演化 兩單元比較艱深,植物及動物的單元內容相對簡單,學生比較能理解,希望藉由單元調整,可以減 輕學生準備學測的負擔,並且也將上課內容做適當的簡化。但是,這兩年實際上課後發現,學生的 負擔並沒有因此減輕,尤其是學生上完植物學單元,很多人就被大量的植物細部構造與植物生理的 名詞嚇壞了,反而造成選三類組的人數減少;動物學單元雖然學生接受度高,但內容實在太多,一 週2節真的是考驗生物老師的上課技巧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誇張的是,大考中心聘請的出題教授 似乎並沒有根據課綱出題,這幾年自然科生物部分的學測試題,屢屢出現高三選修生物的內容,美 其名是素養試題,但實際上具備學科知識的三類組學生還是非常有利,這點似乎是命題的趨勢,老 師們在準備教材時,應該還是要做一些相關課程內容的補充,尤其是素養相關的圖表內容。
109年參加學測的考生最辛苦的地方跟108年一樣,沒有足夠的考古題可供練習。大多數的模 擬考考古題內容都是以遺傳及演化單元為主,缺少植物學及動物學的大考練習題會是今年考生要特 別克服的難題。如果老師們收集近3~5年各區的模擬考考古題給學生練習時,要特別小心配分比 重的不同。有一個克服的方法是建議老師們收集植物學及動物學內容的指考考古題,去掉超出課綱 的題目,讓學生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的課本內容,練習大考的題型。通常學生在考完第一次模擬考後
,才會驚覺自己的讀書方式需要做調整,讓學生提早適應大考的命題方式,幫助他們考高分,才有 機會就讀自己理想的大學科系與學校。
以下針對歷年學測的命題原則做歷屆試題整理與分析,提供給老師們參考。
2 近年學測試題分析(104~108 年)
(一) 測驗範圍與配分模式簡介
99課綱微調學測自然考科的測驗範圍如表四所示。第壹部分的測驗範圍包括:基礎物理一、
基礎化學(一)、基礎生物(上)主題壹、貳、參的內容與基礎地球科學主題一~五的內容。第貳 部分的測驗範圍包括:基礎物理二A、基礎化學(二)、基礎生物(下)主題肆、伍、陸的內容與 基礎地球科學主題六~八的內容。另外,99課綱學測自然考科的占分比例,第壹部分為62.5%,
第貳部分為37.5%。
表四、99課綱微調學測自然考科的測驗範圍
自然考科
【第壹部分】測驗範圍 學分 【第貮部分】測驗範圍 學分 基礎物理一 2 基礎物理二A 2 基礎化學(一) 2 基礎化學(二) 2 基礎生物(上)
(主題 壹~參) 2 基礎生物(下)
(主題 肆~陸) 2 基礎地球科學
(主題 一~五) 2 基礎地球科學
(主題 六~八) 2 參考資料來源:大考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
學測自然科試卷生物科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試題以基礎生物1-3章課程為主要範圍,第貳部 分試題則以基礎生物4~6章課程為主要範圍。99課綱學測自然考科試卷內容,總分是128分,總 題數以不超過68題為原則。第壹部分以每科10題為原則,共40題,每題均計分,滿分80分。第 貳部分每科以7題為原則,共28題,第貳部分答對24題,即得滿分48分。
第壹部分以測驗考生學科的基本知識、推理思考及知識應用能力的試題為主,第貳部分則包括 學科知識題與科學推理題。其中,第貳部分科學推理題每科以5題為原則,學科知識題每科以2題 為原則。科學推理題型是以測驗考生數據分析、資料整理和推理論證相關的科學能力為主,不涉及 過於艱深的學科知識內容。
(二) 試題性質分析
以下針對自然科的四大出題方向,各舉一實例做分析說明:
1. 第壹部分試題
(1) 測驗考生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概念
下列何種繁殖方式最接近水筆仔的胎生苗繁殖? 【107.學測】
(A)山蘇的孢子繁殖 (B)蘭花的組織培養以產生新植株
(C)二葉松以毬果繁殖 (D)落地生根的不定芽繁殖
(E)酵母菌的出芽繁殖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水筆仔的胎生苗繁殖屬於有性生殖。
(A)無性生殖;(B)無性生殖;(C)有性生殖;(D)無性生殖;(E)無性生殖。
命題分析:本題是考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方式的判斷,非常基本的題型,甚至連國中生 也可以輕易回答。
(2) 測驗考生應用科學資料和圖表的能力
右圖為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各部位之相對測量值,序號1表 示由心臟出發之血管,經序號2-14之血管後,再由序號15 返回心臟。各部位測量之變數包含總截面積、血管壓力及 血流速等三項。各變數之測量值均已標準化為0~1之相對 數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8.學測】
(A)變數X為總截面積 (B)變數Y為血管壓力
(C)變數Z為血流速 (D)血管壓力與總截面積呈負相關
(E)血流速與總截面積呈負相關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圖中的X:血壓;Y:血流速;Z:總截面積。(A)變數X為血壓;(B)變數Y為 血流速;(C)變數Z為總截面積;(D)血管壓力與總截面積無相關性。
命題分析:這題的難度很高,考生必須由圖形的資料判斷X、Y、Z分別為何種變數,以及 三個曲線分別代表何種血管。其實這題就是高三選生課本的圖形,素養命題取向 我可以接受,但是上過高三選生的同學是否較有優勢呢?入學考試若存在著這樣 的差異,是否有違公平性的基本原則呢?
(3) 測驗考生應用與推理的能力
右圖為一般雙子葉植物的種子萌發過程,其上 胚軸、下胚軸以及子葉的相對重量變化相當大
。下列選項的三者關係圖(……上胚軸,
下胚軸,─── 子葉),何者最合理?
(A) (B)
(C) (D) (E)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圖形可以看出,在雙子葉種子的萌發過程中,子葉提供其他部位養分後會逐漸 萎縮,種皮破裂後胚根及下胚軸先長出,上胚軸最慢長出,因此答案為(B)。
命題分析:但問題一樣,這題的圖形也是高三選生的內容,考生之間存在著先備知識的差異。
(4) 測驗考生對科學應用的了解
電腦圍棋曾以三連勝擊敗世界圍棋排名第一的棋手
,在人工智慧的演算法上是一項重要的里程碑。電 腦圍棋以摹仿生物體神經系統的人工神經網路(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為主要結構,ANN 常常應用於機器學習和認知科學領域。ANN設定 其基本元件等同於生物神經元,以摹仿生物神經系
統的結構和功能。此元件之示意圖如右圖,其中X1~Xn為輸入向量之分量;W1~Wn為輸入 Y之權值,M為人工神經元之輸出,Z為動作。
下列有關此基本元件與生物神經元之類比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108.學測】
(A) X1~Xn相當於Y的軸突輸入量
(B) W1~Wn訊息傳至Y相當於生物神經元間的突觸傳遞
(C) Y相當於生物神經元之細胞本體
(D) M如同樹之主幹,相當於神經細胞之樹突
(E) Z相當於神經系統的受器
參考答案:BC
答案解析:(A) X1~Xn相當於Y的樹突輸入量;(D) M如同樹之主幹,相當於神經細胞之軸 突;(E) Z相當於神經系統的動器。
命題分析:這題出得很有水準,將人工神經網路與人體神經系統最類比,但是突觸的概念多
【108.學測】
2. 第貳部分試題 (1) 科學推理題型
族群成長曲線及年齡組成為族群發展之重要指標。下圖(一)為族群大小隨時間之變化圖,約 略可分為三個階段(L、M、N)。圖(二)有三種不同特性的年齡組成(X、Y、Z),圖中的 虛線間為人類的生殖時期,男性及女性組成分別繪於橫軸之上方及下方,橫軸為年齡。有關 年齡組成與族群發展的關係,三個階段L、M、N與 X、Y、Z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下列何者
正確? 【107.學測】
圖(一) 圖(二)
(A) X、Y、Z (B) Y、Z、X (C) Z、X、Y (D) X、Z、Y (E) Y、X、Z (F) Z、Y、X
參考答案:F
答案解析:L:族群大小增加;M:族群大小穩定;N:族群大小減少 X:衰退型;Y:穩定型;Z:成長型
命題分析:此題出的非常精彩,圖(一)是族群成長曲線,圖(二)是年齡結構圖,兩個原本用來 表示不同族群特徵的圖形,利用其共通的性質來做連結,真是漂亮的命題。
(2) 學科知識題型
下列哪些事件中有氫鍵被打斷的現象?(應選3項) 【106.學測】
(A) DNA的複製 (B) DNA的轉錄 (C) mRNA的轉譯 (D)葡萄糖合成麥芽糖
(E)連接酶將兩段DNA黏合的過程
參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A) DNA的複製:以DNA為模版製造出雙股DNA,須破壞兩股DNA的氫鍵;
(B) DNA的轉錄:以DNA為模版製造出單股RNA,須破壞兩股DNA的氫鍵;
(C) mRNA的轉譯:mRNA會與tRNA利用氫鍵結合,tRNA離開時須破壞兩者間
的氫鍵。
命題分析:第二部分的試題包括基礎生物4~6章,理論上會有2~3題是考遺傳、演化及生 態的基本學科知識。這題出得很有水準,題幹是問氫鍵斷裂,但選項需要充分了 解課程內容才能完全答對。
3 近年學測命題趨勢(104~108 年)
(一) 題目均以 103 微調課綱為測驗的主要依據
建議同學熟讀南一版基礎生物(上)、(下)課本,配合南一書局出版的學測系列輔材,必能 收事半功倍之效。當然,練習最近5~10年的學測考古題,弄懂每個細節,也是應考的必要過程。
(二) 閱讀題常出現跨科目的整合性命題
閱讀題型是學測的重要特色,亦是將來出題必然的方向之一,建議老師們在幫同學做最後總復 習時,可以收集近五年的相關閱讀題型讓同學練習。雖然是生物科,也建議老師應該一併講解相關 的地科及化學,甚至是物理的相關知識,以協助同學獲得最佳成績。閱讀題最常取材的方向是雜誌 上的科普文章,建議同學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即使是社會組的同學也應多多閱讀「科學人」、「
科學月刊」等期刊,自然組的同學也可多讀一些文史相關的文章。科學的專業知識應該以通俗的語 言讓大眾了解,才能達到經世濟人的目的,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與培養正確的科學素養,則能讓個 人生活品質提升,面對重大的抉擇時能更有條理邏輯與從容自信。
(三) 試題取材生活化
不論是登革熱、抗藥性結核桿菌的反撲、H1N1禽流感的成因、狂牛病的病原體(prion),皆 可在歷年試題中找到,老師們只要留意新聞中是否有出現與生物相關的學科知識,找出可命題的點 整理給學生,一定能協助學生得到佳績。大多數的考題只是換湯不換藥,改變的只是題幹的敘述,
真正要問同學的知識還是以課本的內容為主,所以所謂的生活化,只是希望能導正同學的學習心態
,期待同學能將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做合理的連結,不要只是死讀書,不要一 旦脫離了學校,就無法活用所學的相關知識。
(四) 數據資料和圖表的分析及應用,降低記憶背誦型試題的比例
科學推理題型出現的比例在未來應該會有增無減,此題型出現在第貳部分,提升基本科學素養 應該是學測命題的重要目標與方向,而不應只是著重基本的學科知識,學會分析數據及判斷相關圖 形所代表的科學意義是十分重要的素養,訓練同學的方法也無捷徑,從歷年題型中整理出相關題型
,讓同學可以體會及學到分析及應用的能力。一個好的數據分析與圖表推理的題目需要花許多時間 的醞釀,對於許多高中老師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幾年這種類型且具鑑別度的題目似乎有減少 的趨勢,負責命題的大考中心若能選出一些有研究數據及圖表的科學素養題,學測的命題會牽連帶 動整個高中科學教育的改變,如果大家在教學上更重視數據分析推理的話,應該有助於整個社會的 理性思考與對話,是國家之福啊!
4 準備方向
筆者每次任教高三的時候,每週會撥出一節課(大多是輔導課),復習基礎生物課程,由於時 間十分有限,大多是以題目練習及重點講解做復習主軸;如果學校要求開設生物科學測總復習班,
則會將近五年的學測試題依照章節或大考中心的出題方向,分成適當主題後做成上課講義,以提高 學生的學習效率,大約只要10節課,就可以幫助同學分析未來一年的學測題目,在最短時間內得 到最佳功效,讓同學將時間花在刀口上,得到最佳的成績。以下提出幾個方向,作為老師幫學生準 備生物科學測的參考。
(一) 復習主軸以基礎生物 1~3 章課程為主,4~6 章課程為輔
因為基礎生物1~3章課程內容涵蓋命題比重可達七成至八成以上,最好是觀念越清楚越好;4
~6章課程大多以科學推理的方式出現,為求最大效益,只需做考古題即可應付。唯一例外的是第 三類組的學生,4~6章課程的復習是為7月份指考做奠基工作,大多數三類同學如果目標遠大的 話,許多傳統的名校與科系還是須藉指考方式才能入學,有志從事醫農的同學仍須將4~6章的課 程做系統式的復習,否則高三下學期會力不從心,甚至因為太久沒接觸相關課程而產生放棄念頭。
生物課程的設計是採螺旋式,也就是說高一基礎生物的內容大多會重複出現在高三的課程,只是高 三談的內容會加深加廣,因此三類的同學在高三準備學測模擬考時,基礎生物這一科的負擔相對是 較輕的,對許多一、二類的同學而言,在自然科四科裡面,基礎生物應該是相對較平易近人,準備 起來負擔較小的,因此建議同學掌握好方法,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自己的瑣碎時間,在學測拿高分,
實現自己的短期目標。
(二) 參考近年時事題的相關報導及問題
例如:狂犬病、超級細菌(NDM-1)、狂牛症(普里昂蛋白 prion)、登革熱等時事問題。平 時考生可以課本知識為主,老師補充之相關材料為輔。讀書讀累了可以看看科普雜誌,養成廣泛閱 讀的好習慣,少上 FB、少用 LINE 聊天。高三的學生可以學習烏龜的精神,持之有恆,不管已經 落後別人多遠,仍然堅持自己的步調,按部就班,不輕言放棄,109 年的學測終點線上就可率先抵 達。
(三) 近五~十年學測考古題練習
讓考生習慣大範圍的復習,了解試題難易度與命題趨勢,並檢驗復習成果,除了對課程內容了 解之外,熟練度也很重要,可以訓練答題速度。唯一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務必弄懂每一個選項的意 義,甚至是聯結相關的章節內容,以一本總復習參考書為主,將所有補充的重要內容都整理在一起
,考前10天再翻閱一次,效果十分驚人。
5 結論
學測自然科的考題中,生物科是不分類組的高三學生最容易拿高分的科目。希望以上的整理分 析能提供生物老師在指導學生準備學測時更得心應手,祝福各位老師在教學的專業上日益精進,也 祝各位同學能征服學測,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學校與科系。
109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試題
生物科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50 分鐘
題型題數:第壹部分
●
單選題共 15 題
●
多選題共 3 題
●
綜合題共 2 題 第貳部分
●
單選題共 6 題
●
多選題共 4 題
作答方式:選擇題答案請填入後面之作答欄中
◎註:1. 選擇題答錯不倒扣
2. 此份試題本為模擬學科能力測驗之測驗形式,作 答方式仍以未來實際之測驗形式為準
※請聽從指示後才翻頁作答
教 師 用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
第壹部分:(占 67 分)
一、單選題(占 45 分)
說明:第 1 題至第 15 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 選項。各題答對者,得3分;答錯、未作答該題以零分計算。
B 1. 下列哪一種植物的生理現象與光線刺激,關係最不密切?
(A)生長 (B)呼吸作用 (C)睡眠運動 (D)向性 (E)碳反應
E 2. ATP水解所釋出的能量,可用於下列哪一個反應?
(A)糖解作用 (B)乳酸發酵 (C)酒精發酵 (D)光反應 (E)碳反應
A 3. 大腸桿菌與酵母菌的遺傳物質各為何種分子?
(A)兩者皆為DNA (B)兩者皆為RNA
(C)前者為RNA,後者為DNA (D)前者為DNA,後者為RNA
(E)前者為蛋白質,後者為DNA
C 4. 下列哪一個大分子或構造中含有右圖的小分子?
(A)肝糖 (B)磷脂質 (C)核糖體 (D) DNA (E) ATP
B 5. 有關酵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酵素的成分皆為蛋白質
(B)酵素在細胞外仍然具有催化活性 (C)酵素可以決定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D)酵素的立體結構會受到受質濃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其活性 (E)在固定的溫度與酸鹼度下,酵素濃度越高,則反應速率越快
( 1.(A)生長:生長必須進行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不需
照光;(C)睡眠運動:晚上葉片閉合,白天照光後葉片展 開;(D)向性:向光性;(E)碳反應:碳反應的某些酵素 需照光才有活性。)
( 2.(A)(B)(C)(D)皆為產生ATP的釋能反應;(E)可利用ATP 水解所釋出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
( 4.圖為胺基酸的通式。
(A)為醣類構成;(B)為脂質;(C)核糖體由RNA
及蛋白質組成,胺基酸則是蛋白質的基本單元
,故(C)正確;(D)(E)基礎單元為磷酸基、去氧 核糖及含氮鹼基。)
( 5.(A)酵素的成分大多是蛋白質,有少數的酵素是由RNA
組成;(C)酵素無法決定化學反應的方向;(D)酵素的立 體結構與受質濃度無關,主要與溫度及pH值有關;(E) 除了酵素濃度外,判斷反應速率還需看受質濃度。)
( 3.所有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
皆為DNA,故選(A)。)
D 6. 根毛與側根分別是由根的何種構造分化所形成的?
(A)表皮細胞;表皮細胞 (B)表皮細胞;頂端分生組織 (C)頂端分生組織;表皮細胞 (D)表皮細胞;周鞘
(E)周鞘;表皮細胞
D 7. 下圖是短日照植物在不同的光照處理下的開花反應。根據下圖,若甲會開花,乙不開花,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丙可開花 (B)丁可開花 (C)戊不開花
(D)影響開花最重要的是連續黑夜期必須超過臨界值 (E)感受光週期的部位是胚
C 8. 與肺泡微血管相比,當血液流經組織微血管時,會產生下列何種變化?
(A)氧氣與紅血球親和力上升 (B)二氧化碳與紅血球親和力下降 (C)二氧化碳與水結合形成碳酸 (D)血液的pH值上升
(E)二氧化碳分壓下降
C 9. 下列哪一種植物的構造,不是由細胞所構成?
(A)葉脈 (B)葉鞘 (C)角質層 (D)髓 (E)樹皮
C10. 在菜豆種子發芽的過程中,下列何種構造會越來越小,甚至消失?
(A)種皮 (B)胚乳 (C)子葉 (D)胚根 (E)胚芽
(10.菜豆為雙子葉植物,成熟的種子無胚乳。種子 發芽的過程中,子葉內含的有機養分會被分解
,提供胚生長發育所需,因此(C)子葉會越來 越小。)
( 7.(A)丙的連續黑暗期被光照破壞,因此無法開
花;(B)丁的連續黑暗期小於臨界黑暗,因此 無法開花;(C)戊可開花;(E)感受光週期的 部位是葉。)
( 8.與肺泡微血管相比,組織微血管的氧氣分壓下降,二氧
化碳分壓上升。(A)氧氣與紅血球親和力下降;(B)二氧化 碳與紅血球親和力上升;(D)血液的pH值下降;(E)二氧 化碳分壓上升。)
( 9.角質層為葉或莖的表皮細胞所分泌
形成的蠟質構造,故選(C)。)
( 6.部分表皮細胞可向外凸出形成細絲狀的根毛,以增加
根部吸收水和礦物質的表面積;而周鞘細胞具有分裂 及分化的能力,可長出側根,故選(D)。)
A11. 淋巴液和血液的共通點為何?
(A)都含有白血球 (B)都是紅色 (C)都含有血小板
(D)兩者的流動主要都是靠心臟的搏動 (E)兩者的蛋白質含量相同
C12. 血紅素可以運輸氧氣及二氧化碳,是內呼吸最主要的作用要角,請問血紅素的生成與異化 代謝的場所為何?
(A)紅血球;紅血球 (B)骨髓細胞;紅血球 (C)紅血球;肝
(D)肝;紅血球
(E)紅血球;骨髓細胞
B13. 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敘述與發炎反應無關?
(A)組織受到病原體感染
(B)吞噬細胞釋出組織胺等化學物質 (C)局部的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大 (D)組織液增多
(E)死傷的組織細胞和吞噬細胞形成「膿」
E14. 正常人的尿液成分中,下列何者的濃度比在血漿中還高?
(A)葡萄糖 (B)胺基酸 (C)蛋白質 (D)鈉離子 (E)尿素
B15. 當正常女性體內的黃體素濃度過高,導致LH濃度下降時,會發生下列哪一種生理現象?
(A)排卵 (B)黃體萎縮 (C)濾泡發育 (D)黃體發育
(E)子宮內膜持續增生
(11.(B)血液是紅色,淋巴液是無色;(C)淋巴液不 含血小板;(D)血液的流動主要是靠心臟的搏 動,淋巴液是靠管壁周圍的骨骼肌收縮及瓣膜 協助;(E)血液的蛋白質含量較多。)
(12.紅血球可以合成血紅素,肝可以分解紅血球並 將血紅素代謝為膽色素排出,故選(C)。)
(13.(B)受感染的組織釋出組 織胺等化學物質。)
(14.(A)(B)(C)葡萄糖、胺基 酸與蛋白質再正常人的 尿液中不會出現;(D)正 常人尿液中的鈉離子會 低於血漿中,因為濾液 中大多數的鈉離子會被 再吸收。)
(15.LH濃度下降時,黃體會 萎縮,導致月經發生,
故選(B)。)
(16.儲精囊、攝護腺及尿道球腺可分泌液體到輸 精管中,精子並不會經過這三種構造,故選 (A)(E)。)
二、多選題(占 12 分)
說明:第16題至第18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
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4分;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n-2k
n 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AE16. 男性精子在排出體外的過程,會經過下列哪些構造?(應選2項)
(A)副睪 (B)攝護腺 (C)儲精囊 (D)尿道球腺 (E)尿道
DE17. 下列何種植物的構造是單獨分布在根、莖或葉中,並沒有縱貫整個植物體?(應選2項)
(A)導管 (B)篩管 (C)表皮 (D)形成層 (E)生長點
BC18. 下列哪些細胞的構造可以合成ATP?(應選3項)
E (A)酵母菌細胞膜 (B)粒線體基質 (C)細胞質 (D)葉綠體基質 (E)葉綠體類囊體 三、綜合題(占 10 分)
說明:第19題至第20題,每題5分,每題均計分。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 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多選題每題有 n 個選項,答錯 k 個選項者,得該題 n-2k
n 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9.、20.題為題組
蟲癭是一種昆蟲刺激寄主植物,使其形成不正常組織的現象。由於造癭涉及複雜的生物化學 與植物生理作用,因此造癭昆蟲通常是單食性或寡食性,並且僅能寄生特定的寄主植物而呈現物 種專一性的現象,也因此成為探討寄主植物和昆蟲間種化現象的良好素材。
一些分析顯示,原生植食性昆蟲對外來種植物的利用,以及原生種天敵對入侵種昆蟲的使用
,證實入侵種在進駐新領域期間較少有捕食者,且少發展出關聯族群。Yukawa和Uechi(1999
)分析日本外來種植物上的蟲癭,並且發現至少需150年的期間,原生造癭者才有機會擴大寄主 植物範圍到外來種植物上。(文章來源:董景生等,台灣林業科學21(2): 205-14, 2006)
請根據以上文章的內容,回答19.、20.題:
(17.(D)形成層單獨分布在根或莖中;(E)生 長點單獨分布在根尖或莖頂構造之間,
並沒有連貫性。)
(18.(B)粒線體基質:可進行克氏循
環,合成ATP;(C)細胞質:可
進行糖解作用,合成ATP;(E) 葉綠體類囊體:具有電子載體,
可合成ATP。)
D 19. 蟲癭的現象與下列何者最為相似?
(A)白蟻與鞭毛蟲 (B)山貓與雪兔 (C)牛與羊
(D)馬鞍藤與菟絲子 (E)鳥巢蕨與喬木
BC20. 原生造癭者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有機會擴大寄主植物範圍到外來種植物上,這與下列哪些 原因有關?(應選2項)
(A)造癭昆蟲的種類不多 (B)造癭昆蟲具有物種專一性
(C)造癭昆蟲通常是單食性或寡食性 (D)外來種植物大多有毒
(E)外來種植物的數量太少
第貳部分:(占 33 分)
說明:第21題至第30題,每題4分。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 零分計算;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答錯k個選項者,得該題 n-2k
n 的分數;但得 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此部分得分超過33分以上者
,以滿分33分計算。
DE21. 下列哪些植物構造的細胞內具有DNA複製、轉錄及轉譯等生理現象?(應選2項)
(A)篩管 (B)伴細胞 (C)導管 (D)生長點
(E)維管束形成層
C 22. 不同的DNA序列可以攜帶不同的遺傳訊息,主要是由於下列何者的差異造成?
(A)組成DNA序列的核苷酸的五碳醣種類不同
(B)組成DNA序列的核苷酸的五碳醣數量不同
(C)組成DNA序列的核苷酸的鹼基種類不同
(D)組成DNA序列的核苷酸的鹼基數量不同
(E)組成DNA序列的核苷酸的磷酸數量不同
B 23. 地衣具有下列何種生物多樣性?
(A)基因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生態系統多樣性 (D)地景多樣性 (E)環境多樣性
(23.地衣是真菌與藍綠菌或綠藻的共生 體,因此具有(B)物種多樣性。)
(19.蟲癭為昆蟲寄生在植物的現象。(A) 白蟻與鞭毛蟲:互利共生;(B)山貓 與雪兔:掠食;(C)牛與羊:競爭;
(D)馬鞍藤與菟絲子:寄生;(E)鳥巢 蕨與喬木:片利共生。)
(20.根據文章內容,造癭昆蟲具有專一性,故 造癭昆蟲的食性較單一、種類多。(A)造 癭昆蟲種類多;(D)(E)並非因為外來植物 本身的特性,而是因為造癭昆蟲食性較單 一,要適應外來種的時間較長。)
(21.可以行細胞分裂的細胞才會進行DNA複製,
植物細胞的分生組織可以進行細胞分裂,因 此答案為(D)(E)。)
(22.核苷酸是由五碳醣、磷酸及含氮鹼基所組成
。構成DNA的五碳醣為去氧核糖,含氮鹼 基則包括腺嘌呤(簡稱為A)、鳥糞嘌呤(
簡稱為G)、胞嘧啶(簡稱為C)和胸腺嘧
啶(簡稱為T)四種,造成DNA中的鹼基 序列不同,故選(C)。)
C 24. 在某個具有生命的行星,其組成生命的大分子物質中,構成RNA的核苷酸共有 4 種,構 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共有87種。若套用地球生物的邏輯,請問此行星上,生物的mRNA最 少每幾個核苷酸會組成一組密碼子,並且對應一個胺基酸?
(A) 2個 (B) 3個 (C) 4個 (D) 5個 (E) 6個
D 25. 下圖是某學者根據演化證據所作鳥類和爬蟲類的親緣關係圖。下列現生種中何者與鳥類的 親緣關係最接近?
(A)恐龍 (B)兔 (C)龜 (D)鱷 (E)蛇
D 26. 臺灣中部某山區於25年前發生森林火災,焚燬所有林木。歷經 長期消長之後,某生態學者於今年在該地進行生態調查,得到 結果如下表,表內數字為各樹種不同年齡級的株數。目前此一 森林中松樹族群是屬於族群成長曲線(右圖)A、B、C及D中 的哪一時期?
樹齡
(年)
樹種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楊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櫟樹 21 15 10 7 5 4 2 0 0 0 0 松樹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鵑 2 2 3 1 3 3 4 1 3 2 1
(24.若3個核苷酸組成一組密碼子,則共有
4×4×4=64種密碼子,不夠對應87個胺
基酸;若4個核苷酸組成一組密碼子,
則共有4×4×4×4=256種密碼子,足夠對
應87個胺基酸,故最少需4個核苷酸組 成一組密碼子,選(C)。)
(25.恐龍已經滅絕,因此答案 為(D)。)
CE27. 下列哪些分類群的生物,同時可扮演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的角色?(應選2項)
(A)植物界 (B)動物界 (C)原生生物界 (D)真菌界 (E)原核生物界
AB28. 下列構造,哪些是藍綠菌、酵母菌與筆筒樹細胞共同具有的特徵?(應選2項)
(A)核糖體 (B)細胞壁 (C)葉綠體 (D)菌絲 (E)高基氏體
B 29. 下列何種植物具有呼吸根,可以適應河口的環境?
(A)水筆仔 (B)海茄苳 (C)榕樹 (D)大萍 (E)五梨跤
BD30. 海洋的平均深度為4300 m,下列有關深海的敘述哪些為正確?(應選2項)
(A) 4000 m以下的深海一片漆黑,溫度接近0°C,無法行光合作用,因此無生產者存在
(B)深海也有生物存在,以來自海洋表層的有機物碎屑做為食物鏈的起始 (C)深海也有生物生存,以原生生物為生產者,維持食物鏈的存在
(D)深海熱泉處,硫化菌為生產者 (E)深海熱泉是一個很穩定的生態系
(29.(A)水筆仔為支持根;(B)海茄苳具有向上生長的呼吸根,可 以適應河口地區漲退潮的生長環境,故選(B);(C)榕樹具氣 生根,但不能適應河口的鹽度變化;(D)大萍為浮水植物,
不能適應河口環境;(E)五梨跤具氣生根。)
(27.(C)原生生物界:原生動物(消費者)、藻類
(生產者)、原生菌類(分解者);(E)原核 生物界:寄生細菌(消費者)、藍綠菌(生產 者)、腐生細菌(分解者)。)
(28.藍綠菌為原核細胞;酵母菌與筆筒樹為 真核細胞,而(C)(D)(E)為真核細胞的特 徵,故選(A)(B)。)
(30.(A)(C)深海熱泉處仍有硫化菌,此原核 生物為生產者;(E)深海熱泉的物種不 多,是一個很不穩定的生態系。)
答 案 第壹部分:
1. B 2. E 3. A 4. C 5. B 6. D 7. D 8. C 9. C 10. C
11. A 12. C 13. B 14. E 15. B 16. AE 17. DE 18. BC
E 19. D 20. BC 第貳部分:
21. DE 22. C 23. B 24. C 25. D 26. D 27. CE 28. AB 29. B 30. BD
解 析 第壹部分:
1. 答案 B
概念中心 植物的生理現象與光線刺激
解析 (A)生長:生長必須進行光合作用;(B)呼吸
作用:不需照光;(C)睡眠運動:晚上葉片閉合,
白天照光後葉片展開;(D)向性:向光性;(E)碳反 應:碳反應的某些酵素需照光才有活性。
2. 答案 E
概念中心 能量的獲得與轉換
解析 (A)(B)(C)(D)皆為產生ATP的釋能反應;(E) 可利用ATP水解所釋出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合成葡 萄糖。
3. 答案 A
概念中心 細胞的遺傳物質
解析 所有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皆為DNA,故選 (A)。
4. 答案 C
概念中心 組成細胞的分子
解析 圖為胺基酸的通式。(A)為醣類構成;(B)為 脂質;(C)核糖體由RNA及蛋白質組成,胺基酸 則是蛋白質的基本單元,故(C)正確;(D)(E)基礎
5. 答案 B
概念中心 酵素的性質
解析 (A)酵素的成分大多是蛋白質,有少數的酵
素是由RNA組成;(C)酵素無法決定化學反應的 方向;(D)酵素的立體結構與受質濃度無關,主要 與溫度及pH值有關;(E)除了酵素濃度外,判斷 反應速率還需看受質濃度。
6. 答案 D
概念中心 根的構造
解析 部分表皮細胞可向外凸出形成細絲狀的根毛
,以增加根部吸收水和礦物質的表面積;而周鞘 細胞具有分裂及分化的能力,可長出側根,故選 (D)。
7. 答案 D
概念中心 植物的光周期
解析 (A)丙的連續黑暗期被光照破壞,因此無法
開花;(B)丁的連續黑暗期小於臨界黑暗,因此無 法開花;(C)戊可開花;(E)感受光週期的部位是葉。
8. 答案 C
概念中心 氧氣與二氧化碳的運送
解析 與肺泡微血管相比,組織微血管的氧氣分壓
學 科 能 力 測 驗 模 擬 試 題 生物科
力下降;(B)二氧化碳與紅血球親和力上升;(D)血 液的pH值下降;(E)二氧化碳分壓上升。
9. 答案 C
概念中心 植物體的構造
解析 角質層為葉或莖的表皮細胞所分泌形成的蠟 質構造,故選(C)。
10. 答案 C
概念中心 植物的生殖構造與功能
解析 菜豆為雙子葉植物,成熟的種子無胚乳。種 子發芽的過程中,子葉內含的有機養分會被分解,
提供胚生長發育所需,因此(C)子葉會越來越小。
11. 答案 A
概念中心 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
解析 (B)血液是紅色,淋巴液是無色;(C)淋巴液
不含血小板;(D)血液的流動主要是靠心臟的搏動
,淋巴液是靠管壁周圍的骨骼肌收縮及瓣膜協助
;(E)血液的蛋白質含量較多。
12. 答案 C
概念中心 血紅素
解析 紅血球可以合成血紅素,肝可以分解紅血球 並將血紅素代謝為膽色素排出,故選(C)。
13. 答案 B
概念中心 發炎反應
解析 (B)受感染的組織釋出組織胺等化學物質。
14. 答案 E
概念中心 尿液形成的原理
解析 (A)(B)(C)葡萄糖、胺基酸與蛋白質再正常人
的尿液中不會出現;(D)正常人尿液中的鈉離子會 低於血漿中,因為濾液中大多數的鈉離子會被再 吸收。
15. 答案 B
概念中心 月經週期
解析 LH濃度下降時,黃體會萎縮,導致月經發 生,故選(B)。
16. 答案 AE
概念中心 男性的生殖構造
解析 儲精囊、攝護腺及尿道球腺可分泌液體到輸 精管中,精子並不會經過這三種構造,故選(A)(E)。
17. 答案 DE
概念中心 植物體的構造
解析 (D)形成層單獨分布在根或莖中;(E)生長點
單獨分布在根尖或莖頂構造之間,並沒有連貫性。
18. 答案 BCE
概念中心 ATP合成
解析 (B)粒線體基質:可進行克氏循環,合成
ATP;(C)細胞質:可進行糖解作用,合成ATP;
(E)葉綠體類囊體:具有電子載體,可合成ATP。
19. 答案 D
概念中心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解析 蟲癭為昆蟲寄生在植物的現象。(A)白蟻與 鞭毛蟲:互利共生;(B)山貓與雪兔:掠食;(C)牛 與羊:競爭;(D)馬鞍藤與菟絲子:寄生;(E)鳥巢 蕨與喬木:片利共生。
20. 答案 BC
概念中心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解析 根據文章內容,造癭昆蟲具有專一性,故造 癭昆蟲的食性較單一、種類多。(A)造癭昆蟲種類 多;(D)(E)並非因為外來植物本身的特性,而是因 為造癭昆蟲食性較單一,要適應外來種的時間較 長。
第貳部分:
21. 答案 DE
概念中心 DNA複製、轉錄及轉譯
解析 可以行細胞分裂的細胞才會進行DNA複製
,植物細胞的分生組織可以進行細胞分裂,因此 答案為(D)(E)。
22. 答案 C
概念中心 DNA攜帶遺傳訊息
解析 核苷酸是由五碳醣、磷酸及含氮鹼基所組成
。構成DNA的五碳醣為去氧核糖,含氮鹼基則包 括腺嘌呤(簡稱為A)、鳥糞嘌呤(簡稱為G)
、胞嘧啶(簡稱為C)和胸腺嘧啶(簡稱為T)四 種,造成DNA中的鹼基序列不同,故選(C)。
23. 答案 B
概念中心 生物多樣性
解析 地衣是真菌與藍綠菌或綠藻的共生體,因此 具有(B)物種多樣性。
24. 答案 C
概念中心 基因的表現
解析 若3個核苷酸組成一組密碼子,則共有
4×4×4=64種密碼子,不夠對應87個胺基酸;若
4個核苷酸組成一組密碼子,則共有4×4×4×4=256 種密碼子,足夠對應87個胺基酸,故最少需4個 核苷酸組成一組密碼子,選(C)。
25. 答案 D
概念中心 親緣關係圖
解析 恐龍已經滅絕,因此答案為(D)。
26. 答案 D
概念中心 族群的特徵
解析 25年前發生森林火災,焚燬所有林木,因
此樹齡21-22代表火災後3-4年後長出來植物,樹
齡1-2代表最近這1-2年長出來的植物。樹齡在對 應族群成長曲線時需要反過來看才可以。由表格 可知,最近這1-6年並無新的松樹生長,代表松樹 族群數量已趨平衡,故選(D)。
27. 答案 CE
概念中心 生物的分類系統
解析 (C)原生生物界:原生動物(消費者)、藻
類(生產者)、原生菌類(分解者);(E)原核生 物界:寄生細菌(消費者)、藍綠菌(生產者)
、腐生細菌(分解者)。
28. 答案 AB
概念中心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構造差異
解析 藍綠菌為原核細胞;酵母菌與筆筒樹為真核 細胞,而(C)(D)(E)為真核細胞的特徵,故選(A)(B)。
29. 答案 B
概念中心 河口生態系
解析 (A)水筆仔為支持根;(B)海茄苳具有向上生
長的呼吸根,可以適應河口地區漲退潮的生長環 境,故選(B);(C)榕樹具氣生根,但不能適應河口 的鹽度變化;(D)大萍為浮水植物,不能適應河口 環境;(E)五梨跤具氣生根。
30. 答案 BD
概念中心
解析 (A)(C)深海熱泉處仍有硫化菌,此原核生物
為生產者;(E)深海熱泉的物種不多,是一個很不 穩定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