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 山 先 生 雖 然 反 對 盧 梭 的 天 賦 人 權 說,指 出 其 學 說 沒 有 事 實 根 據,但 對 他「 提 出 民 權 的 始 意 」, 認 為 是「 政 治 上 千 古 的 大 功 勞 」, 此 句 話 的 主 要 意 涵 為 何 ? ( A ) 主 張 自 然 權 利 說 ( B ) 對 抗 君 權 神 授 說
( C ) 推 翻 極 權 的 政 體 ( D ) 建 立 共 和 的 政 府
2 . 我 國 憲 法 規 定 , 立 法 委 員 不 得 兼 任 行 政 部 門 政 務 官 的 工 作 , 此 一 規 定 符 合 哪 項 憲 政 原 理 ?
( A ) 權 能 區 分 ( B ) 均 權 制 度 ( C ) 權 力 分 立 ( D ) 專 家 政 治 3 . 民 生 主 義 主 張 藉 由 節 制 私 人 資 本 與 發 達 國 家 資 本 的 手 段 , 運 用 財 稅 政 策 與 社
會 福 利 制 度,以 實 現 社 會 公 平 正 義 的 目 的。此 種 經 濟 措 施 預 期 獲 得 何 種 效 果 ? ( A ) 促 進 經 濟 高 度 發 展 ( B ) 促 使 所 得 分 配 平 均
( C ) 規 範 經 濟 健 全 運 作 ( D ) 減 輕 物 價 膨 脹 壓 力
4 . 馬 克 斯 為建 設共 產 社 會 , 標 榜 「 各 盡 所 能 、 各 取 所 需 」 , 但 中 山 先 生 認 為 馬 克 斯 的 主 張 不 可 行 , 其 主 要 原 因 為 何 ?
( A ) 社 會 主 義 制 度 過 於 僵 化 ( B ) 人 類 經 濟 體 系 未 盡 完 善 ( C ) 國 民 道 德 程 度 未 達 極 端 ( D ) 國 民 知 識 水 準 依 舊 低 落
5 . 近 年 學 生人 權意 識 高 漲,教 育 部 通 令 各 中 等 學 校 取 消 髮 禁,以 保 障 學 生 人 權 。 有 關 學 生 蓄 髮 的 自 由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正 確 ?
( A ) 屬 於 消 極 性 的 權 利 ( B ) 屬 於 新 興 的 社 會 權 ( C ) 屬 於 行 動 自 由 範 疇 ( D ) 屬 於 生 存 權 的 範 疇
6 . 理 想 的民 主 政 治參 與,應 該 是 公 民 在 資 訊 充 分、發 言 機 會 公 平 均 等 的 條 件 下 , 進 行 公 共 政 策 的 理 性 討 論 。 要 達 成 上 述 的 理 想 , 必 須 加 強 中 山 先 生 主 張 的 哪 項 建 設 ?
( A ) 心 理 建 設 ( B ) 社 會 建 設 ( C ) 政 治 建 設 ( D ) 倫 理 建 設 7 . 依 據 我 國 憲 法 及 增 修 條 文 的 相 關 規 定 , 下 列 何 者 屬 於 立 法 院 的 職 權 ?
( A ) 議 決 總 統 、 副 總 統 的 彈 劾 ( B ) 追 認 大 赦 特 赦 ( C ) 追 認 總 統 發 佈 之 緊 急 命 令 ( D ) 議 決 領 土 變 更
8 . 某 國 舉 行 國 會 議 員 改 選 , 結 果 由 左 派 政 黨 獲 勝 , 隸 屬 右 派 政 黨 的 總 統 只 好 任 命 左 派 政 黨 的領 導 人擔 任 內 閣 總 理 , 實 施 左 右 共 治 。 從 上 述 訊 息 判 斷 , 該 國 的 政 治 體 制 運 作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最 為 合 理 ?
( A ) 最 高 行 政 首 長 為 總 理 ( B ) 中 央 政 府 體 制 為 總 統 制 ( C ) 內 閣 總 理 向 總 統 負 責 ( D ) 政 黨 體 制 應 屬 於 兩 黨 制 9 . 下 列 哪 二 項 經 濟 政 策 , 最 符 合 中 山 先 生 實 業 計 畫 的 主 張 ?
甲 、 鼓 勵 民 間 企 業 興 建 經 營 高 速 公 路
學科能力測驗
96
學年度
公 民 與 社 會 科 試題 與 答案
乙 、 興 建 商 業 和 軍 事 混 合 使 用 的 港 口 丙 、 引 進 跨 國 公 司 協 助 開 發 科 技 工 業 園 區 丁 、 協 助 私 人 金 融 集 團 併 購 公 私 金 融 機 構
( A ) 甲 、 乙 ( B ) 乙 、 丙 ( C ) 丙 、 丁 ( D ) 甲 、 丁 1 0 . 關 於 近 代 民 族 國 家 的 形 成 與 發 展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正 確 ?
( A ) 民 族 國 家 的 形 成 減 少 國 家 內 部 的 衝 突 ( B ) 國 與 國 戰 爭 隨 民 族 國 家 的 發 展 而 趨 緩 ( C ) 政 治 民 主 是 民 族 國 家 發 展 的 主 要 基 礎 ( D ) 複 合 民 族 國 家 是 當 前 主 要 的 發 展 型 態 1 1 -1 2為 題 組
◎ 某 國 政 府 為 因 應 社 會 與 政 治 環 境 變 化 , 實 施 下 列 新 政 策 : 甲 、 排 除 受 禁 治 產 宣 告 的 國 民 之 參 政 權 利
乙 、 少 數 民 族 在 各 級 議 會 代 表 席 次 的 保 障 丙 、 立 法 禁 止 雇 主 要 求 懷 孕 婦 女 輪 值 夜 班 丁 、 立 法 規 定 妻 子 須 以 丈 夫 之 住 所 為 住 所 戊 、 外 籍 配 偶 成 為 國 民 時 應 先 受 識 字 教 育 己 、 關 閉 偏 遠 迷 你 小 學 以 節 省 財 政 的 支 出 請 問 :
1 1 . 上 述 政 策 中 , 哪 些 「 違 反 」 真 平 等 的 精 神 ?
( A ) 甲 、 丙 、 丁 ( B ) 乙 、 丙 、 己 ( C ) 乙 、 丁 、 戊 ( D ) 丁 、 戊 、 己 1 2 . 哪 些 政 策 的 實 踐 , 是 中 山 先 生 「 革 命 民 權 說 」 精 神 的 最 佳 例 證 ?
( A ) 甲 、 乙 ( B ) 乙 、 丙
( C ) 丙 、 丁 ( D ) 丁 、 戊
1 3 . 大 法 官 會 議 最 近 對 「 性 資 訊 流 通 」 處 以 妨 害 風 化 罪 所 引 發 的 爭 議 作 出 解 釋 , 主 張 法 律 適 度 限 制 性 資 訊 的 流 通 , 並 不 違 憲 。 依 據 上 述 訊 息 判 斷 , 該 解 釋 文 所 持 的 最 主 要 論 點 是 :
( A ) 性 資 訊 流 通 不 在 出 版 自 由 保 障 的 範 圍 之 內 ( B ) 加 重 刑 罰 能 有 效 遏 止 性 資 訊 流 通 日 趨 氾 濫 ( C ) 性 資 訊 的 事 前 審 查 可 以 防 止 妨 害 社 會 風 化 ( D ) 保 障 性 言 論 應 考 量 社 會 多 數 共 通 之 性 價 值 1 4 . 圖 一 是 某 國 在2 0 0 0年 至2 0 0 4年 間,育 齡 婦 女
平 均 生 育子 女 數 的 變 遷 情 形。學 者 指 出 此 種 變 遷 趨 勢 若 持 續 下 去 , 將 會 引 發 社 會 問 題 。 依 據 圖 中 訊 息 判 斷,下 列 何 者 為 這 種 變 遷 趨 勢 最 可 能 直 接 引 發 的 問 題 ?
圖 一
( A ) 販 賣 人 口 逐 漸 增 加 ( B ) 家 庭 價 值 趨 於 瓦 解 ( C ) 勞 動 人 口 負 擔 加 重 ( D ) 教 育 品 質 日 益 低 落
1 5 . 根 據 統 計 , 國 內 使 用 網 際 網 路 的 人 口 急 速 攀 升 , 網 際 網 路 的 便 利 確 實 為 現 代 社 會 帶 來 一 些 正 面 的 影 響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最 能 顯 示 網 際 網 路 在 臺 灣 社 會 的 正 面 功 能 ?
( A ) 可 減 少 人 際 衝 突 並 提 升 互 動 的 品 質 ( B ) 提 供 弱 勢 團 體 連 結 爭 取 權 益 的 機 會 ( C ) 可 解 決 大 眾 資 源 社 會 階 層 化 的 問 題 ( D ) 提 供 的 是 最 迅 速 確 實 的 第 一 手 訊 息
1 6 . 表 二 為 某 國 近 十 餘 年 來 社 會 變 遷 的 相 關 統 計 資 料 。 根 據 表 中 的 資 料 , 對 於 該 國 經 濟 、 教 育 因 素 與 社 會 運 動 之 間 的 關 係 , 下 列 推 論 何 者 最 正 確 ?
表 二
年代 1990 1995 2000 2005
社會抗爭事件次數 152 358 1012 748 國民平均受教育年數 3.8 6.2 10.7 13.8 失業率(%) 2.9 3.0 5.1 4.8 國內實質生產毛額(美元/人) 5,000 8,000 13,000 15,000
( A ) 失 業 率 的 驟 升 可 能 使 社 會 抗 爭 事 件 激 增 ( B ) 低 國 民 所 得 是 產 生 社 會 抗 爭 事 件 的 主 因 ( C ) 社 會 抗 爭 隨 著 國 內 生 產 毛 額 提 高 而 加 劇 ( D ) 社 會 抗 爭 事 件 隨 著 教 育 水 準 提 高 而 增 加
1 7 . 近 年 來 許 多 學 者提 倡發 展 「 知 識 經 濟 」 , 下 列 何 者 最 能 反 映 出 「 知 識 經 濟 」 的 意 義 ?
( A ) 經 濟 發 展 主 要 依 賴 菁 英 教 育 ( B ) 教 育 應 致 力 於 知 識 的 企 業 化 ( C ) 教 育 應 提 升 國 民 的 經 濟 知 識 ( D ) 教 育 是 一 種 人 力 資 本 的 投 資 1 8 . 圖 三 為 某 國 社 會 階 層 調 查 中,1 0 0 0位 具 有 研 究 所 學
歷 的 受 訪 者 及 其 父 親 的 社 會 階 層 分 布 百 分 比 圖。依 據 圖 中 資 料 顯 示,該 國 教 育 因 素、社 會 階 層 與 社 會 流 動 之 間 的 關 係 , 下 列 解 釋 何 者 最 正 確 ?
( A ) 該 國 水 平 社 會 流 動 情 形 十 分 普 遍 ( B ) 受 教 育 有 助 於 該 國 人 民 向 上 流 動 ( C ) 該 國 的 中 下 階 層 缺 乏 受 教 育 機 會 ( D ) 個 人 社 會 階 層 深 受 父 親 背 景 影 響
1 9 . 關 於 臺 灣 近 年 來 社 會 變 遷 對 家 庭 的 影 響 ,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最 正 確 ? ( A ) 國 民 教 育 蓬 勃 , 取 代 家 庭 原 有 的 社 會 化 功 能
圖 三
( B ) 福 利 政 策 擴 張 , 免 除 了 家 庭 照 護 長 者 的 負 擔 ( C ) 性 別 平 權 落 實 , 配 偶 平 等 分 擔 家 庭 勞 務 工 作 ( D ) 產 業 結 構 改 變 , 家 庭 不 再 是 主 要 的 生 產 單 位
2 0 . 人 權 團 體 批 評 某 些 國 際 知 名 品 牌 球 鞋 製 造 商 , 以 極 微 薄 的 工 資 剝 削 開 發 中 國 家 的 勞 力 , 消 耗當 地天 然 資 源 , 最 後 卻 獨 享 高 額 利 潤 。 上 述 人 權 團 體 的 批 評 , 最 可 能 是 基 於 哪 個 觀 點 ?
( A ) 跨 國 企 業 品 牌 經 營 觀 點 ( B ) 全 球 化 的 資 源 整 合 觀 點 ( C ) 核 心 與 邊 陲 的 分 工 觀 點 ( D ) 國 家 的 現 代 化 發 展 觀 點 2 1 -2 2為 題 組
◎ 圖四是 某 國1 9 4 8年 至2 0 0 4年 國 會 議 員 選 舉 的 兩 種 投 票 率 變 動 曲 線 圖 。 請 問 :
2 1 . 哪 條 曲 線 可 以 正 確 顯 示 該 國 歷 年 的 投 票 率 ?
( A ) 甲 為 正 確 ( B ) 乙 為 正 確 ( C ) 兩 者 皆 可 ( D ) 無 法 判 定
2 2 . 從 圖 中 的 訊 息 來 推 論,造 成 甲、乙 統 計 曲 線 差 異 的 原 因,最 可 能 是 下 列 何 者 ? ( A ) 完 成 選 民 登 記 的 人 數 降 低
( B ) 政 治 冷 漠 的 成 年 人 口 增 加 ( C ) 成 年 的 新 移 民 之 人 數 增 加 ( D ) 法 律 規 定 的 投 票 年 齡 降 低
答 案
1.B
2.C
3.B
4.C
5.A
6.B
7.C
8.A
9.B 10.D
11.D 12.B 13.D 14.C 15.B 16.A 17.D 18.B 19.D 20.C
21.A 22.C
圖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