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選題(占 100 分)
說明:第 題至第 題皆計分。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 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4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 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顧里、米德、佛洛伊德、艾瑞克森對於個人自我的形成與發展各有不同的見解。下列關於 這些見解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顧里、米德與佛洛伊德皆以兒童為觀察對象 皆強調社會規範對自我形成有重要性的影響
艾瑞克森強調,人終其一生都在進行社會化,若某一階段的危機無法解決,所產生之負 面性格將會持續一生
顧里把對個人的自我形成有重要影響者,分為重要他人與概化他人 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精神是來自於佛洛伊德
答案:
解析: 艾瑞克森將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衝突、危機存在,個人若能順利適應,則有助於 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但若危機無法解決而產生負面性格,仍有可能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彌補、解決;
重要他人與概化他人為米德的主張。
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渥(Mary Ainsworth)設計的「陌生人情境實驗」,根據嬰兒在陌生情 境測驗裡的行為反應,探討親密關係中嬰兒與母親的依附程度,並進行長期的觀察與研究
。下列對於「依附」的敘述,哪項最為正確?
個體在嬰兒時期尚未能覺知人類親密的感受
是指人類與某些特定對象依附在一起的生理需求,因而形成依賴關係
「依附」僅建立在具有血緣關係的母親與幼兒之間,成年期後個體就無依附需求 照顧者若能給予正面的情緒回應,有助於形成安全型的依附
答案:
解析: 人在嬰兒時期已能覺知人類親密的感受。 「依附」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非單純的生理需求。
「依附」關係的建立,與互動有關,血緣關係並非必要條件。成年人在情感上仍有依附的需求。早期 的依附關係會在個體腦中形成運作模式,個體帶著這個運作模式長大,因此成人的人際親密關係與兒 時的親子關係有很大的關聯,而且是連續的。
《家庭暴力防治法》於 2016 年 2 月起新增「恐怖情人」條款,將現有聲請家暴令的條件放 寬,受保護範圍也擴充,只要年滿 16 歲的被害人,被現有或曾有親密關係之非同居伴侶施 以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便可適用《家暴法》並聲請保護令。根據上文報導,下列說明 何者正確?
突顯我國對於性別平權更進一步的推動
打破「法不入家門」以及「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傳統觀念,家暴問題乃由私領域的範圍 邁入公領域的管制
緊急保護令不能由被害人提出聲請
保護令僅具道德勸說性,並不具有強制力
家暴被害人若有需要,可向當地警察局或各縣市社會局申請保護令
答案:
解析: 過去在「清官難斷家務事」及「法不入家門」的觀念影響下,家暴問題很少藉由公權力解決。然而
,隨著現代社會重視人權的影響,家暴不再被認為是家務事; 「緊急保護令」不能由被害人提出聲 請,需由警察、檢察官向法院聲請,法官得不經開庭審理直接核發。「通常保護令」及「暫時保護令
」則可由被害人提出聲請; 民事保護令是為了保護特定人使其免於受到家庭暴力,依《家庭暴力防 治法》的規定所核發的一種裁定。保護令具有強制效力,違反保護令的加害人可能會遭刑事起訴,被 科以刑責; 民事保護令應向法院聲請,有通常、暫時、緊急保護令三種。
「性別主流化」是指以性別平等的角度思考目前國家既有的法令、政策與司法制度是否符 合性別平等的目標,希望藉由法令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各部會的合作,實現性別平等。
基於此,下列哪些現有做法符合「性別主流化」的理想?
《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修正為《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將單親爸爸也納入 保障範圍
男女應有平等的遺產繼承權
僅提供女性得申請育嬰假及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跨性別者受《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保護規定 分區及不分區立委選舉皆設有婦女保障名額
答案:
解析: 男性亦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 不分區立委選舉才設有婦女保障名額。
下列關於各種不同文化形式之敘述,請選出正確組合?
邊緣文化的表現是具高雅特質與一定的藝術形式,須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或素養方能創 造或欣賞
主流文化建構社會的主要價值與規範,而次文化團體的價值、信仰與規範完全不受主流 文化的認同,「次」代表部分或少數,不是次等之意
流行文化是在一定時間內廣為社會接受,且在有限的週期內迅速起落的現象,而大眾文 化或精緻文化都可能成為流行風潮
大眾文化以商業利益為導向大量製造生產,破壞了藝術創意與剝奪消費者的自主性 主流文化展現的是上層統治菁英藉以滿足統治階級之生活品味,並彰顯國家統治權威及
正當性,居於主導與支配地位
答案:
解析: 應為精緻文化; 次文化中的成員雖然在價值觀念、生活風格上與主流文化不同,但仍保有主流文 化體系的若干特徵,並非完全不受主流文化的認同; 應為官方文化。主流文化是指為社會大多數人 所共同認可的價值、規範、信仰、風俗和知識體系等。
南海主權爭議由來已久,尤其是中國在各島嶼、岩礁開發造陸或設置軍事設施,更激化南 海局勢;尤其菲律賓爭奪黃岩島失利後,向國際仲裁法院指控中國主張的「9 段線」領海 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要求認定中國在南海占領地是「岩礁」而非島嶼。2016 年 7 月國際仲裁法院裁決中國的領海主張無效,同時亦將我國駐軍的太平島裁定為岩礁。以 下有關南海主權爭議的分析,請判斷哪一項敘述較不符合事實?
太平島被裁定為岩礁,使我國主權與經濟海域遭受嚴重損害 各國爭相宣告擁有南海主權,但主權歸屬必須獲得國際承認 目前南海的情勢,是國際二極對立體系下的代理人衝突模式 南海主權爭議,背後涉及中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競爭
答案:
解析: 太平島被裁定為岩礁,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我國將不具有太平島周圍 200 海浬的經濟海域專 屬權,我國主權將遭受嚴重損害。 國家的法律地位(國際法人地位),端視其是否得到聯合國或各 國的承認,主權是國家構成最重要的條件,其主權的正當性(即法理主權)就是建立在國際承認之上
。 目前國際的權力結構是「一超多強」格局,並非冷戰時期美、蘇兩大超強國的二極對立;中國也 尚未成為全球超強的地位,南海周圍各國的衝突,是主權的直接衝突,中國並非是任何國家的代理人
。 中國在南海各島礁開發並設置軍事設施,直接衝擊東南亞各國的國家安全,以及美國在亞太地區 的霸主地位,尤其在永興島設置飛彈基地,引起美國強烈反彈,美國派遣軍艦通過附近海域以示抗衡
。
政府在 2017 年元旦後,實施「一例一休」工時改革,不論在協商、決策或執行階段,分別 遭到不少企業與勞工團體的反彈;尤其在協商過程中,為了 7 天國定假日及一例一休方式
,七大工商團體曾宣布退出所有協商;各勞工團體也曾質疑政府與資方密室磋商。對「一 例一休」政策過程,以下各學者觀點所適用的民主理論,何者正確?
甲學者:「一例一休」仍是透過眾多勞工、資方團體間的協商與抗衡而產生的政策 乙學者:「一例一休」根本是政府少數領導人堅持的政策,勞、資協商不過是形式 丙學者:「一例一休」涉及全民權益,應在各地舉辦公民會議,形成共識後才實施 甲學者的觀點是「經驗民主理論」
乙學者的觀點是「多元民主理論」
乙學者的觀點是「古典民主理論」
丙學者的觀點是「審議民主理論」
答案:
解析: 甲學者的觀點是「多元民主理論」,強調政治決策由各種利益團體參與,透過多元的參與途徑,在 多元的互動過程中,分享政治權力與資源。 乙學者的觀點是「菁英民主理論」或「經驗民主理論
」,政治決策只是少數菁英才能擔當重任,一般民眾只要透過民主程序,適度監督精英即可。 丙學 者的觀點是「審議民主理論」,是 1990 年代前後才出現的最新民主理論。
法國 2017 年 5 月初總統大選,中間派的候選人馬克宏成為新任總統,他上任後即任命「共 和黨」(偏右派)的愛德華‧菲利普擔任總理並負責組閣。國民議會選舉緊接著於 6 月舉 辦,馬克宏所屬的「前進黨」陣營,最終奪得全部 577 席位中的 350 席,占國民議會絕對 多數。法國與我國政府體制皆屬雙首長制,以下對兩國現行體制運作的敘述,相同者為何
?
總統須得到國會多數議員的信任
總統主導國家安全事務,並可提交公民投票 總統可主動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提出覆議 總統須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行政首長 總統公布法律須行政首長副署
答案:
解析: 雙首長制之中,總統與國會是分立制衡的關係,無論我國總統或法國總統均不需要國會的信任;行 政首長(總理或行政院長)才需要國會的信任,並向國會負責; 依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總統是三軍 統帥並主持國防最高會議及國防委員會;另外,法國總統可因應情勢,將修憲案、法律案提交公民投 票。而我國總統統依《憲法增修條文》,為決定國家安全大政方針,得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也可依《 公民投票法》,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得經行政院院會之決議,就攸關國家 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 我國總統並無主動對國會法案提出覆議的權力,向立法院提出覆議是行 政院的職權,我國總統對覆議案僅有核可權; 法國與我國現行憲法體制均規定行政首長由總統直接 任命,且不須國會同意任命。過去,法國前幾任總統任命國會多數黨(或多數聯盟)領袖擔任總理,
乃屬憲政慣例,但此次法國新任總統馬克宏在國會多數聯盟與自己同黨時,反而任命偏右派的菲利普 擔任總理,這是特殊案例,是為團結國內各左右派政黨,解決大選時各黨的對立衝突。我國並無此慣
例之建立; 兩國行政首長均須向國會負責,為負起政治責任、也為確保內閣行政權,故總統公布法 律時,須行政首長(或相關部會首長)副署。
自 1987 年開放臺海兩岸民間交流後,為解決民間交流所衍生的問題,1991 年兩岸各自成 立「海峽交流基會」(海基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並曾先後進行「辜 汪會談」(辜振甫與汪道涵)、「江陳會談」(江丙坤與陳雲林),解決許多兩岸交流問 題;2014 年「王張會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更提升為兩岸官方主 管會談。以下兩岸會談的結果,何者符合事實?
「辜汪會談」之後,兩岸已簽署軍事互信與互不侵犯協議 「江陳會談」之後,兩岸已正式直接通航、達成了大三通 「王張會談」之後,海基會與海協會任務結束、功成身退 「江陳會談」之後,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議均獲得通過
答案:
解析: 兩岸不曾簽署軍事互信與互不侵犯協議,因中國從未承諾放棄武力,尚不可能與我方簽署互不侵犯 協議。 2008 年 11 月第二次「江陳會談」完成簽署海運與空運的直接通航協議,並於 12 月中兩岸開 始直接通航,真正達到大三通。 「王張會談」之後,海基會與海協會仍是兩岸事務協商的負責單位
,並未功成身退。 太陽花學運(2014 年 3 月)之後至今,立法院並未通過服貿協議或貨物貿易協議
;服貿協議並非「江陳會談」(江丙坤、陳雲林)所簽署;雙方協議代表是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 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
新政府上任週年以來,許多政策爭議不斷,根據 2017 年 5 月初網路平臺 Yahoo 奇摩民調 的數據顯示,有近七成民眾並不滿意「一例一休」(僅有 21 %滿意),成為蔡政府執政週 年以來最不受歡迎的政策。媒體發布對政策或對政府首長的滿意度民調,請問具有政策過 程的哪一項作用?
政策規劃 政策認定
政策執行 政策評估
答案:
解析:媒體發布對政策、或對政府首長的滿意度民調,對公共政策是否達成預期目標、是否具有成效,透過 民意調查結果,可知民眾對政策的支持或滿意程度,正顯示民調具有政策評估的作用。
剛考上大學的小明到異鄉求學,想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他看中一間套房,但房東在租屋廣 告就強調只出租給女性房客,小明感到無法接受,便找尋法條想為自己討一個公道。而根 據相關法律條文的規定,此一契約的效力,下列說法何者較為正確?
租屋廣告屬定型化契約,違反契約自由,應朝向有利於小明的權益解釋 若規定房屋只願出租給女性,有違性別平等的原則,故此契約應屬無效 房東為立約的一方,可自由選擇締約對象,屬於私法自治,故契約有效 由於簽約前未讓房客檢視,而單向限定房客性別,已違反平等互惠原則
答案:
解析:租屋廣告為一般民事契約,根據契約自由原則,房東有權自由選擇締約人,故契約應屬有效。
大法官釋字第 690 號解釋指出,《傳染病防治法》第 37 條第 1 項規定:「曾與傳染病病人 接觸或疑似被傳染者,得由該管主管機關予以留驗;必要時,得令遷入指定之處所檢查,
或施行預防接種等必要之處置。」關於必要之處置應包含強制隔離在內之部分,對人身自 由之限制,尚不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亦未牴觸《憲法》第 23 條之比例原則,與《憲法》
第 8 條依正當法律程序之意旨尚無違背。依據本號解釋,下列各項敘述何者符合人權保障 的精神?
隔離措施涉及人身自由的限制,必須有明確的法律規範 隔離措施侵害病患個人基本權益,病患可獲得國家賠償 對嚴重的傳染病患,衛生機關可自行決定是否長期隔離 強制隔離為公共衛生之必要,任何情況皆符合比例原則
答案:
解析:根據題意與解釋文意旨,強制隔離的規定並無違憲,但仍須遵守法律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與正當法 律程序等原則。
我國司法院大法官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下午公布亞洲首宗同性婚姻釋憲案結果,在釋字第 748 號中,宣告《民法》不允許同性建立「親密、排他、永久關係」的相關規定違憲,要 求立法機關在 2 年內依解釋意旨完成相關法律之修正或制定,這意味著我國很可能將成為 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請問有關婚姻與人權的議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我國的婚姻自由屬於憲法中明文規定的列舉人權 若是人民聲請的釋憲,必須經過人民連署的門檻 即使相愛的兩個人想結婚,也必須符合法律約束 本項釋憲案的結果,代表所有大法官都認同同婚
答案:
解析: 婚姻自由權並無在《憲法》中被列舉,應屬《憲法》第 22 條的概括權利。 人民聲請釋憲的門檻是 必須窮盡所有的救濟程序,獲得最終裁判。 針對釋憲的結果,個別大法官仍可能提出不同意見。
下列有關民事紛爭解決機制的敘述,何者正確?
調解委員會所作成的調解書,僅具民事契約之效力 起訴前後,仲裁人皆可自願居中協調當事人解決紛爭 訴訟上或訴訟外和解,效力等同一般契約,無法強制執行 相關勞資爭議,應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調解
答案:
解析: 僅具民事契約效力的應是訴訟外的和解。 仲裁的程序應是事前雙方有仲裁的約定,出現糾紛時再 請仲裁,最後將仲裁結果送交法院核定。 訴訟上和解之效力與確定判決相同。
小軒今年剛升上高三,家中開設雜貨店,閒暇時會幫忙顧店與叫賣,而其乖巧的表現也讓 父母讚譽有加,不時給予零用錢獎勵,而小軒最近下載了最熱門的手機遊戲,並拿了零用 錢儲值 200 元。請根據以上敘述判斷,下列何者符合我國《民法》的規定?
依法律規定,若顧客認為小軒服務良好而給予小費,應屬無效 高三的小軒屬未成年,於顧店時與客戶締結之買賣契約屬無效 小軒應可以自由使用零用錢,儲值前可不需獲得父母事前同意 若小軒此時已滿 18 歲且無受監護宣告,則所做之決定皆屬有效
答案:
解析:高三的小軒在《民法》上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若要其行為具法律效力,則須在事前或事後得到法定 代理人的同意,但純獲利益的行為則為有效。
據報導,因政府官員的一句話:「預估 6 月香蕉價格恐大跌」,使得產地香蕉崩盤。政府 為避免香蕉的價格過低,影響蕉農的生計與生產意願,規定香蕉價格每公斤不得低於 60 元
。在其他情況不變之下,請問這項措施實施後,對香蕉市場的影響敘述,何者正確?
此項措施為價格上限的價格管制,將會降低消費者剩餘,提高生產者剩餘 政府實行這項價格管制措施後,將會導致市場出現需求量大於供給量的現象 為了防止產地香蕉崩盤,政府管制措施的介入,可讓市場不會出現無謂損失 本措施的用意是用來保護供給者,與制定「基本工資」的政策目的是相同的
答案:
解析:此題為價格下限的管制政策,政府為保障生產者的利益,規定商品的價格下限及法令所允許的最低價 格,市場的價格不得低於此一價格。 價格下限的措施將會降低「消費者剩餘」及提高「生產者剩餘
」。 當政府採取價格下限的管制措施時,將出現供過於求的過剩現象,會出現減少經濟福祉的無 謂損失。 勞工是生產要素市場中的供給者,政府的「基本工資」與「價格下限」在政策上都是在保 障供給者。
以「共享經濟」為號召的網路叫車業者 Uber 進軍臺灣後,乘客的接受度高,因而衝擊原有 計程車市場的生態。計程車業者向政府抗議「未繳稅、免保險」的 Uber 削價競爭,導致原 有的業績下滑二至三成。由此可見「Uber」和「計程車」在商品市場中的關係與下列哪一 組商品相同?
同一片田地農夫只能種植「稻米」或「甘蔗」
農民在生產「有機稻」田裡放養「鴨子」除蟲 民眾喜歡喝拿鐵,因其中有「牛奶」和「咖啡」
旅客出國時考慮該買「廉價航空機票」或「傳統航空機票」
答案:
解析:由於乘客的接受度高,計程車業者受 Uber 削價競爭,導致原有的業績下滑二至三成,可判斷兩者為
「消費上的替代品」,此與 選項屬性相同。 為生產上的替代品。 為生產上的互補品。 為消費 上的互補品。
佳佳花費半小時可以打掃 8 間廁所或整理 2 個櫥櫃,而阿雄耗費 1 小時可以打掃 10 間廁所 或整理 2 個櫥櫃。根據上述內容,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若佳佳和阿雄有意專業分工,下 列選項何者正確?
佳佳在整理櫥櫃上具比較利益 阿雄打掃廁所的機會成本較高
從絕對利益來看,佳佳應只有負責打掃廁所 按比較利益分工,阿雄比佳佳的生產力為高
答案:
解析:在一小時內,佳佳和阿雄的生產效率如下表:
打掃廁所 整理櫥櫃
佳佳 16 間廁所 4 個櫥櫃
阿雄 10 間廁所 2 個櫥櫃
將上表轉換成比較利益的觀點分析,如下:
打掃 1 間廁所 整理 1 個櫥櫃
佳佳 1∕4 個櫥櫃 4 間廁所
阿雄 1∕5 個櫥櫃 5 間廁所
從比較利益(機會成本較低)專業分工來看,阿雄適合打掃廁所,而佳佳適合整理櫥櫃。 阿雄適 合打掃廁所,所以阿雄打掃廁所的機會成本較低。 從絕對利益(生產力較大)的觀點來看,佳佳可 以打掃廁所也可以整理櫥櫃,因佳佳都具絕對利益。 生產某產品的生產力較高者,代表對此產品具 有「絕對利益」;而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較低者,代表對此產品具有「比較利益」。所以比較利益 不在生產力高低上競逐。
獲選美國總統的川普在國際貿易的議題上,傾向採取以「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但現今 國際社會仍以自由貿易為主流。以下關於「國際貿易」的敘述,何者正確?
自由貿易上強調的是:只要擁有「絕對利益」,而不一定要擁有「比較利益」
「出口補貼」和「自動出口設限」,這兩者皆為政府在數量上對出口商品的限制 「進口關稅」和「進口配額」皆在稅制上做調整,但目的上是完全相反的貿易政策 不管是哪一種貿易政策,只要是干預自由貿易,基本上都會造成市場總效益的減少
答案:
解析: 只要擁有「比較利益」(指生產同一產品的機會成本較低),而不一定擁有「絕對利益」(指生產 同一產品的生產力較大),兩國貿易就有互蒙其利的空間。 「出口補貼」是指對本國產品出口時給 予金錢補助。而「自動出口設限」是指出口國應進口國的要求,限制其出口量。 「進口關稅」和「
出口退稅」才是在稅制上做調整,但目的完全相反的貿易政策。「進口配額」是限制進口商品的數量
,不是調整稅制的貿易政策。
為了降低貿易障礙,促進國際貿易與全球分工,世界多國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
(WTO),藉此促成各國開放市場,降低關稅以及去除非關稅障礙等做法,以建立更自由
、公平、穩定的國際組織貿易體系。下列有關「世界貿易組織」的敘述,何者正確?
「國際貨幣基金」(IMF)是「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所以「世界貿易組織」隸屬於 聯合國
2002 年我國以「中華臺北」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中國比我國早一步加入 若「世界貿易組織」中的會員國,因其他會員國傾銷或出口補貼的不公平競爭而受害,
可以採取反制措施
「世界貿易組織」會員國的產品進入另一會員國後,應與進口國產品適用同樣的規定,
此即「最惠國待遇」
答案:
解析: 世界貿易組織又稱為「經濟聯合國」,但不屬於聯合國,而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才是聯合國轄 下組織。 中國於 2001 年 12 月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第 143 個會員,而我國是於 2002 年 1 月以「臺澎 金馬獨立關稅領域」名義加入,為第 144 個會員。 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後,應與本國產品適用同 樣的規定與待遇,謂之「國民待遇」。
「四化」策略是政府再造的重要方向之一,包含「去任務化」、「委外化」、「法人化」
及「地方化」。請問下列事項所對應的「四化」策略,何者敘述正確?
行政單位依法將其業務委由營利社團法人辦理:行政法人化 政府標售國營液化石油氣事業並解除市場管制:去任務化 立法將博物館等公立文教機關改制為法人團體:委外化 地方政府將公有設施的經營權開放讓民間招標:地方化
答案:
解析: 「營利社團法人」是指公司這類民間的營利單位,故應為委外化。 將政府機關改制為行政法人,
應為行政法人化。 委託民間經營公有設施,應為委外化。
◎ 請根據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表一 英國 2015 年與 2017 年下議院席次之比較 政黨 保守黨 工黨 蘇格蘭民族黨 自由民主黨 民主統一
(聯盟)黨 英國獨立黨 其他
2015 年席次 331 232 56 8 8 1 14
2017 年席次 317 262 35 12 10 0 14
每五年改選一次的英國下議院原本要在 2020 年進行選舉,但首相梅伊(Theresa May)為 了強化英國脫歐的談判立場,在多數下議院議員投票支持下提前解散下議院,並於 2017 年 6 月進行改選。下列有關英國的政府體制及其國會選舉制度,何者敘述正確?
英國為內閣制國家,首相梅伊是由保守黨提名,須經女王後同意任命 下議院議員不可兼任內閣閣員,行政與立法權分立,各自對選民負責
2017 年選舉結果保守黨失去國會多數席次,首相梅伊下臺負責,由工黨執政 英國下議院的選舉制度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之聯立計票方式,對小黨有利
答案:
解析:依照 2011 年《國會固定任期法令》,英國大選的選舉日期固定為每五年的五月第一個星期四,若要在 該法規定的原訂日期以外之日舉行大選,將需要下議院進行投票,並獲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下議院 原本 2020 年要進行改選,但首相梅伊提前在 2017 年 6 月 8 日進行改選。選舉結果執政的保守黨失去 國會多數議席,因此保守黨與北愛爾蘭極右派的民主統一黨(DUP)簽訂 10 億英鎊的合作協議,換取 對方 10 席國會議席支持,成功組成聯合政府。 雖然女王是虛位元首,但形式上首相仍須由女王同意 後任命。 內閣制國家是行政與立法權合一,閣員由首相自下議院議員中提名,經女王同意後任命。
保守黨失去國會多數黨席次,但結合民主統一黨共組聯合政府,仍由梅伊繼續出任首相。 目前英國 下議院的選舉制度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對大黨較有利。
依據美國學者雷伊(Douglas W. Rae)對於政黨制度的分類如下:
一黨優勢制:國會中有一個政黨席次超過全體總和 70 %以上;
兩黨制:國會中兩大黨總席次占全體席次 90 %以上,且沒有一個政黨席次占全體席次 70 %以上;
多黨制:國會中沒有一個政黨席次超過全體總數 70 %以上,兩大黨總席次未超過全體 席次 90 %。
根據表一 2017 年的英國下議院各黨選後席次,從雷伊的分類標準來看,請問英國目前為何 種政黨制度?
一黨優勢制 一黨威權制 兩黨制 多黨制
答案:
解析:317÷650=0.48,(317+262)÷650=0.89,故英國目前為多黨制國家。
◎ 2017 年 7 月 5 日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建設項目包含軌道 建設、水環境建設、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城鄉建設、因應少子化友善育兒空間建設、食 品安全建設、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之建設等。預算則以 4 年為期程,預算上限為新臺幣 4,200 億元,並有究責規定。經費來源,得以舉借債務方式辦理。行政院 11 日提出「前瞻基礎建 設第一期特別預算」1,089 億元,主計總處表示第一階段 4 年前瞻特別預算每年平均可以增 加實質 GDP 達 0.1 個百分點,4 年合計實質金額增加 4,700 多億。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案」在國民黨立委狂擲水球的吵鬧中完成初審,
送入院會;立法院 8 月將再召開臨時會進行二、三讀。學者表示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 案,未在立法院「實質審查」,便送出委員會,令人遺憾。而且針對前瞻計畫預算,社會 質疑聲浪大,包括舉債金額龐大是否會債留子孫,各項建設的必要,是否演變成蚊子館等
。
行政院原本推動八年 8,000 億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欲振興經濟,在朝野協商下,改為 四年 4,200 億元,立法院於 7 月 5 日通過《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行政院接著提出前 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8 月完成三讀程序。就《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與「前瞻 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案」之立法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的法案與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由民進黨黨團於 立法院提案
我國憲法規定有關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必須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再送請總統公布 後才能生效
立法院二讀會進行時,應先朗讀議案,再廣泛或逐條討論與表決,屬於實質審查,為立 法程序中最重要的階段
針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案」,立法院召開黨團協商。黨團協商是二讀 會和三讀會之間的程序
答案:
解析: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的法案與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皆由行政院提出,非民進黨黨 團提出。 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立法院除法律案、預算案應經三讀會議決外,其餘均經 二讀會議決之。所以條約案不需要三讀通過。 一讀會宣付朗讀之後,交付各委員會進行審查,可依 規定召開公聽會,蒐集意見做為審查該議案的參考。另外針對有爭議的法案在付委審查後可召開黨團 協商,以凝聚共識,使法案審查順利進行。所以黨團協商是我國立法過程特殊規定,一讀會與二讀會 間的程序之一,但非必要程序,除非針對有爭議的法案,朝野才會召開黨團協商。
從上文可知,主計總處表示第一階段 4 年前瞻特別預算每年平均可以增加實質 GDP 達 0.1 個百分點,但有學者表示舉債金額龐大恐會債留子孫。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判斷下列針對前 瞻計畫的敘述何者正確?
行政院表示前瞻特別預算是由政府國庫支出,因此不會有債留子孫的問題
前瞻計畫其中的軌道建設是屬於 GDP=C+I+G+(X-M)中的國內投資 I 項目,可以 增加 GDP
前瞻計畫的各項建設應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如果總成本高於總效益仍應執行,方能促進 經濟成長
《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中的八大建設,多數屬於政府的消費性支出,可帶動民間消 費刺激經濟成長
答案:
解析: 依據上文中的敘述,前瞻計畫的經費來源,得以舉借債務方式辦理,並非由政府國庫支出,因此才 會造成社會輿論批評可能會有債留子孫問題。 支出面 GDP=C+I+G+(X-M)。C:民間消費之 支出、I:國內投資毛額、G:政府消費的支出、(X-M):淨輸出。I:包括公部門之投資支出和民 間投資支出。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屬於政府的投資支出。 前瞻計畫的各項建設應做好成本效益分 析,當總效益大於總成本方值得投資與進行,如果總成本大於總效益則不應執行此計畫。 《前瞻基 礎建設特別條例》中的八大建設,多數屬於政府的投資性支出,例如興建道路、橋梁、堤防等公共建 設。政府的消費性支出是指政府購置商品與勞務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