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經濟新形勢下的市場 東南亞經濟新形勢下的市場
(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處副處長 )
吳福成
2010 年 10 月 1 日
市場生機勃勃的東協
東協 10 國追求統一大市場
東協〈 ASEAN 〉成員包括泰、星、馬、菲、
印尼、越、緬、老挝、汶萊、柬埔寨等 10 國。
成立 40 多年來一直在追求建立統一大市場。預 計 2012 年將納入東帝汶,成為東協 11 國。
東協加 N 模式區域經濟整合
東協本身已成立自由貿易區, 2015 年將建立經 濟共同體。對外則先後與中、韓、日、印度、
澳紐發展出「 10+1 」、「 10+3 」、「 10+
6 」等各種東協加 N 模式區域經濟整合。
市場生機勃勃的東協〈 之 1 〉
全球金融危機後經濟新亮點
東協曾渡過 1997 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這次雖 不能倖免於全球金融海嘯侵襲,但在對抗經濟 衰退表現不錯。 IMF 預期,未來 3 年東協經濟 前景較其他新興市場光明。
「亞洲第三個高成長區」
東協北連中國,西臨印度,擁有與全球兩大經 濟成長引擎相鄰的地理優勢,目前也被喻為繼 中國、印度之外「亞洲第三個高成長區」,今 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 6.7% 。
市場生機勃勃的東協〈 之 2 〉
中產階層人口總數超過 2 億
東協中產階層人口大幅增加,已形成一股對抗 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日本通商白皮書認為,
東協的中產階層人口總數超過 2 億,是東協擴 大內需市場的重要牽引力。
消費市場大幅擴張前景可期
東協消費市場隨著中產階層崛起而大幅擴張。
日本經濟產業省試算,到 2020 年東協消費市 場規模將達 25 兆 2200 億美元,比 2008 年 約擴張 2.6 倍。這是龐大商機所在。
市場生機勃勃的東協〈 之 3 〉
承接中國「世界工廠」角色
近來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聲浪不 斷,許多日韓、歐美企業〈包括台商〉紛紛把 在中國的工廠轉移到勞動力廉價的東協國家,
東協已逐漸承接中國「世界工廠」角色。
各國基礎建設帶來龐大進口商機
為推動東協加 N 模式的經濟整合,東協國家積 極建設國際機場、高速鐵路、發電廠、城市週 邊開發區、下水道、廢棄物處理設施,以及再 生水整備等,已帶動龐大進口需求。
市場生機勃勃的東協〈 之 4 〉
躋身亞洲三大內需市場之一
東協 GDP 總值 1 兆 4793 億美元,比印度約 多出 20% ;人口結構比起中國年輕,消費市 場具有爆發力。尤其當地 3000 萬華人消費實 力,更促使東協躋身亞洲三大內需市場之一。
幅射中國、印度市場的軸心
今年東協分別與中國、印度實現自由貿易區,
東協儼然已成為泛亞洲兩個巨大市場的中介。
目前東協、中國和印度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三座 引擎,東協也是幅射中印市場的軸心。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印尼
被公認為東協老大哥
印尼是全球最大群島國家。人口約 2.4 億,全 球排名第四,其中約 87% 信奉伊斯蘭教,又 是全球伊斯蘭人口最多國家。印尼被公認是東 協老大哥,東協秘書處即永久設在雅加達。
東協 10 國最大經濟體
印尼天然資源豐富,棕櫚油和天然橡膠產量世 界排名一、二,石油、天然氣、煤、錫、鎳、
銅等礦產蘊藏可觀。印尼是這一波全球金融海 嘯下少數經濟正成長〈 6% 〉國家。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印尼
〈之 1 〉躋身閃亮五國“ VISTA”
近 5 年印尼經濟成長率在 4.5%~6.3% 之間,緊 接中國邁向經濟大國之路。日本 BRICs 經濟 研究所看好印尼經濟發展,把她與越南、南非、
土耳其和阿根廷並列閃亮五國“ VISTA” 。
有望成為「金磚四國」新成員
無論從 GDP 成長、發展潛力,或從股票市場表 現來看,印尼相對巴西和俄羅斯毫不遜色。尤其 印尼內需堅實,私人消費占 GDP 的 61% ,完 全有理由加入成為「金磚四國」新成員。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印尼
〈之 2 〉新興市場的一隻「靈貓」
印尼和巴西一樣,都是原物料出口大國;加上 擁有豐沛年輕勞動力,積極改善基礎建設,爭 取外資投資,而被智庫 EIU 把她和哥倫比亞、
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並列為新興市場的
「靈貓〈 CIVETS 〉」。
金色飛鷹的飛躍時代來臨
印尼從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谷底翻身,又安 然渡過這一波全球金融海嘯侵襲,近來登場 G20 領袖高峰會,經濟外交成果輝煌。日本經 濟新聞形容這是「印尼飛躍時刻」,彷彿印尼 國徽金色飛鷹開始振翅高飛一般。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印尼
〈之 3 〉人均 GDP 超過 2000 美元意義重大
過去印尼民衆收入低,壓抑對家電、汽車和化 妝品等重要消費品的需求。兩年前印尼每人平 均 GDP 超過 2000 美元,此為名牌和耐久財等 消費品普及化的臨界線。現在印尼人均 GDP 已 超過 3000 美元,其消費能力更大幅提高。
消費需求旺盛提供台商出口機會
印尼政府 2011 年將擴大資本開支,發展交通 運輸、建屋、水源等,機具五金產品和汽機車 零配件有機可趁。印尼人口 15% 屬中產階層,
偏愛節能家電〈空調、彩色冰箱和液晶電視〉
、手機、健康食品和美容品,市場需求旺盛。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菲律賓
東協國家人口排名第二大
菲律賓人口 9220 萬,在東協排名第二。去年 全球金融海嘯席捲,其經濟仍正成長
〈 0.9% 〉,預期今年將成長 5% 。主因是私人 消費占 GDP 的 70% 以上,有效降低海外需求衰 退的衝擊。
躋身高盛集團金鑽 11 國行列
菲律賓經濟具有強大潛力,海外勞工匯款逐年 增加,人口眾多帶動國內消費市場蓬勃,以及 服務業迅速成長,因此被高盛集團經濟學家
Jim O’Nell 選為金鑽 11 國〈 Next 11 〉之一。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菲律賓
〈之1 〉
懂英語的勞動力創造 BPO 收入
菲律賓國民識字率高達 95% ,擁有龐大廉價受過 教育懂英語的勞動力,在東協國家名列前矛,吸 引大量跨國公司把業務移轉到菲國,其商務流程 外包業務〈 BPO 〉收入超過 60 億美元。
較少依賴出口失業情況相對不嚴重
菲律賓是個較少依賴出口的國家,出口只占其 GDP 三成,所以國外市場衰退導致失業情況相對 不嚴重,有助本國零售市場穩定。這種經濟模式 特點是,內銷市場龐大,零售業通路成熟。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菲律賓
〈之2 〉
龐大中產階層歡迎各國品牌商品
菲律賓主要都會區都開設有不同層次和規模的 購物商場,為外國商品提供便捷又合適的分銷 管道。因為菲國還擁有 1500 萬中產階層強大 的消費層,各國優質品牌商品很受歡迎。
青年人和宗教家庭相關用品需求大
菲律賓青年人口不斷成長,收入持續上升,對 流行時裝、電子產品的需求也大幅攀升。加上 菲國民眾有 83% 信奉天主教,重視家庭和節日
,間接帶動相關家用品、節慶禮品和玩具需求
。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菲律賓
〈之 3 〉新總統推動經建未來市場商機可期
菲律賓的商務流程外包業務每年收入上百億美 元,辦公大樓和基礎建設需求急增,建材、機 具、五金、資通訊等需求旺盛。新任總統阿基 諾三世又積極推動經建,未來市場商機可期。
提前佈局菲國市場即可輻射東協
菲律賓是唯一能在 4 小時內抵達亞洲各主要都 市的國家〈與台灣又特別近〉,一直來都是亞 洲地區的貿易中心。目前東協正邁向經濟整合
,提前佈局菲國市場,將來即可輻射整個東協
。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越南
被評選為亞洲最優先投資樂園
2006 年越南加入 WTO 後,推動市場自由化
,共產黨執政團隊也支持經濟改革,擴大私部 門投資,以及擁有經濟地緣戰略優勢,並享有 東協 +N 區域經濟整合利益,而被跨國企業評 選為在亞洲優先選擇投資樂園。
人口
結構年輕帶動消費慾望
越南的國土狹長,呈大“ S” 型,海岸線之長 在全球各國名列前矛,也是面向南海的重要海 權國家。越南人口 8610 多萬,人口結構很年 輕, 20~40 年代占總人口的 58% ,近幾年隨 著勞動薪資逐步上揚,也帶動消費慾望。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越南
〈之 1 〉過去 10 年內 GDP 平均成長 7.2%
過去越南因越戰受創,長期處在貧窮、飢餓、
流行疾病、教育落後困境,在越南政府的經濟 體制改革下,過去 10 年內 GDP 平均成長 7.2%
,基本上讓 3500 萬人口擺脫了貧困,並朝向 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入選全球成長最快的 11 國集團
越南政府積極改善貿易環境,降低關稅,海關 程序便捷化,吸引外資,擴大出口,增加外匯 存底。 2009 年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經濟 成長回跌到 5.3% ,仍被高盛集團選入全球成 長最快的 11 國集團〈 N-11 〉和金鑽國家之一
。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越南
〈之 2 〉亞洲最富吸引力的消費市場之一
近 2 年越南經濟表現理想,中產階層不斷迅速 壯大,對高品質商品和服務需求提升,各種名 牌商品進駐,中高檔購物商場和連鎖店湧現。
目前越南已成為亞洲最富吸引力消費市場之一
。
港台企業「南移」的新興生產基地
越南消費市場具發展潛力,對在中國投資設廠 的港台企業,更是一個新興生產基地。中國的 生產成本不斷上漲,越南年輕勞動力豐沛,成 本低,已提供港台企業「南移」有利條件。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越南
〈之 3 〉從越南市場輻射湄公河三角成長區
越南、柬埔寨、老挝已在湄公河區域形成「三 角成長區〈 CLV 〉」,目前泰國和老挝的東西 國際大橋已開通,該三角區域經濟產業資源開 發希望,越南的市場輻射戰略地位也相對突出
。
「兩廊一圈」連結越中兩國市場
越北與中國西南的「兩廊一圈」,隨著東協 - 中國 FTA 實現,已成為珠三角、長三角、渤海 灣等經濟圈之後「中國第四個經濟圈」。此一 次區域發展趨勢更提供越中跨境市場機遇。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越南
〈之 4 〉 2011~2020 黃金 10 年發展機會
為了在未來 10 年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越南政 府已提出 2011~2020 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草案
,強調每年將達到 7%~8% 的經濟成長速度。越 南未來加速發展的黃金 10 年,應該也是台商 拓銷當地市場的另一個黃金 10 年。
掌握經濟整合趨勢才能事半功倍
台商與越南的經貿往來,在進出口商品與產業 分工需求早有脈絡可循。未來要進一步拓銷當 地市場,最重要的是必須掌握東協對內、對外 經濟整合趨勢,以及越南政府黃金 10 年發展 計畫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馬國
複雜的種族和宗教呈現市場需求多元現象
馬來西亞人口 2700 多萬,是多元種族國家,馬 來人占 66% ,華人占 25% ,印度人占 7.5% , 還有其他一些種族。伊斯蘭教是馬國的國教,還 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錫克教,因此當地市 場需求也呈現多元現象。
市場幅射範圍可達東協、紐澳、印度等區域
馬來西亞長期深度參與東協區域經濟整合,是進 入東協市場的橋梁;同時因地理位置關係,也是 連結紐澳、印度市場的前沿;特別是馬國奉行較 溫和的伊斯蘭教義〈遜尼派〉,其市場幅射範圍 更可達中東地區。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馬國
〈之 1 〉每人平均 GDP 高於印尼和泰國
馬來西亞的 GDP 總值 1915 億美元,在東協排名 第三,僅次於印尼和泰國。但每人平均 GDP 為 6970 美元,則遠高於印尼和泰國。此一指標也意 味著馬國民衆的收入較高,相對地具有較高的市 場消費能力。
在全球原物料資源戰略地位突出
馬來西亞的資源豐富,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及相 關製品生產國,第三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也是 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和出口國。其他資源還有 石油、可可、木材和胡椒,在全球原物料資源戰 略地位突出。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馬國
〈之 2 〉第十個國家發展計畫擴增 3 倍 GDP 總值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不景氣,馬來西 亞政府已提出第十個國家發展計畫,希望未來五 年經濟成長率平均每年達 6% ,以及到 2020 年進 入高收入先進國家行列, GDP 總值從現有的
1870 億美元攀升約 3 倍到 5040 億美元。
經濟「大躍進」創造 20 萬個就業機會
第十個國家發展計畫涵蓋 118 項發展計畫和 35 項 商機,預計將創造 20 萬個就業機會,以及 1560 億美元的經濟貢獻。外界形容,上述國家發展計 畫一旦完全實現,將促使馬國的經濟「大躍進」
,並成為東協經濟的「領跑者」。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馬國
〈之 3 〉取得馬國哈拉認證可搶攻全球伊斯蘭教市場
馬來西亞是伊斯蘭教國家,清真食品〈 Halal Food 〉市場廣大,在馬國取得哈拉認證 ,即能 搶攻全球伊斯蘭教世界 16 億人口、 5880 億美元 市場商機。若加上哈拉認證藥品、化妝品和初級 原料市場,更可擴大到 2 兆 3500 億美元商機。
機械、電子、電機、化學品仍將是進口主流
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馬國已呈現出口依賴〈
電氣、電子〉的經濟結構之脆弱性,幸而內需市 場相對堅實,國民所得持續擴大。在新的國家發 展計畫推動過程,預期機械、電子、電機、化學 品和運輸設備等,仍將是進口主流。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泰國
中產青壯年提供消費市場強有力支撐
泰國人口 6776 萬,每人平均 GDP 為 3894 美元,
在東協都排名第四。但泰國中產階層占總人口一 半〈約 3634 萬人〉,每戶可處理的所得約在
5001~3 萬 5000 美元以下,加上人口結構以青壯 年為多數,在在提供消費市場強有力支撐。
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投資市場之一
泰國是全球最能吸引外資的新興市場之一,擁有 多項競爭優勢,包括基礎建設條件較好,海陸空 運輸便捷;市場潛力較大,經濟成長前景良好;
工資成本遠低於先進國家;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
,經商環境在全球排名第 15 。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泰國
〈之 1 〉經濟地緣戰略位置具有優勢
泰國的經濟地緣戰略位置具有優勢,不但位居中 南半島中心,又是連貫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橋樑,
東西南北都與鄰國相連,更藉由南北、東西和南 部等三條經濟走廊,成為大湄公河次區域開發計 畫的核心國家。
對外推動自由貿易協定戰略奏效
泰國對外推動自由貿易協定〈 FTA 〉戰略顯已奏 效,除本身參與東協區域經濟整合,還先後與澳 洲、紐西蘭、中國、印度、日本、韓國等簽署 FTA ,並靈活運用 FTA 強化出口,同時也成為 吸引外來投資的誘因。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泰國
〈之 2 〉外商轉進其他新興市場的重要據點
目前泰國已成為外商轉進其他新興市場的重要據 點, 譬如日商即通過泰國管道來拓展東協市場
,以及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南亞新興潛在 市場。據統計,泰國已成為印度在東協的最大進 口來源國。
亞洲綜合開發計畫將帶動泰國經濟大成長
東協 10 國加日、中、韓、印度、紐、澳的東亞 高峰會已做出決定,將投入 2000 億美元來推動
「亞洲綜合開發計畫」,其中包括印尼 - 馬來西 亞 - 泰國的「 IMT 」經濟圈、泰國 - 柬埔寨跨湄 公河橋樑,屆時將帶動泰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泰國
〈之 3 〉電子商務發展速度快網上購物成風潮
泰國的經濟並未因紅衫軍動亂而衰退,反而帶動 電子商務發展,預計將比去年成長 10~20% 。目 前網上購物成為風潮,時尚商品、化妝品、珠寶
、電腦、電子及電器等銷售正夯,也吸引外國相 關商品打進網購平台。
今年 GDP 成長 5% 將有新一波銷售潮
泰國官方預測,今年的 GDP 可望成長 5% 。也因 此,汽車和零配件、電腦資訊、生活用品、醫療 器械和保健產品、防老化和美白的機能性化妝品
、品牌服飾和鞋類等,都成為市場熱門商品,預 估將有新一波的銷售潮。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新加坡
每人平均 GDP 在東協國家水準最高
新加坡的人口只有 474 萬,其中華人占 75% , 在東協是人口第二少的國家,僅比汶萊的 40 萬人多。但星國每人平均 GDP 高達 3 萬 7370 美元,為東協最高的國家,並達到先進國家之 水準。
轉口貿易和第三國貿易發展空間大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 707 多平方公里,在東 協屬於迷你型城市國家。由於其國內市場胃納 量有限,加上位於麻六甲海峽地理優勢,反而 在轉口貿易和第三國貿易有很大發展空間。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新加坡
〈之1 〉
工業設備及原料、生活用品仰賴進口
新加坡天然資源短缺,主要工業設備和原料、
生活必需品都必須仰賴進口。其進口項目按金 額排序為:非石油製品、機械和輸送用機械、
礦物性燃料〈石油製品〉、原料別製品、其他 工業製品、化學品等。
對外貿易額占 GDP 比率高達 360%
新加坡的經濟外向型程度高,相當依賴國際市 場,也因此奉行高度開放的貿易政策,堪稱為 全球貿易最自由國家,約有 95% 的商品可以自 由進入星國。其對外貿易額占 GDP 比率高達 360% ,更位居全球之首。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新加坡
〈之2 〉
發展重點產業缺乏高檔消費品製造業
新加坡的產業重點,以發展電子、石油化工、
生物製藥、交通工程、精密工程、運輸倉儲、
金融服務和旅遊等產業為主。迄今仍缺乏大規 模高檔消費品製造業,除少數奢侈品和珠寶的 設計環節自行完成,大都是舶來品。
星國已成為「東協奢侈品消費天堂」
新加坡國民所得高,有能力購買高檔消費品,
加上每年進出星國的外國商人和遊客人數逾千 萬人,流行品牌高檔消費品從珠寶、腕錶、服 飾、化妝品到超級跑車,銷售市場火紅,星國 已成為「東協奢侈品消費天堂」。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新加坡
〈之3 〉
百萬富翁人口比例全球最高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的經濟成長率高達 18.1% , 超過金磚大國中國、印度和巴西,成為全球經 濟最熱國家。目前星國家庭有 11.4% 擁有百 萬美元資產,其百萬富翁人口比例全球最高,
相對地其在高檔商品的消費能力龐大。
五大外國客源帶動各類商品消費
新加坡旅遊業也是重點發展產業之一,前五大 客源分別來自印尼、中國、澳洲、印度和馬來 西亞,其在星國市場大多外食,並購買服飾、
手袋、皮具、美容保健商品、珠寶類、電腦、
相機等商品,以及鐘錶和菸酒等。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新加坡
〈之4 〉
轉進東協和印度市場的“ gate way ”
新加坡經濟屬於外貿驅動型模式,所以高度仰 賴美、日、歐,以及印度、中國、東協、紐澳 等週邊國家市場,也因此發展出多角化推動 FTA 戰略。特別是許多外商即把星國視為轉進 東協和印度市場的“ gate way” 。
7 小時飛行圈輻射亞洲 28 億人口市場
新加坡的對外貿易角色重要,已成為各國外商 蒐集週邊區域商情的基地。同時因星國地理位 置適中,以其為中心的 7 小時飛行圈覆蓋亞洲 各主要城市,幾乎輻射亞洲 28 億人口市場,
也成為各國貿易轉運的中心。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汶萊
「生活在和平之邦的海上貿易者」?
汶萊全稱「汶萊達魯薩蘭國」,意為「生活在和 平之邦的海上貿易者」,但事實上汶萊卻以石油 天然氣為產業支柱,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單 一,對外貿易在東協區域或全球市場所占比重微 乎其微。
每人平均 GDP 高達 2 萬 6365 美元
汶萊國土面積 5765 平方公里,與馬來西亞的沙勞 越州接壤,濱南中國海;人口總數只有 40 萬
6000 人,每人平均 GDP 則高達 2 萬 6365 美元,
躋身全球第五高所得國家,堪稱是生活富裕的「
小國寡民」。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汶萊〈 之 1 〉
東協第三大產油國全球 LNG 出口大國
汶萊的石油蘊藏量 14 億桶,日產 16 萬 8000 桶
,是東協地區第三大產油國。天然氣蘊藏量 3200 億立方米,年產 114 億立方米,是全球第四大液 化天然氣〈 LNG 〉出口國。有人羨慕形容坐在 油井上的汶萊人:「富到漏油」。
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汶萊經濟負成長
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帶給汶萊財富,維持其全球高 所得生活水準,但近幾年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
,國際油價下滑,也對過度依賴油氣出口的汶萊 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2008 年和 2009 年汶萊的經 濟都呈現負成長。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汶萊〈 之 2 〉
國民高所得對進口商品需求強勁
汶萊的國家財政預算盈餘在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四
,其宏觀經濟穩定性更高居第一名。由於汶萊國 民的高所得,消費能力驚人,對進口商品需求強 勁,偏愛品牌汽車、家電、電子產品、建材、照 明、農漁食品、鮮花、醫療品等。
推動經濟多元化政策提供進口商機
汶萊為擺脫對油氣資源的過度依賴,已開始推動 經濟多元化政策,包括發展甲醇、尿素等油氣下 游產業,發展工業,加大農漁牧業投資,推動觀 光旅遊業,以及建立國際金融中心,這過程將帶 來進口相關機具設備和材料之商機。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緬甸
緊鄰中印兩大金磚國家具經濟地理優勢
緬甸的國土面積 67 萬 6500 平方公里,西部與南 亞的印度和孟加拉接壤,東北部與東亞的中國為 鄰,與兩大金磚國家緊靠;加上緬甸本身屬於東 協成員體,隨著東協區域經濟深度整合,其經濟 地理優勢相當看好。
油氣、寶石、礦產、林木、漁產資源豐富
緬甸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蘊藏豐富,已有澳、英
、印度、中國、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等國參與 開發計畫。還有各類寶石、銅、鉛、鎳、鐵、金 等礦產,以及珍貴林木如柚木,還有多元漁水產 和海洋資源,未來均具發展遠景。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緬甸〈 之 1 〉
東協每人平均 GDP 水準最低的國家
緬甸總人口有 5800 萬人,平均每人 GDP 只有 551 美元,是所有東協國家水準最低的國家,也 是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主要是因為緬甸軍 政府專制統治,對外開放程度不足,導致整體市 場消費水平低落。
建立市場經濟使得消費市場有期待性
近幾年緬甸政府壓制人權,引發歐美國家的經濟 制裁。但因緬甸已通過新憲法,開始建立市場經 濟,鼓勵發展私人企業,積極引進外資,基本上 未來經濟發展具有成長性,連帶地消費市場也有 可期待性。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緬甸〈 之 2 〉
商情取得不易中央統計局進口資料可參考
目前緬甸的商業資訊不暢,外商要取得具體商情 有困難,但從緬甸中央統計局公佈的資料,其主 要進口項目有工業原料、機械設備、發電機、零 配件、五金產品,以及各類食用油和調味、精油
、塑膠、醫藥、紙等消費品。
11 月總選舉攸關未來市場經濟改革開放
今年 11 月緬甸將舉行 20 年來第一次總選舉,將 是民主化過程很重要的一步。總選舉之後,緬甸 的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將更有揮灑空間,國民的實 質收入也可望大幅提高,這也是外國商品攻占緬 甸市場的大好機遇。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柬埔寨
近 10 年 GDP 成長率高達 9.4%
柬埔寨過去因內戰連綿,經濟陷於崩潰邊緣,並 成為全球最不發達的國家。近 10 年的和平時期,
讓柬埔寨經濟開始恢復好轉,國內 GDP 成長率高 達 9.4% ,創下東協國家最高的紀錄,並被視為「
新的新興國家」。
25% 貧窮人口消費能力不活絡
雖然柬埔寨的經濟成長率很高,但 GDP 總值卻只 有 108 億美元,每人平均 GDP 約 730 美元。在總 人口數 1370 萬人當中,有 25% 〈約 340 萬人〉
處於貧窮線下,也因此目前的消費能力並不活絡
,外商都把希望放在未來。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柬埔寨
〈之 1 〉勞動力低廉和市場開放相當吸引外資
柬埔寨人口有六成屬於 15~64 歲生產年齡層
,勞動力成本相當低廉〈每個月 70 美元〉,
加上柬埔寨實施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所有行 業都對外開放,且不斷改善投資環境,日益受 到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豐富的天然資源是經濟發展大本錢
柬埔寨的天然資源相當豐富,石油蘊藏約 20 億桶〈 2012 年正式投產〉,還有金、鐵、鋁 土等礦產,並盛產珍貴柚木、鐵木和紫檀,尤 其是洞里薩湖為東協最大淡水湖,素有「魚湖
」之稱。這些都是柬埔寨經濟發展的大本錢。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柬埔寨
〈之 2 〉工業體系單一國內需求嚴重依賴進口
柬埔寨因工業體系單一,以紡織製衣業為主,
欠缺具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的產業,因此國內 需求嚴重依賴進口。主要進口有石油產品、建 材、汽車和電腦、紙製品、香菸、白糖、日常 用品等,主要進口國為鄰近國家和港台等地。
建築業快速發展帶動相關建材需求
柬埔寨的國民所得低,低檔家電、縫紉車、醫 療和生活用品較受歡迎,但隨著經濟成長,消 費水平也逐漸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建築業快速 發展,帶動鋼材、水泥等建材,以及小五金的 進口需求。另外,摩托車的市場需求也很大。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老挝
「自由之國」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老挝〈又稱寮國〉是東協唯一的內陸國,實施社 會主義制度,但國民大都信仰佛教。老挝人口只 有 632 萬,每人平均 GDP 為 886 美元,也是全 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但老挝的泰語意思則為「
自由之國」,令人很難把它聯想到窮國家。
天然資源豐富有
「亞洲的蓄電池」美譽 老挝的天然資源豐富,擁有錫、鉛、鉀、銅、鐵
、石膏、金、煤、鹽等礦產,還有 900 萬公頃 森林,盛產柚木、紫檀等名貴木材。由於湄公河 流經 1900 公里,水力資源驚人,從不缺電,而 獲得「亞洲的蓄電池」美譽。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老挝
〈之 1 〉工業根基單薄只有小型輕工業
老挝的產業主要是農業、採礦業、旅遊業、食 品飲料業和電力行業,其工業根基相當單薄,
沒有重工業,只有小型輕工業。在老挝政府的 努力下,每年的 GDP 成長率都保持在 8% 。
資源型國家發展前景相對比較大
老挝的每人平均 GDP 雖偏低,但實質購買力卻 不亞於泰國、越南等中等收入國家。老挝基本 上屬於資源型國家,經濟產業各領域正在起步
,發展前景相對比較大。其中的「東南亞電力 供應基地」戰略,正在爭取外資投入
。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老挝
〈之 2 〉 2020 年走出全球最不發達國家行列
老挝政府積極發展經濟,以在 2020 年走出全 球最不發達國家行列,平均每人 GDP 不少於 1000 美元為目標。目前隨著東協與中國實現 自由貿易區,老挝挾其與中國接壤之優勢,將 可發揮產業鏈分工,以及創造貿易之機會。
進口項目可供外商拓銷老挝市場參考
老挝主要的進口項目, 90% 以上是燃料、縫製 用原材料、汽車及零配件、工業用材料、加工 製成品、建材、日用品及食品、家電等。近來 因發展電訊通訊,手機市場需求有潛力。上述 多元進口項目,可供外商拓銷老挝市場參考。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東帝汶
2012 年東帝汶可望獲准加入東協
2002 年才脫離印尼統治、宣布獨立的東帝汶,
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家。根據東帝汶與東協的協 商, 2012 年東帝汶可望獲准加入東協,全面參 與東協區域深度的經濟整合。也因此,未來的東 協 10 國將變成 11 國。
地理優勢成為印尼和澳洲戰略緩衝區
東帝汶人口約 110 萬人,國土面積只有 1 萬
4900 平方公里,因為地處東南亞和南太平洋之 間,西部與印尼相接,南隔帝汶海與澳洲相望,
而成為印尼和澳洲的戰略緩衝區。目前澳、紐和 日本都提供東帝汶各項經貿優惠待遇。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東帝汶
〈之 1 〉全球 20 個最貧窮國家之一
東帝汶獨立後因發生動亂,百廢待興,現在各種 經濟活動已逐漸恢復,但因每人平均 GDP 只有 454 美元,被列為全球 20 個最貧窮國家之一。目 前東帝汶政府積極推動本國發展成為全球稅負最 低國家,希望藉以擴大爭取外資。
油氣開發是政府財政最大支撐
東帝汶係以農業為主,經濟作物有咖啡、橡膠和 椰子,咖啡是主要出口產品。近來因外國人員和 物資援助不斷湧進,相關服務業獲得較快發展。
特別是東帝汶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項目陸續推出
,已成為國家財政最大的支撐。
東協各國市場機會 - 東帝汶
〈之 2 〉工業和民生產品都必須仰賴進口
東帝汶 2009 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 14% ,並未受 到全球經濟衰退之衝擊,但也因為經濟規模太小
,許多工業產品和民生用品都要靠進口。主要的 進口項目有:電氣機械、汽車和零配件、手機、
其他機械類和穀物等。
國內市場有限幅射市場範圍卻可觀
東帝汶的人口太少,使得國內市場需求有限,但 澳洲、紐西蘭、日本、歐盟都對東帝汶產品提供 免關稅和配額待遇,加上東帝汶又是全球葡萄牙 語國家共同體和多個區域組織成員,其幅射市場 範圍則相當可觀。
拓銷東協市場策略建議
鎖定「新內需」市場才能攫取商機
綜合本報告前面所述,東協國家因為各主要國 家的中產階層大幅增加,消費能力龐大,已形 成「新內需」市場。瞄準「新內需」市場,鎖 定中產階層消費特色,才能攫取商機。
注意產業鏈分工格局做好出口產品定位
東協是亞洲第三個經濟高成長區域,也緊接中 國和印度,形成所謂「第三個亞洲內需」。目 前東協已分別與中印兩國實現 FTA ,今後拓銷 東協市場策略,理應連結到中印兩國市場,注 意產業鏈分工格局,做好出口產品定位。
拓銷東協市場策略建議〈 之 1 〉
因應東協加 N 趨勢提升與華人圈合作策略
東協總人口約 6 億,也存在龐大華人市場,總計 約 3000 萬的華人,大都屬中高收入階層,受過 較高教育,其消費都有一定水平。台商與東協各 國華人圈都已有傳統的商業網絡,今後因應東協 加 N 趨勢,必須提升攜手合作策略。
先取得哈拉認證以利搶攻伊斯蘭市場
東協的印尼是世界伊斯蘭教徒最多的國家,馬來 西亞則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在泰國南部也有部分 伊斯蘭教徒,這之間又形成另一個特殊的市場。
台商相關產品應設法先取得清真哈拉認證,即可 搶攻東協、甚至全球伊斯蘭市場。
拓銷東協市場策略建議〈 之 2 〉
掌握「亞洲綜合開發計畫」的東協商機
東協各國為建構 2015 年區域共同體,正積極推 動相關實體建設和法律體系;特別是東協加日中 韓、紐澳和印度的「 10+6 」,也推出「亞洲綜 合開發計畫」,其中多項計畫即在東協各次區域
,台商應隨時注意其發展所衍生的商機。
對東協次區域新市場應有新拓銷策略
目前東協多個次區域發展計畫如火如荼展開,大 湄公河開發的「東西和南部經濟走廊」、越北和 中國邊境的「兩廊一圈」、中國南寧到新加坡的
「南新走廊」等開發計畫,都將創造新的市場需 求,台商應有新的認識和拓銷策略。
拓銷東協市場策略建議〈 之 3 〉
運用台星 FTA 轉進東協市場
東協市場因為東協分別與中、印、日、韓等國 家實現 FTA ,並相互撤銷關稅,對台灣產品拓 銷當地市場形成替代威脅,台商的出口產品必 須提高競爭力,也應運用未來的台星 FTA ,作 為轉進東協市場、甚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平台。
利用 ECFA 發揮與東協台商「三合一」優勢
面對東協本身經濟深度整合的趨勢,台商可考 慮利用兩岸 ECFA 合作機制,建立兩岸與東協 的產業鏈之互補與分工,繞開關稅壁壘,享受 東協 - 中國 FTA 區域內的零關稅優勢,並發揮 與大陸和東協台商「三合一」市場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