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危險性機械、設備之管理

第五章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運作與自主管理參考例

第三節 危險性機械、設備之管理

一、危險性機械之定義:

(一)固定式起重機:吊升荷重在3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

(二)移動式起重機:吊升荷重在3公噸以上之移動式起重機。

(三)人字臂起重桿:吊升荷重在3公噸以上之人字臂起重桿。

(四)升降機:積載荷重在1公噸以上之升降機。

(五)營建用提升機:導軌或升降路之高度在20公尺以上之營建用提升機。

(六)吊籠:載人用吊籠(例;清潔大樓外牆用吊籠)。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二、危險性設備之定義:

(一)鍋爐。

(二)壓力容器。

(三)高壓氣體特定設備。

(四)高壓氣體容器。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危險性機械、設備須經檢查機構檢查合格方可使用(檢查項目參考危險性機 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平日檢點時應檢查合格證有效期限應在有效期限範圍 內。

三、危險性機械設備之操作人員規範

事業單位之危險性機械、設備之操作人員應由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之訓練或經技能 檢定合格之危險性機械、設備操作人員來擔任。(升降機、營建用提升機除外)

(一)所謂危險性機械操作人員乃指下列機械之操作人員:

1. 吊升荷重在5公噸以上之固定式起重機;

2. 吊升荷重在5公噸以上之移動式起重機;

3. 吊升荷重在5公噸以上之人字臂起重桿;

4.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機械。

危險性機械操作人員安全訓練之訓練資格及其訓練之課程內容及時數可參 考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附表7之說明。

(二)所謂危險性設備操作人員乃指以下設備之操作人員:

1. 鍋爐(除小型鍋爐外)。

2. 第一種壓力容器。

3. 高壓氣體特定設備。

4. 高壓氣體容器。

5.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設備。

四、危險性機械設置規範

危險性機械設置有關之規定於勞工安全衛生法第5、8條、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 則、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以及固定式起重機 安全檢查構造標準中均有詳細規範,而這一些問題也通常是一般中小型工廠所不清楚或 經常忽略而未做到的,分述如下:

(一)起重機

1. 吊鉤應設有防止吊掛用鋼索等自該吊鉤脫落之裝置;有許多工廠作業人員經常 為了作業上方便將吊鉤上之防滑舌片拆掉,或因故障而將之移除,殊不知此舉 將有可能造成吊掛物脫落,發生危險。

2. 固定式起重機、移動式起重機、人字臂起重桿,均應在明顯處標示吊升荷重,

並規定使用時不得超過此項限制;一般標示荷重位置通常為桁架、吊桿表面,

亦有部分標示於吊鉤上方但較不明顯,日前訪視時甚至發現有部分工廠於桁架 上標示2.8噸,但吊鉤上卻明顯打著5T(5噸)的字樣,於檢查時須特別注意。

3. 起重機設有駕駛室時,操作人員作業時視線不良,應指派指揮人員共同作業:

操作人員及指揮人員均應經訓練合格,以免因對指揮方式的不協調而發生危 險。

4. 吊升裝置及起伏裝置,應裝設過捲揚預防裝置(但使用液壓或氣壓、絞車或內 燃機為動力之吊升裝置及起伏裝置者,不在此限)。

(二)升降機

工作場所設置之升降機應依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及起重升降機具 安全規則為之。積載荷重若超過1公噸即須經檢查機構檢查合格取得合格證方可 使用,合格證有效期限1年,應張貼於升降機明顯處,每年並須於合格證有效期 限屆滿前1個月提出申請,實施定期檢查,再次取得一年的有效使用期限。

設置之升降機若屬於中型升降機(積載荷重在0.25公噸以上未滿1公噸),

於設置完成時,應自行實施荷重試驗,確認安全後,方得使用。

升降機於使用時並應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 升降機各樓出入口及搬器內,應明顯標示其積載荷重或乘載之最高人數,並規 定使用時不得超過限制,吊籠應於明顯處標示積載荷重及製造日期。

2. 升降機之升降路各樓出入口,應裝置構造堅固平滑之門,並應有安全裝置,使 升降搬器及升降路出入口任一門開啟時,升降機不能開動,及升降機在開動中 任何一門開啟時,能停止上下。

3. 升降機之升降路各樓出入口門,應有連鎖裝置,使搬器地板與樓板相差7.5公 分以上,升降路出入口門不能開啟之。

五、危險性設備設置規範:鍋爐

(一)鍋爐設置場所明顯處設置禁止無關人員擅自進入之標示。

(二)禁止攜入與作業無關之危險物等。

(三)鍋爐檢查合格證及鍋爐操作人員資格證件影本揭示於明顯處所。

(四) 置備水位計之玻璃管或玻璃板各種填料、修繕工具及其他必備品,以備緊急修繕 用。

(五)鍋爐胴體、燃燒室或煙道與鄰接爐磚間發生裂縫時,應儘速予以適當修補。

(六)對於鍋爐設置場所應設罝必要的自動滅火設備

對於危險性機械、設備之操作,應訂定書面之作業規範或標準作業程序。相 關作業勞工應明瞭作業規範或標準作業程序之內容。而安全工作標準之制訂,必 須經由工作安全分析,建立正確的工作程序,消除工作時的不安全行為、設備與 環境,所建立的標準方具有其可信賴度。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