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大腦前額葉血流變化以近紅外線光譜儀測量,其結果為圖四。比較HbO2百 分比曲線下面積發現,不同強度運動對腦前額葉的HbO2含量有顯著不同,從事 後比較結果顯示,三個運動組與休息組相比皆有顯著性差異 (p<0.01)(A)。比較

四組的HHb AUC並無顯著性差異 (B)。比較tHb百分比曲線下面積發現,不同

強度運動對腦前額葉的tHb含量有顯著不同,從事後比較結果顯示,三個運動組 與休息組相比皆有顯著性差異 (p<0.01)(C)。比較Hb diff百分比曲線下面積發現,

不同強度運動對腦前額葉的 Hb-diff有顯著性差異,從事後比較結果顯示,三個 運動組與休息組相比皆有顯著性差異 (p<0.01)(D)。

A B

C D

圖四 大腦左前額葉血流變化之曲線下面積 (A) 帶氧血紅素濃度、(B) 去氧血紅 紅素濃度、(C) 總血紅素濃度、(D) 去氧含氧差。資料皆以平均值±標準誤呈現。

*與控制組相比,組間有顯著差異 (p<0.05)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HbO2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L-HHb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tHb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Hb-diff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HbO2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L-HHb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tHb Response (M x min)

90/60 HIIE 90/75/60 HIIE

75/60 HIIE Rest -2000

0 2000 4000 6000 8000

*

* *

L-Hb-diff Response (M x min)

26

第伍章 討論

本研究假設較高強度的間歇運動組 (90/60% VO2 max及90/75/60% VO2 max) 在運動後的認知功能會顯著高於較低強度間歇運動組及控制組,大腦血流方面也 會較其他兩組顯著提升。然而,在本研究中發現1) 三組不同強度間歇運動後對 認知功能改善的影響雖都未有顯著性增加,但與控制組相比仍些微有改善。2) 在 腦血流方面,比較四組的左大腦前額葉的腦血流發現,三組間歇運動組與休息控 制組相比有顯著提升,但三組運動並無因為強度較高而有顯著性的提升腦血流。

3)從休息控制組可看出大腦血流與其他運動組相比有顯著差異,但認知功能方面 卻與他組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並未發現各組間的認知功能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但從圖三 (B) 可以發現三組間歇運動的認知功能提升是較休息控制組來的多,其中又以

90/75/60% VO2 max及75/60% VO2 max組增加較多。而先前研究多發現受試者在

做完高或低強度的HIIE後認知功能是顯著提升且有延續作用。Kujach et al. (2018) 的研究結果發現在60% VO2 max HIIE後15分鐘,認知功能有顯著提升。同樣在 Tsukamoto et al. (2016) 研究發現,90/60% VO2 max間歇運動後延長至休息30分 鐘,都能顯著的提升認知功能。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與測量認知功能的方法不同、

強度上分配或各強度持續時間不同有關。在本研究中,認知功能是用Stroop英文 版固定 3 分鐘的模式做評估,而之前的研究是使用 CWST 固定題數且為受試者 的母語進行評估執行功能。受試者可能因語言上的轉換在操作時造成無法順利答 題而影響成績。強度方面,雖然參考的文獻在高強度也有達到90、95% VO2 max, 但持續的總運動時間大多少於 30分鐘,也未有研究設計三種強度搭配的間歇運 動,受試者無法適應運動強度,在生理上會因強度過高而產生神經肌肉疲勞,進 而影響到認知功能表現 (Brown & Bray, 2018)。即便目前多項研究指出急性高強 度間歇運動立即影響認知功能的效益較中等強度連續運動多 (Kao et al., 2018;

Kao et al., 2017)。但在Dupuy et al. (2018) 的研究提供了一項論點,中等強度間

27

歇運動 (60% PPO+被動恢復) 比高強度間歇運動在運動後更能增加認知功能,

且能持續到休息後60分鐘,而此原因也是因HIIE組強度高,而可能引起較多的 神經肌肉疲勞所造成。在先前也有研究探討低強度運動 (30% VO2 peak) 對於久 坐年輕人的認知功能影響,結果顯示即便是 10分鐘低強度的運動也能立即增加 大腦血流和改善認知功能,且認為低強度的運動更安全,也較適用於現代廣泛的 人群,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重複執行 (Byun et al., 2014)。因此在設計間歇運 動時,較低強度的 HIIE反而較是能讓參與者易完成且能達到促進認知功能提升 的效益。

運動訓練能增加大腦中的O2運輸,增加大腦氧合作用,然而在運動過程中,

血流多增加於作功的骨骼肌上,因此流向大腦的血流增加幅度有限 (Gibala, Heisz, & Nelson, 2018)。此論點也與本研究NIRS所反應的結果雷同,在三種模式 的間歇運動中,整體的大腦血流上雖無顯著差異,但可看見90/60%組的HbO2低 於其他兩組,而在tHb方面則是75/60%組高於其他二種模式。在其他文獻中有研 究設計了三種強度搭配的間歇運動發現,運動組在40%、60% VO2 max時HbO2的 量確實有顯著提高,但也發現當強度越高,到達80% VO2 max且持續時間達6.5分 鐘時HbO2有下降的現象,相對於認知功能,也無顯著提升 (Ando et al., 2011)。同 樣的結果也出現在90% GET持續跑15分鐘後與HIIT相比,HbO2上升的幅度較少 (Lambrick et al., 2016)。藉由不同強度搭配的間歇運動研究中可以看出,當強度 越來越高時,即便持續運動的時間相同,大腦血流還是會因強度增加而下降,此 一原因可能是因為運動強度高於呼吸代償點,造成過度換氣,使大腦小動脈收縮,

導致大腦氧合作用降低,且腦前額葉活性降低與氧氣供應減少有關,表示需要更 多的氧氣利用率來提供足夠的代謝需求 (Ando et al., 2011; Malik et al., 2018; Nybo

& Rasmussen, 2007)。而此論點也證實了為何較高強度的運動不會引起更高腦血 流,Smith and Ainslie (2017) 統整17項不同強度運動與腦血流相關的研究結果發 現,中等強度運動 (50-80% Wmax) 對於腦血流增加效益較低強度 (20-40%

28

Wmax) 及高強度 (90-100% Wmax) 來的好,且當運動強度從中等強度到達60%

VO2 max時,已到達腦血流的增加閾值,在更高的強度無法增加額外更多的腦血

流。

迄今為止,同時研究認知功能及大腦血流相關的文獻甚少,而現有的研究也 多數認為高強度間歇運動後的認知功能提升與大腦血流增減有關 (Kujach et al., 2018; Lambrick et al., 2016)。而Ogoh et al. (2014) 的研究發現在大腦血流增加後,

認知功能並無跟著提升,因此推論在運動時或運動後是因大腦神經活化及增加神 經傳遞物質如神經滋養因子 (BDNF)、血清素 (Serotonin) 及多巴胺 (Dopamine) 而造成認知功能的改善 (Hashimoto et al., 2017)。也由於過高的強度會造成神經 肌肉的疲勞,而導致即便腦血流提升但認知功能卻無改善的結果產生。此論點與 本研究結果較為相符,從Stroop和Hb-diff的結果可以看出,三種模式的間歇運動 在此兩種結果中彼此皆無顯著差異,但90/60%組的腦血流比起其他兩個間歇運動 組卻是較低,此結果顯示大腦血流的增減似乎與認知功能提升較無關聯。但若加 入休息控制組後發現,三組間歇運動的大腦血流皆有顯著提升,雖認知功能與控 制組相比無顯著差異,但三組間歇運動組的成績也是優於控制組,也可推論大腦 血流的增加可能與認知功能提升有正向相關。而多項研究指出運動強度及持續時 間與認知功能呈現倒U型關係 (Ando et al., 2011; Brisswalter, Collardeau, & René, 2002; Chang et al., 2015)。在Smith and Ainslie (2017) 的文獻回顧中發現運動強度 與腦血流兩者的關係也呈現倒U型,這表示中等強度運動是促進認知功能及大腦 血流的較佳模式。然而現今文獻多以HIIE組與連續運動或控制組相作比對,且尚 未有研究討論不同強度的間歇運動對於大腦血流及認知功能的差異,因此待後續 研究探討大腦血流及認知功能的相關性。

葡萄糖和乳酸為大腦內代謝的主要分子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運動過程中透 過乳酸穿梭機制 (lactate shuttle mechanism) 肌肉組織會產生乳酸,並被輸送至大 腦作為代謝的主要能量維持大腦功能,增加大腦乳酸含量,降低對血糖的攝取

29

(Glenn et al., 2015; Hashimoto et al., 2017; van Hall et al., 2009)。而此現象也與本研 究結果相符,當 HIIE 強度越高,血乳酸升高,對葡萄糖的攝取進而減少 (Kemppainen et al., 2005; Tsukamoto et al., 2016)。在運動後血乳酸的生成會影響 大腦乳酸的攝取和代謝,而腦乳酸的代謝又與 BDNF 及認知功能有所相關 (Hashimoto et al., 2017; Smith & Ainslie, 2017; Winter et al., 2007)。Hashimoto et al.

(2017) 設計2次28分鐘的HIIE [90-80% Wmax 4分鐘+50-60% Wmax3分鐘],

2次中間休息60分鐘,並探討兩次HIIE前後的乳酸與認知功能的變化,其結果 發現,第一次HIIE後大腦乳酸及血乳酸皆高於第二次HIIE,且第一次運動後的 認知功能也優於第二次。類似的乳酸與認知功能相關研究中,也有研究者運用有 氧運動或直接注射乳酸,觀察其結果發現,30分鐘的有氧運動後,血乳酸的提升 與BDNF的增加有顯著相關聯 (Ferris, Williams, & Shen, 2007)。在靜止休息的受 試者身上用靜脈注射注入乳酸後發現,血液中的 BDNF 同樣有增加的狀況

(Schiffer et al., 2011)。由此進而可推測血乳酸與BDNF的分泌有關,且當腦內乳

酸越高,認知功能改善的幅度更大 (Hashimoto et al., 2017)。因此血乳酸可能可 以做為影響認知功能的因素之一,但因本研究無實際測大腦中的乳酸及血糖,因 此較無法推斷與認知功能的相關因素。

在心跳方面,發現三種模式的間歇運動下雖 90/60%組的心跳略高於強他兩 組,但未有顯著差異。而在RPE方面,三組都持續增加至運動結束,而90/60%

組在每階段都略高於其他兩組,也未有顯著差異。先前研究也發現在 36分鐘的 HIIE [60% VO2 peak 5分鐘+ 90% VO2 peak 4分鐘] 及40分鐘中等強度連續運動

[60% VO2 peak] 後,兩組的RPE皆無顯著差異,而心跳在運動其無顯著差異,

僅發現在運動後 10 到 30 分鐘 HIIE 組的心跳顯著高於中等強度連續運動組 (Tsukamoto et al., 2016)。先前也有研究探討不同模式的間歇運動及中等強度連續 運動對於生理及心理反應的比較,間歇跑步組 [140% Wmax 衝刺 20 秒+ 20%

Wmax 140 秒,共 6 組,共 16 分鐘]、低容量 HIIT 組 [85% Wmax 60 秒+20%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