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實驗處置

本研究所介入之創意教學策略乃為近期在鍾聿琳教授領導下,針對婦嬰護理

學課程所研發之教學策略,實驗組共46位,於民國100年2月21日至民國100

年3月22日之每週一、二於課室上課,每位護生課室均為5週共46.5小時;另

外也需參與實習,護生共分為二批實習,第一批於民國100年3月28日至民國

25

100年5月2日共25位,第二批民國100年5月9日至民國100年6月13日共

21位,每週一至二實習,每天8小時,每位護生實習共6週90小時。

第六節 研究步驟與資料收集

以方便選樣方式,對照組的護生選樣選取一班上一學期選修婦嬰護理學的二

技護生,共38人,於課程前後,以快樂學習量表收集資料。實驗組是下學期一

班選修婦嬰護理學(課程及實習)的二技護生,共46人,於課程進行前、及在課

程完成後,以快樂學習量表收集其快樂學習之狀況,以瞭解其改變之情形。二組

護生將就基本資料(如年齡、學制、相關經驗等)、快樂學習量表及科目成績等資

料進行比較分析,資料分析將採平均數、標準差、Independent t-test 等適當統計

方法進行。(見圖3-2)。

26

第七節 資料分析方法

研究者先將調查完畢之問卷回收,再將受試者所填寫的問卷逐一檢視,剔除

未依規定答題或明顯答題不完整的問卷後,將問卷之原始資料予編碼登錄,採用

套裝軟體SPSS18.0之資料處理格式進行資料的建檔、處理與統計分析。依據本

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各變項的性質,選擇合適的統計方法,二組護生將

就快樂學習感受及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等進行比較分析,資料分析將採平均數、

圖 3-2 研究流程圖

對照組 選修婦嬰護理學學生

實驗組

創意教學策略

大學護生快樂學習量表後測 科目成績

結束並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大學護生快樂學習量表前測

27

標準差、Independent t-test、Pearson’s correlation cosfficient等適當統計方法。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大學護生的基本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前一畢業學制、居住狀況、經

濟來源、上課與工作情形、參與社團情形、上一學期學業平均成績及是否重修,

類別變項以次數及百分比分析;連續變項以平均值與標準差分析。

二、推論性統計分析

研究目的 資料分析方法

比較參與創意教學課程之實驗組大學護

生與參與傳統教學課程之對照組大學護

生,其快樂學習感受之差異性。

平均數、標準差、Independent t-test

探討快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Pearson’s correlation cosfficient

第八節 倫理考量

基於受試者保護及研究倫理中的「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及「自願同

意原則」(principal of voluntary consent),參與本研究者均需事先瞭解本研究之目

的、所預收集的資料並於填答前簽署「參與研究同意書」(附錄三)。所有參與

28

者個人資料也會保密,絕不對外公開。本計畫通過本校研究計畫審查委員會審查

通過。

2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分三部分探討:第一節、研究對象基本屬性;第二節、創意教學策

略介入前後,兩組於課室及實習前後快樂學習感受差異性之比較;第三節、快樂

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由表4-1顯示,研究對象共84人,其中男性1人(1.2%),女性83人(98.8

%);平均年齡為22歲(最長的是29歲,最小的是22歲);大多是住學校宿舍

有57人(67.9%),;就學中主要經濟來源大部分是由父母提供共70人(83.3

%);就學中主要支持者為父母佔最多,共42人(50%);大部分完全沒有打工,

有55人(65.5%);上一學期學業平均成績以80-89 分最多,有61人(72.6%);

大部分均無重修科目,83人(98.8%)。

30

表4-1 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與分析(n=84

次數 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性別 男 1 1.2 98.8

女 83 98.8 100

居住地區 住學校宿舍 57 67.9 67.9 住工作單位宿舍 0 0 0 在外租/住屋有室友 11 13.1 81 在外租/住屋無室友 4 12 85.7 與家人同住 12 14.3 100 就學中主要經濟

來源 自己 12 14.3 15.5

父母 70 83.3 98.9

配偶 1 1.2 1.2 其他 1 1.2 100 就學中主要支持

者 自己 38 45.2 46.4

父母 42 50 96.4

配偶 1 1.2 1.2 親密的異性朋友 3 1.2 100

其他 0 0 0

上課與工作情形 完全沒有打工 55 65.5 65.5 有兼職打工 29 34.5 100 有份全職的工作 0 0 0 社團參與情形 有參與 40 47.6 47.6

未參與 44 52.4 100

上一學期學業平

均成績 90 分以上 18 21.4 21.4

80-89 分 61 72.6 94

70-79 分 5 6 100

60-69 分 0 0 0

60 分以下 0 0 0

重修的學科 否 83 98.8 98.8 是 1 1.2 100

樣本總數 84

31

第二節 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前後,兩組快樂學習感受差異性之比較

一、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前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生之快樂學習感受:

由表4-2,兩組經過獨立樣本t檢定,課室前t=1.31(p>.05)、實習前t=-1.38

p>.05)顯示兩組在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前,無論是課室前或實習前之快樂學習

感受均無顯著差異。

表4-2 二組學生在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前之快樂學習感受

group 個數 平均數 平均數的標準誤 t- p-value

課室 對照組 38 3.75 .07 1.31 .194

實驗組 46 3.63 .05

實習 對照組 38 3.79 .07 -1.38 .173

實驗組 46 3.92 .06

32

二、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後,兩組於課室及實習前後快樂學習感受差異性之比較:

由表4-3以獨立樣本t檢定,得知快樂學習教學策略介入前後,在課室方面,

實驗組在快樂學習感受得分平均值,由前測的3.63±0.37分增加到後測的

4.17±0.39分,對照組在快樂學習感受得分平均值,由前測的3.75±0.45分增加到

後測的3.79±0.47分,在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之後,發現兩組在前後測差異上有

達統計顯著差異(t=-5.54, p=.005),另,在實習方面,實驗組在快樂學習感受得

分平均值,由前測的3.92±0.43分增加到後測的4.08±0.49分,對照組在快樂學習

感受得分平均值,由前測的3.79±0.47分增加到後測的4.12±0.36分,在使用獨立

樣本t檢定之後,發現兩組在前後測差異上未達統計顯著差異(t=1.64, p=0.3),

亦即快樂學習教學策略介入後,在課室方面能有效提升快樂學習感受;但在實習

方面則無顯著差異。

33

表4-3 二組快樂學習感受之前後測差異性比較分析(實驗組n=46;對照組n=38

Pre-test Post-test Post-Pre

t p-value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課室

實驗組 3.63 0.37 4.17 0.39 0.54 0.33

-5.54 .005**

對照組 3.75 0.45 3.79 0.47 0.04 0.49

實習

實驗組 3.92 0.43 4.08 0.49 0.16 0.47

1.64 0.3 對照組 3.79 0.47 4.12 0.36 0.33 0.49

**p<.01,雙尾檢定

34

第三節 快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由表4-4 以Pe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快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

關性,結果得知,課室之快樂學習感受與課室成績呈正相關(p<.05),;而實

習之快樂學習感受則與實習成績無相關(p>.05)。

表4-4 快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課室快樂學習感受 實習快樂學習感受

課室成績 .22**

實習成績 —** .01

**p<.01,顯著相關

35

第五章 討論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討論,主要針對以下二

項進行探討:一、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對大學護生快樂學習感受之差異性;二、快

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第一節 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對大學護生快樂學習感受之差異性

創意教學策略之重點在(1)老師之教學應具活潑性、多元性;(2)同儕之

支持、分享及合作;(3)學生能主動學習,包括自學;(4)實習時有良好的調適

等;(5)傾聽學生的聲音(陳書梅,2002;陳惠文、吳和堂,2006;鍾聿琳,2011;

Wolk, 2008),因此本研究所介入之創意教學策略即有包含了遊戲、自學及OSCE

等。

創意教學策略介入之成效上,護生於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後,在課室方面,實

驗組課室之快樂學習感受有顯著提升,即創意教學策略可以提升護生之快樂學習

感受,這與許多文獻之論述一致(顏如玉,1996;黃光國,2003;吳武典,2005;

顏真,2010;鍾聿琳,2011)。在實習方面,護生之快樂學習感受雖有提升,但

未達統計差異水準,此結果與文獻之論述不一致,推測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

36

點,在實習方面之創意教學策略有需再檢討之處,例如「實習深呼吸」部落格僅

提供師生上部落格去抒發或分享心情,但未提供即時的解決方案,故僅有讓學生

抒發情緒,成效似乎不佳,還需有積極之解決方案,因此,或許將來老師可給予

護生即時性的回饋,師生共同討論以謀求解決方案。往後之研究可於此多做探討。

第二節 快樂學習感受與科目成績之相關性

護生於創意教學策略介入後,在課室方面,實驗組之課室快樂學習感受與課

室成績呈正相關,即快樂學習感受愈高,成績愈高,這與許多文獻之論述一致,

也與鍾聿琳(2011)之研究結果類似,提升學生快樂學習能讓學生之學習更有成

效,然而鍾聿琳(2011)之研究並未將實習及課程分開探討。有部分文獻以課程考

試成績為學習成效指標,其考試以認知測驗為主來進行前後測,周興隆(2009)

探討Google Earth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績之影響,研究發現融入教學法與傳

統教學法二組之成績沒有顯著差異

助教學融入數學科統計圖教學之成效,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學生接受「同儕合作

學習與電腦輔助教學」融入教學的成績較控制組「傳統講述教學」進步。林瓊瑤

(2002)探討英語科學習動機調整訓練團體對高中生課業成績之影響,研究發現

37

學生的學業成績無顯著效果。而本研究是以多元之評量方式,考試評量僅佔總成

績20%,其他尚有課室參與度、作業繳交及團體活動表現…等,實施前後測有其

困難度,故僅以相關性之探討來做推論,此為本研究之限制之一,未來研究可針

對此作深入之解析與探討。在實習方面,護生之快樂學習感受與實習成績無相關

性,此結果與文獻之論述部分不一致,林秀盆(2003)、劉靜宜(2003)及林麗

娟(2004)其研究結果發現越快樂學習、興趣越高,其學習成就越佳。但是,

McCall、Evahn與Kratzar(1992)及Baker、Bridger與Evans(1998)則認為實

習學業成績牽涉的因素很多,如個人、學校和實習環境…有關,故無法單依此預

測學習成績。

另於實習深呼吸部落格也有護生發言抒發情緒,但隔天立即刪除發言,或許

是擔心自己的發言會被老師知道而對自己有影響,Lu、Lin與Li(2009)指出台

灣學生因為老師的權威,而不習慣面對面發問,本研究實習之「傾聽時間」的設

計,未考慮到本國人不擅於面對面表達的文化,尤其面對的是老師權威者,故學

生於傾聽時間都無法有效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受,此一瓶頸,可於往後之研究多

做探討。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