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本章說明有關本研究之研究架構,採用量化研究,依據相關研究

之文獻探討,說明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瞭解血液透析病人失能的預測因子歸納,本 段依據前述的文獻回顧研擬出本研究之架構,自變項,包括:人口學 特性、危險因子、支持系統及自我管理行為;依變項為血液透析病人 的失能。本研究之架構如圖二。

圖二 血液透析病患失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依據上述的文獻回顧提出下列研究問題和假設 一、研究問題

(一)血液透析病患 ADL、IADL 失能的情形為何?

(二)血液透析病患 ADL、IADL 失能的相關因子有哪些?

(三) 血液透析病患 ADL、IADL 失能的預測因子有哪些?

人口學特性 1.性別 2.年齡 3.教育程度 4.婚姻狀況 5.運動習慣

社會支持系統:

1、家人親友層面

2、醫護人員層面

失能

1、ADL失能 2、IADL失能

自我管理行為 1. 伙伴關係層面

2. 執行自我照顧活動層面 3. 問題解決層面

4. 情緒處理層面 危險因子

一、疾病相關危險因子:

CCI 合併罹病指數 二、檢驗相關危險因子:

1.Hb 是否<10g/dl 2.白蛋白是否<4.0g/dl 3.血磷是否>5.5 mg/dl 4.副甲狀腺是否>300 pg/ml 三、臨床相關危險因子:

1.睡眠品質 2.疼痛程度 3.疲憊感 4.憂鬱程度

二、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研究問題擬定研究假設如下:

(一)在控制其他變項之下,血液透析病患人口學與 ADL、IADL 失能有 顯著相關。

(二)在控制其他變項之下,血液透析病患危險因子與 ADL、IADL 失能 有顯著相關。

(三)在控制其他變項之下,血液透析病患支持系統與 ADL、IADL 失能 有顯著相關。

(四)在控制其他變項之下,血液透析病患自我管理行為與 ADL、IADL 失能有顯著相關。

三、研究設計和研究步驟與程序:

本研究屬於橫斷和相關的研究,以病歷查閱生理檢查以及問卷的

方式進行其他變項的資料收集,以探討血液透析病患失能的相關因 素。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研究對象為新北市某教學醫療院所之血液透 析病患,病患經醫師診斷為末期腎臟病且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者。

一、收案標準:

(一)經醫師診斷為末期腎臟病,並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患。

(二)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三個月以上的病患。

(三)意識清楚,能以國、台語溝通完成問卷訪談。

二、排除標準

不願意簽署研究同意書者。

三、取樣方法:

本研究以新北市某教學醫療院所為收案場所,並經該院人體試驗 委員會審查,獲得人體試驗委員會同意後始進行收案。本研究樣本數 之推估,係依據G power 3.1.2軟體估計樣本數,在設定統計檢定力 (power)值為.80、顯著度為.05的狀況下,研究架構有19個自變項,

解釋力設定為中等效果值.15,結果求得研究樣本數需153人。收案日 期自104年12月1日到105年5月31日止。

第三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計畫擬於口試審查通過後,向新北市新店財團法人耕莘醫 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提出申請,並於通過後與收案單位聯繫,在徵得同 意後進行研究資料之收集。本研究將分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前趨 研究,第二階段為正式研究階段。

一、前趨研究階段

此階段的研究目的為檢定研究工具的信、效度,預估施測所需的 時間,及瞭解收集資料時可能遭遇的問題。於自104 年 12 月 1 日到 104年12月 31日止。在新北市某醫院之血液透析中心,先經由單位 護理長及護理人員介紹之後,選取符合收案的個案 20 位,資料收集 前,研究者先向個案說明研究目的及方法,研究工具內容及所需的時 間,經個案同意並填寫受試者同意書之後,始參與本研究。

資料收集過程中,若個案未開始洗腎並能自行填寫者即以自填方 式,若於洗腎不方便填寫或不識字時,則由研究者逐一唸題,再依個 案的選擇代填之,每位個案訪談時間約花費 20~30 分鐘。

二、正式研究階段

經過問卷信、效度檢定及完成修訂稿後,始進行正式施測,正式 研究步驟與前趨階段相同,欲收案 153 位。

第四節 研究工具及變項操作型定義 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欲探討血液透析病人失能及其相關因素,採結構式問卷調

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問卷內容共分五部分:(一) 血液透析病人基本資

料;(二)危險因子;(三)社會支持;(四)自我管理行為量表;(五)ADL、

IADL 量表,此研究工具內容乃由研究者參考國內外文獻、相關領域 專家意見、本研究目的及研究架構擬定而成。資料收集內容如下:

(一) 自變項

以血液透析病患相關因子共四部份作為本研究之自變項。包括以 下幾個變項:

1、人口學: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運動習慣。

2、危險因子:

(1)疾病相關危險因子:

本研究所使用的血液透析病患疾病相關危險因子,主要是參考 Charlson合併罹病指數原先是由Charlson、Pompei、Ales與

acKenzie(1987)為了預測病患的死亡危險性而發展出來,根據病患的 醫療紀錄中是否出現特定的疾病,並依其危險性加權1、2、3或6分,

經加總後得出CCI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總分。其研究結果發 現,共有19種既有疾病其相對危險性大於1.2倍,依其相對危險性的 不同予以加權值,共分為四類:相對危險值為1.2-1.5,加權值定為

「1」,包括: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鬱血性心臟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周邊血管性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腦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disease)、失 智症(dementi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結締 組織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消化性潰瘍疾病(peptic ulcer disease)、輕微肝臟疾病(mild liver disease)、糖尿病 (diabetes);相對危險值為1.5-2.5,加權值定為「2」,包括: 糖尿 病合併併發症(diabetes with complications)、半身偏癱

(hemiplegia)、腎臟疾病(renal disease)、惡性腫瘤(neoplasia)、

白血病(leukemia)、淋巴瘤(lymphoma);相對危險值為2.5-3.5,加 權值定為「3」為中度至重度肝臟疾病(moderate/severe liver disease);相對危險值同時具有上述二條件者,加權值定為「6」,

包括:轉移性疾病(metastatic disease)、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此後此項文字敘述的CCI合併罹 病症指數即被應用於臨床資料中。

(2)檢驗相關危險因子

本研究所使用的血液透析病患生化檢驗報告項目,主要是參考國 內外血液透析病患相關文獻及臨床照護指標所得,研究者進行病歷回

顧的部分,包括:收案當月的生化檢驗值報告,包括:血色素、白蛋 白、磷及副甲狀腺等變項。

1、血色素:大於等於10g/dL為正常。

2、血清白蛋白(Albumin):營養狀態的指標,為大於等於4.0 g/dl 為正常,抽血經過離心後,血清由生化室的貝克曼庫爾特

(Synchron) LXi 725儀器進行分析。

3、磷:應小於5.5 mg/dL,抽血經過離心後,血清由生化室的貝克曼 庫爾特(Synchron) LXi 725儀器進行分析。

4、副甲狀腺:應小於300 mg/dL,抽血經過離心後,血清由生化室的 貝克曼庫爾特(Synchron) LXi 725儀器進行分析。

(3)臨床相關危險因子

1、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測定受試者最近一個月的睡眠質量,量表中分為 7 個項目,即自 評睡眠滿意度、睡眠潛伏期、睡眠時數、睡眠效率、睡眠困擾、安眠 藥物及日間功能障礙。每個項目按 0-3 計分,累計各項目得分為 PSQI 總分,計分範圍為 0-21 分,總分> 5 分判定為睡眠品質不良,分數 愈高表示睡眠質量愈差(Buysse et al,1989)。

2、疼痛程度:Maxwell(1987)首次發表,量表的測量方式乃以 10Cm 的垂直直線,二端分別標示為 0 分(一點也不)-10 分(極度),由 受測者自我評量各種不同的主觀經驗感受於直線上,標示分數越高顯

示自我感受的疼痛程度越高。視覺類比量表已被國內外許多研究用於 評量不同疾病族群的疼痛情形,且顯示具良好的效度(林、鄭、吳、

薛,1991;李、吳,2010;Harris et al,2012)。

3、疲憊:疲憊量表:本研究採用 Tsay(2004)翻譯之 Piper(1998)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中文版量表,本量表取得中文版 翻譯作者同意後使用。R-PFS 廣為臨床使用,是一種簡短、易使用及 以多向度方式評估疲憊之量表,測量血液透析婦女過去一個月自覺疲 憊程度。量表共 23 題,分為四個主要層面:包含 1~7 題行為/嚴重 度層面、8~12 題感覺/涵義層面、13~17 題感受/知覺層面及 18~23 題 認知/心情層面。量表部分以 10 分的視覺量表測量,分數總分為 0~230 分,得分愈高表示疲憊程度愈高。原始量表 Cronbach α為.97

(Piper,1998),在楊等(2013)以 130 位血液透析婦女的研究中,其 Cronbach’s α值為.95,顯示此量表信度良好。

4、中文版貝氏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版權 購自中國行為科學社。該量表共有21題,每題分數為0至3分,總分10 分以下為正常情緒,10-18分輕度,19-29分中度,29分以上為重度 憂鬱。盧、車、張、沈(2002).檢視中文版貝克憂鬱量表,其Cronbach’s α值為.87。

3、支持系統:

採林秋菊女士所發展用於血液透析病患之社會支持量表(林、

柯、蔡、陳,1995),此量表共 17 題,依社會支持來源分「家人親 友的支持」9 題、「醫護人員的支持」8 題兩部分。支持功能方面,

其中家人親友實質支持 4 題、情緒支持 3 題、訊息支持 1 題、評價支 持 1 題;醫護人員部分則包含訊息支持 5 題、評價支持 1 題、情緒支 持 2 題。問卷採四點記分法:1分表示「從來沒有」;2分表示「偶 爾會」;3分表示「經常會」;及4分表示「總是這樣」,其中第 3、

7 題為負向題,採相反計分。量表總分為17-68分,分數越高表示血 液透析病患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越多。

量表之信效度方面,原量表發展時已做過嚴謹的專家內容效度檢

定、表面效度、及建構效度,針對血液透析病患(N=330)施測,在

信度方面Cronbach’s α為.76(林、柯、蔡、陳,1995)。在探討長

期血液透析病患壓力、社會支持、無助感與自我照顧行為之相關性研 究,是針對 131 位個案,其量表之內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 為.75。量表再測信度r=.88(p<.000),顯示此量表具良好的穩定性

(李,1998)。

4、血液透析病患的自我管理行為量表(HD-SMI):

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行為量表,是宋、林在2009 年為測量 個案自我管理行為所發展擬定的,是一種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測量量 表。以 196 位血液透析病人為研究對象,自我管理量表共評估個案四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