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一節、研究對象

本研究計畫於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進行收案,以網

路方式招募參與對象。擬招募30位年齡介於25歲至65歲,以華語為主要溝通 語言之單側感音神經性聽損者作為實驗組,其優耳於500 Hz至4000 Hz之各測 試頻率純音聽力閾值優於等於20 dB HL,劣耳500 Hz至4000 Hz之各測試頻率 純音聽力閾值劣於40 dB HL,且比優耳至少差20 dB。另外招募30位聽常者為 控制組,其雙耳於250 Hz至8000 Hz之各測試頻率純音聽力閾值均優於或等於

20 dB HL。兩組參與者雙耳之氣骨導差(air-bone gap)小於15 dB。雙耳鼓室圖分

析結果均為 type A(含As及Ad)。

每位參與者先接受基本聽力檢查包含純音聽力檢查、中耳鼓室圖檢查,以

及語音接收閾值(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檢查,以評估參與者是否符合本研究 之條件。

20

第二節、研究工具與情境

本研究使用GSI61純音聽力檢查儀以及GSI autotymp中耳功能分析儀作為 前測時之測試工具。

噪音下語音聽辨測驗階段的儀器為Bio-logic-HINT PRO,測試語料為

MHINT-T。其內容分別為語音與噪音兩部分,語音部分包含有12個語句表,

其中每句長度皆為10字,內容皆為日常生活中常見且具有上下文語意脈之語 句,例如「我每天早上都要喝杯茶」(見附件二)。MHINT-T之噪音則為能量與

長期平均語音頻譜相符之語音噪音。其噪音音量固定在65 dBA。MHINT-T於 隔音室中進行測試,其背景噪音控制在35 dBA以內,隔音室中配備有兩個喇 叭(speaker),依測試之需要置放於指定之位置。

本研究在隔音室中模擬安靜環境以及日常生活環境噪音對單側聽損者語句

聽辨能力的影響,因此安排四種測試情境,分別為安靜環境下之測試情境、噪

音播放於前方0°角之測試情境(noise front, NF)、噪音播放於聽者右方90°角之 測試情境(noise right, NR)及噪音播放於聽者左方90°角(noise left, NL)之測 試情境。分析資料時,不以噪音播放於右側或左側分析,改以分析噪音播放於

單側聽損者優耳之測試情境(noise good, NG),以及噪音播放於單側聽損者劣耳

之測試情境(noise poor, NP)。四情境中之訊號語料皆播放於參與者正前方0°

角。參與者於喇叭間的距離為1公尺。測試情境見圖3-1。

HHIA評量階段,本研究採用黃慧琪及田輝勣(2014)設計之「成人聽覺 表現量表」作為評量工具,詳見附件四

22

第三節、研究步驟與流程

本研究之實驗流程圖列於圖3-2

招募參與者

解釋研究目的及相關事宜 參與者知情同意後簽署同意書

耳鏡檢查 鼓室圖檢查 純音聽力檢查 語音接收閾值檢查

不符合條件者 予以排除

符合條件之 聽常者

30位

符合條件之 單側聽損者

30位

統計分析

圖3-2、研究流程圖

以抗衡設計(counter balance)方式 分配參與者進行測試的先後順序

各組隨機選15位參與者先進行MHINT-T測試,後進行HHIA測試 各組其他15位參與者先進行HHIA測試,後進行MHINT-T測試

研究開始時,告知參與者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測試流程、測試時間以及個

人資料保密等注意事項。參與者知情同意並簽署同意書(附件六)後進行後續測 試。

進行測試前以耳鏡檢查參與者的外耳道及鼓膜,而後進行中耳鼓室圖分

析,以排除中耳異常之個案,然後進行語音接收閾值檢查,使用之測試語料為

Li及Martin (1983)所編制之華語揚揚格語詞(見附件三)。接著進行純音聽

力檢查。

進行MHINT-T測試前先連接電腦以及Bio-logic-HINT PRO測試儀器並連 接至喇叭,測試情境安排如圖一所示。將參與者安排於適當座位後,給予施測

指導語:「你會從喇叭裡面聽到一些句子跟吵雜的聲音,請不要理會吵雜的聲

音,但要說出你聽到的句子,如果你聽不出來,可以用猜的。如果猜不出來,

就說不知道」。以軟體介面隨機挑選四種不同測試情境的順序後播放測試語料,

語料中前四句為練習句,後16句為正式測試語句。研究者判斷參與者的回答,

並按下軟體介面中「正確」或是「錯誤」的按鈕。

HINT所測得之結果,為參與者在安靜情境下語句聽辨率為50%時的音量

(reception thresholds of sentences, RTS),以及噪音環境下語句聽辨率為50%之 訊噪比,在此聽辨意指參與者在沒有視覺線索的情境下,覆誦所聽到的句子,

24

參與者所複誦的10個字中若答對五個字或以上,且不影響語意時則判讀為「正 確」,若答對未達五個字則判讀為「錯誤」。按下正確鈕時,HINT PRO軟體調 整- 2 dB SNR,接者播放下一句測試語句。若按下錯誤鈕時則軟體則調整+ 2 dB

SNR並播放下一句測試語句。找出參與者的語句聽辨率為50%之SNR即結束

該情境之測試。所有過程使用錄音設備錄下參與者複誦之語音以備驗證。

以HHIA評量聽損者自覺障礙程度,由研究者詢問HHIA內中的題目,並 依據參與者的回答,勾選「總是」、「經常」、「普通」、「有時」,或是「很少」。

每選項的計分為:「總是」得零分、「經常」得一分、「普通」得兩分、「有時」

得三分,「很少」得四分。共有25題,得分範圍為零分至100分。HHIA問卷 不適合用於聽常者,參與本研究之聽常者不需以HHIA評量其障礙程度。

第四節、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本研究中聽常者為對照組,單側聽損者為實驗組,兩組參與者之各耳之純

音聽閾值皆採計500 Hz、1000Hz、2000Hz以及4000Hz之純音平均聽閾,平均 後小數點後一位數字採四捨五入方式進位。

研究問題一為單側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者與聽常者之台灣版華語噪音下語

句聽辨測驗(MHINT-T)之表現是否有顯著差異?統計分析方法以多變量分析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MANOVA)法中之Wilks’ Lambda檢定比較實驗

組與對照組於安情環境下的語句聽辨閾值,及噪音環境下語句聽辨率為50%時

之SNR。其次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比較兩組間在MHINT-T各種測試情境下

時,其語句聽辨率為50%時之SNR是否有顯著差異。

研究問題二為單側聽損者與聽常者於HHIA及MINT-T的表現是否相關?

統計分析方法以斯皮爾曼等級相關係數(Spearma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分析單 側聽損者噪音下各種情境之整體聽辨表現(noise composite)與HHIA得分所呈現 之自覺障礙程度的相關性。

26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