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將呈現研究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第一節是「聽損兒童詞彙能力表現」; 第二節是「影響詞彙能力相關因素分析」;第三節是「聽損兒童家長訪談之結果 分析」。
第一節 聽損兒童詞彙能力表現
對於聽損兒童詞彙能力表現的描述,將就REVT各項標準分數加以呈現。
壹、REVT全測驗表現
本研究62位聽損兒童的REVT全測驗標準分數整理如表4-1,人次百分比 直方圖如圖4.1。在全測驗中,一共有22位兒童歸類於「<67分」,而最高分 為129 分。
表4-1 聽損兒童REVT全測驗表現的人次分配表 分組 ≦69
分
70 ~ 84 分
85 ~ 100 分
101 ~ 115 分
≧116
分 總計
人次 7 7 1 3 0 18
三歲與
四歲組 % 38.8 38.8 5.5 16.6 0.0 100.0
人次 3 2 5 9 1 20
五歲組 % 15.0 10.0 25.0 45.0 5.0 100.0
人次 13 2 3 3 3 24
六歲組 % 54.2 8.3 12.5 12.5 12.5 100.0
人次 23 11 9 15 4 62
全體 % 37.2 17.6 14.5 24.2 6.5 100.0
圖4.1 全體聽損兒童REVT全測驗表現人次百分比圖(N=62)
37.2
17.6
14.5
24.2
6.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69分 70~84 分 85~100 分 101~115 分 ≧116 分 全測驗標準分數
%
REVT是標準化詞彙測驗,常模平均數(Mean)為100分,標準差(SD)
為15分。在國外文獻中,將測驗結果符合同齡能力者的標準,訂為常模平均數 下一個標準差處,即為標準分數85分(Geers, et al., 2009; Sarant, et al., 2009;
Schorr, et al., 2008),為了便於描述能力程度且與文獻比較,因此本研究以15 分為一組,依照其與100分的距離,分為以下各組:「≦69分」、「70~84分」、
「85~100分」、「101~115分」、和「≧116分」等共五組。
在三歲與四歲組中,沒有兒童分數≧116分,其餘分數人次多寡依序為:「≦
69分」和「70~84分」兩組最多,都各有7人,分別佔38.8%;「101~115分」
組次之,有3人,佔16.6%;數量第三多組為「85~100分」,有1人,佔5.5%。
在五歲組中,得分≦69分者有3人,佔15.0%;70~84分者有2人,佔10.0
%;分數85分~100分者有5人,佔25.0%;101分~115分者有9人,佔45.0
%;≧116分者有1人,佔5.0%。因此,得分≧85分者,共有14人,佔70.0%;
得分≦84分者有6人,佔30.0%。
在六歲組中,得分≦69分者有13人,佔54.2%;分數70分~84分者有2 人,佔8.3%;分數85分~100分者有3人,佔12.5%;分數101分~115分者 有3人,佔12.5%;分數≧116分者有3人,佔12.5%。因此,得分≧85分者,
共有9人,佔37.5%;得分≦84分者有15人,佔62.5%。
全體聽損兒童全測驗表現依各組人次多寡依序為:得分≦69分有23人,佔 37.2%;70~84分者有11人,佔17.6%;85分~100分者有9人,佔14.5%;
101分~115分者有15人,佔24.2%;≧116分者有4人,佔6.5%。符合同齡 能力的聽損兒童,即得分≧85分者,共有28人,在全體中佔45.2%;而得分≦
84分者有34人,在全體中佔54.8%。
在所有受測聽損兒童中,有四位兒童分數落於REVT常模能力程度的優秀 區域(分數≧116分)。這四位兒童皆為六歲零個月以上的女性電子耳兒童,植 入時長平均四年。四位兒童的接受療育年齡、主要照顧者學歷、和每日親子互動 時長都不盡相同,她們皆在同一所機構接受療育,接受療育年齡分別為二個月(一 位)、一歲半(二位)、和二歲(一位),皆未曾中斷療育;主要照顧者的學歷分 別為大專畢業(三位)和國中畢業(一位);親子每日互動時長分別為每天一小 時以下(一位)、一到二小時(兩位)、和二到三小時(一位)。由以上可知,四
位兒童的相關變項狀況有所出入,但經訪談後歸納出四位相同處為植入電子耳和 曾參與同機構聽損療育團體班。對於植入電子耳的可能效果討論將於第四章第二 節討論,以下將討論團體班課程的可能影響力。該團體班是每週十小時之團體課 程,以程度相近之聽損兒童組成一班,課程目標為擴展兒童的認知思考能力,增 進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且在生活常規及人際互動學習中,奠定兒童日後適應融 合教育體系的基礎能力,參與家長每週四天需群聚於教室外觀察老師引導技巧,
同時交流教養聽損兒童心得經驗,此外並能經常與老師討論兒童學習狀況和教學 目標。團體班課程提供雙重助力,即療育老師和同儕家長,讓家長能更加瞭解課 堂裡的教學目標,並且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將目標融入在每日親子互動中,這也許 是四位兒童擁有優秀詞彙能力的原因之一。
在標準化常模上,標準分數≧85分人次應佔整體人次的84.1%,本研究顯示 聽損兒童詞彙能力(45.2%)落後於聽常兒童(84.1%)。詞彙能力與語言能力有 高度相關,詞彙能力的落後代表語言能力落後(Prezbindowski & Lederberg,
2003),聽力損失使得兒童在聽取語言和環境聲音上經歷不同程度的困難,聽覺
輸入的持續匱乏和不穩定,使得兒童在詞彙能力落後,可能導致語言各面向(如 語意、語用等)發展困難,對未來閱讀能力發展和學業成就造成阻礙。
為比較各年齡組表現是否達顯著差異,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三個年齡組 之間的表現,摘要表如表4-2,結果顯示聽損兒童不同實足年齡之間的詞彙分數 有顯著差異。
表4-2 聽損兒童REVT全測驗各年齡組分數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實足年齡組 人次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三歲與四歲組 18 115 <67 80.2 16.7
五歲組 20 129 <67 94.7 18.0
六歲組 24 129 <67 82.7 22.0
總和 62 85.9 20.0
隨著年齡增長,聽損兒童的詞彙能力會有顯著的變化(p <.05),然而經由 Scheffe事後比較發現,各組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參見表4-2續。
表4-2續 聽損兒童REVT全測驗各年齡組分數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V SS df MS F p Scheffe事後比較
組間 2378.6 2 1189.3 3.164 .049* 皆未達顯著差異 組內 22174.8 59 375.8
全組 24553.4 61
*p < .05
聽損兒童年齡組之間平均數雖達統計上顯著不同,但較嚴謹的Scheffe事後 比較上卻無任何差異,顯示不同年齡組聽損兒童的詞彙能力沒有差異,隨年齡增 長聽損兒童詞彙能力的成長並不顯著。El-Hakim等人(2001)的研究指出,聽 損兒童詞彙能力即使隨年齡增長,仍未能完全補償與聽常兒童之間的距離,本研 究結果也相同。
同樣罹患聽力損失,聽損兒童中的詞彙測驗最低分者遠遠落後於聽常(標準 分數<67,百分等級<1),但最高分者也遠遠超過聽常同齡程度(標準分數129 分,百分等級97),反應出聽損兒童群體內部有差異,與El-Hakim等人(2001)
研究結果一致。El-Hakim 等人回溯12年內112位電子耳兒童的詞彙測驗定期追 蹤記錄,發現詞彙量成長速度的標準差數值很大,且全距分布很廣,顯示聽損兒 童雖同樣受聽力損失限制,但群體內因其他因素的不同仍有明顯個別差異。
貳、REVT理解量表和表達量表的表現
聽損兒童的REVT理解量表和表達量表的標準分數人次整理如表4-3。
表4-3 聽損兒童理解量表和表達量表的人次分配表 分組 ≦69
分
70 ~ 84 分
85 ~ 100 分
101 ~ 115 分
≧116
分 總計
人次 19 12 15 11 5 62
理解
量表 % 30.6 19.4 24.2 17.7 8.1 100.0
人次 23 11 13 8 7 62
表達
量表 % 37.1 17.7 21 12.9 11.3 100.0
兩個量表的標準分數計分方式與全測驗一致,常模平均數(Mean)為100分,
標準差(SD)為15分。在理解量表中,共有18位聽損兒童得分被歸於「<67分」,
而最高分為128分,各分數分布人次和比例如下:69分以下者人次最多,有19人,
佔30.6%;分數70分~84分者有12人,佔19.4%;分數85分~100分者有15人,佔 24.2%;分數101分~115分者有11人,佔17.7%;分數116分以上者人次最低,有 5人,佔8.1%。因此,理解量表標準分數得分≦84分者有31人,佔50.0%;標準 分數得分≧85分者有31人,佔50.0%。
在表達量表中,共有21位聽損兒童得分被歸於「<67分」,而最高分為130 分,各分數分布人次和比例如下:69分以下者人次最多,有23人,佔37.1%;分 數70分~84分者有11人,佔17.7%;分數85分~100分者有13人,佔21.0%;分數 101分~115分者有8人,佔12.9%;分數116分以上者人次最低,有7人,佔11.3
%。因此,表達量表標準分數得分≦84分者有34人,佔54.8%;標準分數得分≧
85分者有28人,佔45.2%。
詞彙理解能力符合或高於同齡能力者人次百分比為50.0%,表達能力符合同 齡能力者人次百分比為45.2%,顯示整體而言,聽損兒童詞彙理解能力略高於表 達能力,與聽常兒童的詞彙能力發展模式類似(McLaughlin, 2006),符合在先天 智力正常的前提下,聽損兒童詞彙能力發展的模式類似於聽常兒童,只是發展速 度較慢(Blamey et al., 2001)。
聽損兒童理解量表和表達量表分數的t考驗摘要表如表4-4,結果顯示聽損兒 童的詞彙理解和表達能力在統計分析上無法表現出顯著差異。
表4-4 聽損兒童理解量表和表達量表分數的t考驗摘要表
測驗 人次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數 標準差 t p 理解量表 62 128 <67 86.5 18.6 .078 .938 n.s.
表達量表 62 130 <67 86.2 20.2
Yoshinaga-Itano等人(2010)研究指出聽損重度兒童詞彙理解能符合同齡能 力,但詞彙表達卻落後七個月,是因為重度聽力損失降低兒童練習口語時的聽覺 回饋,進而影響表達能力的發展。本研究與Yoshinaga-Itano等人研究結果不同,
可能原因為以下三點:一、本研究兒童包含聽損中度兒童,收案族群並非完全類 似。二、所有兒童皆定期接受聽能語言療育,且除了聽能語言療育之外還有參與 融合課程,與聽常兒童口語互動經驗較多。三、再加上助聽輔具科技的進步,因 此聽損兒童表達能力能與理解能力近似,沒有顯著差異。
聽損兒童詞彙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符合或高於同齡能力者人次百分比皆落 後於常模值84.1%,顯示聽損確實影響聽損兒童的詞彙理解與表達能力,使得聽 損兒童詞彙理解和表達能力皆落後於同齡聽常。表4-5顯示聽損兒童詞彙理解和
表達能力符合同齡比例與國外文獻對照的結果一覽表。
表4-5 詞彙理解和表達能力符合同齡比例與國外文獻對照表
研究者 詞彙理解能力
(測驗工具)
詞彙表達能力
(測驗工具) 備註
本研究 50.0 %
(REVT)
45.2 %
(REVT)
1.三到六歲聽損兒童62人 2.聽損程度中度到極重度 3.輔具選擇為助聽器佔45%和 電子耳佔55%
Geers等人
(2009)
50 %
(PPVT)
58 %
(EOWPVT)
1.四到六歲聽損兒童153人 2.聽損程度極重度
3.輔具選擇為電子耳 Schorr等人
(2008)
51.2 %
(PPVT)
65.7 %
(EVT)
1.五到十四歲聽損兒童57人 2.聽損程度極重度
3.輔具選擇為電子耳 Sarant等人
(2009)
69.0 %
(PPVT) 未評估
1.三到六歲聽損兒童42人 2.聽損程度輕度到極重度 3.輔具選擇為助聽器佔68%和 電子耳佔32%
註解:
1. REVT為華語兒童理解與表達詞彙測驗(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Vocabulary Test)
2. PPVT為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Dunn &
Dunn, 1997)
3. EOWPVT為單詞圖畫詞彙表達測驗(Expressive One-Word Picture Vocabulary Test)(Gardner, 2000)
4. EVT為詞彙表達測驗(Expressive Vocabulary Test)(Williams, 1997)
由上表可知,Geers等人(2009)的研究結果為詞彙理解能力符合同齡者的 人次百分比為50%,表達能力符合同齡者的人次百分比為58%;而Schorr等人
(2008)的研究結果為詞彙理解能力符合同齡者的人次百分比為51.2%,表達能 力符合同齡者的人次百分比為65.7%,與上述二項研究比較,本研究的結果在詞 彙理解能力方面相近,但在表達能力方面則略有不同,其可能原因為Geer等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