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探討病人疾病嚴重度與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相關性,研究過程雖 力求嚴謹惟受限於客觀環境,仍有下列數項限制:
一、研究對象:因時間及人力資源限制,僅以東部地區之地區醫院以上之加護病房 護理人員為樣本,致研究結果的推論將受到限制。
二、樣本抽取:本研究樣本的選取採方便取樣,本研究依立意取樣的原則實施,然 實際施測時,受時間及人力資源限制,致無法依母群體各有關特性 抽取隨機樣本,所以可能有抽樣誤差存在。
三、研究工具:本研究採用問卷測量一週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但護理工作環境存在 諸多無法控制的因素,壓力的因素不僅只有病人疾病嚴重度,護理 人員的個人因素,例如社會經濟狀況、人格特質、憂鬱、健康因素 等,未在本研究中測量。本研究目的在了解第一線照顧重症病人的
73
護理人員壓力,在選樣上已排除副護理長以上主管級人員,但實際 上護理師大多兼任非主管職位的行政管理業務,例如,教學研究或 是品管圈,工作壓力也可能來自這些事務。而管理層級的護理主管 對執行決策、協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壓力也不容小覷,應針對這 類的護理人員個別分析其工作壓力,減少測量誤差存在。
四、研究設計:本研究採回溯性橫斷式研究設計,收集加護病房病人疾病嚴重度與 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相關變項,僅能了解研究對象整體工作壓力反應 趨向與病人疾病嚴重度相關性,無法探知受試者壓力連續變化的情 形。換言之,本研究結果無法推論受訪者工作壓力之導因,只能做 相關性的解釋,而不能做因果推論。
一位優質護理人員需經過多年培育,投入相當的心力才能適應此角色職責,才 能具備豐富臨床知識與經驗,成為醫療機構中重要的人力資源,倘若工作壓力太大,
而未適當紓解,輕則可能造成身心健康傷害,重則可能造成護理人員離開職場,近 年來,儘管學界業界大聲疾呼,護理人員在職場上壓力與負荷過重仍未受到民眾及 國家應有的重視,影響其工作滿意度與對護理專業的使命感,造成高離職率。本研 究希望藉此呼籲社會及政府重視國內護理人力、福利、勞動條件及執業環境的改善,
不要再讓白衣天使淪為血汗勞工。
74
參考文獻
王瑋(1989).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及其調適行為.榮總護理,5(4),97~111。
王淑惠(2009).成人加護病房疾病嚴重度分數系統.Taiwa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0(3),176~189。
王靜琳(2005).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性研究。美和技術 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芬芬、周照芳(2002).藥癮戒治病房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探討.中 山醫學雜誌,13(2),197~208。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09).美國護理人力短缺.護理新知期刊,5.2013年07月05 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382&now_fod_list _no=10250&level_no=1&doc_no=72345。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09).全民健康保險統計動向.2013年05月15日取自
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x?menu=17&menu_id=1023&WD_ID=
1043&webdata_id=3352。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5).臺灣地區歷年醫療機構及其他醫事機構暨人員開(執)業 場所醫事人員數.2015年03月26日取自http://www.doh.gov.tw
/statistic/index.htm。
江佩蓉、吳瓊惠、畢蕙玲、吳淑惠、黃瑞美、邱豔芬(1987).加護中心護理人員的 壓力調適.榮總護理,4(3),293~299。
江雪萍(2005).護理人員人格特質與自我壓力感受之相關性探討-以中部地區 ICU 護理人員為例.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毛家舲、李引玉(1992).精神科護士的壓力感受與因應行為.護理雜誌,39(1),
75
107~117。
李葆瑋(2004).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自覺身心健康狀況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卿雲(2013).台灣東部某區域醫院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心理健康之關係.領導護 理,14(3),23~34。
李淑莉、莊玉仙、陳秀月、林淑媛(2009).高雄某教學醫院新進護理人員的工作壓 力敘說.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5(2),83~88。
巫慧芳、蕭淑貞(1995).護理人員面對病患家屬時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探討.
中華衛生雜誌,14(5),417~423。
何慧菁、張淑惠、曹瑞雲、張梅芳、陳永煌、楊燦(2010).醫院員工工作壓力與身 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7(4),239~252。
林志豪(2009).探討專業承諾於護理人員性別角色與工作壓力之影響.天主教輔仁 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芬、陳玉枝、張文英、高靜秋、林月桂、盧美秀(2005).醫療照顧疏失原因之 探討.長庚護理,16(1),23~34。
林純全、謝文斌(1999).重症醫療常用疾病嚴重度分數系統簡介.胸腔醫學,14(1),
44~58。
林雅雯、張雅雯、蔡佳珍、陳伯諭(2004)·以「負荷-控制-支持」工作壓力模式探討 某醫學中心員工之工作壓力·醫院,37(3),32~48。
洪瑜嬬、林佩蓁、潘純媚、陳秋蓉、何啟功、吳明菖(2007)•護理人員的輪班工作 與睡眠品質、身心健康及家庭功能之間的相關性•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
15(1),17~30。
吳盈江(1993).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頻率與感受量表之編修.護理研究,1(2),
76
113~126。
吳鈴珠、陳幼梅、林盈慧、潘純媚(1993).加護病房護理人力供求之探討.高雄醫 學雜誌,9,61~70。
吳敏鳳(1996).臨床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壓力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 所。
沈永釧、翁麗雀(2001).護理人員對肝臟移植術後護理的工作壓力源反應探討.長 庚護理,12(2),133~141。
施佳君(2007).ICU 護理人員的自覺工作壓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中國醫 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高靖秋(2011).台灣護理人力面面觀.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3),41~45。
邱艷芬(1995).應用APACHE SCORE 於加護病房護理行政業務之探討.慈濟醫 學,7(3),187~193。
徐南麗(1996).病人分類系統與護理費用.護理雜誌,43(4),23~33。
洪鈺娟(2005).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壓力反應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佩玲、陳玟伶、鄭琇分、張敬俐、林惠賢(2005).護理人員憂鬱程度及其相關因 素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2),55~74。
胡瑞桃(2000).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其工作壓力來源之反應及調適.長庚護理,
11(2),20~30。
夏萍回(2000).認識及處理壓力.榮總護理,7(3),292~298。
游金靖、陳繁興、曾俊隆、盧錦慧(2007).中部某區域教學醫院護理人員工作壓力 之調查研究.中臺學報,18(4),177~191。
康寶珍、柯瑞瑕、高秋馨、劉慧中、曾美淑、楊淑玲(1992).加護病房工作人員壓
77
力之調適.榮總護理,3(9),150~159。
曾蕓梃(2004).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心理健康效應之調查.國立成功大學環境醫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逸州、黃崇哲(2001).醫務管理學系列-財務、研究、品質暨設施管理.台北:華 杏。
陳秋蓉、陳端容(2004).女性作業員工健康危害調查研究-醫護人員.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研究計畫,IOSH92-M345.2013年5月16日,取 自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各年度研究報告網址http:
//www.iosh.gov.tw/Book/Report_Publish.aspx?P=833。
陳桂櫻(1997).加護病房病人疾病嚴重度、治療處置、護理人員素質、工作負荷感 與病人預後之相關性探討.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梅麗、林小玲、連金延、余先敏、蔡欣玲(2000).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
離職意願與離職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榮總護理,17(3),260~268。
黃瑞珍、黃珊、林麗滿、孫愛德(2000).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情形及其相因素 之探討.長庚護理,12(1),1~10。
黃穗芬、林靜娟、宋琇鈺、陳鳳櫻(2011).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組織 承諾和離職傾向關係的探討.弘光學報,63,25~32。
舒曼妹、王琪珍(1993).某地區護理人員照顧癌症患者臨床工作壓力之探討.護理 研究,1(4),351~358。
張素珍(2002).醫院主管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 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卿、黃璉華、黃明珠、鍾聿琳(1997).臺北縣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參與在職教 育動機及障礙之因素研究.護理研究,5(3),233~246。
78
張曉卉(2011).現場還原:血汗護理師的一天.康健雜誌,152,2016年2月22日 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6418。
張嫣紅(2003).安寧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之 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蘭、盧美秀、林秋芬(2010).應屆畢業新進護理人員離職相關因素之探討.醫 護科技期刊,12(3),161-173。
張議露(2007).護理人員休閒活動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關係之探討.立德管 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曉玲(1996).精神科急性病房護理人員個人特徵、工作壓力及與其職業疲潰關係 之探討.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柏齡、陳永煌(2002).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9(2),145~147。
楊素蘋(1994).護理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之探討.長庚護理,3(2),60~68。
陸洛(1995).職業壓力指標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衛生安全所。
蔡坤志、林秉熙、江志桓(1998).APACHE重症預後評估系統簡介.臨床醫學,41(5),
349~354。
蔡欣玲(1994).以認知—行為理論為基礎之減壓訓練對本國醫學中心護理人員感受 壓力之長期效果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蔡欣玲、陳美碧(1994).以認知-行為理論為基礎之減壓訓練對本國醫學中心護理人 員感受壓力之長期效果研究.護理研究,3(1),55~64。
蔡欣玲、陳梅麗(1996).護理人員工作壓力量表之信效度測試.護理研究,4(4),
355~362。
蔡欣玲、陳梅麗、王瑋(1996).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相關因素之探討.榮總 護理,13(3),263~269。
79
謝明德(2005).職能導向訓練需求之研究.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政龍(2007).護理人員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管 理學院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雪娥(1993).持續性品質改善之管理理念於護理界的應用.護理雜誌,40(2),
51~54。
劉雅惠、劉偉文(2009).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醫護科技期刊,11(2),98~115。
蕭淑貞、陳孝範、張玨(1999).探討壓力調適工作坊改善護理人員壓力症狀之成效.
護理研究,7(1),90~98。
羅崇賢(2009).護理人員執行病人安全政策的工作壓力與因應行為之研究-以中部某 區域教學醫院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麗娟、蔡芸芳、陳月枝(1999).臺灣東部某區域醫院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工作壓力 和調適行為之研究.慈濟醫學,11(2),161~170。
藍采風(199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
顧淑芳、蔣欣欣、劉盈君、楊美紅(2002).照顧愛滋病患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 行為之初探.中華職業醫學雜誌,9(2),11~19。
嚴玉華(2004).醫院護理人員在職教育訓練與專業能力進階制度之探討.東港安泰 醫護雜誌,10(2),70~76。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2000). Nurse staffing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the inpatient hospital setting. 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
Baron, R.,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