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教學設計歷程[此段是否在第三章研究方法即可,應可不必在結果與討論說
明]
「低碳飲食教學」設計的發展歷程,分為課程設計準備階段、教 學活動設計實施、教學後記錄省思階段。
(一)課程設計準備階段:
在設計教學課程前,先蒐集相關課程資料,以及觀察本班 學生在飲食方面的習慣及缺點。由於本班為研究者從三年級就開始擔 任導師,到六年級上學期已經相處了三年的時間,對班級飲食習慣已 經觀察很久,針對本班學生的飲食習慣做為課程設計參考的依據。
(二)教學活動設計實施階段:
教學者設計好課程後,從一零二學年度上學期十一月開始,
利用每週一堂綜合課,進行課程實施到學期末為止,共上了十四節。
由於配合學校教學活動及行政活動之變動,不足時會利用導師時間進 行或加強,以彌補正式課程之不足。
(三)教學後記錄省思階段:
從十月份實施教學活動開始,一邊進行教學活動,並於教學 後進行記錄,一邊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並依據上述資料,進行論文 內容之撰寫。
教學內容除了設計體驗活動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亦有許多知識 性的內容,需要透過老師傳遞教導。研究者認為,為了讓教學內容中 避免過多的講述內容,可適當的運用圖片、簡報與影音資料,能讓教 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元,更是可以引發學生興趣的重要素材。本研究主 要的教材蒐集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 投影片簡報:研究者依教學目標將蒐集資料製作成投影片,配 合課程講述,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學習內容。
(二) 影片:課程教學中,為了彌補教學內容之不足,以及讓知識概 念更具像化,因此研究者蒐集與課程相關影片,考量不占用上
課時間,於早自修導師時間播放,輔助說明相關概念,透過多 媒體教學,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網頁連結:利用資訊融入教學概念,利用班級電腦及網路,連 結單槍投影,連線到行政院環保署的網頁,清楚呈現與上課相 關資訊內容,也能節省時間,並且讓學生回家後可自行瀏覽,
加深印象。
(四) 新聞時事報導連結:由於今年恰好有關食品安全之問題層出不 窮,例如:大統油品事件,因此配合新聞時事,搭配活動主題 帶入與學生討論。
4-2「低碳飲食課程」教學前學生之認知、態度與行為分析
本研究為了要先了解學生在低碳飲食部分的認知起點,在實施低碳飲 食課程之前(102年10月30日),以屏東縣國小六年級低碳飲食問卷,
替學生做前測,而各量表之題目如下:
(一)低碳飲食知識量表
本低碳飲食知識調查量表共16題,主要目的在測量受試學童對低 碳飲食知識了解的程度,如表4-2 所示。問卷內涵包括環境衝擊(1~5 題)、減碳(6~11 題)、飲食習慣(12~16 題)等三個層面,作答方 式為是非題,每題一分,答對者得一分,各題分數加總後,即為受試 者在低碳飲食知識量表上的總得分,總得分愈高者,表示具低碳飲食 知識愈豐富。題目如表4-1:
表4-1 低碳飲食知識量表[表格要注意不要跳頁,若要跳頁則需在新頁上方標註
表2….(續)
分 量 表
題
號 問 卷 內 容 計 分 題目來源
環境 衝 擊
1 地球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導致嚴重洪
患、乾旱。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黃書涵 (2010)
2 氣候極端變化,各地災情頻傳,導致全球糧
食生產失衡。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郭家玲 (2010)
3 全球暖化愈嚴重,不會破壞生物間食物鏈的
供給。 反向
計分 修改自張艮欽 (2012)
4 北極冰帽溶解,導致北極熊「棲息範圍縮
減」,瀕臨絕種的危機。 正向
計分 修改自林美如 (2009)
5 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將導致國土流失、人
口遷移。 正向
計分 修改自林家吟 (2010)
減 碳
6 「減碳」是指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量。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7 徹底力行「節能減碳」,才能改善地球溫室
效應問題。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吳慧春 (2010)
8 從事畜牧業養殖,會消耗人類大量的大豆和
雜糧。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9 我知道素食飲食可增加蔬果的銷售量,亦能
降低碳排放量。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吳慧春 (2010)
10 我知道「多吃蔬食少吃肉」,可以減少溫室
氣體排放量。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陳沛怡 (2010)
11 我知道多吃「當季的食材」,對減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量沒有幫助。 反向
計分 修改自張艮欽 (2012)
飲 食 習 慣
12 我知道「週一無肉日」又叫做環保餐,也能
減碳抗暖化。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鄭尤瓊 (2011)
13 我知道「每天五蔬果,健康靠近我」的道
理。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14 不吃肉或少吃肉的低碳飲食習慣,可以有效
改善地球暖化問題。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張艮欽 (2012)
15 支持消費本地農產品,對農業經濟成長,及
減少運輸過程所產生的碳沒有幫助 反向
計分 修改自張艮欽 (2012)
16 我知道減少廚餘也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量。 正向
計分 研究者自編
低碳飲食態度調查問卷共17題,主要目的在了解受試學童的低碳 飲食態度,如表4-3所示。問卷內涵包括環境敏感度(1~5 題)、減碳
(6~11題)、飲食習慣(12~題)等三個層面,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
(Likert scale)計分,分為「完全同意」5 分、「大部分同意」4 分、
「同意」3分、「不同意」2 分及「完全不同意」1 分;各題分數加總 後,即為受試者在低碳飲食態度量表上的總得分。總得分愈高者,表 示其具低碳飲食態度愈正向;總得分愈低者,表示其低碳飲食態度愈 負向。無反向題。
表4-2 低碳飲食態度量表問卷設計表
分量 表
題
號 問 卷 內 容 計 分 題目來源
環 境 敏 感度
1 我覺得地球暖化愈來愈嚴重了。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黃書涵 (2010)
2 我覺得氣候極端變化,是地球溫室效應所造
成的。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郭家玲 (2010)
3 我覺得北極熊面臨絕種危機,是我們人類造
成的。 正向
計分 修改自林美如 (2009)
4 我覺得全球災難頻繁,主要是過度排放溫室
氣體所造成。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黃書涵 (2010)
5 我覺得氣候變遷越嚴重,將破壞環境生態及
造成糧食短收。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陳沛怡 (2010)
減碳
6 我覺得走路上學不但節能減碳,還可以強健
體魄呢! 正向
計分 修改自林美如 (2009)
7 我覺得少吃肉或不吃肉,身體健康又能減
碳。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張艮欽 (2012)
8 我覺得多吃「在地食材」,可降低運輸過程
中碳的排放量。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吳慧春 (2010)
9 我覺得畜牧業越發達,溫室氣體排放量就越
大。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郭家玲 (2010)
10 我覺得「無肉日」是減碳抗暖化的好方法之
一。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11 我認為做好「減碳抗暖化」的工作,人人都
有責任。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飲 食 習 慣
12 我覺得多吃蔬菜水果,既健康又能減碳抗暖
化。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吳源美 (2010)
13 我覺得多吃「蔬食」食物,會降低罹患癌症
的機率。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14 我覺得「多吃蔬果,少吃肉」,是減緩溫室
效應的好方法。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15 我覺得全民應該力行「蔬食減碳抗暖化」。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16 我覺得做好「低碳飲食」,才能為地球盡一
份心力。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17 我覺得將食物吃光,不浪費也是減緩溫室效
應的好方法。 正向
計分 研究者自編
低碳飲食行為調查問卷共17題,主要是探討受試學童個人低碳飲 食行為,如表4-4所示。本問卷包括人與環境(1~5 題)、說服行動
(6~11題)、飲食習慣(12~17 題)等三個層面,採用李克特五點量 表(Likert scale)計分,分為「完全同意」5 分、「大部分同意」4 分、
「同意」3分、「不同意」2 分及「完全不同意」1分,;各題分數加
總後,即為受試者在低碳飲食行為量表上的總得分,總得分愈高者,
表示低碳飲食行為愈積極正向,總得分愈低者,表示低碳飲食行為愈 消極負向,反向題共1題。
表4-3 低碳飲食行為量表問卷設計[表格要注意不要跳頁,若要跳頁則需在新
頁上方標註表2….(續)
分 量 表
題
號 問 卷 內 容 計 分 題目來源
環 境 敏 感 度
1 我會隨時關心地球暖化現象的相關報導和知
識。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2 我會擔心地球暖化愈嚴重,所造成的天然災
難愈頻繁。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3 我會注意地球氣候暖化,影響人類健康的相
關報導。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4 我會做到「少消費」,可達到減碳抗暖化。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5 我會認同「週一無肉日」這個政策。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鄭尤瓊 (2011)
減
碳 6 我會鼓勵家人飲食多多選購「低碳食物」。 正向
計分 修改自陳國輔 (2011)
7 我會鼓勵家人少吃一口肉,健康零負擔、又
減碳。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8 我會鼓勵家人每週至少一天不吃肉,才能遠
離癌症纏身。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9 我會告知身邊的人食材少浪費,省錢、環
保、又減碳。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10 我會鼓勵身邊的人多吃蔬菜少吃肉,幫助地
球減碳抗暖化。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安 (2011)
11 我會鼓勵家人購買在地食材,可降低運輸過
程中所排出碳量。 正向
計分 修改自環保署 生活平台 (2011) 飲
食習 慣
12 我會多吃「在地、當季食材」,新鮮、健康
又減碳。 正向
計分 修改自環保署 生活平台 (2011) 13 我會在用餐時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減緩地球
暖化的速度。 正向
計分 修改自環保署 生活平台 (2011) 14 我會改變飲食(蔬食)習慣,以減緩地球溫室
效應。
正向
計分 修改自孫安 (2011) 15 我會徹底做到「每週一無肉日」飲食,讓地
球明天會更好。 正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16 我是絕對肉食性者,無法改變為蔬食習慣。 反向
計分 張艮欽 (2012) 17 我會儘量將食物吃光,做到不浪費。 正向 研究者自編
計分
實施前測之結果以敘述性統計整理如下,全班二十二位學生,以
Excel軟體統計答對分數,求出眾數為十二分,平均數為12.3分,學
生得分數如下表4-4:
表4-4 低碳飲食知識量表學生前測得分表(您的低碳飲食知識量表若是
為一種量表,為何會有對錯??)
答對題數 得分 人數 百分率
全對 100.00 2 9
答對十五題 93.75 0 0
答對十四題 87.50 3 13.6 答對十三題 81.25 4 18.1 答對十二題 75.00 8 36.3
答對十一題 68.75 2 9
答對十題 62.50 2 9
答對七題 43.75 1 5
總計 22 100
而作答情形,如下圖4-1,答錯最多的為第16題—我知道減少廚 餘也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次為第8題—從事畜牧業養殖,會消耗 人類大量的大豆和雜糧,顯示學生對於減少食物浪費和廚餘以及畜牧 業對溫室效應的影響較不清楚,爾後在上課時,必須再強調。而答對 較多部份集中在第一構面:環境衝擊(第1-5題),表示學生對於地球暖 化的現象較為了解。
而在第二構面減碳部分,第6-11題,答錯人數較多,表示學生在 如何減少碳排量部分較不熟悉,要多宣導加強。
第三構面為飲食習慣,第12題—我知道「週一無肉日」又叫做環 保餐,也能減碳抗暖化,則是因為學校確實實行週一無肉日,學生有 親身經驗,所以大多知道。而減少廚餘量,卻較不熟悉,未來研究者 在授課時,要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