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問卷回收後,由研究者先進行檢閱,確保資料的正確性後予以建檔,

並使用SPSS for Windows 21.0軟體進行資料分析與檢定,依研究問題進行統計。

以描述性統計 (人數、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最大值、最小值)了解樣本分 佈情形,以推論統計 (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係數、

複迴歸分析)進行分析。

表3-1描述性資料統計方法整理表

變項 統計方法 社會人口學資料:

◎ 性別、職業、婚姻、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親友往生及末期照護決策經驗、是否與失智 症長者同住

◎ 年齡、照顧同住失智長者時間、平均參與照 顧失智長者的時間

類別

連續

人數、百分比

平均數、標準差、最 大值、最小值 失智症患者行為問題對照顧者影響:

失智症行為問題及困擾量表 連續 平均數、標準差、最 大值、最小值、排序 對問題之認知:

對疾病末期與治療效果認知 類別 人數、百分比 家庭照顧者對失智者末期人工餵食選擇

連續 平均數、標準差、最 大值、最小值、排序

25

表3-2推論性問題統計方法整理表

自變項 依變項 變項 統計方法 社會人口學資料:

◎ 性別、職業、婚姻、宗 教信仰、教育程度、親 友往生及末期照護決策 經驗、是否與失智症長 者同住

◎ 年齡、是否與失智長者 同住、照顧時間、平均 參與照顧失智症長者的 時間

家庭照顧者為 失智者末期時

人工餵食選擇 類別/連續

連續/類別

獨立樣本t檢定 (independent t test )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 way ANOVA) 複迴歸

(Multiple Regression) 皮爾森相關係數 (Pearson’s Correlation) 複迴歸

(Multiple Regression) 失智者行為問題對照顧者影

響:

失智症行為問題及照顧困擾 程度

家庭照顧者為 失智者末期時

人工餵食選擇 連續/連續

皮爾森相關係數 (Pearson’s Correlation) 複迴歸

(Multiple Regression) 對問題之認知:

對疾病末期與治療效果認知

家庭照顧者為 失智者末期時 人工餵食選擇

連續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 way ANOVA) 複迴歸

(Multiple Regression)

2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家庭照顧者對失智者末期時人工餵食之選擇因素,收案

期間自2020年10月11日至2020 年 12 月 11 日止,共計收案樣本數為 162

人。

本章節依據研究目的分別以下三節進行結果描述,第一節為家庭照顧者社 會人口學特質、行為障礙困擾、對疾病與末期治療效果之認知及為失智末期人 工餵食選擇之描述,第二節為家庭照顧者社會人口學特質、行為障礙困擾、疾 病末期與治療效果認知與失智者末期時人工餵食選擇之關聯,第三節家庭照顧 者為失智末期者人工餵食選擇的影響因子。

第一節 家庭照顧者社會人口學特質、行為障礙困擾、對疾病末期與 治療效果之認知及為失智末期人工餵食選擇之描述

一、家庭照顧者的社會人口學特質 (一)社會人口學特性

本研究失智症之家庭照顧者以女性居多,女性119位,佔73.5%,男性43

位佔 26.5%。家庭照顧者年齡最大為98歲,最小22 歲,平均56.61歲,標

準差為11.96;工作狀況以有工作居多,佔總數71.0%,無工作次之,佔總數

23.5%,因照顧失智者而離職或退休照顧,佔總數5.5%;宗教信仰以有信仰居

多,佔總數之68.5%,無宗教信仰,佔總數31.5%;婚姻狀況已婚居多,佔總 數69.1%,其次為未婚佔總數21.6%;教育程度以專科以上居多,佔總數62.5%, 高(職)中以下,佔37.7%;如表4-1-1。

27

(二)家庭照顧者照顧之相關經驗

分析問卷資料統計家庭照顧者之照顧之相關經驗,其中以沒有照顧過生命末 期的親人經驗居多,佔總數50.9%;與失智者之關係以子女居多,占總數之72.7%, 其次為配偶,佔總數之18.5%;與失智者同住最多,占總數之56.9%,未同住者,

佔總數43.5%;未同住但每天探視居多,佔總數50.0%,每週探視次之,佔41.4%;

照顧失智者之時間,平均為 40.30月(約 3年 3 個月),標準差為70.73,每天照 顧之時間:平均為 13.40 小時,標準差為 9.42;平均一週之照顧時間:平均為 5.28天,標準差為2.41,如表4-1-1。

28

表4-1-1社會人口學資料 (n=162)

項目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

平均數 標準差

家庭照顧者個人

性別 43 26.5

119 73.5

年齡 56.61 11.96

是否有工作(職業) 38 23.5

100 61.7

其他 15 9.3 因照顧失智者而離

職或退休

9 5.6

婚姻 未婚 41 25.3

已婚 113 69.8

鰥寡 8 4.9

宗教信仰 51 31.5

111 68.5

教育程度 高(職)中以下 61 37.7 專科以上 101 62.3 有無照顧過生命末期親人

的經驗 沒有 82 50.9

79 49.1

與失智症者

關係 配偶 30 18.5

子女 117 72.2

其他親屬 15 9.3

是否同住 91 56.5

70 43.5

未同住者探視時間 每天探視 35 50.0 每週探視 29 41.4 每月探視 6 8.6

照顧時間(月) 40.35 70.73

平均照顧時間一天幾小時 13.40 9.42

平均照顧時間一週幾日 5.28 2.41

29

(三)失智者行為障礙及行為障礙困擾

失智者行為障礙量表「DBD Scale」總分平均數32.45,標準差為15.24;行 為問題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重覆問同樣的問題」平均數為2.83,標準差為0.91;

排序為第二為「遺失東西,把東西放錯地方」平均數為 2.62,標準差為0.97;排 序為第三為「對日常活動沒興趣」平均數為 2.37,標準差為1.06;排序為第四 為「白天睡得多」平均數為 2.15,標準差為1.23;排序為第五為「無故半夜起 來」平均數為 1.91,標準差為1.21;排序為第六為「情緒不安或有躁動表現」

平均數為1.90,標準差為1.15;排序為第七為「重覆同樣的動作」平均數為1.61,

標準差為 1.05;排序為第八為「半夜起來走動或做事情」平均數為1.53,標準

差為1.23;排序為第九為「誣賴他人(如:指別人偷其財物)」平均數為1.39,

標準差為1.28;排序為第十為「無故聚藏物品」平均數為1.37,標準差為1.31。

失智者行為障礙困擾量表「DBD Scale」部分,照顧困擾程度總分平均數

28.10,標準差為17.96;行為問題出現導致照顧者困擾最高的是「遺失東西,把

東西放錯地方」平均數為2.06,標準差為1.21;排序為第二為「重覆問同樣的問 題」平均數為 1.96,標準差為1.13;排序為第三為「對日常活動沒興趣」平均

數為1.91,標準差為1.11;排序為第四為「白天睡得多」平均數為1.45,標準

差為 1.25;排序為第五為「情緒不安或有躁動表現」平均數為1.47,標準差為

1.18;排序為第六為「白天睡得多」及「重複同樣的動作」平均數為1.45,標準

差為1.25、1.16;排序為第八為「誣賴他人」平均數為1.36,標準差為1.32;

排序第九為「獨自外出時會迷路」平均數為 1.31,標準差為1.29;排序為第十 為「其他會令您困擾的行為」平均數為1.30,標準差為1.38;如表4-1-3。

30

表4-1-2失智行為及困擾量表(DBD Scale)描述性統計表 (n=162)

題目 病人行為表現 照顧困擾的程度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行為問題出現頻率與困擾程度總分 32.45 15.24 28.10 17.96

1. 重覆問同樣的問題 2.83 0.91 1 1.96 1.13 2 2. 遺失東西,把東西放錯地方 2.62 0.97 2 2.06 1.21 1 3. 對日常活動沒興趣 2.37 1.06 3 1.91 1.11 3 4. 無故半夜起來 1.91 1.21 5 1.55 1.31 4 5. 誣賴他人(如:指別人偷其財

物)

1.39 1.28 9 1.36 1.32 8

6. 白天睡得多 2.15 1.23 4 1.45 1.25 6 7. 重覆同樣的動作 1.90 1.15 6 1.45 1.16 6 8. 罵人或詛咒人 1.20 1.15 15 1.09 1.18 14 9. 穿著不合宜 1.27 1.13 11 1.15 1.19 13 10. 情緒表現異常;突然哭泣或發

0.86 0.94 20 0.83 1.01 19

11. 拒絕他人協助其個人衛生 1.21 1.21 14 0.93 1.12 18 12. 無故聚藏物品 1.37 1.31 10 1.24 1.32 12 13. 情緒不安或有躁動表現 1.61 1.05 7 1.47 1.18 5 14. 半夜起來走動或做事情 1.53 1.23 8 1.28 1.21 11 15. 獨自外出時會迷路 1.22 1.27 13 1.31 1.29 9 16. 拒絕吃東西 1.04 1.05 17 1.06 1.09 15 17. 吃得過多 1.08 1.04 16 1.04 1.05 16

18. 尿失禁 1.03 1.14 18 1.01 1.15 17

19. 在家裡或戶外無目的地走動 0.91 1.02 19 0.79 0.97 20 20. 有身體攻擊行為(打人、咬人、抓

、踢人、吐口水)

0.32 0.65 24 0.44 0.90 23

21. 無故尖叫 0.25 0.61 25 0.32 0.79 24

22. 性騷擾 0.08 0.35 28 0.13 0.50 28

23. 暴露身體隱私部位/不雅動作 0.10 0.41 27 0.20 0.67 27 24. 破壞衣服或物品 0.20 0.56 26 0.22 0.60 26 25. 大便失禁 0.51 0.85 21 0.59 1.05 21 26. 丟棄食物 0.34 0.68 23 0.31 0.61 25 27. 偷跑出去而走失 0.37 0.75 22 0.45 0.96 22

28.其他令您困擾的行為 1.23 1.35 12 1.30 1.38 10

31

(四)家庭照顧者對疾病末期與治療效果認知

本研究列舉對末期失智者會出現之表現家庭照顧者之認知題目,末期失智 者會出現的表現:完全依賴其他人協助日常生活、無法使用簡單單字溝通、無法走 動或站坐、無法控制頭頸部、關節屈曲攣縮、喪失進食能力及吞嚥困難、大小便 失禁、無法認得鏡中的自己也無法認得其他人計分方式,勾選以1分計算,未勾 選以 0 分計算;都不知道或不確定勾選都有勾選以 2 分計算,未勾選以 1 分計 算。統計能了解末期失智症會出現其中「完全依賴其他人協助日常生活」最高,

佔總數 77.8%,排名第二為「大小便失禁」次之,佔總數之74.7%,排名第三為

「都不知道或不確定」,佔總數之70.4%;排名第四為「無法認得鏡中的自己也無 法認得其他人」佔總數之66.7%;排名第五為「喪失進食能力及吞嚥困難」,佔總 數63.0%。

對心肺復甦術用於脆弱的老人身上可能會導致骨折和肺穿孔、人工營養(管

灌餵食)通常無法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及對於末期失智症者的感染治療,抗生 素的效用是有限之計分方式,答對以1分計算,答錯或不知道以0分計。其中對 心肺復甦術用於脆弱的老人身上可能會導致骨折和肺穿孔答對,佔總數80.9%;

大多緩和照護專家相信大部分瀕死的人極少經歷飢餓感,答對佔總數為61.9%;

大多緩和照護專家相信脫水並不會導致瀕死老人太多的不適,答對佔總數61.9%; 對於有吞嚥問題的末期失智症者,人工營養(管灌餵食)通常無法避免吸入性肺炎 的發生,答對佔總數68.5%;對於末期失智症者的感染治療,抗生素的效用是有 限的,答對佔總數62.1%。

對失智末期照顧所知心肺復甦術的內容、失智者末期照顧管灌飲食之內容 計分方式,完全清楚以2分計、部分清楚以1分計、完全不清楚以0分計,其中 對失智末期照顧所知心肺復甦術的內容(內容包括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

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以「部分清楚居多」,占總

數之68.5%,其次是「完全不清楚」,占總數之16.7%;對失智者末期照顧管灌飲

食的內容(包括餵食管由鼻腔插到胃予以灌食或將餵食管經腹部皮膚穿至胃部予 以灌食) 其中以「部分清楚居多」,占總數之 51.9%,其次是「完全清楚」,占總 數之29.0%,如表4-1-3。

32

表4-1-3家庭照顧者對疾病末期與治療效果之認知(n=162)

項目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 末期失智者會出現的表現

(複選)

完全依賴其他人協助日常生活 126 77.8 無法使用簡單單字溝通 95 58.6 無法走動或站坐 85 52.5 無法控制頭頸部 44 27.2 關節屈曲攣縮 44 27.2 喪失進食能力及吞嚥困難 102 63.0 大小便失禁 121 74.7 無法認得鏡中的自己也無法認得其

他人

108 66.7

都不知道或不確定 114 70.4

心肺復甦術用於脆弱的老人身

上可能會導致骨折和肺穿孔 答對 131 80.9 大多緩和照護專家相信大部分

瀕死的人極少經歷飢餓感 答對 61 38.1 大多緩和照護專家相信脫水並

不會導致瀕死老人太多的不適 答對 36 22.5 對於有吞嚥問題的末期失智

者,人工營養 (管灌餵食)通常 無法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答對 111 68.5

對於末期失智者的感染治療,

抗生素的效用是有限的

答對 100 62.1

請敘述您所知心肺復甦術的內 容(內容包括氣管內插管、體 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

心臟 電擊、心臟人工調頻、

人工呼吸或其他救治行為)

完全不清楚 部分清楚

完全清楚 27 111

31

16.7 68.5 19.1

請敘述您所知管灌飲食的內容 (包括餵食管由鼻腔插到胃予 以灌食或將餵食管經腹部皮膚 穿至胃部予以灌食)

完全不清楚 部分清楚 完全清楚

31 84 47

19.1 51.9 29.0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