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授:Jim
單元主題:化石燃料與氟氯碳化物 【第 5-5
節】
化石燃料
1.意義:古生物(動物及植物)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及地質條件下,經由地底高溫、高壓作用 而轉化形成的燃料。
2.種類: (固態)、 (液態)、 (氣態)。
3.影響:
(1)化石燃料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及化工原料來源
(2)空氣汙染:燃燒化石燃料放出二氧化碳及懸浮微粒,危害健康 (3)溫室效應:二氧化碳增加,全球暖化,迫使氣候異常、天災不斷
(4)再生能源的開發:使用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是今後的重要課題 4.再生能源與非再生能源:
(1)再生能源:取之於自然,生生不息。
、 、 、 、 、 。 (2)非再生能源:存量有限,日漸枯竭,難以再生。
化石燃料( 、 、 )、 。
化石燃料-石油與天然氣
1.未提煉的石油,呈現深黑黏稠狀,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是多種 類混合物,經過
分餾後能有多種不同之用途。
(1)石油成分:主成分 ;及 其他元素。
(2)天然氣成分 :主成分 可燃性氣體,俗稱 。 2.石油的分餾:
(1)分餾原理:成分物質 不同而分離
分餾為 變化 採 溫度收集,收集物為 物。
(2)分餾塔收集物之沸點高低(碳數多寡):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102
編授:Jim
化石燃料-煤
1.煤炭(煤)是自然界蘊含量最豐富的化石燃料,是有機物及無機物的混合物 (1)煤是古代植物,經由地底高溫、高壓作用而轉化形成的燃料。
(2)主成分是 及含有 其他元素。
含碳量愈高,燃燒釋放熱量愈多,主要用於火力發電
2.目前台灣火力發電廠主要以燃燒 及 ,產生能量並進行發電。
氟氯碳化物 CFC 1.氟氯碳化物:
(1)意義:
甲烷或乙烷中的氫原子,被 原子和 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
西元 1928
年人工合成,為一系列多種化合物合稱,可以代號 表示。(2)性質:常溫常壓下,為易揮發液體,不易燃、無味、無毒、穩定性高。
(3)用途:冰箱及冷氣中的冷媒、噴霧罐推進劑、發泡劑及清理電子零件的洗潔劑。
(4)影響:
氟氯碳化物 CFC
逸散至大氣中, 被破壞而變稀薄,而無法阻隔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103
編授:Jim
危害生物健康。
2.氟氯碳化物的限制使用:
西元 1987
年各國簽訂 (我國非會員國,未簽署),分階段限制使用,並於西元 1996
年1
月1
日正式禁止生產。3.臭氧層破洞變化趨勢:西元 1980
年~西元2017
年,CFC禁用後臭氧層逐漸恢復
。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104
編授:Jim
課程結束….
理化課堂講義(自然
四)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