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口腔癌術後缺損區之復體重建 - 台中榮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口腔癌術後缺損區之復體重建 - 台中榮總"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16 台 中 榮 總 醫 訊

口腔顏面 復學之主要工作可分為:

一、顏面部 復重建。

二、口腔內手術缺損區之 復重建。

目前治療口腔癌患者,大都以外科手術 切除腫瘤的部位,或配合放射線及化學治療 為其主要治療方法。一旦外科手術切除腫瘤 部位後,所形成手術缺損區,往往會造成患 者其在咀嚼、吞嚥及發音等生理性功能的缺 失。這些缺失的生理性功能可採用 復體將 之 重 建,而 重 建 應 以 吞 嚥 功 能 為 其 主 要 工 作。因此在治療此類患者時應是具有分工合 作的治療團隊,其須包括外科醫師、放射線 治療醫師、化學治療醫師、口腔顏面 復牙 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及社會工作者。治療小 組必須先進行溝通討論後再擬定治療計劃。

對於切除腫瘤後所形成的手術缺損區的 重建方法,外科醫師可依腫瘤惡性的程度、

大小、位置及復發率的高低而下決定。一旦 決定採用 復體作為手術缺陷區的重建工作 時,外科醫師和 復牙科醫師須作溝通討論。

在作手術切除腫瘤部位時,同時可製造一較 優於製作 復體的手術缺損區的邊緣,以增 加 復體的固位性、支持性及穩定性。

一般來說在口腔癌術後缺損區可分為:

單獨上顎骨(含軟 部位)、下顎骨、及舌 頭等三部分或任何之混合形式。

復重建也大致分成三大類:

一、閉孔器 ( Obturator):重建所謂”後 天性硬、軟 裂”之 復體。

一般來說閉孔器的製作依其製作時間及 目地的不同,可分為下列三類。

第一類為手術性閉孔器( Surgical Ob-

turator):其製作時間為患者接受外科手術

治療前24小時完成。

第二類為臨時性閉孔器(Interim obtur-

ator):其製作時間為手術後5 至7 天,拆

除手術性閉孔器後馬上製作完成,其目的在 於減低手術缺陷區周圍肌肉的過度收縮,且 可有效地恢復患者的發音及吞嚥的功能以增 加患者的求生慾望,其配戴的時間為外科手 術後四至六個月,如果患者接受放射線或化 學治療則須延長至一年。

第三類為永久性閉孔器(Definitive ob- turator):在配戴臨時性閉孔器四至六個月,

當患者的手術缺損區周圍肌肉趨於穩定時即 可為患者製作永久性閉孔器,若患者接受放 射線或化學治療則須延長至一年,其目的在 於 重 建 患 者 的 發 音、吞 嚥 及 咀 嚼 的 功 能。

(圖一至圖十)

圖一、切片發現此患者在硬顎 右側有惡性腫瘤。

圖二、手術後立即裝戴手術性 閉孔器。

圖三、術後一週裝戴臨時性閉 孔器,重建患者吞嚥及 發音之功能。

復牙科 鄭中孝主任

特 別 企 劃

口腔癌術後缺損區之 復體重建

(2)

17 圖四、術後一年,硬顎手術缺

陷區之情形。

圖五、完成之永久性閉孔器。 圖六、患者裝戴永久性閉孔 器。

圖七、永久性閉孔器重 建患者之咀嚼、

吞嚥及發音之功 能。

圖八、此患者在軟顎之 手術缺陷區。

圖九、軟顎之永久性閉 孔器。

圖十、患者裝戴全口永 久性閉孔器,重 建此患者之咀嚼、

吞嚥及發音之功 能。

二、下顎 復體:

運用於下顎骨作部份邊緣或整體切除,

下顎骨為連續完整性成不完整卞生之患者。

目前植體成功率極高,也可利用植體增加其 支 持 及 固 位 性。以 重 建 患 者 之 咀 嚼 功 能 為 主。(圖十一至圖十六)

圖十一、患者上顎缺牙區。 圖十二、下顎左側齒槽肯 因 腫瘤切除術後之情 形。

圖十三、此患者上顎裝戴局部 活動義齒,下顎裝戴 全口義齒,恢復其咀 嚼功能。

圖十四、患者切除左側部份齒 槽骨 及植入兩支球 型植體。

圖十五、患者下顎全口義齒裝 置兩個附著體。

圖十六、患者裝戴覆蓋式全口 義齒之咬合。

特 別 企 劃

(3)

18 台 中 榮 總 醫 訊

三、降顎 復體 ( Palatal drop prosthesis.

Palatal reshaping prosthesis):

運用於切除舌癌之患者。由於術後疤痕 之 緣 故,患 者 往 往 會 產 生 吞 嚥 及 發 音 之 問

題。此種 復體主要在重建患者的吞嚥問題,

及 其 咀 嚼 及 發 音 的 問 題。(圖 十 七 至 圖 二 十)

圖十七、患者因舌瘤切除左側部份舌頭。 圖十八、全口降顎 復體。

圖十九、患者裝戴降顎全口義齒,恢復其吞 嚥、發音及咀嚼功能。

圖二十、患者裝戴降顎全口義齒之咬合。

口腔癌患者術後之 復重建和腫瘤的大 小有關。腫瘤愈大切除的牙床愈多,愈會減 少 復體的支持性及固位性。植體 復體的 製作雖可解決上述的問題,但植體 復體之 製作也會受患者是否有接受電療而影響,再

者切除部位越大越易造成張口困難,而影響 復體之製作。因此口腔癌患者應早日接受 治療,早日接受重建,再給自己一個新的希 望。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護人員。 4洗澡採淋浴或擦澡,取皮區需以保鮮膜包裹, 以防滲濕。 5避免陽光(紫外線)直接照射取皮區。 6取皮區海藻敷料使用,如果完全脫落(表示傷 口已癒合),為避免皮膚乾燥,可使用乳液或 嬰兒油擦拭以保濕取皮區皮膚。 八提早下床 手術次日,即可下床活動,以利身體復原;但是如 有補皮者,手術後第一天,儘量減少走動,以減少 取皮區出血。 九溝通方式

1.補皮傷口 1 口內或臉頰上會以皮瓣覆蓋,補皮區之敷料不 可任意自行取下,若自行取下傷口會出血,影 響傷口癒合。 2 注意補皮傷口有無紅、腫、熱、痛及分泌物。 2.取皮傷口 1手術後第 4 天,醫師會拆除取皮區傷口彈繃, 如果是以無菌透明膠膜覆蓋,醫師會協助更換 特殊敷料直至傷口癒合,不須每日撕下換藥。 2傷口周圍皮膚,如出現紅疹、搔癢感等情形, 請告知醫護人員。

成人生命之鏈 儘早CALL 119 儘早CPR 儘早AED 儘早ACLS 求救 心肺復甦術 去顫電擊 高級醫療照護 2...

乳癌外科手術後復健 上集 :「早期復原運動」 ★ 臺中榮總復健科技術組主任 陳彥文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 生率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二常見的 癌症種類,拜醫療技術進步所賜, 乳癌的預後大幅獲得提升。目前乳 癌的治療仍以「乳房切除及腋下淋 巴結摘除手術治療」為主,視病情 輔以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 療及荷爾蒙治療等方式。而病友在

[r]

追蹤並評估治療的反應 口服鐵劑的劑量,為每日總計量 3-6 毫克 / 公斤體重,建議選擇硫酸 亞鐵(ferrous sulfate),有較好的效 果,與食物或是果汁一起服用可增加 鐵的吸收,避免與牛奶使用,會減少 鐵質吸收。一但開始治療後,必須持 續追蹤血球計數(CBC)以及血紅素 (Hgb),以利確認診斷以及治療效 果。對於輕度貧血的兒童,治療後 4

[r]

二、防癌正確觀念 一癌症不會傳染 癌細胞是病人身上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可能 會從原來發生的器官,循著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 其他重要的器官(例如:腦、肺、肝、骨頭等處), 而對生命造成威脅。但癌細胞不會藉由餐具、體液 或親密的接觸傳給別人,因此癌症不是一種傳染性 疾病。 二勿一昧相信誇大的廣告或道聽塗說的治癌偏 方,而延誤了正確診斷及治療。若癌症病人選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