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會報」第2次會議紀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會報」第2次會議紀錄"

Copied!
10
0
0

Teks penuh

(1)

1

「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會報」第2次會議紀錄

壹、時間:111年9月7日(星期三)下午4時 貳、地點:行政院第1會議室

參、主持人:蘇貞昌召集人 紀錄:齊慕凡 肆、出席人員:

沈榮津副召集人(請假)、張子敬執行長、徐國勇委員、邱國正 委員、蘇建榮委員、潘文忠委員(教育部林騰蛟次長代理)、蔡 清祥委員(法務部蔡碧仲次長代理)、王美花委員(經濟部林全 能次長代理)、王國材委員(交通部祁文中次長代理)、許銘春 委員、陳吉仲委員(本院農業委員會陳添壽副主任委員代理)、

薛瑞元委員(衛生福利部張雍敏主任秘書代理)、吳政忠委員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陳宗權副主任委員代理)、周美伍委 員、陳盈蓉委員、何達仁委員、王麗芳委員、周芳妃委員、陳政 任委員、陳美蓮委員、潘日南委員、顏秀慧委員、孫璐西委員

(請假)(外聘委員均視訊與會)

列席人員:

本 院李 孟諺 秘書 長 ( 請假 ) 、 羅秉 成政 務委 員兼 發言 人 (請 假)、黃致達政務委員、本院新聞傳播處邱兆平處長、經濟部工 業局連錦漳局長、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王 永壯局長、本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謝燕儒局長、衛生 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吳秀梅署長、財政部關務署彭英偉署長、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殷志鴻副組長、教育 部廖雙慶專門委員、曹詩穎教官。

(2)

2

伍、主席致詞:

各位委員好,感謝各位一起參加今天的會議。本會報非常重 要,因為落實化學物質管理是非常必要,萬一發生意外就不得 了,所以各部會都很謹慎且認真做好,請繼續加油,今天有2個 報告案,請各位委員貢獻意見。

陸、本會報第1次會議決議事項列管追蹤辦理情形 決議:

一、洽悉。

二、第1次會議列管追蹤事項3案(辦理情形詳如書面資料)

(一)繼續列管2案:第1案及第2案。

1、第1案,有關學校通報學生笑氣使用件數逐年降低,今年更減 至0件,對教育部很肯定也感謝,但這個效果的產生,到底是 因為沒有通報、通報不實還是確實有效,有效方法是什麼,

可不可以沿用在其他的毒品防治,請教育部進一步瞭解,向 本人彙報。

2、第2案,有關盤點與規範其他未被列為毒品,但對孩子及青少 年有害的化學物質,並提出有效遏止的方法案,繼續列管。

(二)解除列管1案:第3案。

柒、報告案:

一、跨部會管理危險化學物質(品)合作機制與執行現況 決定:

(一)洽悉。

(二)謝謝這一年來環保署在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各部會的配 合,針對危險化學物質(品)的管理採取「盤」(盤點法規、

物質、風險場域)、「管」(訂定管理指引)、「查」(高風險場

(3)

3

域查檢)、「練」(平時訓練、災時應變)等四面向作為;惟,

方才隨機測試利用「危險物品圖資系統」資料與硝酸銨貯存 地點現場負責人聯繫,瞭解貯存情形之過程,不是很順利。

必須建立各單位單一窗口聯繫系統,平時就準備純熟、加強 緊急聯繫機制,一旦有災情或異常狀況發生時,才能立刻有 效應變。請環保署及相關部會務必落實執行公私場所的查檢 作業,共同守護民眾安全。希望「盤」、「管」、「查」、「練」

這個機制可以讓它更精確,並如委員所說,做得好要有獎 勵,做得不好的要處罰,賞罰分明。

(三)極端氣候對於危險化學物質(品)存放環境的影響甚鉅,政 府應以黎巴嫩貝魯特港口硝酸銨大爆炸事件為鑑,預先進行 防範;同時面對境內破壞份子或境外敵對勢力,可能趁機利 用危險化學物質(品)進行各式破壞,請環保署及相關部會 亦須防患未然並提升危機意識。

二、維護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化學安全之管理實績 決定:

(一)洽悉。

(二)請經濟部持續辦理大型石化廠及工業管線聯合督導,以發掘 潛在危害,降低事故發生機率,並透過區域聯防應變演練,

以及利用環保署化學局建置的化學物質管理及防災資訊系 統,提升化學品災害的應變處理能力。

(三)請經濟部充分掌握危險物品達管制量以上的工廠申報資訊,

以利災害發生時,能即時提供第一線救災人員迅速掌握該類 場所相關化學品危害資訊,確保救災人員的安全,避免造成 二次傷害。

(四)有關顏委員所提公共意外責任險投保問題,請環保署與經濟 部釐清並適時向委員說明。相關部會平時亦須做好督導管理

(4)

4

及熟稔各項災害應變演練,希望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即 能將傷害降至最低。

捌、散會:下午5時30分。

(5)

5

附錄(委員及機關回應要點)

陸、本會報第1次會議決議事項列管追蹤辦理情形 相關機關回應內容

教育部林騰蛟次長(代理潘文忠委員)

相關資料是根據各個學校校安通報的數據,統計從2020年55件 到去年24件,今年校安通報毒品的部分並沒有笑氣相關數據資料,

到目前為止是0件;一方面是我們有積極做一些宣導,可能產生了效 果,另外可能在毒品宣導上面積極督導跟防治也產生效果。

柒、報告案:

一、跨部會管理危險化學物質(品)合作機制與執行現況 委員發言要點

(一)陳美蓮委員

1、化學物質依其生命週期而涉及不同的主管部會,謝謝化學局 就「危險化學物質(品)」的跨部會管理合作機制及執行成果 所做的完整報告。

2、 針對簡報第11頁,「查獲不明物質無法辨識危害時,將由環境 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提供諮詢/至現場協助辨識研判」,建請說 明專業技術小組的量能、鑑識技術資源是否足以勝任或因 應;至現場協助人員的專業能力/訓練/相關安全防護設施等。

(二)潘日南委員

1、謝謝業務單位環保署化學局謝局長的簡報,內容非常詳盡,

讓民眾感受到各部會對於化學物質管理的努力,對於民眾的 生命財產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2、 在盤點與統整各部會法規,建議部會進一步盤點相關子法規

(6)

6

如法規命令、行政規則等,如需提升法位階,也建議能修法 提升位階至法律層次,以強化危險化學物質管理法規範之依 法行政法源之基礎。

3、簡報中提到「盤」、「管」、「查」、「練」階段過程,個人認為 提升「危險化學物質管理」除有賴各部會的努力外,最重要 的還是業者本身的自主管理,有規模的企業依循 ESG 及 SDG 善盡自己企業責任;但一般的中小業者如何推動本身自主管 理。建議能藉由跨各部會平台機制成立聯合輔導小組,多進 行預防性臨場輔導,並藉由教育訓練,輔導強化業者本身自 主管理能力。另外除處罰外,建議導入獎勵機制,對於積極 投入自主管理的業者有成效也予以獎勵,公開表揚。

相關機關回應內容

(一)張子敬執行長

1、向院長、各位委員補充報告,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最早是 針對突發意外做應變,現在環保署建立全國有10隊,因為平 常的宣導,所以事故案件降低,剛才委員關心查獲到不明物 品有沒有能量去做判定,因為意外事故降低,所以能量是可 以來處理。

2、有關法規的部分,原來散布在各部會,盤整後各部會法規是 可以用,有些法規也許位階不一致,後續會配合組改、再去 修法,原來的是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後來增加關注化學物 質,未來也許將直接針對所有化學物質修訂,把相關法規權 責不清楚的補起來。

3、環保署是彙整各部會的工作,因為院長很關心,決策也很清 楚,所以找各部會來討論時,不管是問題的爬梳或指引的建 立,均建立共識及做相關的盤查,剛剛測試是因為原來環保 署比較著重在毒化災的應變,對於平時貯存數量的這部分沒 有這麼周延,今年第一次盤查,剛剛測試有些通聯不是很完

(7)

7

整,會持續努力。

4、另有關院長垂詢笑氣部分,因統計的是教育部的通報,屬各 部會共同執行,在毒性化學物質、關注化學物質公告之後,

從進口、運輸、儲存通通可以查,以往可能用空的鋼瓶或沒 有傷害的氣體進來不會查到,現在公告後,與關務署配合,

海關攔查很多走私進來的,因為原料減少、價格提高,小孩 子不容易拿到,案件降低是有它的由來,不光只是宣導。

(二)海洋委員會周美伍委員

剛剛陳委員關切與海巡署有關的部分,初步的檢測能量 有21臺儀器散布在全臺灣各地,2部精密的化學儀器分析儀是 放在2部機動車輛上,當比較需要深入一點的會請這2部機動 車輛做相關的工作,與環保署及其他單位都有協調機制跟平 臺,需要協助的時候會與環保署業管單位申請,地區的支援 能量可以對這些不明化學物質做鑑定跟識別。

(三)本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謝燕儒局長

1、 有關陳委員指導事項,非常規的邊境或海巡查到特性不明的 化學品,特別加入由環保署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加以協助 判定,平常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就已有支援反恐活動的工 作,也就是對特性不明的化學品協助判定,另考量技術小組 全臺灣有10隊,且都經過國內外訓練機構訓練,相關偵檢設 備目前均為直讀式可快速判定,防護措施、設備、過去經驗 量能及訓練方面均足夠,執行相關工作對於海關或海巡署均 有很大的幫助。

2、另潘委員提到相關子法提升法律位階,毒管法前次修法時,

有將訓練及聯防小組相關內容提升至母法,環保署將持續檢 討。另針對於中小企業自主管理部分,第一:將採取訓練,

有運作相關物質就調訓,設專責人員去訓練,第二:將會跨 部會的聯合輔導訪查;有關物質管理方面的獎勵措施,環保

(8)

8

署已持續辦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目前為第3屆,其中一 個類別屬化災預防、應變績優部分加以表揚,其他獎勵措施 會持續檢討、增加。

二、維護工業區及科學園區化學安全之管理實績 委員發言要點

(一)陳美蓮委員

1、感謝經濟部工業局從工業區管理的角度,針對高風險化學物 質,無論在化學物質運作資訊的掌握、災防與聯防應變都有 相當積極的規劃與管理實績。

2、科學園區在化學安全管理方面,已有完整的風險管理制度,

從源頭管理、災防、應變到預警,透過數位科技,做有效率 的監督、輔導與風險管理,值得肯定。

3、因應臺商回流,國內近期工業區廠場需求大增,除了涉及公 共安全、危險性的化學物質之外,建議工業區對於具有環境 累積性以及社區民眾健康危害的毒性化學物質,加強管理力 道。當整體工業區的運作量達到一定門檻時,能夠仿效科學 園區的化學品管理精神,逐步建立以工業區為單位的化學品 管理制度,從源頭管理、製程中的排放、以及透過空氣/水體/

土壤等的多介質釋放量等,進行整合性總量管制及健康風險 管理,以確保工業區及鄰近社區民眾安全健康。

(二)潘日南委員

1、謝謝經濟部工業局及國科會竹科管理局簡報。

2、大型石化廠聯合督導及總體檢部分,大型石化廠及科學園區 是我國關鍵基礎設施,相當重要,聯合稽查及督導建議擴大 參與機關除原工廠製程安全、環保、消防法令外,也能加入

「勞工安全」、「資訊安全」、「災害防救」等。

(9)

9

3、簡報資料「災害應變事故應變處置」部分,最後提及災害控 制及解除後,邀集專家進廠輔導,提供改善建議,並追蹤改 善進度,屬事故調查,建議可跨部會整合事故調查機制。另 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於每年度能預先規劃高風險性工廠臨場 輔導訪視,避免事故之發生。

(三)顏秀慧委員

工廠管理輔導法要求工廠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之規 定,與毒管法要求相關化學物質運作人投保責任保險之規 定,建議可加以盤點,確認是否可能有所重複,以及目前涵 蓋之保障範圍是否已周全。

相關機關回應內容

(一)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陳宗權副主任委員

科學園區在輔導部分除了檢查外,也希望輔導做得更 好,像2021年檢查1,148次,輔導203次,宣導38場,剛潘委 員提到關鍵基礎設施部分,科學園區都是關鍵基礎設施,整 個聯防時候都有相關單位,包括化學局及國軍都一起做聯防 的演練。

(二)經濟部工業局連錦漳局長

1、有關陳委員所提,針對整個工業區健康風險做整合性的管 理,整個工業區要對當地污染排放有總量的管制,跟科學園 區不太一樣。特殊性的工業區,尤其是大型石化專區都有做 健康風險的監測,目前已有3個工業區執行中,包括林園、六 輕、大社工業區。

2、謝謝潘委員的建議,有關擴大聯合督導的部分,後續會結合 資安、防災、救災;另外針對事故調查有邀請工研院的災防 團隊,並提供廠商參考,至於事故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像消 防單位調查,因涉及到法令的問題,一般不會拿來看;另有

(10)

10

關委員所提,預防過程中要輔導,事實上大型石化廠不是只 有稽查而已,還有專家輔導的功能存在,會依委員建議在輔 導面、預防面上再做強化。

3、有關顏委員所提的公共意外險,所講的7大類落在規範範圍內 都要投保,毒化物只是7大類的其中幾項,兩個項目不會重 疊。

(三)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王永壯局長

因為科學園區是單一窗口,所以勞工安全檢查是被授權 的,包括勞工安全檢查跟化學品檢查,都會在勞動檢查時檢 查,都是單一窗口運作。

(四)本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謝燕儒局長

「工廠危險物品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辦法」、「毒性及 關注化學物質運作人投保責任保險辦法」兩者不用重複投 保,如果毒管法規定要投保的,已於另一項目投保的,可以 不重複投保。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2 (二)恐危害青少年健康之化學物質管理報告,報請公鑒。 決議:洽悉。 (三)改制為「化學物質管理署」全面擴大管理,報請公鑒。 決議:洽悉。 八、 討論案 (一)周芳妃委員提案 案由:建請跨部會整理危險物質(品)清單,納入國家化學 物質管理業務規範,也建請教育部協助推廣及增加 科展規範,以降低全國中小學師生接觸或誤用危險 物質(品)風險,維護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