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國文考科(選擇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國文考科(選擇題)"

Copied!
16
0
0

Teks penuh

(1)

108TAT0201

全 國 公 私 立 高 級 中 學

108 學 年 度 學 科 能 力 測 驗 第 一 次 聯 合 模 擬 考 試

考試日期:108年7月30~31日

國 文 考 科 ( 選 擇 題 )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80 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更正時,

應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未依規定畫記答案卡,致機器掃描無法辨識答案

者,其後果由考生自行承擔。

(2)

一、單選題(占 68 分)

說 明 : 第

1

題 至 第

34

題 , 每 題 有

4

個 選 項 , 其 中 只 有 一 個 是 正 確 或 最 適 當 的 選 項 , 請 畫 記 在 答 案 卡 之「 選 擇 題 答 案 區 」。 各 題 答 對 者 , 得

2

分 ; 答 錯 、 未 作 答 或 畫 記 多 於 一 個 選 項 者 , 該 題 以 零 分 計 算 。

1. 下 列 「 」 內 的 字 , 讀 音 前 後 相 同 的 是 :

(A) 驚 「 訝 」 / 迎 「 迓 」 (B) 建 「 醮 」 / 「 蘸 」 墨 (C) 肩 「 胛 」 骨 / 話 「 匣 」 子 (D) 塵 泥 「 滲 」 漉 / 「 摻 」 雜 2. 下 列 文 句 , 完 全沒 有錯 別 字 的 是 :

(A) 客 機 墜 毀 前 , 僅 管 機 師 已 經 多 次 正 確 採 取 應 變 步 驟 , 可 惜 仍 無 法 挽 回 (B) 其 實 肌 肉 才 是 保 護 關 節 的 最 好 盔 甲 , 最 有 效 又 免 錢 的 護 膝 法 就 是 深 蹲 (C) 希 望 藉 由 這 次 活 動 , 將 健 康 的 飲 食 及 環 保 概 念 帶 回 家 庭 , 回 簣 至 社 區 (D) 雙 方 目 前 已 經 解 決 許 多 非 常 棘 手 的 問 題 , 不 過 仍 有 部 分 癥 結 點 待 諧 商 3. 下 列 是 一 段 現 代 散 文 , 依 據 文 意 , 甲 、 乙 、 丙 、 丁 排 列 順 序 最 恰 當 的 是 :

只 要 一 提 到 鹿 港 , 我 就 不 由 得 興 奮 雀 躍 甲 、 恨 不 得 她 一 夜 聲 名 大 噪

乙 、 如 數 家 珍 般 地 傾 囊 而 出 丙 、 成為矚 目 的 巨 星

丁 、 像 是 億 萬 富 豪 誇 耀 他 的 寶 庫

重 現 當 年 風 光 往 日 豔 麗 ( 謝 婉 君 〈 多 情 〉 )

(A) 乙 丁 丙 甲 (B) 甲 丙 丁 乙

(C) 丁 乙 甲 丙 (D) 丙 甲 乙 丁

4. 請 依 據 下 文 敘 述 , 判 斷 甲 、 乙 、 丙 內 依 序 應 填 上 的 文 句 是 :

(甲) 、 (乙) 、 (丙) , 這 三 句 話 是 有 次 第 的 , 人 要 先 下 定 決 心 修 身 , 才 會 吸 引 同 道 ; 有 同 道 共 修 , 才 足 以 超 脫 外 物 而 不 改 其 志 。 這 三 句 話 , 倒 過 來 看 也 沒 有 錯 , 如 果 一 個 人 受 世 俗 毀 譽 影 響 , 就 該 回 頭 看 自 己 , 是 否 欠 缺 共 修 的 同 道 ? 如 果 自 己 沒 有 同 道 共 事 , 就 該 回 頭 問 自 己 , 是 否真心 修 練 ? ( 節 錄 自 金 惟 純 〈 如 果 孔 子 活 在 今 天 〉 )

(A) 仁 者 不 憂 / 知 者 不 惑 / 勇 者 不 懼

(B) 為人 謀 而 不 忠 乎 / 與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傳 不 習 乎

(C) 君 子 入 則 孝 , 出 則 弟 / 謹 而 信 泛 愛 眾 , 而 親 仁 / 行 有 餘 力 , 則 以 學 文

(D) 學 而 時 習 之 , 不 亦 說 乎 / 有 朋 自 遠 方 來 , 不 亦 樂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慍 , 不 亦 君 子 乎 5. 關 於 杜 甫 〈 野 望 〉 一 詩 的 詩 意 或 作 法 , 敘 述 適 當 的 是 :

西 山 白 雪 三 城 戍 , 南 浦 清 江 萬 里 橋 。 海 內 風 塵 諸 弟 隔 , 天 涯 涕 淚 一 身 遙 。 唯 將 遲 暮 供 多 病 , 未 有 涓 埃 答 聖 朝 。

跨 馬 出 郊 時 極 目 , 不 堪 人 事 日 蕭 條 。 ( 杜 甫 〈 野 望 〉 )

(A) 抒 發 「 老 驥 伏 櫪 , 志 在 千 里 ; 烈 士 暮 年 , 壯 心 不 已 」 之 懷 (B) 以 「 涕 淚 」 來 表 現 對 故 國 強 烈 的 思 念 與 對 自 身 老 病 的 哀 嘆 (C) 透 過 近 身 事 物 的 描 寫 逐 次 向 外 擴 展 , 傳 達 戰 亂 之 下 的 悲 痛 (D) 展 現 知 識 分 子 對 於 貢 獻 社 會 的 責 任 心 , 與 無 法 如 願 的 痛 切

(3)

6. 請 判 斷 下 列 各 圖 中 兩 個 變 項 所 呈 現 的 關 係 , 最 符 合 下 文 敘 述 的 是 :

圖 表 上 有 兩 條 線 ,Y 軸 是 「 變 化 速 率 」,X 軸 是 「 時 間 」, 然 後 畫 一 條 往 上 的 指 數 曲 線 , 一 開 始 走 平 , 逐 漸 向 上 , 最 後 升 高 到 座 標 右 上 方 的 角 落 , 呈 現 一 條 有 如 曲 棍 球 棒 的 線 條 。

第 二 條 線 代 表 人 類 , 也 就 是 個 人 與 社 會 適 應 環 境 變 化 的 能 力 , 這 條 線 比 第 一 條 線 發 展 得 更 早 , 而 且 在 第 一 條 線 的 上 方 , 但 這 條 線 的 上 揚 幅 度 極 小 , 幾 乎 看 不 出 明 顯 的 坡 度 。

圖 表 上 另 外 加 一 個 點,就 在 第 一 條 線 上,位 在 兩 條 線 的 交 會 點 上 方,並 標 示為「 我 們 在 這 裡 」 , 這 個 點 代 表 一 項 重 要 事 實 , 儘 管 人 類 與 社 會 能 夠 不 斷 地 適 應 變 化 , 但 平 均 來 看 , 由 於 科 技 變 化 的 速 率 呈 現 加 速 度 , 因 此 已 經 超 越 人 類 適 應 變 化 的 速 率 , 大 多 數 人 都 跟 不 上 了 。(節 錄 自 湯 瑪 斯 ‧ 佛 里 曼 《 謝 謝 你 遲 到 了 》)

(A) (B)

(C) (D)

7. 閱 讀 下 列 文 章 後 , 選 出 說 明 正 確 的 選 項 :

今 年 東 坡 收 大 麥 二 十 餘 石 , 賣 之 價 甚 賤 , 而 粳 米 適 盡 , 故 日 夜 課 奴 婢 舂 以為飯 。 嚼 之 嘖 嘖 有 聲 , 小 兒 女 相 調 笑 , 云 是 嚼 蝨 子 。 然 日 中 腹 飢 , 用 漿 水 淘 之 , 自 然 甘 酸 浮 滑 , 有 西 北 村 落 氣 味 。 今 日 復 令 庖 人 雜 以 小 豆 做 飯 , 尤 有 味 。 老 妻 大 笑 曰 : 此 新 樣 二 紅 飯 也 。 ( 蘇 軾 《 仇 池 筆 記 . 二 紅 飯 》 )

(A) 由 「 嚼 之 嘖 嘖 有 聲 」 可 知 蘇 軾 的 小 兒 女 們 喜 歡 吃 大 麥 飯 (B) 「 小 兒 女 相 調 笑 」 、 「 老 妻 大 笑 曰 」 均 帶 有 苦 中 作 樂 的 幽 默

(C) 「 自 然 甘 酸 浮 滑 , 有 西 北 村 落 氣 味 」 指 大 麥 飯 酸 中 帶 甜 , 具 有 西 北 浮 華 風 味

(D) 「 大 麥 二 十 餘 石 , 賣 之 價 甚 賤 , 而 粳 米 適 盡 」因 大 麥 價 格 便 宜 , 故 以 其 代 替 粳 米為 主 食

8. 閱 讀 下 文 , 最 符 合 本 文 主 旨 的 是 :

愛 因 斯 坦 有 個 特 別 的 解 決 問 題 方 式 , 假 設 給 愛 因 斯 坦 一 小 時 解 決 一 個 問 題 , 他 會 用 五 十 五 分 鐘 思 考 , 只 花 五 分 鐘 把 解 法 提 出 來 、 湊 在 一 起 。 對 愛 因 斯 坦 而 言 , 將 腦 中 不 同 想 法 、 概 念 結 合 , 就 是 最 好 的 創 意 與 解 決 問 題 的 辦 法 。 他 還 提 到 , 事 物 都 有 其 邏 輯 上 的 關 聯 , 將 兩 者 連 結 起 來 就 是 具 有 創 造 力 的 思 考 模 式 。 ( 節 取 自 《 岳 林 品 質 大 觀 園 . 認 識 創 意 及 其 案 例 》 )

(A) 能 勇 敢 面 對 問 題 , 才 能 避 免 錯 誤 發 生 (B) 能 統 整 事 物 邏 輯 , 是 激 發 創 意 的 來 源 (C) 時 常 接 受 新 觀 念 , 就 能 刺 激 新 的 想 法 (D) 解 決 問 題 的 關 鍵 , 在 於 有 效 運 用 時 間

(4)

9-10 為題 組

閱 讀 甲 、 乙 二 文 , 回 答 9、10 題 。 甲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開 , 雲 歸 而 巖 穴 暝 , 晦 明 變 化 者 , 山 間 之 朝 暮 也 。 野 芳 發 而 幽 香 , 佳 木 秀 而 繁 陰 , 風 霜 高 潔 , 水 落 而 石 出 者 , 山 間 之 四 時 也 。 朝 而 往 , 暮 而 歸 , 四 時 之 景 不 同 , 而 樂 亦 無 窮 也 。

至 於 負 者 歌 於 塗 , 行 者 休 於 樹 , 前 者 呼 , 後 者 應 , 傴 僂 提 攜 , 往 來 而 不 絕 者 , 滁 人 遊 也 。 臨 谿 而 漁 , 谿 深 而 魚 肥 ; 釀 泉為酒 , 泉 香 而 酒 洌 ; 山 肴 野 蔌 , 雜 然 而 前 陳 者 , 太 守 宴 也 。 ( 節 錄 自 歐 陽 脩 〈 醉 翁 亭 記 〉 )

脩 之 來 此 , 樂 其 地 僻 而 事 簡 , 又 愛 其 俗 之 安 閒 。 既 得 斯 泉 於 山 谷 之 間 , 乃 日 與 滁 人 仰 而 望 山 , 俯 而 聽 泉 。 掇 幽 芳 而 蔭 喬 木 , 風 霜 冰 雪 , 刻 露 清 秀 , 四 時 之 景 , 無 不 可 愛 。 又 幸 其 民 樂 其 歲 物 之 豐 成 , 而 喜 與 予 遊 也 。 因為本 其 山 川 , 道 其 風 俗 之 美 , 使 民 知 所 以 安 此 豐 年 之 樂 者 , 幸 生 無 事 之 時 也 。 夫 宣 上 恩 德 , 以 與 民 共 樂 , 刺 史 之 事 也 。 遂 書 以 名 其 亭 焉 。 ( 節 錄 自 歐 陽 脩 〈 豐 樂 亭 記 〉 )

9. 甲 、 乙 二 文 共 同 提 及 的 主 旨 是 :

(A) 藉 穀 物 之 豐 收 , 宣 揚 君 王 恩 德 的 浩 大 (B) 藉 與 人 民 遊 賞 , 展 現 自 己 治 理 的 政 績 (C) 藉 景 物 之 優 美 ,為人 民 追 溯 山 川 之 源 (D) 藉 宴 飲 之 歡 樂 , 表 現 滁 州 人 民 的 純 樸 10. 關 於 甲 、 乙 二 文 ,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

(A) 以 分 類 而 言 , 甲 、 乙 二 文 皆 屬 山 水 遊 記 (B) 以 內 容 而 言 , 甲 、 乙 二 文 皆 提 及 四 季 的 景 色 (C) 以 寫 景 而 言 , 甲 、 乙 二 文 皆 先 遠 後 近 , 層 次 分 明

(D) 以 主 軸 而 言 , 甲 文 以 「 醉 」 字為文 眼 、 乙 文 以 「 樂 」 字為主 11-12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1、12 題 。

偏 頭 痛 發 作 有 其 模 式 , 有 些 人 會 先 看 到 光 影 ( 視 覺 預 兆 ) , 然 後 進 入 早 期 疼 痛 並 漸 漸 達 到 嚴 重 頭 痛 , 並 伴 隨 畏 光 、 怕 吵 、 噁 心 甚 至 嘔 吐 等 症 狀 。 從 診 斷 定 義 而 言 , 偏 頭 痛 發 生 的 時 間 持 續 四 ~ 七 十 二 小 時 , 具 有 搏 動 性 , 但 不 見 得 一 定 發 生 在 單 側 , 三 分 之 一 患 者 發 作 是 兩 側 性 的 。 患 者 若 是 頭 痛 發 作 時 , 有 以 下 三 個 症 狀 中 的 兩 項 或 是 兩 項 以 上 , 就 很 可 能 是 患 有 偏 頭 痛 : 頭 痛 時 需 要 休 息 、 感 到 噁 心 、 畏 光 。

追 究 偏 頭 痛 發 作 原 因 , 若 患 者 頭 痛 前 會 看 見 預 兆 性 的 光 影 , 表 示 開 始 是 發 生 在 大 腦 的 枕 葉 ; 之 後 偏 頭 痛 疼 痛 從 腦 膜 開 始 , 此 時 患 者 會 感 到 一 脹 一 縮 的 抽 痛 , 然 後 疼 痛 從 腦 膜 經 由 三 叉 神 經 傳 達 到 腦 幹 、 再 到 視 丘 、 之 後 到 大 腦 皮 質 區 。 在 腦 膜 上 因為三 叉 神 經 與 血 管 作 用 , 會 釋 放 神 經 胜肽與 神 經 傳 導 物 質 , 特 別 是 CGRP( 降 鈣 素 基 因 關 連 胜 肽) 和 PACAP( 活 化 大 腦 垂 體 腺 酸 環 化 胜肽) 。 目 前 的 偏 頭 痛 新 藥 發 展 , 就 是 針 對 這 兩 者 研 究 產 生 。 另 外 , 由 於 頭 痛 從 腦 膜 傳 遞 到 腦 幹 只 需 四 十 分 鐘 , 所 以 如 果 要 成 功 阻 止 頭 痛 , 止 痛 藥 就 建 議 要 在 一 小 時 內 服 藥 , 一 旦 疼 痛 傳 入 腦 幹 , 治 療 效 果 就 會 大 大 打 折 。

(5)

偏 頭 痛 是 可 以 透 過 功 能 性 磁 振 造 影(MRI)的 腦 影 像 來 研 究 。 有 一 個 最 新 研 究 , 一 位 一 個 月 發 作 三 、 四 次 的 偏 頭 痛 患 者 連 續 三 十 天 進 行 MRI 腦 影 像 研 究 , 結 果 發 現 在 頭 痛 之 前 , 下 視 丘 就 有 不 正 常 的 活 性 增 強 。 因 此 推 斷 下 視 丘 未 來 有 可 能 是 成為控 制 偏 頭 痛 發 作 的 重 要 治 療 標 的 。

雖 然 環 境 因 素 很 重 要 , 目 前 的 觀 點 認為偏 頭 痛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遺 傳 基 因 , 這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漸 漸 重 要 。 研 究 者 靠 收 集 患 者 的 血 液 來 從 事 基 因 研 究 , 目 前 全 世 界 已 發 現 四 十 四 個 相 關 基 因 。 最 近 臺 灣 的 研 究 團 隊 也 找 到 四 個 臺 灣 偏 頭 痛 患 者 的 相 關 基 因 , 其 中 兩 個 還 是 新 發 現 。

至 於 偏 頭 痛 是 否 可 以 在 發 作 之 前 就 加 以 預 測 ? 研 究 團 隊 利 用 無 線 腦 波 帽 記 錄 偏 頭 痛 病 患 的 腦 波 , 並 請 病 患 利 用 「 頭 痛 日 記 APP」 , 更 確 實 地 記 錄 頭 痛 發 作 、 蒐 集 研 究 數 據 。 結 果 發 現 偏 頭 痛 發 作 確 實 可 以 腦 波 預 測 , 目 前 的 預 測 準 確 率 已 達 80%。 ( 改 編 自 王 署 君 《 科 學 人 雜 誌 》 〈2018 科 創 講 堂 . 偏 頭 痛 之 最 新 發 展 〉 )

11. 關 於 偏 頭 痛 , 敘 述錯 誤的 是 :

(A) 在 疼 痛 表 徵 方 面 , 以 搏 動 性 的 連 續 抽 痛為主 (B) 在 藥 物 治 療 方 面 , 主 要 是 針 對 神 經 傳 導 物 質 (C) 在 病 癥 表 現 方 面 , 兩 側 發 生 率 高 於 單 側 發 生 率 (D) 在 形 成 原 因 方 面 , 主 要為基 因 遺 傳 與 環 境 因 子 12. 根 據 上 文 內 容 ,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

(A) 可 透 過 磁 振 造 影 預 防 偏 頭 痛 的 發 生 (B) 偏 頭 痛 發 作 之 前 的 潛 伏 期 可 長 達 三 天

(C) 據 目 前 的 研 究 顯 示 , 偏 頭 痛 發 生 前 , 下 視 丘 的 活 性 會 增 強

(D) 在 疼 痛 感 傳 入 腦 幹 之 後 一 小 時 內 服 藥 , 就 能 降 低 偏 頭 痛 的 發 生 率 13-14 為題 組

閱 讀 甲 、 乙 二 詩 , 回 答 13、14 題 。 甲

出 東 門 , 不 顧 歸 ; 來 入 門 , 悵 欲 悲 。 盎 中 無 斗 米 儲 , 還 視 架 上 無 懸 衣 。

拔 劍 東 門 去 , 舍 中 兒 母 牽 衣 啼 : 「 他 家 但 願 富 貴 , 賤 妾 與 君 共 餔 糜 。 上 用 倉 浪 天 故 , 下 當 用 此 黃 口 兒 。 今 非 ! 」

「 咄 ! 行 ! 吾 去為遲 , 白 髮 時 下 難 久 居 。 」 ( 漢 〈 東 門 行 〉 )

孤 兒 生 , 孤 子 遇 生 , 命 獨 當 苦 !

父 母 在 時 , 乘 堅 車 , 駕 駟 馬 ; 父 母 已 去 , 兄 嫂 令 我 行 賈 。 南 到 九 江 , 東 到 齊 與 魯 。 臘 月 來 歸 , 不 敢 自 言 苦 。 頭 多 蟣 虱 , 面 目 多 塵 。 大 兄 言 辦 飯 , 大 嫂 言 視 馬 。 上 高 堂 , 行 取 殿 下 堂 , 孤 兒 淚 下 如 雨 。

使 我 朝 行 汲 , 暮 得 水 來 歸 。 手為錯 , 足 下 無 菲 。 愴 愴 履 霜 , 中 多 蒺 藜 。 拔 斷 蒺 藜 腸 肉 中 , 愴 欲 悲 。 淚 下 渫 渫 , 清 涕 纍 纍 。 冬 無 複 襦 , 夏 無 單 衣 。 居 生 不 樂 , 不 如 早 去 , 下 從 地 下 黃 泉 。

春 氣 動 , 草 萌 芽 。 三 月 蠶 桑 , 六 月 收 瓜 。 將 是 瓜 車 , 來 到 還 家 。 瓜 車 反 覆 , 助 我 者 少 , 啗 瓜 者 多 。 願 還 我 蒂 , 兄 與 嫂 嚴 。 獨 且 急 歸 , 當 興 校 計 。

亂 曰 : 里 中 一 何 譊 譊 ! 願 欲 寄 尺 書 , 將 與 地 下 父 母 :「 兄 嫂 難 與 久 居 ! 」( 漢〈 孤 兒 行 〉 )

(6)

蟣 虱 : 蟣 , 音 ㄐ ㄧ ˇ , 蝨 卵 與 蝨 子 手為「 錯 」 : 粗 糙

足 下 無 「 菲 」 : 草 鞋

蒺 藜 : 音 ㄐ ㄧ ˊ ㄌ ㄧ ˊ , 一 種 果 實 有 刺 的 野 草 渫 渫 : 音 ㄉ ㄧ ㄝ ˊ ㄉ ㄧ ㄝ ˊ , 水 流 動 的 樣 子 複 襦 : 內 有 棉 絮 的 短 衣

譊 譊 : 音 ㄋ ㄠ ˊ ㄋ ㄠ ˊ , 怒 吼 聲 13. 甲 、 乙 二 詩 中 , 主 角 所 共 同 面 臨 的 問 題 是 :

(A) 對 現 實 生 活 感 到 灰 心 (B) 對 貪 官 汙 吏 感 到 憤 恨 (C) 對 戰 亂 頻 仍 感 到 恐 懼 (D) 對 時 局 動 盪 感 到 哀 傷 14. 有 關 甲 、 乙 二 詩 的 敘 述 , 正 確 的 是 :

(A) 皆 以 第 一 人 稱 的 口 吻 敘 述

(B) 皆 著 重 人 物 衣 著 的 描 寫 , 形 貌 突 出 (C) 皆 反 映 當 時 社 會 弱 勢 者 的 生 活 狀 態 (D) 皆 透 過 今 昔 對 比 帶 出 人 物 境 遇 的 轉 折 15-16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5、16 題 。

隨 著 AI 到 來 , 職 場 的 金 字 塔 結 構 將 會 重 組 。 金 字 塔 頂 端 的 人 叫 做「 創 新 者 」。AI 只 能 優 化 某 一 個 領 域 的 精 確 度 , 但 AI 不 會 創 新 。

金 字 塔 第 二 層 是 各 行 業 的 專 家 。 這 包 括 了 各 垂 直 領 域 的 頂 尖 專 家 和 各 行 各 業 專 業 人 士 。 雖 然 我 認為大 部 分 記 者 會 被 AI 取 代 , 尤 其 是 財 經 新 聞 、 體 育 新 聞 ,AI 今 天 已 經 比 大 部 分 記 者 寫 得 更 快 、 更 好 , 而 且 不 會 犯 錯 , 但 是 AI肯 定 無 法 寫 出 比 高 希 均 教 授 更 好 的 經 濟 評 論 。 雖 然 AI 已 經 開 始 寫 小 說 , 但 是 AI 肯 定 寫 不 出 比 龍 應 台 更 好 的 散 文 。 雖 然 AI 可 以 在 炒 股 方 面 打 敗 股 市 名 師 與 名 嘴 專 家 , 但 是 AI 無 法 取 代 對 科 技 趨 勢 預 測 和 早 期 投 資 的 眼 光 。

AI 時 代 , 也 將 會 帶 給 文 科 生 各 種 希 望 。 例 如 : 我 們 可 能 一 百 多 年 沒 有 看 到 一 個 偉 大 的 哲 學 家 了 , 但 是 AI 時 代 , 哲 學 就 很 有 意 思 了 : 如 果 AI 可 以 複 製 人 類 , 那 麼 人 生 的 意 義 是 什 麼 呢 ? 心 理 學 也 更 有 意 思 了 : 如 果 AI能 解 決 人 類 溫 飽 問 題 , 但 是 又 有 那 麼 多 人 失 業 , 那 麼 最 高 層 次 的 自 我 實 現 問 題 怎 麼 辦 呢 ? 同 樣 的 , 社 會 學 、 歷 史 、 人 類 學 都 會 因為 AI 而 產 生 許 多 新 課 題 。

務 實 地 說 , 這 些 金 字 塔 頂 層 的 機 會 不 是 社 會 上 每 個 人 都 能 得 到 的 。 尤 其 在 AI大 量 取 代 重 複 性 工 作 的 時 候 , 被 取 代 的 人 怎 麼 辦 呢 ? 我 認為工 作 結 構 金 字 塔 的 基 層 ,80~ 90% 的 就 業 機 會 將 是 :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服 務 業 , 這 群 人 在 我 們 的 生 活 中 扮 演 不 可 或 缺 的 黏 著 劑 : 服 務 、 參 與 、 聯 繫 、 情 感 。 這 些 都 是 AI 不 能 做 的 。

我 想 跟 大 家 分 享 我 特 別 喜 歡 的 一 句 話 , 是 英 國 科 幻 小 說 家 亞 瑟 ‧ 克 拉 克 所 說 的 :

「 任 何 先 進 的 未 來 科 技 , 都 會 帶 來 和 魔 法 一 樣 的 效 果 。 」

無 論 你 是 否 是 主 修 技 術 , 都 應 該 把 AI視為引 領 未 來 的 超 強 魔 法 , 要 使 用 它 來 不 斷 升 級 進 步 , 才 能 使 自 己 在 擅 長 領 域 中 發 光 發 亮 。 有 了 AI這 支 魔 法 棒 , 你 有 責 任 去 解 決 困 難 的 問 題 。 不 要 浪 費 時 間 做 那 些 機 器 很 快 就 能 勝 過 人 類 的 事 、 不 要 接 受 沒 有 挑 戰 的 工 作 , 對 自 己 設 定 積 極 而 嚴 格 的 學 習 目 標 ─ 選 定 某 個 具 體 領 域 勤 下 苦 工 , 成為 AI無 法 取 代 的 人 才 。 ( 改 寫 自 李 開 復 《AI 時 代 , 文 科 更 有 意 思 了 》 ,2017 年 臺 大 畢 業 典 禮 演 說 稿 )

(7)

15. 根 據 上 文 ,AI 可 以 做 到 的 事 情 是 : (A) 寫 出 專 業 性 的 經 濟 評 論

(B) 畫 出 具 有 想 像 力 的 作 品 (C) 精 準 計 算 各 項 數 據 資 料 (D) 預 測 未 來 科 技 趨 勢 發 展

16. 下 列 敘 述 , 符 合 作 者 所 謂 「 文 科 在 AI 時 代 , 更 有 意 思 了 」 的 是 : (A) 可 利 用 AI 科 技 融 合 各 學 科 , 提 升 素 養

(B) 人 類 將 面 對 許 多 屬 於 人 文 領 域 的 新 課 題 (C) 可 利 用 AI 科 技 解 決 學 科 中 所 出 現 的 問 題 (D) 能 夠 發 展 多 元 能 力 , 解 決 人 類 的 溫 飽 問 題 17. 閱 讀 下 文 , 可 與 本 段 文 旨 相 呼 應 的 選 項 是 :

呂 政 達 : 「 吃 是 我 們 每 天 都 在 發 生 的 事 情 , 食 物 不 僅 在 我 們 的 肚 腸 內 進 行 化 合 作 用 , 食 物 的 情 緒 進 到 我 們 的 大 腦 , 早 晚 也 會 變 成 我 們 的 情 緒 。 我 時 時 想 著 這 些 由 於 食 物 而 產 生 的 美 好 , 記 得 一 些 稍 縱 即 逝 的 事 物 。 我 開 始 相 信 , 食 物 也 是 稍 縱 即 逝 的 記 憶 , 我 們 的 舌 頭 總 忙 著 回 味 。 」 ( 節 取 自 《 飲 食 文 選 .2015》)

(A) 一 碗 高 尚 的 牛 肉 麵 常 有 著 欲 言 又 止 的 表 情 , 某 些 難 忘 的 地 點 , 某 些 晨 昏 , 某 些 掌 故 , 某 個 人

(B) 帶 著 輕 度 的 焦 香 , 又 沒 有真正 的 燒 焦 , 使 蹄 膀 處 於 一 種 臨 界 狀 態 , 就 像 睿 智 的 政 治 家 高 明 的 手 腕 , 精 準 控 制 火 候 , 讓 冰 糖 、 醬 油 、 蒜 、 蔥 、 薑 各 種 勢 力 快 樂 地 融 合

(C) 傳 說 古 早 時 候 有 個 乞 兒 , 將 從 富 人 家 分 得 的 殘 羹 冷 炙 在 某 所 佛 寺 牆 角 冷 僻 處 生 火 燴 煮 起 來 準 備 充 饑 , 結 果 香 味 溢 播 , 竟 引 得 寺 廟 內 的 和 尚 垂 涎 欲 滴 , 翻 牆 出 來 向 乞 兒 索 食

(D) 漁 家 人 烹 調 海 鮮 的 方 法 , 只 是 原 始 的 煮 熟 而 已 , 這 是 忠 於 原 味 的 簡 單 作 法 , 當 都 市 人 訕 笑 漁 家 人 吃 魚 單 調 的 同 時 , 漁 家 人 也 很 不 屑 都 市 人 過 度 複 雜 化 而 讓 原 味 失 真一 樣 , 每 一 種 食 物 其 實 都 有 各 自 不 同 的 詮 釋

18. 閱 讀 下 文 , 敘 述 正 確 的 選 項 是 :

歐 陽 公 嘗 得 一 古 畫 牡 丹 叢 , 其 下 有 一 貓 , 未 知 其 精 粗 。 丞 相 正 肅 吳 公 與 歐 公 姻 家 , 一 見 曰 : 「 此 『 正 午 牡 丹 』 也 。 何 以 明 之 ? 其 花 披 哆 而 色 燥 , 此 日 中 時 花 也 。 貓 眼 黑 睛 如 線 , 此 正 午 貓 眼 也 。 有 帶 露 花 , 則 房 斂 而 色 澤 。 貓 眼 早 暮 則 睛 圓 , 日 漸 中 狹 長 , 正 午 則 如 一 線 耳 。 」 此 亦 善 求 古 人 筆 意 也 。 ( 節 取 自 沈 括 《 夢 溪 筆 談 ‧ 牡 丹 與 貓 眼 》)

(A) 「 未 知 其 精 粗 」 指 歐 陽 脩 不 知 牡 丹 花 及 貓 的 大 小 (B) 「 此 『 正 午 牡 丹 』 也 」 指 吳 育 知 道 該 幅 畫 的 名 稱

(C) 由 「 此 亦 善 求 古 人 筆 意 也 」 可 知 歐 陽 脩 肯 定 吳 育 的 評 論 (D) 「 花 披 哆 而 色 燥 」 、 「 貓 眼 黑 睛 如 線 」 是 吳 育 評 斷 的 依 據

(8)

19-20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9-20 題 。

烘 焙 茶 之 前 , 必 先 試 飲 , 以 了 解 茶 性 , 再 思 考 如 何 著 手 整 理 。 如 果 無 法 了 解 對 象 茶 品 , 不 諳 對 象 茶 性 , 則 無 法 掌 握 此 泡 茶 的 茶 質 在 烘 焙 過 程 中 的 變 化 , 冒 然 焙 茶 , 可 能 會 失 敗 。

關 於 茶 葉 烘 焙 方 法 , 沒 有 一 定 的 準 則 , 任 何 一 種 茶 葉 都 可 以 先 經 過 焙 火 後 再 飲 用 , 但 並 非 所 有 茶 葉 都 需 要 經 過 焙 火 才 算 是 好 茶 品 , 其 取 捨 端 視 製 茶 者 、 茶 行 或 飲 茶 者 , 對 市 場 銷 售 的 判 斷 或 個 人 口 感 的 偏 好 而 定 。

至 於 烘 焙 茶 葉 的 場 所 與 位 置 , 切 忌 於 屋 內 的 入 風 口 處 , 環 境 溼 氣 勿 太 重 , 室 內 循 環 對 流 要 暢 通 。 室 內 溫 度 以 26~30 度為宜 , 焙 茶 進 行 中 不 可 開 冷 氣 或 電 扇 , 以 免 焙 火 聚 熱 不 足 , 影 響 焙 茶 品 質 。

茶 葉 焙 好 後 要 攤 開 使 其 降 溫 , 切 忌 使 用 風 扇 或 冷 氣 加 速 茶 葉 降 溫 , 應 在 自 然 狀 態 下 回 溫 , 並 且 勿 將 有 異 味 或 刺 激 性 物 品 置 放 於 茶 葉 旁 邊 , 以 免 茶 葉 在 回 溫 時 吸 入 外 來 的 氣 味 包 括 水 分 等 。 俟 茶 葉 回 溫 後 收 藏 入 袋 或 容 器 內 , 袋 子 或 容 器 必 須為不 透 明 材 質 , 防 止 光 線 照 射 產 生 還 原 作 用 。

茶 葉 製 造 完 成 後 , 必 須 保 持 一 定 的 乾 燥 度 , 茶 品 才 不 容 易 變 質 。 臺 灣 地 區 屬 於 海 島 型 氣 候 , 相 對 溼 度 約為百 分 之 八 十 左 右 , 茶 葉 極 易 受 潮 , 對 茶 葉 之 保 存 更 應 予 重 視 。 否 則 茶 葉 一 旦 受 潮 , 容 易 變 質 , 受 潮 的 茶 葉 必 須 經 過 烘 焙 , 但 再 次 烘 焙 時 , 其 茶 質 中 的 芳 香 油 以 及 葉 綠 素 , 會 因 溫 熱 而 部 分 揮 發 掉 , 茶 葉 中 所 含 的 許 多 元 素 如 胺 基 酸 、 葉 綠 素 、 咖 啡 因 、 茶 單 寧 、 維 生 素 A 、 E 、 C 、 B 等 有 機 元 素 , 亦 會 於 受 熱 時 部 分 流 失 , 由 於 茶 多 酚 的 轉 化 , 使 茶 質 中 的 茶 黃 素 、 茶 紅 素 相 對 提 高 , 此 時 茶 湯 會 轉 變 成 泛 紅 色 。

一 般 消 費 者 飲 用 新 鮮 茶 , 尤 其 是 臺 灣 烏 龍 茶 、 高 山 茶 , 大 都 喜 歡 引 用 茶 農 剛 製 成 的 當 季 茶 品 , 一 旦 經 過 再 次 烘 焙 , 其 花 香 味 或 葉 青 味 會 轉 變 , 在 品 茗 的 口 感 上 就 有 差 異 了 。 但 是 , 也 有 部 份 好 飲 茶 的 老 饕 , 喜 選 擇 烘 焙 過 的 茶 品 , 其 感 覺 較 不 刺 激 傷 胃 ; 另 外 有 部 份 好 飲 者 , 以 欣 賞 的 角 度 來 品 啜 熟 火 香 茶 品 , 別 有 一 番 風 味 。 ( 改 寫 自 丁 得 富 〈 茶 葉 烘 焙 方 法 論 述 〉 )

19. 關 於 烘 焙 茶 葉 的 敘 述 ,不 正 確的 是 :

(A) 烘 焙 後 的 茶 葉 , 較 不 刺 激 腸 胃 , 口 味 溫 和 (B) 烘 焙 時 的 溼 度 及 溫 度 , 將 會 影 響 茶 葉 的 品 質 (C) 初 次 烘 焙 的 茶 葉 , 因為茶 紅 素 增 加 , 茶 湯 較 偏 紅

(D) 再 次 烘 焙 的 茶 葉 , 會 流 失 許 多 有 機 元 素 , 口 感 也 會 改 變

20. 下 列 《 論 語 》 中 的 文 句 , 與 「 烘 焙 茶 之 前 , 必 先 試 飲 , 以 了 解 茶 性 , 再 思 考 如 何 著 手 整 理 」 的 理 念 相 近 似 的 是 :

(A) 自 行 束 脩 以 上 , 吾 未 嘗 無 誨 焉 (B) 舉 一 隅 , 不 以 三 隅 反 , 則 不 復 也 (C) 天 何 言 哉 ! 四 時 行 焉 , 百 物 生 焉 (D) 求 也 退 , 故 進 之 ; 由 也 兼 人 , 故 退 之

(9)

21. 閱 讀 下 列 新 詩 , 關 於 「 」 的 敘 述 , 說 明 正 確 的 是 :

我 還 是 來 看 你 了 / 看 你 殘 壁 下 的 小 花 / 斷 柱 旁 的 茅 草 / 唱 你 不 能 成 聲 / 寫 你 不 能 成 篇 / 你 的 園 , 不 會 再 圓 / 宛 如 一 彎 殘 月 / 釘 死 在 / 歷 史 的 / 冷 空

( 顧 豔 〈 在 圓 明 園 〉 )

(A) 「 唱 你 不 能 成 聲 / 寫 你 不 能 成 篇 」 指 作 者 文 思 枯 竭 , 難 以 下 筆

(B) 「 斷 柱 旁 的 茅 草 」 、 「 宛 如 一 彎 殘 月 」 都 是 作 者 當 時 直 接 捕 捉 到 的 景 象 (C) 「 我 還 是 來 看 你 了 」 句 中 「 還 是 」 流 露 出 詩 人 不 願 來 看 而 又 來 看 的 無 奈 心 情

(D) 以 「 園 」 諧 音 「 圓 」 、 以 「 殘 」 與 「 圓 」 構 成 對 比 , 不 但 點 出 題 目 , 亦 提 及 圓 明 園 的 殘 破

22. 閱 讀 甲 、 乙 二 文 , 回 答 問 題 : 甲

很 多 人 都 喜 歡 養 寵 物 , 不 過 , 寵 物 會 破 壞 屋 子 裡 的 家 具 。 但 是 很 多 人 都 發 現 , 跟 寵 物 說 話 可 以 幫 助 他 們 釐 清 自 己 的 問 題 。 動 物 在 地 毯 和 窗 簾 上 留 下 的 味 道 , 可 能 會 影 響 房 價 。 撫 摸 寵 物 可 以 減 輕 壓 力 , 它 帶 來 的 好 處 遠 超 過 負 擔 。 因 此 , 寵 物 引 起 的 問 題 都 是 可 以 處 理 的 , 所 以 並 非 無 法 克 服 。

寵 物 會 提 高 生 活 品 質 , 這 顯 示 在 多 個 方 面 , 例 如 , 撫 摸 寵 物 可 以 降 低 壓 力 , 跟 寵 物 說 話 可 以 幫 助 他 們 釐 清 自 己 的 問 題 。 養 動 物 也 有 壞 處 , 像 是 家 具 會 受 損 、 家 裡 會 有 怪 味 道 等 , 不 過 這 些 問 題 都 很 容 易 解 決 。 養 寵 物 的 好 處 遠 遠 超 過 壞 處 。 ( 節 錄 自 鄭 淑 芬 譯 《 批 判 性 思 考 》 )

甲 、 乙 二 文 內 容 相 同 , 但 寫 法 有 異 。 下 列 關 於 甲 、 乙 二 文 的 比 較 ,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 (A) 甲 、 乙 二 文 皆 未 否 定 養 寵 物 的 好 處

(B) 甲 、 乙 二 文 都 先 提 出 支 持 養 寵 物 的 論 點 (C) 甲 、 乙 二 文 皆 以 實 際 案 例 歸 納 養 寵 物 的 優 劣 (D) 甲 、 乙 二 文 皆 認為養 寵 物 可 以 提 高 生 活 品 質 23-24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3-24 題 。

初 , 康 居 貧 , 嘗 與 向 秀 共 鍛 於 大 樹 之 下 , 以 自 贍 給 。 潁 川 鍾 會 , 貴 公 子 也 , 精 練 有 才 辯 , 故 往 造 焉 。 康 不為之 禮 , 而 鍛 不 輟 。 良 久 會 去 , 康 謂 曰 : 「 何 所 聞 而 來 ? 何 所 見 而 去 ? 」會 曰 :「 聞 所 聞 而 來 , 見 所 見 而 去 。 」會 以 此 憾 之 。 及 是 , 言 於 文 帝 曰 :

「 嵇 康 , 臥 龍 也 , 不 可 起 。 公 無 憂 天 下 , 顧 以 康為慮 耳 。 」 因 譖 : 「 康 、 安 等 言 論 放 蕩 , 非 毀 典 謨 , 帝 王 者 所 不 宜 容 。 宜 因 釁 除 之 , 以 淳 風 俗 。 」 帝 既 昵 聽 信 會 , 遂 並 害 之 。

康 將 刑 東 市 , 太 學 生 三 千 人 請 以為師 , 弗 許 。 康 顧 視 日 影 , 索 琴 彈 之 , 曰 : 「 昔 袁 孝 尼 嘗 從 吾 學 〈 廣 陵 散 〉 , 吾 每 靳 固 之 , 〈 廣 陵 散 〉 於 今 絕 矣 ! 」 時 年 四 十 。 海 內 之 士 , 莫 不 痛 之 。 帝 尋 悟 而 恨 焉 。 ( 節 取 自 《 晉 書 . 嵇 康 傳 》 )

23. 根 據 上 文 所 述 , 對 於 鍾 會 形 象 的 描 寫 , 最 適 當 的 是 :

(A) 依 仗 權 勢 , 挾 怨 報 復 (B) 包 藏 禍 心 ,為害 天 下 (C) 自 恃 其 能 , 左 右 朝 政 (D) 為虎 作 倀 , 助 紂為虐 24. 關 於 上 文 的 闡 釋 , 正 確 的 是 :

(A) 以 「 聞 所 聞 而 來 , 見 所 見 而 去 」 表 現 鍾 會 對 嵇 康 的 景 仰 (B) 以 「 康 不為之 禮 , 而 鍛 不 輟 」 表 現 嵇 康 對 鍾 會 不 屑 一 顧

(C) 以 「 帝 尋 悟 而 恨 焉 」 表 示 皇 帝 對 於 嵇 康 不 願為己 所 用 而 感 到 遺 憾

(D) 「 康 、 安 等 言 論 放 蕩 , 非 毀 典 謨 」 鍾 會 認為嵇 康 言 行 放 蕩 , 不 足 以為典 範

(10)

25-26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5-26 題 。

閱 讀 經 典 , 不 見 得 都 是 愉 悅 的 。 有 時 候 , 經 典 的 價 值 , 在 於 保 存 了 我 們 今 天 不 熟 悉 的 痛 苦 。

為什 麼 我 們 要 去 知 道 、 去 經 驗 痛 苦 , 增 加 對 痛 苦 的 體 驗 ? 有 兩 個 根 本 且 具 體 的 理 由 : 第 一 , 不 曾 嘗 過 這 樣 的 痛 苦 , 你 不 會 知 道 在 世 界 上 , 究 竟 有 多 少 未 被 開 發 的 感 官 可 能 性 , 也 不 會 知 道 你 和 這 個 世 界 、 世 界 上 的 現 象 與 人 , 可 以 有 什 麼 樣 不 同 的 關 係 。 在 現 實 中 , 你 不 會真正 認 識 自 己 。 認 識 自 己 至 少 應 該 要 知 道 , 我 身 體 裡 到 底 藏 了 多 少 未 被 開 發 、 未 被 利 用 的 感 官 可 能 性 。

現 實 能 提 供 的 喜 怒 哀 樂 , 每 個 人 都 會 遇 到 , 那 樣 的 經 驗 讓 每 個 人 變 得 都 類 似 、 都 一 樣 , 如 果 要 了 解 自 己 和 別 人 有 什 麼 不 一 樣 , 自 己 的 獨 特 性 何 在 , 我 們 不 能 不 探 測 極 限 , 在 那 「 非 常 」 而 非 「 日 常 」 的 感 受 極 限 處 , 才 有 我 們真正 的 個 性 ,真正 的 自 我 。

閱 讀 經 典 , 讓 我 們 處 於 經 由 歷 史 留 下 來 , 已 經 逝 去 了 的 多 樣 人 類 經 驗 , 我 們真實 體 會 到 , 原 來 我 不 認 識 自 己 , 我 只 知 道 被 這 個 有 限 現 實 開 發 出 來 的 那 部 分 , 內 在 其 實 還 有 更 多 更 深 , 現 實 碰 觸 不 到 的 部 分 。

還 有 第 二 個 理 由 : 如 果 你 對 於 痛 苦 的 可 能 性 , 沒 有 任 何 好 奇 , 沒 有 多 一 點 的 準 備 , 那 麼 你 在 過 一 種 很 危 險 的 生 活 。 因為你 的 生 活 不 會 總 是 如 此 規 律 , 不 會 總 在 預 期 中 。 我 們 都 沒 有 把 握 生 活 不 會 突 然 瓦 解 , 露 出 一 個 巨 大 的 坑 , 且 一 下 子 跌 進 坑 底 。 什 麼 樣 的 人 會 掉 進 災 難 、 痛 苦 的 井 裡 ? 大 家 都 會 。 然 而 , 沒 有 防 備 的 人 , 比 那 些 有 防 備 、 有 知 覺 的 人 , 更 容 易 掉 下 去 , 而 且 掉 下 去 更 不 容 易 回 得 來 。 那 種 日 日 天真過 著 規 律 、 自 我 感 覺 良 好 生 活 , 不 覺 得 需 要 擴 張 對 自 己 、 對 他 人 、 對 世 界 多 樣 性 理 解 的 人 , 就 是 最 沒 有 防 備 的 人 。

探 索 自 己 日 常 生 活 以 外 的 痛 苦 , 甚 至 透 過 經 典 , 讓 自 己 能 夠 越 過 當 前 的 時 空 , 進 入 已 經 消 失 、 今 天 大 家 不 習 慣 不 熟 悉 的 痛 苦 , 就 是 讓 我 們 防 備 , 讓 我 們 警 覺 , 讓 我 們 不 會 一 下 子 被 突 如 其 來 的 改 變 、 挫 折 打 倒 的 最 好 方 法 。 ( 改 寫 自 楊 照 〈 經 典 三 論 〉 之 三 )

25. 根 據 上 文 , 下 列 敘 述 ,無 法透 過 閱 讀 經 典 獲 得 的 是 : (A) 可 以 探 測 自 己 在 感 受 時 的 極 限

(B) 可 以 發 覺 自 己 深 沉 的 內 在 感 受 (C) 能 夠 增 進 對 世 界 多 樣 性 的 理 解 (D) 能 夠 維 持 生 活 規 律 並 擴 大 視 野

26. 作 者 認為, 「 閱 讀 經 典 可 以 增 加 我 們 不 熟 悉 的 痛 苦 」 的 原 因 是 : (A) 藉 此 增 加 生 命 體 驗 並 有 能 力 面 對 可 能 發 生 的 挫 折

(B) 藉 此 感 受 生 命 中 的 動 力 並 且 提 升 追 求 知 識 的 欲 望 (C) 藉 此 避 免 犯 下 同 樣 的 錯 誤 及 了 解 自 己 內 在 的 需 求 (D) 藉 此 養 成 閱 讀 習 慣 並 且 能 包 容 生 命 中 必 有 的 缺 憾

(11)

27-28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7-28 題 。

我 面 對 著 雄 偉 浩 翰 、 不 可 思 議 的 金 字 塔 , 心 裡 的 問 號 不 是 這 二 百 三 十 萬 塊 巨 石 怎 樣 堆 砌 上 去 的 , 也 沒 有 想 到 天 外 來 客 , 而 是 奇 怪 這 人 類 歷 史 上 最 偉 大 的 建 築 竟 是 一 座 墳 墓 。

當 代 人 的 生 命 觀 變 得 似 乎 豁 達 了 。 他 們 在 遺 囑 中 表 明 , 死 後 要 將 骨 灰 揚 棄 到 山 川 湖 海 , 或 者 做 一 次 樹 葬 , 將 屬 於 自 己 最 後 的 生 命 物 質 , 變為一 叢 鮮 亮 的 綠 色 奉 獻 給 永 別 的 世 界 。 當 天 文 學 家 的 望 遠 鏡 把 一 個 個 被 神 話 包 裹 的 星 球 看 得 清 清 楚 楚 , 古 遠 天 國 的 夢 便 讓 位 於 世 人 的 現 實 享 受 。

人 們 常 被 他 們 建 造 的 這 座 人 類 史 上 最 大 的 墳 墓 所 震 撼 — — 不 僅 由 於 那 種 精 神 的 莊 嚴 , 那 種 信 仰 的 單 純 , 更 重 要 的 是 那 種 神 話 般 對 死 的 無 比 神 聖 的 態 度 與 方 式 。

古 埃 及 把 死 當 做 由 此 生 度 到 來 世 的 橋 梁 , 或 是 一 條 神 祕 的 通 道 。 他 們 相 信 只 要 保 存 遺 體 的 完 好 , 死 者 便 依 然 如 同 在 世 那 樣 生 活 , 甚 至 再 生 。 按 照 古 埃 及 人 的 說 法 , 世 間 的 住 宅 不 過 是 旅 店 , 墳 墓 才 是 長 久 的 居 室 。 金 字 塔 的 龐 大 與 堅 固 正 是為了 把 這 種 奇 想 變 成 現 實 。

遠 古 人 的 陵 墓 都 是 用 石 頭 造 的 。 石 頭 堅 固 , 能 夠 耐 久 , 也 象 徵 永 存 。 然 而 四 千 五 百 年 過 去 了 , 阿 布 辛 貝 宏 偉 的 神 像 已 被 風 沙 傾 覆 , 尼 羅 河 兩 岸 大 大 小 小 幾 乎 所 有 的 金 字 塔 , 都 被 竊 賊 掏 空 。 不 用 說 木 乃 伊 終 會 腐 爛 , 古 埃 及 人 絕 不 會 想 到 , 到 頭 來 那 些 建 造 墳 墓 的 石 頭 也 會 朽 爛 。

當 我 再 次 面 對 著 吉 薩 大 金 字 塔 , 我 明 白 了 , 這 埋 葬 法 老 的 人 類 最 偉 大 的 建 築 , 並 非 死 亡 象 徵 , 乃 是 生 之 崇 拜 , 生 之 渴 望 , 生 之 欲 求 。 ( 改 寫 自 馮 驥 才 〈 永 恆 的 敵 人 〉 ) 27. 作 者 認為, 金 字 塔 所 代 表 的 意 義 是 :

(A) 由 此 生 到 來 世 的 神 祕 通 道 (B) 最 龐 大 堅 固 的 古 代 石 葬 墓 (C) 象 徵 人 類 追 求 永 生 的 渴 望 (D) 由 人 世 通 往 神 國 的 暫 居 所

28. 關 於 「 當 天 文 學 家 的 望 遠 鏡 把 一 個 個 被 神 話 包 裹 的 星 球 看 得 清 清 楚 楚 , 古 遠 天 國 的 夢 便 讓 位 於 世 人 的 現 實 享 受 」 這 段 話 的 意 思 , 說 明 最 恰 當 的 是 :

(A) 唯 有 看 清 生 命 本 質 , 方 能 體 悟 人 生 的 價 值 與 意 義 (B) 科 技 打 破 了 神 話 傳 說 , 使 人 類 的 想 像 力 受 到 限 制 (C) 與 古 人 相 比 , 現 代 人 重 視 信 念 、 精 神 層 面 的 追 求 (D) 現 代 人 認為, 與 其 看 重 來 生 , 不 如 認真享 受 當 下 29-30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9-30 題 。

我 們 總 以為「 幸 福 」有 某 種 形 式 。 因為有 形 式 , 所 以 可 以 去「 追 求 」, 去「 達 到 」。

而 其 實 感 受 跟 「 形 式 」 未 必 一 定 相 關 , 當 然 住 豪 宅 、 開 名 車 、 銀 行 存 款 一 大 堆 , 或 者 中 樂 透 , 肯 定 會 擁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幸 福 感 , 但 是 要 量 化 的 話 , 實 在 很 難 認 定 這 時 候 的 幸 福 會 比 沒 錢 、 沒 車 、 租 人 家 房 子 住 的 時 候 要 多 。

而 感 受 與 事 實 的 最 大 不 同 , 在 於 我 們 對 於 感 受 有 絕 對 的 選 擇 權 。 別 人 可 以 改 變 我 們 的 事 實 , 但 無 法 改 變 我 們 的 感 受 。 內 在 感 受 是 唯 一 真 正為我 們 所 掌 握 , 所 擁 有 的 ,

「 感 受 」其 實 就 是 我 們為自 己 打 造 的「 事 實 」。 不 論 外 境 如 何 , 如 果 能 保 持 真 正 在「 自 我 感 覺 良 好 」 的 狀 態 , 便 能 夠 在 任 何 情 況 下 都 「 非 常 快 樂 」 。 ( 改 寫 自 袁 瓊 瓊 〈 關 於 快 樂 〉 ) 。

(12)

29. 下 列 敘 述 , 最 符 合 上 文 觀 點 的 是 :

(A) 「 感 受 」 來 自 「 形 式 」 , 故 人 們 往 往 追 求 幸 福 的 「 形 式 」 (B) 事 實 常 常 受 他 人 影 響 與 改 變 , 因 此 常 造 成 雨 悲 晴 喜 的 感 受 (C) 感 受 多 半 可 以 量 化 , 量 化 的 標 準 多 依 據 經 濟 上 的 富 足 與 否 (D) 「 自 我 感 覺 良 好 」 乃 是 掌 握 感 受 的 選 擇 權 , 不 受 外 境 影 響

30. 依 據 全 文 意 旨 , 下 列 選 項 符 合 「感 受 與 事 實 的 最 大 不 同 , 在 於 我 們 對 於 感 受 有 絕 對 的 選 擇 權」 概 念 的 是 :

(A) 鍾 理 和 體 會 自 然 之 美 , 認為天 地 即為世 上 最 好 的 書 齋 (B) 秦 得 參為遺 腹 子 , 鄰 居 看 她 母 子 倆 的 孤 苦 , 多為之 傷 心 (C) 孔 乙 己 是 這 樣 的 使 人 快 活 , 可 是 沒 有 他 , 別 人 也 便 這 麼 過 (D) 琦 君 認為姨 娘 體 諒 她 思 母 之 情 , 絮 絮 叨 叨 地 談 著 母 親 近况 31-32 為題 組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31-32 題 。

「 風 蕭 蕭 兮 易 水 寒 , 壯 士 一 去 兮 不 復 還 」, 荊 軻 以 此 得 名 , 而 短 短 的 兩 句 詩 乃 永 垂 於 千 古 。 在 詩 裡 表 現 雄 壯 的 情 緒 之 難 , 在 能 令 人 心 悅 誠 服 , 而 不 在 囂 張 誇 大 ; 在 能 表 現 出 那 暫 時 感 情 的 後 面 蘊 藏 著 的 更 永 久 普 遍 的 情 操 , 而 不 在 那 一 時 的 衝 動 。 大 約 悲 壯 之 辭 往 往 易 於 感 情 用 事 , 而 人 在 感 情 之 下 便 難 於 辨 別真偽 , 於 是 字 裡 行 間 不 但 欺 騙 了 別 人 , 而 且 也 欺 騙 了 自 己 。 許 多 一 時 興 高 采 烈 的 作 品 , 事 後 自 己 讀 起 來 也 覺 得 索 然 無 味 , 正 是 那 表 現 欺 騙 了 自 己 的 緣 故 。 〈 易 水 歌 〉 以 輕 輕 二 句 遂為千 古 絕 唱 , 我 們 讀 到 它 時 , 何 嘗 一 定 要 有 荊 軻 的 身 世 。 這 正 是 藝 術 的 普 遍 性 , 它 超 越 了 時 間 與 空 間 而 訴 之 於 那 永 久 的 情 操 。

「 蕭 蕭 」二 字 詩 中 常 見 。「 壯 士 一 去 兮 不 復 還 」, 它 們 之 間 似 乎 是 一 個 對 照 , 又 似 乎 是 一 個 解 釋 。 「 一 去 」 正 是 寫 一 個 勁 字 , 「 不 復 還 」 豈 不 又 是 一 個 哀 字 ? 天 下 巧 合 之 事 必 有 一 個 道 理 , 何 況 都 是 名 句 , 何 況 又 各 不 相 關 。 各 不 相 關 而 有 一 個 更 深 的 一 致 , 這 便 是 藝 術 的 普 遍 性 。 我 們 每 當 秋 原 遼 闊 , 寒 水 明 淨 , 獨 立 在 風 聲 蕭 蕭 之 中 , 即 使 我 們 並 非 壯 士 , 也 必 有 壯 士 的 胸 懷 , 所 以 這 詩 便 離 開 了 荊 軻 而 存 在 。 它 雖 是 荊 軻 說 出 來 的 , 卻 屬 於 每 一 個 人 。 「 , 」 ( 漢 樂 府 ) , 我 們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這 一 點 相 知 , 我 們 人 與 自 然 之 間 的 一 點 相 得 , 這 之 間 似 乎 可 以 說 , 又 似 乎 不 可 以 說 , 然 而 它 卻 把 我 們 的 心 靈 帶 到 一 個 更 遼 闊 的 世 界 去 。 那 廣 漠 的 原 野 乃 是 生 命 之 所 自 來 , 我 們 在 狹 小 的 人 生 中 早 已 把 它 忘 記 , 在 文 藝 上 乃 又 認 識 了 它 , 我 們 生 命 雖 然 短 暫 , 在 這 裡 卻 有 了 永 生 的 意 味 。

專 諸 刺 吳 王 , 身 死 而 功 成 , 荊 軻 刺 秦 王 , 身 死 而 事 敗 。 然 而 我 們 久 已 忘 掉 了 專 諸 , 而 在 讚 美 著 荊 軻 。 士 固 不 可 以 成 敗 論 , 而 我 們 之 更 懷 念 荊 軻 , 豈 不 因為這 短 短 的 詩 嗎 ? 詩 人 創 造 了 詩 , 同 時 也 創 造 了 自 己 , 它 屬 於 荊 軻 , 也 屬 於 一 切 的 人 們 。 ( 改 寫 自 林 庚 〈 輕 輕 二 句 , 遂為千 古 絕 唱 ─荊 軻 《 易 水 歌 》 〉 )

31. 下 列 敘 述 , 符 合 文 意 的 是 :

(A) 詩 人 能 夠 藉 由 詩 歌 來 創 造 自 己 , 也 能 藉 此 創 造 出 屬 於 每 一 個 人 的 胸 懷 及 感 受 (B) 詩 歌 之 所 以 能 夠 長 久 流 傳 , 在 於 作 者 能 詳 細 描 寫 人 物 的 身 世 背 景 與 生 命 歷 程 (C) 詩 歌 若 適 時 引 用 前 人 名 言 佳 句 , 才 能 給 予 詩 歌 更 多 豐 富 的 意 涵 及 藝 術 的 美 感 (D) 詩 人 必 須 運 用 誇 張 的 寫 作 手 法 , 才 能 表 現 內 心 那 壯 盛 澎 湃 、 清 越 激 昂 的 感 情 32. 依 據 前 後 文 的 說 明 , 「 , 」 應 填 入 :

(A) 青 青 園 中 葵 , 朝 露 待 日 晞 (B) 青 絲為籠 系 , 桂 枝為籠 鉤 (C) 客 從 遠 方 來 , 遺 我 雙 鯉 魚 (D) 枯 桑 知 天 風 , 海 水 知 天 寒

(13)

33-34 為題 組

閱 讀 甲 、 乙 二 文 , 回 答 33-34 題 。 甲

母 諱 維 貞 , 先 世 無 錫 人 。 父 處 士 君 鼐 , 母 張 孺 人 。 處 士 授 學 於 家 , 母 暇 日 於 屏 後 聽 之 , 由 是 塾 中 諸 書 皆 成 誦 。 張 孺 人 蚤 沒 , 處 士 衰 耗 , 母 盡 心 奉 養 , 撫 二 弟 有 恩 , 家 事 以 治 。

及 歸 於 汪 , 汪 故 貧 , 先 君 子 始為贅 婿 ; 世 父 將 鬻 其 宅 , 先 主 無 所 置 , 母 曰 : 「 焉 有為人 婦 不 事 舅 姑 者 ? 」 請 於 處 士 君 , 割 別 室 奉 焉 。 已 而 世 叔 父 數 人 , 皆 來 同 爨 。 先 君 子 羸 病 , 不 治 生 。 母 生 子 女 各 二 , 室 無 童 婢 , 飲 食 衣 屨 , 咸 取 具 一 身 , 月 中 不 寢 者 恒 過 半 。 先 君 子 下 世 , 世 叔 父 益 貧 , 久 之 散 去 。 母 教 女 弟 子 數 人 , 且 緝 屨 以為食 , 猶 思 與 子 女 相 保 ; 直 歲 大 饑 , 乃 蕩 然 無 所 託 命 矣 。

母 忠 質 慈 祥 , 生 平 無 妄 言 ; 接 下 以 恩 , 多 所 顧 念 。 方 中 幼 時 , 三 族 無 見 卹 者 , 母 九 死 流 離 , 撫 其 遺 孤 , 至 於 成 立 。 ( 清 . 汪 中 〈 先 母 鄒 孺 人 靈 表 〉 )

孺 人:明、清 時 七 品 官 的 母 親 或 妻 子 封 孺 人 乙

孺 人 諱 桂 。 外 曾 祖 諱 明 。 外 祖 諱 行 , 太 學 生 。 母 何 氏 。 世 居 吳 家 橋 , 去 縣 城 東 南 三 十 里 。 由 千 墩 浦 而 南 , 直 橋 並 小 港 以 東 , 居 人 環 聚 , 盡 周 氏 也 。 外 祖 與 其 三 兄 皆 以 貲 雄 , 敦 尚 簡 實 , 與 人 姁 姁 說 村 中 語 , 見 子 弟 甥 姪 無 不 愛 。

孺 人 之 吳 家 橋 , 則 治 木 棉 ; 入 城 , 則 緝 纑 ; 燈 火 熒 熒 , 每 至 夜 分 。 外 祖 不 二 日 使 人 問 遺 。 孺 人 不 憂 米 鹽 , 乃 勞 苦 若 不 謀 夕 。 冬 月 罏 火 炭 屑 , 使 婢 子為團 , 累 累 暴 階 下 。 室 靡 棄 物 , 家 無 閒 人 。 兒 女 大 者 攀 衣 , 小 者 乳 抱 , 手 中 紉 綴 不 輟 , 戶 內 灑 然 。 遇 僮 奴 有 恩 , 雖 至 箠 楚 , 皆 不 忍 有 後 言 。 吳 家 橋 歲 致 魚 、 蟹 、 餅 餌 , 率 人 人 得 食 , 家 中 人 聞 吳 家 橋 人 至 , 皆 喜 。 ( 明 . 歸 有 光 〈 先 妣 事 略 〉 )

33. 根 據 甲 、 乙 二 文 的 敘 述 , 這 兩 位 母 親 相 似 的 部 分 是 : (A) 娘 家 皆 鄉 里 聞 名 , 經 濟 狀 況 寬 裕

(B) 皆 擅 長 紡 織 女 紅 , 並 曾 以 此 謀 生 (C) 皆 認真操 持 家 務 , 對 人 寬 厚 有 恩 (D) 皆 能 知 書 達 禮 , 亦 用 心 事 奉 公 婆

34. 關 於 甲 、 乙 二 文 的 內 容 , 敘 述 正 確 的 選 項 是 :

(A) 甲 、 乙 二 文 中 , 作 者 外 祖 父 皆 以 教 授 私 塾為業 , 深 受 敬 重 (B) 甲 文 談 到 母 親 溫 婉 剛 毅 的 性 格 , 乙 文 談 到 母 親 的 節 儉 持 家 (C) 甲 、 乙 二 文 都 可 以 看 到 外 祖 父 愛 女 心 切 , 餽 贈 物 品 給 女 兒 (D) 甲 文 寫 出 家 道 中 落 的 情 景 , 乙 文 則 寫 出 家 中 常 有 匱 乏 之 憂

二、多選題(占 32 分)

說 明 : 第

35

題 至 第

42

題 , 每 題 有

5

個 選 項 , 其 中 至 少 有 一 個 是 正 確 的 選 項 , 請 將 正 確 選 項 畫 記 在 答 案 卡 之「 選 擇 題 答 案 區 」。 各 題 之 選 項 獨 立 判 定 , 所 有 選 項 均 答 對 者 , 得

4

分 ; 答 錯

1

個 選 項 者 , 得

2.4

分 ; 答 錯

2

個 選 項 者 , 得

0.8

分 ; 答 錯 多 於

2

個 選 項 或 所 有 選 項 均 未 作 答 者 , 該 題 以 零 分 計 算 。

35. 下 列 各 組 「 」 內 的 字 , 字 義 相 同 的 選 項 是 :

(A) 未 若 柳 絮 「 因 」 風 起 / 加 之 以 師 旅 , 「 因 」 之 以 饑 饉 (B) 「 緣 」 溪 行 , 忘 路 之 遠 近 / 「 緣 」 溪 入 , 溪 盡為內 北 社

(C) 今 歲 春 雪 甚 盛 , 梅 花 「為」 寒 所 勒 / 手 長 鑱 , 「為」 除 不 潔 者 (D) 某 所 , 「 而 」 母 立 於 茲 / 人 「 而 」 如 此 , 則 禍 敗 亂 亡 亦 無 所 不 至 (E) 我 才 不 及 卿 , 「 乃 」 覺 三 十 里 / 今 其 智 「 乃 」 反 不 能 及 , 其 可 怪 也 歟

(14)

36. 「紐 西 蘭 第 一 大 城 , 於 當 地 時 間 十 五 日 下 午 爆 發 大 規 模 槍 擊 事 件 , 兩 名 槍 手 分 別 闖 入 市 中 心 的 清真寺 , 持 半 自 動 步 槍 進 行 攻 擊 , 警 方 表 示 , 目 前 已 造 成 四 十 九 人 死 亡 , 上 百 人 輕 重 傷 。」 這 段 描 寫 著 重 客 觀 事 實 的 呈 現 , 沒 有 加 入 作 者 主 觀 的 好 惡 及 評 斷 , 下 列 文 句 , 偏 向 客 觀 描 述 的 是 :

(A) 到 了 十 二 點 半 鐘 , 看 那 臺 上 , 從 後 臺 簾 子 裡 面 出 來 一 個 男 人 , 穿 了 一 件 藍 布 長 衫 , 長 長 的 臉 兒 , 一 臉 疙 瘩 , 彷 彿 風 乾 福 橘 皮 似 的 , 甚為醜 陋

(B) 門 掩 上 了 , 堂 屋 裡 暗 著 , 門 的 上 端 的 玻 璃 格 子 裡 透 進 兩 方 黃 色 的 燈 光 , 落 在 青 磚 地 上 。 朦 朧 中 可 以 看 見 堂 屋 裡 順 著 牆 高 高 下 下 堆 著 一 排 書 箱 , 紫 檀 匣 子 , 刻 著 綠 泥 款 識

(C) 新 建 的 大 禮 堂 裡 , 坐 滿 了 人 , 我 們 畢 業 生 坐 在 前 八 排 , 我 是 坐 在 最 前 一 排 的 中 間 位 子 上 。 我 的 衣 服 上 面 有 一 朵 粉 紅 色 的 夾 竹 桃 , 是 臨 來 時 媽 媽 從 院 子 裡 摘 下 來 給 我 別 上 的

(D) 很 遠 很 遠 的 底 下 , 是 數 公 里 外 嘉 南 平 原 上 和 高 雄 地 區 依 稀 聚 集 的 燈 光 。 天 空 仍 是 濃 濃 的 墨 藍 , 只 有 很 少 的 幾 顆 很 亮 的 星 。 路 越 往 上 越 坎 坷 , 呈 之 字 形 一 再 轉 折 , 沿 鬆 脆 的 石 壁 而 上

(E) 據 說 一 百 多 年 前 大 英 帝 國 殖 民 總 督 本 亭 克 , 曾 經 考 慮 過 拆 解 泰 姬 陵 , 把 大 理 石 運 到 倫 敦 一 塊 一 塊 的 拍 賣 , 比 修 葺 維 護 合 算 。 還 好 英 國 沒 有 幹 下 這 等 殺 雞 取 卵 、 焚 琴 煮 鶴 的 蠢 事

37. 下 列 關 於 各 篇 文 章 重 要 文 段 的 敘 述 , 正 確 的 是 :

(A) 〈 左 忠 毅 公 逸 事 〉中「 吾 上 恐 負 朝 廷 , 下 恐 愧 吾 師 也 」, 表 示 史 可 法 以 身 許 國 , 乃 受 左 公 精 神 之 感 召

(B) 〈 桃 花 源 記 〉中「 乃 不 知 有 漢 , 無 論 魏 、 晉 」, 表 達 桃 花 源 人 離 群 索 居 已 久 , 對 漁 人 帶 來 的 外 界 訊 息 充 滿 好 奇

(C) 〈 晚 遊 六 橋 待 月 記 〉中「 月 景 尤 不 可 言 , 花 態 柳 情 , 山 容 水 意 , 別 是 一 種 趣 味 」,

乃 作 者 實 際 描 摹 月 下 西 湖 之 美

(D) 〈 廉 恥 〉 中 「 松 柏 後 凋 於 歲 寒 , 雞 鳴 不 已 於 風 雨 」 即 說 明 了 「 士 大 夫 之 無 恥 , 是 謂 國 恥 」 , 強 調 士 大 夫 於 亂 世 之 中 仍 應 堅 守 節 操

(E) 〈 師 說 〉中「 弟 子 不 必 不 如 師 , 師 不 必 賢 於 弟 子 」呼 應 文 中「 道 之 所 存 , 師 之 所 存 」 的 觀 點 , 說 明 「 聞 道 有 先 後 , 術 業 有 專 攻 」 的 道 理

38. 下 列 文 句 畫 底 線 處 的 詞 語 , 運 用 恰 當 的 是 :

(A) 若 不 及 時 勸 止 , 任 由 情 況 惡 化 ,真不 知 情 勢 會 伊 於 胡 底 (B) 這 本 書 取 材 嚴 謹 立 論 有 據 , 被 譽為不 刊 之 論 , 實 不為過 (C) 他 由 於 長 期 失 業 , 家 裡 的 經 濟 已 經 到 了 進 退 維 谷 的 地 步 (D) 在 警 方 雷 厲 風 行 地 掃 蕩 之 下 , 許 多 不 法 行 業 便 銷 聲 匿 跡 (E) 憑 著 在 商 場 的 人 脈 , 他 做 起 生 意 來 左 右 逢 源 , 一 帆 風 順 39. 下 列 對 古 典 文 學 的 體 制 、 內 容 或 發 展 ,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

(A) 兩 漢 樂 府 詩 以 敘 事 詩為主 , 多 在 表 現 人 民 的 生 活 以 及 思 想 感 情 (B) 桃 花 源 記 、 岳 陽 樓 記 屬 山 水 遊 記 , 皆 抒 發 悲 喜 憂 樂 的 生 命 情 懷 (C) 韓 愈為唐 代 古 文 運 動 的 先 驅 , 強 調 文 章 應 樸 實 無 華 與 蘊 含 教 化 (D) 晚 明 公 安 派 強 調 獨 抒 性 靈 的 生 命 情 調 , 看 重 戲 劇 、 小 說 的 價 值 (E) 明 劉 基 著 《 郁 離 子 》 , 多 以 寓 言 故 事 揭 露 社 會 問 題 , 針 砭 時 弊

(15)

40. 〈 北 投 硫 穴 記 〉 : 「 復 越 峻坂五 六 , 值 大 溪 。 溪 廣 四 五 丈 , 水 潺 潺 巉 石 間 , 與 石 皆 作 藍 靛 色 。 」 畫 底 線 的 文 句 , 是 對 其 前 面 「 大 溪 」 的 描 述 。 下 列 畫 底 線 的 文 句 , 是 對 其 前 面 的 文 句 ( 未 畫 底 線 者 ) 進 行 「 描 述 、 解 說 」 的 選 項 是 :

(A) 項 脊 軒 , 舊 南 閤 子 也 。 室 僅 方 丈 , 可 容 一 人 居

(B) 謹 庠 序 之 教 , 申 之 以 孝 悌 之 義 , 頒 白 者 不 負 戴 於 道 路 矣 (C) 齊 人 有 好 詬 食 者 , 每 食 必 詬 其 僕 , 至 壞 器 、 投 匕 箸 , 無 空 日 (D) 將 軍 向 寵 , 性 行 淑 均 , 曉 暢 軍 事 , 試 用 於 昔 日 , 先 帝 稱 之 曰 能

(E) 久 之 , 聞 左 公 被 炮 烙 , 旦 夕 且 死 , 持 五 十 金 , 涕 泣 謀 於 禁 卒 , 卒 感 焉 41. 閱 讀 下 列 關 於 紀 曉 嵐 的 軼 事 , 選 出 說 明 正 確 的 選 項 :

《 四 庫 全 書 》的 主 編 者 紀 曉 嵐 是 清 代 有 名 的 才 子 , 博 學 能 文 , 尤 其 擅 長 吟 詩 作 對 。 有 一 回 乘 船 渡 江 , 被 一 艘 大 船 鼓 帆 追 上 , 船 上 一 位 威 武 的 男 子 對 紀 曉 嵐 端 詳 一 會 兒 , 便 叫 船 夫 減 速 , 差 人 傳 一 張 紙 條 給 紀 曉 嵐 , 接 著 便 揚 帆 而 去 。 紙 條 上 寫 的 是 「 看 閣 下 模 樣 , 想 必 是 一 位 文 士 , 在 下 只 不 過 是 一 介 武 夫 , 現 有 一 聯 , 閣 下 如 能 對 出 , 敝 船 當 即 退 避 三 舍 ; 要 是 對 不 出 , 只 好 委 屈 閣 下 尾 隨 在 後 。 」 武 夫 的 上 聯 是 : 「 兩 舟 並 行 , 櫓 速 ( 魯 肅 ) 不 如 帆 快 ( 樊 噲 ) 。 」 紀 曉 嵐 沒 想 到 自 己 竟 被 一 武 夫 的 上 聯 給 難 倒 , 苦 思 多 時 , 終 於 在 聽 到 奏 樂 聲 響 時 對 出 下 聯 : 「 八 音 齊 奏 , 笛 清 ( 狄 青 ) 怎 比 簫 和 ( 蕭 何 ) ? 」 ( 佚 名 《 紀 曉 嵐 外 傳 》 )

(A) 對 聯 中 所 提 到 的 人 物 皆為三 國 時 期 的 大 臣 名 將

(B) 對 聯 的 要 求為: 上 下 聯 之 字 數 相 同 、 平 仄 相 對 , 必 須 對 偶 (C) 此為利 用 中 文 一 字 多 音 、 同 音 字 多 的 特 性 , 所 形 成 的 文 字 遊 戲

(D) 武 夫 的 上 聯 暗 指 文 不 如 武 , 紀 曉 嵐 對 的 下 聯 則 強 調 武 不 如 文 , 大 有 反 駁 上 聯 之 意 (E) 在 這 個 對 聯 中 , 既 要 求 語 意 雙 關 , 又 要 與 兩 位 古 人 之 姓 名 諧 音 , 且 此 兩 人 必 須 一

文 一 武

42. 許 多 作 家 在 敘 述 事 物 時 , 常 會 使 用 「 視 點 移 動 」 的 方 式 , 如 由 遠 而 近 , 或 由 近 而 遠 , 以 增 強 文 章 給 人 的 印 象 。 下 列 文 字 之 描 寫 , 具 有 「 視 點 移 動 」 效 果 的 選 項 是 :

(A) 畫 上 的 金 鐘 搖 盪 , 遙 遙 的 傳 來 美 麗 的 迴 響 。 我 彷 彿 能 聽 見 那 悠 揚 的 音 韻 , 我 彷 彿 能 嗅 到 那 沁 人 的 玫 瑰 花 香

(B) 快 閣 臨 湖 而 建 , 推 窗 外 望 : 遠 處 是 一 帶 青 山 , 近 處 是 隔 湖 的 田 畝 , 田 畝 分 出 紅 黃 綠 三 色 , 紅 的 是 紫 雲 英 , 綠 的 是 豌 豆 葉 , 黃 的 是 油 菜 花

(C) 在 我 的 後 園 , 可 以 看 到 牆 外 有 兩 株 樹 , 一 株 是 棗 樹 , 還 有 一 株 也 是 棗 樹 。 這 上 面 的 夜 的 天 空 , 奇 怪 而 高 , 我 生 平 沒 有 見 過 這 樣 奇 怪 而 高 的 天 空

(D) 約 有 兩 三 分 鐘 之 久 , 彷 彿 有 一 點 聲 音 從 地 底 下 發 出 。 這 一 出 之 後 , 忽 然 又 揚 起 , 像 放 那 東 洋 煙 火 , 一 個 彈 子 上 天 , 隨 化 做 千 百 道 五 色 火 光 , 縱 橫 散 亂

(E) 圍 繞 在 我 四 周 的 生 命 , 豈 不 都 是 我 最真實 最 親 切 的 伴 侶 嗎 ? 這 臨 風 招 展 的 花 草 , 這 閃 爍 天 邊 的 晨 星 , 這 浸 潤 萬 物 的 朝 露 , 豈 不 是 宇 宙 間 最 美 麗 最 完 美 最 可 愛 的 生 命 嗎

(1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類,還可以改善人類食用魚類的品質和供應量。 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有不同的魚類養殖方式,人們相信澳洲的古原住民養殖鰻魚最早是從西元前六千 年開始,有充分的證據指出股原住民在康達湖的附近將豐富的沖積平原規劃成渠道和水壩,捕捉鰻魚後將 其儲存以供一年食用。然而,魚類養殖文化最早的紀錄是在中國,在西元前兩千五百年就已廣泛運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