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執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推動計畫(2021 年修訂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執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推動計畫(2021 年修訂版)"

Copied!
58
0
0

Teks penuh

(1)

執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推動計畫

2021 年修訂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經濟部

衛生福利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勞動部

財政部 海洋委員會

20219

(2)
(3)

目 錄

壹、前言 ... 1

貳、汞水俣公約介紹 ... 2

參、計畫目標 ... 4

肆、我國汞之管制法規及管制現況 ... 5

一、汞的管制法規 ... 5

二、管制成果及現況 ... 10

伍、執行策略 ... 18

陸、推動小組成員及管理分工 ... 19

柒、預期效益 ... 21

捌、經費來源 ... 21

玖、管制考核 ... 21

(4)
(5)

1

壹、前言

汞俗稱「水銀」,是一種有毒重金屬,廣泛應用於工業,如小規模/手工 金礦開採、氯鹼生產、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在人類生活中也很廣泛被應用,

如體溫計、血壓計、電池、照明光源、化粧品以及補牙用的填料等。

由於汞可能透過含汞礦石的風化或火山爆發等自然因素,或者透過工業 加工、礦石開採、垃圾焚燒、化石燃料燃燒等人類活動及藉由許多廢棄之含 汞產品傳輸或釋放到環境中,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因此,自 西元(下同)2001 年起,汞問題就列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簡稱 UNEP)每年理事會的重要議題。

2002

12

UNEP

發 表 了 「全球 汞評 估報 告」

(Global Mercury

Assessment)

,指出環境中汞污染廣泛存在並已危害到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因

汞具遠距離遷移性),也指出每年人為排放量(約

1,900

公噸)約為自然排放 量(如火山爆發等)之

2

倍,重要的人為排放源包括石化燃料使用、金和其 他金屬採礦、鐵及非鐵金屬生產、水泥生產及廢棄物處理等。據此,UNEP 於

2003

年啟動防止汞污染的討論會議, 2009年

2

月召開的

UNEP

25

屆 環境會議通過要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汞之國際公約,並決定在

2010~2013

年召開

5

次政府間談判委員會議(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簡稱

INC)來完成公約的談判。

其後於

2013

1

13

日至

18

日的第

5

次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5),

通過有關限制和減少汞排放的公約實質內容,並將公約定名為日本提議的

「汞水俣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隨後於

2013

10

7

~11日在日本熊本縣正式開放簽署,規範於第

50

國簽署並經批准後第

90

天 開始生效。公約於

2017

8

16

日正式生效,截至

2021

9

月已召開

3

次締約方大會,期全球各方採取一致行動,限制甚至最終淘汰汞的開採和使 用,透過嚴格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各種來源的排放。

我國身為地球之一份子,宜檢視目前汞之管理及執行現況,規劃我國未 來管制方向以與國際公約管制事項與時程一致,爰透過跨部會合作共同研擬

「執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推動計畫」,並於

2016

6

27

日奉行政院核定,

確立各部會分工,作為國內推動汞管理工作之依據。今(2021)年持續依據國 內最新管理現況滾動修訂。

(6)

2

貳、汞水俣公約介紹

「汞水俣公約」之總體目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 為排放之影響,其涉及之主要領域包括汞供應與貿易、含汞產品、用汞製程、

汞排放與釋放、汞的無害化貯存、含汞廢棄物及污染場址等,公約條文共有

35

條及

5

項附件,重要規定摘錄如下:

一、公約生效後禁止進行公約生效前未開採之汞礦開採活動(即禁止新汞礦之 開採);現有汞礦開採活動之關閉期限為公約對締約方生效後

15

年。限制 汞的出口,出口只能用於公約允許的含汞產品和用汞製程。

二、逐步淘汰多種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含汞產品,旨在降低汞的生產與使用

(一)

2020

年底前禁止生產和進出口的含汞產品(但公約允許各締約方進行 為期

5

年之豁免登記)

1.

電池(不包括含汞量低於

2%的鈕扣型鋅氧化銀電池以及含汞量低於

2%的鈕扣型鋅空氣電池)

2.

開關和繼電器(不包括每個電橋、開關或繼電器的最高含汞量為

20

毫克的極高精確度電容和損耗測量電橋及用於監控儀器的高頻射頻 開關和繼電器)。

3.

普通照明緊湊型螢光燈(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CFL)(不超過

30

瓦、單支含汞量超過

5

毫克)。

4.

普通照明直管型螢光燈:

(1)低於 60

瓦、單支含汞量超過

5

毫克的直 管型螢光燈(使用三基色螢光粉);(2)低於

40

瓦(含

40

瓦)、單支 含汞量超過

10

毫克的直管型螢光燈(使用鹵磷酸鹽螢光粉)。

5.

普通照明高壓汞燈(High pressure mercury vapour lamps, HPMVL)。

6.

電子顯示螢光燈-冷陰極螢光燈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 CCFL)

和 外 部 電 極 式 螢 光 燈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

EEFL)中使用的汞:(1)長度較短(≤500

毫米),單支含汞量超過

3.5

毫克;(2)中等長度(>500 毫米且≤ 1500 毫米),單支含汞量超過

5

毫克;(3)長度較長(>1500毫米),單支含汞量超過

13

毫克。

7.

化粧品-含汞量超過

1 ppm

,包括亮膚肥皂和乳霜,不包括以汞為防 腐劑且無有效安全替代防腐劑的眼部化粧品。

8.

農 藥 、 生 物 殺 蟲 劑 和 局 部 抗 菌 劑

(Pesticides, biocides and topical antiseptics)。

9.

非電子測量儀器-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血壓計。

(7)

3

(二)承上,但仍有一些含水銀製品成為獲准除外產品,包括用於軍事用途 的產品、作為研究試驗用途之產品、暫無非水銀式替代產品的開關與 繼電器、用在電子顯示器的冷陰極燈管(CCFL)及外部電極式螢光燈管

(EEFL)及非電子測量器具、宗教或傳統習俗活動用品、疫苗保存用水

銀。

(三)採取措施逐步減少使用牙科用汞合金公約要求締約方在採取措施逐步 減少使用牙科用汞合金時,應考量國情並應至少納入下列措施中的兩 項:

1.

訂定旨在預防齲齒和健康促進之國家目標,盡最大限度降低牙齒修 復的需要。

2.

訂定旨在盡最大限度減少牙科汞合金使用之國家目標。

3.

促進使用具有成本效益且有臨床療效之無汞替代品進行牙科修復。

4.

促進研究和開發高品質之無汞材料用於牙科修復。

5.

鼓勵有代表性的專業組織和牙醫院校就無汞牙科修復替代材料之使 用及最佳管理實踐之推廣,對牙科專業人士和學生進行教育和培訓。

6.

不鼓勵在牙科修復中優先使用牙科汞合金而非無汞材料之保險政策 和方案。

7.

鼓勵在牙科修復中優先使用高品質之替代材料而非牙科汞合金之保 險政策和方案。

8.

規定牙科汞合金只能以封裝形式使用。

9.

促進牙科設施中採用最佳環境實踐,以減少汞和汞化合物釋放到水 和土地。

三、在產品製造和工業加工過程中,要逐步減少或淘汰汞或汞化合物之使用,

減少排放

(一)2025 年前逐步禁止氯鹼生產製程使用汞或汞化合物;2018 年前逐步 禁止乙醛生產過程使用汞或汞化合物作為催化劑。

(二)在氯乙烯單體、甲醇鈉、甲醇鉀、乙醇鈉或乙醇鉀及聚氨酯等的生產 過程中,要採取措施逐步淘汰汞之使用(如氯乙烯單體的生產製程,

每單位產品汞用量至

2020

年時要比在

2010

年時減少

50%;在甲醇

鈉、甲醇鉀、乙醇鈉或乙醇鉀及聚氨酯等的生產製程,在公約生效後

10

年內淘汰汞之使用),以減少環境中的汞排放(如甲醇鈉、甲醇鉀、

乙醇鈉或乙醇鉀的生產製程,每生產單位產品汞排放量至

2020

年時 要比在

2010

年時減少

50%)

,鼓勵無汞催化劑和製程方面的研究和發

(8)

4

展。

四、努力減少汞向大氣之排放量及向土地或水中之釋放量

(一)公約認為,小型金礦和燃煤電站是汞污染的最大來源。

(二)締約方需在條約生效後

3

年內制定行動計畫減少或消除小規模黃金開 採或加工活動及其汞使用量,促使減少汞排(釋)放量。

(三)締約方需控制各種大型燃煤電廠和燃煤工業鍋爐的大氣汞排放,並加 強對金屬冶煉/製程、垃圾焚燒處理、水泥熟料生產設施的管控。上述 業別之新排放源應在公約生效後

5

年內採用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 境實踐(Best Available Techniques/Best Environmental Practice,簡稱

BAT/BEP)進行管制減少排放;上述業別之既有排放源應在公約生效

10

年內採取控制措施進行管制減少排放,如確定減量目標、採用 排放限值、BAT/BEP、控制策略以及其他措施。締約方可針對上述業 別制訂計畫,設定為控制排放而採取的各項措施及其預計目標和成果。

(四)針對汞向土地或水中的釋放,締約方應自公約生效

3

年內查明相關的 釋放點源,並採取措施(如建立釋放限值、BAT/BEP、訂定控制策略 等)減少釋放。

五、公約要求加強汞之無害化儲存與含汞廢棄物的環境無害化管理,可借助巴 塞爾公約在該領域之規定要求為基礎進行管控。採取靈活方式管理受到汞 污染之場址,各國可制定計畫進行場址識別與評估、健康與環境風險評級 等。

參、計畫目標

一、透過跨部會分工,落實國內汞之管理機制,減少環境中之汞污染,並表達 我國遵循國際公約的意願。

二、建立環境與生物基質中汞的監控制度,掌握環境中汞流布情形,降低環境 污染風險,免除民眾疑慮。

三、保護國人健康與環境免受汞物質的危害。

(9)

5

肆、我國汞之管制法規及管制現況 一、汞的管制法規

(一)環保主管機關

為符合國際趨勢,對於汞的管制使用朝向「逐步限汞,最終禁汞」

目標,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已有相關如禁限用、含 汞產品回收再利用及其廢棄物管理,與汞排放及其環保標準訂定等相 關管制。說明如下:

1.

毒性化學物質管制

我國自

1989

年全面禁止以水銀法製造鹼氯,已經沒有利用 汞來生產之氯鹼工廠。為有效管理汞之運作,環保署於

1991

年 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規定,將汞列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

質(如表

1),根據數次公告修正汞毒化物管理事項,於 2019

7

5

日公告「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及其運作管理事項」之「

禁止運作事項」,增訂自

2021

1

1

日起禁止汞用於製造電 池、開關及繼電器、日光燈或螢光燈、高壓汞燈及非電子量測 儀器之運作事項,惟公約規範排除條件除外(如表

2)。另亦修

正「得使用用途」,增列得用於製造校準儀器或參考標準用途之 含汞製成品,目前有許可

10

項得使用用途(如表

2)。

另配合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下稱廢管處)

2020

8

25

日公告「限制含汞產品輸入」規定,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下稱化學局)2020 年

7

9

日函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下稱貿 易局)增列含汞產品輸入規定,即符合規定例外排除可行輸入 之含汞產品,應取得化學局核發之同意文件後, 始得通關放行,

經濟部貿易局已於

2020

12

22

日公告。

2.

環境用藥管制

我國參考聯合國及歐盟禁用含汞及其化合物殺蟲、殺菌產 品作法,已於

2020

12

10

日修正公告於環境用藥禁止含有 成分增列「汞」及「甲基汞」。

3.

含汞產品之禁限用、廢棄、回收及清理管理

環保署對於含汞產品之汞含量限制及其禁限用管理、廢棄、

回收及清理等,主要以「廢棄物清理法」管理,說明如下:

(1)含汞照明光源、乾電池及體溫計之管制

(10)

6

A.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

21

條「物品或其包裝、容器有嚴重 污染環境之虞者,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公告禁用或限制製造、

輸入、販賣、使用」,對於不易回收之含汞產品(如乾電池、水 銀體溫計、含汞開關及繼電器、普通照明用途高壓汞燈及非電 子測量儀器),推動以「禁用或限制製造、輸入」方式來減少 含汞廢棄物產生(如表

3)。

B.

首先自

1998

年起逐步依據「應由製造、輸入業者負責回收、

清除、處理之物品或其容器,及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 業者範圍」(2013年

8

5

日修訂為「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 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推動廢乾電池、廢照明 光源等含汞產品之回收(如表

4)

。另環保署

2021

7

7

日 修正公告「照明光源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修正部分照明光 源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包括:直管日光燈、緊密型螢光燈管 等。此外,為反映廢照明光源回收清除處理成本上升,及近年 傳統照明光源因受汞水俣公約的限汞措施影響,市場已逐漸汰 換,導致回收量逐年下降,環保署公告自

2021

7

1

日起 調高傳統照明光源的直管、非直管及

LED

照明等項目的回收 清除處理補貼費率。

C.

廢乾電池、廢照明光源中汞之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應符合

「廢乾電池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或「廢照明光 源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相關規定,以避免洩漏 至環境中,如廢照明光源中之含汞物質回收、貯存、清除、處 理,不得洩漏於大氣,螢光粉應妥善處理、貯存及清除,廠內 應具備汞偵測裝置等。

(2)含汞廢棄物之排放與處理(如表 5)

A.

環保署參考現行「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之排放管 道及周界標準,依循空氣污染防制法以健康風險評估及技術可 行性訂定排放標準之規定並檢視我國產業有害空氣污染物排 放現況及檢測數據等本土化資料,訂定「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 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中汞及其化合物(CAS: 7439-97-6)周界標 準值為

1μg/m

3

B.

依「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廢棄之元素汞、直接接觸元 素汞之廢棄盛裝容器及含汞廢棄物等,為毒性有害事業廢棄物

;基本化學工業「以汞電極法製氯之廢水處理污泥」、石油化

(11)

7

學原料及製造業「以氯化汞觸媒之乙炔製程製造氯乙烯單體之 廢水處理污泥」、廢棄物處理業「含汞廢料回收產生之殘渣或 污泥」、「廢料回收產生之廢螢光粉」等

4

個行業別含汞事業廢 棄物認定為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並訂定事業廢棄物之毒性特 性溶出程序溶出標準,其含汞及其化合物(總汞)為

0.2mg/L

C.

另「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規定事業廢棄 物含汞及其化合物其乾基每公斤達

260mg

以上者,應回收元 素汞,其殘渣之毒性特性溶出程序試驗結果汞溶出量應低於

0.2 mg/L;乾基每公斤濃度低於 260mg,以其他方式中間處理

者,其殘渣之毒性特性溶出程序試驗結果應低於

0.025 mg/L

3.

產品環保標章限制產品中汞含量

國內含汞產品管理,除了透過法規限制含汞產品含量外,

也藉由推動環保標章,鼓勵消費者採購綠色產品,以降低天然 資源、毒性化學物質之使用及污染物排放。

目前環保署有效產品環保標章規格標準中,多種產品明定 其使用塗料、染料、塑膠件、碳粉、墨水或碳粉匣感光材等不得 含有汞,及對仍可能有使用汞之產品,皆規範其檢出含量應符合 管制限值,如個人主機、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中內建電池汞 含 量應 <

0.25 mg/kg、一 次電池 及充 電電 池產品 中汞 含量 應<

0.25 mg/kg、重複使用飲料容器之汞溶出試驗應符合飲用水水質

標準

0.002 mg/L、省電燈泡及螢光燈管之汞含量應<5mg、紡織

品及地毯應低於

0.02 mg/kg、出口標示燈及避難方向指示燈規

範汞含量限值應<3mg,此外,筆記型電腦、桌上型個人電腦、

顯示器及電視機皆規範產品顯示面板之光源不得使用含汞燈管,

並滾動式檢討修正各類產品之汞含量。

4.

其他汞排放相關管制標準(如表

5)

空氣污染防制主要法規依據為「空氣污染防制法」,按「固 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國內固定污染源汞的排 放限值需依排放管道高度計算;另已於「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 染物排放標準」、「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訂定一般廢棄 物、事業廢棄物焚化爐及電力設施汽力機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 爐煙道排氣汞排放標準,並積極建置汞排放資料、進行排放源 現況調查、排放源檢測及環境品質監測。

(12)

8

另基於燃煤發電廠製程使用之燃煤含有汞之成分,排煙脫 硫過程產生含汞之廢水,為掌握發電廠製程使用燃煤總汞量,及 降低廢水中的汞排放總量,環保署於

2017

年「放流水標準」對 於燃煤發電廠發電機組且產生排煙脫硫廢水進入廢水處理設施 者,加嚴放流水標準總汞管制,限值由

0.005 mg/L

加嚴為

0.002

mg/L。另於 106

12

27

日修正發布「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

測申報管理辦法」第

49

條之

8,增訂燃煤發電廠總汞管理措施

,針對使用燃煤之發電廠,提出總汞管理措施。

5.

國內汞相關環境標準檢測方法

環保署已有公告汞相關之標準檢測方法,得供執行環境檢 測計畫時參考採用(如表

6)。

(二)農政主管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下稱農委會)已依據「農藥管理法」於

1971

10

25

日禁止有機水銀劑(Organic mercury)農藥的製造、輸入及 加工;

1972

10

25

日禁止銷售及使用。並依據「漁業法」、「動物 用藥品管理法」、「飼料管理法」等法規,辦理田間農糧產品、水產品、

飼料等汞含量檢驗、監測等工作,以防範有害物質污染,並於「補助 飼料重金屬含量標準」訂有汞含量標準。

(三)衛生主管機關

衛生福利部(下稱衛福部)主要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藥事法」、「醫療器材管理法」、「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進行管理。

其中在食品部分,依食品所含該等化學物質暴露量情形,評估對人體 安全影響之風險程度,針對風險較高者優先研訂食品中之限量標準,

必要時對消費者進行相關飲食教育宣導,亦進行市售食品之抽樣檢驗。

此外,由於汞進入水體環境(河川、海洋)後,可經由微生物作用,

轉化為甲基汞,並經過水生生物食物鏈的累積作用而產生生物濃縮,

進而對人體產生健康危害,也由於魚體總汞含量約

90%是甲基汞,故

2009

11

30

日公告「水產動物類衛生標準」(已廢止)制定甲 基汞含量限值,並陸續公告食用油脂、冰類、食米、包裝飲用水、食 鹽等之含汞限值,然而為整合現行種類項目繁多之食品衛生標準,故 於

2020

6

17

日修正公告「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 整合食品中含總汞及甲基汞限量,並同步廢止水產動物類、食用油脂、

冰類、食米、包裝飲用水、食鹽等衛生標準,以維護國人食品衛生安 全。(有關汞之相關標準彙整如表

7)。

(13)

9

在化粧品部分,衛福部為加強化粧品之使用安全,化粧品衛生安 全管理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化粧品不得含有汞、鉛或其他經中央主 管機關公告禁止使用之成分。但因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無可避免,致 含有微量殘留,且其微量殘留對人體健康無危害者,不在此限,故衛 福部於

2021

6

17

日以衛授食字第

1101601488

號公告修正化粧 品禁止使用成分表,規定化粧品於製造過程中,如因所需使用原料或 其他等因素,且技術上無法排除,致含自然殘留微量之重金屬汞(水 銀)時,則其最終製品中所含不純物重金屬汞(水銀)之殘留量不得

超過

1ppm。為維護消費者健康與安全,化粧品中汞含量向來列屬為

重點稽查管理項目。

中藥材及中藥製劑,訂有汞之限量標準(如表

7)

,並加強上市 後產品抽查。基於疾病治療需要,有關含水銀等中藥製劑,依據「藥 事法」相關規定需經查驗登記許可,始得製造、輸入或販賣。對於牙 科用汞齊(Dental amalgam)、水銀、汞齊合金(Amalgam alloy)等醫療器 材,亦須經衛福部查驗登記,其製造廠須符合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簡稱

GMP),另自 2021

5

1

日 起則須符合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準則之規定,始得製造或輸入販售,

隨著醫材科技之發展及大眾審美觀之考量,目前臨床上複合樹脂充填

(Composite resin restoration)幾乎可取代銀粉充填(Amalgam restoration),

僅少部分之大型咬力區窩洞,只能施以銀粉充填。

(四)經濟主管機關

經濟主管機關其法源依據係以「產業創新條例」、「工廠管理輔導 法」、「貿易法」、「貨品輸入管理辦法」、「貨品輸出管理辦法」及「商 品檢驗法」為主,其管理現況如下所述:

1.

依「產業創新條例」、「工廠管理輔導法」協助並輔導工廠進行相關污 染防治輔導及替代品運用措施,對受限之產業進行技術輔導。

2.

貨品主管機關(環保署、衛福部及農委會等)依其法令規定應於邊境 管理,函請經濟部貿易局增修訂相關貨品輸出入規定時,經濟部貿 易局即依據「貨品輸入管理辦法」及「貨品輸出管理辦法」公告相關 貨品名稱及輸出入規定,並彙編「海關協助查核輸入貨品彙總表」或

「海關協助查核輸出貨品彙總表」。貨品主管機關有於邊境管理貨品 輸出入之需要,但無相關法令,經濟部貿易局則依據「貿易法」、「貿 易法施行細則」規定,會商相關主管機關(財政部關務署、經濟部工 業局等)公告列入「限制輸入貨品表」或「限制輸出貨品表」。目前

(14)

10

國內有關汞及含汞物質之貨品分類號列及其輸出入規定整理如表

8

所示。

3.

目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下稱標準局)已訂有商品汞含量相關國家 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簡稱

CNS)(如表 9),保障消費者權益。

4.

依據「商品檢驗法」,凡國內生產或進口銷售屬公告應施檢驗品目(如 玩具等),均須依商品檢驗法及相關規定向經濟部標準局報驗並依公 告引用標準執行檢驗,倘不符合相關檢驗標準,將依據商品檢驗法 相關規定查處。

5.

經濟部貿易局配合貨品主管機關,已於

2020

12

22

日公告自

2021

1

1

日起「中華民國海關進口稅則/輸出入貨品分類表」項 下其他相關輸入規定,增列輸入環保署公告限制輸入之含汞產品,

應於進口前取得環保署化學局核發之同意文件。

(五)財政部關務署

財政部關務署主要依據「海關配合進出口貿易管理作業規定」配 合各主管機關(環保署、衛福部及農委會等)對進出口貨物執行管制、

查核及掌握進出口通關資料。

(六)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下稱職安署)

勞動部職安署於我國「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規定,工作 場所中八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time weighted average)汞蒸氣及其化合物為 0.05 mg/m

3,汞有機化合物為

0.01 mg/m

3,以保護勞工健康。

二、管制成果及現況

(一)國內汞之運作狀況

國內目前汞之使用狀況,依據我國「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

規定,我國已有規定汞的禁止運作事項及得使用用途,根據環保署「毒 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登記申報系統」統計資料(如表

10)

,目前國內有

160

張「核可文件」、2張「許可證」及

1

張「用登記文件」。

統計

2010~2020

年國內汞申報運作量,國內汞之製造量及輸入

量約

0.15~4.2

公噸/年,使用量約

0.60~5.65

公噸/年,多使用在研

究、試驗、教育用途及壓力計與液體比重計之製造,且由表

11

可知 國內在汞的使用量已有降低趨勢。

(15)

11

(二)國內汞礦開採及手工與小規模採金業活動現況

2015~2020

年無現存汞礦礦業權申請辦理展限案,且已於

2018

年完成消滅登記現存

4

件汞礦礦業權,故國內目前已無現存之汞礦礦 業權。近年(2011~2020年)生產量如表

12

所示,可知近年並無汞 礦開採數量。

目前國內生產中之金礦(屬砂金),其生產過程經開採後,係利 用礦物之物理性質(如︰比重、重力、磁性等),進行提高品位之選礦 作業,待具商業價值後,即出售予下游業者,未在礦場進行冶煉。亦 即目前國內生產中之金礦,尚無公約中所稱利用汞或汞化合物,自行 進行冶煉金礦之情事。

(三)國內含汞產品近年回收成果

環保署廢管處針對水銀溫度計,2008 年已公告禁止販賣予一般 用戶及非醫療機構,2011年全面禁止販賣,

2008

2020

年底稽查合

格率為

100%,共回收水銀溫度計 553.88

公斤,減少環境流布

66.47

公斤。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下稱回收基管會)統計

2008

~2020 年國內含汞產品廢乾電池及廢照明光源近年回收成果,廢乾 電池每年回收量約

2,969~5,432

公噸,廢照明光源每年回收量約

3,382

~7,112 公噸(如表

13)。未來仍會持續加強回收處理,以減少對環

境的危害,並達到資源有效再利用之目標。

(四)國內汞之環境流布

1.

河川環境中總汞調查

環保署化學局自

2003、 2005~2012、2018~ 2020

年陸續完 成國內

33

條河川環境中總汞含量調查工作。歷年執行總汞環境 流布調查計畫內容摘要如表

14。

(1)河川底泥總汞含量調查結果

國內

30

條河川底泥中汞與甲基汞調查結果(自

2018

年起調 查)顯示,30條河川中汞平均濃度介於

ND~1.47 mg/kg dw,而依

據國內「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八掌溪、大 甲溪及基隆河底泥中汞濃度於

2018

年曾有高於底泥品質指標汞上 限值(0.87 mg/kg dw)之情形,2020 年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河川皆未 高於上限值,僅基隆河底泥中汞濃度高於底泥品質指標汞下限值

(0.23mg/kg dw)(如圖 1

及表

15)。

(16)

12

(2)河川魚體總汞含量調查結果

依據

2003

年至

2012

年調查結果顯示(如圖

2),國內河川魚

體中總汞含量均低於

1.5 mg/kg ww

,且大部分測值在

0.1 mg/kg ww

以下。其中以

2003

年北港溪魚體中總汞含量平均值

0.91 mg/kg ww

為最高,2003 年東港溪

0.47 mg/kg ww

次之,然而此

2

條河 川魚體總汞含量均有下降趨勢,2010 年北港溪魚體總汞平均濃度 為

0.113 mg/kg ww,2011

年東港溪為

0.061 mg/kg ww。其他歷年

魚體中總汞測值較高之河川中港溪及鹽水溪均有下降趨勢。

國內

30

條河川魚體中汞與甲基汞調查結果(自

2018

年起調 查)顯示,30條河川中汞平均濃度介於

ND~0.237 mg/kg ww;30

條河川中甲基汞平均濃度介於<0.005~0.199 mg/kg ww,而依據國 內「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

30

條河川皆未有高於衛生 標準(其他魚類

0.5 mg/kg ww)之情形(如表 15)。

另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下稱土污基管

會)自

2009~2020

年亦陸續完成國內河川環境中總汞含量調查工

作,歷年執行總汞環境流布調查計畫內容摘要如表

16。

(1)底泥調查結果摘述

2020

年針對磺溪、卑南溪、秀姑巒溪、儲水沃水庫、津沙一 號水庫、隆恩埔圳、大安圳、隆恩圳、山仔坪圳、溝廖圳及灣裡圳 共

44

組底泥樣品檢測,汞檢測結果介於

ND~2.28 mg/kg,其中 7

處樣品超過底品質指標上限值(0.87 mg/kg),17組樣品超過底泥品 質指標下限值(0.23 mg/kg)。

(2)土壤總汞含量調查結果摘述

2016~2017

年農地土壤之汞檢測結果介於

8.69~56 mg/kg,

污染土地已由污染土地關係人及環保局推動執行污染整治工作。

2.

河川、海域測點環境水質監測

環保署於

2011~ 2012

年針對

91

條河川(316 個測點)、

104

個海域測點,2013~

2017

年針對

88

條河川(

296

個測點)、

105

個海域測點,2018 年針對

85

條河川(303 個測點)調查水中汞 含量,結果皆符合國內相關環境品質標準,如表

17

所示。

3.

飲用水水質檢驗

環保署歷年 抽驗飲用水水質中汞項目,均符合於飲用水水 質管制標準

(0.002 mg/L)。

(17)

13

4.

固定污染源汞排放量調查及環境空氣監測

(1)固定污染源汞排放量調查

環保署為瞭解國內排放現況,已逐年進行固定污染源排放檢 測、國內汞排放清冊建置、更新工作,每年各固定污染源汞排放量 並無太大變動。依據環保署調查資料顯示,如圖

3

所示,國內

2005

~2020 年汞排放量為

1.301~1.989

公噸/年,近年汞主要排放源為 主要排放源為水泥旋窯及燃煤蒸汽鍋爐,其次是燃煤汽電共生鍋 爐、燃煤發電鍋爐及大型垃圾焚化爐等,2019 年重金屬汞排放量 如表

18

所示。其中電力能源產源因於

2012

年加入燃煤蒸汽鍋爐,

並於

2014

年加入燃材鍋爐與燃油鍋爐之推估排放量,使得近年推 估排放量增加,另廢棄物焚化爐及集塵灰高溫冶煉也因係數之修 正而有所增加,而火化場之係數則因考量防制設備的建置情形而 修正降低。

由於燃煤電廠汞排放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國際間一些燃煤 量大國家如德國,中國大陸、韓國等亦紛紛發布燃煤電廠汞排放標 準,我國環保署除已進行相關燃煤電廠研究調查外,亦於

2014

12

1

日修正發布「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增訂汽力機 組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固體燃料之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標準,以期 降低國民健康風險。另於

2020

年發布「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燃料 混燒比例及成分標準」,透過規範汞排放標準及限制生煤之汞含量,

促使公私場所使用較乾淨燃料及更新防制設備。亦將整體性盤點 進場之廢棄物或資源物範疇,並輔導產業提升污染防制設備,以強 化源頭管制及管末管理措施,期以逐年減少汞排放量。

(2)環境空氣監測

A.

環保署:2005年在南部地區

4

個測站(新營、臺南、橋頭、前 鎮)監測結果,氣態汞平均濃度範圍約介於

3.71~5.55 ng/m

3 之間,中部沙鹿測站平均濃度為

2.99 ng/m

3,相關資料整理如 表

19

所示。為進一步瞭解國內大氣汞現況,於

2010

年發表「

臺中以南地區空氣中氣狀汞調查」結果,顯示氣狀汞平均值為

3.67±2.97 ng/m

3,摘要監測結果如表

20

所示,顯示以雲林崙背

測站濃度

17.2 ng/m

3,推測可能與採樣點附近污染源排放有關

。此外,針對不同季風下汞濃度之變化,環保署

2018

年「彰 化及雲林地區環境重金屬調查計畫」,於彰化縣及雲林地區重 金屬汞自動監測結果如表

21

所示,東北季風時期,環境空氣

(18)

14

中汞濃度較西南季風時間高。

B.

環保署:綜合歷年

2007~2020

年氣狀汞平均濃度為

1.95~

3.99 ng/m³,歷年所有監測值皆遠低於 WHO

空品基準值

1,000

ng/m³與日本訂定之「環境空氣品質指針值」40 ng/m³。

(3)鹿林山大氣汞自動監測站

環保署於

2006

年於中部鹿林山建構具國際水準之空氣品質背 景站,有助於區域性與跨洲際大氣污染傳送問題釐清,以及我國背 景大氣化學基線資料之建立。自

2006

4

月開始進行大氣汞監測 迄今,根據

2020

年監測數據顯示氣態元素汞平均濃度為

1.31 ng/m

3, 占總大氣汞濃度之

95.7%,略低於北半球地表大氣汞背景值(1.5~

1.7 ng/m

3

)

。顆粒汞及氣態氧化汞平均濃度分別為

40.4 pg/m

3

18.2 pg/m

3,可見氣態元素汞為最主要的大氣汞物種,占總大氣汞濃度

95.7%

。該濃度亦介於北半球地表大氣汞背景值得區間(1.5~1.7

ng/m

3

)。

由於臺灣位於亞洲氣流系統之下風處,監測數據極具代表性。

透過環保署與美國環保署、美國

NADP

及國立中央大學合作,自

2012

年起共同推動亞太汞監測網(Asia Pacific Mercury Monitoring

Network)

,協助亞太地區夥伴國家建立汞監測採樣分析技術。

2020

年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辦「第九屆亞太地區汞監測網年會」,會中有 來自臺灣、美國、加拿大、日本、斐濟、印度、印尼、韓國、馬爾 地夫、蒙古、緬甸、尼泊爾、帛琉、菲律賓、斯里蘭卡、南非、泰 國、越南等共

18

國之環境相關政府部門或學術機構代表參與;與 美國環保署合作共同協助蒙古、泰國、印尼、印度、越南、菲律賓、

尼泊爾、帛琉等夥伴國提升汞監測技術;及協助斐濟、印尼、尼泊 爾、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及韓國分析汞濕沉降樣本。

(4)大氣沉降酸雨

環保署

2019

年「彰化及雲林地區環境重金屬調查計畫」,

2019

1~12

月共採得 463 個雨水樣品進行總汞分析。雨水樣品總汞 濃度介於

2.2

65.6 ng/L

;各測站之雨水汞權重平均濃度介於

7. 3

ng/ L

16.2 ng/ L,宜蘭站最低,高雄站最高。各測站汞濕沈降累

積沈降量介於

11.2

與 40.9 μg/m2之間,最低值在成功站,最高值 則在鞍部站。汞累積濕沈降量與累積降雨量的地理分布趨勢相近,

顯示降雨量是決定濕沈降量的主要因子,美國汞沉降網

(Mercury

Deposition Network)與日本的汞濕沈降研究也都顯示汞濕沈降量

(19)

15

與降雨量有良好正相關。

5.

事業廢水汞排放調查

2015~2020

年進行事業廢水汞排放稽查管制,共採樣

738

次、未合格數

3

家次。統計發電廠定檢申報總汞濃度均低於管制 限值

0.005 mg/L。

(五)國內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

我國對汞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整治不遺餘力,截至

2020

12

31

日止,累積公告汞污染場址共

32

處(控制場址

28

處、整治場址

4

處),污染類型分別有工廠、農地場址,已有

16

處完成改善解除場址 列管。未來持續監督汞污染場址的改善工作。在國內著名汞污染的場 址中,義芳化工廠經過污染整治後,現已成為景美地區最大的休憩公 園。臺南中石化安順廠則是汞污染嚴重超標之場址,截至

2019

年底,

經臺南市政府環保局複驗通過之區域為草叢區、樹林區、單一植被區、

鹼氯工廠區及研發區之生物處理模廠用地,累計完成整治面積為

14.8

公頃,約佔總面積

40%

;其中草叢區

2.7

公頃業經臺南市政府於

2018

7

5

日公告解除土壤污染控制場址及污染管制區列管,故目前該 場址之公告土壤污染面積計

34.4

公頃。

(六)國內汞之生物基質及市售商品監測

1.

市售食品中重金屬(汞)含量調查

2015

~2020 年共抽樣

912

件食米、885 件水產品及

152

件 藻類食品,除

2

件水產品檢出之「甲基汞」含量超出法規限量 值外,其餘產品之重金屬「汞」或「甲基汞」含量檢驗結果均與 規定相符,詳圖

5。

2.

中藥材及中藥製劑汞含量檢驗

國內中藥材 及中藥製劑大都仰賴進口,無法由產地掌控藥 材之品質,爲避免中藥材重金屬含量過高而影響民眾健康, 衛 福部有訂定中藥材之重金屬限量來確保用藥安全。

2014

年至

2020

年進行市售中藥材汞含量抽樣檢測,抽驗西 洋參、地骨皮、黃耆、當歸等共

137

項中藥材,共檢驗

2,063

件 中藥材,檢驗結果汞含量僅

2

件玄參不合格(玄參、枳殼),其 餘均符合限量規定(0.2 ppm),詳表

22。

2017

年至

2020

年進行市售中藥製劑汞含量抽樣檢測,共檢

1,000

件中藥製劑,均符合限量規定

(0.5 ppm),詳表 23。

(20)

16

3.

人體血液調查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下稱國健署)於

2006

年調查全國

565

位民眾血液,總汞濃度平均值為

13.8 μg/L,主要來源為海鮮食

物。而

2020

年已完成

551

件孕婦及兒童血液中汞含量採樣及分 析,平均汞濃度分別為

4.45ng/mL

3.62ng/mL。

4.

市售化粧品抽驗

化粧品中重金屬之檢測,是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 藥署)每年品質監測之重點稽查項目。統計

2010

2020

年,

共抽驗市售化粧品

1,208

件進行重金屬汞之檢驗,共有

38

件不 合格產品均已下架並依法處辦,且近

2

年均未檢出汞,符合化 粧品相關管理規定。衛福部亦提醒消費者選用化粧品時應選擇 標示完整,避免上網購買來源不明、標示不清或過期產品,使 用化粧品亦應保留原外包裝或說明書,避免丟棄,以便能隨時 瞭解產品所載之相關資訊進而正確合理使用,進而保障消費自 身之權益。

5.

水產品、飼料、田間農糧產品等汞含量調查檢測

農委會針對含礦物質補助飼料進行汞含量監測,統計

2015

年至

2020

年檢驗

314

件,檢出結果皆符合我國「補助飼料重金 屬含量標準」(汞

0.5 ppm

以下)。

農委會漁業署為強化水產品品質衛生安全,自

2006

年起即 持續辦理上市前水產品、西部沿岸海域之養殖牡蠣(新竹、彰 化、雲林、嘉義及臺南地區)及飼料等重金屬檢測,並適時公 布檢測結果,進行風險管理,以建立優質、安全的水產品消費 環境。

2015

年至

2020

年未上市水產品抽驗汞金屬計

8,585

件,

包含養殖水產品、沿近海與遠洋捕撈水產品 及西部養殖牡蠣,

其中有

7

件不合格(含劍旗魚

2

件,其餘金梭魚、東方齒鰆、

鯊魚、黑鮪魚及海鰱各

1

件),已函請地方政府就該檢出不合格 魚種、海域加強監測管理,及責成該等魚市場對供貨人加強食品 安全管理,並逕洽供貨人該產品銷售流向,以避免不合格水產品 流入市售端。

農委會農糧署為維護農糧產品安全品質,每年針對高污染 潛勢區域農地上食用作物監測重金屬等污染物約

500

件,2014 年至

2020

年共計抽驗

4,035

件,檢驗結果重金屬汞皆符合食品 安全衛生管理法所定限量標準。

(21)

17

6.

應施檢驗商品購樣辦理汞(重金屬)檢測結果

經濟部標準局為確保學童及消費者之健康安全,每年隨機 構樣針對各項玩具(電驅動玩具、積木、黏土、球類、塑膠娃娃 等)、兒童用品(兒童雨鞋、兒童書包、兒童塑膠鞋等)、嬰兒用 品(家用嬰兒搖床與搖籃、手提嬰兒床、嬰幼兒學步車等)及文 具用品(鉛筆、蠟筆、筆擦等)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全數符合國 家標準要求,結果及新聞稿皆公告於網站供民眾瀏覽。

(22)

18

伍、執行策略

一、成立跨部會小組研擬推動汞管制策略及削減行動。

(一)由環保署擔任召集機關;

(二)跨部會推動小組成員包括:

1.

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下稱空保處)、水質保護 處(下稱水保處)、廢管處、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下稱管考處)、 監境監測及資訊處(下稱監資處)、環境督察總隊、回收基管會、土 污基管會、環境檢驗所、化學局)

2.

衛福部(食藥署、國健署、中醫藥司、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下稱心口 司))

3.

經濟部(標準局、工業局、貿易局、礦務局)

4.

農委會(動物植物防疫檢疫局(下稱防檢局)、畜牧處、農糧署、漁 業署、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下稱藥毒所))

5.

財政部(關務署)

6.

勞動部(職安署)

7.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8.

其他因應議題發展滾動加入之機關

二、各業務主管機關相關主管法規之執行及增修訂,推動小組成員依主管業務 權責,隨時檢討並增修訂相關法規,以及時因應國際趨勢,維護國人健康。

三、推動減少汞物質使用、減少汞排放、嚴格管制含汞產品、加強回收、避免 暴露於汞環境、發展汞廢棄物處理技術,鼓勵產業使用無汞替代品、加強 汞物質研究等以符合國際汞物質管理趨勢。

四、由各業務主管機關依法規權責進行用品、產品、食品及環境等背景抽測及 監控,及加強民眾教育宣導。

(23)

19

陸、推動小組成員及管理分工

依據汞水俣公約規定及目前管理現況後,我國仍需持續參考國際最新做 法,進行含汞產品(包括電池、燈管、繼電器與開關、血壓計、壓力計、牙 科汞合金等)管制、持續建立汞排放清單、持續就大氣排放點源(燃煤電廠、

燃煤工業鍋爐、金屬冶煉製程、廢棄物焚燒設施等)採取措施(如制定減量 目標、排放標準、使用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境實踐)減少排放等工作。我 國未來仍需透過跨部會合作持續加強對汞之管制以符合國際公約管理趨勢,

分工如表

24

所示,摘要如下:

一、

2020

年底前已逐步禁止生產、進口及出口以下含汞產品(獲准產品除外)

部分

(一)電池:環保署(廢管處、管考處、回收基管會、化學局)、經濟部(貿 易局)、財政部(關務署)。

(二)開關和繼電器:經濟部(貿易局)、財政部(關務署)、環保署(廢管 處、回收基管會、化學局)、勞動部(職安署)。

(三)照明光源:經濟部(標準局、貿易局)、環保署(廢管處、管考處、回 收基管會、化學局)、財政部(關務署)。

(四)化粧品:衛福部(食藥署)。

(五)殺蟲劑,殺菌劑和局部抗菌劑:農委會、環保署(化學局)、經濟部

(貿易局)。

(六)非電子測量設備,如溫度計、血壓計、壓力計、濕度計、氣壓計:

1.

溫度計:環保署(廢管處、回收基管會、化學局)。

2.

血壓計:衛福部(食藥署)、環保署(廢管處、回收基管會、化學局)。

3.

壓力計、濕度計、氣壓計:環保署(廢管處、回收基管會、化學局)

4.

經濟部(貿易局)、財政部(關務署)配合貨品主管機關需要辦理增 列號列及輸出入規定公告與配合辦理通關作業事宜。

二、採取措施逐步減少使用牙科用汞合金:衛福部(心口司)。

三、在產品製造和工業加工過程中,要逐步減少或淘汰汞或汞化合物之使用,

減少排放:環保署(化學局)、經濟部(工業局)。

四、應針對大型燃煤電廠、燃煤工業鍋爐、金屬冶煉/製程、垃圾焚燒處理、水 泥熟料生產設施等業別採取措施,控制汞排放:環保署(空保處、環境督 察總隊)。

(24)

20

五、應建立汞釋放至土地及水之來源釋放(releases)點源,並採取措施(如建立 釋放限值、採用最佳可行技術和最佳環境實踐措施等)減少釋放:環保署

(水保處、土污基管會)。

六、需妥善管理、處理及處置含汞廢棄物:環保署(廢管處、回收基管會)。 七、應制定策略以辨識及評估受到汞污染之場址,並降低此類場址所造成的環

境危害:環保署(土污基管會)。

八、應進行環境介質與生物基質檢(監)測:環保署(空保處、水保處、監資 處、土污基管會、環境檢驗所、化學局)、衛福部(食藥署、中醫藥司)、 農委會(畜牧處、農糧署、漁業署、藥毒所)、勞動部(職安署)、海洋委 員會(海洋保育署)。

九、針對含汞產品替代品與製程以及減少汞排放之可行技術進行研發與創新:

經濟部(工業局)。

十、禁止新汞礦之開採及消除手工及小規模採金業活動:經濟部(礦務局)。 十一、辦理汞進出口事宜:環保署(化學局)、經濟部(貿易局)、財政部(關

務署)。

十二、針對易感族群(如孕婦、哺乳婦女、小孩)加強衛教及飲食宣導或飲食 建議:衛福部(國健署)。

(25)

21

柒、預期效益

一、建立我國跨部會合作推動國內汞管制機制,針對汞公約關注議題,協調各 部會依據本計畫權責分工,降低環境污染,保護國人環境與健康。

二、及時因應國際趨勢,依主管業務權責隨時檢討並增修訂相關法規、禁限用 含汞商品或訂定各項管制標準限值,以確保民眾健康生活環境。

三、依主管機關權責,進行環境、用品、產品及食品等背景抽測及監控,並公 布檢測結果以滿足國人知的權益。透過加強對民眾之教育宣導、飲食宣導 或飲食建議,免除民眾疑慮並維護民眾健康。

捌、經費來源

推動本計畫所需經費,由各推動小組之年度預算支應。

玖、管制考核

一、本跨部會小組將至少每

1

年召開

1

次小組會議,並視情況需要得不定期召 開會議研商及協調本計畫整體推動策略。

二、本跨部會小組應依國際趨勢滾動新增符合公約趨勢之管理事項。

三、將追蹤推動小組各成員執行成果,每年由召集機關彙整後,邀集推動小組 召開會議後陳報行政院核備。

(26)

22

1. 環保署公告汞為毒性化學物質

列管

編號 序號 中文 名稱

英文

名稱 分子式 CAS.

Number

管制 濃度w/w

%

大量運作基 準(公斤)

毒性 分類

公告 日期

(民國)

022 01 Mercury Hg 7439-97-6 95 50 1

80.12.07 88.07.19 88.12.24 89.10.25 90.06.21 98.07.31 108.07.05 註:毒性分類「1」表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

2. 環保署公告列管汞之禁止運作事項及得使用用途

禁止運作事項 得使用用途

1.禁 止 使 用 於 製 造 穀 類 防 蟲 劑 。 (1991.12.7)

2.禁止用於溫度計之製造。(2008.1.1) 3.禁止使用於工業用催化劑。(2009.7.31)

4. 2021.1.1 起禁止用於製造下列應用類

別之日光燈或螢光燈:

(1)三十瓦以下且單支含汞量超過五毫 克之普通照明用緊密型螢光燈。

(2)未達六十瓦且單支含汞量超過五毫 克使用三基色螢光粉之普通照明用直 管型螢光燈。

(3)四十瓦以下且單支含汞量超過十毫 克使用鹵磷酸鹽螢光粉之普通照明用 直管型螢光燈。

(4)普通照明用高壓汞燈。

(5)長度五百毫米以下且單支含汞量超 過三點五毫克之電子顯示用冷陰極螢 光燈和外部電極式螢光燈。

(6)長度超過五百毫米至一千五百毫米 以下且單支含汞量超過五毫克之電子 顯示用冷陰極螢光燈和外部電極式螢 光燈。

(7)長度超過一千五百毫米且單支含汞 量超過十三毫克之電子顯示用冷陰極 螢光燈和外部電極式螢光燈。

5.除附表三另有規定外,2021 年起禁止

用於下列運作事項:

(1)禁止用於製造電池。

(2)禁止用於製造開關及繼電器。

(3)禁 止用於 製造 下列 非電子測 量儀 器:

A.氣壓計。

1.研究、試驗、教育。

2.冶金(製程之萃取劑)、鏡片塗料之製造。

3.汞齊及其化合物、合金之製造。

4.禁止運作事項4以外之日光燈、螢光燈之製造。

5.於無法取得適當無汞替代品之情形,每個電橋、

開關或繼電器最高含汞量為二十毫克以下之極 高精確度電容、損耗測量電橋及用於監控儀器之 高頻射頻開關及繼電器之製造。

6.非電子測量儀器之製造,於無法取得適當無汞 替代品之情形、安裝在大型設備中或用於高精度 測量者:

(1)氣壓計。

(2)濕度計。

(3)壓力計。

(4)血壓計。

(5)液體比重計。

7.實驗試劑之製造。

8.清洗汞雜質。

9.製造含汞量未達百分之二之鈕扣型氧化銀電池 及鈕扣型鋅空氣電池。

10.製造校準儀器或參考標準用途之含汞製成品。

(27)

23

禁止運作事項 得使用用途

B.濕度計。

C.壓力計。

D.血壓計。

E.液體比重計。

註:西元年表示。

3. 含汞產品(乾電池及水銀體溫計)之禁限用管理

法規 管制項目 內容摘要

「 限 制 乾 電 池 製 造、輸入及販賣」

(2015.3.2修正)

含汞 乾電池

 筒狀電池之錳鋅電池及鹼錳電池

 2015.12.31前汞含量應低於5 ppm

 2016.1.1 起,汞含量限值加嚴為 1

ppm

 鈕扣型電池:自2017.1.1起納入管制,汞

含量限值為5 ppm

「限制含汞產品輸 入」(2020.8.25)

含汞開關及繼電器、普 通照明用途高壓汞燈及 非電子測量儀器(氣壓 計、濕度計、壓力計、

溫度計及血壓計等)

 規定自2021.1.1起,禁止含汞開關及繼電

器、普通照明用途高壓汞燈及非電子測量 儀器(氣壓計、濕度計、壓力計、溫度計 及血壓計等)輸入

註:西元年表示。

4. 環保署公告應回收之廢照明光源及廢乾電池種類

物品 定義

照明 光源

1.供照明使用之直管日光燈、環管日光燈、安定器內藏式螢光燈泡、緊密型螢光 燈管、白熾燈泡(燈帽直徑為二.六公分以上)、高強度照明燈管(High Intensity Discharge, HID)、冷陰極燈、感應式螢光燈及其他含汞燈。

2.供照明使用之直管型、環管型、安定器內藏式型及緊密型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乾電

以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組裝前單只(Cell)重量小於一公斤,密閉式之小型電 池,包括一次(Primary)電池及二次(Rechargeable)電池,若以形狀區分,包括筒型

(圓筒及方筒)、鈕釦型(Button cell)、及組裝型(Battery pack)。但不包括鉛蓄電池 及需另行添加電解液或其他物質始能產生電能者。

(28)

24

5.

國內汞排放相關環境管制標準及環境基準

法規名稱 內容及標準值

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

 廢棄之元素汞、直接接觸元素汞之廢棄盛裝容器及含汞 廢棄物等,為毒性有害事業廢棄物。

 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基本化學工業「以汞電極法製氯 之廢水處理污泥」、石油化學原料及製造業「以氯化汞 觸媒之乙炔製程製造氯乙烯單體之廢水處理污泥」、廢 棄物處理業「含汞廢料回收產生之殘渣或污泥」「廢料 回收產生之廢螢光粉」等4個行業別含汞事業廢棄物認 定為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

 事業廢棄物之毒性特性溶出程序溶出標準,汞及其化合 物(總汞)為0.2 mg/L。

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 理方法及設施標準

規定事業廢棄物含汞及其化合物其乾基每公斤達 260mg 以上者,應回收元素汞,其殘渣之毒性特性溶出程序試驗 結果汞溶出量應低於0.2 mg/L;乾基每公斤濃度低於260 mg,以其他方式中間處理者,其殘渣之毒性特性溶出程 序試驗結果應低於0.025 mg/L。

放流水標準

 特定業別(包括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光電材料及 元件製造業、石油化學業、化工業、金屬基本工業、金 屬表面處理業、電鍍業和印刷電路板製造業、2017.12.25 前完成建造、建造中或已完成工程招標之發電廠)、事業

(係指特定業別之外之事業)、污水下水道系統(包含科學

工業園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石油化學專業區專用污 水下水道系統、其他工業區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社區 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其他指定地區或場所專用污水下 水道系統)及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之廢污水,總汞最大 限值不得超過0.005 mg/L。

 燃煤發電廠發電機組,且產生排煙脫硫廢水進入廢水處 理設施者,總汞最大限值不得超過0.002 mg/L。

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

為保護自然環境水體,訂定總汞環境基準值為 0.001 mg/L。

海洋放流管線放流水標

事業或污水下水道系統以海放管排放廢(污)水於海洋 者,其甲類或乙類海洋放流管線放流水標準之總汞最大 限值皆為0.1 mg/L。

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 境品質標準

為保護人體健康之海洋環境品質標準,其甲、乙、丙三類 海域環境之總汞標準值為1.0 μg /L。

有害健康物質之種類

總汞及甲基汞認定為有害健康物質,依水污染防治法第 36 條規定,事業注入地下水體、排放於土壤或地面水體 之廢(污)水所含之有害健康物質超過本法所定各該管制 標準者,科處刑責。

(29)

25

法規名稱 內容及標準值

注入地下水體水質標準 及有害健康物質之種類、

限值

限值為不得檢出;其不得檢出係指依環保署標準檢測方 法檢測後,其檢測值低於檢測方法偵測極限。

土壤處理標準 總汞限值:0.005 mg/L。

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

 地面水體或地下水體作為自來水及簡易自來水之飲用 水水源者,其汞之最大限值為0.002 mg/L。

 地面水體或地下水體作為社區自設公共給水、包裝水、

盛裝水及公私場所供公眾飲用之連續供水固定設備之 飲用水水源者,其單一水樣水質汞之最大限值為 0.002 mg/L。

飲用水水質標準 汞:0.002 mg/L。於2017.1.10下修汞標準為0.001 mg/L

(自2020.7.1施行)

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 染物排放標準

 適用於新設立或既存之固定污染源。

 適用物質:汞及其化合物(7439-97-6)。

 排放管道標準值依第四條所列方法計量。

 周界標準值為1 μg/m3

廢棄物焚化爐空氣污染 物排放標準

 適用於一般廢棄物及事業廢棄物焚化爐煙道排氣。

 2007.1.1 前設立者:處理量未達 4 公噸/小時者標準為

0.1 mg/Nm3、處理量 4 公噸/小時以上者標準為 0.05

mg/Nm3

 2007.1.1(含)以後設立者:0.05 mg/Nm3

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 放標準

 適用於火力發電廠及各行業工廠用於發電之汽力機組 及汽電共生設備鍋爐。

 自2014.12.01起,使用固體燃料之汽力機組,新設污染

源需符合汞排放限值2 μg/Nm3、既存污染源需符合汞排 放限值5 μg/Nm3

 自2014.12.01起,使用固體燃料之汽電共生鍋爐依總熱

效 率 之不同 ,新設污 染源需符合 汞排放限 值 23

μg/Nm3、既存污染源需符合汞排放限值5~13 μg/Nm3

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汞:20 mg/kg(食用作物農地:5 mg/kg)

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  第一類(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內地下水)0.0020 mg/L

 第二類(第一類以外之地下水):0.020 mg/L。

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 理及用途限制辦法

底泥品質指標上限值(風險評估啟動值)0.87 mg/kg、下 限值(增加檢測頻率值)0.23 mg/kg。

註:西元年表示。

(30)

26

6.

國內汞相關環境標準檢測方法

類別 方法名稱 方法編號

空氣類 排放管道中重金屬檢測方法 NIEA A302.73C 空氣類 排放管道中汞檢測方法 NIEA A303.70C 空氣類 空氣中汞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螢光光譜儀法 NIEA A304.10C 空氣類 空氣粒狀污染物中元素含量檢測方法-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

譜法 NIEA A306.10C

空氣類 排放管道中總氣排放管道中總氣排放管道中總氣狀汞檢測方法檢

測方法-自動監測法 NIEA A310.70C 水質類 水中金屬及微量元素檢測方法-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 NIEA W311.54C 水質類 水中元素萃取消化法-微波輔助酸消化法 NIEA W312.51C 水質類 水中微量元素檢測方法-感應耦合電漿質譜法 NIEA W313.54B 水質類 水中汞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W330.52A 水質類 水中汞檢測方法-氧化/吹氣捕捉/冷蒸氣原子螢光光譜法 NIEA W331.50B 水質類 水中甲基汞檢測方法-蒸餾/液相乙基化/吹氣捕捉/冷蒸氣原子螢

光光譜法 NIEA W540.51B

廢棄物 事業廢棄物萃出液中總汞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R314.12C 廢棄物 乾電池汞、鎘、鉛含量檢測方法 NIEA R315.02B 廢棄物 廢棄冷陰極燈管汞含量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R316.00B 廢棄物 事業廢棄物萃出液中重金屬檢測方法-微波輔助酸消化法 NIEA R317.11C 土壤類 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方法-微波輔助王水消化法 NIEA S301.61B 土壤類 土壤中重金屬檢測方法-王水消化法 NIEA S321.65B 土壤類 土壤和底泥中元素濃度快速篩選方法-攜帶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

分析法 NIEA S322.60C

土壤類 土壤及底泥中甲基汞檢測方法-液相萃取/乙基化/吹氣捕捉/冷蒸

氣原子螢光光譜法 NIEA S341.60B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感應耦合感應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 NIEA M104.02C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法 NIEA M105.01B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廢棄物及底泥中金屬檢測方法-微波輔助酸消化法 NIEA M301.00B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土壤、底泥及廢棄物中總汞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M317.04B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土壤、底泥及廢棄物中總汞檢測方法-冷蒸氣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M317.04B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固體與液體樣品中總汞檢測方法-熱分解汞齊原子吸收光譜法 NIEA M318.01C 土壤廢棄

物共通類 海洋棄置物質中元素檢測方法-微波輔助酸消化法 NIEA M319.10C 毒化物 硫酸汞、硝酸汞、醋酸汞及氧化汞中總汞檢測方法-滴定法 NIEA T301.11C 毒化物 氯化汞、溴化汞及碘化汞中總汞檢測方法-滴定法 NIEA T302.11C 毒化物 毒性化學物質中金屬及其化合物、無機鹽類之檢測方法 NIEA T306.11B 毒化物 化學製劑中甲基汞檢測方法-氣相層析儀電子捕捉偵測器法

(GC/ECD) NIEA T901.11C

環境生物 魚介類甲基汞檢測方法 NIEA C501.01C 飲用水處

理藥劑 飲用水處理藥劑氯化鐵中重金屬不純物含量檢測之樣品製備法 NIEA D401.43B

Gambar

表 5.    國內汞排放相關環境管制標準及環境基準
表 6.    國內汞相關環境標準檢測方法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經濟部 持續蒐集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之相關環境荷爾蒙物質 標準檢驗局 檢驗標準及法規資訊,並滾動檢討增修訂相關 CNS 國家 標準之環境荷爾蒙物質及評估規劃公告將其納入應施檢 驗項目。 衛生福利部 1.持續檢討食品中「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配合農政機 食品藥物管理 關公告禁用農藥或限用農藥之管理,刪除或修正有關容 署 許量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