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學習領域/彈性學習節數 課程計畫(本格式適用於九年一貫課程國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學習領域/彈性學習節數 課程計畫(本格式適用於九年一貫課程國小)"

Copied!
21
0
0

Teks penuh

(1)

學習領域/彈性學習節數 課程計畫(本格式適用於九年一貫課程國小)

新北市 溪洲 國民中小學110學年度 六年級第1學期 數學 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 周珮君、張敏華、李秀晶、許崇華、林欣儀、王馨袖、林美芳、王淑芬、林文川、陳燕珍、董淑儀 【應包括所有設計教師】

※彈性學習節數之「國語文補強教學」、「數學補強教學」、「英語」、「資訊教育」,請列於或併入相關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資料夾中,並納入相關學習領域課程計 畫撰寫,以方便備查作業進行。

1、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4)節,銜接或補強節數﹙﹚節,本學期共﹙84﹚節。

2、本學期學習目標:﹙以條列式文字敘述﹚

(一)認識質數、合數、質因數,並做質因數的分解;了解兩數互質的意義;利用質因數分解或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能應用最大公因數、最小 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認識最簡分數;能解決同分母分數除以分數、整數除以分數、異分母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能解決異分母分數除法的問題,並能求出餘數;能根據除數 和1的關係,判斷商和被除數的大小關係。

(三)能察覺圖形的簡單規律;透過具體觀察及探索,察覺簡易數量樣式;描述簡易數量樣式的特性;觀察生活情境中數量關係的變化(和不變、差不變、積 不變);觀察生活中的數量關係,並以文字或符號表徵這些數量。

(四)能解決小數(或整數)除以小數的除法問題;利用乘除互逆,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藉由除數與1 的大小關係,判斷被除數與商的大小關係;能用四捨五 入法,對小數取概數;能做小數的加減乘除估算。

(五)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繪製長條圖並報讀;能整理有序資料,繪製折線圖並報讀。

(六)認識圓周率及其意義;理解並應用圓周長公式,求算圓周長、直徑或半徑;能求算扇形的周長。

(七)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對曲線圍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能理解圓面積公式,並求算圓面積;能應用圓面積公式,計算簡單扇形面積;能應用圓面 積公式,解決複合圖形的面積。

(八)能理解等量公理;能用未知數表徵生活情境中分數單步驟問題的未知量,並列成等式;能運用等量公理、加減(乘除)互逆,求等式的解並驗算。

(九)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比值」的意義和表示法;認識「相等的比」;認識「最簡單整數比」;能應用相等的比,解決生活中有關比例的問題;能理 解成正比的意義,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十)了解縮圖和放大圖的意義;知道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對應點、對應角、對應邊及面積的關係;能畫出簡單圖形的放大圖和縮圖;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及 表示方法。

(2)

3、本學期課程架構:

□學習領域課程課程架構:﹙各校自行視需要決定是否呈現﹚

□彈性學習節數課程架構:﹙請依學校實際情形調整;應含國小三至六年級、國中八、九年級「國語文補強教學」,國小五、六年級「數學補強教學」,

國小三至六年級「資訊教育」,國小三至六年級「英語文」﹚

數學 6 上

第一單元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第二單元 分數除法

第三單元 數量關係

第四單元 小數除法

第五單元 長條圖與折線圖

第六單元 圓周率與圓周長

第七單元 圓面積

第八單元 等量公理與應用

第十單元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 第九單元 比、比值與成正比

(3)

4、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本計畫進行____年級及_____年級之混齡教學 否 5、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一週 8/30

︱ 9/3

6-n-01 能 認 識 質 數 、 合數,並用短除 法做質因數的分 解(質 數 <20, 質因數<20,被 分解數<100)。

連結:

C-S-2、C-S-5 、 C-C- 1、 C-C-4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 與環境的相互關 係,並培養與自 然環境相關的個 人興趣、嗜好與 責任。

【一、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活動一】質數和合數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複習找出一個數的所有 因數。

2.教師布題,透過討論和記錄,列舉 1~20中

每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3.教師宣告質數和合數的定義。

4.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列舉一數 的所有因數,進而找出其中哪些是質數?哪些 是合數?

5.教師口述布題並提問質數與合數的特性,學 生討論並回答,教師說明並歸納。

6.教師重新布題,學生根據質數的特性,找出 哪些號碼是質數。

補救教學

活動一:質數在哪裡

1.教師在黑板上貼上一些數字。

2.學生找出黑板上數字是質數的那些數字,記 在自己的小白板上。

3.教師找學生上台說明哪些是質數,並詢問他 是如何找出答案的。

4.教師統整找質數的方法。

補強教學

活動一:貼磁磚(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右圖 是一間套房的平面圖,房間部分為內部邊長 4 公尺的正方形,浴室部分為內部長1.6 公尺、

寬1.2 公尺的長方形。為磁磚店裡有六種磁磚

尺寸(如表格)。房間地板要貼同一種磁磚,選 用哪些尺寸的磁磚可以不用裁切?

3.學生依據學習單上的情境討論解題資訊。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第二週 6-n-01 能 認 識 質 數 、 【一、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 1.紙筆測驗

(4)

9/6

︱ 9/10

合數,並用短除 法做質因數的分 解(質 數 <20, 質因數<20,被 分解數<100)。

連結:

C-S-2、C-S-5 、 C-C- 1、 C-C-4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 與環境的相互關 係,並培養與自 然環境相關的個 人興趣、嗜好與 責任。

【活動二】質因數和質因數分解

1.教師布題,學生找出一數的所有因數,教師 繼續引導學生找出此數因數中的質數,並宣告 質因數的定義。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找出各數的質因數。教 師繼續布題,並引導學生發現質數的質因數只 有1個,就是它自己本身。

3.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指導 學生利用樹狀圖找出一數會由哪幾個質數相乘 而得,教師宣告質因數分解的意義,指導學生 將一數做質因數分解。

4.教師說明短除法,學生利用短除法將一數做 質因數分解。

補救教學

活動二:奇妙的完全數

1.教師簡介「完全數」的意義,把一個數的所 有因數(自己除外)全部加起來,如果剛好等於 自己,那這個數就是「完全數」。

2.以數字 6 為例,6 除了自己以外的因數是

1、2、3,1+2+3=6,剛好等於自己,所以6

是一個「完全數」,而且是最小的一個。

補強教學

活動二:貼磁磚(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及布題1充分了解。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浴室 地板也要貼同一種磁磚,想要選用不需裁切且 為 最 大 的 正 方 形 磁 磚 , 請 問 要 選 用 哪 一 種 磁 磚?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學習單中找尋解題資 訊並回答教師問題。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第三週 9/13

︱ 9/17

6-n-02 能 用 短 除 法 求 兩數的最大公因 數 、 最 小 公 倍 數。

6-n-03 能 認 識 兩 數 互 質的意義,並將 分數約成最簡分

【一、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活動三】最大公因數

1.教師布題,學生找出兩數的所有公因數,並 進而宣告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2.教師宣告互質的意義。

3.教師布題,指導學生利用短除法找出兩數的 最大公因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 倍數」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5)

數。

連結:

C-S-2、C-S-5 、 C-C- 1、 C-C-4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4.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 題,進而活用公因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四】最小公倍數

1.教師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從兩數的倍數 中找出兩數的公倍數。

2.教師宣告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3.教師布題,指導學生利用短除法找出兩數的 最小公倍數。並說明互質的兩數,其最小公倍 數就是兩數的乘積。

4.教師布題,指導學生利用最小公倍數,找出 兩數的公倍數。

5.教師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題,進 而活用公倍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數學步道】收服聰明鳥

1.透過數學遊戲複習「最大公因數」之概念 補救教學

活動三:方格遊戲

1.教師自行設計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小公倍 數題目及九宮格方格,方格中的數字為答案,

答案塗色部分為英文字母。

2.學生找出題目中每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或最 小公倍數,並在方格中將找出的數塗上色。

3.學生回答每題會塗出什麼英文字母。

補強教學

活動三:貼磁磚(三)

1.教師重新複習情境及布題1、2 的結論。

2.教師提問:用 A 尺寸的磁磚,無縫隙排列

成一個正方形,排成的最小正方形邊長是多少 公分?用了幾塊A 尺寸磁磚?

3.學生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並回答教師問 題,列式與解題並說明解題過程。

第四週 9/20

︱ 9/24

6-n-03 能 認 識 兩 數 互 質的意義,並將 分數約成最簡分 數。

6-n-04 能 理 解 分 數 除 法的意義及熟練 其計算,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

【二、分數除法】

【活動一】最簡分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討論,

進行解題,運用約分的方法,找出分數的等值 分數。並進而察覺不能再約分的分數即為最簡 分數。

2.透過觀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把分數約成 最簡分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

「分數除法」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回家作業

(6)

連結:

C-S-4、C-C-8、C-E-4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3.教師提問,學生觀察最簡分數的分子和分 母,並說明。

【活動二】同分母分數的除法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解決 同分母分數的除法問題。(真分數÷單位分數、

真分數÷真分數、假分數÷真分數、帶分數÷假 分數)

【活動三】異分母分數的除法

1.教師以課本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 論,解決整數除以分數的問題。(整數÷單位分 數、整數÷真分數、整數÷假分數、整數÷帶分 數)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通分的方法,解決異分 母分數的除法問題。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先前分數除以分數的經 驗,討論和統整,察覺顛倒相乘的算法,解決 分數除以分數的問題。

補救教學

活動一:分數除法(一)

1.熟練同分母分數除法與異分母分數除法。

補強教學

活動一:媽媽煮燒仙草(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分數除法的概念。

2.情境布題:媽媽要煮燒仙草的配料,買了一

包重1 公斤的冰糖、一包重1/2公斤的紅豆、

一包重3/4 公斤的綠豆,以及一包重5/8公斤 的粉圓。媽媽每一次煮燒仙草的配料,就用掉 1/8公斤的粉圓,則一包粉圓可以煮幾次?

3.學生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並回答教師問 題,列式與解題並說明解題過程。

第五週 9/27

︱ 10/1

6-n-04 能 理 解 分 數 除 法的意義及熟練 其計算,並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S-4、C-C-8、C-E-4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二、分數除法】

【活動四】有餘數的分數除法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解決分數除以分數的包 含除問題,並求出餘數。

【活動五】分數除法的應用

1.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分數除法 的比例、單價和其他應用問題。

【活動六】關係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

「分數除法」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回家作業

(7)

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題,學生察覺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除數 小於 1 時,商大於被除數」、「除數大於 1 時,商小於被除數」、「除數等於 1 時,商等 於被除數」。

補救教學

活動二:分數除法(二)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分數除法的應用問 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媽媽煮燒仙草(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及布題1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每一碗燒仙草配 1/40 公斤的紅

豆,媽媽煮了 1/4包的紅豆,可以分配到幾碗 燒仙草?媽媽煮一次燒仙草配料需要 3/10 公 斤的綠豆,一包綠豆最多能夠煮幾次?還剩下 多少公斤?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第六週 10/4

︱ 10/8

6-n-13 能 利 用 常 用 的 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 行解題,並檢驗 解 的 合 理 性 。 (同6-a-04) 6-a-04 能 利 用 常 用 的

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 行解題,並檢驗 解 的 合 理 性 。 (同6-n-13) 連結:

C-R-1、C-R-2 、 C-R- 3、C-T-1、C-T- 2、C-T-4、C-S- 1、C-S-2、C-S- 3、C-S-4、C-C- 1、C-C-2、C-C- 4、C-C-5、C-E-

【三、數量關係】

【活動一】圖形的規律

1.教師說明「找規律」對於學習數學的重要 性。

2.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找出圖形的 規律,並解題。

3.教師繼續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找出被 遮蓋部分的圖形排列情形。

【活動二】數形的規律

1.教師以置物櫃號碼布題,引導學生觀察置物 櫃號碼的排列規律,再以坐火車情境重新布 題。

2.教師從排列吸管的情境引入,讓學生觀察吸 管數量的規律,並推理出其餘與圖形序列相關 的概念。

3.透過桌椅排列等布題的討論和觀察,察覺圖 形的規律,進而預測。

補救教學

活動一:月曆中的趣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

「數量關係」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8)

1

【家政教育】

3-3-3 從事與欣賞美化 生活的藝術造型 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1.學生找出家中的舊月曆,帶到課堂上備用。

2.分組討論,先讓學生觀察月曆中數字的關 係,再請學生發表觀察到的數量關係模式。

3.教師亦可於學生發表過後,補充相關的數量 關係問題,讓學生動動腦解題。

4.本教材提供四個例子如下:

(1)從月曆中任意剪下一塊 3×3 的方格,在方 格內的 9 個數字的和,一定等於中央那格數字 的幾倍?

(2)從月曆中任意剪下一塊 4×4 的方格,在此 方格內四周的12個數字的和,一定等於中央4 格數字和的幾倍?

(3)國曆二月可能會有5個星期一嗎?

補強教學

活動一:摺紙飛鏢(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數量關係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美勞 課時,教學生用色紙摺紙飛鏢,下圖是學生們 用摺好的紙飛鏢排出的圖形,請觀察圖形回答 問題並完成表格。

3.學生看圖找尋解題資訊並回答教師問題。

4.學生列式與解題並說明解題過程,完成第 1

題1表格。

第七週 10/11

︱ 10/15

6-n-13 能 利 用 常 用 的 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 行解題,並檢驗 解 的 合 理 性 。 (同6-a-04) 6-a-04 能 利 用 常 用 的

數量關係,列出 恰當的算式,進 行解題,並檢驗 解 的 合 理 性 。 (同6-n-13) 連結:

C-R-1、C-R-2 、 C-R- 3、C-T-1、C-T- 2、C-T-4、C-S- 1、C-S-2、C-S-

【三、數量關係】

【活動三】和不變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和不 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以 文字或符號表徵和不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活動四】差不變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差不 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以 文字或符號表徵差不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活動五】積不變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積不 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以 文字或符號表徵積不變的數量變化關係。

【數學步道】正方形數與三角形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

「數量關係」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9)

3、C-S-4、C-C- 1、C-C-2、C-C- 4、C-C-5、C-E- 1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 與環境的相互關 係,並培養與自 然環境相關的個 人興趣、嗜好與 責任。

1.教師以課本情境引入正方形數和三角形數,

學生透過點數及觀察,找出規律,並解題。

補救教學

活動二:數量關係

1.透過觀察,找出圖形數量的規律。

補強教學

活動二:摺紙飛鏢(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及表格呈現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若要排出 20 個正方形空隙,需

要幾個紙飛鏢?小儀有 52 個紙飛鏢,最多可 以排出幾個正方形空隙?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第八週 10/18

︱ 10/22

6-n-06 能 用 直 式 處 理 小 數 除 法 的 計 算,並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連結:

C-R-1、C-S-1 、 C-S- 3、C-S-4、C-C- 1、C-C-2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四、小數除法】

【活動一】整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解決整數除以小 數,沒有餘數的問題。(整數÷一位純小數、整 數÷一位帶小數、整數÷二位純小數、整數÷二 位帶小數)

【活動二】小數除以小數(沒有餘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解決小數除以小 數,沒有餘數的問題。(一位小數÷一位小數、

二位小數÷二位小數、二位小數÷一位小數、一 位小數÷二位小數)

【活動三】有餘數的小數除法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透過情境布題的 觀察和討論,解決小數除以小數,商為整數,

有餘數的問題。

2.透過情境布題的觀察和討論,解決用除數乘 以商,再加上餘數,驗算小數除以小數的除法 問題。

補救教學

活動一:小數除法(一) 1.熟練小數除法的計算問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一:哪個比較貴? (一)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單元

「小數除法」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10)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小數除法的概念。

2. 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下 面(表格)三種是不同種類和不同容量的茶葉售 價。一公斤的 A 茶葉賣多少元?一公斤的 B 茶葉賣多少元?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及表格中找尋解 題資訊並回答教師問題。

4.學生列式與解題並說明解題過程。能回答

「一公斤的 A 茶葉賣 3000 元;一公斤的 B 茶葉賣 4000 元」。

第九週 10/25

︱ 10/29

6-n-06 能 用 直 式 處 理 小 數 除 法 的 計 算,並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6-n-07 能 在 具 體 情 境 中,對整數及小 數在指定位數取 概 數(含 四 捨 五 入 法 ) , 並 做 加、減、乘、除 之估算。

連結:

C-R-1、C-S-1 、 C-S- 3、C-S-4、C-C- 1、C-C-2

【人權教育】

1-3-3 了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四、小數除法】

【活動四】關係

1.教師請學生先完成課本的關係表,再透過課 本表格,引導學生發現其關係。

2.教師重新布題,師生共同討論並解題。

【活動五】小數取概數並估算

1.教師口述布題,複習四捨五入法的經驗,透 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決小數取概數的問 題。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 並解決小數取概數的問題。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與討論,教 師指導當小數除以小數除不盡時,使用四捨五 入法取到指定小數位數。

4.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解題,發現除不 盡時,教師指導求算百分率時取概數的方法。

5.教師口述布題,配合小數用四捨五入法取概 數,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決小數取概數 後進行加減計算。

6.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 並解決小數取概數後進行乘除計算。

補救教學

活動二:小數除法(二)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小數除法的應用問 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哪個比較貴?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單元

「小數除法」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11)

學生對於情境及布題1、2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A、B、C 三種茶葉哪一種最貴?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及表格中找尋解 題資訊並回答教師問題。

4.學生列式與解題並說明解題過程。能回答

「C 茶葉最貴」。

第十週 11/1

︱ 11/5

6-d-01 能整理生活中的 資料,並製成長 條圖。

6-d-02 能整理生活中的 有序資料,並繪 製成折線圖。

連結:

C-T-3、C-S-3、C-C-1

【資訊教育】

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 提出可行的解決 方法

【性別平等教育】

1-3-1 知悉自己的生涯 發展可以突破性 別的限制 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

作,積極參與活 動

期中考

【五、長條圖與折線圖】

【活動一】繪製長條圖

1.透過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統計表的 資料繪製成長條圖。

2.介紹並利用省略符號改變長條圖的呈現。

3.透過課本情境,繪製變形的長條圖並觀察。

【活動二】繪製折線圖

1.透過課本情境,說明並引導學生將統計表的 資料繪製成折線圖。

2.透過課本情境,繪製變形的折線圖並觀察。

補救教學 活動:

1.先讓學生分組,教師再準備多個項目讓各組 去收集資料。

2.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長條圖與折線圖的繪 製活動。

3.各組上台報告並分享。

補強教學

活動:老年人口知多少?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長條圖與折線圖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根據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65 歲以上 人口稱為老年人口,當老年人口占所有人口7%

以上時,這個社會便稱為「高齡化社會」;到

達 14%時,這個社會稱為「高齡社會」,而當

老年人口占所有人口 20%以上時,這個社會便 稱為「超高齡社會」。臺灣 103~107 年的社 會型態如何變化?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五單元

「長條圖與折線圖」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回家作業

第十一週 11/8

6-n-14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六、圓周率與圓周長】

【活動一】圓周長與圓周率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六單元

「圓周率與圓周長」

1.紙筆測驗 2.實際測量

(12)

︱ 11/12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s-03) 6-s-03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n-14) 6-a-03 能 用 符 號 表 示

常用的公式。

連結:

C-R-2、C-R-3 、 C-T- 1、C-S-2、C-S- 3、C-C-1、C-C- 2、C-C-3、C-C- 4、C-C-5、C-E- 4、C-E-5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 題及做決定。

3-2-2 培養互助合作的 工作態度。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認識及實測 圓周長。

2.教師引導學生透過具體操作,察覺圓周長與 直徑的數量關係。

3.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實測各種大小不同 的圓,察覺「圓周長÷直徑」的值是一定的。

4.教師命名圓周率,並引導學生知道圓周長約 是直徑的3.14倍。

補救教學

活動一:小明的腳踏車

1.小明有一輛腳踏車,腳踏車的前輪和後輪的 直徑都是 1 公尺,前、後輪圓心間的距離是 1.2公尺。

2.小明騎腳踏車時,不小心壓到路上掉落的蛋 捲冰淇淋,想想看,如果小明繼續往前騎,每 一次冰淇淋印子出現的距離會相隔多遠?

3.教師在課堂上口述布題,學生分組討論解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一:自行車跑得快 (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圓周率與圓周長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下表 是三種不同種類的自行車,提供自行車輪胎的 直徑長和壽命。真真從家裡到學校的距離約是 1 公里,她想從家裡騎自行車到學校。在相同 距離下,哪一臺車的車輪轉得最多圈?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3.分組報告

第十二週 11/15

︱ 11/19

6-n-14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s-03) 6-s-03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n-14) 6-a-03 能 用 符 號 表 示

常用的公式。

【六、圓周率與圓周長】

【活動二】圓周率的應用

1.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利用圓周率 和圓的直徑(或半徑),求算圓周長。

2.教師繼續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求算正方形 內最大的圓周長。

3.教師口述布題,學生利用圓周率和圓周長,

求算圓的直徑(或半徑)。

【活動三】扇形的周長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找出1/2 圓的扇

形與1/4圓的扇形周長。

2.教師繼續布題,學生根據扇形是幾分之幾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六單元

「圓周率與圓周長」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13)

連結:

C-R-2、C-R-3 、 C-T- 1、C-S-2、C-S- 3、C-C-1、C-C- 2、C-C-3、C-C- 4、C-C-5、C-E- 4、C-E-5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圓,求算扇形周長。

補救教學 活動二:圓周長

1.知道圓的半徑或直徑,求出圓周長。

2.知道幾分之幾圓的半徑,求出扇形周長。

補強教學

活動二:自行車跑得快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及布題1 是否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公路車車輪的壽命大約可以騎幾 公里?真真騎公路車從家裡到學校,一個車輪 大約要轉幾圈?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第十三週 11/22

︱ 11/26

6-n-14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s-03) 6-s-01 能 利 用 幾 何 形

體的性質解決簡 單的幾何問題。

6-s-03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n-14) 6-a-03 能 用 符 號 表 示

常用的公式。

連結:

C-R-1、C-R-3 、 C-R- 4、C-S-3、C-S- 4、C-C-1、C-C- 5、C-C-8

【環境教育】

3-2-1 了解生活中個人 與環境的相互關 係,並培養與自 然環境相關的個

【七、圓面積】

【活動一】非直線邊的平面區域面積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複習簡單圖形的面積 公式。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平方公分板點 算,觀察和討論,進行非直線邊圖形的面積的 估計。

3.教師繼續布題,學生畫出圓形,並透過操作 平方公分板點算,觀察和討論,進行圓面積的 估計。

【活動二】圓面積公式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配合附件觀察、測量並 說明,找出圓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圓形的切割與 拼湊,認識圓面積公式。

3.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利用圓面積 公式,根據圓的半徑或直徑,求算圓面積。

補救教學

活動一:圍出面積最大的圖形

1.教師準備一條長60公分的繩子。

2.分別請學生上臺圍成各種基本圖形,並計算 出這些圖形的面積。

3.再透過全班共同討論,發現周長一樣的圖形 中,哪個圖形的面積比較大。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單元

「圓面積」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實際測量 4.回家作業

(14)

人興趣、嗜好與 責任。

4.基本圖形應包含已學過面積公式的圖形為 主,例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等。

補強教學

活動一:扇形車庫 (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圓面積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臺灣 彰化扇形車庫興建於西元 1922 年,利用一個

半徑 20 公尺的圓形調車轉盤為中心,車庫外

的軌道呈 12 道放射狀扇形,下圖是扇形車庫 的平面圖。圓周率用 3 來估算,看圖回答問 題,圓形調車轉盤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公尺?

第十四週 11/29

︱ 12/3

6-n-14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s-03) 6-s-01 能 利 用 幾 何 形

體的性質解決簡 單的幾何問題。

6-s-03 能 理 解 圓 面 積 與 圓 周 長 的 公 式,並計算簡單 扇 形 的 面 積 。 (同6-n-14) 6-a-03 能 用 符 號 表 示

常用的公式。

連結:

C-R-1、C-R-3 、 C-R- 4、C-S-3、C-S- 4、C-C-1、C-C- 5、C-C-8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家政教育】

3-3-3 從事與欣賞美化 生活的藝術造型 活動。

【七、圓面積】

【活動三】扇形面積與應用

1.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根據扇形是 幾分之幾圓,計算出簡單扇形的面積。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配合附件,察覺複合圖 形的組成,並計算面積。

3.教師繼續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使用 圓面積和圓周長公式,算出複合圖形的面積。

補救教學

活動二:拼一拼、算算看

1.將班上分成2組進行活動。

2.一組先用二分之一圓、四分之一圓或全圓和 各種基本圖形,拼成複合圖形,並標出應有的 單位長。

3.一組派一人上臺計算其面積,並說明其做 法。

4.答案正確者得一分。

5.兩組輪流出題和解題,最後得分較高的那一 組獲勝。

6.在拼複合圖形時,應提醒學生圖形與圖形之 間,不能有空隙。

補強教學

活動二:扇形車庫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及布題1 是否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車庫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公尺?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單元

「圓面積」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實際測量 4.回家作業

(15)

軌道區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公尺?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從布題中找尋解題資訊 並回答教師問題。

4.學生回答「車庫面積大約 6400 平方公尺;

軌道區的面積大約 3200 平方公尺」,並能列 式與解題與說明解題過程。

第十五週 12/6

︱ 12/10

6-a-01 能 理 解 等 量 公 理。

連結:

C-R-1、C-R-2 、 C-T- 1、C-T-2、C-S- 2、C-C-1、C-C- 2、C-C-3

【人權教育】

1-3-3 瞭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資訊教育】

4-3-4 能針對問題提出

可 行 的 解 決 方 法。

【八、等量公理與應用】

【活動一】天平上的數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觀察天平,

找出天平上不同物體重量之間的關係。

2.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天平上的 物體之間的關係。

【活動二】等量公理

1.透過情境布題的討論,察覺和理解等式左右 同加、減、乘、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的概 念。

補救教學

活動一:狄歐法特斯的墓碑

約 1700 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狄歐法特 斯的墓碑上,記錄著他的一生︰

狄歐法特斯他的一生的 1/6 是少年,1/12 是 青年,1/7是單身。

結婚五年後生了孩子,孩子活了父親 1/2 歲 數,父親在孩子死後的四年過世。

你知道狄歐法特斯活了幾歲嗎?(單身是指青 年時代到結婚之前的時間)

補強教學

活動一:媽媽買菜 (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等量公理與應用的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教師帶領學生讀 題並提問:葵花油原有多少毫升?

3.學生能依題意列出等式,再算出答案與說明 解題過程。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八單元

「等量公理與應用」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第十六週 12/13

︱ 12/17

6-a-02 能 將 分 數 單 步 驟的具體情境問 題列成含有未知 數符號的算式,

並求解及驗算。

連結:

【八、等量公理與應用】

【活動三】列式與解題

1.透過情境的布題討論,利用等式左右同加、

減、乘、除一數時,等式仍然成立的概念,解 決生活情境中列出的分數單步驟的等式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八單元

「等量公理與應用」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回家作業

(16)

C-R-1、C-R-2 、 C-T- 1、C-T-2、C-S- 2、C-C-1、C-C- 2、C-C-3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人權教育】

1-3-3 瞭解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能在 生活中實踐。

【資訊教育】

4-3-4 能針對問題提出

可 行 的 解 決 方 法。

補救教學 活動二:未知數

1.用文字符號表徵情境問題,並列式解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媽媽買菜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媽媽買 2000 公克的豬肉要多少

元?媽媽買了一尾多少公克的魚?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第十七週 12/20

︱ 12/24

6-n-09 能 認 識 比 和 比 值,並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連結

C-T-2、C-T-4 、 C-S- 3、C-S-4、C-C- 1、C-C-2

【環境教育】

5-2-2 能透過校園環保 活動(如:節約 能 源 、 節 約 用 水 、 廢 棄 物 減 量),規劃和執 行簡單的環境調 查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九、比、比值與成正比】

【活動一】比與比值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 論,進行解題,經驗簡易的比例問題。

2.教師說明「比」的意義,介紹比的符號是

「:」。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經驗「比」表 示兩個數量的對應關係,並能用「:」的符號 記錄問題。

3.教師布題,透過兩數量間的倍數關係,認識

「比值」的意義。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 題,察覺「比」的前項除後項的商即為「比 值」。

5.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找出比值解題。

【活動二】相等的比

1.教師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題,察 覺比值相等就是相等的比。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擴分、約分,進行解 題,找出相等的比。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比和比值的經驗,解決 生活中的問題。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比的前項和後項,認識 最簡單整數比。

5.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解 題,進而能從相等的比中,找出最簡單整數 比。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九單元

「比、比值與成正比」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17)

6.教師口述布題,透過先前比與比值的經驗,

能將整數、分數、小數的比,化成最簡單整數 比。

補救教學

活動一:比與比值

1.熟練有關比或比值的計算問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一:窯烤披薩 (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比、比值與成正比的概 念。

2.教師提問:英英窯烤披薩店賣 4 種不同尺

寸的招牌披薩,尺寸大小與價格如表。大披薩 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公分?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第十八週 12/27

︱ 12/31

6-n-09 能 認 識 比 和 比 值,並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6-n-10 能 理 解 正 比 的 意義,並解決生 活中的問題。

連結

C-T-2、C-T-4 、 C-S- 3、C-S-4、C-C- 1、C-C-2

【生涯發展】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 題及做決定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 動與合作。

【九、比、比值與成正比】

【活動三】比的應用

1.教師布題,學生找出相等的比,並引導學生 利用簡單比例式找出相等的比。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解題,並引導學生列出 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再進行解題。

【活動四】成正比

1.透過列表方式,讓學生觀察並討論生活情境 中的關係,認識成正比。

2.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成正比的兩個對應數量相 除,其商不變(比值相等)。

3.教師布題,學生利用成正比的關係解決生活 中的問題。

4.教師布題,學生能判斷兩數量關係是否成正 比。

補救教學 活動二:煎蛋

姐姐用一個很小的平底鍋煎蛋,蛋的一面煎好 了,把它翻到另一面再煎,每一面要煎一分 鐘。這個平底鍋每次只能煎兩個蛋,如果有三 個蛋,兩面都煎,當然要花四分鐘的時間,但 是姐姐只用了三分鐘左右,就把三個蛋的兩面 都煎好了,姐姐的秘訣是什麼?

說明:姐姐在鍋裡先放兩個蛋,煎一分鐘,這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九單元

「比、比值與成正比」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18)

兩個蛋的一面已經煎好,把其中的一個蛋翻 面,另一個蛋從鍋裡盛出,趕快放進第三個 蛋,再煎一分鐘,第一個蛋的兩面都已煎好,

取出來,其餘的兩個蛋,都只煎好了一面,所 以再煎一分鐘,另外兩面也煎好了。

活動三:成正比(一)

1.解決生活情境中,有關成正比的問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窯烤披薩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阿吉一家 5 個人平分吃一個無

敵大披薩,每個人大約吃到多少平方公分的披 薩?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第十九週 1/3

︱ 1/7

6-n-10 能 理 解 正 比 的 意義,並解決生 活中的問題。

連結

C-T-2、C-T-4 、 C-S- 3、C-S-4、C-C- 1、C-C-2

【生涯發展】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 題及做決定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 動與合作。

【九、比、比值與成正比】

【活動五】成正比的關係圖

1.教師布題,學生觀察緞帶長度和價錢的關係 表,回答問題。

2.教師指導學生畫出關係圖,並觀察關係圖的 特性,並回答問題。

3.教師重新布題,學生依據鐵絲的長度和重量 的關係表,完成關係圖。

4.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成正比的兩個數量之關 係圖中,點與點所連成的線是一條直線,延伸 後會通過原點。

5.教師重新布題,學生能依據關係圖判斷兩數 量是否成正比。

【數學步道】影長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討論求出影長的做法,

教師繼續提問,並說明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測 量出各種物體的實際長度和影子長度的比或比 值都會相等。

2.教師以課本情境口述布題,學生利用實際長 度與影長的關係解題。

補救教學

活動四:成正比(二)

1.透過關係圖,判斷有關成正比的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九單元

「比、比值與成正比」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19)

補強教學

活動三:窯烤披薩 (三)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大披薩的面積大約是迷你披薩面 積的幾倍?爸爸想買同樣份量的披薩,這兩種 尺寸的披薩哪一種比較便宜?3. .學生依據教 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第廿週 1/10

︱ 1/14

6-s-02 能 認 識 平 面 圖 形放大、縮小對 長度、角度與面 積的影響,並認 識比例尺。

連結:

C-R-1、C-T-2 、 C-T- 4、C-S-3、C-S- 4、C-C-1、C-C- 2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生涯發展教育】

3-2-1 覺察如何解決問 題及做決定。

期末考

【十、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

【活動一】放大圖和縮圖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與討論,經驗 圖象的放大與縮小。

2.教師說明放大圖和縮圖的意義。

3.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找出原圖和縮圖或放大 圖的對應點、對應邊和對應角。

4.教師繼續布題,學生透過測量,知道原圖和 縮圖或放大圖的每一組對應邊的長度比都相 等;原圖和縮圖或放大圖的每一組對應角都相 等。

【活動二】繪製放大圖和縮圖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 形的放大圖,並知道原圖和放大圖間面積的關 係。

2.教師繼續口述布題,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簡 單圖形的縮圖,並知道原圖和縮圖間面積的關 係。

補救教學 活動一:教室

1.請學生測量教室的長寬及課桌椅的位置與長 度。

2.請學生畫出教室的1/100倍縮圖。

補強教學

活動一:摩天大樓(一)

1.教師先複習本單元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的 概念。

2.依據素養學習單上的情境布題並提問:下面 是世界著名三座摩天大樓的縮圖。中國上海中 心大廈的實際高度大約是多少公尺?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十單元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 尺」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20)

3. .學生依據教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第廿一週 1/17

︱ 1/21

6-s-02 能 認 識 平 面 圖 形放大、縮小對 長度、角度與面 積的影響,並認 識比例尺。

連結:

C-R-1、C-T-2 、 C-T- 4、C-S-3、C-S- 4、C-C-1、C-C- 2

【生涯發展教育】

1-3-1 探 索 自 我 的 興 趣、性向、價值 觀及人格特質。

【性別平等教育】

1-3-6 學習獨立思考,

不受性別影響。

【十、縮圖、放大圖與比例尺】

【活動三】比例尺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測量並解題,教師說明 縮圖上的長度和實際長度的比或比值,叫作比 例尺。

2.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根據比例尺,知道縮圖 上的長度和實際長度的換算方法。

3.教師繼續以課本情境利用比例尺的意義,求 出物體的實際長度或面積。

【數學步道】地圖的比例尺

1.教師布題,學生根據縮圖上的長度和實際距 離的關係,完成比例尺圖示。

2.學生根據比例尺,找出緊急電話和服務區的 位置,並用代號繪製於地圖中。

3.教師布題,學生根據每張縮圖上的比例尺算 出實際距離,並比較距離遠近。

補救教學

活動二:公路地圖

在一張1:100000的公路地圖上,量出兩個地

點之間的距離為 2.5公分。算算看,這兩個地 點間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活動三:美麗寶島 1.找一張臺灣地圖。

2.教師口述布題,任意找兩個縣市,請學生算 出兩縣市直線的實際距離。

補強教學

活動二:摩天大樓 (二)

1.教師將學習單情境再次複習一遍,確認每位 學生對於情境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杜拜哈里發塔的實際高度大約是 多少公尺?哪一座摩天大樓的實際高度最高?

3.學生依據教師提問,討論並回答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十單元

「縮圖、放大圖與比例 尺」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回家作業

6、本課程是否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

否,全學年都沒有(以下免填)

□有,部分班級,實施的班級為:___________

□有,全學年實施

(21)

教學期程 校外人士協助之課程大綱 教材形式 教材內容簡介 預期成效 原授課教師角色

□簡報□印刷品□影音光碟

□其他於課程或活動中使用之教學資 料,請說明:

*上述欄位皆與校外人士協助教學與活動之申請表一致

7、補充說明﹙例如:說明本學期未能規劃之課程銜接內容,提醒下學期課程規劃需注意事項……﹚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基隆市 111 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整體推動計畫 子計畫:基隆市 111 學年度閩客語文教學支援工作 人員認證教學專業培訓實施計畫 壹、依據 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推動國民中 小學本土教育要點。 二、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提升國民中小學本土語文師資專 業素養改進措施。 三、基隆市111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整體推動計畫辦理。

新北市溪洲國民小學 110 學年度三年級第一學期部定課程計畫 設計者:_王綾嬪_ 一、課程類別:請勾選,原住民族語文及新住民語文請分別填寫族別及語文名稱 1.□國語文 2.□閩南語文 3.□客家語文 4.□原住民族語文: 族 5.□新住民語文: 語 6.□英語文 7.■數學 8.□健康與體育 9.□生活課程 10.□社會 11.□自然 12.□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