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數學 5 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數學 5 上"

Copied!
23
0
0

Teks penuh

(1)

新北市 溪洲 國民中小學110學年度 五 年級第一學期 數學 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 宋美樺 【應包括所有設計教師】

第一學期

※彈性學習節數之「國語文補強教學」、「數學補強教學」、「英語」、「資訊教育」,請列於或併入相關學習領域課程計畫資料夾中,並納入相關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撰寫,以方便備查作業進行。

1、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4)節,銜接或補強節數﹙0﹚節,本學期共﹙84﹚節。

2、本學期學習目標:﹙以條列式文字敘述﹚

(一)認識多位小數;認識多位小數的位值並做化聚;能做小數的生活應用;能解決生活情境中,能做多位小數的大小比較;能解決多位小數的加減問題;能 將小數標記在數線上。

(二)了解整除的意義;了解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公因數的意義及找法;了解倍數的意義及找法;能判別 2、3、5、10 的倍數;了解公倍數的意義及找 法。

(三)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認識通分的意義,並利用通分比較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能將分數標記在數線 上。

(四)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認識多邊形(含正多邊形);理解三角形的三內角和為 180 度;理解四邊形的四內角和為 360 度;認識扇形及圓心 角。

(五)能利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六)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的問題;能解決末幾位都為0 的整數乘除法問題;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題;能應用乘 除互逆,驗算除法的答數;能解決生活情境中,三、四位數除以三位數的問題。

(七)能解決二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解決三步驟的問題,並能用併式記錄與計算;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能 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計算;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以及理解連除兩數與除以此兩數之積的結果相 同。

(八)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三角形面積的求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理解梯形面積的算法,進而形成計算公式;能計算複合 圖形的面積。

(九)能解決時間的乘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解決時間的除法計算問題(分與秒、時與分、日與時);能作時間的應用。

(十)認識角柱、角錐、圓柱和圓錐,及其組成要素;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視圖與展開圖;認識柱體(直角柱、直圓柱)和錐體(正角錐、直圓錐)的透視 圖;認識球及其構成要素。

(2)

3、本學期課程架構:

□學習領域課程課程架構:﹙各校自行視需要決定是否呈現﹚

□彈性學習節數課程架構:﹙請依學校實際情形調整;應含國小三至六年級、國中八、九年級「國語文補強教學」,國小五、六年級「數學補強教學」,

國小三至六年級「資訊教育」,國小三至六年級「英語文」﹚

數學 5 上

第一單元 小數的加減

第二單元 因數與倍數

第三單元 擴分、約分和通分

第四單元 多邊形與扇形

第六單元 乘法和除法 第五單元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第七單元 整數四則運算

第八單元 面積

第十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 第九單元 時間的乘除

(3)

4、本課程是否實施混齡教學:□是本計畫進行____年級及_____年級之混齡教學 □否 5、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一週 8/30

︱ 9/05

5-n-10 能 認 識 多 位 小 數 ,並做比 較與加、 減 與 整數倍的 計算,以 及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連結:

C-R-1、C-R-2、C-R-3、

C-T-1、C-T-2、C-S-2、

C-S-3、C-S-4、C-C-1、

C-C-2、C-C-3、C-C-5

【性別平等教育】

2-3-2 學 習 在 性 別 互 動 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人權教育】

2-3-1瞭解人身自由權並

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一、小數的加減】

【活動一】認識多位小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複習學習二位小數 的舊經驗,來引導學生認識三位小數。

2.教師介紹三位小數的讀法、位名和位值。

3.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透過操作積木 附件圖卡學習三位小數的化聚。

4.教師介紹四位小數的記法、讀法、位名、位 值和化聚。

5.教師介紹五位小數的記法、讀法、位名、位 值和化聚。

【活動二】小數的大小比較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討論並發表比較 小數大小的方法及理由。

補救教學 活動一:

匯率達人(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小數的加減的 概念。

2.情境布題:雅紋和淑惠兩人規劃要在 7/15

~7/21 去美國玩,要把臺幣換成美金。(1 美 金兌換臺幣 7/10 本行賣出匯率為 30.655、本 行買入匯率為29.965)

3.教師提問:雅紋在 7/10 去國光銀行用臺幣

換美金,臺幣多少元可以換1美金?

4.學生找出 7/10 美金的本行賣出匯率,是

30.655元。

補強教學

活動一:小數比大小 1.兩人一組進行遊戲。

2..兩人猜拳,贏的先抽數字卡,接下來輪流 抽卡,每人各抽四張。

3.將手中四張數字卡排成四位小數。

4.四位小數較大的人獲勝。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

「小數的加減」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4)

<說明>教師可重新布題為抽五張數字卡排成 五位小數比大小。

第二週 9/06

︱ 9/12

5-n-10 能 認 識 多 位 小 數 ,並做比 較與加、 減 與 整數倍的 計算,以 及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5-n-13 能將分數、小數 標記在數線上。

連結:

C-R-1、C-R-2、C-R-3、

C-T-1、C-T-2、C-S-2、

C-S-3、C-S-4、C-C-1、

C-C-2、C-C-3、C-C-5

【性別平等教育】

2-3-2 學 習 在 性 別 互 動 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人權教育】

2-3-1瞭解人身自由權並

具有自我保護的知能

【一、小數的加減】

【活動三】多位小數的加減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小數加法的 解題活動。

2.教師提醒學生在做小數加法直式計算時,小 數點要對齊,並說明計算的方式和整數加法相 同,但計算結果要記得加上小數點。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小數減法的 解題活動。

4.教師提醒學生在做小數減法直式計算時,小 數點要對齊,並說明計算的方式和整數減法相 同,但計算結果要記得加上小數點。

【活動四】繪製小數數線

1.教師請學生在公分尺上指出1 毫米的長度,

也就是 0.1公分,並確定一位小數數線上各刻 度所代表的數。

2.教師引導學生做出一位小數數線,並找出指 定小數所對應的刻度。

3.教師引導學生做出二位小數數線,並找出指 定小數所對應的刻度。

補救教學 活動二:

匯率達人(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將出國的時間和匯率表改變,再次重新布 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小數的加減 1.兩人一組進行遊戲。

2.每人各出一個四位以內的小數。

3.兩人猜拳,贏的將此二數相加,輸的將此二 數相減。

4.用電算器驗算。

5.算對的得 1 分,積分最高積分最高的人獲

勝。

<說明>教師可限定每題的計算時間,增加難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一單元

「小數的加減」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5)

度。

第三週 9/13

︱ 9/19

5-n-04 能理解因數、倍 數。

5-n-05 能認識兩數的公 因 數、公倍 數、最大 公 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連結:

C-S-2、C-S-5、C-C-1、

C-C-4、C-C-5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二、因數與倍數】

【活動一】整除

1.教師以排列玩具兵布題,用是否可以剛好分 完判別是否整除。

2.教師宣告: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都是 整數,餘數是0,就叫作整除。

【活動二】因數

1.教師以小朋友分組布題,學生進行解題,並 在整除的要件下,認識因數。

2.教師宣告:像這樣 12 可以被 1、2、3、4、

6、12 整除,我們就說 1、2、3、4、6、12 都 是12的因數。

3.教師透過小白積木的排列,讓學生從矩陣排 列的情境圖中,經驗乘法交換律,並從乘法算 式中找出因數。

4.教師把 10 的因數由小到大排列出來,引導

學生從中觀察因數的規律。

5.從 16 的因數中,讓學生發現整數的因數 中,最小的是 1,最大的是它自己,並了解找 到一個因數時同時也找到另一個因數。

6.教師以分鉛筆布題,解決因數的應用問題。

【活動三】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1.學生透過排積木操作,找出可以剛好排成

12(或18)公分長的紙條的整公分積木,並察覺

這些積木的長度即是12(或18)的因數。

2.教師宣告:1、2、3、6 同時是 12 和 18 的 因數,我們說 1、2、3、6 是 12 和 18的公因 數。公因數中最大的數稱為最大公因數,例 如: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3.教師以純數字布題,找出兩數的所有公因數 及最大公因數。

4.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解決公因數的應用問 題。

補救教學 活動一:

來當園長規畫園區(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因數與倍數的 概念。

2.情境布題:一個長36公尺、寬60公尺的長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

「因數與倍數」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6)

方形大花圃平均分割成大小一樣的正方形小花 圃,而且每個正方形小花圃的邊長至少要 3 公 尺以上(包含3公尺)。

3.教師提問:正方形小花圃的邊長至少要幾公 尺以上呢?

4.學生找出36和60的公因數,並求出答案:

3公尺、4公尺、6公尺、12公尺。

補強教學 活動一:因數

1.透過觀察和記錄,察覺找出因數的方法,並 處理相關的問題。

第四週 9/20

︱ 9/26

5-n-04 能理解因數、倍 數。

5-n-05 能認識兩數的公 因 數、公倍 數、最大 公 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連結:

C-S-2、C-S-5、C-C-1、

C-C-4、C-C-5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二、因數與倍數】

【活動四】倍數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幾的幾倍的乘 積,認識「倍數」意義,並知道一個數的倍數 有無限多個。

2.教師以百數表布題,找出8 的倍數,並引導

學生發現:是某整數的因數,也是某整數的倍 數的數,就是某整數自己。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解決倍數的應用問 題。引導學生察覺乘式中三個數字的因數、倍 數關係。

4.教師宣告:當甲、乙、丙都是整數,且甲×

乙=丙時,丙是甲和乙的倍數,甲和乙都是丙 的因數。

【活動五】判別2、3、5、10的倍數

1.學生透過觀察表中的數字,發現2 的倍數的

個位數字都是「2、4、6、8 或 0」;5 的倍數 的個位數字都是「5 或 0」;10 的倍數的個位 數字都是 0;3 的倍數的每一位數的數字和,

都能被3整除。

【活動六】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學生透過附件操作,找出可以用4和6公分

長的鐵軌附件,排出一樣的長度,並察覺這些 鐵軌的長度即是4和6的公倍數。

2.教師宣告:12、24、36…同時是4和6的倍 數,我們說 12、24、36…都是 4 和 6 的公倍 數。公倍數中最小的數稱為最小公倍數。

3.教師以純數字布題,找出兩數的公倍數。

4.學生從解題中察覺:如果丙數是甲、乙兩數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二單元

「因數與倍數」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7)

的公倍數時,那麼丙數的倍數也會是甲、乙兩 數的公倍數。

【數學步道Ⅰ】撲克牌大戰

1.教師以玩撲克牌情境引入,讓學生作因數與 倍數的應用。

2.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因數概念出 牌。

3.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補救教學 活動二:

來當園長規畫園區(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將長方形大花圃的長、寬更換數據,再次 重新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方格遊戲

1.教師事先準備一些求公倍數的題目。

2.教師布題:找出下列各組數的公倍數。

3.學生在九宮格中,將找出來的公倍數塗上顏 色。

第五週 9/27

︱ 10/03

5-n-06 能用約分、擴分 處理等值分數的換算。

5-n-07 能用通分做簡單 異 分母分數 的比較與 加 減。

連結:

C-R-1、C-R-2、C-R-3、

C-S-4、C-S-5、C-C-2、

C-C-5、C-C-7、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三、擴分、約分和通分】

【活動一】擴分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指導學生透過圖示 理解擴分的意義。

2.教師宣告:像上面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 和分母同乘以一個比 1 大的整數,得到一個和 原來分數相等的分數,這種方法叫作擴分。

【活動二】約分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拿出附件的長條 紙操作,進行約分的教學。

2.教師宣告:像這樣把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除 以一個比 1 大的公因數,得到和原來分數等值 的分數,這種方法叫作約分。

3.教師重新布題,師生共同討論怎麼找出可以 同時整除分子和分母的數,教師歸納:這些能 把分子和分母同時整除的數,都是分子和分母 的公因數。

【活動三】通分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

「擴分、約分和通分」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互相討論 4.作業習寫

(8)

題及做決定。

【人權教育】

1-3-4 瞭 解 世 界 上 不 同 的 群體、文 化和國家 , 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解題,透過 重新切割的活動,認識通分的意義。

補救教學 活動一:

誰吃的餅乾最多?(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擴分、約分的 概念。

2.情境布題:班上的中中、大華和小民 3個人

都是 10 月分的壽星,今年慶生會上,他們同 時收到相同的手工餅乾禮盒。

中中將禮盒內的餅乾平分成 3 等分,每天吃 1 等分;大華將禮盒內的餅乾平分成 4 等分,每 天吃 2 等分;小民將禮盒內的餅乾平分成 12 等分,每天吃3等分。

3.教師提問:每天誰吃的餅乾最多?誰吃的餅 乾最少?

4.學生算出中中:1/3=4/12、大華:2/4=

6/12、小民:3/12=3/12,因為6/12>4/12>

3/12,所以2/4>1/3>3/12,大華吃的餅乾最 多,小民吃的餅乾最少。

補強教學 活動一:報數

1.教師事先準備一些分數的題目。

2.教師布題,請學生說出某分數的等值分數。

3.學生按照座位順序,提供答案。

第六週 10/04

︱ 10/10

5-n-07 能用通分做簡單 異 分母分數 的比較與 加 減。

5-n-13 能將分數、小數 標記在數線上。

連結:

C-R-1、C-R-2、C-R-3、

C-S-4、C-S-5、C-C-2、

C-C-5、C-C-7、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三、擴分、約分和通分】

【活動四】分數的大小比較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指導學生利用3 種

方法比較簡單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知道通分的意義,進而 能比較兩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活動五】繪製分數數線

1.教師介紹說明分數數線,.學生認識和報讀 分數數線。

2.教師布題,學生討論後在方格紙上繪製分數 數線並發表。

3.教師布題,學生利用直尺在沒有方格紙下,

繪製分數數線。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三單元

「擴分、約分和通分」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互相討論 4.作業習寫

(9)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人權教育】

1-3-4 瞭 解 世 界 上 不 同 的 群體、文 化和國家 , 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補救教學 活動二:

誰吃的餅乾最多?(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將餅乾平分的等分數及每天吃的等分數改 變,再次重新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找一找,比比看

1.教師設定一個分數的範圍,讓學生應用約分 或擴分的方式,找出指定分母的分數。

2.問話範例:比分數A大,比分數B小,分母

是40的分數有哪些?

第七週 10/11

︱ 10/17

5-s-02 能透過操作,理 解 三角形任 意兩邊和 大 於第三邊。

連結:

C-R-1、C-S-3、C-S-4、

C-C-1、C-C-5、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四、多邊形與扇形】

【活動一】三角形的邊長關係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拿出附件操作,並把操 作的結果記錄在課本上。

2.學生透過操作後的結果記錄,發表說明自己 觀察後的發現,並歸納,三角形中任意兩邊邊 長的和大於第三邊。

3.教師宣告:三角形中,任意兩邊長的和大於 第三邊。

4.學生運用三角型任意兩邊長的何大於第三邊 之概念來解題。

【活動二】多邊形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觀察圖形的邊 數、角數與頂點數,並回答。

2.教師說明多邊形的定義。

3.學生透過測量邊長與角度,發表自己觀察圖 形後的發現。

4.教師宣告:一個多邊形如果每條邊都一樣 長,每個角都一樣大,就叫作正多邊形。

5.教師以課本情境重新布題,讓學生從測量中 發現,每條邊都一樣長的多邊形,每個角不一 定都一樣大;每個角都一樣大的多邊形,它的 邊長也不一定都一樣長。

補救教學 活動一:

圍籬的長度選擇(一)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單元

「多邊形與扇形」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際測量

(10)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的概念。

2.情境布題:市政府為了美化環境,要在市中 心規畫一個森林公園,並在公園內用圍籬圍成 一個三角形花圃。廠商準備的圍籬長度分別為 26 公尺、17 公尺、45 公尺,開始施工前要做 最後的評估。

3.教師提問:廠商準備的三個長度的圍籬可以 圍成一個三角形嗎?

4.學生算出 26+17=43,43<45,所以不能

圍成三角形。

補強教學

活動一:三角形的邊長關係

1.學生透過操作後的結果記錄,歸納出三角形 中任意兩邊邊長的和大於第三邊。

活動二:鋪鋪看

1.教師請學生事先製作多個相同的正三角形。

2.請學生拿出事前準備的正三角形當作地磚,

進行鋪設。

3.分組進行活動,看哪一組設計出的圖案最 多。

<說明>

1.因為正三角形的每個角都是 60 度,所以只

要邊長契合,就可以鋪設出各式圖形。

2.也可以用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進行遊戲。

第八週 10/18

︱ 10/24

5-s-01 能透過操作,理 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

5-s-03 能認識圓心角,

並認識扇形。

連結:

C-R-1、C-S-3、C-S-4、

C-C-1、C-C-5、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四、多邊形與扇形】

【活動三】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內角和

1.教師指導學生測量兩種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分 別為幾度,並計算三個角的和分別是幾度,學 生透過操作知道三角板的3個角和為180度。

2.教師指導學生剪一個任意三角形,並在3 個

角上用色筆做上角的記號,學生互相觀察操作 的結果,並發現任意三角形的 3 個角皆可拼成 一個平角。

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運用三角形內角 和180度求算未知角度。

【活動四】認識扇形及圓心角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拿出摺扇進行活動。

2.學生發表扇形和圓形的關係:扇形的頂點是 圓心、扇形的直線邊是圓的半徑。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四單元

「多邊形與扇形」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5.實際操作

(11)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3.教師口述布題並宣告:兩條半徑和一段圓弧 所圍成的圖形,叫作扇形。圓心是這個扇形的 頂點。扇形的兩條直線邊所夾的角,叫作圓心 角。

4.學生判斷辨認哪些圖形的鋪色部分是扇形,

並說明理由。

5.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摺紙或圓規做出指定的扇 形,並計算圓心角的角度。

6.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圓心角的角度,計算此圓 心角的扇形是幾分之幾圓。

補救教學 活動二:

圍籬的長度選擇(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將圍籬原來的三個長度更換數據,再次重 新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三:三角形的內角和

1.指導學生發現三角形的3 個角能合成一個平

角。

2.應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度,處理內角和

的延伸加廣應用問題。

活動四:扇形與圓心角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扇形圓心角的問題。

第九週 10/25

︱ 10/31

5-n-07 能用通分做簡單 異 分母分數 的比較與 加 減。

連結:

C-R-1、C-R-2、C-R-3、

C-S-4、C-S-5、C-C-2、

C-C-5、C-C-7、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五、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活動一】異分母分數的加法

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分母 互為倍數關係)的加法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 論,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的 加法解題方式。

補救教學 活動一: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異分母分數加 減以及分數數線的概念。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五單元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互相討論 4.作業習寫

(12)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2.情境布題:「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每年9 月

至隔年 4 月的冬候鳥過境期都有數以千計的雁 鴨聚集於此,為了一訪這塊城市中難得保留的 濕地,小康和爸爸假日沿著新店溪畔的自行車 道,從「碧潭吊橋」到「秀朗橋」5 1/4 公 里,「秀朗橋」到「馬場町公園」7 1/2 公 里,「馬場町公園」到「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4 7/12公里。

3.教師提問:從「碧潭吊橋」到「馬場町公 園」的距離與從「秀朗橋」到「華江雁鴨自然 公園」的距離哪一段比較遠?相差多少公里?

4.學生算出碧潭吊橋到馬場町公園的距離較 遠,相差2/3公里。

補強教學

活動一:分數的加法計算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分數的加法的計算問 題。

第十週 11/01

︱ 11/07 (期中評量

週)

5-n-07 能用通分做簡單 異 分母分數 的比較與 加 減。

連結:

C-R-1、C-R-2、C-R-3、

C-S-4、C-S-5、C-C-2、

C-C-5、C-C-7、C-C-8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五、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活動二】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的減法 問題。

2.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被減數不夠減,需 要借位的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問題。

【活動三】分數的應用

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利用整數相除用分數表 示後,再進行通分,計算藍繩比紅繩長幾公 尺。

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利用通分,找出 能和1/12加起來和為1的兩個分數。

補救教學 活動二: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將可將景點以及景點和景點之間的距離改 變,再次重新布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五單元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互相討論 4.作業習寫

(13)

補強教學

活動二:分數的減法計算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分數的減法的計算問 題。

活動三:分數的加減法應用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分數的應用問題。

第十一週 11/08

︱ 11/14

5-n-01 能熟練整數乘、

除的直式計算。

連結:

C-R-1、C-T-3、C-T-4、

C-C-3、C-C-5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人權教育】

1-3-4 瞭 解 世 界 上 不 同 的 群體、文 化和國家 , 能尊重欣賞其差異。

【六、乘法和除法】

【活動一】三、四位數×三位數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複習乘法直式的記錄方 式和過程,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解決 三、四位數乘以三位數的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

以乘法直式記錄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

【活動二】末幾位為0的整數乘法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解決末幾位為0的整數乘法問題。

補救教學 活動一:

該如何買票?(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本單元整數的 乘除法概念的概念。

2.情境布題:每逢假日爸爸和媽媽總會帶 11

歲的沛恩到處遊玩踏青,這禮拜決定要到景色 優美的谷林溪遊玩,沛恩在谷林溪入口處得知 入場券的販售方式如下:

購買一日遊樂券的成人票為 200 元、兒童票 (12 歲以內)為 80 元,如購買年票的話,成人 要4500元、兒童(12歲以內)要2000元,但是 一年內可以不限次數入園遊玩。

3.教師提問:沛恩全家人都購買一日遊樂券,

入園一次總共要付多少元?

4.學生算出總共要付480元。

補強教學

活動一:多位數乘法

1.用直式處理多位數的乘法的計算問題。

2.用直式處理多位數的乘法的應用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六單元

「乘法和除法」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第十二週 11/15

5-n-01 能熟練整數乘、

除的直式計算。

連結:

【六、乘法和除法】

【活動三】四位數÷二位數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配合定位板說明和複習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六單元

「乘法和除法」

康軒版媒體︰

1.紙筆測驗 2.口頭回答 3.作業習寫

(14)

11/21 C-R-1、C-T-3、C-T-4、

C-C-3、C-C-5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除法直式的記錄方式和過程,學生透過觀察和 討論,察覺並解決四位數除以二位數的問題。

2.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並複習驗算方法,

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解決四位數除以二位數 的驗算問題。

【活動四】三、四位數÷三位數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配合定位板說明和解決 三位數除以三位數的問題。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配合定位板說明和解決 四位數除以三位數(商為一位數)的問題。

3.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配合定位板說明和解決 四位數除以三位數(商為二位數)的問題。

【活動五】末幾位為0的整數除法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和討論,

察覺並解決末幾位為0的整數除法問題。

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透過布題進行驗算,了 解當末位為 0 的除法計算要注意餘數 0 的個 數。

補救教學 活動二:

該如何買票?(二)

1.教師將前一節情境再次提問:若沛恩決定購 買年票,那她至少一年要入園幾次才會比買一 日遊樂券划算?

2.學生算出購買一張年票的費用是一日遊樂券 的 25倍,也就是能入園25次。因為要比使用 一日遊樂券划算,所以入園次數要多 1 次。因 此,25+1=26(次)。

3.教師可利用其他遊樂園票價再次重新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多位數除法

1.用直式處理多位數的除法的計算問題。

2.用直式處理多位數的除法的應用問題。

活動三:末幾位為0的除法

1.用直式處理末幾位為0的除法計算問題。

2.用直式處理末幾位為0的除法應用問題。

電子教科書

第十三週 11/22

5-n-02 能 在 具 體 情 境 中 ,解決三 步驟問題 , 並能併式計算。

【七、整數四則運算】

【活動一】兩步驟的併式計算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共同討論課本呈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單元

「整數四則運算」

康軒版媒體︰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作業習寫

(15)

11/28 5-n-03 能熟練整數四則 混合計算。

5-a-02 能 在 具 體 情 境 中 ,理解先 乘再除與 先 除 再乘的結 果相同, 也 理 解連除兩 數相當於 除 以此兩數之積。

5-a-03 能熟練運用四則 運 算的性質 ,做整數 四 則混合計算。

連結:

C-R-1、C-R-2、C-R-3、

C-R-4、C-S-1、C-S-2、

C-S-3、C-S-5、C-C-1、

C-C-2、C-C-5、C-C-7、

C-C-8、C-E-1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3-3-5 運 用 消 費 知 能 選 購合適的物品。

現不同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察覺加法具有結 合律的事實。

2.教師宣告:三個數相加時,任兩數先相加,

結果都一樣。

3.教師以課本下方做做看布題,學生進行解 題,並察覺減法沒有結合律的事實。

4.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情境列式後,引 導學生討論兩個算式的相異處,讓學生理解連 減兩數與減去此兩數之和的結果相同。

5.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說明:兩數相乘 時,兩數交換。

6.教師重新步題,學生共同討論課本呈現不同 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察覺乘法具有結合律的 事實。

7.教師宣告:三個數連乘時,任兩數先相乘,

結果都一樣。

8.教師以課本下方做做看布題,學生進行解 題,並察覺除法沒有結合律的事實。

9.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情境列式後,教 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72÷3)÷4 和 72÷(3×4) 這兩種解題方式的合理性。並宣告:連除兩數 與除以此兩數之積的結果相同。

10.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情境列式後,

引導學生發現:在乘除混合的算式中,先乘再 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

補救教學 活動一:

旅館的入住人數(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本單元整數的 四則運算的概念。

2.情境布題:青山國小的畢業旅行地點由全部 六年級學生共同投票,最後決定到臺北兩天一 夜旅行,計畫參觀國父紀念館等景點,晚上還 可以逛有名的士林夜市。為了解決住宿問題,

老師們找了一間評價不錯的陽光旅館,旅館老 闆說:「我們有三種房型,六人房有 12 間,四 人房有 20 間,雙人房有 8 間。只有雙人房可 加 1 張 單 人 床 , 其 餘 房 型 均 不 提 供 加 床 服 務。」

3.教師提問:這間旅館最多可以入住多少人?

4.學生算出最多可以176人入住。

電子教科書

(16)

補強教學

活動一:算式拼圖

1.學生2 人一組,進行遊戲。其中一人出題,

先寫一個合理的多步驟算式。例如:48÷(4+

8)=4。

2.出題者將算式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拆開書 寫,例如:4、8、(、48、)、+、÷,交給另 一個人,請他組合成答案是4的算式。

3.答題者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算式,即可得 1

分。

4.雙方輪流扮演出題者和答題者,遊戲結束 時,積分高的一方獲勝。

<說明>亦可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進行遊戲,

題目由教師事先準備。

第十四週 11/29

︱ 12/05

5-n-02 能 在 具 體 情 境 中 ,解決三 步驟問題 , 並能併式計算。

5-n-03 能熟練整數四則 混合計算。

5-a-01 能 在 具 體 情 境 中 ,理解乘 法對加法 的 分 配律,並 運用於簡 化 計算。

5-a-03 能熟練運用四則 運 算的性質 ,做整數 四 則混合計算。

連結:

C-R-1、C-R-2、C-R-3、

C-R-4、C-S-1、C-S-2、

C-S-3、C-S-5、C-C-1、

C-C-2、C-C-5、C-C-7、

C-C-8、C-E-1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七、整數四則運算】

【活動二】三步驟的併式計算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利用加法交 換律及結合律的性質解決連加的計算問題。

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討論整數四 則混合計算時,可以使用逐次減項求解,也可 以使用各種不同的策略解題。

3.教師提醒學生,在乘除混合的算式中,要先 算括號的部分,如果沒有括號,就由左而右一 步一步算。

【活動三】分配律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 法的異同與合理性,察覺加乘運算的分配律。

2.教師重新布題,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法的異 同與合理性,察覺減乘運算的分配律。

【活動四】簡化計算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討論、觀察 解決連加或連減的簡化計算問題。

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利用分配律簡化整數的 四則運算。

3.教師重新布題,學生解決連除與乘除混合的 簡化計算問題。

補救教學 活動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七單元

「整數四則運算」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作業習寫

(17)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家政教育】

3-3-5 運 用 消 費 知 能 選 購合適的物品。

旅館的入住人數(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利用其他房間個數或入住人數再次重新布 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整數四則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整數四則的計算問 題。

2.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整數四則的應用問 題。

活動三: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1.透過觀察和記錄,處理整數四則的延伸加廣 的應用問題。

第十五週 12/06

︱ 12/12

5-n-18 能 運 用 切 割 重 組 ,理解三 角形、平 行 四 邊形與梯 形的面積 公 式。

5-s-05 能 運 用 切 割 重 組 ,理解三 角形、平 行 四 邊形與梯 形的面積 公 式。

連結:

C-R-3、C-R-4、C-T-2、

C-S-3、C-S-4、C-C-1、

C-C-5、C-E-1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八、面積】

【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察 覺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和高與長方形的長邊與寬 邊的對應,進而形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 式。

2.教師宣告: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3.教師口述布題,畫出平行四邊形指定底邊的 高,學生操作解題,教師可複習舊經驗(畫垂 直線段的方法),進行解題活動。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說 明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周長與面積的關 係。

5.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說 明等底不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周長與面積的關 係。

【活動二】三角形的面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三角 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活動,察覺和說明三角形 的底邊和高,進而形成計算三角形面積的公 式。

2.教師以課本布題,學生運用三角形面積公式 求算三角形面積。

3.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畫 出三角形指定底邊上的高。

4.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察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八單元

「面積」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實測操作

(18)

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都相等。

5.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等高的三角 形,察覺底邊長與面積大小之間的關係。

6.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等底邊長的 三角形,察覺高與面積大小之間的關係。

補救教學 活動一:

蓋房子獲取高利潤(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面積的概念。

2.情境布題:建商嗅到了商機,於是在某鄉鎮 購買一塊土地,準備規畫蓋透天厝房子(最多6 戶)來賣,但是因為這塊土地並非方正的,而 是有一組對邊平行,且已知有兩個角為直角的 梯形(如右圖),所以建商決定規畫一條車道,

灰色部分區域即為車道,三角形區域當小公 園,剩下的面積蓋房子。這塊土地的上底是35 公尺、下底是25公尺、高是 20公尺,車道寬 為5公尺。

3.教師提問:建商買的土地面積有多大?

4.學生算出建商買的土地面積600平方公尺。

補強教學

活動一:簡單圖形的面積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簡單圖形的面積計算 問題。

第十六週 12/13

︱ 12/19

5-n-18 能 運 用 切 割 重 組 ,理解三 角形、平 行 四 邊形與梯 形的面積 公 式。

5-s-05 能 運 用 切 割 重 組 ,理解三 角形、平 行 四 邊形與梯 形的面積 公 式。

連結:

C-R-3、C-R-4、C-T-2、

C-S-3、C-S-4、C-C-1、

C-C-5、C-E-1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八、面積】

【活動三】梯形的面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梯形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活動,察覺和說明梯形的底 邊(上底和下底)和高,進而形成計算梯形面積 的公式。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 並解決梯形的面積的問題。

【活動四】複合圖形的面積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討論和觀察,察覺並解 決複合圖形的面積的問題。

【數學步道Ⅱ】面積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作,察覺和梯形面積的邊長變化與三角形面積 的關係,並進行面積的解題活動。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八單元

「面積」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19)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作,察覺和梯形面積的邊長變化與平行四邊形 面積的關係,並進行面積的解題活動。

補救教學 活動二:

蓋房子獲取高利潤(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利用其他土地邊長、形狀或賣價再次重新 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二:面積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複合圖形面積的應用 問題。

活動三:面積應用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複合圖形面積的延伸 加廣的應用問題。

第十七週 12/20

︱ 12/26

5-n-15 能解決時間的乘 除計算問題。

連結:

C-S-2、C-S-3、C-S-4、

C-T-1、C-T-2、C-C-1、

C-C-2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九、時間的乘除】

【活動一】時間的乘法問題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從連續聽 同一首歌的情境引入,作分和秒的時間乘法計 算。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時 和分、日和時的乘法計算。

【活動二】時間的除法問題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分和秒 的除法問題計算。

2.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時 和分的除法問題計算。

3.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日 和時的除法問題計算。

4.教師重新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除 數為時間量的除法計算。

補救教學 活動一:

麵包的出爐時間(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本單元時間的 概念。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九單元

「時間的乘除」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20)

2.情境布題:小吳麵包店只賣兩種麵包,分別 是甜甜圈及堅果吐司,在下午 2 時開始烤麵 包。每次麵包一出爐便會被搶購一空。

甜甜圈每20分鐘出爐一次,堅果吐司每30分 鐘出爐一次,中間都不休息。拿到甜甜圈一號 券的人在第一批甜甜圈出爐時即可買到甜甜 圈;拿到堅果吐司一號券的人在第一批堅果吐 司出爐時即可買到堅果吐司。須在出爐前來到 現場等待,逾時不候。

3.教師提問:第二批出爐的甜甜圈及堅果吐司 分別會在下午何時出爐?

4.學生算出甜甜圈下午 2 時 40 分,堅果吐司

下午3時出爐。

補強教學

活動一:時間的乘除(一)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時間的乘除法計算問 題。

活動二:時間的乘除(二)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時間的乘除法應用問 題。

第十八週 12/27

︱ 1/02

5-n-15 能解決時間的乘 除計算問題。

連結:

C-S-2、C-S-3、C-S-4、

C-T-1、C-T-2、C-C-1、

C-C-2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3-2-2 學 習 如 何 解 決 問 題及做決定。

【九、時間的乘除】

【活動三】時間的應用

1.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時間兩 步驟應用問題計算。

2.教師口述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作間隔和 時間的除法問題計算。

補救教學 活動二:

麵包的出爐時間(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利用其他麵包出爐時間再次重新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三:時間的應用

1.透過觀察和記錄,解決時間乘法和除法的延 伸加廣的應用問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九單元

「時間的乘除」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互相討論 3.口頭回答 4.作業習寫

第十九週 1/03

5-s-06 能認識球、直圓 柱 、直圓錐 、直角柱 與

【十、柱體、錐體和球】

【活動一】柱體和錐體的分類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十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

1.紙筆測驗 2.實測操作

(21)

︱ 1/09

正角錐。

連結:

C-R-1、C-R-2、C-R-4、

C-T-1、C-S-3、C-S-4、

C-C-1、C-C-2、C-E-4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作,察覺並認識圓錐和圓柱、角柱和角錐。

【活動二】柱體和錐體的命名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作,認識角柱和角錐的構成要素,並命名。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 操作,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組成要素,並命名。

補救教學 活動一:

骰子是什麼形體?(一)

1.在進入學習單之前,複習一下本單元柱體、

錐體和球的概念。

2.情境布題:你有沒有發現,骰子的 1 點和 4

點是紅色的?小銘打算製作一個骰子,1 點和 4 點是紅色,其餘的點為黑色,而且相對的面 的點數加起來等於7。

3.教師提問:這個的展開圖組合後是什麼形 體?

4.學生回答正方體。

補強教學 活動一:看誰快

【規則】

1.全班分成4~6組進行遊戲。

2.教師事先準備一些基本圖形的卡片,包括圓 錐、三角柱、圓柱、三角錐等。

3.教師隨意抽出一張卡片,學生根據抽出的立 體圖形回答它的組成要素,進行搶答。

4.遊戲結束時,答對次數最多的組別獲勝。

【說明】

活動中,教師可不定時抽問學生的想法,以免 部分學生只是記憶公式,而非真正理解。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5.作業習寫

第廿週 1/10

︱ 1/16 (期末評量

週)

5-s-06 能認識球、直圓 柱 、直圓錐 、直角柱 與 正角錐。

連結:

C-R-1、C-R-2、C-R-4、

C-T-1、C-S-3、C-S-4、

C-C-1、C-C-2、C-E-4

【性別平等教育】

【十、柱體、錐體和球】

【活動三】柱體和錐體的透視圖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具體物,察覺和認識柱體和錐體的視圖、透視 圖。

【活動四】柱體和錐體的展開圖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具體物的分解和還原的過程,察覺認識柱體和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十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實測操作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5.作業習寫

(22)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錐體的展開圖。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 附件,藉由展開圖還原成形體之過程,解決長 方體中相對面的問題。

補救教學 活動二:

骰子是什麼形體?(二)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教師提問:組合後的骰子有幾個頂點?幾條 邊?幾個面?

3.學生回答有8個頂點、12條邊、6個面。

補強教學 活動二:連連看

1.準備些許柱體和錐體的視圖、透視圖及展開 圖的圖卡

2.學生分組上臺把同一名稱形體的3 種圖卡放

一起,看誰的速度快,秒數快的獲勝。

第廿一週 1/17

︱ 1/20

5-s-06 能認識球、直圓 柱 、直圓錐 、直角柱 與 正角錐。

連結:

C-R-1、C-R-2、C-R-4、

C-T-1、C-S-3、C-S-4、

C-C-1、C-C-2、C-E-4

【性別平等教育】

2-3-4 尊 重 不 同 性 別 者 在 溝通過程 中有平等 表 達的權利。

【生涯發展教育】

2-2-1 培 養 良 好 的 人 際 互動能力。

【十、柱體、錐體和球】

【活動五】角柱和角錐的構成要素及關係 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 操作,察覺並比較各種角柱的構成要素間的異 同。

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 作,察覺並比較各種角錐的構成要素間的異 同。

【活動六】球

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認識球。

2.教師口述布題,讓學生觀察柳丁切開後的面 是什麼形狀。和學生共同討論應該怎麼切,切 開的圓面積會最大。

3.教師揭示球體的剖面,引導學生認識球的各 部位名稱。

4.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實際旋轉圓形紙 卡,觀察旋轉時所產生的形體,知道圓形的面 旋轉時看起來像球體。

4.教師以動動腦部題,透過觀察討論,解決球 直徑的應用問題。

【數學步道Ⅲ】形體爭奪戰

4

康軒版教科書第十單元

「柱體、錐體和球」

康軒版媒體︰

電子教科書

1.紙筆測驗 2.實測操作 3.口頭回答 4.分組報告 5.作業習寫

(23)

1.教師利用已組成的錐柱體模型說明遊戲規則 並分組。

2.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複習錐、柱體的組成要 素。

3.學生分組進行活動。

補救教學 活動三:

骰子是什麼形體?(三)

1.教師將前一節活動再次複習一遍,並請學生 回答,確認每位學生對於情境是否充分了解。

2.可利用骰子點數的特性布題。

補強教學

活動三:快問快答

【規則】

1.全班分成4~6組進行遊戲。

2.各組隨機拿出附件中的立體形體,詢問形體 的構成要素(頂點、邊、面)。

3.其他組同學搶答。

4.遊戲結束時,猜對次數最多的組別獲勝。

6、本課程是否有校外人士協助教學

□否,全學年都沒有(以下免填)

□有,部分班級,實施的班級為:___________

□有,全學年實施

教學期程 校外人士協助之課程大綱 教材形式 教材內容簡介 預期成效 原授課教師角色

□簡報□印刷品□影音光碟

□其他於課程或活動中使用之教學資 料,請說明:

*上述欄位皆與校外人士協助教學與活動之申請表一致

7、補充說明﹙例如:說明本學期未能規劃之課程銜接內容,提醒下學期課程規劃需注意事項……﹚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基隆市明德國中辦理109學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教學應用培力工作坊 1、 依據: 一、 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作 業要點。 二、 基隆市109年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2、 目的: 【一套課程的產出:設計思考在教學的應用】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