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試題本
甄試類(群)組別:大學組
【第一類組】
考試科目(編號):歷史 (A3105)
─作答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90 分鐘。
2. 請在答案卷上作答,答案卷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3. 請核對報考甄試類(群)組別、考試科目是否相符。
4. 單選題共 25 題。
單選題,共 25題。
說明:第 1題至第 25題,每題4分。
1. 學 者 指 出 , 東 亞 人 群 移 動 促 進 文 化 交 流 , 也 意 外 保 存 其 他 國 家 散 佚 的 史 料 。 例 如 , 甲 國 仿 效 中 國 的 律 令 制 度 , 進 行 大 規 模 政 治 改 革 , 開 始 建 立 中 央 集 權 的 官 僚 體 制 。 因 此 , 該 國 的 古 代 法 典 條 文 中 保 留 了 中 國 的 律 令 內 容 。 反 觀 中 國 中 古 時 期 的 部 分 法 典 , 歷 經 後 代 的 增 刪 而 無 法 見 其 原 貌 。 甲 國 最 可 能 是 :
(A)安 南 (B)呂 宋 (C)日 本 (D)琉 球
2. 1960年 代 中 , 一 位 美 國 學 者 表 示 : 即 使 該 地 的 政 治 情 況 再 糟 糕 , 我 們 仍 需 要 該 地 。 當 地 沒 有 共 產 黨 , 我 們 政 府 可 以 取 得 有 關 中 國 的 情 報 , 了 解 中 國 軍 事 部 署 。 我 們 的 學 術 界 還 可 以 到 當 地 學 習 語 言 、 認 識 漢 文 化 , 研 究 中 國 , 當 地 人 也 傾 向 西 方 政 治 與 文 化 , 這 正 是 我 們 需 要 的 盟 友 。 這 位 學 者 所 說 的 「 該 地 」 最 可 能 是 : (A)香 港
(B)南 韓 (C)澳 門 (D)臺 灣
3. 中 亞 吉 爾 吉 斯 與 哈 薩 克 地 區 的「 東 干 族 」自 稱 為「 回 族 」。學 者 指 出 : 他 們 祖 先 於 十 九 世 紀 中 才 遷 居 中 亞 , 自 認 與 中 國 回 族 同 源 ,
「 東 干 族 」 只 是 別 人 對 他 們 的 稱 呼 。 移 民 之 初 , 他 們 如 果 想 返 回 中 國 探 訪 親 友 , 往 往 要 提 早 數 年 開 始 整 理 辮 髮 , 以 避 免 回 到 中 國 後 引 人 注 意 。 他 們 使 用 的 語 言 與 中 文 相 通 , 保 留 西 北 地 區 發 音 特 點 , 其 飲 食 和 服 飾 也 與 中 國 西 北 地 區 類 似 。 中 亞 出 現 東 干 族 群 的 原 因 最 可 能 是 :
(A)中 俄 簽 訂 條 約 劃 界 , 將 其 居 住 地 劃 入 中 亞 境 內 (B)清 中 葉 陝 甘 地 區 發 生 種 族 衝 突 , 族 人 因 此 西 遷 (C)清 廷 在 新 疆 設 省 , 加 強 管 理 , 導 致 該 民 族 遷 移 (D)清 末 俄 國 圖 謀 外 蒙 古 , 強 迫 當 地 居 民 遷 往 中 亞
4. 《 職 方 外 紀 》是 義 大 利 傳 教 士 艾 儒 略(1582-1649)於1623年 編 譯 而 成 的 書 籍 , 介 紹 世 界 歷 史 與 地 理 。 書 中 記 載 : 甲 國 人 自 古 虔 奉 天 主 聖 教 , 善 遠 遊 海 上 , 曾 有 繞 大 地 一 周 者 。 又 說 天 下 萬 國 , 領 土 相 連 一 處 者 , 中 國 為 最 大 ; 甲 國 的 疆 域 則 遍 跨 各 地 , 若 計 算 分 散 於 各 地 者 , 則 以 此 國 領 土 為 最 多 。「 甲 國 」 最 可 能 是 :
(A)英 格 蘭 (B)法 蘭 西 (C)西 班 牙 (D)德 意 志
5. 某 位 同 學 撰 寫 研 究 報 告 時 , 主 要 使 用 《 大 正 四 年 (1915) 臺 灣 南 部 匪 徒 討 伐 警 察 隊 記 念 》、《 臺 灣 匪 亂 小 史 》(1920年 出 版 )及《 臺 灣 匪 誌 》(1924年 出 版 )。 這 位 同 學 研 究 的 主 題 最 可 能 是 :
(A)余 清 芳 在 西 來 庵 事 件 中 的 角 色 (B)林 獻 堂 與 臺 灣 文 化 協 會 的 運 作 (C)莫 那 魯 道 在 霧 社 事 件 後 的 遭 遇 (D)謝 雪 紅 與 臺 共 、 日 共 間 的 關 係
6. 學 者 指 出 : 清 代 臺 灣 的 地 方 鄉 紳 熱 心 公 益 、 救 濟 貧 苦 , 頗 受 人 民 敬 重 。 地 方 官 員 若 得 鄉 紳 支 持 , 有 助 於 地 方 控 制 , 鄉 紳 也 因 而 擁 有 一 定 的 政 策 建 言 之 權 。 日 本 統 治 臺 灣 後 , 雖 仍 拉 攏 鄉 紳 , 但 是 鄉 紳 對 社 會 的 影 響 力 已 不 如 從 前 。 總 督 府 為 加 強 對 地 方 控 制 , 便 採 用 「 某 項 作 法 」。 該 項 作 法 最 可 能 是 :
(A)推 動 國 語 運 動 (B)獎 勵 皇 民 奉 公 (C)辦 理 人 口 普 查 (D)實 施 保 甲 制 度
7. 某 一 時 期 中 , 美 國 政 府 對 聯 邦 體 系 有 新 的 規 劃 , 引 起 許 多 人 士 反 對 。 他 們 指 出 : 除 了 自 由 白 人 以 外 , 我 們 不 該 將 任 何 其 他 種 族 納 入 聯 邦 體 系 。 現 在 我 們 將 要 把 墨 西 哥 納 入 聯 邦 , 必 然 製 造 先 例 , 以 後 , 是 不 是 也 讓 印 地 安 人 加 入 聯 邦 ? 我 們 反 對 這 種 聯 邦 , 我 們 的 聯 邦 政 府 是 一 個 白 人 政 府 。 我 們 的 使 命 是 要 廣 泛 傳 播 文 明 與 宗 教 自 由 , 使 之 遍 及 全 世 界 , 我 們 相 信 , 兼 併 政 策 是 一 種 錯 誤 。 根 據 上 文 , 這 些 人 士 反 對 的 最 可 能 是 :
(A)十 八 世 紀 中 , 美 國 計 畫 聯 合 印 地 安 人 以 對 抗 英 國 (B)十 九 世 紀 中 , 美 國 要 向 外 擴 張 , 計 畫 併 吞 墨 西 哥 (C)十 九 世 紀 末 , 美 國 向 太 平 洋 發 展 , 先 併 吞 夏 威 夷 (D)十 九 世 紀 末 , 美 國 發 動 美 西 戰 爭 , 以 取 得 菲 律 賓
8. 某 地 出 現 一 座 新 城 市 , 融 合 古 羅 馬 與 伊 斯 蘭 文 化 的 特 色 , 修 築 了 公 共 澡 堂 、 鑄 幣 廠 、 引 水 道 、 清 真 寺 等 公 共 設 施 。 這 裡 是 行 政 與 軍 事 中 心 , 也 是 許 多 阿 拉 伯 工 藝 和 技 術 的 集 中 之 處 , 吸 引 歐 洲 工 匠 前 往 學 習 鑄 劍 、 煉 鐵 及 醫 療 等 技 術 。 城 中 居 民 還 有 猶 太 人 , 他 們 對 城 市 的 發 展 也 貢 獻 良 多 。 這 座 城 市 最 可 能 出 現 於 何 時 何 地 ? (A)八 世 紀 的 巴 勒 斯 坦
(B)九 世 紀 的 西 亞 地 區 (C)十 世 紀 的 伊 比 利 半 島 (D)十 二 世 紀 的 東 歐 地 區
9. 十 七 世 紀 上 半 葉 , 有 人 希 望 與 中 國 貿 易 , 未 果 , 因 而 建 議 : 我 們 應 當 如 何 在 中 國 開 展 貿 易 ? 西 班 牙 人 企 圖 在 中 國 建 立 貿 易 據 點 , 曾 侵 擾 中 國 沿 海 與 陸 地 數 年 ; 葡 萄 牙 人 同 樣 以 武 力 侵 擾 , 終 於 與 中 國 達 成 協 議 , 取 得 澳 門 。 我 們 也 應 當 參 考 他 們 的 作 法 , 先 砲 轟 中 國 沿 海 , 然 後 攻 城 掠 地 , 讓 中 國 人 了 解 我 們 的 需 求 。 此 人 的 身 分 最 可 能 是 :
(A)荷 蘭 東 印 度 公 司 官 員 (B)英 國 東 印 度 公 司 總 督 (C)美 國 黑 船 艦 隊 的 司 令 (D)日 本 德 川 幕 府 的 策 士
10. 1828年,馬 來 西 亞 檳 榔 嶼 的 廣 東、福 建 等 地 移 民 共 同 出 資,建 立 義 塚,立 碑 紀 念。碑 文 記 載,此 係 由 廣 東 省 暨 福 建 省 汀 州 府、漳 州 府 詔 安 縣 共 同 捐 資 購 建 。 這 批 福 建 漳 州 詔 安 移 民 並 未 與 漳 州 其 他 同 鄉 合 作 , 反 而 與 粵 東 地 區 的 移 民 合 作 , 我 們 如 何 理 解 這 種 情 況 ? (A)詔 安 與 粵 東 移 民 都 抱 持 反 清 復 明 的 信 念
(B)廣 東 移 民 為 了 壯 大 聲 勢 , 拉 攏 新 到 移 民 (C)這 些 人 因 為 同 姓 的 關 係 , 建 構 同 宗 認 同 (D)這 批 詔 安 移 民 的 語 言 、 文 化 與 粵 東 相 近
11. 學 者 指 出,宋 代 士 人 常 將 夏、商、周 視 為 政 治 理 想 時 代,也 熱 衷 於 收 藏 該 時 期 的 文 物 。 北 宋 中 期 , 在 陝 西 任 官 的 士 大 夫 大 量 收 集 當 地 出 土 的 青 銅 器 , 對 於 這 些 陝 西 出 土 的 文 物 , 他 們 會 以 如 實 描 繪 其 外 觀 、 製 成 圖 錄 等 方 式 , 與 其 他 士 人 分 享 及 交 流 , 希 望 從 而 能
「 觀 其 器,誦 其 言,形 容 髣 髴( 仿 佛 )以 追 三 代 之 遺 風,如 見 其 人 矣 。 」此 處 的「 以 追 三 代 之 遺 風 」, 最 主 要 是 指 哪 一 時 期 的 文 物 ? (A)夏 朝
(B)商 朝 (C)西 周 (D)東 周
12. 某 一 時 期 , 某 地 一 所 五 年 制 的 學 校 規 定 : 三 年 級 以 上 學 生 必 須 學 習 商 事 基 礎 、 簿 記 、 商 業 法 規 ; 四 年 級 必 須 從 泰 語 、 馬 來 語 、 荷 蘭 語 、 西 班 牙 語 及 英 語 中 選 擇 一 種 語 言 學 習 ; 五 年 級 則 學 習 國 際 金 融 、 貿 易 經 營 與 熱 帶 產 業 等 科 目 。 這 所 學 校 最 可 能 是 :
(A)1898年 創 立 的 京 師 大 學 堂 (B)1937年 創 立 的 高 雄 商 業 學 校 (C)1941年 改 制 的 臺 南 安 平 國 民 學 校 (D)1968年 改 制 的 臺 北 商 業 專 科 學 校
13. 學 者 指 出 : 文 明 的 發 展 是 長 期 演 進 的 過 程 , 往 往 歷 經 數 百 年 , 才 能 看 出 其 中 的 變 化 ; 而 經 由 個 人 和 社 會 之 間 的 互 動 , 才 會 積 累 出 一 定 的 文 明。以 飲 食 文 化 為 例,文 藝 復 興 以 後,「 宮 廷 」逐 漸 發 展 出 特 定 的 飲 食 禮 節 ; 到 了 十 八 世 紀 以 後 , 許 多 「 下 層 階 級 」 開 始 學 習 這 種 宮 廷 禮 節 , 模 仿 貴 族 或 王 室 的 生 活 方 式 , 包 括 飲 食 的 內 容 與 舉 止 行 為 。 這 位 學 者 所 稱 的 「 下 層 階 級 」 最 可 能 是 :
(A)城 居 市 民 (B)教 士 階 級 (C)猶 太 族 群 (D)騎 士 階 級
14. 十 九 世 紀 中 葉,有 人 寫 詩 抒 發 心 情,他 指 出:「 無 人 拓 殖 不 居 功,
動 輒 刀 槍 奮 起 戎 。 利 益 均 沾 天 地 義 , 強 爭 惡 奪 是 歪 風 。 」 而 這 些 強 爭 惡 奪 的 起 因 竟 然 只 是「 因 牛、為 水 芝 麻 釁 」,但 是「 一 鬥 經 年 血 漲 河 」, 最 後 他 嘆 道 :「 起 止 紛 爭 數 十 年 , 時 停 時 作 互 牽 連 。 腥 汙 血 染 開 疆 史 , 斲 喪 精 英 笑 失 筌 」。 這 人 喟 嘆 的 原 因 最 可 能 是 : (A)西 方 商 社 來 臺 購 買 茶 葉 , 引 發 中 外 衝 突
(B)臺 灣 原 住 民 與 漢 人 為 開 採 樟 腦 而 起 糾 紛 (C)日 本 因 琉 球 居 民 被 殺 事 件 發 兵 攻 打 臺 灣 (D)臺 灣 許 多 地 方 因 爭 奪 利 益 引 發 族 群 械 鬥
15. 某 國 一 向 忠 於 明 朝 , 多 次 拒 絕 清 太 祖 努 爾 哈 赤 所 提 的 結 盟 之 議 。 該 國 在 明 朝 滅 亡 後 , 更 準 備 聯 合 鄭 成 功 等 人 , 出 兵 攻 打 清 王 朝 , 後 因 形 勢 演 變 而 被 迫 放 棄。該 國 表 面 降 清,私 下 仍 用 明 朝「 崇 禎 」 年 號 , 在 該 國 國 王 去 世 後 , 也 不 使 用 清 朝 所 賜 的 諡 號 。 該 國 還 收 留 明 朝 的 遺 民 , 同 意 他 們 參 加 科 舉 考 試 , 編 修 史 書 , 祭 祀 明 朝 皇 帝 。「 某 國 」 最 可 能 是 :
(A)朝 鮮 (B)暹 羅 (C)琉 球 (D)呂 宋
16. 晚 清 官 員 針 對 時 局,曾 建 言:「 洋 面 既 派 兵 輪 分 駐,即 不 可 不 設 電 線 以 通 消 息 。 … … 即 以 目 前 而 論 , 越 南 情 形 , 每 藉 各 國 新 聞 紙 以 為 耳 目 。 今 年 朝 鮮 之 變 , 非 由 日 本 發 來 電 信 , 中 國 尚 不 得 知 。 軍 情 緊 急 , 日 夕 萬 狀 , 郵 傳 迂 緩 , 既 恐 有 誤 機 宜 , 藉 助 外 人 , 事 體 更 多 窒 礙 , 自 不 如 招 雇 洋 匠 , 自 行 安 設 之 為 愈 。 … … 似 宜 推 廣 各 省 海 口 , 凡 兵 船 寄 椗 之 處 , 一 律 開 辦 。 廣 東 瓊 州 之 線 逕 達 越 南 , 奉 天 旅 順 之 線 逕 達 朝 鮮 , … … , 遇 有 警 報 , 瞬 息 可 至 。 」 文 中 認 為 應 該 在 各 省 海 口 推 廣 的 設 施 是 :
(A)電 報 系 統 (B)郵 政 系 統 (C)報 紙 新 聞 (D)鐵 路 系 統
17. 近 代 學 者 對 於 德 意 志 帝 國 的 「 統 一 」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有 人 認 為 拿 破 崙 戰 爭 之 後 , 德 意 志 民 族 重 新 檢 討 , 因 而 提 倡 民 族 主 義 ,1870 年 代 德 意 志 帝 國 的 成 立,正 是 這 種 主 張 的「 開 花 結 果 」。但 也 有 學 者 持 不 同 看 法,他 們 認 為:所 謂 的「 民 族 主 義 開 花 結 果 」,其 實 是 普 魯 士 對 原 本 神 聖 羅 馬 帝 國 境 內 「 非 普 魯 士 」 地 區 的 不 斷 擴 張 , 並 首 先 攻 擊 一 個 競 爭 對 手 , 認 為 這 個 對 手 的 「 德 意 志 」 元 素 不 夠 純 正,必 須 加 以 排 除,才 能 實 現「 德 意 志 帝 國 」。這 個「 競 爭 對 手 」 最 可 能 是 :
(A)法 國 (B)英 國 (C)俄 國 (D)奧 地 利
18. 今 日 法 國 原 為 高 盧 人 的 居 住 地 , 後 來 被 羅 馬 征 服 。 五 世 紀 時 , 法 蘭 克 人 擊 潰 羅 馬 帝 國 , 入 主 高 盧 , 成 為 新 統 治 者 。 十 八 世 紀 時 , 許 多 法 國 貴 族 自 認 是 法 蘭 克 人 的 後 代,而 平 民 則 是 高 盧 人 的 後 代,
因 此 , 貴 族 應 當 掌 握 統 治 權 。 法 國 大 革 命 時 , 支 持 革 命 者 應 如 何 反 駁 這 種 說 法 ?
(A)法 蘭 克 人 是 外 族 , 應 返 回 其 老 家 , 把 法 國 還 給 本 地 高 盧 人 (B)願 意 支 持 革 命 理 念 、 接 受 新 共 和 的 法 律 者 , 都 是 法 國 公 民 (C)如 果 征 服 者 就 有 權 統 治 法 國 , 羅 馬 更 有 統 治 法 國 的 正 當 性 (D)法 蘭 克 民 族 人 數 少 , 早 已 被 高 盧 人 同 化 , 並 無 法 蘭 克 族 群
19. 十 五 世 紀 末 期 , 一 位 葡 萄 牙 艦 長 記 載 他 率 領 四 艘 船 艦 抵 達 某 地 後 的 情 景 , 他 提 到 : 當 地 居 民 體 型 矮 小 、 膚 色 較 深 。 一 位 穆 斯 林 為 其 翻 譯,帶 領 他 拜 見 當 地 的 國 君,也 參 觀 當 地「 教 堂 」,他 看 到「 教 堂 」壁 畫 中 有 許 多「 四 至 五 條 手 臂 的 聖 徒 」,後 來 因 穆 斯 林 阻 擾,
他 未 購 得 足 夠 香 料 就 離 開 了 。 根 據 上 文 ,「 某 地 」 最 可 能 是 : (A)地 中 海 西 邊 古 城
(B)中 美 洲 東 岸 城 市 (C)印 度 西 岸 的 港 口 (D)中 國 南 方 的 商 港
20. 有 位 將 領 建 議:賊 兵 不 滿 數 萬,戰 船 不 過 數 百,領 導 人 智 勇 俱 無。
若 先 取 澎 湖 , 以 扼 其 咽 喉 , 賊 勢 立 絀 ; 倘 復 負( 險 )固( 守 ), 則 我 們 用 重 師 封 鎖 港 口 , 再 以 奇 兵 分 襲 南 路 打 狗 港 及 北 路 文 港 。 賊 兵 一 分 則 力 薄,要 合 起 來 仍 是 形 勢 窘 迫,力 量 衰 竭,要 平 定 臺 灣,
指 日 可 待 。 這 種 情 況 最 可 能 是 : (A)鄭 成 功 籌 畫 攻 打 臺 灣
(B)施 琅 獻 計 以 收 復 臺 灣 (C)李 仙 得 倡 議 日 本 攻 臺 (D)孤 拔 率 法 軍 攻 打 臺 灣
21. 二 十 世 紀 初 , 西 方 人 來 到 中 國 掠 取 珍 貴 文 獻 進 行 研 究 , 引 起 世 人 關 注 。 與 此 同 時 , 中 國 學 者 也 發 展 出 新 的 研 究 方 向 , 重 新 認 識 古 代 中 國 的 歷 史 。 經 過 數 十 年 的 努 力 , 學 者 根 據 「 資 料 」 中 有 關 天 文 、曆 法 的 記 錄 , 完 成「 殷 曆 譜 」, 重 建 殷 商 年 代 , 讓 世 人 對 殷 商 時 期 有 更 多 的 認 識 。 上 文 中 , 學 者 根 據 的 「 資 料 」 最 可 能 是 指 : (A)西 方 的 天 文 新 知
(B)古 代 的 儒 家 經 典 (C)出 土 的 木 簡 帛 書 (D)出 土 的 甲 骨 文 字
22. 有 段 口 述 訪 問 談 到 二 十 世 紀 東 亞 某 地 人 民 的 戰 地 經 驗 :「 你 還 是 照 常 過 自 己 的 生 活 … … 不 過 那 個 時 候 我 們 都 很 會 聽 砲 彈 的 聲 音 , 我 們 只 要 聽 見 聲 音 , 就 能 知 道 自 己 會 不 會 被 打 中 , 或 砲 彈 會 飛 去 哪 裡 。 」 經 過 持 續 多 年 的 砲 擊 , 躲 防 空 洞 已 成 為 當 地 日 常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 此 人 最 可 能 生 活 於 何 時 何 地 ?
(A)1920年 代 的 青 島 (B)1930年 代 的 瀋 陽 (C)1940年 代 的 東 京 (D)1960年 代 的 金 門
23. 聯 合 國 大 會 在1980年 代 曾 多 次 討 論 禁 用 核 武 與 生 化 武 器 ; 當 時 也 提 出 「 各 國 有 權 依 據 其 國 民 之 自 由 意 志 , 選 擇 國 家 的 經 濟 與 社 會 體 系 , 其 他 國 家 不 應 該 以 任 何 形 式 干 擾 」 的 議 案 。 但 是 投 票 表 決 時 , 遭 到 某 個 共 產 國 家 的 否 決 , 當 時 該 國 自 認 擁 有 軍 事 優 勢 , 意 圖 在 國 際 上 推 展 共 產 主 義 , 甚 至 掌 控 全 球 。 但 實 際 上 到 了1980年 代 末 期 , 該 國 國 力 衰 頹 之 勢 已 難 挽 回 。 這 個 國 家 是 :
(A)蘇 聯 (B)東 德 (C)北 韓 (D)中 國
24. 古 代 中 國 政 府 針 對 土 地 兼 併 問 題, 往 往 從 井 田 制 度 尋 找 改 革 的 靈 感 ,例 如 隋 唐 實 施 的「 均 田 制 」,由 官 府 授 田, 鼓 勵 開 墾, 以 裁 抑 兼 併 , 增 加 稅 收 。 隨 著 社 會 經 濟 的 發 展 , 明 代 張 居 正 面 對 土 地 兼 併 嚴 重 、 財 政 短 缺 的 情 況 , 其 改 革 方 向 則 著 眼 於 整 頓 財 政 , 致 力 於「 清 丈 田 糧 」,即 清 查 隱 匿 或 逃 避 的 田 賦,以 增 加 國 家 稅 收。這 種 改 革 與 「 均 田 制 」 最 大 的 不 同 是 :
(A)不 過 問 種 族 性 別 , 一 律 清 查 土 地 使 用 權 (B)先 清 查 土 地 , 後 依 階 級 身 分 定 不 同 稅 率 (C)清 查 應 繳 賦 稅 數 目 , 不 限 土 地 擁 有 數 量 (D)由 宦 官 負 責 清 查 全 國 土 地 及 田 賦 的 任 務
25. 教 宗 尼 古 拉 五 世(1397-1455)於1447年 任 職 起,積 極 支 持 各 種 文 藝 活 動 , 包 括 興 建 梵 蒂 岡 圖 書 館 、 支 持 藝 術 與 學 術 活 動 , 並 計 畫 整 理 羅 馬 市 容 , 修 繕 老 教 堂 , 起 造 城 堡 , 還 擴 建 了 教 宗 的 宮 殿 。 這 些 活 動 都 需 要 大 量 的 金 錢 , 遠 超 過 當 時 梵 蒂 岡 的 財 政 能 力 。 為 此 教 宗 想 到 了 擴 張 財 源 的 方 法 , 順 利 的 籌 募 許 多 款 項 。 教 宗 的 方 法 最 可 能 是 :
(A)呼 籲 各 國 政 府 認 捐 一 定 比 例 的 援 助 (B)發 售 贖 罪 券 , 鼓 勵 民 眾 購 買 以 贖 罪 (C)聯 合 鄂 圖 曼 商 人 , 以 擴 大 商 業 利 益 (D)主 張 猶 太 平 權 以 鼓 勵 猶 太 商 人 捐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