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生物考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生物考科"

Copied!
28
0
0

Teks penuh

(1)

【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生物考科

發行人  /  陳炳亨 總召集  /  周耀琨 總編輯  /  蔣海燕 主  編  /  簡玉蘭 校  對  /  陳美鈴

師大附中 / 羅尹廷 老師 成功高中 / 張春梅 老師

NO.00843 出  版  /   民國一○三年七月

發行所  /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 1  號 電  話  /(06)2619621 # 314

E-mail  /   periodical@hanlin.com.tw

(2)

試題分析

2

師大附中 │ 羅尹廷 老師

試題分析 生 物 考 科

試題於教材中分布 一

  本年度的指考已經於 7 月 3 日結束,讓我們來看看今年度大考中心所命的生物 指定考科試題。首先將本份試題依據教育部編寫 99 生物課綱時使用螺旋式概念呈 現,將不同的章節區分成 19 個主題,希望分析的面相可以廣一些,表一是各主題在 不同題型中出現的配分,可以發現大部分的主題均有出現在本次的試題內容中,所以 準備指考時還是得將整個高中生物教材內容納入準備。

  若將各主題的配分整理成圖一,會發現配分 0∼4 分有 13 個主題;5∼9 分有 1 個主題;10∼14 分則有 5 個主題。其中「生命的起源與演化」、「形形色色的生 物」這兩個主題並沒有命題,「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占了 5 分,其他「植物生長與 發育的調節」、「神經系統」、「人體的防禦系統」、「保育生物學」等 4 個主題有 約 5∼7 題的命題,而「遺傳與分子生物學」甚至達到 12 題。

圖一 103 年度生物指考不同主題配分圖

  再將 103 年度與 102 年度指考試題做比較後發現,今年度植物學(「植物的構造

與功能」、「植物生長與發育的調節」)、「人體的防禦系統」主題的比重與去年相 差不大,「神經系統」、「遺傳與分子生物學」、「保育生物學」等主題的比重增 加,而「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演化生物學」與

「生態學」等主題的比例下降,顯示年度間各主題命題的比例會出現變化,同學準備 考試內容不可以只壓寶某一主題,但是此項數據也告訴我們特定主題出題的比例偏 多,假如有足夠的時間再複習,這些配分超過 10 分的主題是可以多複習幾次。

(3)

表一 103 年度生物指考試題分析

主題 配合翰林章節 單選題

1 分∕題)

多選題

2 分∕題)

閱讀題

非選擇題 配分 單選題

2 分∕題)

多選題

3 分∕題)

生命的 起源與 演化

選修(上)第 1 章生物體 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生物的 基本構 造與功

基礎(上)第 1 章生命的 特性;選修(上)第 1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4、5

2 分) 2

維持生 命現象 的能量

基礎(上)第 1 章生命的 特性;選修(上)第 2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9

1 分)

gx

4 分) 5

形形色 色的生

基礎(上)第 3 章演化與 生物多樣性;選修(下)

12 章演化 植物的

構造與 功能

基礎(上)第 4 章植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 選 修

(上)第 3 章植物體內物 質的運輸

7

1 分)

h

2 分) 3

植物生 長與發 育的調

基礎(上)第 4 章植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 選 修

(上)第 4 章植物的生 殖、生長與發育

2p

2 分)

sb

4 分)

.

2 分)

/!

6 分) 14

動物的 循環

基礎(下)第 5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 選 修

(上)第 5 章動物的循環

j、k

4 分) 4

動物的 消化與 吸收

基礎(下)第 5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 選 修

(上)第 6 章動物的消化 與吸收

6q

2 分) 2

動物的 呼吸

基礎(下)第 5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 選 修

(上)第 7 章動物的呼吸

0

1 分)

l

2 分) 3

動物的 排泄

基礎(下)第 5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 選 修

(下)第 8 章動物的排泄

;

2 分) 2

動物的

基礎(下)第 6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I; 選 修 1w

2

(4)

試題分析

4

神經 系統

基礎(下)第 6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I; 選 修

(下)第 9 章動物的神經 與內分泌

d

2 分)

14

8 分) 10

人體的 感官

選修(下)第 9 章動物的 神經與內分泌

a

2 分) 2

生殖與 發育

基礎(下)第 6 章動物體 的構造與功能 II

e、r

2 分) 2

人體的 防禦系

基礎(下)第 6 章動物體 的 構 造 與 功 能 II; 選 修

(下)第 10 章人體的防

u

1 分)

f

2 分)

@#

4 分)

$

3 分) 10

遺傳與 分子生 物學

基礎(上)第 2 章遺傳;

選修(下)第 11 章遺傳

3、8、

i、o

4 分)

z、c、

v

6 分)

一1∼4、

三1∼3

14 分)

24

演化 生物學

基礎(上)第 3 章演化與 生物多樣性;選修(下)

12 章演化

y

1 分) 1

生態學 基礎(下)第 7 章生物與 環境

t

1 分) 1

保育 生物學

基礎(下)第 7 章生物與 環境;選修(下)第 13 章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n、m

4 分)

,

3 分)

四1∼3

6 分) 13 總分 20 30 22 28 100

表二 103 年度與 102 年度指考試題比較表

主  題

1生命的起源與演化 2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3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4形形色色的生物 5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6植物生長與發育的調節 7動物的循環 8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動物的呼吸 動物的排泄 動物的內分泌 神經系統 人體的感官 生殖與發育 人體的防禦系統 遺傳與分子生物學 演化生物學 生態學 保育生物學

102 0 6 15 0 10 4 2 2 0 3 5 4 2 0 10 14 5 9 9

103 0 2 5 0 3 14 4 2 3 2 2 10 2 2 10 24 1 1 13

0∼4 分       5∼9 分       10 分以上

(5)

試題內容仔細看 二

  接著再從題目內容細看,可以發現有些題目是需要具備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再透 過圖表判斷的題目。包括第e、r題題組,其中 e題答案為B,因為甲為 LH,乙為 動情素,丙為 FSH,丁為黃體素,A 為行經期,B 為增生期,C 為分泌期。增生期主 要是受到動情素的影響。r題分泌期主要受到動情素與黃體素的作用,故選D。

  再看第u、i題題組:u題需要先了解血型產生的機制,以及血液凝集的原理,

如此才可以判斷出血清中具有抗體,所以乙血液為 AB 型,而丙血液為 O 型,甲血 液與丁血液其中一為 A 型,另一為 B 型。i題則需要了解血型的遺傳方式為等顯性 遺傳,才可以判斷乙血液為 AB 型(IAIB)與丙血液為 O 型(ii),若乙、丙為父 母,則可生出 A 型(IAi)與 B 型(IBi)的小孩。

  另需透過簡單的計算才可以解出答案的題目,包括:非選擇題第四題,第1題中 A 等位基因頻率為 0.6,因此 a 等位基因頻率為 1-0.6=0.4。第2題中 Aa 基因型頻 率=2×f(A)×f(a)=2×0.6×0.4=0.48。

  另外也有培養學生閱讀短篇科學文章,再從複雜的文章內容找尋脈絡來回答問 題,例如:閱讀二,其中.題在文中敘述「因 FT 在植物體內可以藉由韌皮部進行長 距離移動並擔任開花的訊息因子,故科學家認為 FT 可能就是尋找已久的開花素」,

而一開始說明「長日照處理的菸草嫁接至短日照處理的菸草上,結果使長日照處理的 菸草開花,暗示了開花素可藉由維管束運送至莖頂的分生組織,促使其分化為花 芽」,因此B選項最佳。假使沒有充分的耐心從文章中抽絲剝繭,很容易就會被各種 選項的敘述混淆,!題也是如此。而/題除了要了解文章內容,還必須加入光週期、

光敏素影響植物開花的學科內容,才能順利作答。這篇閱讀題的內容將原本高中生物 內容中開花素尚未發現的敘述,作了更進一步的延伸。

容易出現爭議題目 三

  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容易誤會題意的題目,例如:單選第0題,中樞化學受體的刺 激。血液中的 CO2 濃度升高擴散通過血腦屏障,在腦脊髓液內和腦組織液內形成碳 酸(H2CO3),如此會降低腦中的 pH 值,並且刺激延腦中的化學受體,故選D,不 選C。但是假如認為D吸氣的主要肌肉是橫膈與肋間肌,就會選C,不選D。

  多選第a題,本題若將題意誤會成感覺受器本身就是神經細胞時,就會選出A視 覺與D痛覺的受器是感覺神經元末梢本身,B聽覺、C溫覺、E味覺的受器不是感覺 神經元末梢本身,答案為AD;但是本題是強調感覺神經元於接受刺激後直接將訊息 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因此才會選出答案CD,因為A視覺、B聽覺與E味覺此三種感 覺受器,在接受刺激之後需要再經過其他的神經元,才可以將訊息傳入中樞神經系 統,但是C溫覺、D痛覺此兩種感覺受器,在接受刺激之後是直接將訊息傳入中樞神 經系統。這部分的內容在各家版本的課本中均沒有特別強調,因此認為太過艱難。

(6)

試題分析

6

  多選第z題,選項A接上端帽與B剪接內含子是轉錄 mRNA 後的修飾。而轉譯 後蛋白質的修飾包括C切割肽鏈、D接上醣鏈,接上脂肪酸或脂質,而本題選項E接 上脂肪,容易使學生誤以為是特定物質而沒有選。

  再來,非選擇題第一題的第4小題,第三世代 1 與 2 罹病,表示第二世代的 4 與 5 其基因型應該為 Aa(a 為突變基因),Aa×Aa 的子代為 AA:Aa:aa=1:2:1,故 個體 3 是 Aa 機率為 1

2。但是假如只考慮正常個體中攜帶突變基因的頻率,就會變 成 AA:Aa=1:2,故個體 3 的攜帶突變基因機率為 2

3。

四 結 語

  總結這次的生物指考分析,筆者歸納幾個部分:1各主題配分雖不一,部分主題 題目過多,但基本上題目涵蓋整個高中生物課程內容。2本次命題具備各項知識層 次,從記憶、理解、思考、計算與圖表判斷,均在題目中可以發現。3今年並沒有將 實驗入題。4利用閱讀題來帶入新的科學研究進展,引導同學在準備考試之餘還可多 做閱讀。5 99 課綱中出現的新內容有更多比例入題。6負面表列的內容沒有入題。

  一份好的試卷可以讓學生錄取大學測試與鑑別出學生的程度高低,讓高中教師檢 討並拿捏高中生物教授的廣度與深度,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充分準備 好考試內容。期待大考中心可以將有一些容易誤導學生作答的題目減少,並依據新的 課程大綱與測驗目標來命題,如此可以讓老師、學生及社會大眾安心,畢竟教育是國

家百年大計。 F

(7)

成功高中 │ 張春梅 老師

試題解析 生 物 考 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72 分)

一、單選題(占 2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p題,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 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1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 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激素作用在標的細胞的受體,以改變該細胞之生理狀態。下列何種激素之受體 位於標的細胞內部?

A胰島素 B生長激素 C睪固酮 D黃體成長激素

C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激素對標的細胞的作用方式

脂溶性激素(如睪固酮、動情素、黃體素和腎上腺皮質素)的受體位 於標的細胞內部。胰島素、生長激素和黃體成長激素等水溶性激素的 受體位於標的細胞表面。

2 紅檜的孢子體具有下列哪一特性?

A能經減數分裂形成孢子 B細胞具有單套染色體 C能進行受精作用 D是由孢子發育而成

A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 了解種子植物的孢子體特性

A種子植物的孢子體具有孢子母細胞,能經減數分裂形成孢子。B孢 子體細胞具有雙套染色體。C配子體能產生配子,進行受精作用。D 孢子體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配子體才是由孢子發育而成。

3 聚合酶連鎖反應(PCR)中,下列何種處理可以將雙股 DNA 分離成單股?

A加熱至 60℃ B加熱至 90℃ C加入引子 D加入 DNA 聚合酶 B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了解聚合酶連鎖反應(PCR)的過程

B 加熱至 90℃可破壞雙股 DNA 的氫鍵,使其分離成單股。

(8)

8

試題解析

4 在離體實驗中,人的胃蛋白酶在室溫(25℃)、pH 7.0 的溶液中活性很低,如 何改變實驗條件以提升胃蛋白酶的活性?

A降低 pH 值,加溫 B降低 pH 值,降溫 C增加 pH 值,加溫 D增加 pH 值,降溫

A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了解胃蛋白酶作用的條件

人的胃蛋白酶適合在 pH 2、37℃作用,選A。

5 胺基酸分子中能釋出 H的官能基為何?

A磷酸基 B硫酸基 C硝酸基 D羧基

D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了解胺基酸分子官能基的特性

胺基酸分子是有機酸,具有能釋出 H的官能基:羧基(-COOH)。

6 下列有關脂肪的敘述,何者正確?

A脂肪經消化分解成胺基酸及甘油 B脂肪經膽鹽乳化後可以進入上皮細胞 C脂肪在胃進行部分消化 D脂肪與蛋白質結合以利在血液中運送

D

選修生物(上):第六章 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了解人體對脂肪的消化、吸收與運輸

A脂肪經消化分解成單酸甘油酯及脂肪酸。B脂肪經膽鹽乳化後,還 需經脂肪酶分解成單酸甘油酯及脂肪酸,才可以進入上皮細胞。C脂 肪到小腸才進行消化。

7 下列哪一個條件會促使植物葉片的氣孔打開?

A鉀離子流入保衛細胞 B保衛細胞內的膨壓降低

C水經由滲透作用由葉表面流失 D葉肉細胞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A

選修生物(上):第三章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了解氣孔開閉的機制與影響氣孔開閉的因素

AB鉀離子流入保衛細胞後,吸引水流入保衛細胞,使保衛細胞內的 膨壓上升,導致氣孔打開。CD葉肉細胞失水或葉內二氧化碳濃度升 高,均會導致氣孔關閉。

(9)

8 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紫花(W)對白花(w)為顯性。一高 莖紫花的豌豆經試交後,後代高莖紫花、矮莖紫花的比例為 1:1,則此高莖紫 花的豌豆基因型為何?

A DDWW B DDWw C DdWW D DdWw

C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了解試交的意義與應用

試交是利用隱性個體(矮莖白花:ddww)來檢驗高莖紫花豌豆的基因 型 。 因 為 後 代 高 莖 : 矮 莖 為 1:1(D d×d d) , 且 皆 為 紫 花

(WW×ww),所以推知高莖紫花豌豆的基因型為 DdWW。

9 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植物利用紅光、藍光及綠光的效率並不相同 B大部分的葉綠素直接參與光反應中電子的傳遞 C最終產物葡萄糖在葉綠餅中產生

D水分子在光系統 I 被裂解產生 H、e及 O2 A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了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B反應中心的葉綠素 a 分子才直接參與光反應中電子的傳遞。C因為碳 反應在葉綠體基質進行,所以葡萄糖在葉綠體基質中產生。D水分子 在光系統 II 被裂解產生 H、e及 O2

0 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呼吸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呼吸頻率增加會降低血液中氧含量 B安靜呼氣主要是依賴腹部肌肉收縮

C血液中的 H濃度增加會刺激中樞化學受體(器)

D吸氣的主要肌肉是肋間肌

C

選修生物(上):第七章 動物的呼吸 了解哺乳動物呼吸運動的過程與調節

A呼吸頻率增加會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B安靜呼氣主要是呼吸 肌舒張。D吸氣的主要肌肉是橫膈肌。

(10)

10

試題解析

q 下列何者不是肝臟的功能?

A分解死亡紅血球釋出的血紅素 B合成血液中的蛋白質

C儲存小腸吸收的養分 D製造分解脂質的酵素(酶)

D

選修生物(上):第六章 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了解人體肝臟的功能

肝臟不製造分解脂質的酵素,因此肝臟分泌的膽汁不含分解脂質的酵 素。

w 下列哪一組激素具有互相拮抗的關係?

A生長激素與甲狀腺素 B胰島素與腎上腺素

C睪固酮與動情素 D葡萄糖皮質素與礦物性皮質素 B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激素的功能與拮抗關係

一組激素具有相反的作用,稱為拮抗作用。例如:胰島素可降低血 糖,腎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故選B。

第e、r為題組

圖 1 是有關月經週期中血液內甲、乙、

丙、丁四種激素的濃度變化,與子宮內 膜增厚以及子宮週期的關係,圖上的向 下箭頭表示排卵。試根據圖 1 回答第e 與r題:

e 子宮內膜在子宮週期 B 期間,主要 是受到血液中何種激素的影響而增 厚?

A甲  B乙  C丙  D丁

B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II 了解影響子宮週期中增生期子宮內膜變化的激素

甲為黃體成長激素(LH),乙為動情素,丙為濾泡刺激素(FSH),

丁為黃體素。B子宮週期 B 為增生期,子宮內膜主要受濾泡分泌之動 情素的影響而增厚。

圖 1

(11)

r 子宮內膜在子宮週期 C 期間,受到血液中哪些激素的作用而維持一定的厚度?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D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動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II 了解影響子宮週期中分泌期子宮內膜變化的激素

子宮週期 C 期為分泌期,子宮內膜主要受黃體分泌之黃體素與動情素 的影響而增厚。

t 下列有關臺灣陸域生態系的敘述,何者錯誤?

A熱帶季風林內的植物常有幹生花、板根及纏勒等現象

B臺灣冷杉、臺灣鐵杉及臺灣雲杉為針葉林生態系的組成物種

C海拔 2500 公尺以上的臺灣山區,經常雲霧繚繞,有「霧林帶」之稱

D高山草原的植被以玉山箭竹和高山芒草最具代表性

C

基礎生物(下):第七章 生物與環境 了解臺灣陸域生態系的種類與分布

C 海拔 1800∼2500 公尺的臺灣山區經常雲霧繚繞,有「霧林帶」之

稱。

y 下列有關達爾文演化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無性生殖的生物因不會產生遺傳變異,故天擇不會作用在這類的生物上 B達爾文提出天擇說是建立在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基礎上

C達爾文是第一位提出物種必須有變異才能演化的科學家

D天擇壓力可以使物種的某些特性保留下來,而提高物種的適應能力

D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了解達爾文演化論的主要內容

A無性生殖的生物亦可能因突變而產生遺傳變異,故天擇仍會作用在 這類的生物上。B達爾文提出天擇說時並不知孟德爾的遺傳定律。C 比達爾文更早的拉馬克已提出物種變異與演化的關係。

(12)

12

試題解析

第u、i為題組

甲、乙、丙、丁四人的 ABO 血型各不相同。利用甲及丁的血清鑑定這四人的血 型,結果如表 1。試根據表 1 回答第u與i題:

甲血液 乙血液 丙血液 丁血液

甲血清 × ○ × ○

丁血清 ○ ○ × ×

○:紅血球凝集  ×:紅血球不凝集 表 1

u 根據表 1,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的血清含有 A 抗體及 B 抗體

B乙的血清不含有 A 抗體,也不含 B 抗體 C丙的紅血球表面有 A 抗原及 B 抗原

D丁的紅血球表面沒有 A 抗原,也沒有 B 抗原 B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了解人體 ABO 血型的抗原、抗體反應

因為甲血清和丁血液有凝集反應,丁血清和甲血液有凝集反應,所以 推知甲和丁一為 A 型、一為 B 型,但無法確認何者為 A 型、何者為 B 型。因為乙血液和甲、丁血清(含有抗體)均有凝集反應,所以乙血 液應具有兩種抗原,為 AB 型,故其血清不含有 A 抗體,也不含 B 抗 體;同理,丙血液和甲、乙血清均無凝集反應,故為 O 型。

i 若四人是父母及一對親生子女的關係,下列哪一組的配對可能是父母?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C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了解人體 ABO 血型的遺傳關係

AB 型和 O 型婚配(IAIB×ii),可能生下 A 型或 B 型子女。

(13)

o 對某人類遺傳疾病的發生作一調查,結果發現此一疾病大多發生於男性。下列 有關該疾病基因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一遺傳基因位於 Y 染色體上,為隱性 B此一遺傳基因位於 X 染色體上,為隱性 C此一遺傳基因位於 X 染色體上,為顯性 D Y 染色體同時具有兩個與疾病相關的基因

B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了解人類 X 染色體性聯遺傳的特性

因為男性只有一個 X 染色體(位於 X 染色體上的基因,在 Y 染色體上 並無其等位基因),所以位於 X 染色體上的隱性疾病基因大多發生於 男性,故選B。

p 種子是由下列何種構造發育而成?

A胚珠 B子房 C極核 D卵細胞

A

基礎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體的構造與功能 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

A胚珠→種子。B子房→果實。C極核受精→胚乳。D卵細胞受精→

胚。

二、多選題(占 30 分)

說明: 第a題至第b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 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 者,得 2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1.2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0.4 分;答錯多 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a 下列哪些感覺的受器是感覺神經元末梢本身,於接受刺激後直接將訊息傳至中 樞神經系統?

A視覺 B聽覺 C溫覺 D痛覺 E味覺

CD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人體感覺受器的組成與類型

A視覺:視細胞→雙極細胞→神經節細胞→視神經。B聽覺:毛細胞

→聽神經。E味覺:味細胞→顏面、舌咽神經。

(14)

14

試題解析

s 下列與植物激素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

A受傷可引起植物細胞產生具防禦作用的激素 B可影響細胞之分裂、延長與分化

C在植物體內合成的部位即為其作用的部位 D不同激素之間不會互相影響

E部分激素具調控植物體生長發育的多種效應

ABE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 了解植物激素的特性、種類與功能

C通常由合成部位送至其他部位產生作用。D不同激素之間亦可能互 相影響,如癒傷組織的生長與分化有賴植物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濃 度比率。

d 動物在日常生活中有諸多反射性的行為,下列有關反射路徑中神經衝動單向傳 遞的敘述,哪些正確?

A運動神經細胞本體位於中樞神經 B神經傳導物質是由突觸前細胞所釋放 C神經細胞本體上有蘭氏結

D突觸後神經細胞有受體以接受訊息 E神經衝動由運動神經傳遞至感覺神經

ABD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動物神經元的構造與類型,以及神經衝動的傳遞和突觸的構造 C神經元突起上包覆的髓鞘之間才有蘭氏結。E神經衝動由感覺神經 傳遞至運動神經。

f 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系統及功能的敘述,哪些正確?

A B 細胞分化為漿細胞後製造並釋放抗體

B B 細胞和 T 細胞在骨髓中成熟後會進入淋巴結 C組織胺參與發炎和過敏反應發生的過程

D沒有輔助性 T 細胞存在,就不會發生免疫反應 E嗜中性血球是參與發炎和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

(15)

AC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了解人體免疫作用的類型與作用方式

B T 細胞在胸腺成熟後進入淋巴結。D非專一性的先天免疫反應不需 要輔助性 T 細胞。E嗜中性血球是參與發炎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參 與過敏反應的主要免疫細胞則是 B 細胞和肥大細胞。

g 下列有關碳反應的敘述,哪些正確?

A四碳植物將二氧化碳先固定於維管束鞘細胞內

B水稻與鳳梨在臺灣長得好和產量高主要是因為演化出有效的相同固碳方式 C鳳梨在白天將二氧化碳固定於液泡內以避免散失

D景天科植物與四碳植物的固碳時間不同 E水稻與玉米的固碳方式相同

D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固碳的類型與過程

水稻為三碳植物,在葉肉細胞直接以卡爾文循環固定二氧化碳;玉米 和甘蔗等四碳植物先在葉肉細胞內將二氧化碳固定為四碳的有機酸,

再送至維管束鞘細胞內進行卡爾文循環;景天科植物和鳳梨是 CAM 植 物,在夜間先將二氧化碳固定為四碳的有機酸,儲存於液泡內以避免 散失,白天再轉換為二氧化碳,進行卡爾文循環固碳。三碳、四碳和 CAM 植物,三者的固碳方式均各不相同。

h 植物體內礦物質的運輸,主要受下列哪些因子的調節?

A植物根部表皮與中柱間的滲透壓差 B水分子與篩管管壁之間的附著力 C葉肉細胞的含水量變化

D導管內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

E篩管細胞內的葡萄糖濃度差造成篩管內的膨壓上升

ACD

選修生物(上):第三章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了解植物體內水與礦物質的運輸方式

植物體內礦物質的運輸與水的運輸一致。BE篩管細胞負責有機物質 的運輸。

(16)

16

試題解析

第j、k為題組

圖 2 是量測正常人一次心跳時所得之電位變化,稱心電 圖,圖中的 P 波是心房收縮,QRS 波是心室收縮,T 波 是心室舒張,心電圖下的水平線長度是時間 0.8 秒。試根 據圖 2 回答第j與k題:

j 運動時,心跳速率會加快,若於運動時,量測運動者 心電圖,則下列哪幾組心電圖可以表示心跳速率加 快?(水平線長度是 0.8 秒)

BCE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由心電圖 QRS 波數判斷心跳速率的變化

0.8 秒內產生不只一個 QRS 波,即表示心跳速率加快,故選BCE。

k 上題運動者於運動後休息期間,其心跳速率下降的原因為何?

A交感神經活性增強 B交感神經活性降低 C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強 D副交感神經活性降低

E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活性同時降低

BC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對心跳速率的影響

交感神經興奮→促進心跳速率;副交感神經興奮→減緩心跳速率。因 此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強,可使心跳速率下降。

圖 2

(17)

l 依照現行高中生物的論述,有關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運輸,下列哪些敘述正 確?

A有部分二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來運送 B二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會使血液呈鮮紅色

C血漿中碳酸酐酶催化二氧化碳與水結合並解離成碳酸氫根與氫離子 D大多數二氧化碳以碳酸氫根形式於血漿中運輸

E在肺泡表面微血管內,碳酸氫根與氫離子結合並釋出二氧化碳

ADE

選修生物(上):第七章 動物的呼吸 了解人體血液運輸二氧化碳的方式與過程

B二氧化碳與血紅素結合會使血液呈暗紅色。C紅血球內的碳酸酐酶 催化二氧化碳與水結合。

; 下列哪些激素與腎小管對 Na再吸收有密切關係?

A血管加壓素(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血管收縮素 D甲狀腺素

E心房排鈉素

BCE

選修生物(下):第八章 動物的排泄

了解人體哪些激素對腎小管再吸收 Na具有重要的影響

BC血管收縮素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於遠曲小管 和集尿管,增加對 Na 的再吸收。E心房排鈉素會抑制腎小管對 Na 及水分的再吸收。

z 下列哪些作用與轉譯後蛋白質的修飾相關?

A接上端帽 B剪接內含子 C切割肽鏈

D接上醣鏈 E接上脂肪

CDE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了解轉譯後蛋白質修飾的類型與方式

AB 接上端帽和剪接內含子都是作用於 RNA,屬於轉錄後的修飾。

(18)

18

試題解析

x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作用的敘述,哪些正確?

A所有過程皆在粒線體中進行

B有氧呼吸比發酵作用釋出更多能量 C植物細胞在缺氧時可進行發酵作用

D動物細胞在一般情況下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E在缺氧情況下不進行糖解作用

BCD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了解細胞呼吸作用的類型與方式

A先在粒線體外的細胞質進行糖解作用。D動物細胞在一般情況下

(不缺氧的情況)都會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E在缺氧情況下 仍進行糖解作用,但產生的丙酮酸不會進入粒線體內進行後續的反應。

c 雙倍體的啤酒酵母菌含 32 條染色體,可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下列敘述哪 些正確?

A第二次的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皆需要複製染色體 B有絲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各有 32 條染色體

C減數分裂產生的 4 個孢子各有 16 條染色體

D孟德爾分離定律可用來說明 32 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的分離現象 E同源染色體的互換發生在第二次減數分裂,但不發生在有絲分裂

BC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了解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過程,並能比較其差異

A第二次的減數分裂不會複製染色體。D孟德爾分離定律適用於減數 分裂,不適用於有絲分裂。E同源染色體的互換發生在第一次減數分 裂。

v 繁殖人工螢光魚時,需要用到下列哪些材料來製備重組 DNA?

A限制酶 B載體 C螢光基因

D DNA 聚合酶 E DNA 引子

ABC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了解重組 DNA 過程所需的材料與酵素

ABC製備重組 DNA 需要以限制酶切割載體和目標基因(螢光基

因),再以 DNA 連接酶連接切割好的載體和目標基因。DE DNA 聚

合酶和 DNA 引子用於放大 DNA 的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19)

b 有位學生取 20 株基因重組的大豆苗,在相同條件下進行植物向光性實驗,結果 發現其中有一株不朝光源生長。哪些是合乎邏輯的解釋?

A這株大豆苗對光沒反應 B這株大豆苗對生長素沒反應 C這株大豆苗對吉貝素沒反應 D這株大豆苗對細胞分裂素沒反應 E這株大豆苗對離層酸沒反應

AB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 了解植物產生向光性的機制

向光性的現象是因為光的刺激影響莖兩側生長素分布不均,造成莖兩 側細胞生長速度不同,若大豆苗對光沒反應,或對生長素沒反應,則 無法表現向光性。

三、閱讀題(占 22 分)

說明:第n題至第$題,包含單選題與多選題,單選題有 4 個選項,多選題有 5 個選 項,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單選題各題答 對得 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 1 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多選題所有 選項均答對者,得 3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1.8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0.6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閱讀一】

  工業革命後,因人為因素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地球暖化,造成許多 生物行為活動與生理反應提早發生,如生物遷徙、昆蟲的孵化和發育、以及植物萌芽 和開花等。以往認為這些現象的發生,是生物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做出在行為 上、形態上或生理上的調整,稱為表型可塑性。然而最近學者研究歐洲地區的山雀,

顯示可能有其他機制參與上述生物活動的改變。

  荷蘭的山雀在春天繁殖,並捕捉毛蟲哺育其雛鳥。隨著春天的提早到來,該地區 昆蟲的發育也隨之提早,很多毛蟲在山雀雛鳥還沒孵化前就已成熟,導致山雀族群的 平均繁殖成功率下降。近來學者研究發現,荷蘭山雀能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繁殖日期,

該項特徵在個體間有變異,且該變異是可遺傳的。比較可塑性不同的個體,發現繁殖 日期可塑性較高的個體,才能繁殖成功。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所引起生物行 為的改變,可能是演化的結果。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第n∼,題:

n 導致植物在春天時提早萌芽和開花的最可能原因為何?

A人為的空氣汙染物增加,改變光週期 B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速植物生長 C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速昆蟲發育 D人為釋放溫室氣體,使得全球平均溫度上升

(20)

20

試題解析

D

基礎生物(下):第七章 生物與環境(延伸閱讀)

了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文中所述:「因人為因素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地球 暖化,造成許多生物行為活動與生理反應提早發生,如生物遷徙、昆 蟲的孵化和發育、以及植物萌芽和開花等。」可知最可能的原因為 D。

m 下列有關荷蘭山雀表型可塑性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山雀能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繁殖日期,是一種表型可塑性 B山雀繁殖日期可塑性的變異受基因調控

C山雀因為繁殖日期可塑性很高,因此族群增大

D表型可塑性可幫助山雀適應人為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

C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了解表型可塑性的定義,以及判斷相關推論的正確性

C 根據文中所述:「隨著春天的提早到來,該地區昆蟲的發育也隨之 提早,很多毛蟲在山雀雛鳥還沒孵化前就已成熟,導致山雀族群的 平均繁殖成功率下降。」可知山雀族群並未增大。

, 下列哪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敘述或推論是正確的?

A改變生物的生殖活動 B導致荷蘭地區毛蟲族群數量減少 C改變山雀個體耐高溫的能力 D改變山雀族群的遺傳組成

E導致生物間的常態性交互作用產生變動

ADE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判斷生物行為與生理反應相關推論的正確性

B根據文中所述:「隨著春天的提早到來,該地區昆蟲的發育也隨之 提早,很多毛蟲在山雀雛鳥還沒孵化前就已成熟,導致山雀族群的平 均繁殖成功率下降。」可知很多毛蟲族群數量應會增加。C根據文中 所述:「荷蘭山雀能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繁殖日期,該項特徵在個體間 有變異,且該變異是可遺傳的。比較可塑性不同的個體,發現繁殖日 期可塑性較高的個體,才能繁殖成功。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 所引起生物行為的改變,可能是演化的結果。」可知是氣候變遷選擇 了繁殖日期可塑性較高的個體(天擇演化),並非氣候變遷改變山雀 個體耐高溫的能力。

(21)

【閱讀二】

  早期科學家發現植物開花是由某種植物激素控制,但卻一直不清楚該激素為何,

而稱這種假想的激素為開花素(f lorigen)。20 世紀科學家對開花素的發現有了突破 性的進展。1930 年代科學家對短日照植物的菸草分別進行長日照(短黑暗)與短日 照(長黑暗)處理,再將長日照處理的菸草嫁接至短日照處理的菸草上,結果使長日 照處理的菸草開花,暗示了開花素可藉由維管束運送至莖頂的分生組織,促使其分化 為花芽。到了 20 世紀末,科學家又以長日照的阿拉伯芥為材料,進行分子生理實 驗,發現當阿拉伯芥處於長日照條件下,轉錄因子 CO 蛋白會累積在葉脈並會活化葉 肉細胞中的 FT 基因的啟動子(promoter),使其轉錄為 mRNA,並在葉脈的伴細胞 進行轉譯。合成後的 FT 蛋白藉由內質網上的 FTIP1 蛋白協助運送到篩管細胞內,再 藉由韌皮部運輸至莖頂,與莖頂的 FD 蛋白結合形成 FT-FD 複合體。FD 的基因表現 在莖頂,但它的表現不會受到日照長短和 CO 蛋白的影響。FT-FD 複合體也是轉錄因 子,會活化在頂芽細胞內的下游基因如 AP1 的表現,並協同 SOC1 及其他基因的表 現,啟動開花的程序。長日照下,SOC1 的表現量會上升,並啟動頂芽分生組織的 LFY 基因,LFY 活化則啟動花芽的發育。若 SOC1 基因發生突變不表現,即使 FT 蛋 白大量表現也不開花,證明 SOC1 也是植物開花的重要訊號之一。因 FT 在植物體內 可以藉由韌皮部進行長距離移動並擔任開花的訊息因子,故科學家認為 FT 可能就是 尋找已久的開花素。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第.∼!題:

. 下列哪一條件支持 FT 蛋白可能為開花素?

A FT 基因的轉錄因子 CO 蛋白必須存在於大多數的開花植物中 B長日照植物中的 FT 可以誘導短日照植物的嫁接苗開花

C長日照植物中的 CO 蛋白可以誘導短日照植物嫁接苗的 FT 基因表現,使短日 照植物開花

D長日照植物中的 FD 可運送至短日照嫁接苗植物的莖頂,與 FT 蛋白結合 B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判斷開花素的成分

根據文中所述的嫁接研究:「因 FT 在植物體內可以藉由韌皮部進行長 距離移動並擔任開花的訊息因子,故科學家認為 FT 可能就是尋找已久 的開花素。」可知B選項條件支持 FT 蛋白可能為開花素。

(22)

22

試題解析

/ 將一長日照植物成功嫁接於作為砧木的菸草上,分別對嫁接苗與砧木的部分進 行不同光照處理。若對嫁接苗進行短日照處理,則以下列哪些光照處理菸草 時,嫁接苗會開花?

AE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和臨界夜長的基礎生物學知識判斷開花條件

菸草為短日照植物(長夜植物),欲使其產生開花素影響嫁接苗開 花,須給予連續黑暗>臨界夜長的處理,如A,或以遠紅光抵銷紅光 的光中斷黑暗期的效應,如E。

! 下列哪些因子會誘導植物開花?

A莖頂累積大量的 CO 蛋白

B莖維管束內的韌皮部 FD 基因大量表現 C CO 蛋白誘導葉肉細胞裡的 FT 基因表現

D FT-FD 複合體運送至葉肉細胞以誘導下游基因表現

E SOC1 活化頂芽分生組織的分化

CE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生長與發育(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判斷誘導植物開花的因子

根據文中所述:「當阿拉伯芥處於長日照條件下,轉錄因子 CO 蛋白會 累 積 在 葉 脈 並 會 活 化 葉 肉 細 胞 中 的 F T 基 因 的 啟 動 子

(promoter),……。FD 的基因表現在莖頂,……。FT-FD 複合體也

是轉錄因子,會活化在頂芽細胞內的下游基因如 AP1 的表現……,

SOC1 的表現量會上升,並啟動頂芽分生組織的 LFY 基因,LFY 活化

則啟動花芽的發育。」可知:A CO 蛋白應累積在葉脈,而非莖頂。B FD 的基因表現在莖頂,而非莖維管束內的韌皮部。D FT-FD 複合體會 活化在頂芽細胞內的下游基因如 AP1 的表現,而非運送至葉肉細胞以 誘導下游基因表現。

(23)

【閱讀三】

  先天免疫是對抗病毒的最前線防護,反應的時間在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內,其中最 重要的是細胞性屏障,包括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等免疫細胞,以及內皮細胞或上皮細 胞 等 非 免 疫 細 胞 。 當 病 毒 感 染 時 , 這 些 細 胞 可 以 利 用 胞 內 的 模 式 辨 認 受 體

(PAMPs)偵測入侵的病毒,例如:類鐸受體(TLRs)中的 TLR7 主要辨識病毒的

單股 RNA,受體 RIG-1 則辨識病毒 5´ 端帶有三個磷酸根的單股 RNA 或短片段的雙

股 RNA。當 PAMPs 辨識病毒成分後,促進第一型干擾素和發炎相關細胞激素的產

生,引起發炎反應,以吸引更多的免疫細胞來清除病毒。此外,藉由偵測到病毒而活 化的成熟樹突細胞,可把抗原呈獻給 T 淋巴細胞,以啟動專一性的後天性免疫反 應,當未來再遇到相同病毒時,可以透過免疫細胞的記憶性,快速產生免疫反應。

  研發抗病毒藥物或疫苗能抑制傳染病的擴散,讓人類免於病毒的威脅。儘管如 此,有些疫苗使用純化的抗原,在人體內仍無法產生很好的免疫反應。因此,在疫苗 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佐劑的使用可以加強疫苗的免疫反應,並促進免疫記憶性 的產生。鋁鹽是最早使用的疫苗佐劑,可以協助延長抗原在體內存在時間,增加免疫 細胞偵測到抗原的機會;近來更發現鋁鹽能經由 TLR 家族等受體,活化先天免疫的 反應,增強樹突細胞呈獻抗原的能力。目前已上市的佐劑 MPL,能促進 TLR4 下游 的訊號傳導路徑,並增強抗體產生,已運用於對抗 B 型肝炎或人類乳頭狀瘤病毒的 疫苗。因此,善加利用先天免疫的知識進行設計的疫苗,在未來一定可以增進人類福 祉。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第@∼$題:

@ RNA 的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黏膜後,推測受感染的上皮細胞經由 RIG-1 引起的 先天性免疫反應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受體 RIG-1 位於細胞內

B RIG-1 可以辨識病毒的短片段單股 RNA

C辨識病毒後會產生第一型干擾素 D辨識病毒後會引起發炎反應

B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判斷受感染的上皮細胞經由 RIG-1 引起的先天性免疫反應 根據文中所述:「當病毒感染時,這些細胞可以利用胞內的模式辨認

受體(PAMPs)偵測入侵的病毒,例如:類鐸受體(TLRs)中的 TLR7

主要辨識病毒的單股 RNA,受體 RIG-1 則辨識病毒 5´ 端帶有三個磷酸

根的單股 RNA 或短片段的雙股 RNA。」可知: B RIG-1 可以辨識病

毒的短片段雙股 RNA,而非單股 RNA。

(24)

24

試題解析

# 先天免疫系統的何種細胞對啟動後天性免疫反應很重要?

A上皮細胞產生發炎相關細胞激素 B樹突細胞成熟並呈獻抗原

C T 細胞分泌細胞激素增強後天性免疫力 D B 細胞產生專一性抗體

B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和基礎生物學知識判斷樹突細胞對啟動後天性免疫反應的 重要性

根據文中所述:「藉由偵測到病毒而活化的成熟樹突細胞,可把抗原 呈獻給 T 淋巴細胞,以啟動專一性的後天性免疫反應,……」可知A 上皮細胞是非免疫細胞。B正確。CD T 細胞與 B 細胞均屬於後天性 免疫系統,而非先天性免疫系統。

$ 一個好的佐劑應該具有哪些功能才能協助疫苗以增強對抗病毒的免疫力?

A能殺死病毒 B延長抗原的存在時間

C增強抗體的產生 D促進免疫記憶性 E誘發對佐劑具有專一性的免疫力

BCD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延伸閱讀)

由短文閱讀判斷佐劑的功能

根據文中所述:「科學家們發現佐劑的使用可以加強疫苗的免疫反 應,並促進免疫記憶性的產生。鋁鹽是最早使用的疫苗佐劑,可以協 助延長抗原在體內存在時間,……,活化先天免疫的反應,增強樹突 細胞呈獻抗原的能力……,並增強抗體產生,……」可知BCD正確。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占 28 分)

說明:本部分共有四大題,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於題號欄標明大題號(一、

二、……)與子題號(1、2、……),作答時不必抄題。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 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鉛筆。每一子題配分標於題末。

一、圖 3 為一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譜系圖,圖中正方 形表男性、圓形表女性,黑色表疾病患者。根 據圖 3 回答下列各小題。

1 此 疾 病 的 遺 傳 模 式 為 顯 性 遺 傳 或 隱 性 遺 傳?(2 分)

圖 3

(25)

隱性遺傳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由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譜系圖判斷疾病的遺傳模式

若該疾病為顯性遺傳,則第二世代的 4、5 皆為正常隱性個體,不 會出現罹患該疾病的顯性子代。

2 此疾病基因位於體染色體或性染色體上?(2 分)

體染色體上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由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譜系圖判斷疾病的遺傳模式

若該疾病為位於性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則第二世代的 4(父親)

正常(XAY),女兒(第三世代的 1)不會罹患該疾病。

3 第一世代中,哪一個體確定為突變基因攜帶者?(2 分)

2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由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譜系圖判斷疾病的遺傳模式

若以 a 表示該疾病的隱性基因,則第一世代的 1 為 aa,2 應為 Aa, 才會有罹患該疾病的子女。

4 第三世代的個體 3 攜帶突變基因的機率為何?(2 分)

2∕3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遺傳

由人類遺傳性疾病的譜系圖所得的遺傳資料計算個體攜帶突變基因 的機率

第二世代的 4、5 皆為 Aa,根據棋盤格法,第三世代的 3 攜帶突變 基因(Aa)的機率為 2∕3。

二、運動神經元的細胞本體位於脊髓前角,神經纖維從腹根出脊髓、支配骨骼肌。興 奮時,其神經纖維末梢釋放神經傳遞物,作用於骨骼肌細胞的受體,管制骨骼肌 運動。請依此概念回答下列各小題。

1 運動神經末梢所釋放的神經傳遞物是什麼?(2 分)

乙醯膽鹼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運動神經末梢所釋放的神經傳遞物

2 神經傳遞物釋放過程需要何種離子參與?(2 分)

鈣離子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釋放神經傳遞物所需的條件

(26)

26

試題解析

3 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神經傳遞物會引起肌細胞發生何種電位變化?(2 分)

膜電位上升(去極化)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神經傳遞物對肌細胞的作用

4 某同學因罹患了自體免疫問題,致肌細胞的受體遭到破壞、數目減少。試問 這位同學骨骼肌收縮力量會發生何種問題?(2 分)

減弱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了解神經傳遞物透過受體對肌細胞產生作用

肌細胞的受體遭到破壞、數目減少時,骨骼肌細胞接受運動神經末 梢釋放之乙醯膽鹼的作用亦隨之減少,使得發生去極化的肌細胞數 目減少,導致骨骼肌收縮力量減弱。

三、密碼子與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如表 2,例如:從第一、第二及第三鹼基依序為 UUU 或 UUC 時,會對應到 Phe 這個胺基酸,又如 UUA 或 UUG 時,對應到的 胺基酸是 Leu。根據表 2 的資料回答下列各小題。

表 2

第一鹼基 第二鹼基

U C A G 第三鹼基

U

Phe Ser Tyr Cys U

Phe Ser Tyr Cys C

Leu Ser 終止密碼子 終止密碼子 A Leu Ser 終止密碼子 Trp G

C

Leu Pro His Arg U

Leu Pro His Arg C

Leu Pro Gln Arg A

Leu Pro Gln Arg G

A

Ile Thr Asn Ser U

Ile Thr Asn Ser C

Ile Thr Lys Arg A

Met Thr Lys Arg G

G

Val Ala Asp Gly U

Val Ala Asp Gly C

Val Ala Glu Gly A

Val Ala Glu Gly G

(27)

1 請寫出 UAG 以外另兩種終止密碼子的核苷酸序列?(2 分)

UAA、UGA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能利用密碼子與胺基酸的對應表找出終止密碼子 查表可知。

2 假設有一條 mRNA 分子的編碼序列為 5´-AUGCUCACUUCGGUGAGAAGC

UGA-3´,且 AUG 為第一個胺基酸的密碼子,試問這條 mRNA 可轉譯的胺

基酸序列為何?(2 分)

Met-Leu-Thr-Ser-Val-Arg-Ser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能利用密碼子與胺基酸的對應表找出密碼子所對應的胺基酸 查表可知。

3 若第四個密碼子的核苷酸 C 被刪除,則轉譯出的胺基酸序列為何?(2 分)

Met-Leu-Thr-Trp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了解密碼子的一個核苷酸刪除,會造成後續轉譯的結果

若第四個密碼子的核苷酸 C 被刪除,則 mRNA 分子的編碼序列變 成 5´-AUGCUCACUUGGUGAGAGAAGCUGA-3´。因為第五個 密碼子為終止密碼子,所以只能轉譯出 Met-Leu-Thr-Trp(查表 可知)。

四、夏威夷群島的四個小島上有一物種,其某性狀由 A 和 a 等位基因控制。表 3 為 此物種在這四個小島上親代與子代的 A 等位基因頻率。試回答下列各小題。

表 3

夏威夷島 茂伊島 卡湖拉威島 摩洛凱島 親 代 0.60 0.51 0.81 0.12 子 代 0.60 0.97 0.74 0.11

1 若夏威夷島的族群為一理想族群,其基因頻率的變化符合哈溫平衡,請問子 代 a 等位基因頻率為何?(2 分)

0.4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

了解理想族群與哈溫平衡,並運用哈溫定率計算等位基因頻率 夏威夷島的族群為一理想族群,其基因頻率的變化符合哈溫平衡,

所以 a 等位基因頻率=1-0.6(A 等位基因頻率)=0.4。

(28)

28

試題解析

2 夏威夷島族群的子代的 Aa 基因型頻率為何?(2 分)

0.48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

了解理想族群與哈溫平衡,並運用哈溫定律計算等位基因頻率 根據哈溫定律,Aa 基因型頻率=2×0.6×0.4=0.48。

3 假設卡湖拉威島與摩洛凱島的族群既未發生遷入或遷出,也不受天擇壓力的 影響,這兩個族群的親代與子代等位基因頻率隨機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什 麼?(2 分)

遺傳漂變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 了解遺傳漂變的定義

族群基因庫中的等位基因頻率隨機變動的現象稱為遺傳漂變。

F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青少年常見的暈針反應 暈針通常是因為對打針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轉化成身體的症狀,通常在注射時或注射後立即5分鐘內出現眩暈與噁 心等症狀,大多發生於青少年集體接種疫苗時。大規模疫苗接種時,偶會發生聚集性暈針現象,被稱為集體心因性疾 病。暈針反應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身體健康的後遺症,建議被接種者於接種前不要空腹過久,等待注射

2.3 關於性教育 性教育的重要性: 性教育(英語:Sex Education)是關於人類的性表象的教育,內容包 括情感關係和責任、人類的性生殖器結構、性行為、性生殖、最低合法性交 年齡、生殖健康、生育權、安全性行為、避孕以及性禁慾。涵蓋以上範疇的 性教育稱為綜合性性教育。性教育的常見提供者/組織包括父母等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