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精神醫療宅急便-認識精神科居家治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精神醫療宅急便-認識精神科居家治療"

Copied!
7
0
0

Teks penuh

(1)

2009.07.27 訂定 2013.11.01(2修)

2022.06.17(9審)

衛教編號:PSY-018

精神醫療宅急便-認識精神科居家治療

一、什麼是居家治療?

由精神科專業團隊:醫師、護理師或社工師等到個 案家中進行評估並適當的提供治療及處理。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圖片來源:購自https://zh.pngtree.com/

(2)

二、居家治療的對象有哪些?

(一)精神症狀干擾家庭、

社區及社會生活

(二)無病識感、拒絕就醫、

不規則或中斷治療

(三)精神功能、職業功能

或日常生活功能退 化,需居家醫療照顧

(四)年老、獨居或無法自行 就醫,需心理支持或協 助治療

(3)

圖片來源:購自https://zh.pngtree.com/

三、居家治療所提供的照護

(一)醫療照護:身體及精神狀態 評估、暴力及傷人危險評估 、疾病診斷、藥物治療、社 會心理治療。

(二)護理照護:訂定居家照護計畫 、居家護理(如長效針劑注射 、測量血壓等)、提供衛教資 料、行為治療、定期家庭訪視 及電話諮詢。

(三)必要時提供轉介諮詢(如日間 留院、社區訪視或社區復健 等)。

(4)

符合申請資格

•精神科診斷確診

•重大傷病卡

填寫送審資料

•門診/住院填寫居 家治療轉介申請單

•確認案家地點電話

•主要照顧者

審核通過

•確認個案精神狀

•安排訪視時間 審核時間約

7-14

四、居家治療的照護目標

短期目標

規則藥物治療,穩定精神症狀,建立病識感,學習自我 照顧能力。

長期目標

建構職業社會功能,並能回歸社區,獨立生活。

五、居家治療的申請流程

(5)

圖片來源:購自https://zh.pngtree.com/

六、接受居家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一)提醒規則服藥或持續

長效針劑治療

(二)規律的生活作息

(三)足夠的睡眠 (四)家人的心理支持

(6)

圖片來源:購自https://zh.pngtree.com/

(五)適當地安排休閒活動

或生活復健治療

(六)學習生活壓力處理

與因應

七、結論

藉由居家治療,可以協助精神病人能規則治療,在 治療的過程中建立病識感,並教導在社區中生活的病人 學習自我管理,來處理疾病與日常生活的變化與壓力,

以適應社區環境,改善社會功能,提升生活品質,減少 疾病復發。

(7)

八、參考資料

林正曄(2019)・思覺失調症穩定治療新趨勢-長效針劑和居家治療 彰基醫療健康防治季刊,35,18-19。

http://dx.doi.org/10.6527/PVMN.201903_(35).0009

國家衛生研究院(2020)・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5/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2020).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n care needs of patients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in community.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5/]

劉玟宜、葉馨婷(2021).社區精神居家護理之現況與展望.護理雜 誌,68(1),24–29。

https://doi.org/10.6224/JN.202102_68(1).05

如果您或您的親友,對於精神科居家治療,有任何進一步的疑 問或需要,歡迎與我們居家治療個案管理護理師聯絡,電話:

0423592525 分機 3481.3483.3484.3486

臺中榮民總醫院 關心您的健康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的報告中詳盡說明跨領域團隊合作和 IOM 核心能力間的關係,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照 護 是跨專業團隊合作的目標(IPEC, 2011)。張等人(2016)指出在執行 IPCP 時,應 讓不同職 類的醫療照護團隊成員瞭解彼此之專業和醫療定位,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並了解各專業對 個案的醫療評估、處置及照護紀錄,當出現疑慮及突發狀況時,才能 準確找到反應管道,有

三、 全方位服務 由安寧療護專科醫師、護理師、社會工作人 員及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宗教師及志工等,提 供以下照護: (一)病人之症狀控制。 (二)病人之身體舒適照護。 (三)病人與家屬心理及社會諮詢與照護。 (四)病人與家屬靈性宗教需求之照護。 (五)出院計畫擬定,提供轉介機構至就近有提供 安寧照護之醫療院所或居家護理所。 (六)善終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