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美 容科 教學單元活動設計
1 0 6 . 0 3 . 2 4 訂 定
一、基本資料
1. 家政概論
.單元名稱
七
、禮儀7-2 .年 班
一
蔡雅竹 一
節50分鐘
歷 史
.教學資源
課本、學習單、多媒體教材
二、教學單元研究
( 一)教學內容分析
1.主題:禮儀
2 .大意:人們在生活與社會交際等各種活動中所遵循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的「生活準則」,
即是禮儀。對個人而言,禮儀是品德和教養的表徵;對社會而言,禮儀具有維持秩序、
潛移默化的力量;對國家而言,禮儀是文化和傳統的表徵、是國家治國教民的經典。
世界的禮節規範有所不同,我們除入境隨俗之外,因應國際化的腳步來臨,更應該學
習應對進退之道。
3 .要點(主要概念):日常生活禮儀(住、行、其他社交禮儀)
住:平日家居、作客寄居、旅館投宿。
行:行走、乘車、電梯搭乘、上下樓梯。
其他:介紹、打招呼、電話、拜訪、接待、餽贈、網路等禮儀。
( 二)學生起點行為(特質):建立合宜的禮儀有三個階段:首先是「知道」,再來是「觀察」,最 後
是「練習」。該班學生普遍「知道」初略的禮儀概念,因此必須更進一
步讓其「瞭解」,進而才能進行觀察與練習。先前課程已進行飲食、衣
著禮儀,此次可做再次複習並引起學習動機。
1 .教材選擇簡單扼要、容易理解,顧及學生的程度及需求,並與生活結合,可 以實際在生活中加以 運用。 2.教材內容宜配合現代生活科技之發展,並具備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的素養, 除了可以 實際於生活中運用之外,亦可覺察實際生活中之各種問題,並思考解 決方法,藉以積極面對人生 各種狀況並改進目前生活品質。 3.教材編選宜深入淺出,內容應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具體而 抽象,除了縱向 的銜接之外,亦應考慮教材間橫向的聯繫,且兼顧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經驗, 減 少學生學習困擾,提高學習興趣,增加學習成效。 4.教材之編選應著重實用性與時代性,課程內 容可提供學生討論、觀察、綜合等機會,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力,利於自我發展,以因應未來家 庭、社會之變遷。 5.教材編選融入現代資訊與科技素養,培養學生將現代科技與資訊應用於日常 生活之中,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並藉以提高生活品質。
三、教學三大目標
( 一)認知(學習目標-行為目標):
元目標:
學習 副
學 習
心目標:
2.
加價值:用「融入教學」的方式,搭配品格教育以
( 二)情意(教學活動過程之方法及技巧):
教學方法 1.教學前,編定教學進度表。 2.教學時,以學生既有經驗,結合日常生活中相關事物,
引發學生學習動 機,提升學習興趣。 3.教學時,多元化而有彈性,著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宜具創 造性與啟發性。 4.教學時,儘量列舉實例、利用多媒體,安排實際演練, 演練後進行討論分析,
以幫助學生領會家政教育融入生活的重要。 5.教學活動結束後,根據實際教學狀況修訂教學計 畫,藉以調整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師生間高度互動的學 掌握
習過程(情) 時間 概念1.
住的禮儀
1-1知道平日家居應注 意的事項。
1-2瞭解作客寄居的基 本禮貌。
1-3認識旅館投宿的國 際禮儀。
1-1能仔細聆聽,養成專注學習 的好習慣。
1-2能接受作客寄居基本禮貌的 正確概念。
1-3 能養成良好國民的情操。
1-1能使用正確的平日家 居應對。
1-2能展現出作客寄居的 基本禮貌。
1-3能表現出旅館投宿的 國際禮儀。
10分 鐘
概念2.
行的禮儀
2-1瞭解行走的禮儀。
2-2認識乘車禮儀應注 意的事項。
2-3瞭解上下樓梯的禮 儀。
2-4知道搭乘電梯的基 本禮儀。
2-1能喜歡參與實際演示活動。
2-2能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
2-3能感受演示中所得的樂趣。
2-4能喜歡參與實際演示活動。
2-1能呈現各項禮儀演示 活動。
2-2 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 活乘車上。
2-3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 活上下樓梯上。
2-4能呈現各項禮儀演示 活動。
10分 鐘
概念3.
其他禮儀
3-1認識介紹的禮儀。
3-2交換名片的禮儀。
3-3認識握手禮儀對象 和場合。
3-4認識吻手禮對象和 場合。
3-5認識鞠躬禮對象和 場合。
3-6知道電話的基本禮 儀。
3-7知道拜訪禮儀的基 本禮貌。
3-8瞭解接待的禮儀應 注意的事項。
3-9瞭解餽贈的禮儀應 注意的事項。
3-10知道探病基本的禮 儀。
3-11瞭解網路應有的禮 儀。
3-1能養成正確的介紹禮儀觀 念。
3-2能養成正確的交換名片禮儀 觀念。
3-3能養成正確的握手禮儀觀 念。
3-4能養成正確的吻手禮儀觀 念。
3-5能養成正確的鞠躬禮儀觀 念。
3-6能養成正確的電話基本禮儀 觀念。
3-7能養成正確的拜訪禮儀觀 念。
3-8能養成正確的接待禮儀觀 念。
3-9能養成正確的餽贈禮儀觀 念。
3-10能養成正確的探病基本禮儀 觀念。
3-1能執行合宜的介紹的 禮儀在日常生活中。
3-2能執行合宜的交換名 片禮儀在日常生活中。
3-3能運用合宜的握手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4能運用合宜的吻手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5能運用合宜的鞠躬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6能執行合宜的電話的 基本禮儀在日常生活中。
3-7能執行合宜的拜訪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8能執行合宜的接待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9能運用合宜的餽贈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3-10能運用合宜的探病基 本禮儀在日常生活中。
3-11能執行合宜的網路禮 儀在日常生活中。
20分 鐘
3-11能養成正確的網路禮儀觀 念。
( 三)技能(學習回饋與評量結果):
學習評量 1.採行多元評量之方式,評量方法可包括觀察、問答、討論、報告、口試、筆試 等,可 按單元的內容和性質,配合使用作業、演示、心得報告、作品或實 務操作….等。 2.除實施總結性 評量外,亦應重視形成性評量,顧及認知、技能、情意的評量, 兼顧學生五育並重,均衡發展。
3.教學評量應注意學生個別差異,對未達到評量標準之學生,應分析診斷其原因, 實施補救教 學;對於學習成就較高的學生,可適時實施增廣教學,使其潛能得 以充分發展。 4.教學評量之結 果應妥善運用,提供作為改進教材、教法及輔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