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關鍵詞:幼兒園、實習輔導策略、實習輔導教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關鍵詞:幼兒園、實習輔導策略、實習輔導教師"

Copied!
307
0
0

Teks penuh

(1)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 碩士論文. 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n Mentoring Strategies of Mentors in Preschools. 研究生:蘇瓊琚. 指導教授:林敏慧 博士. 中華民民國一○三年七月.

(2) I.

(3) 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策略之研究 研究所組別:嬰幼兒保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敏慧教授 研究生:蘇瓊琚 時間:103 年 6 月.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之輔導策略與困擾,透過半結構式訪談五位 幼兒園資深實習輔導教師,藉由探究其輔導經驗萃取出協助準教保服務人員完成職前 實習之輔導策略。本研究為質性研究,資料來源包括訪談資料與相關文件蒐集,經過 整理與分析,並以三角檢核方法來確保研究之信、效度。研究結果顯示:實習輔導策 略須「符應實習學生需求」,並與「實習學生個人因素」、「實習輔導教師個人因素」 以及「實習背景因素」息息相關,而實習輔導教師以協助實習學生「成為稱職的教保 服務人員」為目標。實習輔導內涵以教學實習及班級經營實習為主,最常運用的實習 輔導策略為「楷模示範」策略,而「教學教練」為實習輔導教師扮演的主要角色。現 今實習輔導之困境主要為難以提供親師溝通演練機會及缺乏有系統的行政實習,而時 間管理困難與處理實習學生特殊問題,則是實習輔導教師主要的困擾問題。最後依據 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實習輔導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實習輔導策略、實習輔導教師. II.

(4)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se mentoring strategies and faced difficulties in preschool, which is based on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five senior mentors. Furthermore, the presented mentoring strategies can support the mentored student teachers to complete the practicum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design. The data includes interviewing records and relevant documents. The gathered data are inducted and analyzed by triangulation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stud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following. First, the mentoring strategies are individualized depending on student teacher personal factors, mentor personal factors and practicum relative factors. The major mentoring aim of mentors isto make the student teacher become a competent preschool educator. Second, the practicum of teaching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are the primary contents of mentoring. The most common mentoring strategy is model demonstration, and the mentors often play a role of instructional coach. Third, it is the principal predicament of mentoring that the practicum of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and systematic administration are scarce. The time management and processing particular problem are the principal disturbance of mentors. Finally,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bout mentoring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Keywords:preschool, mentoring strategies, mentor. III.

(5) 誌謝 我不只一次地揣摩過誌謝的內容,尤其每當拂曉時分,而我卻還與 滿桌的文獻奮戰時,那是讓自己堅持下去的正增強。終於,到了這一天! 當時揣摩的「辛酸血淚史」已不復見,現在,我只想平凡卻真心的說聲: 謝謝! 這一路完成論文的歷程,絕非自己單打獨鬥所完成。最要感謝的是 悉心指導我的林敏慧教授,一步步地引導我完成論文,指導期間不斷為 我解惑,對我的思慮不周多所包容,給我許多正向鼓勵與支持;感謝口 試委員張孝筠教授、周玉秀教授,仔細審閱我的論文,並於口試時殷切 的指導,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讓我的論文更充實完整。感謝研究所 好友莉萍、景皓、惠玟、芳儀、亮亮、玉梅、歡倪、巧雯、慧絹,互相 激勵與關心,陪伴我度過許多低潮的日子,尤其是讀書會的成員莉萍、 景皓與惠玟,撰寫論文過程中,承受我的低氣壓,給我正向能量,沒有 你們,論文也無法如期完成;感謝學姊江束與學妹貴香、楨晰、麗娟, 常在我閉關敲鍵盤的日子,line 來溫馨的關心和鼓勵。 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家人,爸爸、媽媽、姊姊們以及心愛的三 條小魚,在我就讀研究所期間給我莫大的精神支持與鼓勵—尤其是孩子 的爹,默默承擔大部分的家務毫無怨言,謝謝你,一路用行動證明我不 惑的選擇!. IV.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主要名詞釋義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之培育 ................................................................ 8 第二節 幼兒園實習之內涵 .................................................................. 19 第三節 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與輔導策略 ........................................... 37 第四節 影響實習輔導的因素 .............................................................. 6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8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8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 .............................................................. 86 第三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 90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93 第五節 確保研究品質 .......................................................................... 9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99 第一節 實習輔導教師之輔導策略 ...................................................... 99 第二節 實習輔導教師的困擾、因應與建議 ..................................... 2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53 第一節. 結論 .................................................................................... 253. 第二節. 建議 .................................................................................... 255. 參考文獻 ................................................................................................... 258 附錄 ........................................................................................................... 271 附錄 1 教育部核定培育幼兒園教保員與幼兒園教師之培育學校 ... 271 附錄 2 二十所幼保科系大學實習手冊 ............................................. 274 IV.

(7) 附錄 3 七所師資培育之大學「教學實習課程」規劃或實施辦法 ... 276 附錄 4 亞洲大學教育實習內容與活動規劃 ..................................... 277 附錄 5 訪談大綱 ................................................................................ 279 附錄 6 參與研究同意書 ..................................................................... 280 附錄 7 訪談紀錄分析表 ..................................................................... 281 附錄 8 概念分析 ................................................................................ 282 附錄 9 文件資料列表舉隅 ................................................................. 283 附錄 10 中崎國小附幼實習計畫 ....................................................... 284 附錄 11 水東國小附幼實習計畫 ....................................................... 286 附錄 12 後社國小附幼實習行事曆 ................................................... 288 附錄 13 育英附幼實習計畫 ............................................................... 290 附錄 14 田園國小附幼實習輔導原則及辦法 .................................... 294 附錄 15 田園國小附幼實習計畫(4 週) ......................................... 296 附錄 16 田園國小附幼實習計畫(18 週) ....................................... 297 附錄 17 大洋科技大學幼保系實習計畫書 ........................................ 298. V.

(8) 表次 表 2- 1 幼稚園、托兒所與幼兒園之比較................................................... 15 表 2- 2 教保專業知能課程科目表 .............................................................. 16 表 2- 3 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育學分對照表 17 表 2- 4 幼兒保育科專業、實習(實務科目選課表) .................................... 18 表 2- 5 教保實習、教學實習教育實習內涵之比較 ................................... 36 表 2- 6 實習輔導教師角色、內涵與職責................................................... 45 表 2- 7 實習學生專業發展特質及輔導重點、策略 ................................... 67 表 3- 1 研究參與者資歷一覽表 ................................................................. 89 表 3- 2 本研究資料標記一覽表 ................................................................. 93 表 4- 1 研究參與者師徒組合方式 .............................................................111 表 4- 2 準備階段之輔導重點、角色、策略與具體作為 ........................ 125 表 4- 3 見習階段之輔導模式、重點、角色、策略與具體作為.............. 149 表 4- 4 試教階段之輔導重點、角色、策略與具體作為 ........................ 185 表 4- 5 綜合學習階段之範圍、重點、角色、策略與具體作為............. 198 表 4- 6 不同背景實習學生輔導之調整 .................................................... 215. VI.

(9) 圖次 圖 2- 1「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後,專業人員資格轉換 .................... 14 圖 2- 2 教保實習輔導教師工作圖像 .......................................................... 46 圖 2- 3 師徒關係發展之階段及歷程 .......................................................... 73 圖 3- 1 研究流程圖...................................................................................... 85.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藉由探究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之輔導經驗中,萃取出協助準教保服務人員 完成職前實習之輔導策略。本章共分為兩節,第一節為研究緣起與研究目的,第二節 則對主要名詞進行界定。.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研究目的 實習輔導教師對實習學生的影響,不僅關乎教保實習成效,更是實習學生建立幼 教專業認同的關鍵角色。本節由研究者的親身經歷做為起點,說明研究緣起與研究目 的。. 壹、研究緣起 本研究緣起於研究者的實習輔導經驗,並透過前導研究與文獻探討相關實徵研究 之後,發現幼兒園實習輔導策略之研究仍有值得深入探討之必要,引發研究者的研究 動機,以下分述之。. 一、我的實習輔導經驗 二十歲那一年,甫自高職幼保科畢業的我,服務於一所高中附設的托兒所。這所 托兒所成立之初衷係提供該校幼兒保育科學生示範、觀察與研究之場地,以訓練培育 教保師資,故班級內常有幼保科學生進行參觀、觀察、見習與實習等課程,因此,儘 管我只是新手一枚,但除教保工作之外,也須與幼保科教師合作,共同擔負輔導實習 學生之責,提供示範、觀摩、輔導實習學生的工作。論當時帶實習學生的心情,其實 存著「多年媳婦熬成婆」的竊喜;論方法,就照著以前實習時「師傅」帶我的方式, 心想應該八九不離十吧。故依據過去實習經驗,「實習檢討會」,就是徒弟被師傅批 評的會議,我也就順理成章地依樣畫葫蘆。直到有一天,實習學生對我說: 「我覺得我教得很不錯,我以為老師會說我很棒,為什麼老師妳都說我不好!」 語一出,空氣迅速凝結;我,竟無言以對。 我有當頭棒喝的感覺。是的,其實該名學生試教過程流暢,即便還有調整與進步 1.

(11) 的空間,但為什麼不是「鼓勵進步」、而是「批評改進」呢?回想自己引導實習學生 的做法,正是沿襲過去「師傅」的做法,而我竟也不假思索地照單全收。這一段的插 曲,讓我開始調整自己的角色與做法,期許自己至少是一個能支持實習學生達成教保 實習目標的師傅。事過境遷,如今已過二十多個寒暑,我也斷斷續續的參與實習輔導 工作,至今仍非常感謝當年這位願意說出真實感受的「實習大姊姊」。 Sayeski 與 Paulsen(2012)指出,實習輔導教師幫助實習學生擁有優質實習經驗 的策略極具探究之意義,其價值在於能提出具體的做法,幫助實習輔導教師專業發展 與並充實輔導知識與技能。因此,我期盼能透過實習輔導策略之探究,充實自我的實 習輔導知能,已能運用於教保實務現場,此為本研究之緣起之一。. 二、前導研究—聚焦研究問題 在與指導教授對「實習輔導經驗內涵」幾番討論後,我帶著初步的框架,進行了 前導研究,懷著虛心求教的心態,試探「實習輔導教師經驗」之研究價值。非常榮幸 地,邀請到一位資深、優秀的幼教前輩-媛媛老師(化名)參與並指導。 媛媛老師,從事幼教工作 23 年,是同事口中「真誠熱心、盡心盡力」的好夥伴; 是家長眼中「充滿愛心、認真負責」好老師;更是實習老師筆下「亦師亦母、溫暖親 切」的好師傅。除上述特質之外,她的優秀,更曾獲中華民國幼鐸獎特優、臺北市優 良教師以及園長儲訓班學習楷模獎的肯定;媛媛老師亦十分熱心提攜後進,實習輔導 經驗共 11 年,輔導過的實習學生背景包含來自大學幼教系、高職幼保科、大專及大 學幼保系科等,良師風範,在她身上一覽無遺。 當我請媛媛老師分享她一路走來成為良師的「師路」歷程時,媛媛老師認為當年 就讀幼保科畢業前的集中實習,是她幼教生涯發展的關鍵,雖已過二十餘年,媛媛老 師仍記憶猶新地對實習點滴侃侃而談,訪談中用了「開心」 、 「快樂」 、 「珍貴」 、 「如魚 得水」等語詞形容自身的實習經驗,而成就這段優質實習經驗的靈魂人物,就是她的 實習輔導教師。媛媛老師提及實習輔導教師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樣樣以身作則,以 及對實習學生的包容接納、無私的傾囊相授,是她心目中最佳的良師典範,至今仍影 響著媛媛老師的工作態度。 他就帶領我們怎麼寫教案,怎麼改教案,他蠻肯教我們的,教案經過他 審核他都會給我們一些意見,然後辦活動他就會找我們這些實習學生一起做, 我覺得她是一個很包容,上班的時候很盡心盡力,包括下班我們都還跟著他 2.

(12) 加班,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責任,所以也造就我現在會有他的影子在,就是 以工作為主,所以我覺得是因為前輩帶得很好、不藏私,什麼都會教。」 (前 導訪媛 102.10.18) 一個成功的實習經驗,可以激發實習學生的就業意願與教學熱忱(許美華,2011) 。 從媛媛老師的自身經驗以及幾位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實習成效的關鍵人物 是「實習輔導教師」(谷瑞勉、翁素雅,2008;陳儒晰,2008;顏慶祥,1999),因 為實習輔導教師是實習學生在實習場域中接觸最為密切的人,不但是實習學生模仿學 習的對象,若能在實習過程中有計畫的安排實習學生的各種學習經驗、系統化地傳承 自身經驗,將使實習學生順利邁向專業、成為有效能的未來教師(林梅琴,2007) 。 「實習輔導教師」,引自國外「mentor」一詞,為「深富經驗、值得信賴」的輔 導者之意(黃嘉雄,1997) ,亦有學者稱為「良師」 (汪雪齡,1995)或師傅(陳嘉彌, 1998)。在國內「實習輔導教師」一詞則首見於1995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高級中等 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邱錦昌(1999)指出,在實習階 段需要有意願、有能力並富經驗之現場教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讓實習學生擁有模仿 學習的「良師典範」,並同時協助實習學生將在培育機構所學得之專業理論和知識具 體運用於實務工作中,並能引導實習老師度過實習階段常常出現的「現實震撼」 (reality shock)現象(孫志麟,2006)。 媛媛老師在「良師典範」中建構了正向的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角色,並從此堅定 了媛媛老師的幼教職志,雖僅是兩個月的實習,實習輔導教師卻成為媛媛老師生涯發 展的重要他人。媛媛老師因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獲實習輔導教師推薦,而留任於原實 習場所,實習期間被接納與看重的感受,使她更堅定未來任教意願。 大家都要考試才可以進去,我不用考試就可以進去,這所市托又做得非 常好,我覺得那是我想要的,所以實習兩個月之後,確認我就是會走這一行 (前導訪媛 102.10.18)。 媛媛老師的留任,使她與實習輔導教師成為同事,實習輔導教師更是媛媛老師強 而有力的後盾。 後來我被她(指實習輔導教師)看重留用之後,就是有困難都找她,她對我的影 響比較大,所以我覺得實習其實是蠻重要的一個階段(前導訪媛 102.10.18) 。而這段 師徒情誼,「到現在都還有在聯絡。」(前導訪媛 102.10.18)。 從媛媛老師的實習歷程中,印證了實習的價值及其對生涯發展的重要性,除能提 3.

(13) 供實習學生接觸未來工作環境與對象的臨床學習機會,亦可體會教保人員角色的多樣 性,以更瞭解未來職場,藉以讓實習學生有機會再度衡量自己的志趣和能力是否適合 這樣的職場,提早做職涯的選擇與準備(謝寶梅,2006)。而實習輔導教師更是實習 成敗的靈魂人物,過去亦有許多相關研究顯示實習經驗的良窳是影響未來任教意願的 重要因素,例如陳彥玲(2000)為了解幼兒園實習學生經過實習階段後的任教意願, 對 277 名實習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研究結果顯示,在實習期間,若能受園長、實習 輔導教師、家長,或園內其他工作人員的照顧與接納,特別是實習輔導教師指導照顧 的愉快經驗,可強化未來任教意願。 陳木金(2006)認為,實習的正面價值在於透過良師典範與教師效能的傳承,是 一種「以良師來培育新良師」的概念。如果能夠建構一套師傅教師帶領實習學生的策 略,給予知識技能教導、情感態度支持,並傳承師傅教師的經驗、智慧與技巧,使得 徒弟習得師傅的專業風範,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對於當前教育將具相當的貢獻。然 而國內現今尚未落實實習輔導教師的培訓制度,許多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知能較為不足 (周水珍,2012;顏慶祥,1999),只能「從做當中摸索」(保心怡,2010),或依 據自己的經驗法則加以調整(張鴻仙,2007),使得實習輔導品質良窳雜陳。在一些 實徵研究結果亦顯示,除了「專業訓練」之外,實習輔導教師亦期待透過「良師經驗 分享」的方式,學習實習輔導的具體策略(保心怡,2010;劉素珠,2005;Gardiner, 2009),足見實習輔導策略的分享亦是實習輔導教師增能的方式之一。 此外,在訪談過程中,媛媛老師提及實習時間學生的背景,會影響實習的內容與 輔導的方法。實習時間長,除了協助達成實習手冊上預訂的目標外,還可依實習學生 較有興趣學習的部分,給予更深入學習的機會。 我會問他們說,他們希望在實習階段學到什麼?像保育啊還是行政,那 我就針對他們有興趣的就多給你(前導訪媛 102.10.21)。 而實習時間短,大致上只能遵循實習手冊上規定的實習內容,且較無法給予實習 學生獨立嘗試的機會。 時間比較短的,放手就不會那麼多,要求就不會那麼多,就是比較精準 的扣在他們的實習手冊上,比如說配合他們學校,這一週要看甚麼,這一週 要看什麼,然後試教這樣子(前導訪媛 102.10.21)。 除此之外,媛媛老師也談到不同學制的實習學生,因為背景經驗不同也會影響其 實習輔導策略。 4.

(14) 如果是屬於高中部的實習學生,他並沒有這個職場的經驗,他們其實會 怯場。那我們會讓他們從講故事開始,不是一開始就叫他們教,然後慢慢慢 慢,再看看要不要增加一個團討,之後就讓他們開始控制常規(前導訪媛 102.10.21)。 現在多元化的管道,實習老師不管本科系或是包括他不是本科系考進來 的,某些方面他們專業領域也是不一樣,所以也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他 們(前導訪媛 102.10.21)。 媛媛老師提到的實習期程及實習學生背景多元的現況,也使我關注到現今幼兒園 實習背景的多樣性。在幼托整合之前,幼稚園為「職前幼稚園教師」的主要實習場所; 托兒所則為「職前教保人員」的主要實習場所,因為實習場所分流,實習輔導教師面 對的實習學生背景大多為單純來自「幼教體系」或「幼保體系」 。在 2012 年幼托整合 正式上路後,幼稚園、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幼兒園成為職前幼兒園教師、教保 員及助理教保員最主要的實習場所,因此實習輔導教師要輔導的對象包含來自師資培 育體系的職前教師、來自教保系科的職前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實習輔導的背景變得 更多元複雜,而面對不同背景的實習學生,實習輔導教師所運用的實習輔導策略為何? 是幼托整合後實習現場值得探究的新議題。 因此,本研究以「共享實習輔導經驗」之概念出發,從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經驗 中,歸納對半年全時實習及集中實習(學分實習)學生的實習輔導策略,此研究結果 對實務工作者,將具參酌、學習的價值,此為本研究緣起之二。. 三、補現今研究之不足 再就國內外近十年文獻而言,關心實習輔導相關議題之學者不少,就研究主題而 言,有對實習制度與實施現況之探討(丁一顧,2010;王瑞壎,2010a;吳青蓉,2009; 張德銳,2009;曹萱,2008;楊宜婕,2011;Hobson, Ashby, Malderez , & Tomlinson, 2009 ;Yang , Chen , Ho, & Wang , 2013;Sundli, 2007)。亦有關心師徒互動模式之研 究(周鳳美、宋佩芬,2005;張民杰,2009;黃泓霖,2012;簡賢昌,2008);也有 學者關心師徒互動與專業成長(谷瑞勉、翁素雅,2008;林俊彥、翁博威,2009;胡 心慈、林淑莉,2011;黃智焄,2010;Anderson, 2007;Butler & Cuenca, 2012;Fantozzi, 2013; Parker-Katz & Bay, 2007)。而探討實習輔導策略與經驗亦為數不少,國內的 相關研究以中小學老師為研究對象者有以下5篇;孔令泰(2003)以問卷調查中等學 5.

(15) 校之實習學生、實習指導老師及實習輔導教師,瞭解實習與輔導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李竹婷(2012)訪談國小卓越實習輔導教師及實習學生,探討實習輔導策略;劉素珠 (2005)以國小實習輔導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角色、困境與輔導策略;鄭聖襦、靳 知勤(2007)以12位國中科學類科教師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困難、策略及專業成長; 胡心慈(2008)訪談7位特教實習輔導老師,記錄他們一年的輔導歷程及反思。以學 前師資為對象者則有保心怡(2010)以開放式問卷加上半結構式訪談,探討幼稚園實 習輔導教師之經驗及專業成長需求;張鴻仙(2007)訪談8位公私立幼稚園老師,探 討不同輔導年資的輔導經驗。 以過去實習輔導策略之相關研究而言,其研究對象以中小學教師居多。然幼兒園 與中小學之實習內涵差異甚大,因幼兒發展上的特徵,實習內涵除「教學」與「行政」 之外,還有獨特的「保育」實習,因此實習目標及輔導策略與中小學師資會有所不同。 此外,過去雖有幼兒園實習輔導經驗之相關研究,多以幼教師資職前「教育實習」為 主,較少納入幼保科系的「教保實習」共同探討。但不論是「教師」或「教保員」, 進入幼教現場後的工作內涵大同小異,因此如何運用實習輔導策略,使兩類教保服務 人員經實習階段後,皆能具備進入教保現場的基礎技能,實有探討之必要。再者,自 幼托整合後,幼兒園已成為教保服務人員的主要實習場所,實習輔導教師須面對不同 學制的實習學生,輔導背景已與幼托整合前有所不同,為了能更真實反映幼兒園實習 輔導工作的複雜面向,有需要進一步理解實習輔導教師之現場經驗。此為本研究緣起 之三。 基於上述個人實習輔導經驗、前導研究的啟發與分析目前相關研究之不足等緣由, 本研究欲透過探究的歷程,瞭解實習輔導教師之經驗內涵,期能起楷模學習之效,並 藉此省思教保實習制度之現況與未來改進的方向。.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緣起,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究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協助實習學生完成職前實習所運用的輔導策略。 二、 瞭解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在輔導過程所遭遇的困擾與因應方式。. 參、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進行以下問題之探討: 6.

(16) 一、 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的有效輔導策略為何? 二、 實習輔導教師在輔導過程中遭遇的困擾為何?如何因應?. 第二節 主要名詞釋義 本研究主題為「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輔導策略之研究」。以下將本研究之「幼兒 園實習」、「實習輔導教師」、「實習輔導策略」等名詞界定說明如下:. 壹、幼兒園實習 本研究所稱之幼兒園實習,係指職前教保服務人員至幼兒園進行實習課程,包含 「幼兒園教保實習」 、 「幼兒園教學實習」與「幼兒園教育實習」課程。其中「幼兒園 教保實習」係依「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 修習「教保專業知能課程」期間至幼兒園進行之教保實習課程,為必修4學分,其實 習內涵係由各校訂定,報部核准後實施;「幼兒園教學實習」係依「師資培育法」修 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專業課程」期間至幼兒園所進行之教學實習課程;「教 育實習課程」係指師資培育法第八條及其細則第三條第四款所稱之半年全時教育實習 課程。本研究將至幼兒園進行之「幼兒園教保實習」 、 「幼兒園教學實習」與「幼兒園 教育實習」等課程統稱為「幼兒園實習」。. 貳、 實習輔導教師 「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是在1995年11月教育部頒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 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實習辦法」中首創,本「實習輔導教師」 ,在國外稱為「mentor」 , 「mentor」之意為深富經驗、值得信賴的輔導者(黃嘉雄,1997)。在國內則稱為實 習輔導教師,亦有學者稱為「良師」(汪雪齡,1995)或「師傅」(陳嘉彌,1998) 。 本研究之實習輔導教師乃指實際任教於實習合作幼兒園,擔任主要指導與輔導實習學 生工作者。. 參、實習輔導策略 本研究所稱之輔導策略,乃指實習輔導教師為有效幫助實習學生達成實習目標、 幫助專業成長,所運用的各種輔導的方式和技巧。. 7.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深入探究幼兒園實習輔導教師的輔導策略,依據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搜尋實習輔導相關文獻並進行分析與歸納。本章共分三節進行探討,首先瞭解教保服 務人員之培育,以了解現行教保服務人員的培育制度與專業準備內涵。其次,探討幼 兒園實習之內涵,以理解實習制度與實習輔導之現況。最後,進行實習輔導教師之角 色與策略之探究,以做為本研究之立論基礎。.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之培育 受過良好教育和訓練的教保人員,具有較佳的能力可以創造一個高品質 教學環境,並促進幼兒發展,而此為決定幼兒教育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2012a)。 專業的教保服務人員是維持高品質教保服務的關鍵,欲培育專業的教保服務人員, 則有賴完善的養成制度。2012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路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 18 條 規定幼兒園應置園長、教師、教保員與助理教保員等專任教保服務人員,而提供幼兒 教保服務之主要人員則為教師、教保員與助理教保員,其配置規定為:招收 2 歲以上 至未滿 3 歲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幼兒 8 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9 人以 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 2 人;招收 3 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 幼兒 15 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 1 人,16 人以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 2 人, 若有 5 歲至入小學前的幼兒之班級,每班應有 1 人以上為教師資格,並明定幼兒園助 理教保員之人數不得超過園內教保服務人員總數三分之一。 教師、教保員與助理教保員在幼兒園有著不同的定位,由於資格條件也不同,目 前採分流系統培育;其中「教師」由教育部核准之師資培育之大學負責培育;「教保 員」由教育部認可之培育幼兒園教保員之大專院校教保系科負責培育;助理教保員則 由各縣市教育局核准之高級中等學校之幼兒保育科或幼兒保育學程負責培育。雖然教 保服務人員來自分流的培育體系,但在其養成教育中, 「到幼兒園實施職前實習課程」 是職前教保服務人員必經的學習歷程。面對現今教保服務人員培育管道多元化,培育 體系的實習制度歧異,使得幼兒園的實習輔導背景相當多元而複雜。欲探究實習輔導 8.

(18) 策略須立於瞭解職前教保服務人員的養成背景之基礎上,故以下說明我國教保服務人 員之資格與培育管道。. 壹、教保服務人員的資格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2011 年 6 月 29 日)的頒行是我國教保制度的重大分野。 在「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之前,「幼稚園」與「托兒所」為提供幼兒教保服務的 兩大系統。幼稚園的設立,乃強調「及早教育」功能,因此定位於「教育機構」,服 務對象為 4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隸屬於教育部;托兒所的設立,乃基於補充家 庭照顧之不足,強調「福利與保育」功能,因此定位為「社會福利機構」,服務對象 為 2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隸屬於內政部。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前,幼稚園與托兒所之專業服務人員培育分屬於師資 培育及幼保兩大體系,幼稚園教師應具備教師資格,其資格由「師資培育法」規範之, 教師必須是修畢幼教學程的大學畢業生,並且在畢業後完成半年之全時教育實習,通 過教師資格檢定,始取得教師資格。托兒所之專業服務人員為教保人員、助理教保人 員,其資格由「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所規範,培訓管道較 為廣泛,由高中幼保科至大學幼保系或幼保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皆可擔任之。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後,幼稚園、托兒所整合為「幼兒園」,提供 2 歲到 入小學之前的幼兒「教育與保育合一」(educare)的教保服務。從業人員之職稱亦隨 之轉換,幼稚園教師,轉換為幼兒園教師,須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取得教師資格;托 兒所教保人員轉換為幼兒園教保員;托兒所助理教保員則轉換為幼兒園助理教保員, 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的資格界定主要以大專學歷為分水嶺,須從「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之規定(圖 2-1)。. 貳、教保服務人員的培育管道 目前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分別由教育部核准之「師資培育之大學」、「認 可培育幼兒園教保員之學校系科」以及「高級中等學校之幼兒保育科或幼兒保育學程」 負責培育,以下分述三類教保服務人員之培育管道:. 一、教師之培育 (一) 培育管道 9.

(19) 幼兒園教師之培育管道主要透過以下三項,其中又以第一項管道為幼兒園教 師培育之主流: 1.. 於國內師資培育之大學(指師範校院、設有師資培育相關學系或師資培 育中心之大學),修習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通過半年全時教 育實習,參加教師檢定以取得教師合格證。. 2.. 國外大學以上學歷、修畢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師資職前教育課程者,再 加半年全時教育實習,參加教師檢定以取得教師合格證。. 3.. 幼教專班:依據師資培育法(2014年6月4日修正)第二十四條之規定, 於2014年5月20日修正施行前已於立案之幼兒園實際從事教學及保育工 作並繼續任職者,自修正施行之日起六年內,由中央主管機關協調師資 培育之大學,專案辦理教育專業課程,提供其進修機會。前項人員修畢 教育專業課程及教育實習課程成績合格者,由師資培育之大學發給修畢 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但取得大學畢業學歷,且其最近七年內於立案之 幼兒園、幼稚園或托兒所實際從事教學累計滿三年以上表現優良,經教 學演示及格者,得免依規定修習教育實習課程。但此項應修課程、招生、 免修習教育實習課程之認定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目前尚待教育部 定之;施行日期亦待行政院以命令定之。. (二) 職前教育課程內涵 依據師資培育法第七條規定,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包括普通課程、專門課程、 教育專業課程及教育實習課程。前項專門課程,由師資培育之大學擬定,並報請 教育部核定;第二項教育專業課程,包括跨師資類科共同課程及各師資類科課程, 經師資培育審議委員會審議,由教育部核定後實施。 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專業課程」分為教學基本學科課程、教育基礎課 程、教育方法課程、教學實習課程及教保專業知能課程等五大類(表2-2) ,共須 修習至少48學分(內含教保專業知能課程32學分)。教保專業知能課程係依「幼 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 (2013年6月17 日)規定辦理,課程涵蓋幼兒發展、幼兒觀察、特殊幼兒教育、幼兒教保概論、 幼兒學習評量、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設計、幼兒健康與安全、幼兒園、家庭與社 區、幼兒園課室經營、幼兒園教材教法Ⅰ與Ⅱ(包括幼兒教保活動六大課程領域) 、 10.

(20) 教保專業倫理、幼兒園教保實習等13類專業基礎課程,其中「幼兒園教保實習」 為必修4學分,其課程內涵為進入幼兒園現場以培養教育及照顧2歲至6歲幼兒之 能力(教育部,2013)。「教學實習課程」之實施科目為「幼兒園教學實習」, 亦為必修科目4學分,其課程內涵為進入幼兒園教學現場以瞭解教學實務運作(教 育部,2013年4月10日);其餘教學基本學科課程、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方法課 程等三大類則分別選修至少2科。此外,自2014年8月1日起,基於強化師資生教 育專業課程與任教學科專門課程銜接並轉化於實際敎保工作之理念,師資生於修 習專業課程期間,各師資培育大學應輔導至幼兒園實施見習、試敎、實習、補救 教學、課業輔導或服務學習等,實地學習至少54小時。在修畢師資職前普通課程、 專門課程、教育專業課程之後,最後另至幼兒園進行半年全時教育實習,乃修畢 幼兒園師資職前教育課程 依據上述幼兒園教師教育專業課程之規劃內涵,職前幼兒園教師修習之實習 課程包含「幼兒園教保實習」、「幼兒園教學實習」以及「半年全時教育實習」, 更須於修習教育專業課程期間,至幼兒園進行實地學習,足見「充實職前教保實 務經驗」,已是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強調的重點之一,三項課程之實施順序則須先 修畢「幼兒園教保實習」,才得以修習「幼兒園教學實習」,最後才能申請「教 育實習」。. 二、教保員之培育 (一) 培育管道 教保員之資格主要依循「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21條之規定,其培育管道如 下︰ 1.. 國內專科以上學校(含二專、五專、二技、四技、在職進修班等學制) 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 學位學程、科畢業。. 2.. 國內專科以上學校(含二專、五專、二技、四技、在職進修班等學制) 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非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 學位學程、科畢業,並修畢幼兒教育、幼兒保育輔系或學分學程。. 11.

(21) (二) 職前教育課程內涵 教保員職前教育課程與其課程內涵與前述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專業課程之 「教保專業知能課程」相同。教育部於「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公布之同年,訂定 「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 (2012 年 7 月 26 日) ,並於該標準中第 2 條規定,目前專科以上學校教保系科申請教育部 認可及審查事宜,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以下簡稱國教署)委託大學(目 前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申請之教保系科應將各年級開設教保專業知能 課程架構及明細通過委託大學之形式審查、審查委員會之實質審查,最後由國教 署召開確認會議,送教育部核定函覆後,始得招收學生,培育其為教保員;教保 系科學生,依規定修畢教保專業知能課程至少 32 學分(表 2-2),其中除「幼兒 園教保實習」為必修課程以外,其餘每一類別須選修 2 至 3 學分之課程,成績及 格,經學校發給學分證明,並取得專科以上學校畢業證書者,即認定其具教保員 資格。. 三、助理教保員之培育 (一) 培育管道 教育部依「幼照法」第 22 條之規定,訂定「高級中等學校幼兒保育科及相 關學程認定標準」(2012 年 9 月 14 日),規範助理教保員須修畢國內高級中等 學校幼兒保育相關學程、科,並取得高級中等學校畢業證書者,始具有幼兒園助 理教保員資格。 (二) 職前教育課程 高級中等學校幼兒保育相關學程、科,係指高級中等學校依職業學校法、職 業學校家政群科課程綱要及職業學校家政群科課程設備基準、綜合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等相關規定,報各主管機關核准開設之幼兒保育科或幼兒保育學程,因各校 開課有部訂課程及校訂課程,各校有彈性規劃之空間,依據研究者上網搜尋臺南 光華高中幼保科課程規劃(表 2-4),其中必修實習科目共計 24 學分,教保實務 即佔 8 學分,為實習課程的三分之一。 12.

(22) 以上三類教保服務人員,教師及教保員資格最大的差異在於進入幼兒園工作後, 教保員不能單獨帶5歲班,必須與教師協同,此為審酌5歲年齡層幼兒即將進入國民小 學階段,為利幼小銜接,教育層面逐漸增加,因此規定招收5歲年齡幼兒之班級,應 配置具幼兒園教師資格之教保服務人員,以強化教育意涵(立法院,2011)。 此外,必須加以說明的是「助理教保員」的培育管道,目前主要來自高中職幼兒 保育科、幼保學程,但在國家全面提升教保服務人員素質之政策下,積極鼓勵助理教 保員升學以向上取得教保員資格,例如教育部於2011年12月25日公布「教育部補助推 動提升私立合作園所教保人員專業素質作業要點」,主要針對私立幼兒園現職人員未 具備幼兒教育教保服務人員資格者,實際就讀幼教或幼保相關科系,每學期最高補助 學費1萬元,至多可補助4學期。並依照目前「教保服務人員條例(草案)」(2012年8 月8日)第10條之規定: 「為提升整體幼兒教保服務品質,於民國一百一十年一月一日 起,主管機關不再授予幼兒園助理教保員相關資格認證,已獲得助理教保員資格者, 其原有權益,均予保障」。此條例目前雖仍在審議之中,但顯示高職幼保科畢業後投 入職場已不符當前的教保政策,而「繼續升學」也逐漸成為大多數高職生畢業後另一 項重要的選擇,依據傅秀媚、劉美玉(2012)年的研究結果,高職幼保科畢業生,選 擇繼續升學者即高達94.5%。由此觀之,未來幼兒園的主要服務人員為教師及教保員, 基於此,本研究將聚焦於職前教師及教保員的實習輔導,暫不探討職前助理教保員之 實習。 目前教師及教保員培育管道多元,依據全國教保資訊網公布之「教育部核定認 可培育幼兒園教保員」之學校系科名單,培育教保員之教保系科計51所,其學制包含 大學日/夜間部、大學進修部、四技日∕夜間部、二技日/夜間部、回流教育專班、在職 進修部、五專日間部、二專日/夜間部、學分學程…等十多種學制;而師資培育之大 學則包含師範/教育大學學校、設有師資培育相關學系大學以及設置師資培育中心之 大學等三類,共計17所(附錄1) 。各培育系所實習課程的實施,教師之半年全時「教 育實習」受師資培育法及相關子法規範,有既定的實習制度,故各校幼教學程師資生 之半年全時教育實習之實施辦法與內涵大同小異;而「幼兒園教保實習」 、 「幼兒園教 學實習」等實習課程之目標、內容、辦法、天數及規定,採各校訂定、再通過教育部 審核之方式實施,培育學制的多元化再加上目前並無統一的實習制度,使得幼兒園實 習呈現多元複雜的樣貌。. 13.

(23) 圖 2- 1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後,專業人員資格轉換. 幼稚園(教育機構). 幼兒園(教保合一). 幼稚園教師. 幼兒園教師.  服務對象: 4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  資格: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取得教 師資格  須大學以上畢業學歷並修畢幼教學 程 26 學分,加上半年全時實習,並 通過教師資格檢定.  服務對象:2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5 歲班至少 置一位幼兒園教師  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取得教師資格  須大學以上畢業學歷,並修畢幼教學程 48 學分以及至少 54 小時的實地學習經 驗,後接受半年全時實習並通過教師資格 檢定. 托兒所(保育機構). 托兒所教保人員. 幼兒園教保員.  服務對象:托兒所/ 4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  資格:依兒童及少年福利專業人員資格 及訓練辦法  專科以上學校幼兒教育、幼兒保育 相關科、系、所畢業或取得其輔系 證書者  專科以上學校畢業,並修畢幼稚園 教師教育學程或教保核心課程者.  服務對象:2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  2 至 3 歲幼兒 8 人以下者,置教保服務 人員 1 人,9 人以上者,置教保服務人 員2人  3 歲至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 15 人以下 者,置教保服務人員 1 人,16 人以上者, 應置教保服務人員 2 人;若帶 5 歲班須 與 1 名教師協同  資格: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之規定取得 教保員資格  大專以上教保科系畢業,並修畢教保專 業知能課程 32 學分. 幼兒園助理教保員. 托兒所助理教保人員 .  服務機構及對象:托兒所/ 4 歲至入國民 小學前  資格:依兒童及少年福利專業人員資格 及訓練辦法  高中 (職) 以上學校幼兒保育相關 科畢業者。或高中(職)以上學校畢 業,修畢教保核心課程者。. . 服務對象:同教保員,惟助理教保員之配 置不得超過園內教保服務人員總人數之三 分之一 資格: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之規定取 得助理教保員資格  國內高級中學幼兒保育相關學程、科之畢 業生。. 2012 「幼兒教育 及照顧法」.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師資培育法」 、 「兒童及少年福利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 及「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14.

(24) 表 2- 1 幼稚園、托兒所與幼兒園之比較 幼稚園、托兒所與幼兒園之比較 幼托整合前. 類型 屬性 定位 成立 緣起. 幼稚園. 托兒所. 幼兒園. 教育機構. 社會福利機構. 教保服務機構. 幼兒及早接受教育. 中央為教育部國 民 教 主管 育司 機關 地方為教育局(處) 法令 幼稚教育法及相關子法 依據 服務 4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 對象 一、維護兒童身心健康 二、養成兒童良好習慣 三、充實兒童生活經驗 教 四、增進兒童倫理觀念 保 五、培養兒童合群習性 目 標. 專 業 服 務 人 員 資 格. 幼托整合後. 補充家庭育兒功能 中央為內政部兒童局 地方為社會局(處). 幼兒接受教保服務品質均等 中央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地方為教育局(處). 兒童與少年福利法及相關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子法 及相關子法 2 歲至入國小前. 2 歲至入國小前. 一、增進兒童身心之健康 二、培養兒童優良之習慣 三、啟發兒童基本之生活 知能 四、增進兒童之快樂和幸 福. 一、維護幼兒身心健康 二、養成幼兒良好習慣 三、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四、增進幼兒倫理觀念 五、培養幼兒合群習性 六、拓展幼兒美感經驗 七、發展幼兒創意思維 八、建構幼兒文化認同 九、啟發幼兒關懷環境 5 歲至入國民小學前每班至少置 1 教 位以上之幼兒園教師;幼兒園教 師 師依師資培育法之規定取得幼兒 園教師資格 一、國內專科以上學校或經教育 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幼兒 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學 位學程、科畢業 二、國內專科以上學校或經教育 依「師資培育法」及其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專業 教 部認可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非幼 相關法規之規定,領有 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取 保 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 得教保人員或助理教保人 員 學位學程、科畢業,並修畢幼兒 幼稚園教師證書者 教育、幼兒保育輔系或學分學程 員資格 *以上人員須修畢教保專業知能 課程至少 32 學分 助 理 教 保 員. 須修畢國內高級中等學校幼兒保 育相關學程、科,並取得高級中 等學校畢業證書者 *幼兒園內助理教保員人數須為 幼兒園內教保服務人員總數三分 之一以下. 資料來源︰整理自「幼稚教育法」、 「兒童與少年福利法」及「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Index.aspx 15.

(25) 表 2- 2 教保專業知能課程科目表 教保專業知能課程科目表 課程 名稱 幼兒 發展 幼兒 觀察 特殊 幼兒 教育 幼兒教 保概論 幼兒學 習評量 幼兒園 教保活 動與課 程設計 幼兒健 康與安 全 幼兒園 家庭與 社區 幼兒園 課室經 營 幼兒園 教材教 法Ⅰ、Ⅱ 教保專 業倫理. 相似科目名稱. 學分數. 幼兒發展與保育、兒童發展、兒童發展與保育、嬰幼兒發展與評估、 兒童發展與輔導、人類發展、幼兒發展與學習。. 3. 幼兒行為觀察、兒童行為觀察、嬰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行為觀察與 紀錄、兒童行為觀察與紀錄、嬰幼兒發展與行為觀察、兒童行為觀察 與實習、兒童行為觀察與評量、嬰幼兒行為觀察 特殊幼兒教保服務、特殊兒童教育、特殊幼兒發展與輔導、特殊幼兒 心理與教育、嬰幼兒特殊教育概論、特殊教育導論、特殊需求幼兒發 展、特殊幼兒發展與輔導、特殊教育、特殊兒童心理與教學、特殊兒 童心理學 幼兒教育概論、兒童教保概論、嬰幼兒教保概論、教保概論、嬰幼兒 教保理論與實務. 2. 幼兒評量與輔導、幼兒發展與學習評量、幼兒發展測驗與評量、幼兒 適性發展評量與應用、兒童評量、兒童學習評量、嬰幼兒發展與學習 評量、嬰幼兒發展與評估 幼兒園課程設計、幼兒園活動設計、幼兒園教保活動設計、嬰幼兒課 程設計、教保課程活動設計與實習、教保活動設計、教保課程模式、 幼兒教育課程、幼兒教育課程設計、教保課程與活動設計、教保課程 活動設計與實作、教保課程與教學、教保課程理論基礎. 2. 幼兒健康教育、嬰幼兒健康與安全、嬰幼兒照護、兒童健康照顧、兒 童健康與安全、嬰幼兒健康評估、嬰幼兒保健、嬰幼兒保育、嬰幼兒 疾病與照護、嬰幼兒疾病預防與護理. 3. 親職教育、親職教育方案規劃與評估、親師合作與溝通、親職教育方 案設計、家庭與親職、親職教育與實務、親師關係與溝通、親職教育 研究. 2. 幼兒班級經營、幼兒園班級經營、幼兒活動室經營、幼兒園活動室經 營、幼保班級經營與管理、嬰幼兒班級經營、幼兒園課室管理、幼兒 園班級經營與環境規劃. 2. 幼兒園教材教法、幼兒教育教材教法、幼兒教材教法與實習. 4. 教保人員專業倫理、幼保人員專業發展、幼保人員專業倫理、專業倫 理、幼兒保育專業倫理、嬰幼兒教保專業倫理、教保人員專業成長與 倫理。 教保機構實習、嬰幼兒保育實習、幼兒園教學實習、嬰幼兒教保實習、 教保活動設計實習、教保專業實習、教保實習. 2. 3. 2. 3. 4 幼兒園 教保實 習 資料來源: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2012 年 7 月 26 日公布)。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070045 16.

(26) 表 2- 3 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育學分對照表 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 類型. 科目名稱. 學分. 說明 一、幼兒園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 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應修至少 48 學分,其中: (一) 教學基本學科課程,應修 至少 2 科 4 學分 (二) 教育基礎課程,應修至少 2 科 4 學分 (三) 教育方法課程,應修至少 2 科 4 學分 (四) 教學實習課程,應修至少 4 學分 (五) 教保專業知能課程,應依 幼兒教育幼兒保育相關 系所科與輔系及學位學 程學分學程認定標準規 定辦理,應修至少 32 學 分,並取得敎保專業知能 課程學分證明。. 幼兒園行政.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幼兒園教學實習(必修). 4. 幼兒發展. 3 2 3 2 2 3 3. 幼兒文學 幼兒藝術. 教學基本 學科 4 學分. 幼兒體能與律動 幼兒音樂 幼兒數學與科學之探索與遊戲 幼兒戲劇 幼兒社會探究與情緒表達 教育概論. 教育基礎 課程 4 學分. 教育心理學 教育哲學 教育社會學 教學原理 幼兒園課程發展. 教育方法 課程 4 學分. 幼兒輔導 幼兒學習環境設計 幼兒遊戲 幼兒多元文化教育. 教學實習 4 學分. 幼兒觀察 特殊幼兒教育 幼兒教保概論 幼兒學習評量. 教保專業 知能課程 32. 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設計 幼兒健康與安全 幼兒園、家庭與社區. 二、各大學規劃各類科教育專業 課程應包括至擬任教類科實地 學習,提供師資生修習教育專業 課程期間至高級中等以下學校 及幼兒園見習、試敎、實習、補 救教學、課業輔導或服務學習 (幼兒園至少 54 小時) ,並經各 大學認定其內容符合教育專業 知能。. 2 2 2 2 2 4. 幼兒園課室經營 幼兒園教材教法Ⅰ 幼兒園教材教法Ⅱ 教保專業倫理 幼兒園教保實習. 資料來源: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2013 年 06 月 17 日公布)。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33 17.

(27) 表 2- 4 幼兒保育科專業、實習(實務科目選課表) 幼兒保育科專業、實習(實務)科目選課表 臺南市光華高中幼兒保育科專業、實習(實務)科目選課表 科目類別. 專業科目. 實習科目. 科目名稱. 年級. 學分. 必選 修. 家政概論ⅠⅡ. 一. 4. 必. 家庭教育ⅠⅡ. 二. 4. 必. 色彩概論. 一. 2. 必. 嬰幼兒發展Ⅰ. 一. 2. 必. 幼兒教保概論ⅠⅡ. 二. 4. 必. 嬰幼兒保育. 一. 2. 選. 嬰幼兒發展Ⅱ. 一. 2. 選. 幼兒行為觀察與評量. 二. 1. 選. 特殊幼兒教育. 二. 2. 選. 嬰幼兒安全教育. 二. 2. 選. 兒童文學ⅠⅡ. 二. 3. 選. 家庭管理ⅠⅡ. 三. 4. 選. 家庭教育ⅢⅣ. 三. 2. 選. 幼兒教保行政. 三. 2. 選. 幼兒教保概論Ⅲ. 三. 2. 選. 家政行職業衛生與安全. 三. 2. 必. 嬰幼兒照護實務. 一. 2. 必. 膳食與營養實務. 二. 2. 必. 專題製作ⅠⅡ. 二、 三. 4. 必. 教保活動設計ⅠⅡ. 二. 8. 必. 教保實務ⅠⅡ. 三. 8. 必. 教學媒體設計與應用ⅠⅡ. 二. 2. 選. 幼兒造型. 三. 2. 選. 嬰幼兒遊戲. 三. 2. 選. 幼兒體能. 三. 2. 選. 電腦應用. 二. 2. 選. 幼兒科學. 三. 2. 選. 資料來源:臺南市光華高中(2013年5月7日)。幼兒保育科專業、實習(實務)科目選 課建議表。取自http://www3.khgs.tn.edu.tw/80/20131001025047.pdf 18.

(28) 第二節 幼兒園實習之內涵 幼兒園實習是讓職前教保服務人員將學校所學理論轉化為實務的橋樑,從實際演 練中熟練教保工作內容,幫助職前教保服務人員從學習者的身分轉化為稱職的教保服 務人員。由上節探討教保服務人員培育得知,職前教保服務人員之實習課程大致分為 「教育實習」、「幼兒園教學實習」與「幼兒園教保實習」,以下將分別探討幼兒園實 習功能以及幼兒園實習制度之現況,以幫助釐清幼兒園實習輔導之目標與內涵。. 壹、幼兒園實習的功能 「實習」一詞,依中華民國教育部辭典釋義為「實地練習及操作」。任何職業教 育或訓練,皆視實習課程為養成教育中重要的一環,舉凡醫護、教育、技職…等體系, 都會實施實習課程,提供職前學生接觸未來工作環境、事務與對象的臨床學習機會, 經由實地參與去統整、組織與驗證所學,對生涯發展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王瑞壎, 2010a;孫志麟,2006;謝寶梅,2006) 。張芬芬(2001)認為,任何實習的目的都是 為讓職前人員「練習實作,並學習實務」,學習當一個稱職的工作人員。 現今實習課程已是國內及多個先進國家教師職前課程的重點(楊深坑、黃嘉莉, 2011) 。長期致力於發展幼兒教育學位課程的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亦強調職前教保服務人員累積實地 經驗的重要性,在其為職前教保服務人員制定的《幼兒教師初始與進階專業準備標準》 中,建議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應培育以下七項專業能力:(一)促進幼兒的發展和學習; (二)與家庭和社區建立良好的關係;(三)觀察、記錄和評估,以支持幼兒和家庭的發 展;(四)發展並運用有效的途徑去聯繫兒童和家庭;(五)運用知識內涵建構有意義的 課程;(六)成為專業人士;(七)對幼兒的實地經驗。並在此標準中指出實地經驗是讓 職前幼教人員整合學術與實踐的重要歷程,為充實實踐經驗,在職前須透過有系統的 規劃並循序地安排,進行至少跨兩個不同年齡層(出生至 3 歲、3 至 5 歲或 5 到 8 歲) 及跨機構的實習(例如,學前班、幼兒園、家庭式托育、啟蒙方案)。實習方式則包 括實地觀察,現場工作,教學實習,或其他臨床經驗,如家訪等實地經驗,以能連結 理論與實務。 在德國,不論是「幼教師」或「教保員」,在培育過程中,實習皆佔了很大的比 19.

(29) 例,幼兒園教師培訓以 5 年為原則,上課總和為 3,600 小時,其中就有 1200 小時為 實習時數,佔課程時數的三分之一,幼教師的實習約佔整個培育過程的三分之一,實 習前,原學校須與實習機構擬定實習學生之實習計畫,然後讓實習學生依照實習計畫 實習;教保員則依各邦規定而有 16 週至一年的實習時間不等,實習期間須與機構的 專業人士合作,以學習工作的內涵(謝斐敦,2008)。而其他先進國家,諸如英國要 取得幼教師資格則須在完成學校專業訓練後,再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施宏彥,2005) ; 日本則在職前課程內含 7 學分的實習(梁忠銘,2011);芬蘭則在職前課程規劃每學 期皆有實習課程(楊深坑、黃嘉莉,2011);足見實習已是各國教保服務人員培育的 核心課程,其價值及重要性不容忽視。 幼兒園實習的功能對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發展具重要意義,在 Naz、Abida、Munir 與 Saddiqi(2010)的研究中,透過問卷調查新手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共 200 名,結果 發現在師資培育過程曾經歷過實習階段者,在學理與教學技巧的運用,以及課室管理 的技巧都明顯優於未曾經歷實習階段的教師,因此呼籲實習是教師培訓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蘇慧娟(2006)訪談 6 位任職 4 年的幼兒園教師後,結果顯示實習期間累積的 實務經驗有助於進入職場後的適應階段,因而建議應增加職前教保人員實際參與現場 教學之機會;黃意舒(1990)也認為實習就是去學習扮演教保服務人員的角色,能提 供職前教保服務人員親臨現場的演練機會,是學習面對與解決教保實務問題的唯一途 徑。許美華(2011)更進一步地提出實習經驗影響職前教師未來的職志與生涯發展的 看法,她認為一個成功的實習經驗,可以激發實習學生的就業意願與教學熱忱;反之, 則會對教保工作產生無力與挫敗感,影響任教意願。而謝寶梅(2006)認為實習的重 要性在於可以體會教師角色的多樣性,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志趣和能力是否適合這樣的 職場,以提早做適當地調整或未來職涯的選擇。由上述研究可知,實習經驗將支持職 前教保服務人員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格,以批判反思的態度檢核自己的工作,而能在 專業領域中持續成長。 而早在 1928 年,我國幼教之父張雪門先生便提出「實習課程」是教保專業人才 培育過程中,至關重要且無可替代的學習經驗,認為實習是教保專業人員獲得教育學 裡的重要途徑,在其主持的北平孔德學校,便以加重實習課程的方式落實這樣的理念。 他認為教保實習對職前教保服務人員有其無可替代的功能,他認為教保實習至少涵蓋 四大功能:(一)幫助教保實習學生獲得教育學理;(二)歷練幼兒園各項實務工作,強 化未來工作的能力;(三)實習是解決兒童教育問題的實驗機會;(四)實習是培養實習 20.

(30) 學生對幼兒發生興趣、激發教育熱忱的開端(黃文樹,2011)。 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可知實習能藉由實踐學理的歷程累積實務經驗,從中瞭解 教保工作內涵,思考自己任職的興趣及適當性,降低日後踏入幼教現場的衝擊,其意 義與功能非一般課程所能取代。. 貳、張雪門先生的實習制度 張雪門先生堪稱是我國近代幼教師資培育系統化的先驅,對我國二十世紀的幼教 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所創之行為課程,除運用於幼稚園課程之外,更廣泛運用 於師資培育,強調實踐經驗的重要,樹立教保專業人員培訓的典範。其創立的教保師 資的培育制度以「實習」為核心,強調應「邊做邊學」 (黃常惠,2001) ,以獲取大量 的實踐經驗,並認為從實習中能堅定對幼兒教育的信念,其有系統、有組織的實習課 程對今日之幼兒園實習制度具重要的啟示,故特別提出加以探討。 張雪門先生曾以「騎馬者應在馬背上學」的比喻,說明僅靠課堂上講述與討論, 並不足以培養教保專業能力,必須透過「實習」課程實地的演練,大量地提供學生接 觸未來工作環境、事務與對象的臨床學習機會(翁麗芳,1993) ,以直接經驗做基礎, 再來擴充間接經驗(即學科知識),才得以融會貫通。張雪門先生提出有效實習須要 有步驟實行,因而提出「實習四階段」之說(黃文樹,2011),分別為參觀、見習、 試教與輔導等四階段,前一階段是下一階段的基礎,並提醒避免跳躍式施行,以下分 述之。. 一、實習首部曲: 「參觀」 參觀於入學第一學期實施,期程為一學期。初期安排多參觀多個的幼兒園,參觀 重點包含幼兒園校舍建築、教具、材料、工具等設備,以及教師及幼兒的儀表、態度 與興趣、對幼兒行為的處理、教學過程與教教學活動設計等(黃文樹,2011)。參觀 的目的為讓學生對幼兒園有基本的概念,而後會參觀托兒所,並向上延伸參觀國小, 原因是當時幼兒園教師能至幼兒園、托兒所,甚至可轉任國小任教,因此張雪門認為 透過增加參觀之廣度,學生能進行多方參考比較,才能逐漸充實對教育機構樣貌的理 解(賈艷紅,2011)。此時期實習的範圍為幼稚園課程教學與硬體設備。. 21.

(31) 二、實習二部曲: 「見習」 見習於入學後的第二學期實施,期程亦為一學期。張雪門認為見習是把參觀所得 的經驗的印象,透過行為演練一次。他提出「看的是什麼、記的是什麼;記的是什麼、 做的就是什麼」的觀點,他認為參觀時是「看」與「記」 ,在見習時便是「做」 ,見習 即根據參觀所得(賈艷紅,2011),透過對實務工作的參與,使實習學生對實務現場 的樣貌更清楚,並從觀摩教師中激發其熱忱。 此時期實習的範圍包含環境布置、教學材料、製作教具、協助一般行政及事務工 作、觀摩教學、做教師的後援單位(黃常惠,2001)等。. 三、實習三部曲: 「試教」 試教安排於入學後第二學年開始實施,實施期程為一年。試教的目的為培養實習 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張雪門堅信「沒有做事的機會、將永遠沒有做事的能力」,為 了提供實習學生一個獨立與負責的時間及空間,開辦了多所不收費的平民幼兒園,讓 實習學生以 6-8 人為一組,至不同的幼兒園實習,試教課程安排在每天下午,實習學 生上午仍在學校上課,各組須於每日晚上開會,對試教活動交互檢討、提出建議,並 討論隔天的活動。 此時期舉凡幼兒園的招生、編班、課程規劃、教材編選、編制經費和預算…等有 關教學上與行政的業務皆是實習範圍(黃文樹,2011),實習學生須擔負幼兒園全部 工作。. 四、實習四部曲: 「輔導」 輔導安排在第三學年(也就是在學最後一年),實施期程為一年。張雪門先生所 稱之「輔導」 ,即是把實習學生的工作能力,奉獻至社會中去幫助社會大眾(黃常惠, 2001),為一種擴展社會福利的概念。實習的範圍擴展至家庭、社區及社會全體,包 含小學、社區調查站、營養站、衛生站、輔導會、導生班等,這些工作,都是實習學 生自主規劃、自己檢討改進。實習的前三部曲為教保工作奠定基礎,第四個步驟則是 將實習擴展至家庭輔導與社會聯繫,他認為經由服務階段,才能真正鞏固其幼教信念, 了解教育的真正價值(黃文樹,2011) 。而此階段之意義就如同今日的「服務學習」, 22.

(32) 服務學習,即是「服務」與「學習」的結合,其中心思想就是「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服務學習乃是融合「服務」與「學習」兩種元素(教育部,2008) ,用於教保 服務人員職前教育課程,主要透過職前教保服務人員與教保機構合作,推動教保專業 服務活動,提供反思機會去連結他們專業領域的學習,依據曾素秋(2010)的研究, 服務學習能有效提昇職前教師之教育專業能力,包含自我成長與生涯探索、教師教學 知能、專業態度及社會責任與公民參與。. 五、張雪門先生的實習輔導制度 張雪門先生認為不同實習階段應安排不同的實習輔導教師,他提出應由廣泛的專 業人士來擔任實習輔導教師,至於由誰擔任,則視實習學生現階段主要學習的是甚麼, 則請該領域的專長人士擔任實習輔導教師,此為張雪門先生的「多元導師觀」(黃文 樹,2011) 在參觀階段,實習輔導的工作由實習指導老師擔任為主,幼兒園教師為輔;在見 習階段,則由幼兒園教師及實習指導老師共同擔任實習輔導工作,幼兒園教師主要提 供示範、張雪門先生建議在見習前一天與實習學生召開見習會議,一方面提醒注意事 項;一方面瞭解個人見習工作的準備狀況(黃常惠,2001)。見習過後,須出席小組 討論會議,由學生輪流主持,討論時著重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落差,並提出如何銜 接之間的差距,實習輔導教師須引導實習學生將觀察結果與所學理論進行相互驗證, 並指導實習學生活用課本知識。最後在會議中進行評論,大家提出見習檢討及須改進 之處,藉由同儕討論幫助實習學生增長知能,此為召開見習後會議之目的(黃常惠, 2001)。 在試教階段,幼兒園老師與學校指導老師退居幕後,擔任顧問及諮詢角色,並負 責督導工作,進行經常性的訪視,每週六須與全體實習學生召開實習會議,以進行檢 討與回饋(賈艷紅,2011);在輔導階段,學校實習指導老師僅給予必要之指點,實 習事務則須向各領域專家請益,例如為了服務醫療匱乏的偏鄉,實習學生則需請醫生 指導,因此領域專家亦是實習學生的實習輔導教師之一(黃文樹,2011)。 張雪門先生的實習制度規劃,對現今的教保人員實習制度的有以下五點啟示: (一) 實習的最終目的在於幫助實習學生成為自主的教師,在實習過程中應給實習教師獨當 一面的機會; (二)教保人員培育應重視實踐經驗,實習課程需有充足的時間進行; (二) 23.

(33) 實習內涵不應只強調教學實習,而是與幼兒園所有相關的業務,都是實習的範圍; (三) 實習課程可與服務學習相結合,能從服務中學習用社會整體及專業倫理的角度思考教 保工作,才能時時以幼兒的利益為優先,並從服務學習中堅定教保工作的價值。 (四) 實習輔導教師的角色,應視實習學生的發展階段適當調整;(五)培育機構與實習機 構應共同擔任實習輔導工作;(六)應讓實習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專長與風格的實習 輔導教師。. 參、現行幼兒園實習之內涵 「幼兒園實習」是每一位教保服務人員培育過程中必經的洗禮,不同的培育管道 實施實習課程的方式也有所差異。「教育實習」受師資培育法及其相關子法、辦法所 規範,已有穩定之實習制度;「幼兒園教學實習」與「幼兒園教保實習」課程目前尚 無共同的法源依據,由各培育學校自行規劃,經報部核准後實施,因此呈現較多元的 樣貌。 為瞭解現行幼兒園實習的實施內涵,研究者依據「全國教保資訊網」之資訊,透 過網路搜尋「認可培育幼兒園教保員」之學校系科的實習辦法或實習手冊,選取其中 20 所(附錄 2)瀏覽其實習手冊或辦法,發現各校都以自訂的課程架構或實習實施要 點為依據,僅有 1 所是以「教育部頒定之課程標準」為依據。實習課程的名稱也歧異, 有「實習」 、 「集中實習」 、 「教保實習」 、 「幼兒園教保實習」 、 「嬰幼兒教保實習」 、 「校 外實習」 、 「專業社群實習」…等。有關於實習場所,大部分學校以「幼兒園」為主, 有的學校為擴展學生對教保工作的國際視野,已開放海外教保實習。至於實習的時間, 有寒暑假集中實習、學期中集中實習或分散時間實習等,足見教保實習課程實施內涵 相當多元,本研究較難以一一詳述各校實習制度,因此歸納 20 所教保科系實習手冊, 以對現行教保實習內涵有概括性了解。 而目前各師資培育之大學對「幼兒園教學實習」課程的規畫並沒有統一作法。經 研究者透過網路搜尋 17 所師資培育之大學有關「幼兒園教學實習」之課程規劃或實 施辦法,共搜尋到 6 所師資培育之大學「幼兒園教學實習」課程之相關辦法或課程規 劃(附錄 3) ,研究者加以歸納實施內涵,以了解「幼兒園教學實習」課程實施情況。 以下歸納並比較「幼兒園教保實習」(以下簡稱教保實習)、「幼兒園教學實習」 (以下簡稱教學實習)、「幼兒園教育實習」(以下簡稱教育實習)之實習目標、實習 24.

(34) 內容、實習期程、實習機構來源等實習內涵。. 一、實習目標 李園會與劉錦志(2004)指出,教保實習的目標,乃在使學生獲得擔任教保人員 所需要的專業知能,具體而言,就是讓實習學生學習教保服務人員的角色與行為。這 些角色行為的養成,也就是教保實習的目標。以下分述教保實習、教學實習與教育實 習之實習目標。 (一) 教保實習 依據研究者歸納 20 所幼保科系之教保實習目標,臚列於下: 1.. 充實幼兒保育專業知能、了解幼兒保育現況. 2.. 參與教保機構各項實務運作,增加實務經驗. 3.. 了解實習機構之行政組織系統、工作人員之職業內涵與職掌. 4.. 培養處理園所行政之基本能力. 5.. 運用教學理論於實際教學,驗證專業學理. 6.. 培養專業職責與倫理. 7.. 瞭解教保機構工作環境及內容啟發專業志趣、建立職涯規劃. 8.. 增進職場人際溝通能力. 9.. 培養班級經營能力. (二) 教學實習 依據研究者歸納 6 所師資培育之大學教學實習目標,臚列於下: 1.. 培養幼兒園課程活動設計、教學準備及實務教學能力. 2.. 透過教學觀摩、教案設計、實地試教、問題討論、見習參觀園所等歷 程,精進實際教學知能。. 3.. 掌握新課綱的精神並應用於幼兒課程設計. 4.. 能設計符合幼兒發展的教學活動與評量. 5.. 瞭解教學對象,掌握幼兒之特質. 6.. 瞭解幼兒園所行政、環境與教學不同的經營及規劃模式等,熟悉幼教 25.

(35) 實務現場運作 7.. 體驗教師工作與責任,培養教師風範與專業服務熱忱. 8.. 培養環境規劃與班級經營的能力. 9.. 培養特殊幼兒輔導知能. (三) 教育實習 江麗莉、周淑慧、孫立葳、謝文英(1996)依據幼兒教師角色及專業知能, 歸納出教育實習的目標主要在增進以下知能: 1.. 園務行政. 2.. 人際關係與互動技巧. 3.. 研究與解決問題. 4.. 對專業的認同與承諾. 5.. 學習環境(情境)規劃. 6.. 課程設計. 7.. 對幼兒發展、需要的了解與評量. 8.. 教學材料的運用與製作. 9.. 課室管理技巧. 比較教保實習、教學實習與教育實習之實習目標,發現實習目標有諸多重疊之處, 但教保實習較重視幼兒保育知能的學習;教學實習與教育實習則較強調教學知能的培 養。. 二、實習的範圍 李園會與劉錦志(2004)指出,幼兒園實習的範圍並非只限於教室內的活動,舉 凡幼兒園各項教學與行政事務,應都是幼兒園實習的範圍。研究者參考李園會與劉錦 志(2004)、賴春金(2001)、許美華(2011)提出之實習內容,以及大專院校幼保 科系之實習手冊,臚列於下: (一) 教保實習 教保實習包含教學、級務、行政及保育實習等四大項,歸納其範圍如下: 26.

(36) 1.. 教學實習 (1) 在輔導教師之指導下,擔任教學工作(包括單元、主題或角落教學 之設計及運作) (2) 練習設計主題活動教案,並進行試教(至少三個活動) 擔任輔導教師之教學助理、協助班級團體課程之設計及運作,例如 團討時的搭配、擔任分組指導教師等. 2.. 導師(級務)實習 (1) 觀摩分析輔導教師之班級經營技巧 (2) 在輔導教師指導下做觀察記錄,練習以書面與家長分享幼兒之行為 及表現 (3) 與輔導教師或班級導師合作帶班,包含運作班級實務、輔導幼兒, 必要時參與親師會談。. 3.. 行政實習: (1) 認識實習機構之環境特色、社區文化、行政流程及教學資源 (2) 觀摩並了解園所長、主任、總務等工作職掌與內容 (3) 學習園方作息、人事管理、教材選擇安排、經費控管…等之實施策 略及方法 (4) 協助園所行政工作與相關活動. 4.. 保育實習 (1) 幼兒健康管理:觀察兒童健康情形有異狀須即時反應 (2) 生活照顧:用餐、如廁、協助引導幼兒建立衛生習慣如潔牙、清洗 餐具等 (3) 安全維護 (4) 午休督導 (5) 環境清潔與衛生. (二) 教學實習 教學實習之進行方式包括至園所參訪、教學觀摩 、試教以及集中實習等方 式,但因本研究探討之主題為「實習輔導」,故僅探討「集中實習」為主。集中. 2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國文淑玉老師:期望同學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英文美華老師:建議平時多看英文雜誌,或多多背單字以提昇英文 程度。 數學志彬老師:佛家說: 「萬法唯心造」 。學習成敗與否,存乎一心。 一個人若有破釜沉舟的決心,那還有什麼不能?只 怕你不用心不專心,沒有下定決心而心有旁騖,才 是學習最大的障礙。 生物浩菱老師:學會專心一致,學習必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