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腕隧道症候群術後衛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腕隧道症候群術後衛教"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

衛 教 編 號 :ORTH- 009

腕隧道症候群術後衛教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經骨科醫師或護理專家檢視 臺中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編印

2006.11.01 訂定 2013.11.01(2 修) 2022.08.23(5 審)

(2)

一、簡 介 :

腕隧道症候群是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

主要原因是手部正中神經受到手腕掌面的橫腕韌帶 (圖一)壓迫所引起。一般好發於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

如打字員、木匠、家庭主婦等,男女比例 1:3~10。

圖 一 手 腕 示 意 圖

二 、 症 狀 :

臨床的症狀為手部腫痛、灼熱、刺痛及麻木,且 局限於食指和中指及大拇指。此疼痛在晚上或睡醒時 特別明顯。夜晚常因手腕麻木而醒來,通常用力擺動 或摩擦手指可緩解。

http://medicalpicturesinfo.com/carpal-tunnel-syndrome/

圖片來源:

(3)

三、治療方式:

腕隧道症候群治療方式有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般會先考慮非手術治療方式,包含休息、藥物、復 健、腕部護具、局部注射類固醇等。若症狀嚴重時,

可考慮施行手術治療。

四、手術簡介:

於局部麻醉之下進行,將壓迫於正中神經上的橫 腕韌帶切開,以減輕神經壓迫,並緩解症狀。

主要有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兩種方式:

(一)傳統手術:

於腕部掌面劃一約 7~8 公分切口,將橫腕韌帶切 開,使腕隧道開放,解除神經上的壓力。

(二)單一傷口微創手術:

於腕部掌面劃一約 1.5 公分切口,並利用內視鏡 系統及特殊韌帶切開工具,切開橫腕韌帶,傷口 較小,術後手部握力恢復較快。

(三)二個傷口微創手術:

於腕部掌面及手掌上各劃一約 1~1.5 公分切口,

並利用內視鏡系統及特殊韌帶切開工具,切開橫 腕韌帶,傷口較小,術後手部握力恢復較快。

(4)

五、手術後注意事項:

(一)手術後醫師以彈性紗繃包紮,儘量保持手部抬 高。

(二)腕隧道症候群手術傷口較小,術後不需自行換藥,

保持傷口乾燥,並依照醫師指示回診即可。

(三)術後請依醫師指示服用藥物。

(四)無飲食禁忌。

(五)傷口癒合期間宜減輕手部及腕部負擔,勿使用單 手取重物,多使用雙手來協助,一般而言,微創手 術約一週後手部握力即可恢復八成以上,採用傳統 手術方式之手部握力恢復時間可能需時三至四 週。

(六)若有麻木、發燒、嚴重疼痛、腫脹等現象,請立 即 回 醫 院 診 治 。 如 有 疑 問 請 洽 聯 絡 電 話 : (04)23592525 轉 6660。

六、結論

腕隧道症候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

如果出現手麻的現象,最好儘快接受診療,多數病人 接受保守治療即可治癒。即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其

(5)

預後也和手術前症狀之嚴重度有密切相關,所以越早 治療效果越好唷!

七、參考資料

吳尚諭、王嘉琪(2022)·上下肢常見之神經壓迫症候群·

臨床醫學月刊,89(5),313-320。

楊榮森(2019)·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健康世界,507

10-11。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四核磁共振攝影。 五腹部動脈血管攝影。 六肝臟切片。 五、 處理 一手術切除:為目前肝癌根治性的主要治療方 式,包括肝臟切除、肝臟移植或肝臟切除併 肝臟移植手術,可以提供根治性治癒的機會。 二對於小型肝癌不適合手術者,建議經皮酒精 注射法、射頻燒灼術。 三肝動脈血管栓塞:將供應腫瘤營養之血管阻 塞停止供血,或合併使用局部抗癌藥物,使

衛教編號:RAD-002 肺癌病人放射線治療之衛教 一、肺癌的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療的原因和時機: (一)早期肺癌的病人,若因為體力較差或是年齡太大的 緣故無法開刀,可以採用放射治療的方式來處理。 (二)手術治療後的病人,因為術後發現縱膈腔的淋巴腺 有癌細胞轉移,或是病理報告發現腫瘤侵犯到淋巴 腺以外的軟組織或是癌細胞距離手術時切除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