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舉手之勞:一個擁抱、無形的肩膀 - 台中榮總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舉手之勞:一個擁抱、無形的肩膀 - 台中榮總"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舉手之勞:一個擁抱、無形的肩膀 舉手之勞:一個擁抱、無形的肩膀 舉手之勞:一個擁抱、無形的肩膀

★ 臺中榮總第一加護病房護理長 林佩儀

護病房病人疾病嚴重度高,病情 變化於瞬息間,分分秒秒都是在 懸崖邊緣間搶救一條生命的延續,當 大家把心思放在病人命運的交叉路口 時,往往無法顧及到家屬的焦慮與需 求。

重 症 病 人 入 加 護 病 房 時, 家 屬 因感受到病情的危急與面臨死亡的威 脅,會出現悲傷、徬徨、自責、擔心、

害怕、焦慮及無助的心態,總會不斷 要求醫療人員要「盡一切力量」,當 醫療極限已經無計可施,家屬要的卻 是奇蹟,每當看到家屬徬徨無助神情,

身為第一線白衣天使的我們,心中也 會不捨、難過,總希望在有限的「人 力」與「時間」限制下,還能為家屬 做點什麼?哪怕只是只是傾聽、陪伴、

同理心介入…,也是我們第一線的重 症 護 理 人 員 對 家 屬 的 一 份 關 懷 與 用 心。

在加護病房每天上演著不同排列 組合的揪心場景,最怕看到的是年邁 的父母面對孩子病況惡化或是子女自 責未盡照顧之責,當群醫無策、病況 變化及治療成效不如預期結果時,家 屬可能會出現淡漠、憤怒表現,增加 醫病關係緊張度,但藉由真誠的擁抱,

起了化學變化:

案例一、阿媽因破傷風抽搐,插 置氣管內管轉至加護病房,身為醫療 人員的女兒探視時,焦急不悅的詢問 病情,及質疑轉入加護病房前醫療照 護過程,主治醫師解釋病情後,案女 掩面而泣,護理師當下拍拍家屬的肩 膀,遞給她幾張衛生紙,握住她的手 輕聲問道 :「還好嗎 ? 有沒有什麼我們 能協助的地方 ?」家屬停頓了幾秒,

啜泣表示:「母親住院後,因工作關 係,一直無法隨側在旁,本想等工作 告一段落,再來照顧,但沒想到事情 竟然變化這麼大,一切就是這麼突然,

讓人措手不及,插管當天只有留下姊 姊與姪女陪伴,身為醫護人員得我,

卻無法盡到照顧之責,現在母親無法 睜眼開口向我們說話,我感到很自責 內咎,也恨埋怨一切…..」護理師抱著 她,讓她靠在肩膀哭泣,約莫過了一 會兒說:「這幾天我心情很緊繃,一 直反覆思考,插置氣管內管當天是不 是有什麼未注意到的 ? 有哪些預防措 施是可以避免插管 ? 又不敢在其他家 屬面前哭泣,怕他們壓力更大,謝謝 妳的肩膀,讓我感覺不孤單,能宣洩 壓力 !」,醫療團隊隨即安排病情說 明會,向所有家屬進行病情解說,並 會診社工師予相關協助及情緒支持。

26

中榮醫訊 NO.245杏 林 春

(2)

案例二、先天性腎臟萎縮進行腎 移植的陽光男,因肺部感染插置氣管 內管轉入加護病房,從小母親就將照 護個案視為生活重心,張羅所有生活 事項。因個案父母親已經離異,個案 此次生病後,由母親全權負責個案照 顧工作,案母照顧無微不致,幾乎衣 不解帶,所以個案很依賴母親,當醫 院通知”病危”時,個案曾告訴母親:

「我還不想死,還有很多事情還未完 成 !」,轉入加護病房後,每當個案清 醒時,即雙手合十,哀求母親陪伴在 旁,若睜眼未見到母親,就出現激動、

不安焦躁狀,拒絕醫療人員進行任何 醫療處置行為,經與主治醫師、醫療 團隊及案母討論,延長案母於加護病 房陪伴時間,近日病情進展每況愈下,

全身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現象,會客時 見案母癱坐在椅上,案母雙眼空洞無 神啜泣,無助的拜託醫師,表示:「我 只有這一個孩子,無論如何都要救他,

我很自責,沒有辦法接受失去他…」,

護理師抱著她,拍拍肩膀,約莫過了 一會兒說 :「願意談一談嗎 ?」,案母 俯趴在護理師肩膀,長嘆一聲,啜泣 訴說著:「好累 ! 不知道該怎辦 ? 無 時無刻都處於心情緊繃狀態,無數次 夜幕低垂時,電話聲總讓我驚嚇到跳 起,深怕傳來不好的消息,長久一來,

我一直在人前隱忍悲痛,我知道孩子 狀況很不好,但是懷胎 10 月,我如

何捨得,謝謝妳願意聽我說…」,護 理師與醫師、安寧共照師、社工師等 醫療團隊,給予情緒支持,協助案母 表達四道人生,病人離去後,家屬頻 頻拭淚感謝,讓她能與孩子道別,結 束這幾年母子情,而不留遺憾。

其實陪伴、傾聽、同理心 ( 設身 處地將心比心 ) 是最直接的幫助,即 便拍拍肩膀、擁抱等只是一個微不足 道的舉動,但卻能讓家屬感受到醫療 團隊真誠的心,雖然給的不多,也讓 我們看到了醫病之間的脈脈溫情,用 心的關懷才能有助於增進醫病關係,

也 能 增 加 病 患 或 家 屬 對 於 醫 療 的 信 賴,最後再適時介入心理及社會支持,

滿足其獲知訊息、支持、陪伴及保證 等四大需求,提供個別性之護理措施,

才能維繫病人、家屬及護理人員三者 間的平衡。

醫務人員責任重、壓力大、工作 量大,然而我們也是人,也有自身的 煩惱、憤懣和無奈,當我們談論到如 何無私的奉獻照顧病人及家屬時,也 不妨看看周遭的同儕、家人及朋友,

不要吝惜給予這個舉手之勞 ( 擁抱、

無形的肩膀 ) 的動作,一份愛與關懷 的傳遞,同樣也能在寒冬中帶給他們 一絲絲溫暖感受,想想在別人最無助 痛 苦 的 時 候, 我 們 做 人 家 的 肩 膀 給 人家依靠,當下這個肩膀有多麼地重 要!

27

中榮醫訊 NO.245杏 林 春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 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 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 安寧療護之母--- 英國的桑德絲醫師(Dame Cicely Saunders) 一、臨終前之準備 (一)相片:多收集照片及生平資料 1.生活照,收集成冊以備日後紀念。 2.半身正面彩色照,放大12吋以備葬禮懸掛。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