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表 ﹚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新北市溪洲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六 年級 綜合活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表 ﹚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新北市溪洲國民小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六 年級 綜合活動"

Copied!
71
0
0

Teks penuh

(1)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本學期共﹙54﹚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以條列式文字敘述﹚

(一) 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成就感。

(二) 了解自己的學習困擾。

(三) 能製作學習與成長檔案。

(四) 透過體驗活動,發現男女特質的異同,並尊重其差異。

(五) 分享造成情緒不佳的原因,並演練合宜的處理方法。

(六) 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並歸納出合宜的互動方式。

(七) 分享自己的青春心事及青春心事對自己的影響。

(八) 討論並演練有效的情感表達方式。

(九) 角色扮演感情問題情境,並討論異性交友問題。

(十) 規畫團體的社會服務方案。

(十一) 分享體驗社會服務對自己的意義。

(十二) 分享身處在不同文化環境的體驗與感受。

(十三) 了解不同文化的優勢與特色。

(十四) 省思尊重並關懷和自己不同文化的人。

(十五) 了解不同文化的困境。

(2)

綜 合 活 動 六 年 級 下 學 期

一、自主學習樂

二、我的青春歲月

三、性別好互動

四、愛心不落人後

1.亮點大搜查

2.我的學習計畫 1.特質大集合

2.相處學問大 1.成長新鮮事

2.發現心互動 1.認識志願服務

2.在服務中成長

五、世界一家親 1.世界大不同 2.豐富新文化

(3)

期程

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註

2/9 一 2/15 |

1-3-3探究自我學習

的方法,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性別特質

的多元面貌。

◎生涯發展教育

1-2-1培養自己的興

趣、能力。

單元一、自主學習樂

【活動1】亮點大搜查

一、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youtube「《媒事來哈啦》吳若權※楊俐容103028-2興趣、專長與天分的差

別」影片,讓學童了解何謂興趣、天分與專長。

二、發展活動 (一)尋找興趣與專長

1.教師:「什麼叫做興趣?什麼叫做專長?」教師請學童就影片中的內容做歸納。

(「興趣」是你喜歡做的事或做起來最開心的事;「天分」指你容易上手的事情;「專長」:

在興趣與天分的基礎上,已經上手,並經過很多培育、很多練習,成為穩定且能產出的 事情。)

3 教師︰

「學習自 我檢核 表」學習 單。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4)

2.教師利用學生活動手冊第6頁提問:「想一想,在學習過程中,哪些方面的學習曾經讓 你產生興趣?哪些專長讓你感到很有成就感?請分享你的經驗。」

3.教師請學童檢視自己在學習領域、特殊專長或休閒活動的學習後,踴躍發表意見。

2/16 二 2/22 |

1-3-3探究自我學習

的方法,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性別特質

的多元面貌。

◎生涯發展教育

1-2-1培養自己的興

趣、能力。

單元一、自主學習樂

【活動1】亮點大搜查

二、發展活動 (二)有效的學習方法

1.教師問:「你曾經運用哪些方法,讓自己的學習更有效率?」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

(1)有效的學習方法:擬定讀書計畫、運用增加記憶的方法、能利用時間溫習功課、找到

最有效率的讀書時間、懂得鼓勵自己、與同儕互助學習、時間管理……

(2)有效學習策略:概覽法、諧音法、聯想法、圖像記憶法、列表記憶法、歸納法、演繹

法、SQ3R(瀏覽、質疑、閱讀、記憶、覆誦)、PQRST(預覽、發問、閱讀、陳述、

3 教師︰

「學習自 我檢核 表」學習 單。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5)

驗)……

2.教師提問:「學習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外,還有哪些資源可用以協助我們做更有效率的 學習,或是讓我們的興趣與專長有更好的發展?」請學童就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同學分享。

3.教師:「從同學的分享中,想一想哪些是適合你的學習方法?哪些資源是你需要的?」

教師請學童依據自己的狀況,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4.教師:「在學習的類型中,什麼是『聽覺型』、『視覺型』、『動覺型』的學習類型?」請 學童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5.教師:「在興趣與專長的學習中,你最常運用眼、耳、鼻、口、觸覺五官中的哪一種學 習方式?」請學童檢視自己運用五官學習的方式。

6.教師:「在你所屬的類型中,你常用哪些方法來協助自己學習?」請學童依自己使用的 方式發表意見。

(6)

7.教師:「想一想,在學習方面你有哪些成功的學習經驗?」教師可提醒學童,無論是學 習領域、特殊專長、休閒活動或是生活經驗(如家事達人)的學習都可列入分享範圍。

8.教師:「在成功的學習經驗中,你運用過哪些方法?」教師先請學童針對自己的學習狀 況踴躍發表自己的做法。(運用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學習資源……)

教師可利用附件一讓學童檢核自我學習狀況。

9.教師提問:「在學習的過程中,你付出了多少心力?當你遇到困難時,如何克服困難?

請將你的做法和大家分享。」

當學習的項目不是自己天分範圍,學習起來自然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有很好成績的。因此 過程中可能需要占用休息、玩樂時間,或是晚睡早起、費盡心思規畫、練習的時間比別 人多……教師可適當提示學童檢視自己努力的過程。

三、總結活動

(一)教師提問,讓學童省思發表:

(7)

1.哪一方面的學習是你的困擾?你如何克服,使阻力成為助力?

2.哪些方面的學習引發你的興趣與成就感?你如何引用更多資源加以發展?

(二)教師總結:「專長滿足了個人的成就感,探究成就自己興趣與專長的學習類型、方法 與資源,並將其加以類化到其他方面的學習,便能發展出更多元的興趣與專長。」

(8)

2/23 三 2/29 |

1-3-3探究自我學習

的方法,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性別特質

的多元面貌。

◎生涯發展

1-2-1培養自己的興

趣、能力。

單元一、自主學習樂

【活動2】我的學習計畫

一、引起動機

教師請學童於課前蒐集名人故事,於課堂上分享他們的奮鬥過程。

二、發展活動 (一)拓展興趣與專長

1.教師:「不是每個人的興趣都是顯而易見,而且能發展成專長。請先檢視一下各種學習

3 教師︰

「我的學 習計畫」

學習單、

每生兩張 粉彩紙及 至少十張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9)

活動中,哪些活動是你想參與卻在學習時感到困擾?」

教師可請學童參閱學生活動手冊第10頁,踴躍發表自己的學習情形。

2.教師:「面對學習困擾時,你如何解決?」

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自己解決困擾的做法。如果學童尚未找到解決的方法,可以請其他 學童提供經驗或協助他想到的改善方法。

3.教師:「在同學改善學習困境的分享中,哪些方法適合你?」

教師請學童根據自己的情形做分享。

4.教師:「為什麼我們需要改善學習活動的困擾?為什麼我們必需用心去學習所有的學習

活動?」

教師可從多元智能概念(詳見良師小百科),引導學童用心面對各種學習活動。

(二)訂定學習計畫

1.教師請學童參閱學生活動手冊第11頁:「在發展興趣與專長時,應逐步設定完成的目

A4紙、

「學習與 成長」檔 案評量 表、自我 學習進度 表。

學童:名 人故事、

蒐集學習 之相關資 料、彩繪

(10)

標。想一想,哪一個目標是你目前需要努力的?」

請學童踴躍發表自己的情形。

2.教師:「想一想,在達到所訂的目標時,你有哪些優勢與劣勢?有哪些機會是自己可以 把握或爭取的?哪些方面是需要克服的?」

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自己的情形。

3.教師發下「我的學習計畫」學習單(詳見附錄學習單):「請根據自己的優勢及機會,

為自己訂定一個可行的實踐計畫。」

教師請學童依據自己的狀況,訂出具體可行的方案。

4.教師:「學習計畫的擬訂,是為了使興趣與專長的發展能更有系統與明確的目標,因此 在訂定後,就必須快樂的學習,並約束自己完成,以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教師請學童務必將執行計畫過程中的所有資料、照片蒐集起來。

用具。

(11)

5.教師:「請與大家分享你的實踐心得。」

教師請學童回想自己實踐的情形。

6.教師:「實踐學習計畫時,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正?」

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7.教師:「實踐學習計畫前後,你的學習方式或習慣有什麼改變?」

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

8.教師:「實踐學習計畫後,你有什麼收穫?請和同學分享你的心得。」

教師請學童針對自己的狀況,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12)

3/1 四 3/7 |

1-3-3探究自我學習

的方法,並發展自己 的興趣與專長。

◎性別平等教育

1-3-4理解性別特質

的多元面貌。

◎生涯發展

1-2-1培養自己的興

趣、能力。

單元一、自主學習樂

【活動2】我的學習計畫

二、發展活動

(三)製作學習與成長成果

1.教師可於課前先請學童蒐集自己學習歷程的各種資料:「『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當我們

3 教師︰

「我的學 習計畫」

學習單、

每生兩張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13)

在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的過程中,別忘了利用學習檔案,為自己的學習之路留下記 錄。想一想,成長中可以包含哪些內容?」

教師請學童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1)封面:可書寫「○○的學習與成長」,並加上美美的插圖。

(2)目錄:根據內容的順序寫出目錄,並在各項目的第一頁加上側標。

(3)我的興趣或專長:列出我喜歡的科目、喜歡做的事、最愛的休閒活動、偶像……

(4)我的學習計畫:可附上所有「我的學習計畫」學習單。

(5)學習歷程與記錄:放入自我學習進度表,或是針對發展自己的興趣或專長時,蒐集學 習歷程中的相關資料,可以是文字敘述、照片、圖片或圖畫(後三者應輔以文字說明)……

(6)學習方法與資源:無論是繪製心智圖、循序漸進練習或是參與的增能活動、相關團 隊……請清楚列出,並說明所運用的方法或資源對發展興趣與專展的助力為何?

(7)省思與心得:學童可透過省思,深入檢討自己學習的優缺點及可以改進的方向。

粉彩紙及 至少十張

A4紙、

「學習與 成長」檔 案評量 表、自我 學習進度 表。

學童:名 人故事、

蒐集學習

(14)

(8)學習成果:可呈現比賽獎狀、發表節目表、照片、製作作品……

(9)若屬多元發展者,可將數項興趣或專長的學習成果分類呈現之。

(10)未來的學習計畫:為自己設定下一個努力的目標,條列未來可行的學習計畫。

2.教師在學童製作檔案時,可巡視行間了解學童製作情形,並解決學童個別的疑問。

3.教師:「分享檔案應著重在學習歷程中運用哪些方法學習?付出了多少時間與心力?在

遇到困難時,如何去克服?並分享自己的心得與成功經驗。」

教師鼓勵學童踴躍發表。

4.教師:「聽過同學的報告後,你有什麼想法?哪些優點值得學習?哪些地方需要再加強 改進?」

教師發下「學習與成長」檔案評量表(附件二),請同組學童仔細聆聽討論後,再給予 發表者評分。

之相關資 料、彩繪 用具。

(15)

三、總結活動

(一)教師提問,讓學童省思發表:

1.你如何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劣勢,訂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計畫?

2.你如何製作一份充實的學習與成長檔案,為自己的學習留下記錄?

(二)教師總結:「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讓自己樂在學習,才能達到自我實現。同時在 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的學習檔案,為自己努力的歷程留下完整的足跡。」

(16)

3/8 五 3/14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學校活動】畢業旅行 單元二、我的青春歲月

【活動1】特質大集合

3 教師︰每

生一張空 白紙、籤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17)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提問:「你希望未來的伴侶是什麼樣子?你會怎麼形容他(她)?」請說明理由。

二、發展活動 (一)特質追追追

1.教師請全班同學一起討論:

(1)男生、女生理想的另一半,多半被期待具備哪些特質?為什麼?

(2)為什麼對不同性別的期待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2.教師引導學童省思自己這些期待是怎麼來的?生活中哪些人也有相類似的期待?

(從中發現週遭環境對自己的影響)

3.教師發給每人一張紙,請學童在紙的右上角寫上自己的性別,中間寫上自己的三個特 質(溫和、善良、細心、勇敢、粗心、熱情……)。寫完後,將右上角折下蓋住性別,然 後投入指定的盒子中。

筒。

(18)

4.教師請一名學童負責抽出裡面的紙,念出特質的部分,讓其他學童猜猜紙張主人的性 別;學童猜完,隨即公布答案。活動結束,教師引導學童討論:「你猜對了幾次?從紙 上的特質可以正確猜出主人的性別嗎?為什麼?」

5.教師引導全班腦力大激盪,發表對男女特質的看法,並進行價值澄清:

(1)你覺得男生有哪些特質?女生有哪些特質?

(2)你對兩性的特質有哪些看法?有哪些是你欣賞的?

(3)男女在特質上有顯著的差異嗎?

(可引導學童從活動中歸納出不同性別在各項特質方面,除了體型和力氣外,有時

有例外,其他部分並無絕對的差異。)

(二)面對真實的自己

(19)

1.教師請學童回想生活經驗,全班每六人分成一組,各組進行組內分享:

(1)生活中是否曾經因為沒有符合別人眼中的期待而被批評的經驗?當時的情況如 何?

(男人婆、娘娘腔,批判帶給人不被尊重、自我矮化等負面感受。)

(2)為什麼對方會這樣說?他們的理由是什麼?(性別刻板印象……)

(3)生活中有沒有人持相反的看法,是支持、尊重你的?帶給你的感受如何?

(4)面對這樣的狀況,你回應的方式如何?滿意結果嗎?

(5)生活中有哪些人格的特質和社會期待的不同,卻有良好表現的?(吳季剛、希拉蕊、

呂秀蓮等名人)

(6)影響他們成功的因素是什麼?例如:家人的支持、對自己興趣的堅持……

2.由小組討論後,選擇一個組員的問題情境來分享並說明其應對方式及理由;例如:表 明立場、找支持自己的師長協助、幽默以對……

(20)

3.教師引導討論各組所提出的方式是否合宜,並把不合宜的方式一一刪去。

請教師引導學童「娘娘腔」或「男人婆」這些定義來自於性別的刻板印象,有時甚至會 壓抑個人本身的特質,影響未來的發展。

4.教師引導學童共讀學生活動手冊中的兩則改編新聞(說明:第一則是改編自玫瑰少年 葉永鋕的故事、第二則是亞洲盃女子錦標賽金牌的陳嘉玲),並討論。

(21)

3/15 六 3/21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學校活動】升學輔導 單元二、我的青春歲月

【活動1】特質大集合

二、發展活動 (三)真摯的祝福

1.教師引導學童思考:如果寫信給新聞主角,他會想寫給誰?想說些什麼?

2.教師引領學童思考信件可撰寫的內容,例如:

(1)問候對方並表達關心。 (2)和對方討論其關心的事情。

(3)提供具體的建議或是給予正向鼓勵。 (4)提醒與祝福。

3.教師發給每位學童一人一張信紙,請他們完成信件內容。

4.請學童在課堂中完成信件。全班完成後,教師收回批閱,從中選擇內容比較妥切的信 件,於徵詢學童意見後,由寫信者念出信件內容及說明自己寫信的立意及考量。請其他

3 教師︰每

生一張空 白紙、籤 筒。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22)

學童聽完後,揣想如果自己是主角,會有什麼感受與想法、能不能感受到被尊重與關懷。

5.活動後,教師引導學童分享自己對於接納他人獨特的特質有哪些新的想法及做法。例 如:不隨意批評他人、尊重他人的特質……

三、總結活動

教師引導學童針對本單元活動進行統整:

(一)回饋分享:教師引導學童思考 1.發表自己對於不同特質的看法。

2.發表面對他人特質與自己期待不同時,將採取的應對方式。

(二)實踐應用

※教師引導學童於生活中做到:

1.避免為別人的特質貼標籤。

2.肯定自己的特質,並好好發揮。

(23)

3.找出生活中肯定自己特質的正向人物,勇敢做自己、肯定自己。

3/22 七 3/28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單元二、我的青春歲月

【活動2】相處學問大

一、引起動機

(一)前置活動:教師事先請學童觀察下課時同學互動的情形。

(二)引起動機:教師扮演腳受傷的同學,費力的一拐一拐的走著,徵求幾名學童分別演 出同學間可能發生的情形。

二、發展活動 (一)互動你我他

1.教師在幾位學童搭檔演出後,提問引導討論:

(1)如果你是受傷者,你希望別人怎麼跟你互動?為什麼?

(2)你覺得哪些方式不合宜?為什麼?

3 教師:「生

活實踐 表」學習 單。

學童:準 備行動劇 演出的道 具。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24)

(3)影響互動行為的可能因素有哪些?(雙方交情深淺、互動習慣、性別、個性……)

2.教師引導學童回想目前生活中,同學間有哪些常見的相處方式?哪些方式是你比較喜 歡的?哪些是你不喜歡的?

(可參考學生活動手冊第20頁的圖);教師發下小紙條,讓學童思考,寫下想法再分享。

3.全班分組(六人一組),各組先進行組內分享。再輪流上臺分享大家比較喜歡的互動方 式。例如:興趣相投一起玩、合作完成工作、互相尊重……

4.教師再次請學童在小組內討論:「和不同性別相處的過程中,你曾遇過哪些困擾?」(嘻

笑怒罵、態度冷淡、相互嘲笑、在背後說長論短……);討論過後,請小組派代表將問題 寫在黑板上。

5.教師引導學童思考:

(1)最常見的互動困擾是什麼?帶給人的感受如何?

(25)

(2)曾經嘗試過什麼樣的解決方法?效果如何?

(3)你曾做過上列令人困擾的行為嗎?當時那樣做的理由是什麼?

(4)造成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正值青春期發育、對異性的好奇、缺乏相互尊重、亂開

玩笑、個性、大家都這樣做─團體氛圍……)

(二)實踐好互動

1.全班再次分組來進行討論:針對常見的互動困擾,你期待不同性別的同學如何進行互 動?

2.由組員討論後,進行角色安排及劇情排演。各組準備妥當後,輪流在全班面前呈現。

教師提醒學童在欣賞演出時要專心看,但不批判、不打斷,直到該組演出後,會有兩分 鐘的時間讓觀眾提問,屆時再提出疑問及意見。

3.等各組都演出後,教師引導學童省思:

(1)同學期待的合宜互動是什麼?這樣的期待合理嗎?

(26)

(2)哪些行為是你目前還沒有做到的?

(3)要改善行為有沒有困難?如果有,困難是什麼?請提出來討論。

4.教師發下事先印好的「生活實踐表」,請學童寫下自己想要改善哪些待人的方式及做 法,並加以記錄及檢核,實踐兩週後再進行檢討與分享。

5.兩週後,學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實踐心得。分享內容如:

(1)實踐過程是否順利?遇到哪些困難?

(2)如何克服困難?班上同學的反應如何?是助力或是阻力?

(3)面對短暫實踐後的成果,帶給自己的感受如何?

(4)針對同學的分享(例如:困難或是不成功的部分),請提供你的建議及想法。

6.教師請學童對於自己的改變,要多給予肯定。有時改善問題的成效有限,可能是因為 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醞釀或是其他外在因素導致;所以不要氣餒,只要確認目標正確,持 續行動將會看見成果。

(27)

三、總結活動:教師引導學童針對本活動進行統整及省思分享:

(一)省思回饋:

1.經過實踐行動,你發現不同性別的相處情形有哪些改變?對於這樣的改變,你有哪些 感覺或看法?

2.你找到哪些較合宜和不同性別的相處方式?有改善自己和同學的狀況?3.班上同學的相 處方式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再努力?

(二)歸納統整:教師請學童歸納學習重點,找出多數人認同的合宜互動方式,例如:

1.尊重個別的差異(尤其是當他人特質較特殊時)

2.依據他人的反應,適時調整彼此的互動。

(28)

3.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體驗實踐:教師提醒學童將本活動學習到的合宜互動方式,具體在生活中實踐。

(29)

3/29 八 4/4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單元三、性別好互動

【活動1】成長新鮮事

一、引起動機

1.教師事先請學童訪問比自己年長的人,請他們分享自己的青春經驗,了解他們怎樣經 歷青春歲月,並把自己面臨青春期的各種心情跟家人進行心靈的交流。

2.教師邀請學童分享自己跟家人相互交流的心得。

二、發展活動 (一)青春的心事

1.教師發下事先準備的紙條,每人約三至五張。請學童將自己即將邁入青春期的困擾或

3 教師:籤

筒、空白 紙條(每 生三至五 張)。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30)

心事,以不記名的方式寫在紙條上,並投入密閉的箱子中。

2.教師彙整盒中的紙條,請各組抽取六張,並討論如何把紙條上的心事呈現出來。

3.各組輪流演出所抽到的心事,演完後大家說出有沒有遇到同樣的困擾或心情。

4.全班共同選擇想要先討論的困擾,由大家一起腦力激盪,一起提供解決策略。

(二)心事怎麼說

1.教師調查班上目前常碰到導致情緒不佳的狀況。並請學童分享情緒不佳可能帶來的影 響。

(1)對生活有哪些影響?

(2)對學業有哪些影響?

(3)對人際互動和交友有哪些影響?

2.教師請一組學童角色扮演學生活動手冊第 26 頁情境示例後,教師引導學童討論情境

中的問題:

(31)

(1)品臻為什麼不想去打籃球?

(2)品臻說的不方便可能是……

(3)品臻為什麼哭了?家同說了什麼話?家同面對的方式如何?

(4)伊穎處理的方式如何?其他人的反應呢?

3.教師引導學童以同理心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1)如果你是品臻……

(2)如果你是家同……

(3)如果你是伊穎……

4.教師引導各組學童進行組內的討論,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並討論心目中理想的處 理方式。

5.各組演出心中理想的處理方式;接續,教師調查班上學童是否有遇過類似的困擾:

(1)那是什麼感覺?

(32)

(2)你希望得到怎樣的協助?

(3)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

(4)可以怎麼做呢?

6.各組演練適當表達感受及想法的方法,例如:

(1)我今天不舒服,下次再一起玩。(表達)

(2)我可以先在旁邊看,不下場打球?(商量)

(3)我今天不舒服,你可以陪我到健康中心?(求助)

(4)你怎麼了?需要我幫忙嗎?(主動關心)

7.教師引導學童討論學生活動手冊第 27 頁情境二中的問題,討論及活動進行模式跟前

活動雷同。

(33)

4/5 九 4/11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單元三、性別好互動

【活動1】成長新鮮事

二、發展活動 (三)感情交流道

1.教師引導學童自由發表:你有哪些好朋友?這些好朋友是男生還是女生?你們的友誼 帶給你哪些感受?對你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2.教師引導學童自我省思:你和哪些同學的交情特別好?他們有哪些讓你欣賞的地方?

你們怎麼互動的?

3.教師請一組同學扮演學生活動手冊第 27 頁情境,並分享自己扮演該角色的感想,其

他同學亦分享感受及看法。

(1)如果你是少隆,你心情如何?當時會怎麼做?

(2)如果你是品臻,你會怎麼看待別人對自己的欣賞?會如何回應?

4.全班共同討論後,選擇大家認為合宜的做法。大家一起練習扮演表達者跟回應者,演 練合宜的方式。教師引導全班共同討論:

3 教師:籤

筒、空白 紙條(每 生三至五 張)。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34)

(1)當你發現班上同學互有好感,有意交往時,你會如何看待他們的互動呢?

(2)當你喜歡或欣賞一個人,你會希望對方怎麼回應你?

(3)是否當你對別人表達心意,對方一定要以相同的心意來回應你?為什麼?

(4)當你向對方表達心意,對方卻沒有回應或是沒有接受你的心意時,你會怎麼做?

(向師長求援、平常心對待、為自己打氣……)

(5)當你向別人表達喜歡或欣賞卻被拒絕時,是不是以後就不能做朋友了?為什麼?

(剛開始可能有點尷尬,給時間讓雙方平復情緒……)

三、總結活動

(一)省思活動:教師引導學童於討論過種種交友問題的情境後,建構意義:

1.「喜歡」對方是怎樣的感覺?怎樣做才能讓「喜歡」和「被喜歡」雙方都感到愉快。

2.結交朋友,對自己的生活與學習有哪些影響?

3.怎樣做才能將結交同性與異性朋友的影響化為正向積極?

(二)實際體驗:教師指導學童在青春歲月中,將有關交友或各種青春喜悅和心情,隨時 和家人、朋友、師長分享與交流,讓自己過得更精采、快樂!

4/12 十 4/18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單元三、性別好互動

【活動2】發現心互動

一、引起動機

教師請學童回想曾看過的故事或是電視劇,常見的不同性別互動狀況如何?這樣的互動

3 教師:「分

享心感 動」學習 單。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35)

有在生活中出現嗎?請各組學童採六六討論法,分享自己對媒體呈現性別角色的觀察。

(可利用各組搶答的方式增加趣味性)

二、發展活動 (一)發現心感動

1.教師請學童觀察學生活動手冊中的圖例,並提問以下問題:發生什麼事?他們怎麼做?

為何這樣做?結果是什麼?感受如何呢?

(延伸討論:如果遇到問題的時候,雙方都認為該改變的是對方,哪麼情況會變成怎麼 樣?)

2.學童自由發表,教師引導全班統整:

(1)哪些互動帶給人們負面的感受,例如:喜歡批評、主觀武斷、刻板的性別分工、愛 生氣……

(2)哪些互動帶給人們正面的感受,例如:體貼對方、為對方著想、主動關心對方、樂

(36)

觀進取……

3.教師請學童觀察生活中不同性別間的互動,不管認同行為與否,請紀錄下來,於下一 堂課分享。紀錄的內容如下:

(1)觀察對象是誰?互動狀況如何?

(2)你欣賞這樣的互動方式嗎?理由是?

(3)這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4.請學童先和組員分享觀察內容。分享後,各組派代表和全班分享一至兩個較具代表性 的例子。

5.各組輪流上臺分享。

6.教師引導學童統整全班報告的結果,並討論:

(1)哪個互動的例子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麼?(例如:紳士風度,為對方服務)

(2)這樣的行為對彼此關係的影響是什麼?(讓彼此情感更加緊密)

(37)

(3)如果是你,你想跟他們一樣嗎?或是有哪些不一樣的做法?

7.教師引導學童統整不同性別間良好互動的關鍵因素,例如:不計較、貼心服務、常讚 美、為對方設想……

8.教師肯定學童的分享內容並予以回饋。

(38)

4/19 十一 4/25 |

3-3-2覺察不同性別

者的互動方式,展現 合宜的行為。

◎性別平等教育

2-3-2學習在性別互

動中,展現自我的特 色。

【學校活動】評量週〔期中評量04/21(二)&22(三)〕

單元三、性別好互動

【活動2】發現心互動

3 教師:「分

享心感 動」學習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39)

二、發展活動 (二)我是小記者

1.教師引導學童找尋生活中不同性別互動良好的典範去訪問對方,訪問內容如下:

(1)確認訪問對象。

(2)值得報導的互動狀況。

(3)當事人這樣做的理由。

2.訪問後,教師請學童利用一週的時間,找兩位身邊的友人或親人,與其分享訪談內容,

並請對方給予回饋;完成學習單後,於課堂中分享成果與心得。

3.教師引導學童分享以下問題:

(1)是如何選定訪問對象?從對方身上學到了什麼?

(2)如何決定分享的對象?

(3)分享過程中,你有哪些想法與感受?對方給你的回饋是什麼?

單。

(40)

(4)分享後,你對不同性別間的互動有哪些新的想法?

4.教師統整學童的分享並予以回饋。

(三)生活實踐家

1.教師講述兩隻狼的故事(詳見良師小百科),引導學童發現,我們越常出現的行為,就 會變成自己的習慣,進而對生活造成影響;因此要留意自己的行為。

2.教師引導學童討論,期盼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如何?可以透過哪些實際的行動來形塑 自己?請學童找到目標,並透過具體的三個行動來實踐,再分享實踐後的感受。

3.請學童利用一週的時間,依據自己的行為目標進行體驗實作。

三、總結活動

(一)省思分享:教師引導學童省思並建構自己對不同性別互動的看法。

(41)

1.你對於性別角色該有哪些表現的想法從何而來?自己理想中不同性別的互動方式為 何?

2.你期待不同性別所展現的行為,對方喜歡嗎?對彼此的互動是加分的嗎?

3.要怎樣做,不同性別者相處起來可以更加的融洽?

(二)歸納統整:想要在生活中學習合宜的相處方式,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學習?(例如:

多觀察他人反應、學習楷模、看書……)

(三)生活實踐:提醒學童將本單元學習到的合宜互動方式應用在生活當中。

1.和家人、朋友分享學習到的好方法。

2.在生活中實際應用,並能適時微調不妥當的行為。可以將自己期待學習的行為紀錄下 來,至少實踐21次,就有機會變成習慣。

(42)

4/26 十二 5/2 |

3-3-4體會參與社會

服務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

3-3-2參與團體活動

與事務,不受性別的 限制。

單元四、愛心不落人後

【活動1】認識志願服務

3 教師︰蒐

集社會服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43)

3-3-3表達對社區公 共事務的看法,不受 性別限制。

◎人權教育

1-3-1表達個人的基

本權利,並瞭解人權 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一、引起動機

教師引導學童看學生活動手冊第34~35頁,詢問學童:「圖片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些什麼 事呢?」學童自由發表。(整理回收資源、陪伴育幼院孩童、打掃公園和公廁、解說校 園生態、宣導戒菸、擔任圖書館志工、關懷獨居老人……)

二、發展活動

(一)認識社會服務團體

1.教師:「這些學童都在從事一些服務工作,社會上也有許多團體,一直默默的服務大家,

不求回報,你所知道的有哪些?請和大家分享。」

2.請學童分組發表事先蒐集有關從事社會服務團體的資料,分享後教師可再加以補充。

(1)史懷哲計畫:有許多大學生利用暑期期間為偏遠或特殊偏遠國民中小學裡學習成就

低落之公立國中小學學生,進行以課業輔導為主,並涵蓋品德、生活及生涯規畫

務團體資 料。

學生:蒐 集社會服 務團體資 料、訪問 志工朋友 或團體。

(44)

導之史懷哲教育服務方案,為弱勢孩子開拓一片天。

(2)慈濟服務團隊:慈濟服務團隊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外從事服務工作,在醫療、教

育、人文、環保、骨髓捐贈等方面皆有貢獻。

(3)各景點解說員:在各個博物館、保護區等景點,都有定點服務的解說員,讓我們能

更深入的認識這些景點的特色和文化。

(4)醫院志工:在醫院中常常看到一些志工協助病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有,常幫忙推輪

椅、掛號拿藥、帶路攙扶等。

(5)連加恩到非洲服務:連加恩當外交替代役到西非做醫療服務,透過一封宣傳「垃圾

換舊衣」活動的電子郵件,無心插柳地激起了臺灣人民巨大的愛心浪潮,退役後,

還協助在當地蓋孤兒院,並再度回到當地幫忙。

3.教師歸納:社會服務是志願服務,有的提供知識,有的付出時間,有的提供經驗,有 的付出勞力,有的提供技術,只要有心,人人都可當志工。

(45)

十三 5/3 5/9 |

3-3-4體會參與社會

服務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

3-3-2參與團體活動

與事務,不受性別的 限制。 3-3-3表達對社區公 共事務的看法,不受 性別限制。

◎人權教育

1-3-1表達個人的基

本權利,並瞭解人權 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單元四、愛心不落人後

【活動1】認識志願服務

二、發展活動 (二)志願服務大家談

1.請學童於課前訪問認識的志工朋友或住家附近的志工團體。訪問題目參考如下:

(1)為什麼要當志工?有什麼想法與期待?

(2)當志工會耽誤或影響工作嗎?

(3)在服務過程中遇過哪些印象深刻的事?(4)這些事帶給他們怎樣的感受?

2.請學童分享自己的訪問結果。

3.教師:「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當志工參加社會服務?這些為社會默默服務的志工們,是抱 持著怎樣的信念、用怎樣的心情或態度來服務的?」

(1)在從事社會服務中的工作中,其實也是訓練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讓自己可以在各

3 教師︰蒐

集社會服 務團體資 料。

學生:蒐 集社會服 務團體資 料、訪問 志工朋友 或團體。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46)

個不同的領域有所收穫。

(2)當志工能夠讓自己的所長有發揮的空間,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而且帶給社會一

些幫助,讓大家有更多美的饗宴。

(3)服務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感恩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也希望能為社會貢獻一些 心力。

(4)擔任學校愛心服務隊,讓我覺得自己長大了,能力更好了,還可以幫助學弟妹。

4.教師:「志工們有哪些表現是值得大家讚賞和學習的?」

(1)助人不求回報。

(2)態度誠懇。

(3)充滿工作熱忱。

(4)說話聲很溫柔。

(5)發揮團隊合作力量。

(47)

(6)遵守規定。

5.教師統整鼓勵學童欣賞志工的情操和優點,能效法學習。

6.教師:「想一想,志願服務對人群社會有什麼幫助?他們的服務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 係?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7.學童分組討論並發表志願服務對社會與個人生活的影響。

(1)義消志工宣導火災的可怕,希望大家注意用火安全,讓我們懂得保護自己的方法。

(2)動物保護志工教導我們愛護動物,將寵物照顧好。

(3)導覽志工教導我們許多知識,讓我們學習更深入,更清楚。

(4)法令諮詢志工為我們解決法律問題,幫助無助的我們。

(5)安寧撫慰志工宣導注意健康,珍惜生命,並協助我們度過生病的難關。

(6)沈芯菱建置免費教學網站,提供學童自我學習的機會。

三、總結活動

(48)

教師總結:「志願服務是有法規來規範的,各種社會服務團體或慈善機構,都有其正面 的價值和功能,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愛與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以具體的行動來參與 社會服務工作,就能發揮光和熱,使社會更和諧。」

(49)

5/10 十四 5/16 |

3-3-4體會參與社會

服務的意義。

◎性別平等教育

3-3-2參與團體活動

與事務,不受性別的 限制。 3-3-3表達對社區公 共事務的看法,不受 性別限制。

◎人權教育

1-3-1表達個人的基

本權利,並瞭解人權 與社會責任的關係。

單元四、愛心不落人後

【活動2】在服務中成長

一、引起動機:教師播放幫助他人的小影片,引導學童發現小小力量,也可以大大改變 世界。雖然還是小學生,但我們也可以從事社會服務工作。

二、發展活動 (一)激發服務熱忱

1.教師:「深入觀察我們的生活週遭,用心感受,有哪些需要服務的地方?」

2.學童分組討論:

(1)有一些人帶著狗狗出來散步,但是卻未清理狗狗的便便,不只破壞環境,還可能害 人踩到。

(2)育幼院和養護中心的年長者,很需要大家關心。

3 教師︰幫

助他人影 片、「社會 服務紀錄 表」學習 單。

學童:「社 會服務紀 錄表」學 習單。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50)

(3)遊客們到海灘玩,常常遺留下垃圾,破壞景觀。

(4)社區周遭常有流浪貓、狗,看起來好可憐。

(5)每次學校募捐發票,大家都很踴躍,這麼多的發票,是不是需要有人幫忙整理?

(6)社區公園徵求認養。

3.教師:「以我們的能力,可以做哪些社會服務?」

(二)著手準備社會服務工作

1.學童共同規畫班級社會服務。教師:「認識志願服務後,讓我們腦力激盪一下,大家一 起共同討論、規畫,進行一項社會服務,把想法、理念化為具體的行動,從中體會參與 社會服務的心情與感受,並把它記錄下來。」

2.教師:「想一想,要怎麼著手進行社會服務?」

3.教師:「再想一想,社會服務時個人應注意事項有什麼?」

(1)認識自己的工作內容。

(51)

(2)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應用。

(3)在禮貌態度上要謙虛。

(4)要注意被服務對象的心理感受。

(5)注意表情、肢體動作、服裝儀容。

(6)打招呼、說話時語氣溫和。

(7)面對批評時要虛心檢討。

(8)告訴家人工作的時間、地點等。

(9)集體行動,守秩序、避免落單。

(10)了解服務場所的各項安全設施、交通安全等。

4.教師:「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如何處理?請大家分組以到無障礙之家服務為例,探討以下 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1)向什麼單位提出志工服務申請?

(52)

(2)如何填寫申請表?

(3)如何組織本班的服務團隊?

(4)活動流程如何規畫?

(5)表演節目如何準備?

(6)服務時要怎麼跟服務對象互動?(聊天內容)

(7)怎麼幫服務對象按摩?

5.學童討論後,教師請各組(或全班共同)開始規畫從事社會服務的計畫。

6.規畫完畢,請各組互相檢討、評鑑所規畫的內容,並向全班介紹,選出希望的社會服 務項目與方式。

(三)心動也要行動:

1.教師帶領學童,利用適當的時間,跨出校門走出社區,實踐與體驗所規畫社會服務。

2.服務後要檢討,服務紀錄、服務時間、地點和心得。學童分享服務的經過和心得。

(53)

3.學童自由發表,教師鼓勵表現優異者,並適時補充與提問。

4.教師:「在社會服務的過程中,我們可運用的社會資源、可請求的支援有哪些?」

(四)服務甘苦談

1.學童分組討論,參與服務的經驗和感受,體認從事社會服務與個人自我成長的關係。

2.教師:「在參與社會服務的活動中,大家的工作表現如何?你有哪些特別深刻的經驗和 感受?這些經驗和感受,對你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為什麼?」

3.學童自由發表,教師適時鼓勵並引導學童統整。

4.教師:「從同學的分享或自己的體會,如果想做自己喜歡的社會服務要如何實現?

三、總結活動:社會服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關懷弱勢族 群、環保活動等,都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事,我們應在能力範圍內體驗與學習社會服務,

從中體會社會服務人群的意義。

(54)
(55)

5/17 十五 5/23 |

3-3-5尊重與關懷不

同的文化,並分享在 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 的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

3-3-4檢視不同族群

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

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 的性別文化差異。

◎家政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

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

同的群體、文化和國 家,能尊重欣賞其差 異。

單元五、世界一家親

【活動1】世界大不同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先展示本地與世界上其他的風俗文化的資料與照片。

2.教師提問:「在國內,你接觸過哪些生活方式與文化與你不相同的人?你去過哪些生活 方式或生活習慣和我們不一樣國家?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或特色呢?」

3.教師可先從風景照片或著名文化活動談起,再討論當地人食、衣、住、行、育、樂等 不同層面的生活方式。

二、發展活動

3 教師︰準

備相關之 新聞報 導、照片 或圖片。

學童:學 童於課前 先分組蒐 集關於臺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56)

(一)各文化的優勢

1.各種文化在臺灣:學童以小組的合作學習,透過參訪、觀察、調查,來蒐集與整理在 臺灣不同的文化或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再利用製作圖卡的方式,做整理與分享。

2.教師請學童分組發表並討論結果。

3.教師引導學童省思並發表:

(1)比較自己和別人在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宗教信仰、

重要節慶等,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2)不同文化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重要節慶等,有哪些特別不一樣的地 方?

(3)這些不同的風俗或習慣,他們特色是什麼呢?又具有什麼優勢呢?

4.文化優勢影響:這些文化的優勢帶給我們哪些影響?為什麼?

5.生活方式的異同

灣與世界 上各種不 同文化的 特色,包 含資料、

物品與圖 片。

(57)

(1)教師引導學童對生活方式特色的影響思考。

(2)教師提問:「大家的生活方式都相同嗎?為什麼會這樣?你有什麼看法或想法?

(3)學童自由發表。

(二)文化大櫥窗

1.文化參與經驗:學童透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可以透過參訪、調查、蒐集資料的方式,

整理出有去過不同文化的國家或參與過不同文化的活動經驗的資料,整理後與同學分享 參與的感受。若有學童曾直接參與經驗者發表則更好。

2.教師請學童分組發表並討論結果。

3.身處不同文化:教師引導學童省思並發表:

(1)你聽得懂他們說的話嗎?能了解這些文化活動的意義嗎?

(2)在相處的過程中,你覺得自己能融入其中嗎?你發現了哪些現象?

(58)

(3)對於自己身處在不同文化中,你有什麼心得與感想?

(59)

5/24 十六 5/30 |

3-3-5尊重與關懷不

同的文化,並分享在 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 的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

3-3-4檢視不同族群

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

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 的性別文化差異。

◎家政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

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

同的群體、文化和國 家,能尊重欣賞其差 異。

單元五、世界一家親

【活動1】世界大不同

二、發展活動 (三)異國文化討論會

1.教師利用附錄的異國人士報導表格,透過蒐集資料的方式,可以是報章雜誌報導、影 片、網路資訊或異國人士現身說法皆可以。報導聚焦於異國人士在臺灣面臨的處境、感 覺及經驗等相關資料。

3 教師︰準

備相關之 新聞報 導、照片 或圖片。

學童:學 童於課前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60)

2.完成以了解不同文化的人平時的生活方式,與他人相處情形。

3.學童分組發表與訪問心得分享。

4.生活問題與困境:教師引導各組學童思考

(1)看到了異國人士在臺灣面臨的問題,你的感覺是什麼?

(2)我們之前探討了不同文化,你覺得和他的問題有關嗎?

(3)不同文化對當事者有什麼影響?

(4)你可以怎麼與他相處呢?為什麼?

(5)你覺得他的生活問題、困境與壓力解決了嗎?你會怎麼幫他呢?

5.學童發表,教師統整。

(四)生活困境的解除

1.教師提問:「不同文化者在臺灣生活可能會面臨到什麼困境?」

2.態度與想法:教師提問:對於不同文化者的困境,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或想法去面

先分組蒐 集關於臺 灣與世界 上各種不 同文化的 特色,包 含資料、

物品與圖 片。

(61)

對呢?為什麼?例如:鼓勵、安慰、肯定、支持……

3.你覺得如何才能幫助不同文化的人,解決生活中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問題呢?

4.生活中多元的文化,例如:語言、服飾、藝術、信仰、祭典、節慶等,你有什麼看法 呢?

5.學童分組發表討論結果,教師統整。

三、總結活動

(一)省思:教師針對學童在活動中發表的內容及看法提供回饋分享:

1.怎樣在生活中做到「互相尊重」?例如:聆聽意見、善意溝通、不侵犯別人權益等。

2.對於不同文化的同學,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呢?

(二)教師總結

1.根據學童省思分享的內容,總結摘述學習要點。

(62)

2.教師引導學童歸納出下列各項:

(1)能感受個人或文化的差異。

(2)尊重個人或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

(3)統整人們彼此間和樂相處的技巧及觀念。

3.實踐應用:教師針對本活動學習過程,引導學童於生活中實踐下列各項:

(1)在生活中,能用「了解」「關懷」的態度,去面對有不同想法和做法的人。

(2)願意參與、體驗不同文化的各項活動。

(63)

5/31 十七 6/6 |

3-3-5尊重與關懷不

同的文化,並分享在 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 的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

3-3-4檢視不同族群

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

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 的性別文化差異。

◎家政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

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

【學校活動】評量週〔畢業評量06/02(二)&06/03(三)〕

單元五、世界一家親

【活動2】豐富新文化

一、引起動機

教師提示關於在學校生活中,可能與不同文化的同學在相處上會發生的情況。

3 教師︰課

前準備指 導學童於 事前編排 學生活動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64)

同的群體、文化和國 家,能尊重欣賞其差

異。 二、發展活動 (一)文化的衝突

1.情境演練及討論分享:教師請事先讓學同分組來演出,分別演練以下各情境,讓全班 學童進行探討與討論:

情境一:全班在吃營養午餐時,大家看到新轉來的同學安琪用手抓飯來吃……

情境二:學校同學見面打招呼時,安安以擁抱的方式來打招呼,其他同學……

情境三:老師上課講解野生動物保育時,原住民同學卻表示狩獵是他們的傳統文化……

情境四:導師介紹班上同學的媽媽是新住民時,卻引起了幾位同學的側目……

(二)不同文化的差異

1.針對以上不同狀況之演出結果,教師引導學童分組討論,探討下列問題:

(1)情境中出現哪些問題?

(2)哪些行為是你所認同的?哪些行為是你認為需要避免或改進的?你會怎麼做呢?

手冊第 50~51 頁的情 境、學習 評核表、

「成長行 動的計 畫」學習 單。

學童:課 前準備角 色扮演的

(65)

(3)這些問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是當事者的問題還是同學的問題?

(4)每個人都覺得有問題嗎?有沒有人是不同的看法?

(5)你若是當事者你會怎麼想?該如何處理?

2.教師引導學童思考還有哪些類似的情境,又該如何處理?

3.學童分組討論後發表,教師統整。

4.教師引導學童分組討論,探討下列問題:

(1)在模擬過程,哪些部分讓你印象最深刻?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你的看法是什 麼?

(2)想一想,為什麼這些不同文化的相處會產生問題呢?(3)你覺得可以要求不同文化

的人都要和我們一樣嗎?為什麼?

5.學童發表後,全班歸納統整,例如:衝突、不信任、對立、抗爭都是可能產生的問題,

每個人應該要能尊重文化差異。

道具。

(66)

(三)尊重與關懷

1.教師引導學童省思下列問題,並探討可以付諸實踐的具體行動或方法。

(1)與不同文化的人相處,你最欣賞或喜歡的有哪些?為什麼?

(2)面對生活中多元的文化,你有什麼看法或想法呢?

(3)當別人的表現和你不一樣時,你是怎麼做的?是否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4)當別人因文化差異造成困擾時,你會怎樣表達關懷呢?

2.針對前述討論後的結果,教師引導學童探討下列問題:對他人表達關懷或尊重後,別 人對你的表現有什麼反應?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

3.不同文化相處的方法:

(1)教師提問:「要讓不同文化的人在一起時,要怎樣做才能做到互相尊重、彼此關懷,

減少不愉快情形發生呢?」

(2)學童自由發表,教師歸納統整。例如:相互接納、互相幫助、產生歸屬感、能包容……

(67)

十八 6/7 6/13 |

3-3-5尊重與關懷不

同的文化,並分享在 多元文化中彼此相處 的方式。

◎性別平等教育

3-3-4檢視不同族群

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

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

【學校活動】畢業典禮 單元五、世界一家親

【活動2】豐富新文化

3 教師︰課

前準備指 導學童於

觀察評量 口頭評量 行為檢核 態度評量

(68)

的性別文化差異。

◎家政教育

3-3-1認識臺灣多元

族群的傳統與文化。

◎人權教育

1-3-4瞭解世界上不

同的群體、文化和國 家,能尊重欣賞其差 異。

二、發展活動 (四)實踐新文化

1.現代新文化:教師引導學童探討以下問題:

(1)文化是什麼?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傳統文化嗎?你知道有哪些新文化嗎?

(2)從以前到現在,這些文化活動的面貌都相同嗎?為什麼?

(3)生活中有許多文化維持傳統的面貌,有些文化有了新風貌,也有一些新的文化形

成,為什麼會這樣呢?

2.文化新觀點:教師引導學童就傳統文化與新文化深入探討後,再省思下列問題:

(1)對於這些文化的不同風貌,你有什麼想法或看法呢?

(2)面對各種多元的文化現象你會怎樣做?例如:參與城鄉交流、尊重別人的宗教信

仰、觀摩對方生活文化、參與觀賞他們的活動、相互學習對方的文化、幫助生活

事前編排 學生活動 手冊第 50~51 頁的情 境、學習 評核表、

「成長行 動的計 畫」學習 單。

學童:課

(69)

苦的人等。

(3)你會用怎樣的心情或態度來面對他們呢?為什麼?例如:尊重肯定別人、包容不同

的意見、接納差異的胸襟等。

3.最後,教師引導學童省思自己對文化的看法及態度:

(1)你面對各種不同的文化時,你是怎樣想的?你會怎樣做?為什麼?

(2)別人在面對各種不同的文化時,是怎樣想的?是怎樣做?

(3)你與別人對不同的文化見解不同時,你會調整或修正自己的想法嗎?為什麼?

(4)文化活動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各種不同的文化有好壞之分嗎?為什麼?

三、總結活動

前準備角 色扮演的 道具。

(70)

(一)回饋分享:教師針對學童在參與模擬體驗活動中,發表看法回饋分享:參與模擬體 驗活動,你學會哪些事?有哪些體驗心得?你有什麼感受?

(二)教師總結

1.體驗文化活動的多樣性,並能欣賞、包容不同的文化。

2.比較「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異同。

(三)實踐應用:教師針對本活動學習過程,引導學童於生活中實踐下列各項。

1.願意參與各項文化活動,並能欣賞不同的風土人情及文化特色。

2.能夠以包容及接納的態度,體驗不同的文化活動。

3.喜愛參與各項文化活動,並針對自己喜好的部分做深入的探討。例如:西洋萬聖節。

4.以學習評核表(詳見附錄)來檢視自己的生活實踐。

(71)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屏東林區管理處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 「行動教具箱-機動水偵探」教學借用申請辦法 一、 目的: 為加強雙流自然教育中心與學校聯繫,推廣環境教育,將自然教育中 心資源帶入各團體、學校單位,特別推出行動教具箱借用申請,期望與申 請單位共同推廣環境教育,以增進環境教育學習網絡。雙流自然教育中心 依照場域特色所設計的行動教具箱,可以有效利用各種教具學習水資源保

1 教育部因材網「因雄崛起」平臺 111 年度「聖誕節暨平臺上線一周年」活動實施計畫 一、依據:教育部111年8月10日臺教資(三)字第1112703300號函辦理。 二、目的: 一透過遊戲式學習,激勵學生學習動機,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就。 二藉由連結學習教材之賽事題目與競賽機制,引導學生自發性探究學習,並自我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