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認識物質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認識物質"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

物體

物質

單元主題:認識物質 【第 2-1 節】

 物質的特性 1.物體與物質:

(1)意義:

 物體:將生活中所應用的各種實體,稱為 。  如:書桌、指甲刀、杯子、書本、… 。

 物質:組成物體的材料,稱為 。  如:木頭、鐵、玻璃、紙張、…。

(2)關係: 組成 。

2.物質特性的討論:

(1)討論一:物質,佔有 (具有 )。

 左右搖晃瓶子  米堆迅速 。

 迅速將瓶倒立,左右搖晃瓶子 米堆 ,乒乓球 。 (2)討論二:物質,具有 。

3.理化討論的範疇:

 :物質的二個特性  ( )、 ( )。

 :具有 本領。例如:光、電、熱、波動、電磁波。

(2)

粗鹽(鹽和砂粒) 精鹽(鹽)

加水溶解

方體

 物質的分類

1.物質分類的區分:以物體 為區分基準

(1)純物質:由 種物質所組成 (2)混合物:由 種以上物質所組成

2.粗鹽精製實驗:物質的分離,其分離法需先考慮成分物質 ( )而定

3.粗鹽精製實驗程序:

4.粗鹽精製步驟與原理示意圖:

(3)

5.實驗器材與注意事項:

 折濾紙:濾紙撕去一角(以貼緊漏斗內壁)

 器材設置:濾液順玻璃棒倒入漏斗(以避免濾液 )及

漏斗頸部下端與燒杯內壁接觸(以避免濾液 及 過濾)

 陶瓷纖維網:功能是 。

 酒精燈:酒精容量範圍應裝於容量的

~ 。

6.純物質:由 種物質所組成的物體 (1)具有一定的組成,組成均勻

(2)具有一定的性質,如: 、 、 固定

7.混合物:由 種以上物質所組成的物體

(1)二種以上純物質以任意比例混合,具有不固定的組成

(2)有不固定的性質,如: 、 、 不固定,隨混合比例而變

常見的混合物

空氣、海水、糖水、鹽水、牛奶、粗鹽、汽水、酒、K

金、

黃銅、青銅、白銅、泥土、玻璃、瓦斯、墨水、

奶油、貝殼、水泥、食醋、醬油、自來水、蠟燭、

大理石、礦泉水、果汁、合金、鹽酸……。

常見的純物質

氧、氮、二氧化碳、氦…等氣體

金、銀、(紅)銅、鐵、鉛、水銀、白金..等金屬

白糖、冰糖、蔗糖、食鹽、鑽石、酒精、冰、水

醋酸、氯化氫、氧化鎂、氧化鐵、氯化鈉…

(4)

8.混合物的分離原理:

 物質的狀態

1.物質的狀態:分為 、 、 三態。

(1)

:體積固定、形狀固定、不可壓縮

(2)

:體積固定、形狀不固定、不可壓縮

(3)

:體積不固定、形狀不固定、具可壓縮性

 物質的變化

1.物質變化的區分:以物體變化時 為區分

(1) 變化:可逆反應,物質經變化後,其本質仍不變的變化,例如: 變化

分離法 使用原理 說明

磁鐵 鐵器,可被吸引

溶解 視物質性質加入水或其他溶劑 過濾 顆粒比網目大者,通不過

蒸發 沸點小者,先蒸發

結晶 沸點小者,先蒸發

層析 附著力強者,在內層

(5)

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實例:

變 化

 熔化、汽化、凝固、凝結、昇華、蒸發、沸騰、凝華…

 糖溶於水,碘溶於酒精….等水溶液

 電燈發光、通電.…等之光、電、聲音現象

 金塊、粉筆、玻璃之折斷、切割、打破、磨碎、彎曲

 衣服水洗後褪色、車胎爆破

 鉛筆寫字、熱脹冷縮、磁鐵吸引鐵釘

變 化

 點燃火柴、燃燒、火藥爆炸、銅與鐵生鏽等氧化反應

 光合作用、消化作用、呼吸作用…

 大理石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腐蝕等化學反應

 生米煮成熟飯、酒或牛奶變酸、食物腐敗

 色布漂白、石灰水吹氣變渾濁、底片感光、竹筷乾餾

 二氧化碳溶於水、試紙變色、水電解成氫與氧…

 食鹽溶於水….等解離反應

 物質的性質

1.物質性質的區分:以 為區分

(1)物理性質:對 變化的觀察及描述

(2)化學性質:對 變化的觀察及描述 2.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實例:

 認識物質

1.物質的二特性: 、 。 2.物質的二分類: 、 。

3.物質的三狀態: 、

、 。

4.物質的二變化: 、 。 5.物質的二性質: 、 。

性質

顏色、輕重、形狀、透明度、狀態、沉浮、

密度、可溶性、氣味、味道、粗糙、沸點、

熔點、導電性、導熱性、磁性、外觀

性質

可燃性、氧能助燃性、鐵會生鏽、安定性

腐蝕性、酸鹼性

(6)

課程結束….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小雯取質量皆為25g、溫度皆為25℃的鋁塊、銀塊、鐵塊及鉛塊,以同一個穩定 供給熱量的熱源分別加熱,它們加熱時間與溫度變化關係之示意圖如右圖。假設 熱源提供的熱量完全由物體吸收,且不同物質的比熱如下表所示,則丙最可能代 營養成分 含量 每公克所提供熱量 蛋白質 6公克 4仟卡 脂肪 15公克 9仟卡 醣類 78公克 4仟卡 纖維 1公克 0仟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