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認識肝腦病變 - 台中榮民總醫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認識肝腦病變 - 台中榮民總醫院"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

全人智慧 醫療典範 愛心 品質 創新 當責

衛教編號:GI-003

認識肝腦病變 一、什麼是肝腦病變?

當肝臟發生病變,肝細胞壞死或受損,會導致肝 臟功能及代謝能力降低,而無法將蛋白質的代謝物或 細菌分解出的氨(Ammonia)轉換成尿素排出體外,毒 素持續聚積體內,隨著血液達到腦部而傷害中樞神 經,引起腦病變,又稱肝昏迷。

二、會有那些症狀?

初期症狀,病人會出現興奮、焦慮、注意力不集 中、口齒不清、日夜顛倒或睡眠障礙,接著出現嗜 睡、精神混亂、躁動不安、手和肢體會呈不規則抖 動

肝病異味、語無倫次,末期則出現意識混亂或昏 迷。

2005.11.17 訂定 2016.08.26(6 審) 2020.08.26(5 修)

(2)

三、檢查有哪些?

肝腦病變的診斷主要著重於臨床的病史詢問,與 身體評估。可藉由以下方式輔助診斷:

(一) 抽血檢驗血中的氨值濃度。

(二) 有時會安排腦部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主 要是要排除其他腦部的病變導致的意識改 變。

四、那些原因會誘發肝腦病變?

常見的原因有:感染、腸胃道出血、電解質異常、

便秘、脫水、低血氧及使用鎮靜安眠藥物等。

五、照護上要注意那些?

(一) 減少傷害,預防合併症及感染發生:

1. 出現意識混亂時,宜提供安全環境,保護病 人,避免意外傷害。

2. 意識昏迷病人每隔二小時翻身減少壓力性損 傷,予背部叩擊避免肺炎產生,並將頭側一 旁,抬高床頭,維持呼吸道通暢。

(3)

3. 病人口中發出肝臭味,需保持口腔清潔。

4. 必要時會以 Lactulose 藥物口服或灌腸等方 式來維持每天排便 2-3 次,需勤換尿布維持 肛門口皮膚清潔,避免肛門周圍的皮膚受到 刺激導致皮膚受損。

(二) 飲食原則:

1. 飲食方式應採少食多餐,可在晚上攝取複合 碳水化合物(如燕麥、蕎麥、糙米飯、玉米、

綠葉蔬菜、紅蘿蔔、蘋果),因為空腹時身體 會分解氨基酸來產生葡萄糖,並產生氨。

2. 避免產氨量高的食物,如: 火腿、香腸、臘 肉、乳酪類、花生醬及筋皮類的食物。

3. 飲食中目前已不強調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採 正常的蛋白質飲食即可,除非症狀無法改 善,由醫療團隊評估下,根據病人意識狀況 調整蛋白質攝取量。

4. 控制蛋白質時,需配合足夠的熱量補充,可 使用熱量高、蛋白質低的食物(如:白糖、蜂 蜜、水果糖、糖飴等),或是低蛋白澱粉類

(4)

(如:冬粉、米粉、粄條、米苔目、碗粿等)。

5. 蛋白質選擇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佳,如大豆及 其製品、蔬菜(馬鈴薯、胡蘿蔔、白蘿蔔、

白花椰菜、菠菜、甘藍菜)或水果(香蕉、

柑橘、番茄、蘋果),我們會安排營養師給予 飲食指導。

六、居家照顧怎麼做?

(一) 按時門診追蹤檢查,並定時服藥。

(二) 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小麥製 品、以利腸胃蠕動。

(三) 每天維持排便至少 2-3 次以上。

(四) 避免自行服用成藥、安眠藥、鎮靜劑及攝取 酒精,以免增加肝臟負荷。

(五)維持正常生活起居,避免疲勞。

(六)若發現有肝腦病變症狀,宜儘速就醫。

七、結論

肝腦病變臨床治療的重點還要找出誘發肝腦病變 的原因,並且徹底治療,才能預防反覆的肝腦病變發

(5)

生;平時應配合醫師開立的藥物和檢查安排,按時返 院追蹤治療,也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

均衡飲食、維持排便通暢,照護者們應熟知肝腦病變 的症狀,當有症狀發生時應盡快尋求醫療協助。

八、參考文獻

台中榮民總醫院 (2020)低蛋白質飲食,夠營養嗎‧

營養室衛教專區‧取自:https://www.vghtc.gov.

tw/UnitPage/UnitContentView?WebMenuID=cc3 4ca9f-87a0-49be-8000-47c6f5574b79&UnitID=7 b41af32-e7da-449d-9def-9a90622fa451&UnitDef aultTemplate=1

Peter, F.(2019).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adul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In T.V.G Hospital, UpToDate. Waltham, MA (Accessed on April 20, 2020).

Peter, F.(2019).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adults:

Treatment.In T.V.G Hospital, UpToDate.

Waltham, MA (Accessed on March 31, 202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是指對抗結核一線治療藥物中的 isoniazid 及 rifampicin 同時產生抗藥 性,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16 年提出 的治療指引建議,只要是 rifampicin 抗藥的結核病,不論對 isoniazid 是否敏感,都應該合併二線抗結核藥物的治療 WHO Press, 2016。抗

3月27日零時起,所有由BBS系統發送之簡訊,其連結將 失效。 三有關確診者之隔離/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開立一事,貴局 可維持現行透過維護傳染病通報系統NIDRS「嚴重特殊 傳染性肺炎併發症通報單」之「收治隔離題組」後由 系統自動開立,或由地方主管機關手動開立。為掌握確 診者臨床症狀及病程發展,請貴局督導轄內收治確診者 之醫院於通報時,應一併上傳病歷摘要並每週定期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