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議題閱讀333第12回實力評量(學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議題閱讀333第12回實力評量(學用)"

Copied!
2
0
0

Teks penuh

(1)

總 分

實力評量 14 回

第 12 回   環境、海洋、戶外教

  年   班   號 姓名         有著作權.侵害必究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 4 分,共 40 分)

1-3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3題:

臺灣某座湖中黑色泥土裡兩道白色的沙塵,促使我開始研究過去的氣候。上面一道的年代是十 六—十七世紀,來自曾經是中國穀倉的黃土盆地。當時遠東地區寒冷乾旱,飢餓的農民朝北京□□

而至。當時在歐洲正值小冰川期,阿爾卑斯山冰川向前推進,歐洲北部夏季潮溼,冬季非常寒冷。

各地農作物□□,華倫斯坦的鐵騎□□歐洲中部。這是一段極為艱苦的饑荒時期。……

十七世紀初,李自成率領造反的農民攻進北京,明朝就此告終。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李自成登 上大位。不過他沒能享受到革命的成果。來自中國東北的滿州人趕走李自成,取得中國的統治權。

清朝從此延續近三百年,直到孫中山於一九一二年革命成功為止。

導致李自成革命的政治情勢是歷史事實。當時中央與地方政府普遍腐敗,但在明朝接連幾位昏 君統治下,政府已經腐敗了一百多年,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其實還算是例外。他還算是聰明勤奮,同 時盡全力維護國家的法律和秩序。因此,明朝覆亡的直接原因並不是政府腐敗,而是連續八年大旱。

《明史》中有一條記載這麼寫著:「崇禎六年至十六年間,全國大旱,遍地饑荒。人民在飢餓下相 食。」

中原地區一向是穀物生產中心。中國北方氣候乾旱,正常雨量不到八百公釐,不足以發展稻米 文化,因此小麥是北方的主要作物。連年乾旱可能使農作物產量減少到形成災害。最糟的狀況正如 歷史上的記載,中原地區連續三年一滴雨都沒下。沒有降雨就沒有收成,連年沒有收成,饑荒也就 隨之而來。跟巴黎市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起而革命不同的是,中國農民雖然同樣起而革命,但他 們的理由是飢餓。

八年大旱中,大批飢餓的群眾聚集在一起。造反的農民猛攻一座座城池,打開公家穀倉。流匪 四處流竄,搶奪劫掠。組織鬆散的農民暴動就如三國時代的黃巾之亂一樣,原本應該相當容易鎮壓。

不過後來李自成出現,開始將農民組織起來,帶領農民打進北京。但李自成的勝利不是最終的勝利,

反而是結束。滿州人入關,李自成手下的軍隊酒足飯飽,沒有人願意犧牲生命保衛這個篡位者。他 們只想回家,因此紛紛離去。李自成的大軍連決戰都沒開始便告瓦解。

明朝末年的農民造反不僅限於中國中部,其他地區也有所謂的「盜賊」。歷史學家認為,這些 盜賊是使中國另一處穀倉—四川省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這些盜賊也被弭平之後,滿州人發現這 個省分已然空空如也,只剩下少數居民。氣候改善讓四川得以恢復耕作時,才開始有人由南方人口 過剩的省分移居進來。      (許靖華〈小冰川期的大饑荒〉節錄)

( ) 1.根據文意,請為第一段文字中的□□,依序填入適當的答案:

(A)蜂擁/欠收/蹂躪 (B)蠶食/豐收/跂行

(C)鵲起/欠收/蹭蹬 (D)鳶飛/採收/追逐。

( ) 2.關於明朝覆亡的原因,請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A)連續降雨山洪暴發,氾濫成災 (B)崇禎皇帝昏庸無能,官員貪贓枉法

(C)闖王勢力異軍突起,援助滿清 (D)中原地區氣候異常,人民相食。

( ) 3.根據本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作者研究過去氣候的原因是歐洲氣候現況異常 (B)明朝國祚將近三百年,直到孫中山革命才告終

(C)崇禎年間,中國農民發起革命的原因是飢餓,與法國不同 (D)明朝末年四川省人口減少的原因是滿清的殺戮。

4-6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4─6題:

城市是個孩子,如果沒有河流這個母親餵養哺育,城市是無法發展起來的。

臺北這座城市的臍帶就是「淡水河」。

進一步探討這條河流的地理脈絡,淡水河最上游是新店溪,新店溪從南邊慢慢地轉移進入到臺 北盆地。這條河流經許多地方,例如商業發展歷史悠久的「萬華」,有龍山寺、夜市、商店街等等。

因為這裡曾是臺北因河流發展時刻最繁華的市鎮。

這個市鎮是個「河港」,萬華最早期的名稱是「艋舺」。「艋舺」這個語詞的發音,源自臺灣 平埔族的語言,並不是漢語的語系。平埔族語言之所以稱作「艋舺」,是因為早期的少數民族平埔 族,有一種獨木舟叫做「艋舺」,必須靠它作為商業交易的交通工具,而這個船聚集最多的地區就 形成一個港口,就叫做「艋舺」。

淡水河由南往北流出去,這條河流的出海口也就是所謂今日的淡水。

十九世紀後期淡水河的老照片裡,河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船隻往來於這條河流,貨物從淡水河口 運送進來:可能是從中國沿海的瓷器、食品、農作物,或來自遙遠的南亞運送來的香料。

然後,船隻可以一直往上游走,停留在艋舺,許多船隻在這裡大量的下貨,並且直接批發到各 家商店,因為這裡是買東西最便宜的地方。於是艋舺就變成當時最繁榮的商業區域,當時的人要購 物都會到艋舺來。

不幸的是,這條河越來越低淺,船隻開始進不來了,只能停留在淡水河的最下游,換小船將貨 物接駁到艋舺。更久之後,艋舺逐漸沒落。沒落的原因,是因為有新的河港取代了它,這個新港的 城市就是大稻埕。       (蔣勳〈西區老臺北〉)

( ) 4. 下列關於本文之敘述,正確的是:

(A)艋舺能成為最繁榮的商業聚落,關鍵在貨品齊全 (B)蔣勳認為臺北得以發展,實賴淡水河的哺育之功 (C)根據本文,艋舺沒落的時間點約落在十九世紀後期 (D)艋舺由盛而衰,是因為臺北的商業發展不再倚賴河運。

( ) 5. 根據本文,請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A)臺灣部分地名由原住民語脫胎而來

(B)早期原住民稱呼「萬華」為「艋舺」,是因為港口形狀像一艘小型帆船 (C)萬華沒落的主因是距離出海口遙遠

(D)大稻埕開發較晚,故位於萬華上游。

( ) 6. 下列關於本文創作手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倒敘的方式,先寫今日臺北的繁盛,再追寫艋舺的興衰 (B)蔣勳先分析臺灣商業發展的歷史,以此切入萬華發展的背景 (C)以河喻母親,以城市喻孩童,點出城市發展與河流密切相關

(D)蔣勳以語言、照片、歷史、詩詞、自然等角度介紹臺北的發展史。

7-10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7─10題: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初,猶騎行石齒間,旁皆大松,曲者如蓋,直者 如幢,立者如人,臥者如虬。松下草間有泉,沮洳伏見,墮石井,鏘然而鳴,松間藤數十尺,蜿蜒 如大蛇。……稍西,一峰高絕,有蹊介然,僅可步。繫馬石嘴,相扶攜而上。篁筱仰不見日,如四 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履來館,與之語,愕而顧,如麋不可接。頂有屋數十間,曲折依崖壁 為欄楯,如蝸、鼠繚繞乃得出,門牖相值。既坐,山風颯然而至。堂殿鈴鐸皆鳴。二三子相顧而驚,

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且暮,皆宿。於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視星斗皆光大,如適在人上。窗間竹數十竿 相摩戛,聲切切不已。竹間梅棕,森然如鬼魅離立突鬢之狀。二三子又相顧魄動而不得寐。遲明皆 去。

既還家數日,猶恍惚若有遇,因追記之。後不復到,然往往想見其事也。

(晁補之〈新城遊北山記〉)

60608S  12-1

議題閱讀 333─

混合題高分攻略

(2)

( ) 7.試分析本文劃底線部分文句意義,正確的是:

(A)山頂的房舍中髒亂不堪,有蟲、鼠等包圍,需花一番力氣才能逃出來

(B)作者必須如同蝸牛、老鼠一樣迂迴行走才能進入屋中,說明此地地勢高低不平,路 徑周折迴環

(C)依著山崖建的房子,門與窗的高度相似,需要彎低身體、蜷縮手腳才能在此居住 (D)人在山上就剝除了所有身分地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才體現到每個人的真正價值

與面目。

( ) 8.〈新城遊北山記〉中使用了許多譬喻來形容旅程所見景象,下列文句所譬喻的對象,說 明正確的是:

(A)「曲者如蓋,直者如幢,立者如人,臥者如虬」寫竹林幽深,姿態各異的模樣 (B)「蜿蜒如大蛇」寫路徑彎曲,難辨東西的樣子

(C)「如麋不可接」寫山僧怕生,不善應酬的樣子

(D)「如鬼魅離立突鬚之狀」寫山居房屋眾多,層層相疊的樣子。

( ) 9.〈新城遊北山記〉的移動路徑是:

(A)山下→松樹→佛寺→水邊

(B)松泉之間→竹林→佛寺→家中房舍 (C)山間松徑→石井→竹林→高絕山壁 (D)松徑幽泉→山壁小路→竹林→館舍。

( )10. 根據本文,選出說明正確的選項:

(A)新城北山風景秀麗,道路寬闊,可供馬車前進 (B)僧人見到作者卻愕顧驚懼,乃因極少與人來往 (C)泉水落入石井中久而不聞聲響,可知石井之深 (D)作者對新城北山念念不忘,故記之並時時拜訪。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5 分,共 10 分)

11-12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引文,回答11─12題:

甲 兩隻鐵魚如一對水上芭蕾舞者動作一致的在海面搖擺一陣,拖住鏢繩潛下水裡。海湧伯斜身俯 在船尖,眉頭皺起撐住前額髮根,鏢繩磨過他手掌汩汩竄出。我推動船舵,敲響引擎,船尖追住出 繩方向盤旋。陽光沒入流雲裡,海面掀起茫茫白波,鋒面下壓天候遽變,原本亢奮的「大魚心情」

瞬間翻轉覆沒,一股不安的氣息隱隱擾上心頭。

海上成雙成對出現的魚不多。鱰魚和海豚雖然有明顯的雌雄配對,但牠們通常群體出現,而且 在伴侶同游之間保持著有機可趁的間隙。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毫無間隙緊緊相擁的一對伴侶。

繫在鏢繩上的大型浮筒,一下沒入水面一下翻跳上來,浮筒堅持著一點一滴耗蝕水底鐵魚的性 命。我感覺一陣恍惚,難道就這麼輕而易舉我們就要得到這尾以「鐵」字命名的大魚?

我坐在船舷邊等待。我真心希望牠的伴侶已經拋棄被鐵鏢刺穿的牠遠遠離開,又期待親眼見證 一場刻骨銘心的情愛。鐵魚無塵晶亮的眼珠子反覆出現在我腦海裡,無論牠的伴侶是離開或是堅持 陪伴著牠,從海湧伯出鏢剎那,這對鐵魚就注定了這場矛盾的悲劇,我又如何能夠期待更悽愴的結 局?       (廖鴻基〈鐵魚〉)

乙 大隊河豚圍攏在最先到達船尾的那條煙仔虎四周。牠們隨著收繩的律動在水波裡規律的擺舞,

像盛宴前的舞會。煙仔虎似是不甘心淪落被河豚糾纏,翻身甩動尾鰭,海面拍出水花。漁鉤鉤住煙仔 虎上頷,漁繩又牢握在海湧伯手裡,煙仔虎只能有限度下潛及不住打轉。這群河豚耗子樣的緊追煙仔 虎身後打轉。追在最前頭體型較大的幾雙河豚,皺了皺嘴唇,露出血鉗樣的森森利牙。

海湧伯已顧不得用力過猛會使煙仔虎脫鉤,他俯趴在船尾板,單手奮力一提。煙仔虎的圈轉即 刻收束到圓心。煙仔虎被提離水面。最大的那隻河豚緊抓住這場拉拔的最終一刻,飛撲過來,張開 大口,緊緊咬住這尾煙仔虎尾柄。

煙仔虎被提摔到甲板上,這隻河豚仍死命咬住不放,和煙仔虎一起在甲板上摔跳。

水裡河豚眼睜睜看著獵物消失,毫不遲疑識途老馬似的,立刻折身往第二尾煙仔虎衝去。第二

尾煙仔虎已被圈圍成密密麻麻灰撲撲一團。這尾煙仔虎顯然已經困頓疲憊,翻出白腹橫躺水面,露 出水面上的胸鰭只微微顫動著,似在做最後的抗議。

幾隻河豚同時發難,衝上前去啃住煙仔虎尾部。牠們全身大弧顫擺撕扯,咬掉一塊肉後,河豚 警戒的轉身就跑。大隊河豚見煙仔虎沒有反擊,大舉撲進,像二次太平洋大戰中日本零式自殺機,

飛身撞擊煙仔虎這艘已經停擺了的航艦。       (廖鴻基〈三月三樣三〉)

( )11.有關兩篇引文的敘述,下列正確的選項是:

(A)海上成雙的魚不多,海豚是其中一例 (B)海湧伯雖刺穿鐵魚,雙方卻仍在拉鋸 (C)追獵煙仔虎的除了河豚,還有海湧伯 (D)因河豚干擾,海湧伯並未鉤住煙仔虎 (E)第二尾煙仔虎最後不敵河豚猛烈攻擊。

( )12.比較兩篇文章,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就作法而言,兩則選文均描述魚類行為,且投射作者主觀的想像或情感

(B)就氛圍而言,兩則選文均渲染海上捕魚的凶險,討海人隨時都面對著艱鉅的挑戰 (C)就意旨而言,第一則強調鐵魚之間不離不棄的情感,第二則凸顯河豚的兇猛與煙仔

虎的掙扎

(D)就譬喻而言,以芭蕾舞者形容一對鐵魚,讚嘆其身姿一致;以零式自殺機形容煙仔 虎,感嘆其行為壯烈

(E)就作者而言,以觀察者、學習者的角度,書寫海上生活及海洋風貌,細膩的筆法正可 顯現對海洋文學的熱情與投入。

三、非選題(50 分)

被鐵鏢刺中後,鐵魚翻身立起,高大的上尾翼緩緩舉出水面,溫吞吞搖擺兩下。海湧伯用淒 厲的聲音大叫:「兩隻!」。我怔住顫抖了,為牠慵懶的逃生態度,為了我看到兩片尾翼幾乎平 行貼住同時豎起。那可是兩條鐵魚一上一下疊躺在一起?就連中鏢翻身間,兩條鐵魚幾乎沒有距 離磨擦著肌膚緊緊依偎在一起。

兩隻鐵魚如一對水上芭蕾舞者動作一致的在海面搖擺一陣,拖住鏢繩潛下水裡。海湧伯斜身 俯在船尖,眉頭皺起撐住前額髮根,鏢繩磨過他手掌汩汩竄出。我推動船舵,敲響引擎,船尖追 住出繩方向盤旋。陽光沒入流雲裡,海面掀起茫茫白波,鋒面下壓天候遽變,原本亢奮的「大魚 心情」瞬間翻轉覆沒,一股不安的氣息隱隱擾上心頭。

海上成雙成對出現的魚不多。鱰魚和海豚雖然有明顯的雌雄配對,但牠們通常群體出現,而 且在伴侶同游之間保持著有機可趁的間隙。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毫無間隙緊緊相擁的一對伴侶。

繫在鏢繩上的大型浮筒,一下沒入水面一下翻跳上來,浮筒堅持著一點一滴耗蝕水底鐵魚的 性命。我感覺一陣恍惚,難道就這麼輕而易舉我們就要得到這尾以「鐵」字命名的大魚?

我坐在船舷邊等待。我真心希望牠的伴侶已經拋棄被鐵鏢刺穿的牠遠遠離開,又期待親眼見 證一場刻骨銘心的情愛。鐵魚無塵晶亮的眼珠子反覆出現在我腦海裡,無論牠的伴侶是離開或是 堅持陪伴著牠,從海湧伯出鏢剎那,這對鐵魚就注定了這場矛盾的悲劇,我又如何能夠期待更悽 愴的結局?

魚類中鏢或上鉤後,通常都會凶猛的掙扎翻跳,讓生命像一顆易燃的火藥,瞬間爆炸燃燒迅 速歸於寂靜。面對船隻的拘捕,牠們用火焰樣的生命,燃燒出美麗而沉痛的火花。鐵魚卻已撐過 了半個小時,牠溫溫懦懦不衝撞不翻跳,只用龐大的體重和溫吞的生命和我們沉沉耗著。

       (廖鴻基〈鐵魚〉)

上引文字有其蘊含的旨趣,請用心思索、尋味後,以「鐵魚的獨白」為題,作文一篇,設想如 果自己是那隻未中鏢的鐵魚,會希望有什麼樣的生命過程與生命結果。

12-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90~109年會考分類試題 編授:Jim ◎請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第59題: 圖為某科學博物館一樓各個展場的介紹簡圖: 59.( C )館長想將B區兩個展場的內容合併在同一個展場,並給予一個新的展出主題,下 列哪一個是最適合的名稱? A電解質特展 B無機化合物的世界 C認識週期表上的物質 D構成材料的物質-金屬合 金 。 【 102年試辦會考】

海山高中 地球科學 平時考 CH5 班級 座號 姓名 1-20 題/3 分;21-30 題/4 分 1.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水氣凝結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哪一個階段?A降雨B蒸發 C降雪D成雲 2.引發水循環過程的主要能量來源,你認為是來自何處? A太陽B月亮C地球 內部 D人類 3.下列臺灣地質景觀與地質作用的對應關係,何者錯誤? A綠島的海蝕洞 ──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