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 帶重建手術說 明書
修訂日期 100年04 月 案 號 02-ORTH-17
第 1 頁
此份說明書是有關您即將接受的手術效益、風險、替代方案的書面說明,可做為您與醫師討論時 的補充資料。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您能充份瞭解資料的內容,所以請您仔細閱讀;如果經醫師說明後 您對此手術(或醫療處置)仍有任何疑問,請在簽名前再與您的醫師充分討論,醫師會很樂意為您解 答,讓我們一起為您的健康努力。
手術(或醫療處置):韌帶重建手術
1.用自體移植韌帶、異體移植韌帶或人工膝韌帶,使用關節鏡作韌帶重建手術,再使用骨釘固定。
2.手術後要求使用膝部護具作保護並復健。
手術目的或效益:(經由手術,您可能獲得以下所列的效益,但醫師並不能保證您獲得任何一項;
且手術效益與風險性間的取捨,應由您決定。)
1. 減少疼痛和不穩定感,並恢復膝部正常的生物力學,以防止關節炎的產生。
2. 功能的恢復,因此病患能重新回到以往的工作崗位上並追求他所希望的體育或社交活動。
手術風險(包含手術後遺症、併發症):(沒有任何手術(或醫療處置)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以 下所列的風險已被認定,但是仍然可能有一些醫師無法預期的風險未列出。)
可能發生於韌帶斷裂作韌帶重建手術病患的併發症,可以歸類如下:
一、移植物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1.自體移植韌帶:
(1)臏骨韌帶:
前膝疼痛,甚至不能跪。
臏骨韌帶肌力部分喪失。
臏骨骨折,臏骨韌帶斷裂。
膝部無法完全伸直(cyclops syndrome) (2)半腱肌和股薄肌腱:
大腿內轉力量部分喪失,然不易察覺。
大腿內側可能有血腫現象。
(3)股四頭肌腱:
股四頭肌萎縮。
2.異體移植韌帶:
自體免疫的反應有可能發生,會造成慢性滑液膜炎。
雖經篩檢,但仍有疾病傳染的可能。
3.人工韌帶:
生物相容性不合的病人,有可能產生滑液膜炎。
可能會有一定的使用期限。
台中榮民總醫院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雙面列印>>
台中榮民總醫院
Taichung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韌帶重建手術(承上頁) 第 2 頁 二、手術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1. 腔室症候群。
2. 深層靜脈血栓。
3. 感染。
4. 關節腔纖維化(arthrofibrosis) ,會造成膝部疼痛,活動範圍減低,甚至僵硬。
5. 移植物鬆弛,甚至斷裂。
6. 固定釘鬆脫。
替代方案:(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的替代方案如下,如果您決定不施行這個手術(或醫療處置),
請與醫師討論您的決定)
若病人身體健康狀況不適合手術,可能考慮的替代方案為:
1. 保守療法: 復健,藥物治療。
護具固定保護並復健。
調整生活型態及改變運動方式。
2. 其他
這種治療方式各有其風險及併發症,請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
手術後續治療計劃:
(1)門診追蹤檢查。
(2)功能復健治療。
(3)其他:̲̲̲̲̲̲̲̲̲̲̲̲̲̲̲̲̲̲̲̲̲̲̲̲̲̲̲̲̲̲
醫師補充說明:
1. 手術完後會穿上一個護具(須自購),一般會從 0-45度開始做調整,每天一次,去除護具或放鬆鎖 定,練習彎膝至九十度,負重行走及睡覺時都要使用護具保護。
2. 護具調整關節活動:
第一週:被動及主動活動 0-45 度、第三週:被動及主動活動 0-60 度、第四週:被動及主動活動 0-90 度、第五週:被動及主動活動 0-120 度、第六週:全關節伸展,屈曲活動
3. 肌力訓練 (一回合做約 20 下,每日約 4 回) :
踝關節幫浦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大腿張合運動、直膝抬腿運動。
加強肌肉訓練 :
4. 手術後第 2 天就可用柺杖輔助行走,患腳可部份用力。兩週後開始漸進全體重支撐。兩至四週後可 踩固定式腳踏車,六週後加強肌肉訓練,護具保護下以閉合動力式肌肉強化運動腳踏車、梯階上下、
靠牆滑動、平衡滑板等。半年後可一般人可正常運動,運動選手九至十二個月可安全的回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