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答案】
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生 物
前臺南一中 / 郭人仲老師
一 試題分布與配分
110 指考是 99 課綱的最後一屆,素養題如預期增加不少,光是面對陌生題幹的 閱讀,就要花不少時間。高中生物課程包括基礎、選修及應用生物,大致分為 19 個 概念主題,110 年指考生物試題主要集中在「遺傳與分子生物學(29 分)、人體的 防禦(12 分)、植物的構造與功能(11 分)、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9 分)」
等 4 個主題,總共占了 61 分,可知其他主題占分比例必然降低。與 109 年試題相 比,遺傳與分子生物學主題仍高居占分榜首,但接下來的排名則全換了,這表示遺傳 單元一定要澈底做到滴水不漏,尤其相關概念也應該適當補充。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依 然掛零,消化與呼吸則缺席,不可思議的是往年有不少神經系統的試題,今年居然幾 乎消失。
由上述可知,各單元概念比重與重要性不同,一般而言,命題首先考慮單元涵蓋 的廣度,接著才是難度問題,取材是否平均並不重要,不過這麼多年來遺傳與分子生 物學總是占分最高,就要特別注意,至於其他單元以前一年數據來預測的比重,基本 上都失準。
今年實驗題的層次泰半在結果的單純記憶,不過涉及實際觀察操作的試題有利於 現場教學正常化。第&題結合血型檢驗與遺傳分析,是個很好的綜合考法,也是這兩 年來的命題趨勢,要多注意相關單元的整合。但第*題考臺灣的生態系,實在不知和 實驗有何關係?看來大考中心有必要明確規範什麼叫做實驗題。
表 1 是 110 年指考試題分布與配分。
表 1 110 年生物指考試題分布與配分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9 總分
110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生命的起
源與演化
CH1 生物體的基本 構造與功能
0 0
生物的基 本構造與 功能
CH1 生命的特性 CH1 生物體的基本
構造與功能
5,11,14 23,(31), (34)
44,45 6 9
維持生命 現象的能 量
CH1 生命的特性 CH2 維持生命現象
的能量
6 21,31 一3 0 7
選
基 選
基 選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9 總分
110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植物的構 造與功能
CH2 植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3 植物體內物質 的運輸
3 34 (45) 一1,2
四 1,2
0 11
植物生長 與發育的 調節
CH2 植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4 植物的生殖與 生長
2 (29) 42*, 43*
14 5
動物的循 環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5 動物的循環
8 32,(33) 3 3
動物的消 化與吸收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6 動物的消化與 吸收
3 0
動物的呼 吸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7 動物的呼吸
3 0
動物的排 泄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8 動物的排泄
12 24 46 10 5
動物的內 分泌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9 動物的神經與 內分泌
(27) 三
1,2,3
9 6
神經系統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9 動物的神經與 內分泌
(32) 2 0
人體的感 CH9 動物的神經與7 6 1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選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9 總分
110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人體的防 禦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10 人體的防禦 CH3 生物科學與醫
藥
(15),19, 20
28* 36, (38*), 39
(37), 40,41
(47) 6 12
遺傳與分 子生物學
CH4 遺傳 CH11 遺傳
1,9,10, 13,16
22,25, 26,29, 30
38*, (39)
37 47 二
1*, 2*, 3*
18 29
演化與生 物多樣性
CH5 演化與生物多 樣性
CH12 演化
4 33 11 3
生態學
CH6 生物與環境 CH13 生物多樣性與
保育
CH4 生物科學與環 境
17 (33),35 48 6 5
農業科技 CH1 生物科學與農 業
(13) (26),(29) 2 0
食品科技 CH2 生物科學與食 品
1 0
總分 20 30 16 10 24 104 100
註:基、選、應 分別代表基礎、選修、應用生物,表中數字為題號,括號表示跨主 題,*表示與主題內容無直接關聯。跨主題的題目因為分散不同單元,故計算占 分時以主要單元為主。應用生物學考題基本上都整合到基礎與選修生物,因此在 統計時沒有單獨計算。
二 試題形式
110 年與 109 年試題都有很多整合概念的細節,需要仔細閱讀思考,容不得含
糊。跨章節概念整合試題共有 6 題,比 109 年的 3 題還多。
110 年試題的概念圖形或學術圖表出現 7 題,較 109 年多,符合素養命題的預 期。
基
選 應
基 選
基
選 基 選
應
應
應
閱讀題一如往年取自學術研究報告,但 110 年的閱讀題偏向閱讀理解,較少判 斷、分析、應用等較深層的科學性思維,因此難度下降不少。
三 從測驗目標看試題
根據大考中心公布的指考測驗目標來看,110 年指考雖然大多數仍在評量科學知 識,但許多試題還包含分析與推理成分。考生反應兩極,主要是很多試題與課本概念 沒有直接關聯,需要花更多時間思考,故對於容易與否的觀感不一。但不可否認,最 能測驗綜合能力的實驗設計題仍然沒有出現,筆者向來認為其他國家都可以做到,臺 灣沒有什麼理由不能做。
自 103 年以來的試題趨向細節化,至今試題除了逐漸走向概念統整,也更要求
細節清楚,110 指考的概念也是如此,甚至許多學科概念根本不見於課本,如關鍵物
種、T-DNA 等,沒有提供任何資訊,顯然是個瑕疵。
從表 2 可知,大多數試題一如往常多為生物學知識,但在目標 3 的試題比例較 109 年大幅提升,這是素養試題的趨勢。
表 2 指考測驗目標與試題分布
指考測驗目標 細目 題號 題數
1. 測驗生物學知 識
1a.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1,2,3,4,5,6,8,11,12,14,15,16,17, 18,22,23,24,25,26,27,29,31,32, 33,34,36,46,48,三
31
1b.基本的生物學實驗原理 21,44,45,一 2,一 3 5
1c.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7 1
1d.延伸的生物學知識 13 1
2. 運用科學方法 的能力
2a.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35 1
2b.形成假說、實驗設計及創造思考能力 0
2c.實驗操作的能力 一 1 1
2d.資料的處理及圖表製作的能力 38,43 2
3. 測驗對生物學 論述或實驗報 告的閱讀分析 與判斷能力
3a.理解科學文章內容的能力 37,42 2 3b.根據科學文章作合理判斷的能力 19,20,39,40,41 5 3c.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9,10,28,30,47,二 8
3d.綜合評價科學文章的能力 四 2
四 爭議試題
生物命題要考慮的點很多,非常容易出錯,不過今年的試題爭議算是較少了,筆 者認為至少有 5 道試題值得討論。
1 第7題
許多版本都已大幅簡化感覺受器單元內容,因此對內耳構造沒有詳細提及的 課本使用者並不公平。
2 第e題
課本對 Ti 質體並沒有詳細描述,也沒有提及 T-DNA 是什麼,而題幹連個基 本敘述都沒有,況且高中課程對 Ti 質體也只是聚焦在製作重組 DNA,並無深入 了解的意圖,此題為過分延伸,難以作答。
3 第x題選項C
心電圖的乙範圍標示不精確,因為 QRS 複合波是心室收縮前的電位變化,心
室於 S-T 期時才收縮,主動脈收縮壓才會達到最高,亦即此時 QRS 複合波早已結
束,伴隨用詞不精準,圖解有瑕疵。
4 第b題選項D
課本沒有提及關鍵物種的概念,根本難以判斷。
5 非選擇題第四題
整個解題關鍵概念就是黏液會阻塞維管束,但題幹雖提及青枯病菌分泌的黏 液會造成維管束褐化,但卻未解釋褐化的意思,有些過度簡化資訊,造成作答依 據不足。
五 總結
110 年指考生物試題較 109 年涵蓋較少的主題單元,算是個缺點,且重要的神經 系統主題居然只出現 1 個選項,實在破天荒的意外!就試題認知向度而言,仍較偏重 記憶,尤其是概念統整細節的考法已成慣性,但分析與推理題較往年更多,有宣示素 養試題的意涵。
對於協助學生應考準備而言,每個單元當然都要精熟,但對於幾個配分常勝軍的 主題,如遺傳與分子生物學,教師要特別提醒,並提供課外相關資料或新知幫助深入 了解,像本次試題出現了關鍵物種、Ti 質體等相關知識,課本出現的名詞應請學生 深入查閱了解,免得考出來一臉茫然,尤其 108 課綱更需要這般教學。
實作題其實 CP 值很高,因為實作就那幾個,目標、方向、範圍都很清楚,也很 好準備,但除了思考結果代表的意義外,還要加強原理的探究與延伸。雖然今年的實
驗題如同去年一樣,並不符合探究的精神。
F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76 分)
一 單選題(占 2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p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劃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1分;答錯、未作答 或劃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遺傳篩檢技術中,何者最能確診胎兒罹患唐氏症?
A基因檢驗 B生化檢驗 C染色體檢驗 D超音波檢驗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唐氏症的原因與檢測方法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唐氏症在核型可見到第 21 號染色體有 3 條,是確診的依據。
2 下列有關禾穀類植物種子發芽的敘述,何者正確?
A糊粉層產生吉貝素,刺激澱粉水解酶的產生 B分泌至胚乳的澱粉水解酶將澱粉分解
C去除糊粉層的種子,只要環境適宜仍可發芽 D不需要吸收水即可發芽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了解水與吉貝素對禾本科穀類種子萌發的作用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胚(胚軸與子葉)分泌的吉貝素擴散到胚乳最外層的糊粉層,刺激產
3 當植物氣孔夜間關閉時,會發生下列何種現象?
A水無法從葉部流出
B木質部內的水仍然會向上流動 C根部會停止由土壤中汲取水分 D鉀離子和氯離子會留在保衛細胞內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三章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測驗目標 了解氣孔開閉機制、蒸散作用對水與無機鹽類運輸的影響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水分仍可從細胞間隙與角質層進行少量蒸散,事實上夜間也不是所有 氣孔都關閉。C仍會吸收水分。D離開。
4 下列有關生命樹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同源構造會發育成不同功能的器官,因此不能做為探討生命樹的依據 B相較於虎鯨,海豚與鯊魚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C古菌域較接近真核生物域,而非細菌域(真細菌域)
D病毒應位於生命樹的基部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五章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測驗目標 了解同源構造的演化意義、生命樹、病毒在生命樹中的位置爭議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同源構造來自相同祖先的對應構造,故可作為探討生命樹的依據。B 較遠;虎鯨與海豚都屬於哺乳類,但鯊魚屬於軟骨魚類。D病毒介於生 物與非生物之間,演化起源不明,無法放入生命樹。
5、6題為題組
光照驅動下,氫離子可透過細菌視紫質進行跨膜移動而排出細胞外,使細胞內 維持較低的氫離子濃度。細菌可利用此細胞膜內外氫離子濃度梯度,推動 ATP 合 成酶進行 ATP 合成。
5 氫離子經由細菌視紫質進行跨膜移動屬於下列何種運輸方式?
A主動運輸 B簡單擴散 C促進性擴散 D化學滲透
答 案 A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了解化學滲透的意義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其運輸由光能推動,需要耗能,故為主動運輸。BC既然能維持細胞
內較低的氫離子濃度,表示能逆著濃度梯度運輸,當然不是擴散。D化 學滲透是指離子(如氫離子)擴散到膜的另一側,推動 ATP 合成。
6 真核細胞中,何處也會發生利用氫離子濃度梯度進行 ATP 合成的現象?
A高基氏體 B類囊體 C溶體 D核糖體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測驗目標 知道發生化學滲透的胞器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能進行化學滲透合成 ATP 的胞器有粒線體與葉綠體,葉綠體的 ATP 合 成酶位於類囊體膜,粒線體則位於內膜。
7 推測「耳石脫落症」的可能起因為耳部的碳酸鈣結晶脫落,造成淋巴液流動混 亂而導致暈眩,但此暈眩可因改變頭部角度而緩和或消失。內耳構造如圖 1 所 示。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耳石掉落後沉積的位置?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根據圖解與說明,推測耳石脫落症的原因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甲、乙—前庭,丙—半規管,丁—耳蝸。耳蝸管與前庭連接的管 子非常小,因此耳石掉入的機會很小。【師說:目前課本大幅簡化感覺 受器的內容,因此本題有過度延伸的問題】
8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福斯曼醫生,在 1929 年嘗試將導管插入測試者手肘的靜脈,
並小心往上臂方向推進直到導管進入心臟,成就了之後心導管的研發應用。試 問本實驗插入的導管最先進入心臟的哪一個腔室?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答 案 A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了解血液循環路徑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導管是插入上肢的靜脈,故最後經由上大靜脈進入右心房。
9、0題為題組
某群高中生參與研究兩個純品系植株的遺傳性質。第一個品系開紫色花,葉緣 完整;第二個品系開白色花,葉緣缺裂。當他們將兩個品系雜交並分析這兩個性狀 的遺傳方式,得到 F1 植株,全部長出葉緣完整的葉子,開出紫色花的結果。學生 們繼續將 F1 植株與第二個品系雜交,結果 F2 植株具有四種不同性狀組合:100 棵 葉緣完整紫花,92 棵葉緣缺裂白花,24 棵葉緣缺裂紫花,20 棵葉緣完整白花。
9 這兩個性狀的遺傳因子是否在同一個染色體上?
A是的,因為 F2 的性狀包含與親代相同性狀的植株 B不是,因為 F2 的性狀組合有四種
C是的,F2 的四種性狀組合的植株個體比率不符合 1:1:1:1 D不是,F2 的四種性狀組合的植株個體比率不符合 9:3:3:1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遺傳模式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由於 F1 表徵全數紫花全緣葉,故可知紫花與全緣葉為顯性表徵。令紫 花等位基因為 P,白花等位基因為 p,葉緣完整等位基因為 E,葉緣缺 裂等位基因為 e,則 F1 基因型為 PpEe。F1 與白花葉緣缺裂 ppee 雜交 即相當於試交,按孟德爾第二遺傳法則,F2 應有 PpEe、Ppee、ppEe、
ppee 之 4 種基因型,為顯顯、顯隱、隱顯、隱隱之 4 種表現型,且比
例相同,此與題幹結果不符,表示這兩種基因位於同一個染色體上,也 就是聯鎖。
0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紫色花相對於白色是隱性
B葉緣缺裂相對於葉緣完整是顯性 C產生 F1 的試驗方式屬於一種試交實驗
D實驗結果可推出兩對基因間的聯鎖性(連鎖性)
答 案 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根據實驗結果推測遺傳模式、了解試交的意義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顯性。B隱性。C雜交;產生 F2 的實驗才是試交。D符合孟德爾第 二遺傳法則就是不聯鎖,不符合則是聯鎖。
q 將澱粉、蔗糖與乳糖完全分解為單醣分子後,可測得幾種不同之分子量?
A 1 種 B 2 種 C 3 種 D 4 種
答 案 A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了解醣類的成分與同分異構物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澱粉的單體為葡萄糖,蔗糖由葡萄糖與果糖構成,乳糖由葡萄糖與半乳 糖構成,這些單醣分子式都是 C6H12O6,分子量都一樣,屬於同分異構 物。
w 下列有關調節血量和血壓的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的敘述,何者正 確?
A心臟、肝臟、腎臟會分泌調節分子調控此系統運作 B血壓上升時,誘發腎臟分泌腎素
C醛固酮可以作用於集尿管,抑制水分再吸收 D血壓上升時,會促進血管收縮素分泌
答 案 A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八章 動物的排泄
測驗目標 了解 RAAS 的作用機制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D心房在血壓上升時會分泌心房排鈉肽,抑制 RAAS 的升血壓作 用。肝臟會分泌血管收縮素原,被活化後可提升血壓。腎臟的近絲球體 複合體的顆粒細胞在血壓下降時,可分泌腎素參與血管收縮素原的活 化,以提升血壓。B抑制分泌。C可作用在遠曲小管與集尿管,以等滲 透壓方式吸收濾液中的鹽類與水分。
e 下列有關農桿菌的敘述何者正確?
A T-DNA 位於農桿菌的染色體上
B可將外源基因插入 T-DNA 中,再利用農桿菌進行轉殖 C Ti 質體也常用來做動物基因轉殖
D T-DNA 嵌入植物染色體後不會隨著植物細胞分裂而複製
答 案 B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一章 生物科學與農業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農桿菌在基因轉殖的功能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位於 Ti 質體。C目前用 於 植 物 轉 殖 。D會 。 【 師 說 : 課 本 沒 有 說 明 Ti 是 腫 瘤誘導(tumor inducing)之 意,也沒提到 T-DNA(轉送 DNA;transfer DNA)是什 麼,有資訊不足之嫌】
r 下列有關植物組織的敘述何者正確?
A分生組織的細胞壁比葉肉細胞厚 B木栓形成層由表皮細胞分化而成
C具有光合作用的葉肉細胞是屬於厚壁細胞 D氣孔是由細胞間隙形成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了解植物組織的特性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較薄。B形成層以外的細胞都可轉為木栓形成層,但不包括表皮細 胞。C薄壁細胞。
t 胎盤與臍帶為胚胎發育時胎兒與母體交換物質之重要構造,下列相關敘述何者 正確?
A母子的血液可以在胎盤內直接交流 B抗體無法自胎盤進入胎兒體內 C羊膜穿刺術是為了獲得臍帶血
D絨毛膜取樣可用於胎兒遺傳疾病篩檢
答 案 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測驗目標 了解胎盤的構造與生殖醫學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不相通。B有些抗體可以穿過,如 Rh 抗體;有些不行,如 ABO 血 型的抗體。C取得胎兒脫落的細胞並培養,以進行各種遺傳疾病篩檢。
y 下列對於原核生物基因調控之敘述,何者正確?
A為提高蛋白質序列正確度,mRNA 完整轉錄完後才會進行轉譯
B一段 mRNA 可以藉由剪接作用而表現出多種不同的蛋白質
C調節蛋白與操作子結合後可以抑制 DNA 聚合酶複製此基因操縱組 D操作子位於啟動子和構造基因組之間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原核細胞的基因表現與調控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轉錄尚未完成,轉譯就開始進行,可提升基因表現速率。B原核細胞 的基因一般缺乏內含子,故不進行 RNA 剪接,一段 mRNA 僅表現出 1 種蛋白質。C抑制 RNA 聚合酶。
u 某生在阿里山甲、乙兩個地點,以相同的方法調查昆 蟲數量,得到數據如表 1,以下解釋何者正確?
A甲地昆蟲的物種豐富度較乙地高 B甲地昆蟲的物種均勻度較乙地高 C乙地昆蟲的物種多樣性較甲地高
D甲、乙兩地昆蟲的物種多樣性無法直接比較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測驗目標 判別物種多樣性的高低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兩者都是 5 種,物種豐富度相同。B甲地物種的數量較平均,故均勻 度較高。C物種多樣性包括物種豐富度與均勻度,故甲地高於乙地。D 可以,如前面所敘述。
i 生殖醫學技術利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再植入母體,協助非常多人生兒育女。應 用此技術,需要母親提供何種細胞以進行體外受精與胚胎培養?
A卵原細胞 B初級卵母細胞 C次級卵母細胞 D成熟的卵細胞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了解排卵
表1
甲地 乙地 物種 A 6 18 物種 B 8 2 物種 C 7 1 物種 D 4 3 物種 E 5 2
o、p題為題組
常見的快篩檢測試劑是應用免疫層析原理如圖 2-A。當將檢體加至檢體區後,
檢體內的分子會藉由毛細現象往右方吸收區移動。膠體金抗體區中的抗體(圖中 用 Y 形表示)已與紅紫色膠體金鍵結(圖中用圓形表示),如檢體中具有可結合 的抗原,即可形成「抗原—膠體金抗體結合物」。此結合物以及未與抗原結合的膠 體金抗體可繼續往右側流動,並分別與右方測試線甲與測試線乙上不同的抗體結 合,而呈現如圖 2-B 的檢測結果。
圖 2-A 圖 2-B o 若此為新冠病毒快篩檢測試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檢測法主要是以新冠病毒 RNA 為抗原做為檢測標的物 B暴露在最外側的新冠病毒棘蛋白不適合做為檢測標的物
C測試線甲中的抗體無法識別膠體金抗體所結合的新冠病毒抗原
D即使膠體金抗體沒有與新冠病毒抗原結合,仍可與測試線乙中的抗體結合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了解快篩試劑的原理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快篩具有 3 種抗體:1可與抗原結合的抗體(膠體金抗體),2可與抗 原─抗體複合體結合的第二抗體(測試線甲抗體),3可與膠體金抗體 結合的第三抗體(測試線乙抗體)。當有病毒存在時,會形成抗原—抗 體複合體,此複合體可被測試線甲抗體結合而聚集顯出顏色,剩下未結 合的膠體金抗體則與測試線乙抗體結合而聚集呈色,以確認膠體金抗體 是否變質失效。A新冠病毒的 RNA 被蛋白質殼體與套膜包裹,故檢測 的抗原並非 RNA。B適合;事實上就是偵測棘蛋白。C可以。
p 承上題,若檢測後不論在測試線甲或是測試線乙皆未呈現出訊號,則下列推 測,何者最合理?
A此檢測失敗,因此無法進行是否感染的判斷
B病毒 RNA 被破壞,因此無法獲得應有訊號
C病毒帶原量過低,因此無法成功檢測出病毒的存在 D病毒發生突變,因此無法被此試劑的膠體金抗體所辨識
答 案 A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與應用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控制線(測試線乙)沒有出現,表示膠體金抗體變質失效,無法做判 斷。B檢測的是病毒外表的棘蛋白,與病毒 RNA 無關。CD即使病毒 量很少、沒有或突變,膠體金抗體也會和抗體乙結合而呈色。
二 多選題(占 30 分)
說明:第a題至第b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 正確選項劃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 選項均答對者,得2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2分;答錯2個選項者,
得0.4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a 打破葉肉細胞,以不同溶液萃取並收集濾液進行實驗,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以 0.5 M 蔗糖液收集的濾液,可在照光下進行希爾反應(Hill Reaction) B以沸水收集的濾液,可以進行過氧化氫酶反應
C過氧化氫酶最佳作用的 pH 值為 10
D 在光合色素分離實驗中,展開液與色素的移動距離分別為 5 公分及 2 公分,
則該色素 Rf=2.5
E 以石油醚:90%丙酮約為 9:1 的展開液進行層析實驗,在濾紙上展開速度 由慢到快分別為葉綠素 a、葉黃素及胡蘿蔔素
答 案 A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測驗目標 了解濾紙色層分析技術、了解光反應的希爾反應、了解酵素的最佳作用
詳 解 A 0.5 M 蔗糖水溶液是葉綠體的等張溶液,故葉綠體可保持完整,便可 以進行希爾反應。B煮沸會破壞葉綠體結構。C中性最佳。D Rf=色 素移動距離∕展開液移動距離=2∕5=0.4。E葉綠素 b、葉綠素 a、葉 黃素、β 胡蘿蔔素。
s 下列有關基因轉錄的敘述,哪些正確?
A 雙股 DNA 分開後,兩條單股 DNA 分別作為模版,合成兩條相同的單股
RNA
B DNA 上的 A、T、G、C 鹼基分別對應游離的核糖核苷酸鹼基 U、A、C、G C原核生物的轉錄在細胞質中進行,真核生物的轉錄在細胞核中進行
D核糖體會和 DNA 結合,合成 RNA E需有 RNA 聚合酶參與
答 案 BC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基因轉錄的機制、比較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轉錄的點差異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只有其中一條作為模版。B DNA 中的 A 對應 RNA 中的 U。D轉譯 時,核糖體和 RNA 結合,合成多肽。
d 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敘述,哪些正確?
A運輸蛋白可將細菌送出細胞
B巨噬細胞可透過胞吞作用清除入侵的病原菌
C植物細胞可透過胞吞作用獲得形成細胞壁所需之多醣類 D水分子只能透過簡單擴散穿越細胞膜
E鈉鉀離子可藉由主動運輸方式進出細胞膜
答 案 B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測驗目標 了解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細菌太大,無法透過運輸蛋白運輸,只能用胞吐的方式。C合成細胞 壁的酵素位於細胞膜,利用的材料是葡萄糖,因此不是以胞吞的方式獲 得多醣類分子。D主要是透過水通道,此屬於促進性擴散。
f 下列對於含氮廢物的敘述,哪些正確?
A含氮廢物是來自於蛋白質,而非核酸
B動物排除的含氮廢物形式與其獲得水分難易度有關 C吳郭魚主要是以尿素方式排除含氮廢物
D毒性最高的含氮廢物是以固態方式排除
E哺乳類動物的尿素是先在肝臟形成後,再送到腎臟
答 案 B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八章 動物的排泄
測驗目標 了解動物的含氮廢物種類與排泄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核酸含大量的氮,也是含氮廢物的主要代謝來源。C水生動物的含氮 廢物多以氨的形式排除,因為易溶於水,可自體表擴散。D毒性最高的 含氮廢物是氨,以溶於水的方式排除。
g 下列有關染色體與基因的關係,哪些正確?
A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攜帶的等位基因都相同
B紅綠色盲的基因位於 X 及 Y 染色體上,所以是性聯遺傳 C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先配對、發生互換,再進行複製 D愈靠近的兩基因愈不易因同源染色體的互換而發生基因重組 E染色體斷裂是互換的啟始機制
答 案 D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判別性聯遺傳、了解減數分裂的過程、了解聯鎖 與互換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顯、隱性未必相同。B只位於 X 染色體。C先複製再聯會互換。
h 圖 3 為某人染色體核型,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 確?
A本檢測之受試者是女性
B其父或母形成配子時發生無分離現象 C染色體條紋不需要染色過程即可呈現 D成熟的生殖細胞不可作為此檢測的樣本 E 圖 3 可用來分析本檢測之受試者是否有鐮刀
型(形)紅血球症
答 案 B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根據性染色體判別性別、染色體異常的原因、製作核型的條件、了解點 突變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具有 Y 染色體,故為男性。B染色體無分離現象將導致精卵出現染 色體數增加或減少,故受精卵會發生染色體數增加或減少。C需要染色 才能看見。D成熟生殖細胞的染色體已經過減數分裂,為單套不成對,
無法進行核型檢視。E鐮形血球貧血症屬於點突變,無法從核型看出,
必須檢視 DNA 序列。
j 下列有關生殖激素的敘述,哪些正確?
A睪固酮是由細精管管壁細胞所分泌
B促濾泡成熟素(FSH)是由腦垂腺前葉所分泌 C黃體成長激素(LH)在排卵後達到最高濃度 D在排卵前動情素的濃度會有提升的趨勢 E黃體素可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
答 案 B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了解生殖相關激素及其作用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細精管間的間質細胞(萊氏細胞;Leydig cell)所分泌。C排卵前一 天濃度達到最高峰。E抑制收縮。
圖 3
k 針對肺結核病患,合併使用多種抗生素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然而面對傳播力 及感染力都強的超級細菌的挑戰,科學家仍需繼續致力於新抗生素的篩選和 研發。某研究人員在通過生物安全規範檢定的微生物實驗室,使用結核桿菌 進行兩種新抗生素感受性分析,該員將結核桿菌分別接種在含有不同濃度抗 生素 A 與 B 的培養盤中(圖 4,+愈多代表濃度愈高,0 代表不含抗生素)。
在 37nC 培養 24 小時後,觀察桿菌菌落生長結果如圖 4。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圖 4 A兩種抗生素皆能有效抑制結核桿菌生長 B抗生素 A 抑制結核桿菌的效果較抗生素 B 佳 C抗生素 A 在高濃度能將結核桿菌殺死
D抗生素 A 仍有產生抗藥性的風險
E合併抗生素 B 治療可能容易讓結核桿菌對抗生素 A 產生抗藥性
答 案 BCD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測驗目標 根據實驗數據判斷蘊含的意義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B比較第 3、5、6 盤,提升抗生素 B 濃度並無更佳效果,表示抗生 素 B 的效果不顯著。C根據第 4 盤的結果顯示可以。D抗生素的使用 會有天擇問題,篩選出具抗藥性的菌體。E各抗生素除非是發生交互作 用,否則不會出現選項結果。
l 下列哪些是環境因子影響基因表現而產生的反應?
A 某一品系的家兔,養在 33nC 以上的環境,毛色為白色;養在 33nC 以下的環 境,毛色為黑色
B在大西洋鮭中插入另一魚種的抗凍蛋白基因啟動子,啟動下游基因表現 C對屬於短日照植物的菊花進行夜間照光,延後菊花開花時間
D利用農桿菌將抗病毒基因轉殖入農作物中,讓此作物具有抗病能力 E基改玉米中放入抗蟲害基因可產生某些蛋白質,殺死特定昆蟲
答 案 A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應用生物(全)第一章 生物科學與農業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了解環境對基因性狀表現的影響、了解基因改造、了解植物開花與照光 的關係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要注意題幹說的「環境因子」。BDE這是基因轉殖造成的結果,並非 環境。C夜間照光會中斷連續夜長,造成 Pr∕Pfr下降,不利短日照植 物開花。
; 甲、乙兩隻成鼠的毛色基因都是同型合 子。圖 5 為利用此毛色基因和 PCR 技術 進行某群小鼠和甲、乙兩鼠親緣鑑定的 結果。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A 電泳圖中檢體 1 與 3 是以引子 1 與 引子 2 分別針對甲、乙老鼠 DNA 進 行 PCR 分析結果
B 電泳圖中檢體 5 的結果顯示此小鼠可 能是甲、乙兩鼠交配產生的子代 C 以引子 1 與引子 2 對老鼠乙 DNA 進
行 PCR 擴增,其結果大小為 500 個鹼 基對
D 電泳圖中檢體 4 的結果顯示此小鼠和甲、乙兩鼠都沒親緣關係 E甲、乙兩鼠都沒有和對方相同的毛色基因
圖 5
答 案 B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圖表理解與判斷、判斷電泳 DNA 指紋的親緣關係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C甲鼠的鹼基對序列長度約 1250,乙鼠的鹼基對序列長度約 800, 可知檢體 1、2 分別為甲、乙,檢體 3、4、5 則是待檢測親緣關係的小 鼠。B同時具有與甲、乙相同長度的片段。D和甲有親緣關係。E因為 甲乙均為同型合子,毛色基因鹼基對序列長度不同,故沒有和對方相同 的毛色基因。
z 下列有關粒線體的敘述,哪些正確?
A是由單層膜向內重複凹陷與堆疊而形成雙層結構的胞器 B在此胞器與內質網皆可發現核糖體的存在
C在此胞器中具有可執行檸檬酸循環的酵素 D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是在此胞器中發生
E由於不含有 DNA,因此對於細胞遺傳表現沒有相關性
答 案 B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測驗目標 了解粒線體的構造與功能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雙層膜胞器,內膜會向內凹。B粒線體具有類似原核細胞的核糖體,
粗糙內質網表面具有真核細胞型核糖體。D第一階段稱為糖解,於細胞 質液中進行。E有類似原核細胞的環狀 DNA,故與細胞遺傳有關。
x 圖 6 為正常心搏週期中的心肌電位變化,其中乙為心室收 縮時的電位變化,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A甲期發生心房舒張而充血的現象 B靜脈血僅可在丙時期流入心房
C最高的主動脈收縮壓是伴隨乙期發生 D丙期與半月瓣開啟不會同時發生
E副交感神經可以升高每分鐘甲乙丙出現的頻率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了解心電圖與心臟活動暨血壓的關係、了解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甲期為 P 波,為心房收縮前與部分收縮中的電位變化。乙期按題意
可能是指 QRS 複合波,為心室收縮前的電位變化(不是收縮時的變
化),但標示的範圍非常不精確,已包括 Q 波前部分的心房收縮,以 及 S 波後面部分的心室全收縮,是個嚴重瑕疵。丙期為 T 波,為心室 舒張電位變化。A收縮。B心房在乙、丙期充血。C主動脈壓源自左 心室收縮送出血液,故 ST 期間達到最高。D丙期心房與心室皆舒張充 血,故房室瓣開啟,而半月瓣關閉。E降低。
圖 6
c 下列有關外來物種美洲鬣蜥(又稱綠鬣蜥)之敘述,哪些正確?
A循環系統屬於閉鎖式
B胚胎發育早期會產生鰓裂,與哺乳類相似 C因異域種化的關係而適應臺灣環境
D不會因遺傳漂變而影響此生物在新環境的適應性 E此生物原生生長環境是在寒冷的高山
答 案 A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基礎生物(下)第五章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選修生物(下)第十二章 演化
選修生物(下)第十三章 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測驗目標 了解爬蟲類的循環類型、了解胚胎發育的早期過程、了解異域種化的意 義、了解遺傳漂變的影響、了解生物生存的環境
難 易 度 難
詳 解 A綠鬣蜥為爬蟲類,屬於閉鎖式循環系統。C異域種化指同種生物因隔 離在不同地區,而逐漸形成新物種。綠鬣蜥在臺灣生存與異域種化無 關,而與人為引進有關。D遺傳漂變指小族群生物的基因結構易受環境 篩選,而發生大幅度改變的現象。綠鬣蜥在臺灣的族群不大,故會受遺 傳漂變影響。E主要分布於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巴拉圭間、南美洲、加勒
v 下列有關植物養分與水分運輸哪些正確?
A蚜蟲口針(器)流出的韌皮部汁液主要為胺基酸及激素 B原生質絲提供葉肉細胞生產之醣類運輸管道
C壓力流學說可以用來解釋養分在韌皮部中的運輸機制 D植物的養分可從根部往上運送
E水蘊草細胞質中的葉綠體是靠擴散方式移動
答 案 BC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了解植物體有機養分的運輸、了解植物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水分與醣類(蔗糖),激素量非常少。D養分的運輸可向上或向下,
依據需求部位而定。E細胞質流動,嚴格講是細胞骨架與運動蛋白的作 用。
b 食物網探討生物營養階層間之關係,也呈 現物種間的交互作用,根據圖 7 所示食物 網關係,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若據此食物網結構繪製能量塔,綠簑鷺 階層所占比例最低
B 櫻花鉤吻鮭與明潭吻蝦虎魚皆捕食水棲 昆蟲,兩者在食性上可能為競爭關係 C 明潭吻蝦虎魚捕食水棲昆蟲可降低藻類
被啃食率,因此明潭吻蝦虎魚與藻類為 片利共生之關係
D 移除綠簑鷺可能造成櫻花鉤吻鮭、明潭吻蝦虎魚與鯝魚增加,水棲昆蟲大量 被捕食,整個生物群集結構明顯改變,因此綠簑鷺為該群集中重要的關鍵物 種
E鯝魚的族群動態主要取決於水棲昆蟲的年間波動
答 案 AB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測驗目標 了解能量塔、分析食物網的生物互動關係
難 易 度 中
圖 7
詳 解 A能量塔愈頂端,能量散失愈多,故能量愈少。C 片利共生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生物,明潭吻蝦虎 魚與藻類並無此關係。D關鍵物種(基石物種;
keystone species)指對環境的影響與其生物量不成
比例的物種,會決定群集中各物種的種類與數量,
對保持生態群集的結構具有重要作用。如同拱形建 築中的拱心石,所受壓力最小,但缺少此石則建築 也無法建成。E題圖中並無顯示水棲昆蟲與藻類何 者是鯝魚主食,故無法判斷。
三 閱讀題(占 16 分)
說明:第n題至第#題,包含單選題與多選題,單選題有4個選項,多選題有5個 選項,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單選題 各題答對得2分,答錯、未作答或劃記多於1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多選題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2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2分;答錯2個 選項者,得0.4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 計算。
【閱讀一】
免疫系統會積極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同時又允許大量共生菌群長期定居在腸道。
科學家研究健康人腸道時,發現在糞便中活的共生菌都是和免疫球蛋白 A(IgA)結 合的複合體。因此,IgA 和共生菌如何交互作用使細菌在腸道形成穩定菌落,是近年 來熱門的研究議題。
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是人類腸道優勢菌,科學家發現此菌有一 基因座(genetic locus),稱之為共生定殖因子(commensal colonization factors;
ccfABCDE),形成下述的 CCF 系統,此系統除了可誘發人體產生能與共生菌結合的
特異性 IgA,亦可調節菌體表面構型,使 IgA 經由特異性免疫辨識與之結合,進而 促進細菌黏附和定殖在腸黏膜上。科學家研究菌體表面構型改變的分子機制時,發
現 CCF 系統所調控的基因,是與脆弱擬桿菌莢膜聚醣(polysaccharide; PS)的合成與
利用的基因座群(loci)有關。若 ccfABCDE 基因座有缺失(△ccf;△指基因表現缺 失)時,則突變菌株菌體的莢膜層厚度較野生型菌株(WT)薄外,也發現此突變株 莢膜的聚醣 C(PSC)下降,而聚醣 A(PSA)增加。若將 PSC 合成缺失(△PSC)
使共生菌穩定定殖在腸黏膜特定棲所。因此,IgA 除了具有清除病原體的作用之外,
也可強化宿主—微生菌共生的作用。依據上文內容和習得的知識,回答第n∼,題:
n IgA 是由下列哪種細胞產生?
A T 細胞 B B 細胞 C肥大細胞 D巨噬細胞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了解抗體由 B 細胞產生分泌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IgA 為抗體的一類,由 B 細胞活化後的漿細胞製造分泌。
m 根據上述的研究,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PSC 的表現量和脆弱擬桿菌表面構型有關
B和脆弱擬桿菌表面構型結合的 IgA 具特異性
C IgA 分泌降低會使腸道黏膜脆弱擬桿菌落增加
D ccfABCDE 基因座包含 PSC 的合成基因 E在△ccf 菌株中 PSA 及 PSC 的量都降低
答 案 A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文本的閱讀理解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聚醣 C(PSC)是表面莢膜的成分。B據第二段「……可調節菌體表 面構型,使 IgA 經由特異性免疫辨識與之結合,進而促進細菌黏附和定 殖在腸黏膜上」。C減少。D PSC 的合成基因受 ccfABCDE 基因座調 控,並非成員。E PSC 降低,PSA 上升。
, 下列為脆弱擬桿菌野生株和三種突變株在小鼠直腸黏膜定殖菌落量的統計圖,
何者較接近本文的分析結果?
A B C D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能理解文本資訊,並轉成圖表資料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由文中第二段可知:△ccf 菌株不易黏附黏膜,△PSA 和野生型菌株相 似,△PSC 則有顯著下降的趨勢。
【閱讀二】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主要有四類型:減毒疫苗、DNA 疫苗、mRNA 疫苗 及蛋白質疫苗。目前各國施打的疫苗中,除了減毒疫苗外,其它三種則是針對最先在 中國發現的 COVID-19 WU 病毒株的棘蛋白(spike)而設計,其中主要包括受體結合 區(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胺基酸序列
(圖 8 黑框區)。DNA 疫苗是將 COVID-19 病毒 基因以腺病毒為載體,當它進入人體細胞後,經轉 錄及轉譯產生棘蛋白;mRNA 疫苗則是導入人工 合成的一段 mRNA,當它進入細胞中,即可以被 轉譯出此病毒的棘蛋白。蛋白質疫苗則是直接將棘 蛋白打入人體。這些疫苗最終目的都是用棘蛋白誘 發人體產生足夠的中和性抗體以對抗病毒。
繼 WU 病毒株後,又發現英國突變株(UK 株)。UK 株的棘蛋白產生了 D614G 突變點(圖 8)。D614G 的意思是棘蛋白上的第 614 位置的胺基酸由天門冬胺酸
(D)突變成甘胺酸(G),導致 UK 突變株的棘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ACE2)結 合能力增強,提升感染效率。幾個月後,南非發現了南非突變株(SA 株),該 SA 突變株的棘蛋白與 UK 株一樣具有 D614G 突變,然而 SA 株的 RBD 區域多產生了
圖 8
此外,COVID-19 病毒顆粒上棘蛋白是以三元體狀態聚合成一個單元,該單元的 三個棘蛋白通常是封閉狀態(close form)存在。若三元體單元其中一個棘蛋白呈現 開放狀態(open form),則該開放狀態的棘蛋白可以與人類 ACE2 受體結合,造成 病毒套膜與寄主細胞膜進行融合,導致感染。研究發現 D614G 突變使棘蛋白開放態 比例增加,使其更易與人類受體結合。依據上文內容和習得的知識,回答第.∼!
題:
. 下列有關 COVID-19 疫苗之敘述,何者正確?
A COVID-19 減毒疫苗以病毒的棘蛋白製備而成
B 目前國際上使用的 COVID-19 DNA 疫苗或 mRNA 疫苗,是在進入人體後使 細胞產生病毒棘蛋白以誘發被動免疫
C疫苗要能誘發人體產生足夠量的中和性抗體才能對抗病毒
D 目前人們接種的 COVID-19 疫苗在人體產生的棘蛋白皆不包括病毒的受體結 合區
答 案 C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了解疫苗的免疫原理與基因表現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減毒疫苗是將病原體適當處理,降低其致病力。B此屬於主動免疫。
D皆有,否則無法產生引起免疫反應的棘蛋白。
/ 若疫苗是針對 WU 株之棘蛋白胺基酸序列設計,研究發現此疫苗對 UK 株有保 護效果,而對於 SA 株的保護效果大幅降低。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RBD 序列與 COVID-19 疫苗保護力有關
B E484K 突變使疫苗保護力降低
C D614G 突變導致疫苗保護失效
D WU 株疫苗無法與 SA 株 RBD 結合導致疫苗無保護力
E D614G 突變促進病毒複製
答 案 AB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與應用推論
難 易 度 中
詳 解 A因為是產生棘蛋白與抗體結合的區段。B因為更易感染進入細胞。C 並非失效,而是保護力降低。D降低結合力只是降低保護力,而非無 效。E據第二段「導致 UK 突變株的棘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ACE2) 結合能力增強,提升感染效率」,並非促進病毒複製。
! UK 株與 SA 株的感染率都比 WU 株來得高。下列原因哪些正確?
A UK 與 SA 株棘蛋白都有 D614G 突變
B D614G 突變會導致更多開放態棘蛋白
C UK 與 SA 株的開放態棘蛋白比例比 WU 株低
D D614G 突變不會影響棘蛋白與 ACE2 受體的結合能力
E本文證實 SA 株 E484K 突變和棘蛋白開放態增加明顯相關
答 案 AB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據第二段「SA 突變株的棘蛋白與 UK 株一樣具有 D614G 突變」。B 據第三段「D614G 突變使棘蛋白開放態比例增加」。C高。D會。E 本文無提及。
【閱讀三】
附生性蘭花如蝴蝶蘭是常見的觀賞花卉,此類花的花粉不是散生粉粒狀而是黏聚 成花粉塊,以誘引昆蟲為其授粉。蘭花種子沒胚乳,無法像別的種子植物靠自己養分 萌芽。臺灣科學家為了解蘭科植物花形演化的謎題,與國際團隊合作研究附生性蘭花 與較原始的地生性擬蘭花在基因表現上的差異。從形態上觀察,附生性蘭花可以攀附 樹幹生長且具有唇瓣;而地生性擬蘭花不具攀附樹幹能力,也不具有唇瓣,但其花瓣 呈現對稱性(圖 9);花粉維持散生原始型態。從基因表現量的研究,發現下列兩項 結論:1唇瓣花中的 B 基因與 E 基因的表現量較高;2附生能力與 A 基因表現高有 關。此外,科學家也比較蘭花及
種子植物的基因體,得到另兩項 推論:1失去 P 基因和蘭花演 化出花粉塊有關;2失去 M 基
@ 有關擬蘭花的特性下列何者正確?
A可在原生地的樹幹上發現 B花瓣不對稱
C其 A 基因有高表現量
D B 基因與 E 基因的表現量較附生性蘭花低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文本閱讀理解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不能。B對稱。C低表現量。
# 當分析一株具有唇瓣的附生性蘭花基因表現時,最可能得到下列哪一種結果?
A B C D
答 案 A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理解文本資訊的能力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依題幹可知附生性蘭花能附生(與 A 基因表現高有關)、具花粉塊
(與失去 P 基因有關,無基因表現量)、唇瓣(B 基因與 E 基因的表 現量較高)、種子無胚乳(失去 M 基因,無基因表現量)。
四 實驗題(占 10 分)
說明:第$題至第*題,包含單選題與多選題,單選題有 4 個選項,多選題有 5 個 選項,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單選題 各題答對得 2分,答錯、未作答或劃記多於 1 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多選題所有選項均答對者,得 2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1.2 分;答錯 2 個 選項者,得 0.4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 計算。
$、%題為題組
張 生 在 做 有 關 生 物 組 織 探 討 活 動 時 , 利 用 顯 微 鏡 觀 察 兩 種 組 織 細 胞 , 並 繪 出 下 列 甲 、 乙 兩 圖
(圖 10)。
$ 甲圖最有可能是下列何種細胞?
A神經細胞 B骨骼肌細胞 C平滑肌細胞 D柱狀細胞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認識細胞的形態種類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平滑肌細胞呈梭形。
% 下列對乙圖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較可能為一動物的軟骨細胞
B該些細胞常見於動物的支持組織中 C該些細胞處於高張溶液環境中 D該些細胞較可能存於根皮層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認識細胞的形態種類、質壁分離現象、根的構造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從細胞形態與具有細胞壁可知為植物表皮細胞,且其細胞膜與細胞壁分 離,故處在高張環境。
圖 10
^ 圖 11 為腎臟內部的構造,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甲為連接腹部主動脈的腎動脈 B乙處的切片可觀察到許多的絲球體 C乙處及丙處的切片皆可觀察到腎小管 D可以在丙處的切片中找到紅血球
E只有在乙處的切片才可以觀察到集尿管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八章 動物的排泄
測驗目標 了解腎臟的構造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甲—輸尿管,乙—髓質(腎錐體),丙—皮質。A輸尿管;該圖 沒有顯示血管。B絲球體大多數分布在皮質或皮質與髓質交界處。C腎 小管起自皮質包圍絲球體的鮑氏囊,會下行至髓質。D腎臟到處都有血 管,均能見到紅血球。E集尿管仍有小部分位於皮質,只是比例較少。
& 圖 12 為三兄弟的血型檢測結果,甲為抗 A 血清點漬處,
乙為抗 B 血清點漬處,試問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父母其中一人有可能可捐血給 O 型血的人
B大哥與 A 型血的太太所生的孩子只有三種可能血型 C 父母的組合中,有人血型基因型呈現共顯性(等顯性)
的機會為 75%
D小弟的小孩血型基因型必為共顯性(等顯性)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了解血型的抗原與抗體反應、根據結果進行遺傳分析
難 易 度 難
圖 11
圖 12
詳 解 血清含有抗體,能與對應的抗原發生凝集現象,故大哥、二哥、小弟的 血型分別為 B、A、AB 型(AB 型為共顯性)。A由小弟 AB 型可推知 其父母各必具有 IA或 IB,故不可能有人 O 型,且不可為同型基因,則 父母基因型組合可能為 IAi×IBi、IAIB×IAi、IAIB×IBi、IAIB×IAIB,O 型 才能輸血給 O 型,故父母無人可捐血給 O 型人。B大哥的基因型可 能為 IBIB 或 IBi,A 型太太可能為 IAi 或 IAIA,故可能生出 AB、B、A、 O 型小孩。C 4 種組合中有 3 種符合條件,故機率為 3∕4=75%。D 未必,若配偶為 O 型(ii),就不可能生出 AB 型。
* 學生對臺灣生態環境十分感興趣,因而相偕探訪「山海圳國家綠道」,這是一 條從河口至高山串聯臺灣歷史、地理與生態的國家級步道。他們從鹽水溪口出 發、遊歷嘉南大圳、參觀烏山頭水庫;往更高海拔移動,他們探訪阿里山區、
再花三天的時間登頂玉山主峰。他們見識了臺灣多樣的氣候帶與生態系,以下 推論哪些正確?
A臺灣河口僅有類似沙漠環境的沙丘生態系,動、植物相十分單純 B低海拔高溫多雨,原始林以竹林、相思林為主
C中海拔山區可以同時看到針葉樹與闊葉樹,是生態系交會的特徵 D高海拔冷杉純林棲地單純且年均溫低,無法支持掠食者生存 E玉山圓柏形成低矮灌叢是對強風與貧瘠裸岩的適應
答 案 C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測驗目標 了解臺灣的生態系類型
難 易 度 易
詳 解 A尚有紅樹林或溪口林。B竹林是農業人造林,並非原始林;相思樹是 日治時期引入製作木炭之用,荒廢後才在野外成林,也非原始林。D仍 有掠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