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108 指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108 指考"

Copied!
40
0
0

Teks penuh

(1)

1 2

10 8 指

10 8 指

發行人∕陳炳亨 出 版∕民國一○八年七月

總召集∕陳彥良 發行所∕7024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總編輯∕汪崇愛 編輯部∕70252 臺南市新忠路 8 -1 號 主 編∕簡玉蘭 電 話∕(06)2619621 #369

校 對∕鄭冠志 E-mail[email protected] 美 編∕林琬晴‧陳雅惠  翰林官網 https://www.hle.com.tw

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官網

【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生 物 考科

Z X C V

00843-2600843-26

前臺南一中/ 郭人仲 老師

(2)

試 題 分 析 試 題 分 析

108 指考 108 ZX 指考

前臺南一中 / 郭人仲老師

生 物

試題分布與配分 一

  高中生物課程包括基礎、選修與應用生物,大致分為 19 個概念主題,108 年指 考試題主要集中在「遺傳與分子生物學(23 分)、人體的防禦(23 分)、動物的循 環(12 分)、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10 分)」等 4 個主題,總共就占了 68 分,這 也表示其他主題題數與配分都很少,比重相當不均。有些單元在 107 年占分很高,但

在 108 年卻大幅減少,甚至沒有任何試題,如動物的生殖與發育(7→0 分)、演化

與生物多樣性(5→0 分);也有占分比例突然大幅上揚者,如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 能(0→10 分)。上述現象其實每年都會發生,因為各單元概念比重與重要性本來就 不同,每年命題首先是考慮單元涵蓋的廣度,接著則是難度問題,取材平均不是首要 考慮的項目,因此分析各單元占分比重以決定重要性的做法並不保險,但占分一直都 很多的單元就要特別注意。

  實驗題是大考中心自 105 年獨立出來的項目,而且從當年的 3 題逐漸增加 至 5 題,初期試題與課本實驗相關性甚高,但 108 年的實驗題卻有 2 題根本不是實 驗,而是純知識問題,這與大家的認知相去甚遠。上述問題一直都存在,大考中心顯 然對實驗題還不是很重視,要不然就是命題方向尚未抓好。

  與 107 年試題相比,遺傳與分子生物學主題以及動物的免疫領域,其配分與題數

仍是排名第一、二名,已達整體的五分之二強,試題正反映了當代生物學的主流研究 與發展趨勢;此外,近年在植物體的生長發育防禦作用都有相當驚人的大量發現,

因此這兩年的占分也是居高不下,不得不多加留意。下表為 108 年生物指考試題的分 布與配分。

表 1 108 年生物指考試題分布與配分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7 總分

108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生命的起

源與演化

CH1 生物體的基本 構造與功能

1 0

生物的基 本構造與 功能  

CH1 生命的特性 CH1 生物體的基本

構造與功能

3,7,(11), 12

(26) 45,

(48)

0 10

(3)

試 題 分 析 試 題 分 析

108 指考 108 指考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7 總分

108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維持生命

現象的能 量   

CH1 生命的特性 CH2 維持生命現象

的能量

(11),20 27 46 3 6

植物的構 造與功能

CH2 植物的構造與 功能

23 ()

1

0 4

植物生長 與發育的 調節  

CH2 植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4 植物的生殖與 生長

2,18 24 ()

2,3

14 8

動物的循 環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5 動物的循環

1,(6),16, 17

36,37, 38

(48) 7 12

動物的消 化與吸收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6 動物的消化與 吸收

25 1 2

動物的呼 吸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7 動物的呼吸

3 6

動物的排 泄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8 動物的排泄

44 6 2

動物的內 分泌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9 動物的神經與 內分泌

(48) 2 2

神經系統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9 動物的神經與 內分泌

5,(6),8, (11),19

9 5

人體的感 官   

CH9 動物的神經與 內分泌

29 0 2

生殖與發 育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7 0

(4)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1 分)

多選題 (2 分)

閱讀題 實驗題 非選 擇題

107 總分

108 單選 總分

(2 分) 多選 (2 分)

單選 (2 分)

多選 (2 分)

人體的防 禦   

CH3 動物的構造與 功能

CH10 人體的防禦 CH3 生物科學與醫

4 22,30,

31,32*, 35

42,43 47 12 23

遺傳與分 子生物學

CH4 遺傳 CH11 遺傳

9,10,12 13

21,(26), 33,34

40 39,41 22 24

演化與生 物多樣性

CH5 演化與生物多 樣性

CH12 演化

5 0

生態學

CH6 生物與環境 CH13 生物多樣性與

保育

CH4 生物科學與環

14,15 28 3 4

農業科技 CH1 生物科學與農

1 0

食品科技 CH2 生物科學與食

1 0

總分 23 32 16 14 24 102 110

註: 分別代表基礎、選修、應用生物,表中數字為題號,括號表示跨主 題,*表示與主題內容無直接關聯。跨主題的題目因為分散在不同單元,故計算 占分時造成重複計分。

二 試題形式

  108 年試題的題幹一如預測,文字敘述偏長且涵蓋的知識量多,思考理解的難度 恐怕是指考有史以來最高的。跨章節概念整合試題達到 7 題(107 年為 8 題),但這 些試題幾乎都只偏重在概念記憶層次,至今還沒有比較偏向科學能力方面的試題,不 過未來的素養試題必然會出現,就期待吧。

  108 年試題的概念圖形或學術圖表明顯變多,圖表題竟高達 24 題(107 年為 19 題),顯然是命題趨勢,也是作為未來素養命題的預備。

  此外,應用生物學考題比 107 年少了 3 題,又回到過去的 1 題,本以為秋行軍蟲 會出現考題,結果沒有出現。

(5)

  這些年的閱讀題基本上都取自學術研究報告,除了測驗考生的基本閱讀理解能力 外,還有許多判斷題,屬於更深層科學性思維的評量,具有較高的鑑別度。

從評量向度看試題 三

  根據大考中心公布的指考測驗目標來看,雖然 108 年指考大多數仍在評量科學知 識,但許多試題已包含分析與推理成分。此外,可看到對科學文章或實驗數據分析的 比例比往年高很多,顯然強調素養的命題已蔚為風氣,考生普遍反應難度變高,作答 需要花更多時間思考。但不可否認,最能代表綜合能力的實驗設計題仍然沒有出現,

推測應該是批改上的困難所致,但如果其他國家都可以做到,臺灣有什麼理由不能 做?甚至也未必要用紙筆測驗,可改成電腦介面,這樣影片、程式模擬等過去無法考 的,是否都變成可行的呢?

  不過,自 103 年以來的試題趨向細節化,因為大考中心被要求鑑別的目的,細節 化是最容易達成目標的做法。108 指考的概念也出得很細,甚至許多學科概念根本不 見於課本,如茉莉酸的儲存處、生質柴油加入一般柴油的比例等,問題是出現課本沒 有的概念,也沒有提供任何資訊,這能測出什麼程度或素養嗎?

表 2 指考測驗目標與試題分布

指考測驗目標 細目 題號

1.測驗生物學知識

1a.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1,2,3,4,5,6,7,8,9,11,12,13,15,18, 19,20,21,22,23,24,25,26,27,29, 30,33,34,35,46,47,

1b.基本的生物學實驗原理 10,16,17 1c.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14,28,31,32 1d.延伸的生物學知識 12,13

2. 運用科學方法的能力

2a.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5,9,10,16,17,19,26,33,34,35,44 2b.形成假說、實驗設計及創造思考能力

2c.實驗操作的能力 45,48 2d.資料的處理及圖表製作的能力

3. 測驗對生物學論述或 實驗報告的閱讀分析 與判斷能力

3a.理解科學文章內容的能力 39 3b.根據科學文章作合理判斷的能力 12,13,36

3c.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37,38,40,41,42,43,47,,, 3d.綜合評價科學文章的能力

(6)

爭議試題 四

  生物命題要考慮的點很多,非常容易出錯,筆者認為至少有 4 道試題存在許多值 得討論之處,雖然已比往年少很多。

1 第d題B選項

  共質體路徑在進入中柱後,由於導管與管胞是死細胞,因此變成質外體路 徑。但木質部還有薄壁細胞,由於文字只是含糊說木質部,考慮較多反而容易誤 會文意,命題時應該考慮文字的精準度。

2 第l題

  A選項:嗅覺訊號先傳到嗅球,而嗅球是大腦的延伸,因此大考中心公布的 答案明顯錯誤,詳見試題解析。

  E選項:平衡覺包括靜態與動態,動態平衡覺並不涉及耳石,故答案就有爭 議,應考慮是否開放答案。

3 第.題A選項

  生殖細胞基因改變才能遺傳給後代。但文字把「可能」二字放在最前面,也 就含括後者,這樣的描述容易令人誤解。上述也是筆者根據答案的推敲,學生又 怎知命題者的原意呢?

4 非選第二題第2小題

  茉莉酸儲存於何處並不見於課本,而且茉莉酸反應是在受病原體入侵時才啟 動,是否需要儲存?本題應該送分。

總 結 五

  108 年生物指考試題大致涵蓋所有主題單元,就評量的概念廣度而言是達成目的 了,但生物學非常重要的演化主題與動物生殖主題居然完全缺席,實在意外!就試題 認知向度而言,仍然較偏重記憶,尤其是細節的部分,但也還有數題涉及分析與推 理,至少都比往年好。關於科學素養的命題比例又比往年明顯增加,而且思考難度更 勝以往,顯示概念教學與學習不是帶過就好,要更著重探究的精神,這也是 108 新課 綱和未來素養命題的重點。其實在近年出版的大學普通生物學,已有許多版本出現實 驗探究題組,如 Campbell Biology、Freeman Biological Science、Russell Biology 等,

教師可以好好運用。

  對於協助學生應考準備而言,每個單元當然都要精熟,但對於幾個配分常勝軍 的主題,教師要特別提醒,並提供課外相關資料或新知幫助深入研究。實作題其 實 CP 值很高,因為實作就那幾個,目標、方向、範圍都很清楚,也很好準備,但除 了思考結果代表的意義外,還是要加強原理的探究與延伸。

F

(7)

試 題 解 析 試 題 解 析

108 108

前臺南一中 / 郭人仲老師

生 物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76 分)

一、單選題(占 20 分)

說明:第1題至第p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1分;答錯、未作答 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常見生物中,何者具開放式循環系統?

A章魚 B蚯蚓 C蝸牛 D蝌蚪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節肢動物與大多數軟體動物(如蝸牛與貝類)的循環系統屬於開放 式;環節動物、少數軟體動物(如頭足類的章魚、烏賊、鎖管等)以 及脊椎動物則為閉鎖式循環系統。【師說:軟體動物的心房還有部分 的排泄功能,可過濾血液中的廢物並排到體腔中形成尿液。其位於背 部的一對腎管,可從尿液中提取可用的物質,並將廢物經由管道排到 體外。本題不見於課本,很多學生反應第一題就被嚇住了】。

2 植物面臨乾旱逆境時,主要是由哪一種激素來應對?

A生長素 B吉貝素

C離層素(離層酸)

D細胞分裂素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C 具有關閉氣孔、休眠的作用,可減少水分蒸散,度過乾旱逆境。

(8)

3 一個細胞具有發展成完整個體的潛能稱之為全潛能性細胞。下列哪一種哺乳類 的細胞最可能具全潛能性?

A神經幹細胞 B胚胎幹細胞

C臍帶血幹細胞 D血球幹細胞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CD 都是有部分分化的幹細胞。

4 下列微生物與疾病的配對何者正確?

A大腸桿菌—胃潰瘍 B霍亂弧菌—下痢腹瀉 C輪狀病毒—登革熱 D農桿菌—木瓜輪點病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應用生物(全)第三章 生物科學與醫藥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胃潰瘍的病原體是胃幽門螺旋桿菌。C登革熱病原體是黃病毒科

(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熱病毒亞屬所引 起,在登革熱病毒亞屬裡共有 4 種登革熱病毒,它們依抗原性的不同 分別稱為第一、二、三、四型。D輪點病毒造成木瓜輪點病。農桿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土壤桿菌,可引起 植物的癌腫病。

5 若人類胰島 β 細胞被破壞,會導致下列何種情況?

A糖皮質素分泌增加 B糖質新生作用活化 C肝醣分解增加

D尿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增高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9)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β 細胞分泌胰島素,可降低血糖維持恆定,若被破壞,則血糖將會飆 升,超出腎臟對葡萄糖的最高吸收率,形成糖尿。ABC血糖已經很 高,故都會下降。

6 圖 1 為人類心臟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處所測得的血壓比戊處低

B腎上腺素可作用在丙處的節律點以增加心搏速率 C副交感神經可作用在己處以降低心搏速率

D血液從丙流向丁時,會經過半月瓣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題圖為心臟腹面觀。甲為主動脈,乙為肺動脈,丙為左心房,丁為左 心室,戊為上腔靜脈,己為右心房,庚為右心室。A主動脈血壓比上 腔靜脈高很多。B通常節律點位於上腔靜脈與右心房交界的竇房結

(SA node),應改為己。D從心房經過房室瓣(二尖瓣)流入心室。

7 下列有關胞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高基氏體的主要功能是參與植物細胞膜的形成 B人類成熟的紅血球細胞沒有細胞核的存在 C平滑內質網主要與膜蛋白質的合成有關

D過氧化體是具雙層膜的胞器,其內含多種酵素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選修生物(上)第一章 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C應改為粗糙內質網。D過氧化體是單層膜胞器。

圖 1

(10)

8 圖 2 為下視丘-腦垂腺-激素-目標器官之作用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 代表腦垂腺前葉激素。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分泌量不受下視丘激素所調控

B 乙與腎上腺素具拮抗作用,協助人體應付壓力

C 丙至少包含兩種激素,其分泌量僅受性腺激素的負回饋控制 D丁的分泌可因授乳刺激而有正回饋反應

答  案 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甲為甲狀腺刺激素(TSH),乙為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丙為 FSH、LH,丁為催乳素(PRL)。A甲狀腺、腦垂腺、下視丘具有負 回饋關係,故 TSH 的分泌量受下視丘調控(下頁圖a)。B ACTH 的 作用是促進腎上腺皮質素分泌,與腎上腺素無關。要說有關,應指腎 上腺素應付短期壓力,腎上腺皮質素接手長期壓力的應付,兩者屬於 共同協調,也非拮抗。C下視丘、腦垂腺、性腺間也具有回饋關係,

因此 FSH 與 LH 的分泌還受下視丘分泌的 GnRH 調控。D在哺乳期

時,下視丘分泌的催乳素抑制素(PIF)大幅減少,故腦垂腺大量分泌 PRL,促進乳腺發育並製造乳汁;下視丘分泌的催產素則會刺激乳腺 周圍的平滑肌收縮,造成泌乳。嬰兒吸吮的刺激會對下視丘進行正回 饋,使乳汁不斷流出(下頁圖b)。

圖 2

(11)

    

9 人類第 21 對染色體上有一 A 基因,此基因有 A1、A2、A3 和 A4 四種等位基 因。有一唐氏症患者的基因型為 A1A3A3,而其母親的基因型是 A1A2;父親的

基因型是 A2A3,則此唐氏症患者染色體異常的原因,是由於在下列哪一分裂

期發生染色體無分離現象?

A精子形成過程中的減數分裂1 B卵形成過程中的減數分裂1 C精子形成過程中的減數分裂2 D卵形成過程中的減數分裂2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從題幹可知 A3 只能從父親而來,故B與D錯誤。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 裂1時,若 A2 與 A3 發生不分離,則精子必然同時含有 A2 與 A3,但 這與題幹描述的患者不符,因此不分離現象只能發生在減數分裂2。

(12)

0 細菌基因體 DNA 複製是以半保留方式進行,圖 3 為此 細菌長期在含 14N 或 15N 培養液生長後,純化 DNA 並離 心分層的情況。若某生將長期在含 15N 培養液生長的細 菌 X,移至含有 14N 培養液中培養,收取第一次及第二 次細胞分裂後的細菌,分別進行 DNA 萃取及離心。下列

何種 DNA 分層現象較符合細菌 X 的基因體 DNA 複製機

制?

A B C D

答  案 B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基本的生物學實驗原理;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 力

難 易 度

詳  解 第一次複製產生的 DNA 雙股各為 14N 與 15N,故離心後的條帶只有 1 條,且位置會往上移,故A與C錯誤。第二次複製產生仍有 2 個各為

14N 與15N 的雙股 DNA,但卻有 2 個雙股都是 14N 的 DNA,故離心後 的條帶出現 2 條,且位置會更往上移,應選B。

   

q 下列有關肌肉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運動時,需要使用到平滑肌,能隨大腦意識而運動 B運動時,大腦意識透過神經傳導控制肌肉之收縮

C 適當運動時,肌肉細胞行有氧呼吸,先經克氏循環,再由糖解作用分解葡萄 糖

D過度運動時,肌肉細胞會行酒精發酵,將葡萄糖代謝成乳酸,藉此產生能量 圖 3

(13)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運動為意識動作,動用到的是骨骼肌。C先糖解再進行克氏循環。

D行乳酸發酵。

7w、e題為題組

  南島語系族群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島嶼,當南島民族遷徙時,將可當織布材料的

「構樹」雌株樹種攜帶到新的島嶼,以扦插方式種植。母體遺傳是指遺傳特性由卵 細胞決定,因為其細胞質內含有大量 mRNA 及帶有遺傳物質的胞器,可決定子代 的特徵。科學家發現臺灣構樹葉綠體 DNA 中含有特殊的 CP-17 基因型,而太平洋 島嶼的構樹葉綠體也都帶有同樣的基因型,顯示太平洋島嶼構樹與臺灣構樹親緣關 係十分接近,此研究提供了語言學所建立的「出臺灣說」一個論證的依據。

w 科學家為什麼以構樹葉綠體的 CP-17 基因型,探究臺灣與南島語系地區之族群 關聯性?

A葉綠體基因比構樹細胞染色體簡單

B葉綠體含大量 mRNA,易於探究 CP-17 基因型 C葉綠體屬於母體遺傳的影響因子

D葉綠體存在構樹細胞中,自己並沒有攜帶染色體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延伸的生物學知識;根據科學文章作合理判斷的 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不是基因簡單或複雜問題,而是葉綠體遺傳為母體遺傳,可作為譜 系追蹤。B含有母體遺傳的葉綠體 DNA,不是 mRNA。D有自己的染 色體。

(14)

e 下列有關母體遺傳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葉綠體和粒線體都是具有母體遺傳物質的胞器

B扦插之雌株與當地花粉授粉後,其子代即失去母體遺傳特性 C母體遺傳與卵的細胞質狀態無關

D血友病的發生是因 X 染色體基因缺陷,因此屬於母體遺傳的一種

答  案 A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延伸的生物學知識;根據科學文章作合理判斷的 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B無論與何花粉粒受精,葉綠體仍然是母體遺傳。C有關。D性聯遺 傳。【師說:當腦海一片混亂之際,順著母體遺傳就給你下迷藥了,

還真狠】

r 下列有關生質柴油的敘述,何者正確?

A玉米粒中富含油脂,為目前生質柴油主要的原料 B可減少懸浮微粒及一氧化碳的排放,緩和溫室效應 C燃燒所產生的碳排放率趨近零

D目前臺灣上市的柴油都含 10%的生質柴油

答  案 B

命題出處 應用生物(全)第四章 生物科學與環境

測驗目標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各國使用的原料不盡相同,臺灣主要以廢食用油為原料。C仍有碳 排放,應改為碳的淨排放率趨近於 0 才對。D有很多種類,主要是 2%(稱為 G2),未必都是 10%。【師說:本題在化學講得更完整,

許多選項的內容其實都不見於課本,但屬於生活基本認識】

t 下列有關環境荷爾蒙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環境中自然合成的化合物

B會與人體內相似激素的受體結合,進而影響正常生理作用 C可在短時間分解,但因生物吸收快而易造成生長異常 D生物營養階級愈高,生理代謝愈快,因此較不易累積

(15)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應用生物(全)第四章 生物科學與環境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人工合成,原本不存在自然界。CD由於環境荷爾蒙不屬於天然物 質,人體一般都不容易加以分解,如果容易分解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也不易累積。

7y、u題為題組

  圖 4 是某生在同學的上手臂中間以橡皮繩綁緊後,在其下手臂內側有明顯凸起 的血管進行實驗之過程的示意圖。他使用甲、乙兩手的手指於此血管同一處加壓 後,乙手手指在不鬆壓的情況下往右側移動,會推空甲乙雙手指間的血管血液。其 後某生又發現,若將乙手手指鬆壓後,血液則停留在一側,此段血管仍不會充滿血 液。依上述資訊及所習得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y 藉由此實驗可說明下列何種現象?

A血管具有彈性纖維以承受血壓 B在血管加壓可以促進血液凝集 C血管中的血液可進行物質交換 D血管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

答  案 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基本的生物學實驗原理;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 力

難 易 度

圖 4

(16)

詳  解 本圖其實就是哈維(William Harvey)於 1628 年發表的《心血管論》

中的實驗,闡述血流是單向的。動脈沒有瓣膜,因此不會出現第三圖 的狀況,只有具瓣膜的靜脈才會出現,因為瓣膜會防止血液逆流,故 該圖也說明血流是單向的,亦即由甲流向乙。A題圖不在說明血管彈 性,而且靜脈的彈性纖維很少,故承受的血壓也相當有限。B題圖無 法說明,且血管又沒受傷,不會造成凝血。C題圖無法說明,且物質 交換發生在微血管。

u 下列有關此處血液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

A此血管血液在正常情況下是雙向流動

B此血管在正常情況下,由乙向甲的方向流動 C若甲手指先鬆開,推空的部分會充血

D此血管具彈性,適合測量血壓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基本的生物學實驗原理;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 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單向。B甲流向乙。C因為血液會順著瓣膜方向流動。D靜脈彈性 差、血壓也低,不適合用來量血壓。

i 圖 5 為雙子葉植物花器柱頭雙重受精示意圖,下列何者正確?

A乙與丁結合成受精卵

B兩個甲細胞將與丙的兩個細胞受精 C丙受精後發展成胚乳

D胚乳細胞與受精卵的染色體套數皆為 2n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圖 5

(17)

難 易 度

詳  解 甲為精細胞(n),乙為管細胞核(n),丙為中央細胞的極核(n),

丁為卵(n)。A管細胞核不參與受精,精細胞才與卵受精。B兩個精 細胞分別與卵和中央細胞受精。C中央細胞受精後,發育為 3n 的胚 乳母細胞,並進一步細胞分裂形成胚乳。D胚乳細胞為 3n,受精卵為 2n。

o 圖 6 為 X 神經元軸突;Y 為其突觸後細胞。甲是 X 軸突電位敏感型鈉離子通道,乙是 X 軸突電位敏感 型鉀離子通道,丙是 X 突觸末端電位敏感型鈣離子 通道,丁是 Y 神經元膜上神經傳遞物受體蛋白。現 加入抑制劑抑制某一類型離子通道,導致 X 神經元 神經傳遞物釋放減少。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此抑制劑的 作用?

A作用於甲以阻斷鈉離子流出 B作用於乙以阻斷鉀離子進入 C作用於丙以阻斷鈣離子進入 D作用於丁以阻斷氯離子進入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流入。B流出。D丁與神經傳遞物釋放無關。

p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有氧的情況下,葡萄糖直接進入粒線體進行氧化反應

B缺氧的情況下,細胞呼吸反應先在細胞質中進行,之後才在粒線體中進行 C缺氧的情況下,葡萄糖可在細胞質發生若干反應,轉變為乳酸或酒精 D無論有氧及缺氧,在細胞質進行的反應所得的能量都比在粒線體多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圖 6

(18)

詳  解 A無論是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發酵作用,一開始都先進行糖解作 用,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有氧呼吸時,丙酮酸進入粒線體繼續氧 化。B細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由於無氧呼吸僅見於原核 細胞,而原核細胞無粒線體,故不能選。C糖解產生的丙酮酸在缺氧 時,可經發酵產生酒精或乳酸等物質。D 1 個葡萄糖進行糖解作用僅 得到 2 個淨 ATP,但粒線體階段理論上最大值可達 28 或 30 個 ATP。

二、多選題(占 30 分)

說明:第a題至第b題,每題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 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 選項均答對者,得2分;答錯1個選項者,得1.2分;答錯2個選項者,

得0.4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a 如圖 7 所示,小鼠正常基因 X 的基因體 DNA 是由三個片段所組成,而在突變個體的基因型 中,基因 X 則僅剩下兩個片段,片段 2 則在 基因體中被剔除。若要檢測小鼠是否具有此突 變後基因 X 的基因型,可能會用到下列哪些 方法?

A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B染色體檢驗的核型分析 C基因體核苷酸定序 D特定基因的基因改造 E DNA 電泳鑑定

答  案 AC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 PCR 可以很準確地與欲檢測的基因片段互補,從而偵測其是否存

在。B根據題圖附上的尺標,可知片段 2 僅約 300 個鹼基對,是個很 小的片段,若以染色體核型檢視,應該很難看出差異。D改造與偵測 無關。E因為片段長度不同,電泳即可分出。

圖 7

(19)

s 下列有關免疫細胞的敘述,哪些正確?

A T 細胞生成自胸腺內的造血幹細胞 B B 細胞生成自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 C顆粒球中含量最高的是嗜中性白血球 D抗原呈現細胞主要由輔助 T 細胞擔任 E自然殺手細胞可以辨識癌細胞

答  案 BC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骨髓幹細胞生成後,轉移到胸腺成熟。C占所有白血球約 65%。D 抗原呈現細胞主要為巨噬細胞與樹突狀細胞。E癌細胞的膜受體蛋白 表現異常,故可被偵測到。

d 下列有關植物水分運輸之敘述,哪些正確?

A 水分可沿細胞壁及細胞間隙通過根部內皮的細胞壁而進入木質部,稱為質外 體途徑

B細胞之間相連的原生質絲提供水分進入木質部的途徑,稱為共質體途徑 C根壓是由於根部維管束強烈的毛細作用而形成的作用力

D共生性的真菌菌根有助於植物根部吸收水分與礦物質 E植物在莖部木質部維管束利用壓力流使水分自然上升

答  案 B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無法通過內皮細胞壁的卡氏帶,轉為共質體途徑。B若進入的是木 質部薄壁細胞,當然屬於共質體途徑;但若進入導管或管胞,由於這 兩類細胞都是死細胞,故變成質外體途徑。題意沒有特別強調,可算 正確。C因為水不斷進入中柱而產生膨壓所造成。E蒸散流。

(20)

f 下列有關植物對環境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哪些正確?

A牽牛花的莖與柱子接觸的細胞會累積較多的生長素減緩生長速度 B花梗向光性的生長會即時追蹤太陽的位置,進而改變方向

C昆蟲停留可使含羞草的葉枕細胞的滲透壓改變,導致葉片閉合 D平放的根會因生長素累積在向地的細胞,而抑制細胞生長 E葉片的睡眠運動會因日照方向而啟動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下)第四章 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較少。B是向日性(heliotropism),不是向光性,雖然也是生長 方 應 , 但 兩 者 不 同 。2016 年 , 美 國 加 州 大 學 戴 維 斯 分 校 的 植 物 學 家 Hagop Atamian、Harmer、Blackman 研究團隊首先以無法產生吉貝素 的向日葵突變株 dwarf2dw2)進行向日反應的觀察,結果發現 dw2 突 變株長得很矮又無追日反應,但噴灑吉貝素後,植株長高又出現追日 反應,顯然這是生長反應。在確定追日反應屬於生長後,後續研究又 觀察到莖東側的白天生長速率較快,而莖西側晚上的生長速度較快,

也就是因為這樣才看到向日葵白天是由東向西轉,而晚上是由西向東 轉,這證實了莖兩側生長速率不一的看法,亦即向日葵追日運動是一 種向日性而非膨壓運動。C機械刺激造成。D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反而 會抑制根生長。E是光波長改變的影響,不是日照方向改變所致。

g 下列有關激素與消化液分泌調控的敘述,哪些正確?

A口腔受器受食物刺激後,會促使唾腺分泌激素以增加唾液分泌 B多肽類量高的食物進入胃中,會促使胃幽門分泌胃泌素

C十二指腸的酸性食糜會刺激胰臟分泌胰泌素 D食糜中的脂質和多肽會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 E膽囊收縮素可刺激肝臟分泌膽汁

答  案 B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六章 動物的消化與吸收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21)

詳  解 A唾腺不分泌激素促進唾液分泌,其分泌受神經管控。C酸性食糜會 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胰泌素,促進肝臟分泌膽汁以及胰臟的胰腺管分 泌富含碳酸氫鹽的消化液。D因為會刺激十二指腸分泌膽囊收縮素

(CCK),促進膽囊排出膽汁以及胰腺腺泡細胞分泌富含消化酶的消 化液。E這是胰泌素的作用。

h 四 種 胺 基 酸 : 甲 硫 胺 酸 (M e t h i o n i n e) 、 脯 胺 酸 (P r o l i n e) 、 離 胺 酸

(Lysine)、精胺酸(Arginine),各有 1、4、2、6 組對應密碼子,假設一多 肽鏈序列為〔N 端〕-甲硫胺酸-脯胺酸-離胺酸-精胺酸-〔C 端〕,其 中 N 端為甲硫胺酸的-NH2端,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脯胺酸是由 tRNA 攜帶進入核糖體的 E 位 B多肽鏈的 C 端為精胺酸的羧基

C離胺酸的羧基與精胺酸的胺基之間形成肽鍵

D 轉譯過程中四種胺基酸先後加入多肽鏈的順序是:甲硫胺酸、脯胺酸、離胺 酸、精胺酸

E理論上最多有 13 種不同的 mRNA 序列可以產生此一多肽鏈

答  案 BC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選修生物(上)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進入 A 位。B中間的胺基與羧基都已鍵結為肽鍵,只剩 N 端的胺基 與 C 端的羧基。C如下頁圖a。D如果這是從起始密碼子開始,那一 般都是從甲硫胺酸開始;如果只是其中一段,從 tRNA 與胺基酸的結

合(胺醯 tRNA)及轉譯過程(下頁圖b、c)來看,胺醯 tRNA 斷

鍵處是羧基,該羧基再攻擊 A 位胺基酸的胺基,這表示多肽的延長 方向必從胺基往羧基方向。【師說:不知是否是我想太多?因為沒 有任何高中課本會畫出胺醯 tRNA 的結構,會有哪位同學想到嗎?】

E 1×4×2×6=48。

(22)

   

   

(23)

j 下列有關 C3和 C4植物的敘述,哪些正確?

A C3和 C4植物都能用胡蘿蔔素與葉綠素做為光合色素以吸收光能 B所有單子葉植物都是 C4植物

C C4植物的氣孔為夜間開放,吸收二氧化碳固定為四碳化合物 D C3植物的卡爾文循環在維管束鞘細胞中進行

E在較熱的環境下,C4植物光合作用產率比 C3植物高

答  案 A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上)第二章 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B未必,如水稻就不是。C白天開啟。夜間張開氣孔的是 CAM 植物。

D葉肉細胞。C4植物才在維管束鞘細胞進行卡爾文循環。E因為 C3植 物的氣孔會關閉並進行光呼吸,降低固碳效率。

k 埃及聖䴉是生長在非洲與中東地區的一種鳥類,因為具觀賞價值因此被引進臺 灣,後來順利在野外生存下來,大量繁殖,並取得生存優勢。下列有關生物多 樣性的敘述哪些正確?

A埃及聖䴉屬於入侵種

B埃及聖䴉不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降低 C埃及聖䴉在臺灣可能沒有自然天敵 D埃及聖䴉屬於保育類動物

E埃及聖䴉的繁殖不會造成臺灣本土鳥類棲地的破壞

答  案 A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選修生物(下)第十三章 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應用生物(全)第四章 生物科學與環境

測驗目標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BCE既然已經在野外建立繁殖族群,便已是入侵種。埃及聖䴉

Threskiornis aethiopicus)又名埃及聖朱鷺、埃及聖鷺、聖䴉、巫 婆鳥,原產於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拉克東南部及埃及的一種朱鷺,

2010 年 後 , 在 臺 灣 西 部 濱 海 地 區 也 可 見 到 , 當 時 保 守 估 計 全 臺 約

有 1200 至 1500 隻的族群量。由於埃及聖䴉在臺灣幾乎無天敵,對本

土物種造成排擠,降低生態多樣性。據中華鳥會的評估,2017 年埃及

(24)

聖䴉數量約 2227 至 3046 隻,比起兩年前幾乎翻倍,2018 年政府開始 進行移除工作。D不是保育類。【師說:看到本題,心想如果不怎麼 注意新聞的人,可能會被嚇到吧?】

l 下列有關感覺受器的敘述,哪些正確?

A嗅覺受器是特化的神經元,可直接將嗅覺訊息傳到大腦 B光受器接受光刺激後,可釋出化學物質將訊息繼續傳遞 C味覺受器是味細胞,屬於特化後的神經元

D熱覺受器接收到刺激後,會將訊息傳給相連的感覺神經元 E平衡覺受器是毛細胞,受耳石之壓迫而牽動

答  案 ABE或AB(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答案為B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九章 動物的神經與內分泌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嗅細胞是特化的雙極神經元,會將嗅覺訊號傳到嗅球,而嗅球是大 腦的延伸,如下圖。【師說:大考中心公布的答案明顯錯誤】B視細 胞是特化的雙極神經元,會將視覺訊號透過化學突觸傳給雙極細胞。

C特化的上皮細胞。D熱覺受器是特化的神經末梢,本身就是感覺神 經元。E靜態平衡覺由前庭負責,前庭具有耳石,可受引力造成位移 而拉扯毛細胞的毛,改變動作電位的頻率。但負責動態平衡覺的三半 規管內並無耳石,本選項有爭議。【師說:神經細胞傳遞的是電位,

本質是訊號而非訊息,本題用詞不夠精準】

(25)

; 下列有關輔助 T 細胞與胞毒 T 細胞的功能,哪些正確?

A胞毒 T 細胞也參與體液免疫作用

B輔助 T 細胞可與受感染的細胞結合使其瓦解 C輔助 T 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可活化胞毒 T 細胞 D輔助 T 細胞可具有免疫記憶性

E胞毒 T 細胞主要依賴胞吞作用以清除受感染細胞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參與的是細胞免疫。B胞毒 T 細胞才是。E使感染細胞發生凋亡,

並非胞吞或瓦解。

7z、x題為題組

  非洲豬瘟病毒屬於 DNA 病毒,嚴重危害全世界養豬產業,因此防疫人人有 責。非洲豬瘟病毒寄主具專一性,壁蝨和罹病豬是本病毒主要傳播源。非洲豬瘟病

毒的 DNA 進入寄主細胞內後,即利用寄主細胞內的 RNA 聚合酶、核糖體等進行

轉錄、轉譯作用。由於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外鞘蛋白質的序列與構造特性,使其能耐 低溫環境。

z 下列有關非洲豬瘟病毒敘述哪些正確?

A病毒顆粒內部含有粒線體,可提供病毒感染細胞時所需能量 B非洲豬瘟病毒可感染人,所以必須做好防疫工作

C病毒 DNA 會利用寄主細胞的 RNA 聚合酶進行病毒基因轉錄作用

D病毒的外鞘蛋白質是在病毒顆粒中產生

E罹病豬所製成的肉製品仍可能具有傳染的風險

答  案 C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無粒線體,感染細胞也無須能量。B不會。D外鞘蛋白是在寄主細 胞中產生並組合。E因為無法得知肉製品是否經高溫殺菌消毒。

(26)

x 下列哪些敘述是非洲豬瘟病毒之所以容易散播並造成嚴重危害的原因?

A非洲豬瘟病毒透過其高基氏體分泌毒素侵害豬細胞

B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的外鞘蛋白質具有較好的保護病毒的能力 C非洲豬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一樣,突變率高

D非洲豬瘟病毒顆粒可在低溫環境下保存很長的時間 E除病豬外,所有昆蟲亦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

答  案 B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學知識

難 易 度

詳  解 A病毒沒有高基氏體,是靠表面的醣蛋白感染。C DNA 複製會啟動檢 查機制,故較少突變。E寄主細胞有專一性。

7c、v題為題組

  圖 8 為某生物進行基因表現過程 的示意圖。依此圖回答下列問題。

c 下列哪些生物的基因表現符合圖 8 所示?

A被噬菌體感染的大腸桿菌 B感染流感病毒的人類細胞 C產生青黴素的青黴菌 D造成肺結核的結核桿菌 E作為模式動物的線蟲

答  案 AD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題圖顯示轉錄與轉譯同時進行,表示這是原核細胞的基因表現。故本 題等於在選何者是原核生物。BCE為真核生物細胞。

圖 8

(27)

v 關於圖 8 所示之基因表現過程,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RNA 聚合酶的移動方向是往圖 8 的右側移動

B核糖體是往圖 8 的上方方向移動

C相較於 RNA 聚合酶 2,RNA 聚合酶 1 較早進行轉錄作用 D相較於核糖體 5,核糖體 3 更靠近該 mRNA 的 3' 端

E相較於核糖體 2,核糖體 1 較早與 mRNA 結合並進行轉譯

答  案 B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C RNA 聚合酶 2 轉錄的 mRNA 較短,表示是後來加入的,故轉

錄方向由右向左,也表示該股 DNA 模版的方向由右向左是 5'→3'。 BDE從核糖體產生的多肽長度可知核糖體在兩條 mRNA 的移動方向 是 3→5、1→2,也表示 mRNA 的方向由下向上是 5'→3',核糖體 3 較 靠近 mRNA 的 5' 端。

b 圖 9 為 HIV 感染的病人血液中病毒濃度、

病毒抗體量、輔助 T 細胞含量的時間序列 圖。基於此圖,以下敘述或推論哪些正確?

A HIV 病毒感染後一年內導致輔助 T 細胞 和 B 細胞活化,進而抑制 HIV 病毒增加

B HIV 病毒感染後即開始侵入輔助 T 細

胞,在其細胞內進行增殖

C HIV 病毒感染後 4∼5 年時,宿主開始發

展對抗 HIV 的後天性免疫

D HIV 病毒感染後 6∼7 年時,B 細胞已失去其功能性

E HIV 病毒感染後 10 年內發展出後天性免疫缺失症候群(AIDS)

答  案 ABE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基本的生物學知識;觀察、分類及推理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因為 HIV 抗體增加了。B因為 TH 數量增加,表示有被感染。C約

1 年 HIV 抗體就增加,不用等到 4∼5 年。D從 HIV 抗體數量居高不 下,表示 B 細胞仍在作用。E因為 HIV 抗體數量開始下降。

圖 9

(28)

三、閱讀題(占 16 分)

說明:第n題至第#題,包含單選題、多選題或二者均有,每題2分,單選題 有4個選項,多選題有5個選項,每題選出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 之「選擇題答案區」。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1個選項者,該題 以零分計算。多選題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答錯1個選項者,得1.2分;答 錯2個選項者,得0.4分;答錯多於2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 以零分計算。

【閱讀一】

  睡眠片段化如何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為解答此問題,科學家使用易罹患動 脈粥狀硬化的 Apoe 基因剔除小鼠(Apoe-/- 小鼠),分成睡眠完整組(SC)及睡眠 片段化組(SF)兩個做實驗。實驗結果顯示,與 SC 相比,SF 發生了動脈粥狀硬 化病徵,並在動脈中發現大量的 Ly-6Chigh 單核球及嗜中性白血球;但是 B 細胞及 其他淋巴球的數量並沒有明顯改變,也沒有體重增加的現象。另外,由下視丘產生 的食慾素(hypocretin,縮寫為 Hcrt)也在 SF 發現減少的現象,但輔助 Hcrt 的傳遞

物 dynorphin 則在 SF 無差異性的表現。若給予 SF 小鼠完整睡眠後,這些小鼠又可以

產生 Hcrt,並且具有正常數量的 Ly-6Chigh單核球及嗜中性白血球。另一個實驗中,

在高脂飼料餵食下,同時剔除雙基因的 Apoe-/-Hcrt-/-小鼠的動脈粥狀硬化病徵及 Ly- 6Chigh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增加,會比剔除單基因的 Apoe-/-小鼠更為嚴重。研 究顯示充分的睡眠是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機制。依照上文及所習得知識,回 答下列問題。

n 根據上文所描述之睡眠片段化所造成的影響,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會讓血中特定細胞數量上升

B輔助傳遞物 dynorphin 的表現無差異,導致 Hcrt 失去功能 C體重沒有增加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主要原因

D Hcrt 表現量與動脈中 Ly-6Chigh單核球數量變化呈現負相關性 E睡眠片段化對 Hcrt 造成表現下降的現象,屬於不可逆反應

答  案 A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根據科學文章作合理判斷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 Ly-6Chigh 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增加。B Hcrt 減少,不是失去

功能。C睡眠片段化造成 Ly-6Chigh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增加引

起。D Hcrt 減少,Ly-6Chigh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卻增加,兩者

呈負相關。E只要改成完整睡眠,Hcrt 又恢復表現量。

(29)

m 若甲為 Apoe-/- 小鼠而乙為 Apoe-/-Hcrt-/-小鼠,下列哪些數據符合上文對於此兩 類小鼠特性的推論?

A B C D E

答  案 C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E無差異。BCD因為雙基因剔除者的動脈粥狀硬化病徵及 Ly-6Chigh 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增加更嚴重,故甲較低,乙較高。

, 實驗設計如圖 10 所示,科學家製備了具 有功能性的 Hcrt,注射到睡眠片段化組

(SF)的 Apoe-/-小鼠中,相較於睡眠完 整組(SC)的 Apoe-/-小鼠,試問下列何

者較符合 Ly-6Chigh 單核球在這三個組別

的變化?

A B C D

答  案 C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上)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選修生物(上)第五章 動物的循環

測驗目標 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睡眠片段組的 Ly-6Chigh 單核球與嗜中性白血球數量增加。有注射 Hcrt 者,則與睡眠完整組類似。

圖 10

(30)

【閱讀二】

  CRISPR 基因編輯是近年來所發展出

來的新技術,可以精準編輯或突變某基因 的特定位置,有別於傳統上使用藥劑進行 的隨機突變。CRISPR 技術將 Cas9 蛋白 及嚮導 RNA(gRNA)之複合體(Cas9- gRNA)送入細胞質,然後此複合體會再進 入細胞核,由 gRNA 引導該複合體,找到 可以與 gRNA 序列相配對的 DNA 進行配對

(如圖 11 所示)。Cas9 會在所配對的區域 進行切割,造成該位置的 DNA 斷裂。細胞

DNA 修補機制會對斷裂的 DNA 進行修復,形成基因的核苷酸缺失或插入,因而導 致 DNA 突變。

  CRISPR 的核心技術製備 gRNA 分子,它是由 20 個核苷酸所組成的序列,目的

是與要編輯的 DNA 進行專一性配對。據此特性,科學家若想要突變哪一個基因,就 可以將該基因的互補核苷酸序列設計在 gRNA 分子上。然後 gRNA 就可以引導 Cas9-

gRNA 複合體進行該基因的突變與編輯。基因編輯在生物科技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例

如針對酵素活性區域之 DNA 編碼進行改造,提升酵素催化活性。

. 下列有關 CRISPR 基因編輯所造成的突變敘述,哪些正確?

A可能產生新的生物特性或導致性狀消失,並可以遺傳給後代

B CRISPR 基因編輯發生在細胞質

C gRNA 與 DNA 序列配對是決定 Cas9 精準找到目標基因的關鍵 D Cas9 是一種核酸酶

E CRISPR 技術無需任何細胞酵素的協助

答  案 ACD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上)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理解科學文章內容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生殖細胞基因改變才能遺傳給後代。但從文字把「可能」二字放在 最前面,也就含括後者,此種描述方式易讓人誤解。B細胞核。C因

為由 gRNA 引導該複合體,找到可以與 gRNA 序列相配對的 DNA 進

行配對。D Cas9 會在所配對的區域進行切割,造成該位置的 DNA 斷 裂,可知為核酸酶。E從題圖可知還需要 DNA 修復酶。

圖 11

(31)

/ 某植物的 R 基因利用 CRISPR 編輯過後,產 生兩種基因型態(R-M1 與 R-M2)。序列分 析結果顯示,R-M1 基因發生部分序列缺失;

R-M2 則插入一些額外的序列。野生型植物(含

有 原 始 R 基 因 ; 代 號 為 R) 與 這 兩 種 突 變 株

(R-M1 及 R-M2)經感染病原菌甲與病原菌乙

後,偵測這兩種病原菌在植物體內的相對含量

(圖 12)。下列分析結果何者正確?

A R 基因會影響兩種病原菌的感染

B R-M1 對病原菌甲有較高的抗性

C R-M2 對病原菌甲有較高的抗性

D CRISPR 編輯病原菌甲的基因造成感染上的差異

答  案 B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上)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病原體甲、乙對野生型均有一致的感染力,因此 R 基因對病原體感 染的影響力相同,或者說沒有影響力。C較低,因為病原體甲相對含 量較高。D題幹是說對植物 R 基因編輯,不是對病原體基因編輯。

! 依據上題數據,下列哪些結論正確?

A病原菌甲較容易感染 R-M1 突變株

B CRISPR 編輯 R 的位置對於病原菌甲感染植物並無相關

C R-M2 基因可被生物科技運用於創造病原菌甲抗病植物

D CRISPR 編輯技術有機會對同樣的基因創造功能增強或減弱的突變株

E R 基因的突變對病原菌甲的含量有影響

答  案 DE

命題出處 基礎生物(下)第四章 遺傳     選修生物(上)第十一章 遺傳

測驗目標 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DE較不容易感染 R-M1 突變株,較容易感染 R-M2 突變株,這也表 示基因編輯可增強或減弱對病原體的抗性。B有關,因為造成 R-M1 突

圖 12

(32)

變株較不易受病原體甲感染。C R-M2 突變株更容易受病原體甲感染,

不適合作為抗病原體甲的植物。

【閱讀三】

    野 生 水 鳥 是 A 型 流 感 病 毒 的 天 然 寄 主 。 人 禽 共 通 的 禽 流 感 病 毒 (H1N1) 透 過 病 毒 表 面 的 血 球 凝 集 素 醣 蛋 白 (H A) 與 寄 主 細 胞 膜 上 的 唾 液 酸 受 體

(sialic acid receptor)結合而感染人或鳥類。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的唾液酸受體和鳥

類的受體上有些許差異,而病毒表面的 HA 和人類上皮細胞的唾液酸受體之結合能力 大小,是禽流感病毒是否感染人類的關鍵。

  蝙蝠是甚佳的流感病毒寄主,科學家在中南美洲蝙蝠身上採到兩株新的 A 型流

感病毒(H17N10 與 H18N11),有趣的是這兩株病毒表面的 HA 不會和寄主細胞膜

上唾液酸受體結合,而是透過流感病毒表面的 HA 和寄主細胞膜的第二型主要組織相 容性複體(MHC-2)結合進入細胞,進而感染宿主。科學家也發現蝙蝠流感病毒可 與人類、小鼠、豬及雞的 MHC-2 結合,不僅可以直接感染人類,也可以透過家畜 感染人類。這些研究成果有助於我們對蝙蝠流感病毒的人畜共通傳染性進行風險評 估。根據上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 科學家取 H1 和 H18 病毒粒子,分別加入無法產生 MHC-2複體(MHC-2-/-) 的人類細胞株,而後分析病毒感染的細胞數量,下列何者實驗結果較接近上文 的敘述?

A B C D

答  案 C

命題出處 選修生物(下)第十章 人體的防禦

測驗目標 分析與推論實驗數據的能力

難 易 度

詳  解 AD據「這兩株病毒表面的 HA 不會和寄主細胞膜上唾液酸受體結合,

而是透過流感病毒表面的 HA 和寄主細胞膜的第二型主要組織相容性複 體(MHC-2)結合進入細胞,進而感染宿主。」可知,新型病毒若無 MHC-2的協助,感染率甚低,故錯誤。B文章提及 H1N1 是人禽共通 病原體,透過病毒表面的 HA 與寄主細胞膜上的唾液酸受體結合而感

Gambar

表 1 108 年生物指考試題分布與配分 主題 翰林課本章節 單選題
表 2 指考測驗目標與試題分布
8  圖  2  為下視丘-腦垂腺-激素-目標器官之作用示意圖,甲、乙、丙、丁分別 代表腦垂腺前葉激素。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圖 17圖 1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壹部分(占 60 分) 一、單選題(占 40 分) 說明:第 題至第 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 項。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4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 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人類的一個精母細胞與一個卵母細胞,兩者分別經由減數分裂後,共可以產生幾個配子? 8 6 5 4 2

第壹部分(占 60 分) 一、單選題(占 40 分) 說明:第 題至第 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 項。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4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 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細胞是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單位,下列有關細胞與生物體之間的敘述,何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