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明德中學 107 學年度第二學期職科一年級國文晨考 日期:6 月 10 日
第二課 詠物篇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國字、注音、注釋
國字注音(1題3分,共30分) 注釋(1題5分,共30分)
1. 針「縷」:ㄌㄩˇ
2. 晴煙漠漠柳「毿」毿:ㄙㄢ 3. 葉「蕾」:ㄌㄟˇ
4. 居心「ㄆㄛˇ」測:叵 5. 「梔」子花:ㄓ
6. 掩「ㄈㄨˋ」:覆
7. 「ㄓㄣ」酒:斟
8. 「ㄋㄧㄥˊ」視:凝
9. 柳絲「縧」子:ㄊㄠ 10. 焦「ㄓㄨㄛˊ」:灼
1. 晴煙「漠漠」:迷濛的樣子。
2. 晴煙漠漠柳「毿毿」:柳條披拂下垂的樣 子。
3. 「斟」在粗陶碗裡:注入、添加。
4. 青眼:指柳葉尚未抽出的苞芽。
5. 麻皴:物體表面有皺紋。
6. 柳絲「縧」子:絲帶。
二、選擇題(1 題 5 分,共 40 分)
1. ( C )「所有的樹都是用『點』畫成的,只有柳,是用『線』畫成的。」這段話意謂: (A)柳 樹的枝幹筆直,沒有蔓生的枝枒 (B)柳葉可以用來編織繩索 (C)柳樹美在柔弱下垂的柳 條 (D)柳樹是叢生的植物
2. ( B )作者認為:「所有開花的樹看來都該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其著眼點為:
(A)木棉樹只開花不結果 (B)木棉樹各部位都散發陽剛之美 (C)木棉花的花期很短 (D) 木棉樹能生長在惡劣的環境之中
3. ( D )下列文句,何者展現出木棉的陽剛之美? (A)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優美風度,緩緩地自枝
頭飄落 (B)初夏的公園裡,我們疲於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 (C)木棉落後,木棉 樹的葉子便逐日濃密起來,木棉樹終於變得平凡了 (D)樹枝也許是乾得狠了,根根都麻 皴著,像一隻曲張的手
解析:(A)形容木棉樹如棉絮般的種子,無特別描述到陽剛的意象。(B)作者寫自己從前在公園裡接
拾木棉的經驗。(C)暗示木棉樹之「奇」,在於它的花。(D)「乾」、「皴」的意象表現出 木棉男性的陽剛之美。
4. ( D )閱讀下文,並判斷作者所謂「翻字典也沒用的事」是指:
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沒用的,怎樣的注釋才使我們了解蘇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 著春風,隋堤的柳怎樣茂美如堆煙砌玉的重重簾幕。
(A)各地的特殊文化 (B)生命成長的過程 (C)四季的變換 (D)個人的美感體驗 解析:(D)引文指出舉凡柳樹在春風中搖曳的姿態、綠蔭濃密的景象,這些景色的美麗都是字典無
法解釋的,故可推斷「翻字典也沒用的事」是指個人的美感體驗。
5. ( A )〈詠物篇〉「柳」、「木棉花」中,作者大量運用對比來凸顯柳的清逸淡雅與木棉的特異 不群,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運用對比? (A)柳差不多已經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經老朽了 (B)別的樹總有花、或者果實,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沒有用處的白絮 (C)所有開花的樹 看來都該是女性的,只有木棉花是男性的 (D)木棉樹又乾又皺,不知為什麼,它竟結出 那麼雪白柔軟的木棉
解析:(A)「落伍」、「老朽」都是形容柳樹沒有什麼實用價值,非對比。(B)以別的樹有花、果,
對比柳只有白絮而已。(C)以其他開花的樹都是「女性」,對比木棉花是「男性」。(D)以 樹的乾皺,對比木棉的柔軟。
6. ( B )將物擬為人,讓它擁有人的特質,在修辭學上稱為「擬人」。下列文句何者運用了擬人修
辭? (A)木棉花幾乎就像是從乾裂的傷口裡吐出來的火焰 (B)柳絲縧子慣於伸入水中,
去糾纏水中安靜的雲影和月光 (C)所有的樹都是用「點」畫成的,只有柳,是用「線」
畫成的 (D)柳樹不是匠人的樹,它是詩人的樹,情人的樹
解析:(A)明喻。喻體為「木綿花」,喻詞為「像是」,喻依為「傷口裡吐出來的火焰」。(B)擬人。
將柳擬作人,才會去「糾纏」。(C)映襯。點─線。(D)類疊。「的樹」。
7. ( B )下列關於張曉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學時代便開始投稿,但並未獲刊登機會,至
三十七歲時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 (B)作品題材由個人的情思拓展到家國的視野,兼具感性 與知性 (C)作品充斥著辛辣諷刺的口吻,展現出憤世嫉俗、對社會時政的不滿 (D)擅長 散文及劇本創作,小說類的作品則較缺乏
解析:(A)從中學時代起就常常投稿,並屢獲刊登,二十七歲即獲中山文藝創作獎。(C)作品有時細 膩溫柔,有時辛辣諷刺,展現變化多姿的獨特風格。(D)散文以外,在劇本、小說各領域 亦有可觀的成績。
8. ( A )歌詠人、事、物一向是詩歌文學中重要的一部分,下列詩句,何者歌詠的對象為「柳」?
(A)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把長條絆得人 (B)落盡殘紅 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占人間第一香 (C)勁直忠臣節,孤高烈 女心。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D)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 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解析:(A)由「灞岸」、「飛絮」、「長條」可知為柳。出自羅隱〈柳〉。語譯:灞水兩岸每逢晴日,
折柳贈別接連不斷,那婀娜多姿的柳絲相偎相依,春意無限。只可惜自己飄起的飛絮,尚 且漂泊無定,又怎能憑這長條,絆得住即將遠行之人?(B)由詩中所言「百花王」即可知 是牡丹。又牡丹於春末夏初開花,故云「落盡殘紅始吐芳」。出自皮日休〈題牡丹圖〉。
語譯:花朵都凋落後才吐露香氣,它的名字叫做「百花王」,天下都沒有能與它爭豔的了,
它的香味也是最香的。(C)「勁直」、「忠臣節」、「孤高」、「霜雪不能侵」皆為竹的 特質,故可知。出自朱淑真〈詠直竹〉。語譯:具有像忠臣般正直的節操,像烈女般孤高 的心。四季都同一種顏色,就連霜雪也不能侵犯它。(D)由「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 百花殺」、「黃」可知為菊。出自黃巢〈不第後賦菊〉。語譯:等到那秋天的九月八日,
我這菊花開後,百花都應凋落!那陣陣衝天的香氣,吹透了京城長安,看滿城都是菊花,
就像滿城勇士都披上黃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