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定 科 目 考 試 模 擬 試 題 題 本
國 文 考 科
〈測驗範圍〉高中國文一、二、三年級
【出處】南一版《國文科指考王模擬試題》
祝考試順利
- 0 -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 80 分鐘 作答方式:
˙ 選擇題答案請填入後面之答案欄中。
˙ 非選擇題用黑色或藍色筆,在「作答區」上作答。
◎ 註: 1. 選擇題答錯須倒扣
2. 此份試題本為模擬指定科目考科之測驗形式,作答方式仍 以未來實際之測驗形式為準。
版權所有 請勿翻印
教師用
○
第壹部分:選擇題(佔 53 分)
一、單一選擇題(佔 32 分)
說明:第1至16題為單一選擇題,每題均計分。每題選出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
上。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C 1. 詞為兩宋代表文學,其興ㄕㄥˋ的原因不外詞體本身的發展、君王之提ㄔㄤˋ、社會風氣之 助長。詞在剛開始發展時,原是音樂的附ㄩㄥ,經過晚唐、五代文人的嘗試創作,到了宋 代晏、歐、張、柳等ㄅㄟˋ出,北宋詞壇始呈現活躍的局面。
上列文句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正確的字形依序是:
(A)勝/唱/雍/倍 (B)盛/暢/庸/備 (C)盛/倡/庸/輩 (D)勝/倡/擁/倍
B 2. 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老張是個「規矩」的人,你託他辦的事一定不會出差錯/各行有各行的「規矩」,千萬 別犯錯
(B)李先生經過十次相親後,最近「春風」滿面,應是好事近了/看他「春風」得意的樣子,
一定是中大獎了
(C)出身豪門的小王總是對人「大方」,完全不在意花了多多錢/小花是個「大方」的人,
面對大場面時一點都不拘謹
(D)這小子態度傲慢,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會更加目中無人/颱風前的天空「顏色
」是這般絢麗,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C 3. (甲)一個老人揚起手上的長柄勺,撥出水光□□的一片,罩下來落在腳前的什麼植物上 (乙)真正打擾我的,倒不是牠的□□然,嗡嗡然,乃至被其螫咬,卻是我自己這顆容不得
別「人」的心
(丙)秋陽似酒,雖稍嫌辛辣,卻已是老炭文火,靜靜燉著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在這秋日的 午後,□□燉熟
請根據上述各段文字的意思,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是:
(A)慢慢/營營/薄薄 (B)茫茫/嚶嚶/火火 (C)靜靜/營營/慢慢 (D)火火/嚶嚶/茫茫
B 4. 身為知識分子的你欲提出一個思考方向以加強軍民的備戰意識,下列何句可以讓你引經據典,
表達全民皆應備戰的具體做法?
(A)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 (B)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役民之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 (C)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D)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B 5. 在古詩詞中常可見有關節慶的詩詞,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
- 1 -
( 2. (A)行為端正老實/應遵守的法則。(B)喜悅快樂的神情。(C)不吝嗇
/態度自然不拘束。(D)教訓/色彩。)
( 3. (甲)雷驤北投 坐;長柄勺,撥出水 光「靜靜」的一片。(乙)商禽蚊子;
「嗡嗡然」係寫蚊子飛舞的聲音,「
嚶嚶」是鳥鳴聲,「營營」為「狀聲 詞」,狀寫蚊子飛的聲音。(丙)劉大 任秋陽似酒;由「老炭文火」、「燉
」可見為「慢慢」的。)
( 4. (A)出處:歐陽脩縱囚論。歐陽脩強調治國必本於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反對縱囚。(B)出 處:蘇軾教戰守策。(C)出處: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說明民心的向背,是國家興亡的關鍵。(D)出處:賈誼 過秦論。強調為政者須以仁義治國。)
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茱萸」知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 節,因古代重陽節要佩帶茱萸,登高飲菊花酒,以避災袪邪。下列有關各節慶之詩詞,按 照一年先後順序排列,選出正確的選項:
(甲)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乙)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丙)處處逢珠翠,家家聽管弦。雲車龍闕下,火樹鳳樓前
(丁)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幾多 (A)丙丁乙甲 (B)丙乙丁甲 (C)乙丙丁甲 (D)乙丁甲丙
A 6. 名家作品在名篇定題時,往往會在題目上預設「文眼」以點明該文之主旨。下列作品之主旨 與題文的說明,請選出錯誤者:
(A)李斯諫逐客書,重點在「諫書」,旨在婉言秦王逐客之失,既謝其寵遇又寄其警惕 (B)賈誼過秦論,重點在「論秦之過」,旨在批評秦王之過並使漢文帝戒秦之失,以實行仁
政
(C)荀子勸學,重點在「勸」,旨在闡明「學」的重要,以達成「勸」的目的和主旨
(D)李密陳情表,重點在「陳情」,旨在懇辭皇帝詔命,陳述欲報養祖母大恩之情,並傾訴 自己不能應命的苦衷
D 7. 「禮拜六下午/我和爸爸去釣魚/池塘的臉/比上個月還黑/不知為什麼/不久/浮標在動
/爸爸趕快拉釣竿/哇!釣到了/一個沒有尾巴的/空罐頭/記得上一次/我們也釣了一 隻/張著口的/臭鞋/爸爸好生氣,說:『二十世紀的魚』」(渡也魚)詩的末句「爸爸 好生氣,說:『二十世紀的魚』」意謂:
(A)生氣自己釣不到魚
(B)感嘆二十世紀的人再也釣不到魚
(C)安慰孩子二十世紀的魚就是空罐頭和臭鞋
(D)以反諷的手法表現出對二十世紀環境汙染的感嘆
A 8. 現代的新新人類,常常因稱呼隨便而導致尷尬的場面,請問下列稱呼的用法何者錯誤?
(A)蠟筆小新的老師喜獲麟兒,夥同幾位同學去老師家祝賀,一進門即見著老師的先生,同 學們稱呼他為泰山
(B)櫻桃小丸子去同學花輪家玩,花輪稱自己姊姊為家姐,介紹給小丸子認識
(C)名偵探柯南與法務部部長王清風皆是臺大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今柯南有事拜訪王清風,
稱其為王部長
(D)小寶與大媛準備步入結婚禮堂,安排婚前餐宴讓雙方家長認識。餐宴中小寶媽媽知道大 媛媽媽捨不得女兒嫁出去,於是對大媛媽媽說:「令嬡嫁到我們家,我們會好好照顧,
請您放心。」
B 9. 有一天/我倦遊回來/發現床上躺著一位老人/臉上深陷的皺紋/長而灰白鬍鬚/以及痿弱
- 2 -
( 8. (A)泰山為岳父的別稱。)
( 5.解析見P.8。)
( 6. (A)重點在「逐」,旨在批評秦王不當逐客之過,規勸秦王廢除逐客令,
言詞愷切犀利,結果使秦王取消了逐客令。)
的四肢/用迷朦的眼光注視著我/且微微地張口說:/快/快回到自己的身上來/是我?
/我不過出門蹓躂一陣子而已/這怎麼會是我呢/於是/我又出門/乾脆不回來/浪跡天 涯/後來/我在野地上/無意間發現一座墓碑/上面冷峭而斑剝地刻著我的名字/那座墓 碑像個大磁場/猛烈地吸住我不放/我想這次我不能不承認/這是我永住的家了(岩上蹉 跎)
上引新詩之意可與下列何句詩意相互闡發?
(A)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B)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C)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D)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C10. 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知者創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於學,百工之於技,自三代歷漢至唐而 備矣。故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 下之能事畢矣。
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
不差毫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 人而已。(節錄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此篇為題跋類散文,突出吳道子畫人物的技法尤為精妙,可見蘇軾在繪畫上亦有深究,
否則斷難寫出此類作品
(B)「游刃餘地」和「運斤成風」即形容吳道子作畫得心應手,意到筆隨,兩成語皆出於莊 子
(C)文中「顏魯公」即文天祥正氣歌并序所列出的十二哲人之一─顏常山
(D)由「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可見作者所持之創作理論,認為創作之高 明在於法度規範之內又能表現出新意,在豪放的風格之外仍能寄託妙理
C11. 下列關於各經典作品相關的國學常識,何者錯誤?
D12. 亭亭為研究小說文學,在網路上搜尋到下列文字:
- 3 -
(10. (C)顏魯公即顏真卿,字清臣,封魯郡公,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家。
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遒勁鬱勃,開創書壇新風氣,世稱「顏體
」/顏常山指顏杲卿,安祿山反,杲卿守常山,城陷被執,杲卿 瞋目罵不絕,賊鉤斷其舌曰:「復能詈否?」杲卿含糊而絕。)
(11.(C)墨子不可稱為墨經,
墨經僅是書中的一部 分而已。)
老子 墨子 莊子 孫子
(A) 中心思想 道 兼愛 逍遙
(B) 寫作體式 格言體 單篇論文 單篇論文 單篇論文
(C) 書名異稱 道德經 墨經 南華真經 孫子兵法
(D) 學說主張 致虛守敬
處柔善下 彊本節用
尚同尚賢 逍遙自然
反璞歸真 全勝非攻 仁武大勇
(甲)胡適在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中說:「□□沒有布局,全是一段一段的短篇小品連綴起 來的;拆開來,每段自成一篇;鬥攏來,可長至無窮。這個體裁最容易學,又最方便。
因此,這種一段一段沒有總結構的小說體就成了近代諷刺小說的普通法式。」
(乙)魯迅在三閑集流氓的變遷中曾這樣評論一部小說:「『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 是俠之流,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他們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們所打劫 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
□,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
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丙)勇悍劉唐命運乖,靈官殿裡夜徘徊。偶逢巡邏遭羈縛,遂使英雄困草萊。鹵莽雷橫應 墮計,仁慈晁蓋獨憐才。生辰綱貢諸珍貝,總被斯人送將來。
(丁)愛此一拳石,玲瓏出自然。溯源應太古,墮世又何年。有志歸完璞,無材去補天,不 求邀眾賞,瀟灑做石頭
有關這些資料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甲乙兩項資料可列入小說報告的評論研究 (B)乙丙所指的小說為同一部小說,即水滸傳
(C)甲中所述的小說是以寫實手法,揭露舊禮教與科舉制度的弊害;丁所指的小說則是以悲 劇收場
(D)甲乙丙丁所述的小說共有三部,都是明代章回小說的代表作品
C13. 「根據二○○四年的一項訪問調查資料顯示,男性吸菸者中有46%的人想要戒菸,而女性
吸菸者中則有39%的人想戒菸。這些數字表示幾乎有一半的吸菸者會想戒菸。一旦他(她
)們都能夠戒菸成功的話,臺灣的吸菸率,將會一夕之間減半。然而另一個問題是,戒菸 真的這麼容易嗎?在同年的訪問調查資料中,男性的吸菸者有 35%曾經嘗試要戒菸,女性 的吸菸者則有42%曾嘗試戒菸。」(節選自簡錦漢誰抓得住癮君子,二○○六年十二月二 十四日B8版中國時報)
上述文字的主旨,是在說明:
(A)臺灣地區多年來吸菸人口的普及率都維持在高水平 (B)臺灣地區男性吸菸人口的和女性相較,高出四倍 (C)吸菸者雖大半都想要戒菸,但戒菸並不如想像中容易
(D)臺灣地區的吸菸人口未見下降,原因在於「真正的癮君子」並不想戒煙
C14. 關於唐代古文運動的敘述,下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宋古文八大家之名肇始於歸有光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文學史上遂有「八大家」之稱 (B)因六朝詩文重唯美而忽略文學的真正實用意義,因此韓愈首先提倡「古文運動」,以「
清新散文」矯正駢文之弊
(C)主張以「群經子史」為文學典範,不但要求文章質樸無華,也要求文章應蘊涵教化功效,
是集文學、儒學、教化為一體
(D)古文運動經過唐代諸賢的大力推行,終於唐代取代駢文為文章之正宗;其中除了韓愈的
- 4 -
(12. (甲)寫清初吳敬梓儒林外史。此小說雖取章回長篇小 說之形式,實為自成格局之短篇而成。(乙)寫水滸傳。
(丙)引自水滸傳第十四回詩。(丁)引自曹雪芹自題畫 石詩,寫紅樓夢。(D)(甲) (丁)所述之小說為清代章回 小說的代表作。)
文章備受重視外,柳宗元的山水遊記亦為後世所稱道 15
~ 16 為題組
冬天,靠在爐邊的安樂椅上;夏天,穿上浴衣邊啜著香茗;舒舒泰泰地與親友隨心閒聊的 話,照實寫下來,才是Essay (Essay的語源,來自法文的「嘗試」essayer,蓋「試筆」之意也
)。隨著自己的高興,也說些輕鬆的理論,帶刺警句,或則任情地大言豪語一番,有幽默,也 有哀愁(Pathos)。它們的內容,上自國家大事,下至市井瑣務,書的評論,風雲人物的軼事,
以至自己過去的回憶,是隨著思潮的起伏,海闊天空跟著興之所至而託諸筆墨的文章。
近世文學中Essay的始祖,當推十六世紀法國懷疑派思想家蒙田(Michel Eyquem pe Montaigne, 1533-1595),是人所盡知的。援引古典之多且令人厭,他那莫名其妙的寫法,後來 卻成了愛默生(Ralf waldo Emerson, 1803-1882)等的範本。蒙田的Essay很快傳到了英國,由 哲人培根承其衣缽;爾後最富於此類文學的英國文學,當推培根為其始祖。(節選自廚川白村 出了象牙塔)
按:Essay:即所謂「現代散文」
A15. 如果要替以上文字,定一個標題,何者較為適切?
(A)現代散文的濫觴 (B)開創新藝術
(C)散文與小說的區別 (D)現代散文的省思
D16. 下列有關現代散文(Essay)發展的敘述,何者錯誤?
(A)從事散文創作時,最好要有閑散的心情,才能有創新之作 (B)散文的取材,並無固定的範圍,而是一種新藝術的開創
(C)近世散文的始祖當推法國的蒙田,其文風後為英國培根所繼承
(D)就散文的形式而言,是一種試驗的、無規準的,隨思緒起伏,散亂而無結構的文章
二、多重選擇題(佔 21 分)
說明:第17至23題,每題各有5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劃 記在答案欄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3分,各選項獨立計分,每答對一個選項,
可得0.6分,每答錯一個選項,倒扣0.6分,完全答對得3分,整題未作答者,不給 分亦不扣分。在備答選項以外之區域劃記,一律倒扣0.6分,倒扣至本大題之實得 分數零分為止。
AB17. 文學的領域中,有些如同Discovery 頻道 一般,帶我們認識了自然的景觀,和各地的人文
CE 習俗。下列文句,何者即屬之?
(A)轉東行半里,入茅棘中,勁茅高丈餘,兩手排之,側體而入,炎日薄茅上,暑氣蒸鬱,
覺甚悶
(B)自斗六門沿山入,過牛相觸,溯濁水溪之源。翼日可至水沙連內山。山有蠻蠻、貓丹等
- 5 -
(14. (A)歸有光→茅坤。(B)在韓愈之前尚有陳子昂、張說、李華等人為古文運動之前驅。(D)古文 運動在唐代並未完全成功,到了晚唐時,駢文復起。直到宋代,古文才成為文章正宗。)
(17.解析見P.8。)
十社
(C)水沙連內山產土茶,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消腹賬,亦佳品云
(D)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虛盈,均 於是乎在
(E)文身舊俗是雕青,背上盤旋鳥翼形。一變又為文豹鞹,蛇神牛鬼共猙獰
AD18. 閱讀下列文字後,請選出對( )處描述正確的選項:
所謂「文白不分」的散文有好幾種,有的是壞散文,有的卻是好散文。將文白的比例 作適當的安排,使文融於白,如(甲),而仍維持流暢可讀的白話節奏,是「文白佳偶」,
……文得不雅,白得不暢,文白不睦,(乙)的情形,才是「文白怨偶」,……熟諳舊文學 兼善新文學,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的學者,已成(丙)。退而求其次,我們似乎又不能寄厚 望於(丁)的花花公子,和本本分分的浣衣婦人。(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
(A)(甲)應填入「魚之相忘於江湖」;(丙)應填入「鳳毛麟角」
(B)(甲)應填入「相濡以沫」;(乙)應填入「乾乾淨淨」
(C)(乙)應填入「捉襟見肘」;(丙)應填入「善男信女」
(D)(乙)應填入「同床異夢」;(丁)應填入「呢呢喃喃」
(E)(丙)應填入「人中龍鳳」;(丁)應填入「得意忘言」
全19. 詩歌中常見「酒」入詩句,但名稱不盡相同。下列詩句中何者有代指酒的字詞?
(A)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B)簾外春風正落梅,須求狂藥解愁回。煩君玉指輕攏撚,慢撥鴛鴦送一杯 (C)欲去公門返野扉,預思泉竹已依依。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甕醍醐待我歸 (D)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E)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共祝中興主,高歌唱太平
E20. 下列是一段關於「傳奇」的敘述,其中有地方是錯誤的,請選出更正正確的選項:
王國維以為「傳奇」之名自唐至明凡有四變:其名稱最早見於唐,為裴鉶所撰的小說 集之名;至宋,指的是諸宮調;元人則以元雜劇為傳奇;到了明代,傳奇成了南戲的專稱;
直到清乾隆間,傳奇又分為「雜戲」和「傳奇」兩類,由此之後,傳奇成為明清戲曲的體 裁之一。此中,唐代傳奇篇章結構完整,語言精練,代表了小說藝術的成熟。 髯客傳是 寫楊素的侍妾紅拂女和李靖、 髯客輔佐李世民的故事,後世七俠五義即取材於此。
(A)為「裴鉶」所撰的小說集之名─應改為「裴度」
(B)至宋,指的是「諸宮調」─應改為「講唱文學」
(C)傳奇成為「清戲曲」的體裁之一─應改為「章回小說」
(D)「唐代」傳奇篇章結構完整,語言精練,代表了小說藝術的成熟─應改為「明代」
(E)後世「七俠五義」即取材於此─應改為「風塵三俠」
- 6 -
(19.解析見P.8。)
(18.(甲)引文言「使文融於白」,文白和諧交融,
故應填入「魚之相忘於江湖」。(乙)是形容
「文白不睦」,即文白不能搭配的情況,
故應填入「同床異夢」。(丙)指散文寫作絕 佳者,其下再言「其次者」,故此應填入
「鳳毛麟角」。(丁)依後文句式「本本分分
」,故適合填入「呢呢喃喃」。)
全21. 古代詩詞中常以「折柳」來代表送別之意,因「柳」與「留」諧音,下列何詩所述之「柳
」的意象具送別之意?
(A)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客亭 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B)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 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C)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 哀
(E)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CE22. 以「閨怨」為題材的詩,一般而言有兩種主要內容:一是「思征夫詞」,一是「怨商人語
」。許多著名的詩人,都有閨怨之作,下列何者是屬於「思征夫詞」?
(A)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B)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C)良人平昔逐蕃渾,力戰輕生出塞門。從此不歸成萬古,空留賤妾怨黃昏 (D)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E)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AB23. 如果你要撰寫一篇有關討論孔、孟積極入世精神的報告,下列何句可作為佐證?
C (A)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B)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 與?」
(C)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D)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E)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佔 47 分)
說明:本部分共兩大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
二)。
一、閱讀理解與短文寫作(佔21分)
請仔細閱讀下列文字,並回答問題。
夏后相與有扈戰於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
戰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於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 不飾,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 知人者必先自知。(呂氏春秋先己篇)
1. 本文可分敘事及論述兩部分,請依原文寫出此文論述的部分。(6分)
- 7 -
(23. (A)出處:論語微子。(B)出處:論語憲問。(C)出處:孟子公孫丑下。(D)出處:論語述 而。孔子舉三事以自白。(E)出處:孟子離婁下。言君臣當平等對待。)
(22.解析見P.8。)
(21. (A)出處:張籍薊北旅思。(B)出處:李白塞下曲。(C)出處:王之渙涼州詞。
(D)出處:詩經采薇。(E)出處:鄭谷淮上與友人別。)
2. 請依上文故事,寫出從本文中所獲得的啟示。文長兩百字以內。(15分)
二、作文(佔26分)
瞬息萬變的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采,也越來越複雜;然而,面對生活中的 種種挑戰,我們似乎苦於追求生活問題中的解答,每個人都很「忙」與「盲」,這樣的生活模 式,已成為大部分現代人的公式,忙得沒有時間沉思,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放鬆自己,沒有餘力 增添生活的趣味。莎士比亞說:「我對簡單情有獨鍾。」這句話提供了我們現在複雜繁亂的生 活一些省思。請你以「簡單」為題,寫一篇文章,提出你對現今生活的反思。
寫作要求:1. 請抄題目。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符號。
2. 文長約五百字左右。
3. 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 5. (甲)出處:季朴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日。由「皓魄」、「寶鏡」、「平分秋色」(八月十五日)、「妖虫」
(蟾蜍)、「靈槎」(神話中天上神仙往來的木筏),知是中秋節。(乙)出處:韓翃寒食。在清明節左右兩 日。古人每逢清明節日,前後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稱「寒食」。(丙)出處:顧況上元夜憶長安。農 曆一月十五日。元宵節又稱元夕、元夜、上元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丁)出處:楊朴七夕。農曆七月七日。「七夕」相傳是天上的牛郎和織女一年一度天河相會的日子;這一天 民間的婦女有乞巧的習俗,故有人稱為「乞巧節」;又因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也稱為「女兒節」
或「少女節」。在許多傳統性的節日中,是最富有浪漫氣氛的歲時節慶,所以又有「中國情人節」之稱。)
( 9.岩上蹉跎寫時間一去不還。蹉跎的歲月、愧疚的心,正是此詩之旨意所在。(A)出處: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寫婦人思念夫君。(B)出處:漢樂府長歌行。以流水比喻時間流逝,一去不回,人應趁青春年少及時努力,免 得年華老去,徒留悔恨。(C)出處:杜甫旅夜書懷。詩中表達出孤獨寂寞的心情及經世志業無成的悲慨。(D) 出處:李白將進酒。抒寫時光一去不返,人生短暫之悲哀,總結「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人生觀。)
(17.(A)出處:郁永河北投硫穴記。記敘採硫途中景色。(B)出處:藍鼎元紀水沙連。描述水沙連週遭環境。(C)出 處:藍鼎元紀水沙連。描述水沙連的物產。(D)出處:連橫臺灣通史序。強調史書的重要。(E)出處:郁永河 土番竹枝詞二十四首之二。寫原住民刺青的風俗。語譯:文身是刺青的舊俗,背上刺有盤旋的鳥翼形狀。在 彰化以北則變成豹的斑紋,這些刺青都像牛鬼蛇神般的兇惡。)
(19.(A)元好問留月軒。「歡伯」即指酒。(B)李群玉索曲送酒。「狂藥」即指酒。(C)白居易將歸一絕。「醍醐」
即指酒。(D)陶淵明飲酒之七。「忘憂物」即指酒。(E)杜牧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凍醪」即指酒。)
(22. (A)出處:李益江南曲。由詩中「瞿塘賈」可知主角是商人婦,全詩以白描手法道出商婦心聲。(B)出處:王 昌齡閨怨。詩中少婦在春日的美好時光中,看到美麗的風景,忽然懷念丈夫,後悔叫丈夫尋求侯爵之位而離 開自己。(C)出處:裴羽仙哭夫。由「逐蕃渾」、「出塞門」可知為「思念征夫」之作。語譯:丈夫到邊塞和 吐蕃、吐穀渾作戰,捨棄自己的生命在邊塞奮勇作戰。從此再也沒有歸來,只有姓名萬古流傳,;剩下妻子 孤伶伶的一個人,怨恨黃昏漫漫。(D)出處:李商隱為有。詩中埋怨任大官的丈夫,沒時間陪伴自己。語譯:
那個家裏有著雲母屏風的少婦,多麼嬌氣啊,長安的冬天過了,她就怕那夜短的春天。埋怨自己怎麼嫁個這 個當大官,佩「金龜」的丈夫,每天一大早就得上朝,辜負了香氣滿溢的錦被。(E)出處:李白子夜吳歌之三。
由「玉關」、「胡虜」可知為「思念征夫」之作。語譯:長安城的夜晚一片月光灑地,聽見傳來千家萬戶擣
- 8 -
衣的聲音。那秋風雖然不停地吹著,但總也吹不散她思念遠在玉門關丈夫的心情,何日能平定胡人,讓我的 丈夫早日回到家鄉。)
第貳部分:
一、閱讀理解與短文寫作:
語譯:夏帝相與諸侯有扈氏在甘澤打仗而沒有獲勝,六卿高官都請求再戰;相卻說:「不必了,我的領土不比他 小,我的人民不比他少,卻沒辦法戰勝他,可見得是我的德行淺薄和教化人民的方式不好的緣故。」於是,相要 求自己坐不講究席位,飲食簡單,不追求琴瑟鐘鼓等音樂的娛樂,要求子女的服裝不求華麗、不添加裝飾,親近 親族,禮敬長上,尊重有道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才。一年過後,有扈氏便不戰而歸服夏了。由此可知,要戰 勝別人,必先戰勝自己;在批評別人前,先反省自己;要了解別人,必先了解自己。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