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字注音: 10 分 ( 每題 1 分 ) 請直接於答案卷作答
1.玳「瑁」 眼鏡 2.「罹」患重症 3.「荼」毒百姓 4. 虛與委「蛇」
5.「毳」衣 6. 精神「ㄐㄩㄝˊ」鑠 7.不容小「ㄑㄩˋ」 8. 沆「ㄒㄧㄝˋ」一氣 9.引「ㄏㄤˊ」高歌 10. 饘粥「ㄏㄨˊ」口
二、解釋(請直接於答案卷作答)
三、綜合選擇題:
1.下列各項讀音何組不相同?
(A)「鶉」衣百結/香「醇」美酒 (B)妻「孥」/「駑」鈍之材
(C)傀「儡」/「蕾」絲 (D)「瞭」若指掌/ 眼花「撩」亂。
2.中國文字中有許多以同一偏旁造成字形相近,字音卻不一定相同的字彙。下列形似字中,何者注音標示 『正確』 ? (A)有的人,面對令他痛定思痛、悲憤欲絕、乃至讓他前功盡棄的事情,也照樣能笑靨(ㄧㄝˋ)如花、談笑風
生,因為他堅信生活定會雨過天晴的
(B)他昨晚驚逢夢魘(ㄧㄢˋ),醒來之後仍心有餘悸。
(C)警方在臨檢時,從一部可疑的車輛裡查獲一批名牌贗(ㄧㄥ)品手錶。
(D)他病懨懨(ㄧㄢˋ)的躺在床上,一點也提不起勁來。
3.下列「」中的國字,何組意思相 同 ?
(A)我「獨」何人,貪求無厭 /士「獨」於民大不便 (B)「是」日,更定矣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C)湖上「焉」得更有 此人 /心不在「焉」 (D)堪為農夫「以」沒世/不「以」言舉人 4.下列各組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別出心裁、勞騷滿腹、惹是生非 (B)唾手可得、嶄露頭角、腦羞成怒 (C)防微杜漸、以偏蓋全、 人才輩出 (D)不虞匱乏、盤根錯節、萬頭攢動。
5.(甲)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乙)澤加「於」民(丙)而士獨「於」民大不便(丁)修身見「於」世(戊)人莫 樂「於」閒(己)青出於藍,勝「於」藍。以上六句中的「於」字解釋:
(A)甲乙同;戊己同 (B)甲丙同;乙丁同 (C)丁戊同;乙丙同 (D)甲丁同;丙戊同。
6.下列通同字的替換,何組意思改變?
(A)修身「見」於世—現 /金「匱」石室—櫃
(B)於是使騎捕,「屬」之廷尉—囑/何必名山吾廬「邪」—也 (C)入則無法家「拂」士,國恆亡—弼/公所樹「與」— 歟 (D)「凭」欄而坐—憑/「抗」懷千古—亢。
7.下列各組畫雙線的量詞,何組有誤?
(A)一泓清泉、一幀畫、一抹餘暉 (B)一班人馬、一流清淺、一頂轎子
(C)一幢房屋、一柱香、一介書生 (D)一畦沃土、一綹頭髮、一枚郵票 8.以下何句的語氣,不屬於「被動」語氣?
(A)好人為壞人所累 (B)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C)信而見疑 (D)使弈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9.關於「敬詞」、「謙詞」的運用,以下何者完全正確?
(A)甲:令堂在哪裡高就? 乙:家父任職於教育部
(B)甲:小兒煩請老師多加指導 乙:也請貴家長多多費心
(C)甲:令弟近來好嗎? 乙:家弟一切安好
(D)甲:請問寒舍在哪兒? 乙:我府上在臺北 10.有關寄弟墨書一文的說明,何者錯誤?
(A)「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意近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B)「其不能發達者,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正如孔子所言:「小人窮斯濫矣。」
(C)「而士獨於民大不便」:是因為讀書人五穀不分,手無縛雞之力
11.關於寄弟墨書一文中的文意解說,下列何者錯誤?
(A)「予兄弟二人,各得百畝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畝之義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產業,莫大罪過」此段 文句可以闡述「平均地權」的概念
(B)「夫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濟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這段話意同於「十步之內,必有芳 草」
(C)「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這段話最能看出鄭燮悲天憫 人的胸懷
(D)「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手足乎?」與杜甫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 寒士俱歡顏」的情懷相同。
12.鄭板橋題竹石畫: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上這段文字所展 現的精神,與下列何者最不相關?
(A)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B)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貞 (C)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D)雞鳴不已於風雨
13.寄弟墨書一文:「吾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作者想表達的意涵與下列何者相同?
(A)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B)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D)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4. 下列何者與「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使用相同的修辭法?
(A)做不成天空的星子,就做山上的燎火吧!做不成山上的燎火,就做屋中的一盞燈吧!
(B)是她,堅持不倒剩菜。是她,把舊汗衫改成抹布。是她,把茶葉渣變成肥料
(C)我們流浪,因為年輕;因為年輕,所以流浪
(D)風沿著我的耳際輕輕低語,我聽見時光清洗悲傷的聲音
15.「賈人搬有運無」的句型,與下列何者相同?
(A)他的視盼和藹中帶有嚴肅 (B)「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C)「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D)這事是非曲折得弄清楚。
16.下列「 」中的字,何組前後非當動詞與名詞使用?
(A) 是金陵人「客」此 / 作「客」他鄉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C)「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日出江花「紅」勝火。
(D)紫薇久「花」,離離散紅 / 鏡「花」水月 17.有關「湖心亭看雪」寫作手法的敘述,何者有誤?
(A)前半部偏重「摹景」後半部著重「寫人」 (B)藉由作者之痴,呈現出故事中眾人對山水的痴情
(C)運用不同視角來描摹景色,有遠眺、俯視等 (D)巧妙運用量詞「痕、點、芥、粒」
18.有關「湖心亭看雪」課文文句解讀,何者有誤?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呈現萬籟俱寂的氛圍
(B)「獨往湖心亭看雪」-- 寫作者不同流俗的雅興
(C)「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寫作者在亭上遠眺湖山全景
(D)「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以裝備凸顯氣候之寒 19.下列文句的語氣,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湖上焉得更有此人 (B)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C)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D)莫非諸葛亮無軍。
20.下列哪一句話可以詮釋張岱和金陵客在湖心亭相遇的情景?
(A)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萍水相逢,巧遇知音 (C)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 (D)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21.下列文句「」中的詞語,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古聖先賢皆以道德「經濟」為己任∕「經濟」自期是知識份子應有的抱負
(B)「桃李」滿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不「戚戚」於貧賤/心有「戚戚」焉
22. 以下聯句所敘述的人物,何者配對正確?
(A)舉念有神,知善惡正邪能立判/照人如鏡朗,吉凶禍福總無私:土地公
(B)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包拯
(C)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諸葛亮
(D) 好大膽,敢來求我/快回頭,莫再害人:閻羅王。
23.烏野路上招牌林立,百業興盛,其中有一家的對聯和營業項目不符合,請指出是哪一家店 ?
(A) 大塊文章百城富有,名山事業千古永留--日向書局
(B)暢談中外事,洞悉古今情--影山報社
(C) 是留侯橋邊拾起,看王令天上飛來--澤村鞋店
(D)往來盡是紅顏客,穿梭應無藍縷人-- 月島理髮店
24.對聯的格式,一般有如下的要求:「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結構相稱,節奏相應,平仄相諧。」依此 原則,以下何者明顯不符上述要求?
(A)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B)杏林春意廣,橘井活人多
(C) 讀書將當破萬卷,梅花香自苦寒來 (D)五蘊皆空觀自在,一心不亂見如來
25.三十六把刀參加「百萬中學堂」的節目,請幫忙他判斷下列「」內之語詞,何者使用正確?
(A)由於工作壓力太大,讓萌生退休之意的他,有「老驥伏櫪」的感慨。
(B)小花捐贈器官遺愛人間的無私精神,讓許多人獲得重生,值得世人「群起效尤」
(C)大導演李安來台灣宣傳電影,所到之處無不「萬人空巷」。
(D)這對死黨經過溝通,瀕臨破碎的友誼已經「破鏡重圓」了。
26.「然則,冷靜須與同情相輔相成,方不偏失入冷漠。『史記』一書之恆常感人處,正在於字裡行間每每有司馬遷 個人的生命感思湧動,它絕不只是一堆死寂刻板的文字而已!□□,我則又逐漸了悟,□□寫學術論文,□
□不能完全抹煞情感;□□冷靜與同情之間的斂放不踰矩,又委實是此類文章的高層次標的了。」(林文月〈我 的三種文筆〉)上列引文,依文意推敲,□□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A)近來/即使/仍然/至於 (B)而且/所以/仍然/其實
(C)因此/至於/其實/即使 (D)所以/近來/因此/而且
27.「車急駛/那把箭較眼快/一隻鳥不為什麼側滑下來/天空便斜得站不住/將滿眼的藍往海裡倒」(羅門〈車入 自然〉)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詩句描述的境況?
(A)車子飛馳於坍方的海岸,險象環生,令人心驚膽跳!
(B)車子奔馳於筆直的海岸線,車速太快,彷彿衝向海裡!
(C)車子奔馳於寧靜的海岸,唯有飛鳥、藍天與碧綠的海水相伴。
(D)車子飛馳於海岸,隨著車身的擺動,飛鳥、天空與海水都傾斜了!
28.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
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口不出是非之言,手不取非禮之物 (B)君子改過以全其名,小人文過以益其恥 (C)人之犯小過,悔恨如犯大惡,夫然後能改過 (D)若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終致罪大而不可解 29.簡訊文學徵文比賽首獎作品:「爸/母親節快樂!」下列何者最接近本首詩要表達的意思?
(A)安慰爸爸不要因為失去母親而難過 (B)提醒爸爸記得慶祝母親節 (C)感謝爸爸「父代母職」的辛苦 (D)祝福爸爸每天都可以很快樂
30.「我們知道,兩點之間最短的線,不一定是一條直線。二加二並非一定是四。這一切都要視背後的條件而定。人世 間並無絕對的真理,只有相對的真理。在真理的大海之中,我們所取的不過一點一滴而已。我們要得到真理,
除了辛勤以外,還有什麼捷徑可走?有了這樣的了解,我們才了解自我認知的渺小,進而對異己養成一種□□
的態度(殷海光 學術與思想)」 研判文意,下列何者最適合填入缺空處?
(A)和藹 (B) 悲憫 (C)容忍 (D)謙讓
31.「功業有緒,惡勞而不卒,猶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輟者無功,耕怠者無獲也。」(桓寬鹽鐵論)有關本文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凡事應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 (B)沒有經歷挫折的磨鍊,怎得豐富的人生 (C)有別人的前車之鑑,才不致迷失方向 (D)唯有努力耕作,方能功成名就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 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 道哉! (袁宏道 晚遊六橋待月記)
32.下列何者不是在文中可找到的訊息?
(A) 作者遊賞西湖的時間不同於多數的杭州人 (B)作者認為真正的遊湖之趣只有同道中人能體會
(C) 杭州人習慣的遊湖時間與他們的生活作息有關 (D)作者欣賞的西湖美景包括山水與自然景物
晚清西學東漸,翻譯乃成為波瀾壯闊的一個運動。當時翻譯名家以嚴幾道與林琴南為巨擘,嚴氏提出「信、
達、雅」的翻譯標準;林琴南的貢獻是在小說翻譯方面,但他最大短處是自己不諳外文,全憑舌人口述隨 意筆寫,但鼓起國人對外國小說之興趣,其功亦不在小。(節錄自梁實秋 漫談翻譯)
33.文中寫道嚴幾道所提出的翻譯標準是「信、達、雅」,「達」是指流暢通達,「雅」是指文辭典雅。請問:「信」的意 思為何?
(A)證據充分(B)忠於原著(C)取得版權(D)書信體裁
眼睛長在固定的位置上,但眼珠子可以轉,人也可以轉;同一東西,有正面,有負面,還有不同的側面 轉化角度是可能的,也是重要的。不在更多的角度上觀察和把握,同一個東西在不同的人那裡,就會以 完全不同的面目出現;其差別之大,甚至會給人造成兩種東西的印象。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問題上的分 歧,很大的關鍵就在因為切入角度的不同所致。 ── 節選自尚德琪〈人生的角度〉
34.本文的寓意在勸人處理事情時,應持下列何種態度?
(A)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B)兼聽則明偏聽則蔽 (C)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D)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孽搖(1)之虛(2)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爭,呀然(3)而相銜,灑血飛毛,食不得入咽,而九頭皆傷。
海鳧 (4)觀而笑之曰:「而胡不思,九口之食,同歸于一腹乎?而奚其爭也?」(劉基郁離子)
(1)孽搖:傳說中的山名。見《山海經‧大荒東經》(2)虛:墟,山丘。(3)呀然:張口的動作。(4)海鳧:水鳥的一種。
35.文中九口爭食的畫面可用下列哪一句話來形容?
(A)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B)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C)飽暖思淫欲,飢寒起盜心 (D)寧與黃鵠比翼,不與雞鶩爭食
-----------------答案卷----------------------
一、國字、注音: 10 分 ( 每題 1 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解釋: 20 分 ( 每題 2 分 )
1守先待後
2束修自好
3抗懷千古 4小頭銳面 5.沆碭 6.『毳』衣 7.『捱』人笑罵 8.修身『見』 於世 9.『拏』一小舟 10三大『白』
三、綜合選擇題: 70 分 ( 每題 2 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 32 33 34 35
1
用心檢查,一百分不是夢!
國三(上)國文第三次段考
-----------------
答案卷
----------------------一、國字、注音:10分
1 ㄇㄟ ˋ 2 ㄌㄧ ˊ 3 ㄨㄟ 4 ㄊㄨ ˊ 5 ㄘㄨㄟ ˋ
6 矍 7 覷 8 瀣 9 吭 10 餬
三、綜合選擇題: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