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1 )節,本學期共﹙ 21 ﹚ 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一) 表演初體驗─肢體、聲音、情緒的練習。
(二) 認識及體驗西方舞蹈─芭蕾。
(三) 學習鑑賞芭蕾之美、賞析芭蕾古典名作及近代發展。
(四) 分鏡介紹與功能、運用與實作練習。
(五) 劇本與分鏡的結合-真人漫畫實作。
(六) 認識相聲表演應用肢體、語言一搭一唱的豐富表現。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請依學校實際情形調整;應含一至九年級「國語文補強教學」、一、二年級「英語文」、三至七年級「資訊教育」﹚
表演的工具、芭蕾、舞劇及啞劇手勢、古典舞、分鏡與劇本、相聲表演。
四、重要教育工作融入教學並於課程計畫中呈現(請務必擇議題填寫)
重要課程融入單元
環境教育課程 性別平等教育 國中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課程 法治教育課程
消費者保護 教育
海洋教育
家庭暴力 防治課程
防災教育
週次 一 五 十七 十三 十七 十八 十四 五 十六
單元名稱
表演的工具 表演初體驗
─情緒表達 相聲
劇本與分鏡 的結合-真 人漫畫實作
相聲 相聲
劇本與分鏡 的結合-真 人漫畫實作
表演初體驗
─情緒表達 相聲
五、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一週 (8/29-9/5)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 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 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 展獨特的表現。
3-4-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
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 隊精神與態度。
◎ 表演的工具之一 表演初體驗─肢體1
1. 不同於其他藝術,表演者練就一身可帶著走的 技能。
2. 可分為肢體、聲音及情緒表達的練習。本周先練 習肢體的部分。
3. 練習由小部位到大範圍,個人到團體。
4. 臉部表情變化及超級比一比活動。
1 情 境 及 超 級 比 一 比
籤。 1. 觀察學生投入情 形2. 主動參加表演
8/29 開 學
第二週 (9/6-9/12)
3-4-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
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 隊精神與態度。
◎ 表演的工具之二 表演初體驗─肢體2
1. 利用影子的練習,讓學生體驗當看不到臉部表 情時,該如何強化肢體語彙的表達。
2. 練習由小部位到大範圍,個人到團體。
1 1. 燈光
2. 布幕 觀察學生投入情形
第三週 (9/13-9/19)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 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 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 展獨特的表現。
3-4-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
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 隊精神與態度。
◎ 表演的工具之三 表演初體驗─聲音1
1. 運用手的觸覺觸碰恐怖箱內的物品,在短時間 內將其形狀、觸感等歸納為三個特點告訴觀眾。 2. 將一句台詞以五種不同聲線呈現(個人)。
3. 以一句台詞發想一段劇情並表演(個人→多人 組合)。
1 1.恐怖箱及物品。
2.台詞籤。
1. 觀察學生投入情 形
2. 主動參加表演
9/15 中 秋節
第四週 (9/20-9/26)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 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體 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 展獨特的表現。
3-4-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
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 隊精神與態度。
◎ 表演的工具之四 表演初體驗─聲音2
1. 利用廣播劇的體驗讓學生體驗在純聽覺的前提 下,該如何呈現劇情,並且在適當的時機做出 2. 音效。分組練習及呈現。
1
1. 劇本
2. 製造音效的物品 3. 大布幕
1. 觀察學生投入情 形
2. 分組表現
第五週
(9/27-10/3
)3-4-10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動,
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的團 隊精神與態度。
◎ 表演的工具之五 表演初體驗─情緒表達 1. 回憶前四周練習的內容。
2. 情緒結合肢體。
3. 情緒結合聲音。
4. 三者合而為一。
1 情緒籤 1. 觀察學生投入情 2. 形主動參加表演
第六週 (10/4-10/10)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 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傳達個
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 現。
2-4-7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芭蕾─什麼是芭蕾舞?】
1.芭蕾歷史及特色簡介 2.芭蕾基本手勢教學 3.小遊戲─芭蕾手勢拳
1
1.筆電及投影機 2.芭蕾手勢圖卡
1.觀察 同學上課聽 講態度
2.觀察 同學參與 活 動態度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七週 (10/11-10/17)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 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傳達個
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 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芭蕾─芭蕾的異想世界】
1.芭蕾基本手勢與腳步教學
2.著名芭蕾電影賞析─「芭蕾首部曲」,認識芭蕾 幕前幕後世界
1
1.筆電及投影機
2.芭蕾手勢及腳步圖 卡
3.「芭蕾首部曲」DVD
1.觀察 同學上課聽 講態度
2.觀察 同學參與 活 動態度
3.觀察 同學 賞析影 片態度
第八週 (10/18-10/24)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 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傳達個
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 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芭蕾─芭蕾的異想世界】
1.著名芭蕾舞劇介紹及賞析(柴可夫斯基三大著名 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鉗、睡美人)
2.芭蕾舞劇啞劇手勢教學
1
1.筆電及投影機 2. 芭蕾舞劇影片 3. 芭蕾啞劇手勢圖卡
1.觀察 同學上課聽 講態度
2.觀察 同學參與 活 動態度
3.觀察 同學 賞析影 片態度
第九週 (10/25-10/31)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 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傳達個
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 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芭蕾─人人都是芭蕾明星】
1.暖身活動─體驗拉筋
2.芭蕾基本動作及小品體驗教學 3.芭蕾古典舞雙人組合練習
1
1.錄音機 2.芭蕾音樂
1.觀察 同學上課聽 講態度
2.觀察 同學參與 活 動態度
第十週 (11/1-11/7)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 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傳達個
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觀,發展獨特的表 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芭蕾─人人都是芭蕾明星】
1.暖身活動─體驗肌力訓練 2.分組呈現─古典舞雙人組合
1
1.錄音機 2.芭蕾音樂
1.觀察 同學上課聽 講態度
2.觀察 同學參與 活 動態度
3.觀察 同學上台表 演態度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十一週 (11/8-11/14)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
趣與習慣。
3-4-11 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向、興趣與能力 的藝術活動,繼續學習。
分鏡介紹與功能
1.分鏡的定義與功能說明 2.分鏡與敘事的關係
3.以生活事件為例作為分鏡示範
4.請學生同樣以生活事件練習簡單的分鏡說明
1
自編教材
漫畫中的真人實境秀
1.教師評量 2.學生自評 3.學生互評
第十二週 (11/15-11/21)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
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 媒體的特性。
分鏡的運用與實作練習 1.分鏡的種類與鏡頭的情感 2.分鏡的使用時機
3.分鏡的連接
4.在漫畫作品中說明分鏡技巧
5.繪製簡易分鏡表,以分鏡表為依據,使用數位
相機拍下畫格
6.連續播放畫格,檢視分鏡使否流暢,能清楚敘 事
1
自編教材
漫畫中的真人實境秀
1.教師評量 2.問答 3.互相討論 4.自陳法
第十三週 (11/22-11/28)
2-4-8 運用資訊科技,蒐集中外藝術資料,
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 的認知範圍。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
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 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劇本與分鏡的結合-真人漫畫實作(一)
1.使用七上的創作的劇本,以其部分或全部,經
過改寫或調整後繪製成分鏡表
2.依據分鏡表的分鏡,人物設定,場景等拍下畫
格
3.同樣連續播放畫格,檢視其流暢度並做修正
1
自編教材
漫畫中的真人實境秀
1.自我檢核 2.教師評量 3.學生互評
第十四週 (11/29-12/5)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
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
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調 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劇本與分鏡的結合-真人漫畫實作(二)
1.介紹電腦軟體的簡易應用
2.將上週拍攝完成的畫格以電腦軟體組合成為一
頁一頁的連續內容
3.加上對話與特殊效果,完成真人漫畫作品
1
自編教材
漫畫中的真人實境秀
1.自我檢核
第十五週 (12/6-12/12)
2-4-5 鑑賞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
品,分析其美感與文化特質。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 媒體的特性。
作品欣賞與分享
1.將各組作品以投影方式呈現給所有學生欣賞 2.依據各組的作品做說明
3.請學生針對他組的作品提出意見與看法
4.各組分別記錄他人觀點並做紀錄,完成修正後 將給予加分
1
自編教材
漫畫中的真人實境秀
1.教師評量 2.問答 3.互相討論 4.自我檢核 5.學生互評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十六週 (12/13-12/19)
2-4-6 辨識及描述各種藝術品內容、形式與
媒體的特性。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 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3-4-9 養成日常生活中藝術表現與鑑賞的興
趣與習慣。
3-4-10 透過有計劃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
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 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1.認識相聲的特質。
2.認識傳統相聲的表演形式。 1
1.多媒體播放設備。
2.學習單。
3.相聲演出DVD、光 碟CD。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第十七週 (12/20-12/26)
2-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
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 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 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 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2.播放相聲演出影片,從中辨識「捧哏」、「逗 哏」;「子母哏」、「一頭沉」。
1
1.多媒體播放設備。
2.相聲演出DVD、光 碟CD。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第十八週 (12/27-1/2)
2-4-8 運用資訊科技,蒐集中外藝術資料,
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 的認知範圍。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
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 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1.認識傳統相聲的表演形式。
2.學習相聲表演技巧。
3.提升對相聲的鑑賞能力。
1
1.多媒體播放設備。
2.學習單。
3.相聲演出DVD、光 碟CD。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第十九週 (1/3-1/9)
2-4-8 運用資訊科技,蒐集中外藝術資料,
了解當代藝術生活趨勢,增廣對藝術文化 的認知範圍。
3-4-10 透過有計畫的集體創作與展演活
動,表現自動、合作、尊重、秩序、溝通、協 調的團隊精神與態度。
介紹臺灣相聲發展概況,並說明相聲演員聲音訓
練的重要性。 1
1.多媒體播放設備。
2.學習單。
3.相聲演出DVD、光 碟CD。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 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第二十週 (1/10-1/16)
1-4-1 了解藝術創作與社會文化的關係,表
現獨立的思考能力,嘗試多元的藝術創作。
1-4-2 體察人群間各種情感的特質,設計關
懷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主題,運用適當的媒 體與技法,傳達個人或團體情感與價值 觀,發展獨特的表現。
2-4-7 感受及識別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精
緻藝術與大眾藝術風格的差異, 體會不同 時代、社會的藝術生活與價值觀。
完成非常有藝思學習單:相聲的藝術。 1
1.多媒體播放設備。
2.學習單。
3.相聲演出DVD、光 碟CD。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
第二十一週
(1/17~1/23) 學期總結 1
1.教師評量 2.學生互評 3.自我檢核 4.互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