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OC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70 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OC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70 分)"

Copied!
12
0
0

Teks penuh

(1)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65  分)

一、單選題(占  35  分)

說明:第 1 題至第 7 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請畫記在 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5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 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設 a

1

a

2

a

3

,……,a

8

 為公差不是 0 的等差數列,則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1

a

8

a

4

a

5

   a

1

a

8

a

4

a

5

   a

1

a

8

a

4

a

5

   a

1

a

8

a

4

a

5

   a

1

a

8

a

4

a

5

答案: 

解析:設公差為 d (d 

\

0)

則 a8a1+7d   a4a1+3d   a5a1+4d

a1a8a1a1+7d=2a1+7d  a4a5a1+3da1+4d=2a1+7d

a1a8a4a5

a1a8a4a5a1(a1+7d )-(a1+3d )(a1+4d )

a12+7a1da12-7a1d-12d 2

=-12d 2<0

a1a8a4a5

故選 。

空間中一直線 Lx+1=y+2=z+3 與 xy 平面、yz 平面、xz 平面分別交於 ABC 三點,試 求

AB

AC

兩線段長的比值

AC AB

=?

  1   2   3  

2 5

  

2 7 答案: 

解析:L

 

 

3 2 1

t z

t y

t x

t 

R

令 z=0 Þ t=3 Þ A(2 , 1 , 0) 令 x=0 Þ t=1 Þ B(0 , -1 , -2) 令 y=0 Þ t=2 Þ C(1 , 0 , -1)

AB(2)2(2)2(2)22 3 AC(1)2(1)2(1)23

(2)

AC AB =2 故選 。

在△ABC 中,tan A=3,tan B=5,則 tan C=?

  7   4  

5 3

  

3 7

  

7 4

答案: 

解析:tan C=tan(180°-(AB))=-tan(AB)=-1tantanAAtantanBB =-

5 3 1

5 3

- 

+ = 14

8 =

7 4

故選 。

在坐標平面上,函數 y=| x-1 |-| x-2 | 的圖形與圓 x

2

y

2

=2 有幾個交點?

  1 個   2 個   3 個   4 個   0 個

答案: 

解析:○ y=| x-1 |-| x-2 | 為折線圖形,折點發生在 x=1 和 x=2 

處,因此代入以下幾點可作出其圖 形:

x 0 1 2 3

y -1 -1 1 1

畫圓時注意到OB2 ,圓須過點 B,又圓心 (0 , 0) 到直線 AB:2xy-3=0 之距離為 5

3 )

1 ( 2

3

2

2

+ < 2 (圓半徑)

∴直線 y=2x-3與圓有 2 交點 綜合

,作圖如下

有 3 個交點

〈另解〉

當 x<1 時,函數 y=(1-x)-(2-x)=-1

將 y=-1 代入 x2y2=2,得 x=-1,1 (1 不符)

當 1x<2 時,函數 y=(x-1)-(2-x)=2x-3 將 y=2x-3 代入 x2y2=2,得 x=1,

5 7

當 x2 時,函數 y=(x-1)-(x-2)=1

(3)

將 y=1 代入 x2y2=2,得 x=-1,1 (皆不符)

綜合

,共有 3 個交點 

 

 =-,, 時 5 1 7 1 x

故選 。

已知 ab 為整數,坐標平面上直線 L

1

:(a+2) x+4y=10,直線 L

2

:2x+(b-3)y=5,兩直線互 相垂直,且皆不通過第三象限,則數對 (a , b) 有幾種可能?

  1 種   2 種   3 種   4 種   0 種

答案: 

解析:

考慮兩直線斜率存在的情況:

∵不過第三象限 ∴兩直線斜率均小於零,斜率相乘不可能為-1 即兩直線不可能垂直

考慮有直線斜率不存在(鉛直線)的情況:

當 b=3 時,L2:2x=5,此時 L1 必為水平線Þ a=-2,L1:4y=10

符合題意 ∴數對 (a , b)=(-2 , 3) 綜合

,數對 (a , b) 共有 1 組解 故選 。

設 k 為常數且 0<k<1,則絕對值不等式 xk | x-1 | 的解為下列何者?

  x

kk 1

   x

kk 1

   x

kk 1

   x

kk 1

或 x

kk 1

  

kk 1

x

+1 k

k

答案: 

解析:

當 x1 時,xk (x-1) Þ k<(k-1) x Þ

-1 k

kx ( 0∵ <k<1 Þ k-1

<0)

與 x

1 取交集 

 

 0

1< 注意到 -

k

k 為 

當 x<1 時,xk (1-x) Þ (k+1) xk Þ xkk 1

與 x<1 取交集 

 

 1

0 1<

< + 注意到 k

k 得 xkk 1

綜合

,解為 xkk1

(4)

故選 。

(5)

空間中一平面上有 A(2 , 8 , 4)、B(4 , 10 , 4)、C(5 , 13 , 0) 三點,

直線

AB

BC

AC

將此平面分割成七個區域,如右圖所示

已知 D(2 , 10 , 0) 也在該平面上,試問 D 點在哪一個區域?

 區域 S

1

  區域 S

3

  區域 S

4

  區域 S

6

  區域 S

7

答案: 

解析:AB

=(2 , 2 , 0),AC

=(3 , 5 , -4),AD

=(0 , 2 , -4) 令AD

xAB

yAC

Þ

 

 

y y x

y x

4 4

5 2 2

3 2 0

=-

Þ x=-

2

3 ,y=1

由 xy<1 知在直線 xy=1 的左側,又 x<0,y>0

D 在區域 S1

故選 。

二、多選題(占  30  分)

說明:第 8 題至第 13 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確選項 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

得 5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3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1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 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右圖為兩變量 X 與 Y 的散佈圖(共有 5 個資料點),請選出正確敘述的選 項。

  X 與 Y 的相關係數小於 0   X 的平均數大於 Y 的平均數   X 的標準差大於 Y 的標準差   Y 對 X 的迴歸直線斜率小於 0   Y 對 X 的迴歸直線過點 (3 , 3.6)

答案:  

解析:計算得 μX=3,μY=3.6   ╳:

0 0

) )(

5

(

1

- - = =

r Y

X

i i X i Y

Þ

  ╳:μX=3<μY=3.6

X Y XiμX YiμY (XiμX)(YiμY)

1 3 -2 -0.6 1.2

2 5 -1 1.4 -1.4

3 3 0 -0.6 0

4 3 1 -0.6 -0.6

5 4 2 0.4 0.8

0 ) )(

5

(

1

i

X

i

X

Y

i

Y

0 ) Y

)(

X

5

(

1

i i

X i

Y

(6)

  ○:資料 X 的分布範圍較廣,

資料 Y 較集中 ∴X>Y

  ╳:∵r=0 ∴mr ×

X Y

=0

  ○:迴歸直線必過 ( μX , μY)=(3 , 3.6) 故選  。

設 0<x<1 且 M= 

10

2log 1

k k x

N

x

log2

10

,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M

x

!

log10

1

   N=log

1024

 x   MN>0   MN   M 

2

N 

2

答案:   

解析:  ○:M

2x log

1 +

3x log

1 +……+

10 x log

1

=logx 2+logx 3+……+logx 10

=logx 10!=

!x log10

1

  ╳:N=10 logx 2=logx 210=logx 1024   ○:∵0<x<1 ∴log x<0

M=logx 10!= logx

! 10

log <0

N=logx 1024=loglog1024x <0

MN>0

  ╳:∵10!>1024 又 0<x<1

∴logx 10!<logx 1024

MN

  ○:∵MN<0 ∴M 2N 2 故選   。

五邊形 ABCDE 中,已知∠C=∠D=∠E=90

°

,且

AE

BC

=1,

CD

= 2,

DE

=3,如右圖,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B

 .

AB

 = 5   

DB

 .

DA

 > 5   

AB

 .

AC

 > 5   

AB

 .

AE

<- 1    

BE

 .

AC

 >-5

答案:  

解析:建立平面坐標系如右:

  ○:AB

=(-2 , 1) Þ

AB

AB =|

AB |2=5

  ╳:DB

=(1 , 2),DA

=(3 , 1) ÞDB

DA

=3+2=5

  ○:AC

=(-3 , 1) ÞAB

AC

=6+1=7>5

  ╳:AE

=(0 ,-1) ÞAB

AE

=0+(-1)=-1

  ╳:BE

=(2 ,-2) ÞBE

AC

=-6+(-2)=-8<-5

(7)

故選  。

設 a 為實數,方陣 M

 

a a a 1

I

 

 1 0

0

1

,則下列各選項中的方陣,請選出必定有反方陣 者。

  M   MI   M+2I   M 

2

+3M   M 

2

+3M+2I

答案:   

解析:  ╳:det (M )=a2aa(a-1) 當 a=0 或 1 時,M -1 不存在

  ○:MI

 

1 1 1

a a a

det (MI )=(a+1)2aa2a+1(恆正)

\

0 ∴(MI )-1 必存在

  ○:M+2I

 

2 1 2

a a a

det (M+2I )=(a+2)2aa2+3a+4 (恆正)

\

0 ∴(M+2I )-1 必存在

  ╳:M 2+3MM(M+3I )

當 a=0 或 1 時,det (M )=0 Þ det (M 2+3M )=0,(M 2+3M )-1 不存在   ○:M 2+3M+2I=(MI )(M+2I )

由 、 得 det (MI )

\

0,det (M+2I )

\

0

∴det (M 2+3M+2I )

\

0 Þ (M 2+3M+2I )-1 必存在

故選   。

設 f (x) 為次數大於 1 的整係數多項式,若 f (x) 除以 x+1 與 f (x) 除以 x-1 的餘式均相同,請選 出正確的選項。

  f (x) 的偶次項係數均為 0   f (x) 的奇次項係數和為 0

 若 f (x) 除以 x-2 的餘式為 k,則 k 為偶數   f (x) 除以 x

2

-1 的餘式為零次多項式或零多項式  方程式 f (x)=0 必有實根

答案:  

解析:由題意得 f (1)=f (-1)

  ╳:反例:設 f (x)=(x+1)(x-1)+2=x2+1,x2 與 x0 之係數

\

0

(8)

  ○: 2 ) 1 ( ) 1

( -f

f =0

  ╳:反例:設 f (x)=x2+1 Þ kf (2)=5 為奇數

  ○:設 f (x)=(x2-1)×q1(x)+axb,其中 ab 為實數,axb 為 f (x) 除以 x2-1 的餘式 (1)

( 1) f a b

f a b

Þ 





==

====

 Þ 0=2a Þ a=0

∴餘式為零次多項式或零多項式

  ╳:反例:設 f (x)=x2+1,則方程式 f (x)=0 (即 x2+1=0) 無實根 故選  。

在△ABC 中,∠ABC=15

°

BC

=4,取

AB

的中點 D,連接

CD

,則∠DCA=75

°

AC

AD

。若設∠BACθ,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BCD=90

°

θ

 

AD

CD

=sin 75

°

:sin θ   sin 2θ

4 1

 

AD

=4

CD

 

 △ABC 的面積為 8(

6

2

)

答案:  

解析:

  ○:∠BCD=180°-15°-75°θ

=90°θ

  ○:△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 75

sin AD

 sin

CD ÞADCD=sin 75°:sin θ   ╳:△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

BDCD =sin(90°θ ):sin 15°,又 ADBD

∴ sin 75 sin

15 sin

) 90 sin( -

Þ sin θ cos θ=sin 15°cos 15° Þ 2 sin θ cos θ=2 sin 15° cos 15° Þ sin 2θ=sin 30°

2 1    ╳:∵ACAD

∴在△ACD 中,∠ADC>∠ACD 即 105°θ>75°

Þ θ<30°

(9)

又 sin 2θ

2 1 

∴2θ=30° Þ θ=15° 承 ,CD

AD

 sin

75 sin

15 sin

75 sin 由於

15 sin

75

sin

\

 4

AD

\

 4CD

  ╳:△ABC面積為 2 1 

×4×4×sin 150°=4 故選  。

第貳部分:選填題(占 35 分)

說明:1.第 A 至 G 題,將答案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填)題答案區」所標示的列號(14-

31)。

   2.每題完全答對給 5 分,答錯不倒扣,未完全答對不給分。

A. 設 ab 為實數,且 ab 恰為二次方程式 x

2

axb=0 的兩個相異實根,則 a

2

b

2

=。

答案:5

解析:由根與係數的關係 Þ a b a ab b







===

② 由

得 abb=0 Þ b(a-1)=0 Þ b=0 或 a=1 當 b=0 代回

 Þ a=0 (重根不合)

當 a=1 代回

 Þ b=-2

a2b2=12+(-2)2=5。

B. 設橢圓

25 x2

16

y2

=1 上有七個點 P

1

(x

1

, y

1

)、P

2

(x

2

, y

2

)、……、P

7

(x

7

, y

7

),其中 x

i

=-5+

4 5

i 且 y

i

>0 (i=1,2,……,7)。若 F 是橢圓的一個焦點,則

F

P1

P2F

P3F

P4F

P5F

P6F

P7F

=。

答案:35

解析:

x1=-5+

4 5 =

4

-15,x7=-5+

4 35=

4 15

Þ P1 與 P7 兩點對稱 y 軸

P1FP7F

(10)

同理P2F=P6FP3F=P5FP1FP7FP1FP1F=2a

F

P2P6FP2FP2F=2a F

P3P5FP3FP3F=2a 而 x4=-5+5=0

P4 在 y 軸上ÞP4FP4F又P4FP4F=2a

P4Fa=5

∴所求為 6aa=7a=7×5=35。

C. 從 0,1,2,3,4,5,6,7,8,9 中任取 3 個偶數和 3 個奇數(數字不重複選取),組成一 個六位正整數,其中 3 個偶數兩兩不相鄰,3 個奇數由左至右保持小到大的順序(如  217694、385092),則這種六位正整數共有個。

答案:2040

解析:

偶數沒選到 0:

 C35  ×  C34  ×  1  ×  4×3×2=960

↑      ↑      ↑      ↑

取 3 個奇數  取 3 個偶數 奇數由小到大排 偶數插入奇數已排好的 4 個間隔

偶數有選到 0:

 C35  ×  C24  ×  1  ×  3×3×2=1080

↑      ↑     ↑     ↑

取 3 個奇數  取 2 個偶數 奇數由小到大排 0 不可插入第一個間隔

∴共有 960+1080=2040 (個)。

〈另解〉

全-(選到 0 且排首位)

C35×C35×1×P34C35×C24 ×1×P23

=2400-360

=2040 (個)。

D. 某銀行推出一種短期定存方案,約定存入 10 萬元,月利率為 0.2 %,以複利每月計息一次,

10 個月後期滿領回。\s\do1(  )參與了這個短期定存方案,則 10 個月後他共可領回的本 利和為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答案:102018

解析:100000×(1+0.002)10

=100000×〔C010C110 (0.002)1C210(0.002)2C103 (0.002)3C410(0.002)4+……+C1010  

       

 

            

 

(11)

(0.002)10

=105×〔1+10×(2×10-3)1+45×(2×10-3)2+120×(2×10-3)3C410×(2×10-3)4+……+(2×10-3)10

=105+10×(2×102)+45×(4×10-1)+120×(8×10-4)+C410×16×10-7+……

數字太小不會影響整數位

  

100000+2000+18

=102018 (元)。

E. 有一正五邊形,甲從 5 個頂點中任意選擇 2 個頂點連成直線 L

1

,乙與丙兩人也分別從該正

五邊形的 5 個頂點中任意選擇 2 個頂點連成直線 L

2

 與 L

3

。已知 L

1

L

2

L

3

 為相異直線,

則 L

1

L

2

L

3

 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的條件機率為。(化為最簡分數)

答案:2 1

解析:正五邊形 5 個頂點中任意選擇 2 個,可連出C25=10 條直線

10 條直線中任取 3 條共有C310=120 種可能,其中不能圍成三角形的狀況有以下 2 種:

       

∴可以圍成三角形的機率為 1-

120 20+40

= 2 1 。

F. 空間中兩相異的單位向量

OA

 =(m , n , 0) 和

OB

 =( p , q , 0),與

OC

 =(1 , 1 , 1) 的夾角均 為 

4

,則∠AOB=。

答案: 3

解析:

2 2

| | 1 1

2 6

cos 45

2 1 3 2

| | | |

OA m n

OA OC m n

m n OA OC

 Þ



 Þ Þ

 







    

===

= =

====

由○2 得 m2n2+2mn

2

3 Þ mn

4 1

∴由根與係數的關係知 mn 為 x2- 2

6 x

4

1 =0 之兩根

       

(12)

同理 pq 亦為 x2- 2

6 x

4

1 =0 之兩根

OA

\

OB

Þ m

\

pn

\

q

mqnp

OA

=(m , n , 0),OB

=(n , m , 0)

OAOB

=2mn=1×1×cos∠AOB Þcos∠AOB

2

1 

 

4

=1

mn

∴∠AOB

3

 。

G. 過雙曲線

4

x2

22 b

y

=1 (b>0) 的右頂點 A 作斜率為-1 的直線  L

直線 L 與雙曲線兩條漸近線的交點分別為 BC,如右圖所示。

AB

 =

2

1 BC

 ,則此雙曲線兩焦點的距離為。

(化為最簡根式)

答案:4 5

解析:a2=4 Þ a=2 Þ A(2 , 0) ABy-0=(-1)(x-2) Þ xy=2

雙曲線的漸近線:

2 x  ± 

b

y =0 Þ bx ± 2y=0

 

 

 Þ 

 

b b B b

y bx

yx

= +

=  

2 , 2 2

4 0 2

2

 

 

 Þ 

 

b b C b

y bx

yx

= -

=  

2 , 2 2

4 0 2

2

AB

= 2

1 BC

ÞAC

=3AB

ÞAC

坐標 y 分量為AB

坐標 y 分量的 3 倍

22bb =3× 22bb Þ 21b23b Þ b=4 c2a2b2=4+16=20 Þ c2 5

∴兩焦點距離為 2c4 5

(13)

參考公式及可能用到的數值

首項為 a,公差為 d 的等差數列,末項 a

n

a+(n-1)d 前 n 項之和 S

n

2

) ) 1 ( 2

( a n d

n + -

首項為 a,公比為 r (r = \ 1) 的等比數列,末項 a

n

ar

n-1

前 n 項之和 S

n

r r

a n

( 1

1

以 αβ 為兩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式 ax

2

bxc=0 的根與係數關係:

 

 

a c

a b

=-



三角函數的和角公式與差角公式:sin(AB)=sin A cos B+cos A sin B sin(AB)=sin A cos B-cos A sin B cos(AB)=cos A cosB-sin A sin B cos(AB)=cos A cos B+sin A sin B

tan(

A

B

)

1tantanAAtantanBB

tan(

A

B

)

1tantanAAtantanBB

ABC 的正弦定理:

A a sin

B b sin

C c

sin

=2R ( R 為△ABC 外接圓半徑)

ABC 的餘弦定理:c

2

a

2

b

2

-2ab cos C 一維數據 Xx

1

x

2

,……,x

n

,算術平均數 μ

X

n

1

(x

1

x

2

+……+x

n

)=

1

1 

n i

i

n

x

標準差  

X

2

1

1 

n

(

i X

)

i

n x

- =

2 2

1

1    

   

   

 

n i X

i

x n

n

二維數據 (X , Y ):(x

1

, y

1

),(x

2

, y

2

),……,(x

n

, y

n

),相關係數 

n1

(

i X

)(

i Y

)

XY i

X Y

x y

r n

 

 

 

= 

迴歸直線(最適合直線)方程式為 

( X) X

Y XY

Y r x

y

二項式定理:

(xy)

n

C0n

x

n

y

0

C1n

x

n-1

y

1

+……+

Ckn

x

nk

y

k

+……+

Cnn

x

0

y

n

,即 (xy)

n

n

k

k k n n

k x y

C

0

參考數值:

2

    1.414,

3

    1.732

(14)

對數值:log

10

 2    0.3010,log

10

 3    0.4771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科學家主要利用聲波來探測海洋,一般海水的垂直聲速結構如附圖所示,考 量海水溫度及壓力的垂直變化,推測海水溫度與壓力對海水聲速的可能影響。 (應選 2項) 影響因子 溫度 壓力 海水中的 聲速變化 海水溫度越高,則 A海水聲速越高 B海水聲速越低 C海水聲速不受影 響 海水壓力越高,則 D海水聲速越高 E 海水聲速越低 F 海水聲速不受影 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