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週年校務計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週年校務計劃"

Copied!
17
0
0

Teks penuh

(1)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週年校務計劃

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度

(2)

1. 辦學宗旨

本著佛化教育的精神,配合時代進展的需要,向學生 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及接受均衡教育的機會。除鼓勵 學生勤奮向學外,並著重培養學生之品德,藉佛理之 薰陶,使學生能有正確之人生觀,從而判別是非,利 濟群生,明白校訓「明智顯悲」的意義,發揮自利利 他的精神,成為社會之良好公民。

2. 學校目標

2.1 學生學習成果的目標:

2.1.1.五育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

2.1.2.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及獨立思考能力。

2.1.3.培養學生蒐集、掌握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3)

明確的就業目標。

2.1.7.建立學生健康的人生觀,並增長其與人相處的技 巧。

2.1.8.融會佛教的自利利他精神於生活中,以建立和諧 的人生。

2.1.9.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並促進學生對人生各方面 的認識及欣賞。

2.1.10.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4)

2.2、 學生學習過程的目標:

2.2.l.透過佛理的薰陶以淨化學生的身心,使能分別善 惡、明辨是非。

2.2.2.提供恰當的課程及活動以達至均衡之教育目的,

發展個人專長,使能成為社會的良才。

2.2.3.透過各種學科活動,以提高初中學生對各學科的 認識及興趣。

2.2.4.透過多元化的高中課程以促使不同能力,不同理 想的學生能有充份之升學及就業準備。

2.2.5.提供自行策劃、組織活動的機會。

2.2.6.透過各種整體活動以促進人際關係及加強歸屬感。

2.2.7.透過各種小組活動以發展學生之潛能及互助互

勵精神,使其於學業、校園生活及其他方面得

有健全之發展。

(5)

2.3、 提供資源的目標:

2.3.1.提供資源以推動佛化教育。

2.3.2.提供教師進修的機會並予以支持。

2.3.3.在校園內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

2.3.4.更新設備,以提高教學及行政效率。

2.3.5.提供充裕資源以發展教務。

2.3.6.充份利用社會資源,擴闊學習環境。

2.3.7.開拓經費籌募之途徑。

(6)

2.4、 行政管理的目標:

2.4.l.貫徹學校的使命及其目標。

2.4.2.有效地執行法團校董會的決定。

2.4.3.充份地照顧及鼓勵學生。

2.4.4.與家長緊密聯繫,並加強雙方面的合作。

2.4.5.給予教職員參與校務的機會。

2.4.6.促使教師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典範。

2.4.7.與社區保持緊密的關係。

2.4.8.達至行政程序精簡化。

(7)

3. 二零一六至二零一七年度關注事項

3.1 加強與教的成效 - 強化學習動機*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1)

*

強化學習動機

(a) 提 升 學 生 英 語 會 話 能 力 及 主 動 與 外 藉 老師溝通: 中五、中 六級英語會話課程

(b) 鼓 勵 初 中 學 生 勇 於 發 問: 數 學 小 老 師 ︰ 中 四 、 中 五 學 生 指 導 中 一 、 中 二 同 學 解 決 數學問題

(c)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

教學效能︰參加『教

育局校本支援計劃』

9/2016- 5/2017

9/2016- 6/2017

9/2016- 6/2017

能 有 信 心 與 外 藉 老 師 作 英語溝通

初 中 學 生 利 用 午 息 時 間 主 動 向 高 中 同 學 請 教 數 學問題

參 加 計 劃 的 老 師 認 同 計 劃 。 通 過 培 訓 , 提 升 教 學能量

量化:

檢視學生出席情況 質化:

英 語 外 籍 老 師 評 估 同學上課投入情況 觀 察 指 導 過 程 和 學 生出席情況

教 師 在 課 堂 上 適 當 地 運 用 合 作 學 習 策 略

林世俊老師、

陳惠貞老師

林世俊老師、

郎慧英老師

張婉瑩副校長、

林世俊老師、

郎慧英老師

英語外籍老師、陳佩琪老 師 、 李 雅 潔 老 師 、 課 餘 時 間、校務處職員

陳貫良老師、校 務處 職員、

午息時間

任教中一級數學科老師

(8)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d) 提 升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的 動 機 : 由 數 學 科 先 導 , 引 入 網 上

〔SCHOOLOGY〕互 動 平 台,以 「 反 轉 教 室」概 念,提供及延 展 學 生 在 家 多 元 學 習機會和時間

9/2016- 6/2017

任 教 老 師 觀 察 學 生 在 課 堂 上 的 表 現,尤 針 對 回 答提問的積極性

檢視任教老師進行 網上互動平台的次 數;

以 問 卷 形 式 訪 問 學 生對活動的意見

林世俊老師、

郎慧英老師

部分任教高中、初中數學科 老師

(e) 給 學 生 使 用 不 同 語 文 向 公 眾 演 說 的 機 會, 亦 提 供 全 校 師 生 參 與 的 機 會 : 早 會 中 文 短 講、英文一分鐘 (f) 利 用 校 網,讓 學 生 能

隨 時 隨 地 自 主 下 載 所 需 教 學 資 源 : 由 數

9/2016- 5/2017

9/2016- 6/2017

學 生 自 發 改 善 發 音 和 朗 讀 技 巧,並 提 高 運 用 語 文的自信心

提 供 教 學 短 片 、 練 習 、 公 開 試 試 題 講 解 , 涵 蓋 不同形式和範疇

觀 察 學 生 表 現 、 老 師給予的回饋

檢 視 教 學 短 片 數 量、學生用後反應

林世俊老師、

何永平老師、

陳惠貞老師

林世俊老師、

郎慧英老師

中、英文科科任老師、英語 外籍老師、早會時間

數學科科任老師、校務處職 員、資訊科技助理

(9)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h) STEM 教 育:強 化 學 生在科學、科技及數 學 教 育 各 學 習 領 域 及 跨 學 習 領 域 的 綜 合 和 應 用 知 識 與 技 能的能力,從而發揮 創意潛能

9/2016- 5/2017

能透過專題研習和活動 讓學生綜合不同學習 領域的相關學習元素

評鑑專題研習和數 學週

張婉瑩副校長、

譚啟華老師

有關科目的科主任和科任 老師

(2) 促 進 同 儕 交 流 教 學 心 得 、 評 鑑 學 生 學 習 表 現 和教師教學表現 — 觀課

(a)專業交流的觀課 (中一數學科和英文科)

(b)同儕觀課(其他老師)

10/2016- 5/2017

能配合觀課焦點,並增 加專業交流機會

檢 視 觀 課 與 專 業 交 流 流 程 表 和 觀 課 表 、 與 數 學 科 和 英 文科科主任交流

郭民亮校長、

張婉瑩副校長、

郎慧英老師、

陳惠貞老師

教育局校本支援組(數 學)、葉栢堅副校長、

數學科和英文科中一科任 老師、各科科任老師

(3) 拔尖保底:

照顧學生在英文科上的 學習差異: 中一及中二 級設英文增潤班,推行 分組教學(兩班三組模 式)

9/2016- 6/2017

分組教學能有助提升教 學效能

分 析 分 組 學 生 校 內 成績

張婉瑩副校長、

陳惠貞老師

陳佩琪老師、英文科科主任 及有關級別科任老師

(4) 照顧高中學生的學習差 異: 中四至中六級中、英 文、數學、通識教育及 其他學習經歷按整體成

9/2016- 6/2017

分組教學能有助提升教 學效能

分 析 分 組 學 生 校 內 成績

張婉瑩副校長、

中、英、數、通 識科主任

有關科目科任老師

(10)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5) 在禮堂營造考試氣氛,安 排中六級學生進行中、英

文練習、閱讀理解、聆聽 和數學計算練習

10/2016- 1/2017

能提高學生中文和英文 的閱讀理 解、聆聽能力和 數學計算能力

校 內 成 績 和 公 開 試 成績

林世俊老師、何 永平老師、陳惠 貞老師、郎慧英 老師

中六中、英及數學科任老師 及班主任、早會時間、時間 表安排

(6) 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 學生解決應試時所面對 的各種障礙

9/2016- 6/2017

能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 的學生解決應試時所面 對的各種障礙

觀 察 預 習 過 程 和 實 際的特別考試程序

林世俊老師、趙 妙嬋輔導主任

葉文捷老師、專 責輔 導員、

資訊科技助理 (7) 協助升中一級學生提升

英文和運算能力、及協助 升中四、中五及中六級學 生提升運用英文能力:

暑期銜接課程

8/2017 能 提 升 學 生 英 文 和 運 算 的學習能力

學 生 出 席 率 、 課 程 問卷調查

林世俊老師、區 蕙茵老師

學校發展津貼、校外 機構、

導師及職員、校務處職員

(8) 協助成績欠佳的學生及 早努力,和了解自己的能 力: 暑期溫習計劃、補考 措施及(試升/重讀)溫習 計劃

7/2017- 8/2017

能 提 升 能 力 稍 遜 學 生 水 平

學 生 出 席 情 況 、 補 考情況

葉栢堅副校長、

張婉瑩副校長、

林世俊老師

施正心老 師、有關 教 師、、

專責輔導員、校務處職員

(9) 加強中五同學對公開考 試的關注和準備: 中五

8/2017 能 提 升 學 生 對 學 業 的 重 視

學 生 出 席 率 及 課 堂 表現

林世俊老師、葉 子碧老師

任教中五級科任老師

(11)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12) 提高中六學生對公開考 試成績的關注: 透過參 加由考評局的校內成績 分析計劃,預計中六同 學在公開考試主科表現

10/2016- 2/2017

利 用 中 五 下 學 期 成 績 、 中 六 上 學 期 成 績 〔 中 、 英 、 數 、 通 識 〕 能 預 計 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表現

比 較 校 內 預 計 成 績 和 公 開 試 成 績 的 差 別

葉 栢 堅 副 校 長、林世俊老師

校務處職員

(13) 促使學生建立積極的 學習態度、主動的學習 方法,以提升學業成績:

中五及中六級週二課 後測驗(核心科目)

9/2016- 5/2017

能 提 高 學 生 對 各 科 的 自 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

學 生 出 席 情 況 、 學 生 校 內 及 文 憑 試 成 績

林 世 俊 老 師 、 中、英、數、通 識科主任

葉麗冰老師、科任老師、王 孔鳳老師、施 正心老師,謝 宏邦老師、校務處職員

(14) 促使學生建立積極的 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 習方法,提升學業成績:

午膳時間開放 229 室 (中六)

9/2016- 5/2017

能提供良好的自修環境 巡 視 學 生 溫 習 的 情 況

林世俊老師、葉 麗 冰 圖 書 館 主 任

229 室、校務處職員

(15) 提供合適讀書環境、

提高中六級學生學習 積極性: 全日開放自 修室(中六:428 室)

2/2017- 6/2017

能提供良好的自修環境 巡 視 學 生 溫 習 的 情 況

林世俊老師 施正心老師

(16) 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和 教師教學進度: 學生 習作檢查

11/2016- 5/2017

能 增 加 對 學 生 學 習 進 度 和教師教學進度的瞭解

學 生 習 作 檢 查 表 、 進度表

郭民亮校長、張 婉瑩副校長

葉栢堅副校長、各 科科 主 任 及科任老師

(17) 評鑑試卷質素,了解 12/2016- 能 以 試 卷 檢 視 回 饋 在 學 各科的試卷檢視表 張婉瑩副校長、 各科科任老師

(12)

3.2 培養正向價值觀- 提升學生成就感*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1)

*

提升學生成就感:

透過一系跨科組的活 動,獎勵學生的傑出成 就

(a) 透過創作口號,通過 佛學教育活動,加強學 生的成就感,並以視藝 作品展現

(b) 英 文 週 活 動 , 加 入 視 藝和家政元素,鼓勵學 生發揮潛能

9/2016- 1/2017

10/2016 (英文週)

作 品 能 呈 現 出 成 就 感 的 重要、並製成紀念品於家 長日派發

同 學 能 自 信 以 英 語 參 加 表演

學生踴躍參加,相 關作品能依時製作

觀察學生的投入和 行為表現

林世俊老師、

李健生老師、

李雅潔老師、

葉文捷老師、

葉子碧老師、

何永平老師、

陳惠貞老師、

葉家偉老師

有關科目科主任、

科任老師及 課外活動老師

(13)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3) 傑 出 學 生 選 舉 2016 ; 培 育 學 生 積 極 健 康 的 自我形象;嘉許在德、

智、體、群、美等各方 面 有 均 衡 發 展 的 學 生,以產生良好的影響 力

6/2016- 7/2016

所 選 出 的 傑 出 學 生 能 得 到 大 眾 認 同 並 發 揮 其 良 好的影響力

1. 參與同學分享 2. 評判老師意見 3. 工作員觀察 4. 檢討

袁鳳儀老師、

葉秀貞老師

協助遴選老師

(4) 提 升 學 生 待 人 接 物 的 態 度,以及盡責任,建立 自信,培養關愛精神 (a) 跨組別活動:訓導 組、品德教育組、學 生輔導組、教務組及 佛化教育組 :「禮貌 週」跨科組協作活動 (*包括傑出儀容學生 選舉、面試儀容及技 巧訓練等)

(b) 跨 組 別 活 動 : 品 德 教 育 組 及 學 生 輔 導 組 等)「築夢同行」跨科 協 作 活 動 (* 靜 思 語 分 享、午間活動等)

1/2017- 3/2017

11/2016- 5/2017

學生能培養待人有禮的 態度,培養人與人之間的 和諧關係

學生能發掘強項,訂下目 標,敢於實踐,樂於與眾 分享。

1.觀察 2.檢討

1.觀察 2.檢討

趙妙嬋輔導主任、

陸栢然老師、容曉 靜老師、高寶芳老 師、胡賽君老師、

吳秀賢老師、駐校 社工

趙妙嬋輔導主任、

陸栢然老師、容曉 靜老師、高寶芳老 師、胡賽君老師、

吳秀賢老師、社工

協 助 提 行 活 動 的 有 關 老 師

協 助 提 行 活 動 的 有 關 老 師及校外機構員工

(14)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5) 建立積極人生(續)

(b) 安 排 全 方 位 活 動 及 跨 科專題探究,讓學生接 觸不同文化及社會議題 (c) 安排學生參加境外體驗

計劃,以擴闊視野及了 解不同的人生觀及價值 觀

9/2016- 6/2017

9/2016- 8/2017

學生掌握學科以外的多元 文化及不同的價值觀

學生能理解其他地區的文 化及社會結構,更客觀地及 具視野地建立其價值觀

活動反思,匯報及分 享,學生及教師問卷

活動分享、匯報及分 享,參加體驗計劃及 其他學生問卷

有關科主任、

黃文禧老師

趙妙嬋輔導主任、

黃文禧老師

各科科任老師,

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公民教育及學生輔導組老 師,政府公民教育發展基 金,葉余麗貞居士獎助學 金,葉漢善長獎學金 (6) 讓學生學習建立目標,

成就理想,建立積極的 人生觀

(a) 中一迎新日(中一級

「確立目標,成就理 想」計劃

(b) 「中一獎勵卡計劃」

9/2016- 10/2016

9/2016- 12/2016

能成功推動中一級學生 參與,並培育學生能建立 目標。

能成功推動中一級 25%學 生參與獎勵計劃

觀察和檢討 (包括各中一級班 主任統計班別的達 標人數)

觀察和檢討

趙妙嬋輔導主任、

容曉靜老師、駐校 社工、專責輔導員 趙妙嬋輔導主任、

蔡莎莎老師

駐校社工、專 責 輔 導 員 、 中一正副班主任

輔導組老師及駐校社工

(15)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7)營 造 關 愛 校 園 的 共 融 文 化,促進學生發展所長 (a) 大哥哥大姐姐計劃﹕

中四的「大哥哥大姐姐」

積極協助中一師弟師妹 適應學校生活

9/2016- 7/2017

參與計劃的中一級(有特 殊教育需要的中一學生 優先考慮)及中四級的學 生具有正面的自我形 象,自尊感及自信心有所 提升。

觀察和檢討 駐校社工、

湯紫怡老師、

黃霆軒老師

輔導組老師

(b) 朋輩調 解服務 計 劃﹕

調解員積極協助服務對 象解決紛爭

(c) 訓練義工服務:

(耀陽行動長者服 務、捐血日、賣旗 等,按需要安排活 動)

9/2016- 7/2017

9/2016- 7/2017

90%中五朋輩調解員能在 受訓後提升其信心及溝 通技巧,超過一半的中一 受助學生能與別人解決 紛爭及衝突

一半以上的參予同學能 提升溝通技巧和自信心

1. 工作員觀察聯 校活動表現 2. 統計朋輩調解

個案成功率 3. 檢討

1. 工作員觀察 2. 檢討

駐校社工、

葉秀貞老師、

蔡莎莎老師

駐校社工、吳秀賢 老師、容曉靜老師

輔導組老師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及提供 資源

(8) 學 生 從 不 同 形 式 的 週 會 9/2016- 學生投入聆聽,並積極參 觀察 趙妙嬋輔導主任、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及提供

(16)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9) 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精 神,尊敬長者

(a) 新春敬老活動

(b) 佛教葉紀南耆康 長者學苑計劃-電 腦班

(c) 新春敬老活動- 香港基督教女青 年會—「探訪獨居 長者」送湯服務 (d) 佛教葉紀南耆康長

02/2017

1/2017- 5/2017

10/2016- 5/2017

1/2017-

學生樂於服務他人,並尊 敬長者。長者能積極參與 活動。

學生樂於服務長者,並協 助導師指導長者學習電 腦課程

學生樂於服務長者人,並 關懷及了解長者需要

學生義工從服務中有所

觀察及檢討

觀察及檢討

面晤及檢討

觀察及檢討

趙妙嬋輔導主任、

高寶芳老師、容曉 靜老師、家長教師 會委員、駐校社 工

趙妙嬋輔導主任、

何偉培老師、容曉 靜老師、袁鳳儀老 師、陸栢然老師 趙妙嬋輔導主任、

容曉靜老師

趙妙嬋輔導主任、

輔導組老師、佛學科老師、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

電腦室、資訊科技助理、

耆康會(合辦機構)的工作 人員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

(17)

策略 / 工作 時間表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所需資源

(11) 提升學生的領導能 力,特別是特殊教育 需要的學生,讓他們 從助人助己的活動中 增強自己的信心,提 高自我效能

9/2016- 5/2017

每次有 20 位學生參與。

負責協助及學生義工從 活動中提升自信心

觀察及檢討 趙妙嬋輔導主任、

駐校社工

協助棋類遊戲的學生義 工

(12) 提 升 初 中 學 生 生 涯 規 劃 的 認 知 , 發 掘 自 己 的 潛 能 , 訂 定 個 人 的 目 標 , 以 及 服 務 他 人 , 提 升 自 我 效 能 提 升學生的領導能 —

「火柴人計劃」

10/2015- 5/2016

每 個 單 項 課 程 學 生 出 席 率達 75%及參加者認同活 動 能 有 效 提 升 自 己 對 職 業規劃的目標。

觀察及檢討 趙妙嬋輔導主任、

專責輔導員、

駐校社工

校外合作機構員工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三、 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 正向的好奇心和思考,才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本研究目的在於以學思達教學 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運用「學思達教學法」,翻轉教師單向講述的教學 法,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透過增進好奇心與思考,改善學生課堂的學習動機,並且 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思考能力。同時運用 CDIO(構思、設計、實施、運作)的「統整

中原大學 109-1 學期志工特殊訓練研習營 一、活動目的: 一 服務學習為走出課堂外的經驗學習模式,透過「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對學生專業知識之成長與良好品格之培育極具關鍵。中原大學本著「全人教 育、生命關懷」的教育宗旨,更希望讓青年學子認識並瞭解自身的「知識責 任」,因此希望透過系統性的志工特殊訓練,提升學生投身服務學習及志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