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前言~ Class Name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前言~ Class Name"

Copied!
6
0
0

Teks penuh

(1)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1. ◎前言~. Class. Name. ‧歷史時間的表示與概念 (1) 項. 目. 英文縮寫 書寫方式. 西元前. 西元(後). (. ). ex:西元前 5 年=(. (. ). ) ex:西元 5 年=(. ). (2)「西元前 1000 年」和「距今 1000 年前」,何者距離現在較為遙遠?Ans:( (3)「中華民國紀年」與「西元」的換算:民國年+. )。. =西元年. 所以,民國元年即為西元( (4)「西元」與「世紀」的換算:ex1.西元 1895 年是在第( ex2.西元 476 年是在第(. )年。. )世紀。 )世紀。. (5)「西元 1920 年代」的時間範圍,基本為:. 。. ‧「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的劃分依據:是否有(. )。. Q:依課文 p.74 所述「在 17 世紀漢人大量移入台灣之前,就已經有人在這裡活動。由於沒有文 字記載,因此我們可以稱它為『史前台灣』」可知,一般而言,台灣被認定從第幾世紀才進 入「歷史時代」?A:第(. )世紀!. ‧台灣歷史的分期(一定要熟記). (清領前期→清領後期). 史前時代→國際競爭時期→鄭氏時期→清領時代→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國朝代與西元世紀時間的對照 中國朝代. 宋. 元. 明. 清. 中華民國. 西元世紀. 10-12th. 13th. 14-17th 中葉. 17th 中-20th 初. 20th 初-now. ↑考古分層示意圖. ↑史前文化與空間架構圖 (參閱課本 p.71 圖 2-1-1).

(2) 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2. 單元 1 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族 一、史前文化 (一)由於史前時代沒有文字,所以,通常透過遺物、化石、傳說等來瞭解當時人們的活動情形。 ps1.遺物、遺址、遺跡,三者之間並不能劃上等號。 ps2.在考古的過程中,愈底層的「文化層」,其年代愈( )。 ps3.史前文化的命名,是以最先發現該文化的遺址地名來命名,史前文化是一個「面」的概念。 (二)台灣重要史前文化比較列表 分. 期. 舊石器時代( (. 期). 文化). 新石器時代 早期:(. 金屬器時代. 文化)新北市八里區. →繩紋壓印陶器. 台東縣長濱鄉. 晚期:( 代表文化. (. 文化). 新北市八里區. 文化) 台北市中山區. →貝塚說明當時人們濱湖而居. (. 文化). 台東市. →石板棺的陪葬玉器說明工藝水準高. 距今時間. 特. 色. 5 萬~5 千年前. 7 千~2 千年前. 2 千~4 百年前. 1.打製石器. 1.磨製石器. 1.開始使用鐵製工具. 2.已知用火. 2.燒製陶器. 2.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 3.採集、漁獵. 3.農業、畜牧 4.定居、文化創造. 淡水河. 人類對大自然 的依賴減少!. 大坌坑. 十三行 舊石器時代. ‧其遺址發現有: —鐵渣、煤塊、煉鐵爐 —玻璃手環、瑪瑙珠鍊、 瓷器碎片、中國銅錢。. 圓山. 新石器時代. 3.可能與其他地區已 有貿易往來的關係。. 金屬器時代. ‧所以,考古學家是依據過去人們所使用器物的 秀姑巒溪. 長濱. 卑南溪. 卑南. 種類&技術來細分史前時代的分期。 ‧注意:「新石器時代」是所謂的「 時代」, 人類已經能夠自己生產糧食,過著較為穩定的生 活,因此,有時間從事文化創造,人類文化便進 步得愈來愈快。(舊石器時代是「採食時代」;台灣新石器 時代的文化,並不是從舊石器時代文化演變、傳承而來的。). ‧台灣史常識~1.上表所列史前文化中,哪兩個文化遺址建有博物館?Ans: (. )與(. 2.考古隊在怎樣一個特殊的地形發現了「長濱文化」?Ans:( )。 根莖類農作 3.「大坌坑文化」時候的人們已經開始進行農作,試推論當時的農作內容應為: 還是 4.「圓山文化」的著名遺跡為:( )。 除了貝殼垃圾堆,還有陶器、石器等碎片 穀類農作 5.「卑南文化」的兩大特色出土文物:(. )與(玉器)。. ) 。.

(3) 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3. 二、台灣原住民族 (一)族群 ‧屬於(. )語族。. ‧「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包括( 分布的最北端。. 洋)與(. 洋)上的島嶼,而台灣位在南島語族地理. 中國. 亞洲. 北美洲. 臺灣 印度. 中南半島. 夏威夷群島. 菲律賓. 太 平 洋. 非洲 新幾內亞. 印尼. 馬達加斯加. 印 度 洋. 復活節島(智利). 澳大利亞. 圖 例. 紐西蘭. 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 (二)語文 ‧語言:台灣的原住民各族有自己的語言,以口傳方式留下許多傳說、歌謠。 ‧文字:台灣原住民自己沒有發明文字,直到 17 世紀( 拼音的方式幫台南地區的原住民拼寫出文字。. 人)轉進台灣發展,才開始以羅馬. (三)稱呼上的演變. 清朝以來的漢人. —依原住民的居住地而言—平地:平埔番(漸與漢人融合) —山地:高山番 —依原住民是否對政府納稅、服勞役而言—有:熟番 (或依原住民與漢人的關係親疏而言). —無:生番. ↓ 日治時期. 沿用清朝以來的稱呼—平埔族(即熟番,漸與漢人融合) —高砂族(及生番) ↓. 中華民國時期. —(平埔族因漸與漢人融合,未被視為原住民族) —山地同胞→原住民(民 83)→原住民族(民 86). Q:高山族的地理分布都是在山地嗎? ‧目前,台灣原住民族計有(. Ans:(. )。. )族,在這些族群當中,則包括了高山族與平埔族。. 除原本的 9 族,再加上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4) 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4. 現今. 17 世紀. 基隆. 凱達格蘭. 臺北 桃園. 道卡斯. 基隆. 宜蘭. 新竹. 臺北 桃園. 巴則海 宜蘭. 新竹. 苗栗. 噶瑪蘭. 巴布拉 苗栗 賽夏族. 泰雅族. 臺中. 貓霧拺 太魯閣族. 彰化. 花蓮. 臺中 彰化. 賽德克族. 撒奇萊雅族. 南投. 和安雅. 花蓮. 南投. 斗六. 邵族. 斗六. 噶瑪蘭族. 嘉義. 布. 嘉義. 農. 鄒 族. 族. 阿 美 族. 臺南. 臺南. 卑南族 臺東. 魯凱族. 高雄. 西拉雅. 臺東. 屏東. 布. 高雄. 農 族. 屏東. 阿美族 達悟族(雅美族). 噶瑪蘭族在 17 世紀原分布於今宜蘭 一帶,日後幾經遷徙,今日已搬遷到 花蓮、台東一帶。. (四)社會組織 平埔族. 高山族. ‧社會制度: ‧家族制度 多為「 系社會」 ,子女、財產都歸女方, —母系社會:( 族)、( 實行「 制」。 —父系社會:泰雅族、布農族 ‧部落組織:. 族). ‧部落組織. 部落的公共事務、政治運作仍由成年男性 負責。 如:台北地區的凱達格蘭族 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 —貴族社會:( 族)、( —漁團組織:( 族) —長老會議:阿美族、賽夏族 原住民 16 族中,大多是高山族。. 族). 雖然平埔族漸與漢人融合,但現在仍可以看 高山族與漢人的接觸、融合較少,因此,直 到現在仍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到平埔族文化的痕跡! (五)經濟活動 ‧農耕:以漁獵、採集、 ( )為主,其中「游耕」又叫做「火耕」 。耕種幾年後便會放棄 原耕地,尋找新耕地,而這麼做的目的在讓耕作過的土地( )。 平埔族,通常女耕男獵! ‧漁獵:以(. )為最重要的獵物。 ps 所謂「出草」 :平埔族是獵捕鹿隻,高山族是獵取(. ) 。.

(5) 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5. (六)宗教信仰 ‧原住民族相信萬物皆有神靈,也崇敬各種神靈,因此,其信仰被稱做「 過程中,通常由(. 信仰」。在祭祀的. )負責和神靈溝通。. ‧在眾多神靈中,以(. )最為重要,以西拉雅族為例~. —供奉祖靈的場所稱做「. 」。. —公廨裡放置壺、瓶,插有枝葉,象徵祖靈的存在,故被稱為「. 信仰」。. (七)歲時祭儀&生命禮俗 ‧歲時祭儀(與一年裡的生產、經濟、收穫相關的活動) ex:阿美族的(. 祭)、賽夏族的(. 祭)、達悟族的(. 祭)、布農族的播種祭、. 各族的狩獵祭。 ‧生命禮儀(與人的一生的成長階段相關,如成年禮) ex:卑南族的(. 祭)、(. 族)的紋面。. ■補充:由下圖可知史前文化的分布,是一個「面」的概念! ■回顧與複習. 圖 例 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 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 黃. 龍山 河. 仰韶文化 半坡. 大汶口. 龍山文化. 仰韶. 河姆渡文化 長. 江. 河姆渡 錢塘江. 大坌坑文化. ◎基本知識檢測~ 1.如果考古學家想要了解史前時期人類的生活,最有可能透過下列哪一組物品作為直接的證據? (A)食物殘骸、居住遺跡. (B)書信、圖畫. (C)史書、電報. (D)化石、銅像。. 2. 臺灣的史前文化遺址眾多,其中最能表現出舊石器時代文化特徵的是下列哪一個文化? (A)大坌坑文化 (B)長濱文化. (C)十三行文化. (D)圓山文化。. 3.下列關於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情況敘述,哪一個有「誤」? (A)農業開始出現. (B)燒製陶器. (C)磨製石器. (D)使用鐵器。. 4.歷史學家將人類的歷史區分為「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兩部分,請問:其畫分的依據為何? (A)農業的發明 (B)文字的使用. (C)鐵器的使用. (D)史書的出現。. 5.臺灣的新石器時代的時間約有五千年左右,內容十分豐富。請問:這段時期大約距今多久以前? (A)三萬至二萬五千年前 (B)二萬至一萬五千年前. (C)七千至兩千年前. (D)五千年前至現在。.

(6) 翰林版 B.1 台灣史講義. 6. 6.小明參觀人類歷史演進的展覽,其中有一幅「文化層形成的示意圖」,如果從歷史最久遠排列至 最近,下列哪一個排列的順序是正確的? (A)舊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B)金屬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C)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 (D)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舊石器時代。. 7.上課時,四位同學報告臺灣史前時代舊石器文化遺址的特色,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有「誤」? (A)甲生:距今約五萬至五千年間. (B)乙生:以打製石器為主要工具. (C)丙生:以漁獵和採集為主要維生方式. (D)丁生:飲食上以生食為主。. 8.關於臺灣金屬器時代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十三行文化是目前唯一發現的金屬器時代的遺址. (B)使用石器、陶器與鐵器. (C)以農業生活為主、漁獵為輔. (D)大概距今二千年至四百年左右。. 9.學者將臺灣史前文化分為舊石器、新石器和金屬器三個時代,是依據下列何者? (A)衣物穿著 (B)時間遠近. (C)器物規格大小. (D)器物製作方式與技術。. 10.臺灣史前文化分布極廣,其名稱各有不同。請問:史前文化的命名主要是以何者為依據? 依發現者命名 (B)依發現地點命名. (C)依發現的時間命名. (A). (D)依地勢高低命名。. 11.臺灣的原住民與漢人在語言的系統上並不相同,原住民大多是屬於何種語族? (A)北島語族 (B)歐亞語族. (C)南島語族. (D)日韓語族。. 12.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的說法,何者正確? (A)他們的語言均有差異 (C)平埔族居住於東部山區. (B)他們同時來到臺灣. (D)高山族的社會組織,各族均相同。. 13.漢人及外來勢力進入臺灣之後,對臺灣的原住民有不同的稱呼,下列何者並非歷史上對原住民 的慣用稱呼? (A)生番. (B)高砂族. (C)熟番. (D)山地番。. 14.有關「平埔族」與「高山族」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不存在 (C)後者的族群認同較深. (A)前者比後者漢化晚. (B)前者至今已. (D)前後者的家庭制度相同。. 15.下列有關原住民的經濟生活方式,何者敘述是正確的? (A)男性以捕魚、打獵為主. (B)農耕是由老年男性負責. (C)農業採取集耕農業方式. (D)打獵以捕山豬最重要。. 16.臺灣原住民中的平埔族,有採用贅婚制,家產多歸女方所有。這種家族制度被稱之為何? 父系社會 (B)母系社會. (A). (C)原民社會 (D)貴族社會。. 17.臺灣的原住民大都是住在臺灣本島,唯一離島的原住民是哪一族? (A)布農族 (B)達悟族. (C)阿美族. (D)卑南族。. 18.原住民的祭祀禮儀極富有特色,下列關於各族與禮儀,哪一組的配對有「誤」? (A)阿美族─豐年祭. (B)賽夏族─打耳祭. (C)達悟族─飛魚祭. (D)西拉雅族─祀壺信仰。19.四. 位同學在課堂中發表對臺灣平埔族的認識。請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說法有「誤」? (A)甲生:早期分布在西部平原、丘陵地區. (B)乙生:大多屬於母系社會. (C)丙生:年長男子的地位較高,可參與公共事務. (D)丁生:漢化的時間早且長。. 20.臺灣原住民中,西拉雅族的祭祀十分特殊,每到祭典常吸引許多人參觀。關於西拉雅族的宗教 信仰,下列何者有「誤」?. (A)屬於多神信仰的系統 (C)崇拜祖靈的地方稱為公廨. (B)神靈之中對祖靈最為敬畏 (D)以牌位做為祖靈的象徵。.

(7)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解析: 易受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因為在上半年收成,所以應該是種植在秋天播種的冬小麥。 牲 畜收入是主要收入的來源。 是集約程度頗高的混合農業,又有許多政府及組織的協力投入。 影響該農場收成的最大自然災害為何? 寒害 颶風 龍捲風 乾旱 答案: 解析: 該農場所在地屬於混合農業,位在美國東、中部,受熱太多及乾旱是當地農作歉收的主要原因。

臺灣許多濱海工業區及預定中的港灣、機場、火力與風力發電廠的興建最可能會影響到下 列哪一種地形的生態環境? 潟湖 沙洲 溼地 海階 日本能登半島的「里山」景觀於 2011 年獲登進入世界遺產,「里山」一詞是指位在深山與 都市間,具有親山近水特性、大片融合人文與自然的農村生態系。根據此遺產的特性,若 不加以保護則其最容易受到下列哪些因素的影響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