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 修辭 一、單選題
1.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句中「噪」、「靜」、「鳴」、「幽」前後各自「反襯」,在一句話裡
對於同一件事物,使用正好與它本質或現象相反的語詞來描述的技巧。下列與這種修辭 方式最為相近的選項是: (A)像夢魘,但它是美麗的夢魘(楊牧〈十一月的白芒花〉)
(B)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C)親賢臣,
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出師 表〉) (D)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不要有不榮譽的成功(羅家倫〈運 動家的風度〉)
2. ( )凡是在連貫性的語文中,上文中省略下文出現的詞語,下文中省略上文出現的詞語,
參互以成文,經過相互拼合而見義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互文」。例如:「雞棲鳳凰食」
(文天祥〈正氣歌并序〉)當作「雞(鳳凰)棲(雞)鳳凰食」。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 未使用「互文」的選項是: (A)「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 淮〉) (B)「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秦觀〈踏莎行〉) (C)閨中少婦 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D)「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3. ( )在語文中,敘述人、事、物的時候,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迥然不同的人、事 物,加以形容描寫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轉化」。例如:「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 人將老。」(李清照〈蝶戀花〉)句中「花莫笑」屬於「擬人化」的修辭。下列文句同屬於
「擬人化」的選項是: (A)雁燕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姜夔
〈點絳脣〉) (B)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C)聞 道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D)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
4. ( )凡要說的有三個以上的事物,這些事物又有大小輕重等比例,而且比例又有一定秩序,
於是說話行文時依序層層遞進,叫做「層遞」。例如:「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 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張潮〈幽夢影〉)是屬於
「遞升式」的層遞。下列文句同屬於「遞升式」的選項是: (A)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 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孟子.盡心下》)
(B)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 下矣(《論語.季氏》) (C)做不成天空的星子,就做山上的燎火吧!做不成山上的燎 火,就做屋中的一盞燈吧(張秀亞〈持燈者〉) (D)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 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 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5. ( )在語文中,上句或上段的末尾與下句或下段的開端,字詞或語句重複相同,使鄰接的 句子首尾蟬聯,上遞下接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頂針」。例如:「清明這季雨。雨是女 性,應該最富於感性」(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下列文句不屬於這種修辭格的選項是:
(A)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徐志摩〈再別康橋〉) (B)抱滿懷的枯葉,
從屋頂灑下,見滿天片片,片片翻舞,翻舞而下(簡媜〈竹枝詞〉) (C)是故無貴、無 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D)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 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陳列〈八通關種種〉)
6. ( )在文句中上下兩句,詞語的排列恰好相反,用回環往復的語言形式構成的一種修辭技 巧叫做「回文」。例如:「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屬於「寬式回文」。下列文句不屬於「回文」修辭格的選項是: (A)青青河畔草,綿綿思 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飲馬長城窟行〉)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六十八章》) (C)有村舍 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村舍(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D)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 語(胡適語)
7. ( )在語文中,運用兩句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語句,逐一排列起來表達相同性質、相同範 圍的意象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排比」。例如:「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 齒,為顏常山舌。」下列文句不屬於「排比」修辭格的選項是: (A)對淵博友,如讀異書;
對風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聖賢經傳;對滑稽友,如讀傳奇小說(張 潮〈幽夢影〉) (B)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
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豐子愷〈漸〉) (C)
或抓耳撓腮,或大叫一聲,或長吁短嘆,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詞,或一串串的噎膈 打個不休,或紅頭漲臉如關公(梁實秋〈下棋〉)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徐志摩〈再別康橋〉)
8. ( )語文中,兩兩相對,字數相等、句法相似、詞性相同、平仄相對、意義相關的一種修辭技
巧,叫做「對偶」。例如:「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范仲淹〈岳陽樓記〉)下列文句不屬 於「對偶」的選項是: (A)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 友,重九須酌逸友(張潮〈幽夢影〉) (B)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
〈絕句〉) (C)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孟浩然〈題義公禪房〉) (D)留連戲蝶時時 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芳〉)
9. ( )在語文中反覆使用相同的一個字詞、語句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類疊。例如:「大地,向
我親切的招喚。田園,向我親切的招喚。人間,向我親切的招喚。」(王聿均〈人生寄 語〉)間隔使用同一語句,屬於「類句」的修辭。下列文句同樣運用「類句」的選項是:
(A)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B)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 寄北〉) (C)想在海沙裡種花,想在海沙裡種花,多可笑呀(徐志摩〈海灘上種花〉)
(D)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
10. ( )用一個異義字作陪襯,只取其聲以舒緩語氣,而不用其意義的修辭技巧,是修辭格中 的「配字」,也叫做「偏義複詞」。例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異同」即「異」之意,
「同」是「配字」。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不屬於這種修辭的選項是: (A)美伊兩國,歷 史上的「恩怨」植根已深,累有衝突戰爭的發生 (B)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
(《三國演義.用奇謀孔明借箭》) (C)又有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來(白 居易〈與元微之書〉) (D)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鴻門 宴》)
11. ( )一個字詞除本身所隱含的意義外,利用字詞音同、音近以造成雙重意義的技巧,叫做
「諧音雙關」。例如:「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 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句中「晴」諧音雙關「情」。下列文句「 」內的字詞,同屬
「諧音雙關」的選項是: (A)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無題〉) (B)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 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杜牧〈嘆花〉) (C)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 機,何悟不成「匹」(〈子夜歌〉) (D)人一到西非,氣氛就有點不同。團中人自我解嘲 的說:「漸入差境。」因為以往所到各國都是非洲的黃金地帶,此後要開始嘗試「非人生 活」了(郭敏學〈非洲七十日〉)
12. ( )回想過去的人、事、物將其描述得彷彿在眼前,叫做「追述示現」。例如:「妾髮初覆額,
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遶床弄青梅。」(〈長干行〉)下列文句同屬「追述示現」的選 項是: (A)如今,這些東西全不在了,但想起以前自己天真地去數一棵竹子有多少個 竹筒子時,想起自己拿著鋸子在竹管上鋸個小縫,想把寶藏交給竹子去保管,免得被 偷剖了的那份異想天開時,心底忍不住泛出一陣竊笑(簡媜〈碗公花〉) (B)今夜鄜州 月,閨中祇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C)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D)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這世界我仍體切地踏 著,/而已是你底夢境了……(鄭愁予〈賦別〉)
13. (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作者將月亮擬人化,以「徘徊」的動作描述,使 得文句更為生動。下列未曾使用擬人化動詞寫作技巧的選項是: (A)脫下寂寞的高跟 鞋,赤足踏上地球花園的小台階,我的夢想不在巴黎、東京或紐約 (B)從開始哭著嫉 妒變成了笑著羨慕,時間是怎麼樣爬過了我皮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C)盛開在荊棘 裡的花,越是流淚越仰望,愛是一步一步堅強,奮不顧身的綻放,盛開的花,開在荊 棘的花 (D)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擁抱過的美麗都再也不破碎,讓險峻 歲月不能在臉上撒野,讓生離和死別都遙遠,有誰能聽見
14. ( )詩歌常運用意象傳達情思。關於下列詩句「意象」運用的說明,最適當的是: (A)「我打
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透過「蓮花」的開落呈現年華與心境變 化,隱含詩人對女子的愛憐 (B)「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遶船月明江水寒」,以「月」的恆在比喻無盡的等待 (C)「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以「花」、「水」各自飄流,傳達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哀怨 (D)「(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 匹狼)恆以數聲悽厲已極之長嗥/搖撼彼空無一物之天地/使天地戰慄如同發了瘧疾」
藉「長嗥」暗示外在批評聲浪令人恐懼
15. ( )黃庭堅〈寄黃幾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兩句所描繪的情景形成對
比,凸顯其思念之情。下列文句同樣採用對比手法的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 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B)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在無邊 際的天空/地平線長久在遠處退縮地引逗著我們 (C)一個小和尚坐在大廟裡,門突然 打開的時候,看見外邊的花、草地和姑娘,門再關上的時候,心關不住了 (D)蟬聲是 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千萬條繩子,
要逮捕那陣浪
16. ( )藉用具體形象化的技法,將某種感官的感覺移植到另一種感官上的修辭格,叫做「移 覺」,使意象更活潑與創新。例如「呼嘯的摩托車聲劃過寧靜的黑夜,尖銳地在我耳膜上 畫出一道傷口」是由「聽覺通觸覺」,本為聽覺的描繪,而訴諸觸覺。下列文句同樣是
「聽覺通觸覺」的選項是: (A)我低下頭去喊自己的名字,井水也大聲應和,連那回聲 都彷彿有淡淡的餘香(鍾怡雯〈芝麻開門〉) (B)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C)約有兩三分鐘之久,彷彿有一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一出之後,忽然又揚起,像 放那東洋煙火,一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老殘遊記.明湖 居聽書》) (D)麥堅利堡鳥都不叫了,樹葉也怕動/凡是聲音都會使這裡的靜默受擊 出血(羅門〈麥堅利堡〉)
17. ( )在語文中,把形式整齊的句式故意抽換詞面,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以避免單調 和呆板的一種修辭技巧,叫做「錯綜」。例如:「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賈誼〈過秦論〉)其中「席卷」、「包舉」、「囊括」、「并吞」意念皆相同。
下列文句同屬「抽換詞面」的選項是: (A)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 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曹丕《典論.論文》) (B)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 非一朝一夕之故(顧炎武〈廉恥〉) (C)記得在一個三月的午後,細雨霏微的午後;記 得一條小路,一條落滿楝花的小路(葉珊〈自剖〉) (D)刻妳的名字/刻妳的名字在樹 上/刻妳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樹上(紀弦〈妳的名字〉)
18. ( )以下文句組合皆依轉化修辭中的「人性化(擬人)、物性化(擬物)、形象化」來排列,
請問排序正確的選項是: (A)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
摸不到的一卷聲音(簡媜〈夏之絕句〉)/時光隧道裡,我擺渡著憂愁(紀曉君〈時光隧 道〉,四弦作詞)/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張惠妹〈剪愛〉,林秋離作詞) (B)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他的額頭是水成岩削成還是火成 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蘚(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你的嘆息,應該被快樂絞 殺,而對著明天歌唱(楊喚〈短章〉) (C)她剪去了稀疏的短髮,又何嘗剪去滿懷的愁 緒呢(琦君〈髻〉)/聞道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天,和雲,和山的倒影,靜靜地躺,在注滿了水的田隴裡(鍾 理和〈做田〉) (D)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不知道(簡媜〈夏之絕句〉)/枯桑知 天風,海水知天寒(〈飲馬長城窟行〉)/道歉的話也說了一籮筐,可你居然還是無動 於衷,你的心,是鐵做的嗎(何俊樺〈正文挾恩以報〉)
二、多選題
1. ( )在談話或行文中,放棄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語句不用,而另找其他名稱或語句來代替的 修辭技巧,叫做「借代」。例如:「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句中「黃髮」借代為老人,
「垂髫」借代為小孩。下列選項同樣運用「借代」修辭的選項是: (A)是日風和日麗,遍 地黃金,青衫紅袖,越阡度陌,蜂蝶亂飛,令人不飲自醉(沈復《浮生六記.閑情記 趣》) (B)你忽然駐足說:「我在地毯的那一端等你!我等著你;曉風,直到你對我完 全滿意。」(張曉風〈地毯的那一端〉) (C)他們告訴我,今年夏天,你或有遠遊的計畫 去看梵谷或徐悲鴻,帶著畫架和一頭灰髮,和豪笑的四川官話(余光中〈寄給畫家〉)
(D)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飲馬長城窟行〉) (E)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 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白居易〈長恨歌〉)
2. ( )「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過秦論〉)句中運用誇張
鋪飾,超過了客觀事實的修辭法。下列文句同樣運用「誇飾」修辭技巧的選項是: (A) 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 成了黃昏(余光中〈聽聽那冷雨〉) (B)灩灩的夕暉把旅客們的心也染紅了(司馬中原
〈沙窩子野鋪〉) (C)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杜牧〈阿房宮賦〉) (D)舊恨春 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辛棄疾〈念奴嬌〉) (E)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 橋(徐志摩〈再別康橋〉)
3. ( )譬喻是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 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例如:「最裡層高峰屹立,籠著紫色 嵐氣,彷彿仙人穿在身上的道袍,峰頂裹在重重煙靄中。」(鍾理和〈做田〉)下列文句 同樣運用這種修辭的選項是: (A)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
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論語.子張》) (B)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C)時間是甘美的果汁,生命是五 月的和悅的南風,詩是一隻百靈鳥,在你流動的窗口不斷地唱著那讚美現實之歌(張 默〈現代詩的投影〉) (D)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 秋雲無覓處(晏殊〈木蘭花〉) (E)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裡 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的澹香(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4. (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潛〈飲酒〉)句中運用了
「提問」的修辭格,下列文句中同樣運用這種修辭的選項是: (A)青山隱隱水迢迢,秋 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B)葡 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C)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粧(李白〈清平
調.其二〉) (D)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何如?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繩低轉(蘇軾〈洞仙歌〉) (E)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花難綴。曉來雨過,
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蘇軾〈水龍吟〉)
5. ( )「想起從前漸趨模糊的影子,頂多也是感到一股甜甜的感傷而已。」(楊逵〈種地瓜〉)
句中藉用具體形象化的技法,將味覺移轉到心覺。下列文句中同樣具有感官的感覺,移 轉到另一種感官上的選項是: (A)遠處的風景向兩側閃避,近處的風景,躲不及的,
反向擋風玻璃迎面潑過來,濺你一臉的草香和綠(余光中〈咦呵西部〉) (B)整天鑽在 舊書堆裡,飽飫了古典文學的芬芳(方祖燊《散文結構.小序》) (C)那月亮便是一團 藍陰陰的火,緩緩的煮著它,鍋裡水沸了,咕嘟嘟的響(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 香〉) (D)那低咽的簫聲又傳來了,幽幽的,如同一隻到處漫遊的火焰微弱的螢蟲,
飛到她的心中(張秀亞〈杏黃月〉) (E)土腥、草香、汗臭、及爛在田裡的菁豆和死了的 生物的,那揉在一起的氣味在空氣中飄散著(鍾理和〈做田〉)
6. ( )「一夜東風,枕邊吹散愁多少?數聲啼鳥,夢轉紗窗曉。」(曾允元〈點絳脣〉)句中「吹 散愁」將抽象的「愁」,用具體的「吹」字來描述,使意象鮮活起來。下列文句同樣運用這 種修辭的選項是: (A)嫵媚的康河也望不見蹤跡(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B) 牕外,銀白的鹽河把月光搖碎了(司馬中原〈沙窩子野鋪〉) (C)〈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張先〈天仙子〉) (D)花瓣在我的驚心中/敞開一 兩條摺疊人生的皺紋(簡政珍〈世紀末〉) (E)詩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來(陸 游〈秋思〉)
7. ( )「不信長相憶,抬頭問取天。風吹荷葉動,無夜不搖蓮。」(裴誠〈南歌子〉)詩中「搖蓮」
為雙關語。「搖蓮」一方面指「荷葉搖動」,一方面諧音出「遙憐」之意。下列文句「 」內 的字詞同屬利用雙關製造兩重意義的選項是: (A)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飲 馬長城窟行〉) (B)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 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 頤〈愛蓮說〉) (D)「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
〈望洞庭贈張丞相〉) (E)「只要我們有根」,縱然沒有一片葉子遮身,仍舊是一株頂天 立地的樹(王蓉芷〈只要我們有根〉)
8. ( )「前絲斷纏綿,意欲結交情。春蠶易感化,絲子已復生」,其中「絲子」和「思子」為雙關
語。下列詩句畫底線處,屬於相同表達手法的選項是: (A)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裡。
乘月採芙蓉,夜夜得蓮子 (B)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C)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D)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
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 (E)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9. ( )言談中有時會透過「吃虧讓步」的態度或方式表達善意,以求達成良好的互動。下列畫底
線處的對話,運用此一言談技巧的選項是: (A)太公道:「師父請吃些晚飯,不知肯 吃葷腥也不?」魯智深道:「洒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麼渾清白酒都不揀選,牛肉、狗肉,
但有便吃。」 (B)帝顫慄不已。只見階下披甲持戈數百餘人,皆是魏兵。帝泣謂群臣曰:
「朕願將天下禪於魏王,幸留殘喘,以終天年。」賈詡曰:「魏王必不負陛下。」 (C)誠 實的參,亦就掛上稱仔稱一稱說:「大人,真客氣啦!才一斤十四兩。」「不錯罷?」巡 警說。「不錯,本來兩斤足,因是大人要的……」參說。這句話是平常買賣的口吻,不是 贈送的表示 (D)「這個舞我不會跳了。」那個年輕的男人說道。他停了下來,尷尬的望著
金大班,樂隊剛換了一支曲子。金大班凝望了他片刻,終於溫柔的笑了起來,說道:
「不要緊,這是三步,最容易,你跟著我,我來替你數拍子。」 (E)母親才過三十歲,
卻要打扮成老太太,姨娘看了只是抿嘴兒笑,父親就直皺眉頭。我悄悄地問她:「媽,
你為什麼不也梳個橫愛司髻,戴上姨娘送你的翡翠耳環呢?」母親沉著臉說:「你媽是 鄉下人,那兒配梳那種摩登的頭,戴那講究的耳環呢?」
10. ( )琦君〈髻〉:「她剪去了稀疏的短髮,又何嘗剪去滿懷的愁緒呢」,以「剪」的動作將「愁
緒」具象化。下列文句,具有此種表現手法的選項是: (A)就這麼淡淡啜飲伊的心事,
且佐以唐人小說 (B)那一陣的快樂,便是環遊世界一圈,恐怕也撿不回來了 (C)那個 流浪漢以愈來愈瘦長的影子,在沒有盡頭的街上拋售寂寞 (D)不由得想起以前教戲給 她時的威嚴自信的臉色,兩相對照之下,使她內心悸動不已 (E)我記憶裡的白芒花,
愛的見證,信念,和毅力──一種無窮盡的象徵,永不止息的啟示
11. ( )現代詩中,常借用所描述的具體事物或透過某種意象的媒介,寄寓任何一種抽象的觀 念或精神的修辭技巧,叫做「象徵」。例如:「孩子呀!你們莫忘記/阿爸從阿公笨重的 腳印/就如阿公從阿祖/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吳晟〈蕃藷地圖〉)句中「阿爸從 阿公笨重的腳印」象徵「不可忘本」。下列現代詩同樣具有「象徵」手法的選項是: (A) 我們的姓名/在身分證的表格裡沉沒了/無私的人生觀/在工地的鷹架上擺盪/在拆 船廠、礦坑、漁船徘徊 (B)第一排學生有人咬著英文單字/有人抓住片假名不放/末排 的學生已按照順序/去周公家裡(渡也〈講師日記〉) (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 新娘(徐志摩〈再別康橋〉) (D)那純粹是另一種玫瑰/自火焰中誕生/在蕎麥田裡他 們遇見最大的會戰/而他的一條腿訣別於一九四三年(瘂弦〈上校〉) (E)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12. (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詩〉)即「雄兔(雌兔)腳撲朔,(雄兔)雌兔眼
迷離。」的參互成文。下列「 」內文句同樣運用了「互文見義」的選項是: (A)「父兮生 我,母兮鞠我。」(《詩經.蓼莪》) (B)「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 (C)「我嘆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漁家傲〉)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E)「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 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13. ( )在語文中,把肯定句與否定句、敘述句與疑問句等不同句式穿插使用,使語文富有變化 避免呆滯單調,叫做「變化句式」。下列文句運用「變化句式」的選項是: (A)啊,那是 新來的畫眉在那邊凋不盡的青枝上試它的新聲!啊,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掙出了半凍 的地面!啊,這不是新來的潮潤沾上了寂寞的柳條(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B)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但人總是失敗過,我不是命定快樂的人,但我快樂過,我也很 夠了(喻麗清〈千山之外〉) (C)漫長而幸福的婚後生活,就像是一座七彩琉璃塔。從 腳到頂,堆積的不是磚,不是石,不是泥,不是沙;而是容忍,是體貼,是寬恕,是 犧牲(孟谷〈琉璃塔〉) (D)在歸途中,我翻來覆去的想;回到屋裡呆在桌前,翻來覆 去的想;睡到床上還是翻來覆去的想(陳之藩〈圖畫式的與邏輯式的〉) (E)凡到過長 沙的,誰不知有座嶽麓山?遊過嶽麓山的,誰不記得愛晚亭呢(謝冰瑩〈愛晚亭〉)
14. ( )文學作品常將個人的情感投射到外在景物,再透過對景物的狀寫,反映出人物的情思。
例如〈聽海〉的歌詞:「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聽海哭 的聲音,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表面上是海在悲泣,其實真正哭泣、嘆息 的是聽海的人。下列文句,運用這種手法的選項是: (A)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B)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C)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D)千里鶯啼綠 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E)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15. ( )附圖是一則戒菸廣告,「持槍」的剪影用來類比「持菸」的手勢,意謂兩者同具危險性。
下列文句「;」的前後,具有類似表意方式的選項是:
(A)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B)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 產於秦,而願忠者眾 (C)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D)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E)松柏後凋於歲寒,雞 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16. ( )蘇軾〈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此 四句的文意可理解為:「江上之清風,耳得之而為聲;山間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但作者改變句子的銜接順序,故閱讀時,宜就文意調節對應關係。下列文句,與此表達 方式相似的選項是: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B)西伯幽而演
《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C)禽鳥知山林之樂,而 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D)牠們曾交錯湧疊,也曾高 速接近船舷又敏捷地側翻;如在表演水中疊羅漢,如流星一樣劃一道弧線拋射離去 (E)老和尚竟哽咽起來,掉了幾滴眼淚,他趕緊用袈裟的寬袖子,搵了一搵眼睛;秦義 方也掏出手帕,狠狠擤了一下鼻子
17. ( )陳列在〈玉山去來〉一文中形容玉山主峰頂上的煙雲變化:「好像交響樂在一段管弦齊鳴 的昂揚章節後,轉為沉穩,進入了主題豐繁的開展部」,以聽覺感受形容視覺感受。下 列文句,將某一感官的感受以其他感官的感受表達的選項是: (A)俄而棋勢吃緊,兩 人都站起來了,劍拔弩張,如鬥鵪鶉 (B)我不會喝酒,一小杯我就醉,並且醉得很厲 害,像害一場大病 (C)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紮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 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 (D)但不知啥緣故,在清晨 四時多一點即醒來發愣。忽然間,好像是黑色翅膀的飛魚飄過我眼簾,剎那間我感到萬 分的舒暢 (E)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 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
18. ( )「純貴妃不認為自己的『雅』會輸給魏瓔珞的『俗』,卻又無可奈何。她發現弘曆留在鍾粹
宮的日子越來越少,去延禧宮的日子越來越多,就好像世間一切俗人,偶爾管弦絲竹,
但多數時候還是要柴米油鹽。」這段文字既揭示「雅」、「俗」對比,也運用「管弦絲竹」、
「柴米油鹽」的比喻強化語意。下列文句,使用比喻方式強化對比作用的是: (A)我曾 見過二人手談,起先是坐著,神情瀟灑,望之如神仙中人,俄而棋勢吃緊,兩人都站 起來了,劍拔弩張,如鬥鵪鶉 (B)就在那光與色的動晃中,忽然那太陽,像巨大的蛋 黃,像橘紅淋漓的一團烙鐵漿,蹦跳而出,雲彩炫耀。世界彷彿一時間豁然開朗,山脈 谷地於是有了較分明的光影 (C)你的書齋也許是明窗淨几,雕金飾玉,也許案頭有一 盆古梅,壁間懸有名人的書畫,但比起我面前壯大的山河,深邃悠遠的藍天,阡陌橫 斜的田野,就顯得那麼渺小寒酸,俗不可耐 (D)蟬聲亦有甜美溫柔如夜的語言的時候,
那該是情歌吧,總是一句三疊,像那傾吐不盡的纏綿。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 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 聲 (E)父親不久回來了,沒有買水鑽髮夾,卻帶回一位姨娘。她的皮膚好細好白,一 頭如雲的柔髮比母親的還要烏,還要亮。兩鬢像蟬翼似的遮住一半耳朵,梳向後面,挽 一個大大的橫愛司髻,像一隻大蝙蝠撲蓋著她後半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