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drhuang.com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drhuang.com"

Copied!
8
0
0

Teks penuh

(1)

微分方程 第七章

y x

f

y

已知   ( ) , — 积分问题

y y 及其若干阶导数的方程 求

已知含 ,

— 微分方程问题

推广

(2)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引例 几何问题

物理问题

第七章

(3)

引例 1. 一曲线通过点 (1,2) , 在该曲线上任意点处的

: 设所求曲线方程为 y = y(x) , 则有如下关系式

: x

x

y 2 d

d 

x x

y 2 d  x2C (C 为任意常数 ) 由 ② 得 C = 1,因此所求曲线方程为 yx2 1.

1 2

y x

由 ① 得

切线斜率为 2x ,

求该曲线的方程 .

(4)

引例 2. 列车在平直路上以20 m s 的速度行驶 ,

获得加速度 a  0.4 m s2 , 求制动后列车的运动规律 . 解 : 设列车在制动后 t 秒行驶了 s

,

已知 0.4 d

d

2

2   t

s

,

0  0

s t 20

d 0

d t t   s

由前一式两次积分 , 可得 s   0.2t2C1 tC2 利用后两式可得 C1  20, C2  0

因此所求运动规律为 s   0.2 t2  20 t

说明 : 利用这一规律可求出制动后多少时间列车才 即求 s = s (t) .

制动时

(5)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含未知函数及其导数的方程叫做微分方程 .

方程中所含未知函数导数的最高阶数叫做微分方程

( 本章内

容 )

0 )

, ,

, ,

(x y yy(n)

F

) ,

, ,

,

( ( 1)

)

(nf x y yy n

y( n 阶显式微分方 程 )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般地 , n 阶常微分方程的形式是 的阶 .

分类

(6)

,

0  0

s t

— 使方程成为恒等式的函数 .

通解 — 解中所含独立的任意常数的个数与方程

) 1 0(

) 0 1 0 (

0 0

0) , ( ) , , ( )

(xy yxyy n xy n

y

— 确定通解中任意常数的条件 n 阶方程的初始条件 ( 或初值条件 ). :

的阶数相同 特解 .

1 2

y x 引例 2 dd ts t0  20 4

.

2 0

2

d

d  

t

x s

x

y 2

d

d  引例 1

C x

y2s  0.2t2C1tC2 通解 :

2 2

微分方程的解

— 不含任意常数的解 , 定解条件

其图形称为积分曲线 .

(7)

1. 验证函数 是微分方程

t k C

t k C

x1 cos  2 sin

2 2

d d

t

x 的通解 ,

0 A ,

x t  0

d 0

d t t  

x 的特解

. 解 : 2

2

d d

t

xC2k 2 sin kt ) sin

cos

( 1 2

2 C kt C kt

k

  k 2x

这说明 xC1 cosktC2 sin kt 是方程的解 . 是两个独立的任意常数

2 ,

1 ,C C

) ,

(C1 C2为常数

t k k

C1 2 cos

2  0

k x

利用初始条件易得 : C1A, 故所求特解为 t

k A

x  cos

,

2  0 C

故它是方程的通解 . 并求满足初始条件

(8)

求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

2. 已知曲线上点 P(x, y) 处的法线与 x 轴交点为 Q

P

Q x

y

O x

: 如图所示 ,

y

Yy1

) (Xx

Y = 0 , 得 Q 点的横坐标 y

y x

X    ,

x y

y

x    

yy  2x  0

P(x, y) 处的法线方程为 且线段 PQ y 轴平分 ,

思考与练习

P298 1 ; 2

(3),(4);

3

(2) ;

4

(2),(3) ;

6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以量化為主的研究方法,通過????[電子..及紙版]問卷的 設計及SPSS21[正版????]統計軟體的分析,探討??????民眾對移風易俗 的環保祭祀政策和行為以及使用環保電子化祭祀工具的看法。本章節分 為四個小節,第一節研究流程與架構;第二節研究假設;第三節研究工 具;第四節研究對象及抽樣方法;第五節資料分析方法;第六節預試結

(二)最高抵認4學分。 六、外系學生選擇本系雙主修學分數至少應修 48學分,從本系基礎課程選擇必 修40學分,選修8學分。 七、外系學生修習本系輔系,應至少修習本系 20學分(專題研究除外),其中 含必修12學分(限基礎課程),及選修8學分(基礎課程、語文專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