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lms.tajen.edu.tw/sys/read_attach.php?id=171225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lms.tajen.edu.tw/sys/read_attach.php?id=171225"

Copied!
9
0
0

Teks penuh

(1)

六大茶系概述

中國六大茶系中國茶葉據統計有6000多個品種,按製作方式分類為大三類,即 不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按商品分類為六大類,即紅茶、綠茶、白茶、

黃茶、黑茶、烏龍茶(青茶)。 

綠茶

 

綠茶是歷史上最早的茶類。 古代人類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曬乾收藏,就可以看 作是綠茶加工的開始了,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 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制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制法,綠茶加工 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斷完善。 

綠茶為中國茶量最大的茶類,產區分佈於個產茶省、市、自治區,其中以浙江、

安徽、江西三生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是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 在國際市 場上,中國綠茶佔國際貿易量的70%以上,銷量遍及北非、西非各國及法、美、

阿富汗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國際市場上綠茶銷量佔內銷總量的1/3以上。

同時,綠茶又是生產花茶的主要原料。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 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 藝過程製成的茶葉。 其乾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 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



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

“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 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 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 茶類所不及。 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

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綠茶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

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

紅茶

 

紅茶的干茶色澤與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所以稱為紅茶。 以適宜製作本 品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

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

減少90%以上,產生了茶黃素、茶黃素的新的成分。 香氣物質從鮮葉中的50

多種,增至300多種,一部分咖啡鹼、兒茶素和茶黃素結合成滋味鮮美的結合 物,從而形成了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品質特徵。 

紅茶按製造方法的不同,又分為小种红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  



(2)

青茶

烏龍茶,也稱青茶、半發酵茶,它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 葉品類。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品質介於二者之間,既有紅茶的濃 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所以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 飲後齒頰留香,回 味甘鮮。 烏龍茶的藥用作用,主要突出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 在日 本,烏龍茶被稱為“美容茶”、“健美茶”。

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 縣西坪鄉南岩村里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名字叫做蘇龍,因為他長的黝 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 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 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 逃向山林之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 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 經是晚上了,烏龍和全家人忙著宰殺、品嚐野味,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當 第二天清晨全家人才想起此事,沒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鮮葉子,已鑲上了紅邊 了,並且散發出陣陣清香。 製成的茶葉,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 之味。 於是,經過反复的試驗與細心的琢磨, 通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 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 安溪也就成了烏龍茶 的著名茶鄉了。



黃茶

在炒青綠茶的過程中,人們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 色即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品類——黃茶。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 處,不同點是多一道悶堆工序。 這個悶堆過程,是黃茶制法的主要特點,也是 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 綠茶是不發酵的,而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 

黃茶,按其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 黃芽 茶主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和霍山黃芽;黃小芽主要有北港毛尖、溈山毛尖、

遠安鹿苑茶、皖西黃小茶、浙江平陽黃湯等;黃大茶有安徽霍山、金寨、六安、

岳西和湖北英山所產的黃茶和廣東大葉青等。

 

白茶

 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 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白茶的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 百八十餘年了。 它的主要品種有白牡丹、白毫銀針。

白茶的產區主要在福建省的一些縣市。 境內丘壑齊天,常年氣候溫和,雨量 充沛。 山地以紅、黃壤為主,主要種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及水仙等優良 茶樹品種。 

白茶的製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 萎凋 分為室內萎凋和室外萎凋兩種。 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

(3)

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複式萎凋為佳。 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

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乾,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

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

白茶制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

湯味鮮爽。  

黑茶

 

黑茶,在鮮葉選料、工藝流程和對其色澤、品質的要求上,都具有其獨特的 標準與風味,形成了同其它茶類不同,獨占一個“黑”字的茶類。

綠色的鮮茶葉,是經過何種製作工序變成黑茶的呢? 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 生產的,由綠毛茶經蒸壓而成的邊銷茶。 四川的茶葉要運輸到西北地區,由於 交通不便,運輸困難,必須減少體積,蒸壓成團塊。 在加工成團塊的工程中,

要經過二十多天的濕性堆積,所以毛茶的色澤由綠逐漸變黑。 成品團塊茶葉的 色澤為黑褐色,並形成了茶品的獨特風味,這既是黑茶之由來。 黑茶的 採摘標準多為一芽五至六葉,葉粗梗長。 其製作基本工藝流程是高溫殺青、揉 捻、堆積做色、乾燥。 由於黑茶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造過程中往往堆積發 酵時間較長,因而夜色黝黑或黑褐,故稱黑茶。 黑茶因產區和工藝上的差別,

由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和滇桂黑茶之分。 而其中云南黑茶是用滇 青毛茶經渥堆發酵後乾燥而成,統稱其為普洱茶。 普洱散茶是黑茶類中,獨具 濃醇陳香的品種。

(4)
(5)
(6)

自作茶

剛摘鮮葉

日光萎凋

(7)

室內萎凋

(8)

殺青

揉捻

(9)

唐陸羽茶經古法

(10)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4-1 配合圖 1-3-14,說出中國的三大氣候區分類的三項指標 依據氣溫高低、年雨量多寡、地形高度三項指標,可將中國畫分為三大氣候區,分 別為季風氣候區、乾燥氣候區、高地氣候區。 4-2 配合圖 1-3-14,說出中國季風氣候區的分布位置、分類準則以及特徵 季風氣候: a... 黃河、長江 雅魯藏布江

已知球體積與其半徑的立方成正比,今有三個金屬球,它們的半徑分別是 3公分、4公分、5公分。若 把這三球熔成一個大球 體積為三個球的體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