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PDF 青溪國民中學 104 七年級數學科第 2次定期考試卷 1 市立 第 二 學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PDF 青溪國民中學 104 七年級數學科第 2次定期考試卷 1 市立 第 二 學期"

Copied!
3
0
0

Teks penuh

(1)

命題版本/範圍: 第二冊 2-1~3-3 命題老師簽名: 複檢老師簽名:

班級: 考號: 姓名:

桃園

市立 青溪國民中學 104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七年級數學科第 2 次定期考試卷 第 1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20分)請將答案寫在第 2頁答案卷內 ( )1. 下列哪一方程式的圖形通過 P ( 1 , 3 ) 與 Q ( 5 , 3 ) 兩點?

(A) y=3 (B) xy=4 (C) xy=8 (D) xy=-2

( )2. 下列哪一個直線方程式的圖形會通過 ( 3 ,-2 ) 且與y 軸平行?

(A) x=3 (B) y=3 (C) x=-2 (D) y=-2

( )3. 下列哪一條直線的圖形會通過第一、二、四象限?

(A) y=-x (B) x=2 (C) 2xy=3 (D) x-2y=4 ( )4. 直線 x

5 - y

4 =-1在坐標平面上的圖形為何?

(A) x

y

(B) x

y

(C)

x y

(D)

x y

( )5. 下列敍述何者正確?

(A) 若哥哥的年齡為x 歲,弟弟的年齡為y 歲,則xy 成正比 (B) 若寶寶的年齡為x 歲,身高 為 y公分,則 xy 成正比 (C) 若xy均不為 0,且xy0 ,則xy成正比 (D) 若長方形 的面積固定,長為 x、寬為y,則xy 成正比

二、填充題:(每格4分,共68分)請將答案化簡至最簡分數或最簡整數比,否則不予計分!!

1. 已知 ( 7x-2 ):(-12 )=( 1-6x ):11,則 ( 5x-1 ):( x+4 ) 的比值=________。

2. 已知 yx 成反比,當x=5時,y=8;則當x=4時,y= 。 3. 已知 yx成正比,當x=6時,y=9;則當 x=14時,y= 。

4. 已知青溪國中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之比為 7:5。若男、女生人數相差150人,則青溪國中共有________

人。

5. (1) 若 xyz 均不為0,且x 2 = z

3 ,2x=3y,則xyz= 。

(2) 若xyz均不為0,且4x=6y=9z,則xyz= 。

6. 在一幅比例尺為1:300000的地圖上,若甲、乙兩地的距離是1.8公分,則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 ________公里。

7. 大寶和二寶零用錢的比為2:1,後來大寶花了 50元,二寶花了75 元,兩人所剩的錢比為6:1,則兩 人原有零用錢共有 元。

8. 若直線方程式 yaxb的圖形通過 ( 0 , 3 ) 與 ( 2 , 5 ) 兩點,此直線方程式為______。 9. 12

7 :( 1 1

14 -3 ) 的比值為________。

10. 大、中、小三個正方形邊長分別為 2、1.2、0.8,則大、中、小三個正方形的面積比為______。

11. 若 ( xy ):( yz ):( zx )=3:7:8,則 ( xyz ):( xyz ) 的比值為________。

12. 若2x:3y:4z=1:2:3,則: xyz=________。

13. 設三角形ABC的三邊長是 a=3b=4c=5,且三邊上的高是hahbhc,則 hahbhc=________。

14. 在北半球中陸地與海洋面積之比為 2:5,而南半球中陸地與海洋面積之比為3:25,則地球表面陸

地與海洋面積之比為________。

15. 若xyz不為零,( x+1 ):( y+2 ):( z+3 )=1:2:3,則 x+2y+3z

x-2y+3z =________。

16. 已知球體積與其半徑的立方成正比,今有三個金屬球,它們的半徑分別是 3公分、4公分、5公分。若

把這三球熔成一個大球 ( 體積為三個球的體積和 ),則這個大球的半徑為______公分。

(2)

命題版本/範圍: 第二冊 2-1~3-3 命題老師簽名: 複檢老師簽名:

班級: 考號: 姓名:

桃園

市立 青溪國民中學 104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七年級數學科第 2 次定期考試卷 第 2

答案卷

※注意:本試卷所有的答案請化為最簡整數比與最簡分數,否則不與計分。

一、選擇題(每題 4分,共 20)

1 2 3 4 5

二、填充題(每格4分,共 68分)

1 2 3 4 5(1)

5(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三、計算作圖題:(計算題請寫過程,否則不予計分,共12)

1. 在坐標平面上圖示兩直線L:y=-x+4,M:y=x+2。(4分)

2. 承1.求出兩直線交點座標。(2分)

3.承1.求出兩直線與x軸所構成的三角形面積。(3分)

4. 承1.求出兩直線與y軸所構成的三角形面積。(3分)

(3)

命題版本/範圍: 第二冊 2-1~3-3 命題老師簽名: 複檢老師簽名:

班級: 考號: 姓名:

桃園

市立 青溪國民中學 104 學年度

第 二 學期 七年級數學科第 2 次定期考試卷 第 3

答案卷

※注意:本試卷所有的答案請化為最簡整數比與最簡分數,否則不與計分。

一、選擇題(每題 4分,共 40)

1. 2. 3. 4. 5.

A A C A C

二、填充題(每格4分,共 48分)

1 2 3 4 5(1)

3/2 10 21 900 6:4:9

5(2) 6 7 8 9

9:6:4 5.4 300 y=x+3 -2/3

10 11 12 13 14

25:9:4 9/7 6:8:9 20:15:12 11:45

15 16

7/3 6

三、計算作圖題:(計算題請寫過程,否則不予計分,共12分)

1. 在坐標平面上圖示兩直線L:y=-x+4,M:y=x+2。(4分) 每一直線方程式2分(描點、畫線、寫出方程式皆可扣分扣到沒有分數為止)

2. 承1.求出兩直線交點座標。(2分)

A:(1,3)

3.承1.求出兩直線與x軸所構成的三角形面積。(3分)

A;9

4. 承1.求出兩直線與y軸所構成的三角形面積。(3分)

A:1

L:y=-x+4 M:y=x+2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紙牌若干張,且可以緊密的排出不同形狀的長方形。 若拿6張,則可排出兩種形狀,如右圖。若拿18張紙牌, 則最多可以排出 種不同形狀的長方形。 4.. 右圖是利用短除法求A、B 兩個正整數 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其作法 如右圖所示,則A+B+C+D+E= 。

增多,側有兩環,下具高足。到戰國時期,器腹變深,蓋上有捉手,可以仰置。」根據這段 敘述,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戰國時期的「豆」器? (A) (B) (C) (D) 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結果沒有

附圖為人類的細胞,人體的肝臟、腎臟和心臟必須消耗大量的能量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請問:這些人體細 胞內的何種構造可能含量較多? A甲 B乙 C丙 D丁。 11.. 二氧化碳分子是如何進出細胞? A由擴散作用直接進出細胞 B由滲透作用直接進出細胞 C這些分子無法 通過細胞膜 D由細胞膜上特殊的運輸蛋白協助進出細胞。

有關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將天際流」可看出作者送別時的離情依依與不捨 B前兩句是從送行人的角度來寫的句子,後兩句是從遠行人的角度來寫的 C從這首詩的內容可以知道作者送別的地點在廣陵 D這首詩的詩眼是「盡」字,表現了作者送別時的深情至盡

科學家將附圖六種野鼠建 立一個檢索表,分類如 右,試依表選出正確的敘 述為何?A表中○1 是根 據身體長度分類 B表 中○2 是根據尾巴長度分類 C表中○3 是根據耳朵長度分類 D表中○5 是根據 尾巴長短分類。 17.. 阿玲將四種生物分類如右,則其分類依據應為何?A是否有遺傳物質 B是否有核膜 C是否有菌絲 D是否有細胞壁。

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 C2H5OH、NaOH、HCl、CaOH2的水溶液,將四個燒杯任意標示為甲、乙、丙、丁,進行如右表之 檢測,則四個燒杯中溶液所含成分為何? A甲為 C2H5OH、乙為 HCl、丙為 CaOH2、丁為 NaOH B甲為 C2H5OH、乙為 NaOH、丙為 CaOH2、丁為 HCl C甲為 CaOH2、乙為 HCl、丙為 C2H5OH、丁為 NaOH

馬德堡半球實驗測量出大氣壓力的大小。 10.重力、浮力、摩擦力屬於有特定方向的力,液體壓力和大氣壓力屬於無特定方向的力。 11.在一平面上要推動兩個等重上下相疊的方塊所需最小的力為 F,若改成前後左右相鄰放置,將其一起推 動時所需最小的力也會等於 F。 12.甲、乙、丙三力大小分別為 3gw、7gw、8gw,則此三力有可能合力為零。

波以耳在 1662 年根據實驗的結果提出:「定量的氣體在定溫下,其氣體的體積和壓力成反比,即 P1V1=P2V2」。某班級的學生在園遊會時,決定販賣充氣氣球,已知每個氣球的體積為 15 升目標要販售 50 個氣球,填充後氣球的壓力為 1atm大氣壓,若使用氦氣做為填充的氣體,且每個鋼瓶的體積為 10 升,壓力為 10atm大氣壓,園遊會由 9:00 點起至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