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不同領域、專長對於環境保護正在進行的行動視為道路,
遇到交叉點時,我們該如何透過這樣的交會時刻,
交換彼此的能量、建立合作關係,重整隊伍、發揮最大值?
論壇介紹
關渡自然公園是濕地生態保育現場,同時亦為台灣環境教育發展的重要推 動者。若把關渡自然公園視為舞台,在此展演的是關渡的生態系統實況,更是 與全球環環相扣的各種環境現實。本處藉由 13 年籌辦自然(裝置)藝術季與 8 年的臺灣水資源教育網絡經營的經驗,串聯許多藝文領域創作者與生態保育推 廣者,一同推動自然保育概念。
推動過程中發現,我們需要的是將科學、藝術、文化、教育,這些不同領 域的能量在關渡自然公園碰撞激盪,互相交會與對話,為自然保育提供多元觀 點,共同思考如何引發大眾加入環境行動。本論壇結合「臺灣水資源教育夥伴 網絡年會」與「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辦理一場連結保育研究者、環境教育工 作者與藝術創意工作者的跨域合作論壇。
論壇將分為各界跨域經驗分享與角色定位;如何透過轉譯、傳播工具促成 與激發大眾參與環境行動及如何評估分析行動方案對社會的影響力三大部分。
過程中我們將邀請專家與實際工作者講者進行專題演講及案例分享,並於每日
針對以上三部分進行討論,2019.11.01-11.03 邀請大家在關渡這樣的現實場域
中共同跨越領域疆界限制,藉由跨域合作來面對及找出解決環境問題的未來。
論壇資訊
時間地點
日期:2019.11.01-11.03(五-日),可擇日報名參加。
時間:如上述活動內容表所示( https://flic.kr/p/2hsmec4 )。
人數對象
人數:
每日專題講座/案例分享:100 人
圓桌討論:每組上限 15 人,8 組上限 120 人
對象:對跨域合作、環境行動、藝術、環境教育等議題有興趣之工 作者或一般民眾
費用
每日 200 元/人,當日可參加專題講座、案例分享及圓桌討論。
包含當日入園門票、中午便當、茶點、清潔費等項目,其餘項目 則由贊助單位支持。
因圓桌討論名額有限,每組限 15 人,需另於報名表單中勾選參 加,請務必注意。
講座以中文/英文進行,備有同步口譯設備,須以有效證件押借。
如何報名
至網頁報名 https://gd-park.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329
辦理/協辦/指導/贊助單位
交叉點The Crossing / 藝術、教育、科學跨域合作論壇
主辦: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台灣水資源教育網絡、2019 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協辦:竹圍工作室 台灣水資源教育網絡
指導: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Project WET Foundation 贊助: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9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指導:臺北市政府
協辦:竹圍工作室、臺北市立關渡國民中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 究所、
投圓文化有限公司(北投說書人)
贊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指定住宿:亞太飯店
主題 關於跨域 觸發行動的關鍵 主題 行動的評估與修正再前進
時間 2019/11/1(五) 2019/11/2(六) 時間 2019/11/3(日)
10:30-11:00 開幕儀式
專題演講
關渡自然公園創立與社會運動/曾美麗/台北市 野鳥學會前總幹事
10:00-11:00 專題講座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11:00-12:00
專題講座
生態紀錄片的Edutainment/王誠之/台灣野望 國際自然影展策展人
專題講座
推動青少年參與自然保育–以香港公民科學計劃 為例/王偉東/香港自然基金會(WWF HK)教育經 理
11:00-12:00
案例分享
淡水河流域環境教育與藝術行動/
吳思儒/景澤創意有限公司/執行長 NPO社會影響力評估:勵馨經驗分享/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副執行長 12:00-13:00 午餐
13:00-14:00
案例分享
研之有物—科學家也需要翻譯蒟蒻!/
黃曉君/中研院研之有物副主編
讓我們一起拆了古蹟吧-北投說書人ProjectL 公民行動教案分享/林智海/北投說書人執行長 北藝蛙調資訊圖像:公民科學X數位敘事課程/
陳俊文,李維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研究生
案例分享
鳥人所推動的鳥事─公民科學的影響/
蔣功國/台北市野鳥學會副總幹事
海草床是什麼?一個淺海生態系統的自然教育 和保育計劃/黃云云、黃宏進/自然教室 NatureClassroom創辦人
用有趣的體驗接受新事物─關渡國際自然藝術
季/吳金玲/關渡自然公園副處長 13:00-15:00
圓桌討論7從公職服務 談社會效益
林士斌/臺北市政府工 務局水利科科長
圓桌討論8來一場辯 論吧!真的要評估才能 更好嗎?
郭文誠/中租青年展望 基金會組長
14:00-14:30 休息時間
14:30-16:30
圓桌討論1創 作中的跨域合 作
陳科廷/藝術 家
圓桌討論2融 合產業的社區 營造
林智海/北投說 書人(投圓文化) 執行長/
圓桌討論3身為 環境教育人員怎 麼運用跨域合作
唐怡欣/宜蘭縣 政府教育處環境 教育中心主任
圓桌討論4以 教育方案研發 談觸發環境行 動的關鍵
李秉光/宜蘭縣 政府教育處環 境教育中心國 教輔導員
圓桌討論5 以場域經營 談觸發環境 行動的關鍵
陳仕泓/台北 市野鳥學會 總幹事
圓桌討論6推動 青年參與環境行 動的關鍵 共同主持
*王偉東/世界自 然基金會教育經 理*Sandy/香港 生活書院項目主 任/
15:00-16:00 總結圓桌討論
主持人:許絲婷+洪秉綺
16:30-17:00 意見交流 意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