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書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Membagikan "書評"

Copied!
5
0
0

Teks penuh

(1)

香港華人女性遺產 繼承的研究與思考: 

女爭

(鄭宏泰ㆍ黃紹倫 著,

香港: 三聯書店, 2014)

書 評

張鑫雅ㆍ侯傑

(中国 南開大学)

人類社會不斷前進雖然說是兩性共 同努力的成果, 但由於女性長期被置 於無關緊要的位置, 其歷史貢獻往往 被忽略, 所扮演的角色和擁有的地位 常常不受重視. 無論是在家庭ㆍ家族 之中, 還是在公共世界, 她們都難以得 到和男性一樣的平等對待. 這是無可 爭辯的事實. 但在人類社會由傳統走 向現代的轉型過程中, 創造出了前所 未有的機會和空間, 讓越來越多的女 性擺脫傳統父權制度的桎梏, 從家庭 世界走向公共世界, 追逐自主自立的 人生, 並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越來越多

香港, 作為東西文化薈萃的社會, 在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之後, 仍保留 了中國傳統文化ㆍ風俗及社會制度, 實行“二元化法制”的中英雙軌司法體 制. 同時, 香港開埠後迅速發展成為商 業活躍的國際貿易港, 產生了無數的 機遇和挑戰, 令華洋男女得到了積累 財富的機會, 並可享男女平等ㆍ保障 私有財產的權利, 獲得了人生的獨立 自主.

香港中文大學鄭宏泰博士和黃紹倫 教授聯合撰寫的女爭一書, 採用傳 記式研究的方法, 通過挑選香港華人 家族中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個案, 並借 著她們爭取人生自主ㆍ爭奪家族財產 ㆍ爭取個人名份ㆍ爭取死後留名長存 不朽的行為舉止, 重塑不同階層ㆍ不 同身份的婦女爭取自身權益和人生目 標的經歷, 折射東西文化薈萃的香港 社會在不同時代的發展與變遷.

為方便讀者全面瞭解女爭一書, 仔細研讀該書, 現將其目錄摘引如下:

前言···6 爭口氣···12

第一章 女性的遺囑與官司: 歷史社 會學的研究方向···13

第二章 私產與繼承法例的沿革: 女 性的分析視角···35

爭自主··· 64

第三章 何晚貴: 牧師女兒···65

(2)

第四章 李鄭汝遜: 蘭花情緣···91 爭財產···132

第五章 李馮氏與馮李氏: 母死女 繼···133

第六章 黃婉香: 小妾抗夫···159 爭名份···182

第七章吳維翹: 爭奪遺體···183 第八章樊桂金: 誰家妻室···209 爭不朽···236

第九章 張靜蓉與龔如心: 盡捐身 家···237

第十章 榮鳳書與梅豔芳: 獨身留 名···269

爭未來···304

第十一章 家庭變遷與女性遺囑: 新 時代的新趨勢···305

第十二章 遺產分配與捐獻文化: 未 來的研究方向···327

透過目錄, 不難發現, 該書視角獨 特, 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了對香港 華人女性獲得經濟獨立並依法享有遺 產繼承的研討, 展現出香港社會不同 時代不同階層華人女性的命運, 對以 往的研究又有哪些突破呢?

值得肯定的是, 編者在前言中, 就 對各章內容作了簡略評述, 有助於讀 者進一步閱讀和理解全書的學術實踐, 也可以回答我們在前面提出的問題.

從分佈來看, 爭口氣部分從歷史社會 學的研究方向, 說明女性立遺囑與打 官司的重要意義, 並系統勾勒出英國 私產制度及繼承法例的沿革, 重點記 述相關法例如何引入香港並與中國傳 統文化形成互動.

在爭自主的部分, 作者以香港開埠 初年首位華人牧師何福堂的女兒何晚 貴ㆍ二戰後憑雙手創立個人花卉生意 的李鄭汝遜為例, 說明不同時代的女 性獲得自主的艱難曲折. 她們出生於 西化家庭, 成長和生活環境深染洋風, 深諳投資之道, 不僅有對人生的自主 追求, 同時也有敢愛敢恨及進取拼搏 的鮮明個性, 即使在結婚後, 仍能夠保 障自己的私產並使其不斷增加, 婚姻 遇到問題時, 不是像傳統婦女一樣因 為本身沒有謀生能力而啞忍, 而是能 夠做出獨立自主的決定. 在生命快要 終結時, 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分配 和安排名下擁有的財產而不受他人幹 擾. 我們從這兩個人自立自主的一生 可以看出: 婦女能夠擺脫傳統父系社 會婦女處於被支配地位的核心, 除了 她們自身接受良好的教育, 深染洋風 之外, 還與香港積極引入有助於提升 婦女地位的相關法律, 保障已婚婦女 的遺囑自由和財產法例的落實密切相 關.

在爭財產的部分, 作者以二十世紀 初轟動香港的堅持打官司爭奪家族遺 產的李馮氏與馮李氏ㆍ二十世紀中只

(3)

屬妾侍, 但堅持抗擊丈夫爭奪財產的 黃婉香為例, 闡述不同時代的女性維 護自身權益的頑強堅持. 香港雖然是 英國殖民地, 但在“二元化法制”下, 中 國傳統的禮教和法制仍得以沿用, 使 得女性難以擺脫被支配的地位獲得獨 立平等的社會身份. 長期生活於內地 並受傳統禮教束縛的李馮氏和馮李氏 為爭取原屬於自己的遺產, 與香港新 崛起的巨富展開了長時間的爭遺產官 司, 雖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我們可以看 到受傳統束縛ㆍ沒有獨立社會身份的 一介女流能夠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採 取法律行為不失為當時社會的進步.

處於社會邊緣位置ㆍ只能依附于丈夫 才能生活下去的妾侍黃婉香, 在丈夫 要求收回贈與的物業時, 為追求經濟 獨立能夠毅然和丈夫對簿于法庭而非 屈於男性的權威, 並獲得判決的勝利, 維護自己的權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受傳統影響, 雖然女性無法主宰自己 的人生, 只能生活在家庭世界, 但社會 上確有一些“結構性空間”, 為她們在 某種程度上擺脫父權制度的桎梏, 活 出自主自立的人生提供了一線機會.

在爭名份的部分, 作者以二十世紀 四十年代爭奪丈夫遺體及喪葬權的吳 維翹ㆍ二十一世紀初異性子女為其乃 誰家妻室而告上法庭的樊桂金為例, 剖析不同時代的女性對名份和身份認 同的追求. 吳維翹作為一介女流, 在嫁 給唐紹儀時積極爭取各種自主權, 成

為唐夫人後相夫教子並積極出席各種 社交活動, 並在丈夫慘死後與嫡長子 唐榴爭奪唐紹儀遺體喪葬權, 無一不 體現其獨立自主的個性. 從表面上看, 吳維翹在爭奪遺體, 但實質上是在爭 奪丈夫死後家裡大家長的名份, 同時 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法制與英國現代法 制的衝突. 屬於平凡人家的樊桂金生 前曾嫁予李坤作妾, 在其死後改嫁趙 旺為妻, 本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但在樊 桂金死後, 其異性子女卻在為如何辦 理其殯儀及喪葬問題上出現分歧, 實 質上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名份問 題即樊桂金為誰家妻室, 應如何確定 其身份和社會關係. 與吳維翹和唐榴 的名份之爭相似, 其再次反映了名份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也反 映了傳統與現代ㆍ東方與西方之間價 值觀念等的不協調.

在爭不朽的部分, 作者以為慈善公 益事業盡捐身家的張靜蓉和龔如心ㆍ 終生獨身並將名下財產悉數捐出作為 慈善的榮鳳書和梅豔芳為例, 說明不 同時代的女性爭取死後留名長存不朽 的努力和追求. 西方社會對不朽人生 的 追 求 在 於 死 後 到 另 一 個 世 界 ( 天 國), 而在中國儒家思想中, 不朽的核 心內容基本上可分為兩個層面, 其一 是一般人可以達至“家世傳襲”不朽;

其二是少數人可憑高尚無私情操ㆍ帶 來思想啟發或社會前進達至“三不朽”.

所謂“家世傳襲”不朽, 乃指血脈與延

(4)

續, 錢穆稱之為“普通水準的不朽”, 即 只要血統傳襲, 兒女的生命裡便保留 了父母生命之傳統, 子孫的生命裡便 保留了祖先生命之傳統, 如此則無論 何人, 在此世界, 皆有永生不朽之實在 生命, 不必以短促的百年為憾.1) 而所 謂“三不朽”, 則是左傳裡提到的“立 德ㆍ立功ㆍ立言”, 孔穎達對此的進一 步詮釋則是“立德謂創制垂法, 博施濟 眾;立功謂拯厄除難, 功濟於時;立 言謂言得其要, 理足可傳”.2) 張靜蓉 可謂是早期香港社會特立獨行的一位 奇女子. 她深知妾侍地位低賤ㆍ沒有 身份, 因而在嫁給何東時積極爭取“平 妻”身份, 並在子女長大成人之後獲得 丈夫的支援, 按照自己的意願追求理 想和事業, 即推動弘佛工作的進一步 發展, 設立永久弘佛機構, 扭轉戰亂頻 頻ㆍ婦女難以獲得受教育機會的社會 不公平局面. 臨終前, 訂立遺囑把個人 財產盡數捐給弘佛機構, 希望該機構 永續發展進而讓其名聲在後世得到傳 頌. 龔如心, 香港著名女企業家, 在丈 夫王德輝失蹤去世之後, 披掛上陣, 掌 管華懋集團並將其不斷發展壯大, 臨 終前訂立遺囑將其名下財產悉數捐出.

但由於遺囑內外存在較為複雜的因素, 在其死後引發了長時間的爭產官司.

榮鳳書與梅豔芳雖生活於不同的時代, 1) 钱穆, 灵魂与心 (桂林: 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04), p.6.

2) 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二十四年.

出身於不同的家庭, 成長經歷亦有所 區別, 但兩人同樣一生保持單身, 並在 自知將於不久後離世而訂立遺囑, 僅 留小部分遺產供養親人, 其餘絕大部 分則悉數捐出作慈善用途, 造福社會.

由此不難發現, 她們雖身處不同的時 代, 人生經歷亦存在較多差異, 但她們 追求獨立自主的人生, 在臨終前做出 捐身價的安排, 無疑是相同的. 這既是 個人價值觀念和社會進步的表現, 同 時也反映了香港華人家族婦女地位的 提高.

在爭未來部分, 作者從社會與家庭 變遷的角度, 分析女性所面對的機遇 與挑戰以及社會ㆍ經濟ㆍ文化的變遷 對婦女獨立經濟地位和遺囑繼承制的 影響, 同時根據近年來出現的分配遺 產時撥出部分或全部用作社會慈善的 現象, 提出一些未來的發展方向, 為進 一步研究遺囑與繼承制度提供借鑒和 探索.

我們常說香港是保持中華傳統文化 ㆍ習俗最多的地區之一, 同時也是西 化程度最高的地方, 女性在這樣特殊 的社會環境下, 積極尋找機會, 拓展生 存空間, 在家庭ㆍ教育ㆍ婚姻ㆍ工作 及經商等各個層面上獲得前所未有的 突破, 並逐漸擺脫傳統父權社會對婦

(5)

女的桎梏和壓榨, 創造獨立自主ㆍ自 由自在的人生. 當今社會, 男女平等等 價值觀念深入人心, 婦女權益得到更 好的保障, 婦女在家庭世界和公眾世 界中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已成為社 會進步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從婦女 的角度研究歷史成為一個新的方向, 而婦女的遺產繼承問題則是婦女研究 中的一個全新視角, 女爭一書通過 對不同時代不同階層女性繼承的研究, 讓人們對香港社會華人家族婦女遺產 繼承有了較為系統全面地瞭解, 為後 人針對該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借鑒. 當 前關於這一方面的研究仍在不斷進行, 希望有更多的著作不斷問世, 推動婦 女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值得肯定的是, 女爭一書分為六 個子目來論述香港華人家族婦女遺產 繼承問題的變遷與發展, 結構嚴謹, 層 次清晰, 史料豐富. 該書主要採用檔案 檔, 檔案檔多為一手資料, 真實可靠, 同時採用傳記式寫作的方法, 研究不 同時代不同階層的婦女繼承問題, 視 角廣闊, 方法新穎, 為我們以後從事歷 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 值 得學習和借鑒. 但該書的資料來源主 要是檔案檔, 沒有其他的資料作為對 照, 有時很難辨別材料的真偽, 需要進 一步獲得更多的史料來解決一些懸而 未決的問題, 從而提升歷史研究的準 確性和完整性.

주제어: 홍콩, 여성, 유산, 계승 關鍵字: 香港, 女性, 遺產, 繼承 Keywords: HongKong, Woman,

Heritage Inheritance

(원고접수: 2016년 7월 2일, 심사완료 및 심사결과통보: 8월 16일, 수정원 고접수: 8월 24일, 게재확정: 8월 25일)

Referensi

Dokumen terkait

閱讀下文,關於「讓誰上巴士」的說明,正確的是: 詹姆.柯林斯《從A到A+》這本書中提到「讓誰上巴士」,內容大概是講述:雖然不清楚 巴士要開往何方,但清楚的是要讓適合的人搭上車,且坐在適當的位置上,而讓不適合的人下車 , 這樣自然能確定巴士會開向某個美好的地方。若將此概念放到經營管理學來看,我們不是從「要

綠色化學於生活層面之應用 一、綠色化學簡述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化學工業技術的日新月異,不僅帶動了化學產業的 蓬勃發展,成千上萬種的化學物質更由實驗室中被合成研發產生,並廣泛的 應用於我們周遭的日常生活領域中。然而不幸的是,繁榮的進步生活,其所 伴隨的代價,是全體人類的健康、以及全球共同的環境,均已遭受到了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