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dak ada hasil yang ditemukan

道德自古即是社会的学习规范,但基于人心的贪婪,导致人们渐渐偏离

“道德”的轨道。因为妒忌、贪婪、欲望与执念等,导致人们心中燃起了恶念,

从而萌生“偷”、“抢”、“拐”、“骗”的思想,导致世界陷入道德的沦丧。

为了矫正道德的沦丧、人文教育的欠缺,德教作为一股先锋,将世界各大宗教 的思想融合,以五教教义为教理,从而唤醒人心。本文尝试以大马紫系德教会 为中心,通过德教缘起、南传历史,解答并分析紫系德教会在大马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笔者相信各宗教的兴起,无疑是导人向善,将人们带回

“道德”之轨道上。由德教草创时期观之,由于战火导致人人流离失所,为改 变现况,因此杨瑞德便在家中以家传柳枝为辅,虔诚的祈祷。最终感动上苍,

师尊便降鸾示谕杨瑞德应创立以“弘扬道德”为宗旨的德教以造福人群,方能

“渡人渡己”。当时,师尊便赐名“紫香阁”,香寓意着香火不断,日渐壮大。

德教会的创立为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其一是在人们心灵上的寄托,其 二便在于德教的慈善福利上。基于当时战争的情况,再加上当时德教便提供赠 医施药的服务,因此吸引了不少信徒。尤其是在华佗、李时珍等的医药师尊以 乩鸾示谕的治疗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深得人心,方使得德教会的组织 逐渐扩大。

此后,《德教心典》、《德教意识》与十章八则的颁布,不仅奠定与确立 了往后德教的宗旨、教义与真理,也成为了紫系德教中德生需要遵守的道德准 则。而由关主裁所颁布的《德教心典》中,笔者认为关主裁是希望德生能将玄

36

冥高上帝的慈悲与誓愿时刻谨记于心,并实践于生活中。因此,《心典》才成 为了紫系德教会共同持诵的经典。此外,《心典》的颁布也确立了德教以五教 同宗的特征来达到世界大同。“众善子,教不离德,德不离心。” 便是玄冥高 上帝对信徒们的对话,祂表示世界五大宗教皆导人向善,且无一个片刻离开道 德。由此可知人生在世不能使道德片刻离开我心,反而应力行之。116德教经典 看似已融入五教,但从《德教心典》观之却还未完整体现出耶回两教的精髓。

通过本文的探讨发现,基于中国当地人民的信仰多以儒释道为主,因此初创时 期的德教是以三教为主,因此《德教心典》中只能看出浓厚的儒释道韵味。南 传后,德教为了融入东南亚的社会,并招收更多的信徒,因此将三教的理念稍 作调整。所以,五教是到了南传时期的阶段才提出。

随着缘子马贵德与李怀德的加入,让德教能够南传海外。两人通过对地方 的了解,以及受人民的爱戴,方能顺利将德教传扬海外。1952 年,李怀德成功 在新加坡成立了紫新阁。随着紫新阁的成立,以及南洋德教总会的成立对新马 德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南总的成立让德教走出传统,从而搭建起各德教组织间 的桥梁,且各阁一致达成共识,即将五教教主的圣象高挂在紫系德教中。后因 新马两国法律上的问题,导致内部分裂,从而迫使大马德教退出南总。被迫退 出南总的德教组织,唯有在大马以马来西亚联邦德教联合总会的身份作出注册 的申请。他们也达成共识,开始招收紫系德教会以外的会员阁,此也确立了德 教会在大马的发展。同时在南总及德总的成立之下,也增进了紫系德教会与各 系德教会之间的关系。

116 吕纯阳师尊鉴定,詹天眼玄靖注释,《德教心典释义》(曼谷:曼谷德教会紫真阁,

1979),页70。

37

南传德教在大马扎根已将近70年。从各国德教组织的数量上而言,大马德 教在各方面无疑是独占风头的。紫系德教在大马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起初在中国 萌芽发展的德教。至今,大马紫系德教继承了中国德教“神道设教”的方式,

即尊崇德德社协天阁的示谕,将德教传至大马各地。随着德教的南迁,一些因 素造成大马紫系德教与中国德教在发展上有了异同的现象。这些异同促进了紫 系德教在大马的发展。此外,紫系德教也继承了中国德教的“三足鼎立”,并 在其基础上加以调整。德教以“三足”弘扬教化,德教为了融入当地社会招收 更多的信徒,故在语言上也进行了调整。他们将早期的媒介语(潮语)更换为 华语,此后德教便迎来了潮人以外的信徒。德教为唤醒人性的真善美,故透过 慈善、活动、书籍,让大众对德教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接触。可见,扶鸾、慈善 与宣教的融入已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概念。简言之,德教传入大马 后,由三教并重转变至五教并重,因而吸引了不同宗教、籍贯、肤色背景的人 加入。随着德教的发展,它以滚雪球的方式,让医药、教育、慈善流入民间。

如此不只实现德教教义,也渡己渡人,将德教发扬光大!

由于疫情与时间的关系,笔者无法实地考察,故在诸多方面颇有不足,无 法深入,此让笔者深感遗憾。故,笔者盼望日后有机会再次探讨与德教会相关 的课题。

38

引用书目 一、专著

1. 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观徳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三联书局,1996。

3. 陈启生编,《德教入门手册》,吉隆坡:ASP OFFSET SDN BHD,2015。

4. 陈志明著、苏庆华译,《马新德教会之发展及其分布研究》,吉隆坡:

益新印务有限公司,1991。

5. 【汉】许慎、【清】段玉裁注、许惟贤整理,《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 吕纯阳祖师鉴定,詹天眼玄靖注释,《德教心典释义》,曼谷:曼谷德 教会紫真阁,1979。

7. 马贵德,《德教概说与德教讲述》, 柔佛:丰盛港德教会紫林阁,1984。

8. 王昌波,《德音》第一辑,太平:王昌波弘德工作室,2008。

9. 香港德教会紫靖阁丛书流通处编,《徳教史学摘记》,香港:徳教紫靖 阁,年份不详。

10.张海枫,《德教概念与发展》,沙巴:诗华日报出版,2002。

11.郑良锡,《认识德教》,马六甲:马六甲德教会紫昌阁,1994。

12.郑志明主篇,《德教基本教材》入门篇,东马:德教宣教工委会出版,

2002。

39

二、德教特刊、论文集、手册与工具书

1. 《德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如何宣扬德教与宣说《心典》》,马 来西亚德教研究会,2018。

2. 《德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德教·促进社会和谐》,马来西亚德 教研究会,2019。

3. 《德教心典》华英语文释义,德教弘扬社,1986。

4. 《德教意识》,马六甲德教会紫昌阁,2008。

5. 《第六届德教环球大会鸾—鸾文》,居銮德教会紫銮阁,2004。

6. 《马来德教德育中心》,居銮德教会紫銮阁,2017。

7. 《南洋德教总会特刊》,新加坡:南洋德教总会,1959。

8. 《南洋德教总会金禧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德教总会,2006。

9. 《全国鸾务手册》,马来西亚德教鸾务发展委员会,2014。

10.《五福胜会纪念特刊》,泰国合艾德教会紫南阁,2010。

三、专书论文

1. 陈琼秀,〈如何去宣扬我们德教与宣说德典〉,收录于《德教国际研讨 会:论文集(二)如何宣扬德教与宣说《心典》》,页 93-101。马来西 亚德教研究会,2018。

2. 陈启生,〈德教促进社会和谐〉,收录于《德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三)德教·促进社会和谐》,页1-24。马来西亚德教研究会,2019。

40

3. 华方田,〈流传于东南亚华人中的新兴宗教——徳教的历史及现状〉,

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观徳教》,页 292-296。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吉原和男,〈宗教与生活〉,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观徳

教》,页88-9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 濮文起,〈德教在东南亚〉,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观徳

教》,页236-24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王昌波,〈乩文之学表达方式〉,收录于王昌波,《德音》第一辑,页 37-40。太平:王昌波弘德工作室,2008。

7. 王志跃,〈德教概念的儒学意蕴〉,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 者观徳教》,页312-3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 巫英香,〈德教·慈善促进社会和谐〉,收录于《德教国际研讨会:论 文集(三)德教·促进社会和谐》,页 126-129。马来西亚德教研究会,

2019。

9. 薛礼卿,〈德教促进社会和谐马来西亚德教研究会进行起步工作〉,收 录于《德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德教·促进社会和谐》,页 67- 102。马来西亚德教研究会,2019。

10.野口铁郎,〈东南亚流传的两个中国人宗教〉,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 编著,《学者观徳教》,页 140-16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11.郑良树,〈德教的草创与南播〉,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 观徳教》,页119-12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1

12.郑良树,〈德教的教义和师尊〉,收录于陈景熙、张禹东编著,《学者 观徳教》,页127-13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四、期刊论文

1. 石沧金、李群锋,〈南洋德教总会探析〉,《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 学报》,2012年第1期,页50-61。

五、德教特刊文章

1. 〈德教起源〉,收录于《第六届德教环球大会鸾—鸾文》,页 41。居銮 德教会紫銮阁,2004。

2. 李怀德,〈德教南来展场概况〉,收录于《南洋德教总会特刊》,页 82-84。新加坡:南洋德教总会,1959。

3. 〈南洋德教总会会史〉,收录于《南洋德教总会金禧纪念特刊》,页 105-109。新加坡:南洋德教总会,2006。

4. 〈星洲德教会紫新阁简史〉,收录于《南洋德教总会金禧纪念特刊》,

页110-120。新加坡:南洋德教总会,2006。

42

六、网络资料

1. 德 教 研 究 , 〈 德 教 会 宣 教 培 训 班 〉 ,2021 年 3 月 20 日 , 阅 自 http://www.dedjaonism.org/index.php/2015-01-29-04-51-55/341-2015-03-15- 09-30-42。

2. 德 教 研 究 , 〈 德 教 会 的 活 动 〉 ,2021 年 3 月 20 日 , 阅 自 http://www.dedjaonism.org/index.php/2015-01-29-04-41-18/44-2015-01-29- 22-36-42。

七、新闻

1. 南洋商报,〈关丹紫关阁创德教先河,今设宴筹建诊疗中心〉,2021 年 3月21日,阅自

http://www.enayang.my/地方/关丹紫关阁创德教先河-今设宴筹建诊疗中心。

2. 星洲日报,〈《关爱之手》设中医药诊疗体检中心,关丹紫关阁扩大施 医〉,2021年3月21日,阅自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317273.html。

八、访谈

1. 辜美清,〈德教的教义与宣教〉,访谈于2021年2月1日。(采访者:

符孝慈)

2. 萧静萍,〈德教的宣教方式〉,访谈于 2021 年 3 月 10 日。(采访者:

符孝慈)

Dokumen terk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