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五節 健康預防行為
一、 健康行為
享有健康是每一個人的權利。WHO(1948)提出健康定義是指身體的、心理 的和社會適應三方面的整體安適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者衰弱情形。WHO
(1984)在健康的要素中加了「心靈」一項,提出真正的健康必須包括內在環境 的身、心、靈層面,以及對外在環境(家庭、朋友、社會,與生態)的完整配合,
把罹病和死亡的風險減至最低,才能達到個人健康與幸福的人生(李宗派,2016)。 Kasl and Cobb(1966)提出「健康行為」,其定義為「個人所採取的任何活動,
是為了預防疾病或在無病時檢測出疾病,並且認為此活動將有益於健康。這些預 防行為即是健康行為。
COVID-19疫情的爆發,目前感染源與傳播途徑尚未完全瞭解。從確診個案
之流行病學調查與實驗室檢測得知,藉由近距離飛沫、接觸帶有病毒的口鼻分泌 物、或與確診病患近距離約2公尺內長時間相處且在沒有呼吸道防護下,導致人 傳人之感染風險增加(Harvard Medical School, 202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20)。其主要傳播方式是經由呼吸道、人與人之間接觸及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所 傳播。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容易受到感染,有症狀或沒有症狀的,從輕症到死亡 (Harvard Medical School, 2020; WHO, 2021c)。隨著一個人潛在疾病數量的增加,
感染COVID-19的風險也會增加。銀髮族免疫力因年齡增長而下降,及不可避免
的生理功能老化情況下,加上容易有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身體慢性疾病,
更容易因感染COVID-19導致嚴重疾病的風險發生。針對身體狀況而言,是屬於 罹患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截至2021年8月6日的統計,銀髮族在COVID- 19 疫情期間面臨的較高風險,感染 COVID-19 住院或死亡的風險會增加。因感
染COVID-19而死亡者,超過八成發生在65歲以上長者如圖2-4。
23
二、 COVID-19疫情現況下的健康預防行為(Health Prevention Behavior, HPB)
圖2-4 COVID-19疫情下年齡對住院或死亡的風險的影響
資料來源: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https://www.cdc.gov/aging/covid19-guidance.html) (擷取:20211120)
COVID-19的疫情時而趨緩時而升高,何時終止的不確定性對於旅行者的國
際旅遊意圖充滿不確定,而高齡化社會趨勢,銀髮族旅遊一直是旅遊市場不容忽 視的商機,想要在未來COVID-19疫情下前往國外旅遊,疫苗覆蓋率提升是首要 之務(WTTC, 2021)。英國(Wellcome Trust )的研究指出,疫苗接種是一種積極健 康干預措施,可以挽救數百萬人生命並根除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疾病。英國的
(Our World in Data)的COVID-19疫苗接種數據說明中指出:為了結束COVID-19
的摧殘,世界上多數人需要對這種病毒免疫。接種疫苗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安全 方法(Ritchie, et al., 2020)。疫苗是人類過去經常使用的一項干預措施,藉以降低 傳染病的死亡人數。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2021年全球至少已施打一
劑 COVID-19 疫苗的人口佔 27% (截至 2021 年 7 月 20 日),到 2022 年已達
66.4%(截至 2022 年6 月 28日)。隨著疫苗覆蓋率逐漸提升,各地旅遊限制陸續
解除,許多旅遊目的地開始開放旅客入境。除了全球的疫苗施打計劃、對已施打 疫苗的旅客採取較寬鬆的旅遊限制,再以數位工具協助安全旅行,如「歐盟數位
COVID證明」(EU Digital COVID Certificate)等,都將逐步讓未來旅行恢復正常
(WTTC, 2021)。
24
由於COVID-19的病毒變異性與季節變換的影響下,即使有疫苗接種和新的
治療藥物使用,但隨著病毒變異性大,也造成疫情不確定性的未來。而在國際觀 光旅遊漸露出微弱曙光時,疫情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同時也創造了機會,在旅行前 的健康與安全風險上要積極考量與評估,採取一些健康預防行為,讓未來的旅遊 風險降至最低。了解病毒如何傳播,可強調預防措施的重要性。了解COVID-19 會影響所有年齡層的可能性,需更重視每個人採取健康預防措施的必要性。
因應COVID-19的避免感染的預防行為,根據美國CDC疾病預防建議:包
括接種疫苗、戴口罩、與他人保持6英尺身體距離(社交距離)、避開人群和通 風不良的空間、每天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經常洗手、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嘴 巴、清潔和消毒物體表面(CDC, 2021)。文獻顯示2015-2016年流感季節時美國的 許多成年人採取了預防措施來避免感染或傳播流感。雖然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的 最重要工具,但加強預防行為可能可減少或減緩流感傳播(Srivastav et al., 2018)。 而一些學者也應用非藥物干預(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 即指除了 疫苗或藥物之外的一系列預防保護措施。對 COVID-19 風險知覺會讓 NPI 產生 積極影響效果,尤其對醫療保健系統的運作與降低公共衛生安全危機是相當重要 (Kement, Çavuşoğlu, Demirağ, Durmaz, & Bükey, 2020)。例如COVID-19疫情期間 讓具有高風險的老年人也因為COVID-19相關的擔憂而積極進行健康預防行為,
並避免進行醫療照護,來降低感染風險(Lu, Kong, & Shelley, 2021)。至少在治療 藥物或疫苗陸續開發前,人們認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策略是採取非藥物措施來減 少受疫情的影響(Kement, Çavuşoğlu, Demirağ, Durmaz, & Bükey, 2020)。這些預防 保護措施也如同SHELL模型的架構,其源自航空業人為因素的研究(Kiss, 2005).
包 括 軟 體(Software)、 硬 體 (Hardware)、 環 境(Environment)及 人 為 使 用 者 (Liveware)。即利用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來降低旅遊的風險(Ruan & Tian, 2019)。
進一步增加未來旅遊意圖的可能性。健康預防行為類型衡量說明如表2-6
25 表2-6 健康預防行為類型
保護措施構面 衡量說明
環境 HPB(E)
●出國旅遊前會查看有關旅遊目的地或世衛組織的網站,收集有 關旅遊目的地醫療機構訊息。
●出國旅遊前會先到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諮詢有關出國旅遊的相關 預防措施。
●出國旅遊前會準備旅遊健康包。包括個人固定服用的藥物、常用 藥物以及簡易醫療用品及進行完整疫苗接種。
硬體 HPB(H)
出國旅遊前會準備好健康證明文件,例如核酸檢驗報告/旅遊前健 康紀錄卡及醫療相關資料證明(英文版)。
軟體 HPB(S)
●出國旅遊時會盡量戴口罩,經常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
●出國旅遊時會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Kement, Çavuşoğlu, Demirağ, Durmaz, & Bükey. (2020); 衛生福利部疾病 管制署 (2021);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202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019年底爆發COVID-19已成為自1918年西班牙流感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公
共衛生健康挑戰(Pederson, 2018; Cori, Bianchi, Cadum, & Anthonj, 2020). 國際間 各國實施嚴格的旅行限制、關閉邊界,以及限制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一些國家採 取較軟性的做法,讓民眾自願遵行預防行為的措施。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必要注意 手部衛生和保持社交距離以防止病毒傳播。但是,有些人嚴格遵守限制,有些則 漠視或拖延政府的規定,並在公共場所、海灘或家中聚集人群。在疫情嚴峻時期,
個人健康預防行為有如此不同的呈現,對這種新興病毒相關的風險知覺在不同地 方和個體之間存在相當大差異(Cori et al., 2020)。幸運的是台灣的民眾大都會自 願配合遵守預防限制,相形之下國際間COVID-19疫情比台灣嚴重。未來受限國 際間旅遊限制,且將與傳染病毒共存下與國際旅遊接軌,台灣的銀髮族國際旅遊 將是一大挑戰。這也表示知覺旅遊風險是疫情下健康預防行為的最重要預測因素 (Majid, Wasim, Bakshi, & Truong, 2020)。由於病毒變異性大,有時也有突破性感 染產生,除了基本疫苗接種外,對於加強健康預防行為的非藥物干預措施,適合 所有人使用(Kement, Çavuşoğlu, Demirağ, Durmaz, & Bükey, 2020),且在COVID- 19疫情下延遲爆發並減少感染總數(WHO, 2019)。而個人非藥物干預 (Personal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PNPI)的措施包括提高對COVID-19疾病的認識,
加強個人衛生習慣,例如戴口罩、手部衛生、咳嗽禮節、自我隔離和保持社交距 離.(Benkouiten, Brouqui, & Gautret, 2014; WHO, 2019)。在沒有藥物治療的情況下,
PNPI 被廣泛視為可以有效減緩對 COVID-19 傳染(Kantor & Kantor, 2020; Sun,
26
Shi, & Xu, 2020)。尤其是對旅行者(Benkouiten, Al-Tawfiq, Memish, Albarrak, &
Gautret, 2019)。
綜合上述,由於知覺旅遊風險是疫情下一些預防行為的最重要預測因素。知 覺旅遊風險高時將導致更多的健康預防行為,以積極的健康預防行為的中介作用,
來降低或避免旅遊的風險,當未來國際邊境陸續開放,旅遊限制解除,隨著疫苗 施打,治療藥物研發及健康預防行為的風險管理下,可提升未來旅遊意圖的可能 性。一些健康預防行為相關的研究如表2-7。
透過以上文獻回顧的探討,在COVID-19的疫情現況下,預防健康行為對銀 髮族出國旅遊意圖的直接與中介的影響,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H6)及(H7)。
H6:健康預防行為對出國旅遊意圖具正向影響。
H7:健康預防行為對知覺旅遊風險與出國旅遊意圖具中介效果。
27
表2-7 COVID-19疫情現況下的健康預防行為相關研究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作者/年份 對象 相關研究發現
Srivastav et al.
(2018)
美國成年人 (大於18歲)
●美國的成年人採取預防措施來避免感染 或傳播流感。雖然疫苗接種是預防流感的最 重要工具。但加強預防行為可能對減緩流感 傳播發揮有效作用。
●常見預防行為是:經常洗手、掩護咳嗽和 打噴嚏、患有呼吸道疾病時呆在家裡、避免 與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接觸、使用洗手液、
感染後盡快進行治療、接種流感疫苗、及戴 口罩遮住口鼻。
Yodmai, Pechrapa, Kittipichai, Charupoonpol, &
Suksatan. (2021).
泰國老年人(大 於60歲)
●在 COVID-19疫情下,良好的 COVID-19 預防行為對個人,尤其是老年人變得很重 要。
●良好的家庭支持與良好的 COVID-19 預
防行為相關。
Arai et al. (2021) 日本高齡者 (大於85歲)
●在城市的老年人透過健康預防措施的行 為改變來應對COVID-19的疫情。
●若與口罩使用率高 (93.8%)相比,洗手 (50.3%)依從性低。需藉由各種平台增加公 共衛生宣傳,提高民眾健康意識來推動洗手 的重要性。
Aschwanden et al.
(2021).
美國成年人 (大於18歲)
●在 COVID-19疫情下,對預防性健康行為
的感知行為控制、態度和主觀規範越高,參 與這些行為的可能性越大。對於大多數行 為,老年人與感知行為控制的關聯比年輕人 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