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結構方程模式
45
46 表4-7觀察變項常態性檢定(N=154)
構面 觀察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偏態係數 峰度係數 出國旅遊意圖 TI-1 4.32 0.731 -1.100 1.435
健康預 防行為
HPB( E) 4.24 0.563 -0.109 -0.409
HPB(H) 4.46 0.500 0.158 -2.001
HPB(S) 4.70 0.452 -0.905 -1.166
態度 AT-1 4.23 0.823 -1.529 3.255
AT-3 4.16 0.849 -1.084 0.923
知覺行 為控制
PBC-2 3.86 0.762 -1.009 1.182
PBC-3 3.88 0.888 -1.116 1.200
知覺旅 遊風險
PTR(H) 4.19 0.677 -0.790 0.831
PTR(T) 4.21 0.571 -0.661 2.996
PTR(P) 4.25 0.652 -0.578 -0.486
PTR(F) 4.12 0.676 -1.046 2.576
PTR(S) 3.91 0.682 -0.368 0.047
三、結構方程模式量測
(一) 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在資料分析與 TPB 原始模式的修正後,確認結構方程模式的潛在變項 之間是否具有良好效度。通常以組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 CR)和平均變 異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為量測依據。CR 為量測模式構 面的內部一致性。Fornell and Larcker(1981)建議潛在變項的CR應大於0.6。 本研究皆有符合估計(Hair, Anderson, Tatham, & Black, 1998)。AVE為所有量 測變項能夠解釋潛在變項的程度,若AVE愈高,表示潛在變項被其量測變 項解釋的程度愈高。過去學者們建議潛在變項的 AVE 最好大於 0.50,0.60 以上視為可接受,表示潛在變項可解釋的變異大於量測的誤差(Fornell &
Larcker, 1981; Bagozzi & Yi, 1988)。不過要超過0.50以上,表示因素負荷量 皆須高於0.70以上,在實務上是不容易達到,所以AVE大於0.36即可(Chin, 1998)。本研究皆有符合估計(Hair, Anderson, Tatham, & Black, 1998)。結構方 程模式信效度分析如表4-8。TPB原始模式分析結果,詳見附錄四
47 表4-8 結構方程模式信效度分析
其次,CFA主要是來驗證以理論基礎所建構的潛在變項與量測(觀察)變 項間的關係是否合適。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參數估計值與因素結構中,在模式 標準化係數檢定上,標準化係數值須小於1,且沒有負數的量測誤差值,才 能 進 行 結 構 方 程 模 式 適 配 度 量 測 。 本 研 究 之 標 準 化 估 計 參 數 值 介 於
0.48~0.87之間,並未大於1。量測誤差值介於0.24~0.77之間,均為正數,
表示有符合估計。因此可進行模式之整體及內在結構適配度量測。驗證性因 素分析路徑如圖4-1。
潛在變項 觀察變項 估計參數值 測量誤差 組成信度 (CR)
平均變異萃取 量 (AVE) 出國旅
遊意圖
TI-1 1.00 0.00
1.00 1.00
健康預 防行為
HPB( E) 0.74 0.45
0.807 0.586
HPB(H) 0.87 0.24
HPB(S) 0.67 0.55
態度 AT-1 0.76 0.43
0.562 0.506
AT-3 0.48 0.77
知覺行 為控制
PBC-2 1.00 0.00
0.839 0.730
PBC-3 0.68 0.54
知覺旅 遊風險
PTR(H) 0.62 0.61
0.769 0.402
PTR(T) 0.67 0.55
PTR(P) 0.67 0.55
PTR(F) 0.51 0.74
PTR(S) 0.68 0.53
48
圖4-1 潛在變項驗證性因素路徑分析 (N=154)
註:TI:出國旅遊意圖;HPB:健康預防行為;AT:態度;PBC:知覺行為控制;
PTR:知覺旅遊風險;HPB(E):環境因素保護措施;HPB(H):硬體因素保護措
施;HPB(S):軟體因素保護措施;PTR(H):健康風險;PTR(T):旅遊風險;PTR(P):
心理風險;PTR(F):財務風險;PTR(S):社會風險
49 (二) 模式適配度(Model Fit)量測
檢定理論模式與假設模式的整體適配度,期望假設模式能與理論模式相 符。適配度量測指標可以真實反應模式的適配程度,一些學者將指標分為三 類:絕對適配量測 (absolute fit measures)、增值適配量測 (incremental fit measures)與 簡 效 適 配 量 測 (parsimonious fit measures) (Hair, Anderson, Tatham, & Black, 1998)。模式適配度量測結果如表4-9及圖4-2,其他說明 如下:
1. 絕對適配量測指標:
(1) 卡方檢定(χ2 test)值愈小,不顯著表示模式的適配度愈高。卡方自
由度比(χ2 /df),其值也是愈小愈好,學者建議小於3為佳,5以 內是可接受的(Bollen, 1989)。
量測結果:本研究指標值在理論模式與假設模式中未顯著,符合 此一檢定。
(2) GFI(Good-of-fit index,):建議大於 0.90 為理想適配度(Bentler, 1983)。
(3) SRMR(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SRMR愈小,表 示模型配適度愈好。一般建議SRMR<0.05表示模型配適度佳,
有些 學者 則認 為 數 值低於 0.08 就算是模 式配適度佳(Hu &
Bentler, 1999)。
(4) RMSEA(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小於等於0.05, 表示理論模式可被接受。0.05以上~0.10之間,為不錯的中度適 配。大於0.10則是為不良適配(Bentler, 1983; 黃芳銘,2007)。 量測結果:本研究指標值GFI、RMR及RMSEA雖未達絕對理 想標準,但為可接受範圍的適配度。
2. 增值適配量測指標:
(1) NFI(Normed Fit Index):建議大於0.90為模式標準適配度理想值
(Hu & Bentler, 1999; 邱皓政,2008)
(2) CFI(Comparative Fit Index): 建議大於 0.90 為模式適配理想值 (Hu & Bentler, 1999; 邱皓政,2008)
(3) NNFI(Non-Normed Fit Index):建議大於0.90為模式非標準適配 度理想值(Hu & Bentler, 1999; 邱皓政,2008)
(4) IFI(Incremental Fit Index):建議大於0.90為模式增值適配度理想 值(Hu & Bentler, 1999; 邱皓政,2008)
(5) RFI(Relative Fit Index):建議大於 0.90 為模式可以接受 (Hu &
Bentler, 1999; 邱皓政,2008)
量測結果:本研究指標值CFI及IFI符合理想適配度;NFI、
50
NNFI及RFI指標值雖未達絕對理想標準,但為可接受範圍
的適配度。
3. 簡效適配量測指標
(1) AGFI(Adjusted GFI):其值趨近0時,表模式適配度愈高,大於
0.90為可以接受的模式適配度(Bentler, 1983)
(2) PGFI(Parsimony GFI):建議大於0.50表模式愈簡效(Mulaik et al., 1989)。
量測結果:本研究指標值AGFI符合理想適配度;PGFI指標 值雖未達絕對理想標準,但為可接受範圍的適配度。
表4-9模式適配度量測指標分析
整體適配度指標 學者建議範圍 本研究模型 適配指標
適配程度
絕對適配 量測
χ2 愈小愈好 132.58
p值 >0.05(表示顯著) 0.00 符合
df 59
χ2/df <3(佳);
5以內(可接受)
2.25 佳
GFI >0.9 0.88 可接受
SRMR ≦0.05 0.07 可接受
RMSEA ≦0.05
(表示良好適配)
0.09 可接受
增值適配 量測
NFI >0.9 0.87 可接受
CFI >0.9 0.92 佳
NNFI >0.9 0.89 可接受
IFI >0.9 0.92 佳
RFI >0.9 0.82 可接受
簡效適配 量測
AGFI ≧0.9 0.82 可接受
PGFI >0.5 0.57 佳
(三) 假設路徑分析
圖4-2的結構模式之路徑分析顯示:χ2:132.58(p<.000)、χ2/df:2.25、GFI:
0.88、RMR:0.07、RMSEA:0.09、NFI:0.87、CFI:0.88、NNFI:0.89、IFI:
0.92、RFI:0.82、AGFI:0.82、PGFI:0.57。量測指標顯示具有可接受的適配度,
可進行研究假設的模型檢定。
51
圖4-2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
註:TI:出國旅遊意圖;HPB:健康預防行為;AT:態度;PBC:知覺行為控制;
PTR:知覺旅遊風險;HPB(E):環境因素保護措施;HPB(H):硬體因素保護措
施;HPB(S):軟體因素保護措施;PTR(H):健康風險;PTR(T):旅遊風險;PTR(P):
心理風險;PTR(F):財務風險;PTR(S):社會風險 H1:態度對出國旅遊意圖具正向影響
總效果值為0.57,假設路徑具有正向影響關係,表示假設1是成立的。
在疫情現況下銀髮族的態度對於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對國外旅遊意圖具 有正向的影響。
H2:主觀規範對出國旅遊意圖具正向影響
銀髮族對於出國旅遊的決定,會受個人親近及周遭重要並會影響個人決策的 社會壓力(例如父母、配偶、親友,同儕或國家政策等)的影響。假設路徑並無 效果,顯示出在疫情現況下銀髮族的主觀規範對於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對 出國旅遊意圖的沒有影響。表示假設2是不成立的。
H3:知覺行為控制對出國旅遊意圖具正向影響
銀髮族自覺有無能力出國旅遊。假設路徑並無效果,顯示出在疫情現況下銀 髮族出國旅遊的知覺行為控制對於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對出國旅遊意圖 的沒有影響。表示假設3是不成立的。
52 H4:知覺旅遊風險對出國旅遊意圖具負向影響
銀髮族對於 COVID-19 疫情現況下及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的旅遊的風 險認知程度。假設路徑並無效果,顯示出在疫情現況下銀髮族出國旅遊的知覺旅 遊風險對於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對出國旅遊意圖的沒有影響。表示假設4 是不成立的。
H5:知覺旅遊風險對健康預防行為具正向影響
總效果值為0.76。假設路徑具有正向影響關係,表示假設5是成立的。
銀髮族對於 COVID-19 疫情現況下的旅遊的風險認知程度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 開放後的對於採取健康預防行為來降低旅遊風險,具有正向的影響。
H6:健康預防行為對出國旅遊意圖具正向影響
銀髮族對於COVID-19疫情現況下採取健康預防行為,降低旅遊風險,可提 升未來出國旅遊意圖的可能性。假設路徑並無效果,顯示出在疫情現況下銀髮族 出國旅遊的健康預防行為對於在未來國際旅遊限制開放後對出國旅遊意圖的沒 有影響。表示假設6是不成立的。
H7:健康預防行為對知覺旅遊風險與出國旅遊意圖具中介效果,
由於假設 6 是不成立的,即健康預防行為對於未來出國旅遊意圖是沒有影 響。所以健康預防行為對知覺旅遊風險與出國旅遊意圖不具中介效果,表示假設 7是不成立的。
53